财聚人聚:杭州造富潮大盘点

十一月,在蚂蚁集团成为一家公众企业之前,它被“及时地”纳入监管,全球最大规模的IPO”被叫停,连关联公司阿里巴巴也陷入反垄断调查。

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造富潮,因此被叫停了,有人算过,如果蚂蚁按照2.1万的市值上市,光亿万富翁就会有五十多位,千万富翁预估有上千位。

所谓造富潮,一定是大批人乃至全城的身价暴涨,而不是一部分人的暴富。

比如1985年左右,杭州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是出租车司机,在普通人30元月薪的时候,他们中最高的月收入能达到3万,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而像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即便上市,也和绝大多数员工无关。

每一波造富潮,都是杭州城运的兴隆。因此,蚂蚁上市的折戟引起了很多杭州人的担忧——杭州延续了四年的“城运”会不会就此被中断。

众所周知,互联网电商的造富潮,是杭州最关键的一次城运转折。

2014年,阿里巴巴美股上市,造就了300多个亿万富翁和1万多个千万富翁,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小镇青年和985做题家。

阿里人成了杭州楼市最大的购买力,从西湖边上的西湖天地到之江的豪宅别墅,从桃李春风到江南里,几乎所有高端楼盘里,都流传着年轻阿里高管买家的故事。

阿里总部所在的未来科技城,成了杭州楼市最迅猛的板块。从2018年至今,很多楼盘都完成了价格翻番。有人说,杭州只有两个板块:

未来科技城和其他板块。

这波造富潮的涟漪一直绵延到今天,阿里上市后,财务自由的年轻人们围绕着阿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业,这其中包括P2P行业。

P2P最兴盛的时候,供养着杭州城一半的娱乐场所,保俶路上装修富丽堂皇东魅KTV里,很多常年包房客户是P2P新贵。

在阿里巴巴造富运动之外,杭州还有几次造富潮,社长将分几篇文章进行盘点。

1

1986年,杭州新声路地摊市场迎来了一批生面孔。

除了周边拆迁商户的安置,新声路市场还安置了很多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1983年全国“严打”中,因为“流氓罪”、或者打架斗殴而被捕入狱的年轻人,比如吴山帮成员。

后来,新声路市场成为杭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服装是主要交易商品,大包大包的旧衣服从欧美拉来,从广东和福建入关,最后以50元流入新声路市场。

image

新声路市场

摊主们以50-60元一大包的价格买入,再以三四十元一件的价格售卖,倒爷的利润率以十倍百倍计算。

没有点江湖气,根本无法驾驭这门生意。谁也没想到,那批来自江湖的年轻人,成了杭州第一批集体走向富裕的人。

又过了十年左右,五金公司和水产供销公司开发了龙翔大厦,这就是后来的龙翔服饰城。

新声路地摊市场上的这批江湖人,要么被吸收到龙翔大厦,要么转移到了四季青。开启了新的造富故事。

image

四季青

1999年到2000年,是杭州龙翔服饰城批发生意最好做的时候,只要是市场经营者几乎没有不赚钱的,好的经营户一年要赚:

几百万。

而四季青后来居上,如今已经成为杭派女装乃至中国女装的核心交易区,有人算过,四季青每年为阿里电商贡献了每年几十亿的销售额。

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富豪的诞生,四季青十年以上的店主,基本上都有多套房产,每个档头的市值起码也在500万以上。

2

2016年3月,淘宝开始做直播;那时,淘宝最大的网红是张大奕,2016年双十一,张大奕、雪梨的店铺当日销售额破亿。

2016年10月,嘉兴一家服装厂的老板谢晓卫转战淘宝,成立淘宝店运营公司。

当时,公司的主要模式还不是直播带货,而是和明星合作开服装网店。谢晓卫先后签下了陈赫和张子萱夫妇,自己负责生产、运营、仓储、物流,明星负责品牌和推广。

和明星的合作,最终收益平平,陈赫和张子萱后来甚至把谢晓卫告上了法庭,反倒是公司旗下的素人主播薇娅,逐渐有了称王称霸的态势。

2018年3月,谢晓卫识趣地把股权“送”给了薇娅的老公董海峰,几个月后,董海峰甚至成为控股股东和法人。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次禅让,黄薇大概率会出走。谢晓卫今天就不会成为“直播一姐”的股东了。双十一第一天的直播,薇娅带货35亿,哪怕按照十分之一的抽佣比例,利润至少3.5亿。

谢晓卫留下的,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

从张大奕到薇娅,从图片时代到视频直播时代,互联网造就了杭州最近的一波造富潮。MCN机构遍地。全国有规模的50多个直播基地中,有超过一半在杭州,俨然已经是中国的直播之都。

image

薇娅的直播基地

广东夫妇、陈三废这样的头部网红,也来到杭州。全国各地的打赏和下单,被他们留在了杭州,变成了钱塘江边的一幢幢豪宅。

钱江新城每套3000万起的钱塘公馆住着阿希哥、张超林;同样3000万起的银杏汇住着林珊珊、雪梨,薇娅在年初一口气买了4套钱塘江北岸的嘉润公馆;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网红们拿着1000万在关系户众多观云钱塘城买不到房子。

从银杏汇到金茂府,遗憾自己买不到房的网红们,爽快地成为了第一批租客。如果说新一波造富潮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的门槛更低。

这是一个一台手机,一个补光灯,就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

3

2008年,杭州东站枢纽工程拆迁启动,杭州彭埠镇新风村成为了城东新城最早一批拆迁的村子。

在这之前,新风村村民的房子是3-4层的小洋楼。村民将自己的房子隔成一个个小套间出租,每户人家每年至少有10万以上的租房收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拆迁打破了他们安稳平静的生活。根据当时的拆迁政策,拆迁户每人共能回购55平米安置面积的房子,现在价格普遍在3.5万元/平米以上。

为了多分一套房子,有村民甚至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通过让母亲假结婚的方式获得一个分房资格。

杭州声名远扬的萧山拆迁户,就更不用说了。G20峰会后萧山的大拆迁中,单房子补偿每户人均70平,独生子女2倍补偿,如果算上货币补偿,很多家庭资产都在1000万以上。

那几年,萧山很多还没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早早结婚,就是为了赶在拆迁之前多一个分房资格。

那些拆掉的老房子,后来成为了奥体,成了钱江世纪城,杭州硬是用五年时间,造了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出来。

投注在这些新地块上的买房资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翻番。

对于经常路过庆春隧道和奔竞大道的人,想必对创世纪的外立面已经不再陌生了。无论是福斯特的线条感,还是白金铝板的颜值,在一众建筑里有点白衣飘飘的感觉。

image

融信保利创世纪俯瞰图

它代表着杭州楼市产品力最强盛时期,那时的开发商们雄心勃勃,入口门廊、下沉式庭院和风雨连廊,能配的都给配上了。

创世纪是杭州首个超过两万人摇号的楼盘,从收益上也令人惊叹。2018年开盘时不到3.5万/平米,如今,交房不过一两个月,二手房价格已经达到6.5万元/平米。

image

创世纪近景

创世纪的89平米户型,业主们至少可以赚270万元。从摇号到交房不过28个月,创世纪的业主们坐在家中,每个月能赚到:

10万元。

过去三年,奥体从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逐渐变成可触碰的现实。小莲花碗、大莲花碗陆续建成,代表杭州高度的“杭州之门”,已经有了轮廓。几百米外的国博,一公里外的钱塘江,业主们从自家阳台上看出去,是一个新的杭州。

很多人只是买了一套房,三年后推门一看,自己成了千万富翁。这是时代发给他们的红包。

“时代红利”四个字,是沉甸甸的人民币。

来源:铁头功社 微信号:onehangzhou

北漂是否值得?

前几天北京确诊病例流调在网上特别火,因为那几个案例有点励志。

有白天上班,晚上再去兼职打工到凌晨2点的。

有开17个小时的网约车司机。

有家住燕郊,每天来回开车接近100公里去望京上班的打工人。

还有34岁,每天23点下班到家还在坚持复习考清华研究生的男子。

不同的网友看了以后反应不同,有的感叹北漂一族都太拼了,有的困惑这么累干嘛还要留在北京,有的微微一笑,说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实除非父辈余泽,否则普通外地人来北京打拼发展,上面这些就是很普通的案例。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也租过不到10平米的单间,房间里只摆的下一张床和书桌。也曾经挤过几乎喘不上气的公交车,上班通勤来回3个小时。

其实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自己并没有觉得很苦,反而能在生活中不断的寻觅一些小乐趣。比如从地铁站出来后,会特地走个200来米再打车,这样到家的时候里程表正好在2.9公里,每次省下这1元钱就觉得很快乐。图片

人的幸福感是通过对比产生的,如果从一开始就习惯奋斗打拼的状态,就不会感到痛苦和难受。尤其是身边同龄人和自己的状态都差不多,也就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一切。

北京,其实也包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奋斗打拼是成年人的主流,贪图安逸的人是不会留下来的。

……

至于这么拼值不值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之前和一个东北的滴滴司机聊过,他在北京每天开十几个小时的车,辛苦是辛苦,但覆盖完吃喝每个月能结余5000元左右,这对于没什么文化程度的他来说是很不错的收入,甚至比在东北老家那里当公务员的亲戚要高一倍。

他觉得就凭这,苦点累点也认了。在北京奋斗几年,攒下的钱可以在老家买房结婚,这让他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体会到了另一种快乐。

我的岳母平时喜欢和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闲聊,她和我说我们小区的保安月薪4000,另外有800元的餐补,有地库的房子包住(有暖气)。这样一个月下来的只要省一点,能省下3000-3500元汇给老家的家人。

可能现在捧着手机看我文章的很多读者觉得3000-3500不算什么,但其实在中国内地中小城镇,很多人连2000月薪的工作都抢不到。

这样一想,就觉得在北京打工的性价比挺高的。

不是每一个北漂族最后都要变成北京人,那不现实,很多人就是想趁着自己年轻有精力的时候,多奋斗多挣钱,大城市为这些人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岗位,等到攒下钱了,这些人再返回老家生活,没什么不好的。

我不是给你们灌鸡汤,老读者都知道,我在这个城市打工15年也还没有北京户口,积分落户且排着呢,漂着就漂着吧,也没什么的。

来源:招财大牛猫 微信号:gushequ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还钱开始的

1

“花明天的钱,享今天的乐”,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普遍生活模式。

从双十一,到双十二,再到618,商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掏空你口袋的钱,引诱你消费,无节制的消费,无度的超前消费。

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完全被物欲裹挟了。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石榴叔无意中,看到豆瓣上,一个名为“负债者联盟”的小组,二十多岁负债十几万的,居然比比皆是。

1

还有负债百万,羡慕负债十万,负债十万羡慕负债一两万的。

更有异想天开以贷养贷,从3万多负债滚到19万血淋淋的例子。

超乎你的认知?他们的世界你不懂罢了。

最初借贷消费的原因,可能只是想买一双限量版的球鞋,或者一个名牌包,又或者最新款的iPhone 12 Pro。

当然,也有人为了上英语课或者整容,才借的消费贷。

花钱的感觉太好了,尤其在手机上点点,钱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有了消费升级,就可以实现阶层的跳跃。问题是,满足与收入不匹配的消费欲之后,钱谁来还?

有一组数据值得反思——“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这届年轻人怎么了?

2

还记得那条花呗的广告吗?

一位37岁的施工队队长,用花呗借钱给女儿过了生日。文案写道:“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

生活的仪式感,真的来自于超前消费?中年人的价值观,也在“被”扭曲。

明明可以全款买车,销售代表非要逼你分期贷款。

image

本来想买个大众,在分期的诱惑下,最后膨胀了,开走了奥迪。

“一成首付买车”的背后,各种陷阱,最后你会发现,一辆原本成交价12万的车,一成首付,一年付清,最后总共要花掉15万。

不得不说,有些媒体,有些网贷平台,良心真的被狗吃了。
现在借钱真的太容易了,只要有身份证,马上到账。消费贷广告无处不在,“好的生活靠贷款”这样的广告词充满了恶臭。

3

竟然80%以上的人,直觉认为花呗等分期付款的年化利率成本在7%以下,实际呢?接近15%都算是有底线的,超过20%的比比皆是。

前几年,甚至满大街80%、100%多的现金贷。

如果你知道,实际利率堪比高利贷,还敢用吗?当然了,借钱的时候,平台不会让你知道这些的。

3

没钱还怎么办?这几乎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于是就有了以卡养卡,以贷养贷。

教你这么做的不是坏,而是极坏,因为不解决根本问题,说难听一点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负债越来越多,最终生不如死。
“人生中最卑微、最难堪的一段日子”,这是当事人的原话。

4

从开头几块钱一天的利息,到几年后成千上万的月息,直到靠正常收入已经不够还息。

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喊你办卡的,卖给你POS机的,以及在媒体上发软文和广告的贷款平台,它们只赚不赔。

人血馒头真的好吃吗?节操没有了,当然可以咽下去,带馅儿的,能不好吃。
网上有一篇名为《基于LRFM模型的网贷平台借款用户分类研究》的论文,揭露了一部分的真相。

5

文中将网贷用户分为三类。

第一类用户借款交易频繁、借款金额大,对于平台的贡献度、忠诚度高,重复借款的可能性较大,占用户总数的16.9%。

第二类是不确定型用户,长时间未在平台进行借款行为,具有流失倾向,占用户总数的48.9%,仅带来10%的收益。

第三类是活跃用户,在平台交易时间较长,操作频率高,但为平台创造的利润较少,说明经常借款,但选择平台更谨慎,占总用户数量的34.3%。

网贷平台只要通过大数据,对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就可以制定不同策略,取得最大利润。

第一类用户是核心用户,将最主要资源投入到他们身上,实施一对一的特殊待遇;

第二类劣质用户直接放弃;

第三类用户的忠诚度高、借款需求大,重点在于提高其借款金额,提升对平台的信任度与熟悉度。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以贷养贷的那批人,贷款额度反而一直在增加。因为他们才是网贷平台要找的人——有还款能力但永远还不清的人。

大数据果然是喝人血的吸管。

4

还有更没节操的吗?

某房产大V就是这样鼓动人的:今年不只是要把所有钱用来买房,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钱,用来做首付款。

声称,“以贷养贷”就能实现财务自由,高喊“擅负债者常富”。

这套路听起来和某人有点熟悉。

是缔造买房暴富的神话?当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杠杆,房价不涨了,分期还不起了,结果只有破产。

至于房子涨不涨,和这些大V一点关系都没有,从帮忙办理假结婚,缴纳社保,获得虚假购房资格,然后十倍杠杆买房,再做虚假抵押贷,抵押贷还房贷,以贷养贷。

是白忙吗?从会员费到手续费,从过桥利息到卖房佣金,这些大V做的,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有一种洗脑太可怕,“我已经是一个屌丝了,就算输了,我还是一个屌丝而已“。

放出来的魔鬼,很难塞回瓶子里。这个世界,缺乏自制力的人占多数。

然而,在放纵消费欲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缓一天,再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

最后也想告诫一些人,阶层的跨越根本不会因为你背了名牌包,开上名牌车,用上高档手机而变得容易。有些圈子,硬挤是挤不进去的,到最后,裤子破了,鞋子掉了,一地鸡毛。

哭?哭也要还钱。

来源:石榴询财 微信号:shiliuxuncai-2015

第一次带男女朋友回家,父母在想些什么

年轻人第一次带伴侣回家,对于整个家庭是一件大事。新一代的思想和传统观念碰撞、家庭权力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伴侣的期望、两辈人的矛盾和冲突,都有可能作为引线,在这场会面中引爆。

理解同辈感情的我们,却不一定清楚父母的思虑。这次,我们和四位家长聊了聊,从他们的视角,谈谈父母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休想,除非我死了

@洛洛,上海

女儿第一次带男孩回家,我和丈夫做足了先礼后兵的准备。

我们起了大早,到市场买了很贵的海鲜,做出满满一桌子菜。快到中午时,男孩来了,提着四箱礼品。粗略地看了一下,还算高档。打过了招呼,我请他把礼品放在玄关。

丈夫没有多说话,这门婚事他比我更不赞同。

我家是开工厂的,算得上衣食无忧,可是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做生意有多操心。不想让女儿再走这条老路,她大学毕业后,我就提议她去考编制。

网上有年轻人抨击山东的老一辈思想,还有段子称“山东孩子不考公务员就算叛逆”,但是有编制,意味着大环境再不好,也能旱涝保收。

女儿不愿意,但她向来听话,在这事上没有太多争论。

2013年,女儿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谈了一个对象。男孩是她的高中同学,家是城边村里的,在外地工作。我打心眼里不同意,女儿多次提出让他上门,我都拒绝了。

我对理想女婿的要求不高,有正式的工作,家要在县城里,否则生活习惯不同,即使两人现在感情好,以后的生活很难说。

2014年底,女儿再次提出让男孩上门,这次我没拒绝,与其拖着,当男孩的面说清楚,也不耽误两个年轻人。

吃饭的时候,男孩很拘束。他给我们倒水,我接了,丈夫没有接,看得出来,女儿有点不高兴了。男孩夸赞我的手艺,我故意说:“这海鲜是我家女儿最爱的,大冬天的,村里人可不舍得吃吧。”

男孩笑着说:“阿姨,你放心,再贵我都舍得。”

image

作者供图 | 我的背影

我不愿再说膈应的话,不同意就不同意,没必要诉诸恶意。我直接切入主题,告诉男孩,我女儿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不可能嫁到村里吃苦,况且他在外地工作,我女儿不能找一个异地的,太辛苦了。

男孩笑嘻嘻对我说:“阿姨,我可以回来工作,一心一意对她好,绝对不让她受委屈,保证以后努力工作努力挣钱,给她美好的生活。”

这些话唬得住我女儿,骗不了我,我说:“小伙子,说这话没啥用,你现在什么也没有,可能以后会发达,但我女儿等不了你……”

还没说完,女儿站起来了。男孩拉了拉她,然后说有事,先回家了,我让他拿走礼物,他执意不拿,我放在门外,关上门。

男孩走后,女儿和我大吵大闹,我丝毫没有心软,对她说:“你别想和这小子结婚,只要我在,你休想!除非我死了!”

女儿嚎啕大哭,把自己锁在卧室。我给姐妹打电话,让她们给女儿说对象。很快,一个姐妹给我介绍了一个男孩,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父母也是事业单位的,长相不错,我很满意,让女儿去相亲,她不去,我下了死命令:“你要不去
,我们就断绝关系。”

这是我第一次说这样狠的话。女儿自幼都顺着我,从来没这么忤逆,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变成这样,一时间我很心寒。

女儿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妈,你们的老思想不适合我,我只是想找个我爱的人过日子,你非要这么为难我吗?”

我顿时喘不过气,胃疼,扶着沙发慢慢坐下。第二天,我住进医院,急性胃炎,找对象的事谁都没有再提。

此后,我明显感觉到和女儿生疏了,之前有事她都第一时间和我说,自从男孩上门,她很久没有和我好好说话了,我的心突然很空。

我的初心自然是为女儿好,但初心并不等于结果。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那么一个瞬间,觉得自己成了坏妈妈。

直到2015年8月,我的母亲查出胃癌晚期,一个月后突然离世。这事对我的打击很大,那些天我想清楚很多,活着不一定长短,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继续棒打鸳鸯,让女儿一辈子活得不开心,那又怎么谈得上为她好呢。

下完葬后,我叫过女儿,问她是否想好了,真的要嫁给他吗。

女儿的回答很坚定。

我告诉女儿,我同意了,丈夫那边的工作我去做。

2017年8月,女儿结婚了,那天她笑得很灿烂。幸福的表情是装不出来的,直到现在,男孩都对我女儿很好。

有数不清的话想说,但我还是忍住了

@管云玲,黑龙江

2015年10月某天,儿子一瘸一拐回家,说是从楼上跳下来了。

他和女友吵架,女友不停扇自己嘴巴,他阻止不了,一着急,从二楼的楼梯间窗户跳下来了。我说,谈不下去就分手,都这么极端,真要发生意外,父母可怎么活。

其实这番话,我早就想对他说了。我们是一个工薪家庭,女孩的母亲是工商局的办公室主任,父亲是货运司机,有自己的车队。不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实力,两个家庭都相差太多。

我曾经和他聊过这问题,希望他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生谈恋爱,家庭各方面条件差不多,两个人也不至于因为经济发生太多矛盾。但是,他觉得我思想封建,每次听到我和他聊感情问题,巴不得赶紧跑开。

我借着这次吵架的机会劝他分手,对他说,女孩家庭条件太优秀,怎么可能和你考虑结婚的事。没想到,儿子被我的一番话刺激到,和我大吵了一架。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插手儿子感情的事,对女孩的印象也难说有多好。

直到过年,儿子突然告诉我,要领女友来家里吃饭。

我对女孩有看法,但还是表示欢迎。那天是大年初二,我母亲和几个兄弟姐妹刚好来到我家串门。

饭桌上,女孩想吃哪个菜,就告诉儿子,让他把菜夹到碗里。后来儿子和舅舅喝了几杯啤酒,忘记照顾女孩,她顿时拉下脸,委屈地坐在那里,不吃饭也不说话。

image

作者供图 | 那天做的饭菜

我怕女孩过后和儿子发脾气,紧忙下桌,包了个一千块钱的红包塞到她手里,告诉她不要见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女孩笑着答应下来,没有收红包,走下饭桌,回到儿子的卧室玩起手机,不一会儿,她从卧室里出来,说她妈妈给她打电话,喊她回家。

儿子听到她要回家,紧忙放下碗筷,穿上衣服跟着出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睛,我知道,肯定又吵架了。

年轻人的感情总是伴随极端的热烈与毁灭。比起我们这一辈,他们更容易卷进一段感情,却很难将其呵护、维系。

尽管有数不清的话想跟儿子讲,我还是忍住了,生怕哪句话刺激到他,帮了倒忙,再做出什么莽撞的事。心里一万个着急,可是也只能选择相信儿子。

过完年,儿子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去哈尔滨发展了。直到7月份,我发现他朋友圈所有的动态都删了,问他怎么回事,告诉我分手了。

挂了电话,我立即买了车票直奔哈尔滨,来到他租的房子,一进屋就闻到了一股酒味,角落里堆着几十个啤酒瓶。

儿子告诉我,女孩去北京学习舞蹈,认识了一个学舞蹈的男孩,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胸口有千言万语,看着消沉的儿子,一时都没了。

我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指责他,说那种“我早就告诉过你了”的片汤话,更不能说女孩的半句坏话。

最后,我只是劝他想开点,不要因为失恋意志消沉,更不能因为她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值得。

随后将近半年,儿子每天发着各种消极的朋友圈。我怕他做傻事,放心不下,平均每天给他打三个电话。我也不主动问他的心情,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通过语气和声调去猜测。

直到一年后,儿子才从那段感情里走出来了。偶然,他告诉我,到哈尔滨之前,女孩的母亲请他吃了顿饭。

饭桌上,女孩母亲告诉他,女孩高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一直家里待着,就算她一直待下去,待到30、40岁,家里也有能力养着她,如果跟了我儿子,过了40岁只能到商场里去做一个扫地大妈。

我心里一阵剧痛,不懂为人父母怎么能说出这样残忍的话。她到底是看不起我儿子,还是更看不起自己的女儿呢。

撞碎父母的茧,儿女才能飞出去

@蒋学成,山西

女婿第一次到家里做客,被我爱人一巴掌扇了出去。

在场的,不光有我和女儿,还有一帮亲戚。我知道她脾气大,没想到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发作。

我和爱人都是中学老师。因为超生,我们被调离岗位、降级降工资。爱人遭受心理重创,产生被迫害幻想,和同事发生冲突,出现刀子见血的事,后来单位强制内退,整天胡思乱想,时常天不亮,绕着家属楼破口大骂。

跌跌撞撞过了近二十年,眼看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爱人似乎想要通过择婿,弥补事业上的遗憾,一心要给女儿找个当教师的男朋友。

女儿读书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读大学而上了一家卫校,毕业后争气地考进了市中心医院当护士。

北方小城,官本位思想严重,事业编等同于金牌嫁妆,一时间,媒人踏破了我家的门槛。爱人的择婿标准只有一条:管挣多少钱是谁的儿子,只要是教师,事情就成了一半。

有一天,女儿回家偷偷跟我说:“爸,我找了男朋友,人挺好,想带回家给你们看看。”

问了工作,我就知道准没戏,经不过女儿的软磨硬泡,背着爱人,见了男孩几次。人是真好,对女儿好,也是有担当的孩子。就这样,女儿和男孩谈了一年恋爱,准备结婚。这可急坏了我,我这一关虽不用过,爱人那关堪比西天取
经。

趁爱人不在家,我和女儿没少密谋这事该怎么办,父女俩大眼瞪小眼伤透脑筋,最终还是想出了办法。

正月十六那天,以给我母亲过寿做借口,请些懂得察言观色的亲戚,待到气氛刚好的时候,将男孩不经意地介绍给爱人。只要她没有当场发作,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当天,一桌人热热闹闹,男孩混在一帮小辈亲戚里面毫无违和感,我瞅着机会,将男孩领到母亲和爱人面前,说:“这是西西的男朋友,今天特意来给奶奶拜寿了。”

爱人对着男孩上下打量,开口第一句话就是:

“小伙子做什么工作的呀?”

没有得到期望的答案,爱人扭过脸,不再搭理小伙子,年轻人沉不住气率先开了口:“阿姨,我真的喜欢西西,我们准备要结婚的。”

爱人一巴掌上去,男孩的脸猛地红了一片。

我顿时脸上热辣辣的,好像也挨了一巴掌。

就这样,寿宴变成一场闹剧。

回到家,爱人数落女儿:“你是被他欺骗了,一个煤矿上的工人能有多好,管他挣多少钱,能比老师受人尊敬吗?”

然而女儿铁了心要嫁。在这事上,父母好像永远拗不过孩子。所有对他们人生的管束,倒像是一层坚硬的茧,只有撞碎这层茧,儿女才能变成蝴蝶,真正飞出去。

2014年,瞒着爱人,女儿的婚礼举行了,到场的亲朋说着吉祥话,唯有我心事重重。回门的时候,女儿和女婿跪在爱人面前,请求她原谅两人的先斩后奏。爱人一言不发,回身关上房门,再也没出来。

原以为事已至此,爱人也该放下执念,没承想,她打听到女婿父母家的地址,带着刀子上门,一定要小两口立即离婚。亲家报警,爱人被警察扭送到派出所,被勒令写下保证书。

唯一欣慰的是,亲家没有因为这事为难我女儿。

经过这件事,原本就没有的情分更建立不起来了。女儿结婚六年,爱人至今认为女婿是骗婚,从不允许他踏进家门,连三岁的小外孙都不让进门。

我无数次试图从中斡旋,但无济于事。一边是陪伴我走过半生的爱人,一边是女儿的家庭,我好像被活生生挤在夹缝里。

偶尔,有人旁敲侧击,试图劝我和爱人分开。我是老,可不糊涂,更不是软耳根的人。爱人脾气再差,我也不会抛弃她,从这点上看,女儿和我还挺像的。

想念外孙的时候,我只能迈开老胳膊老腿,独自跑到女儿家。也许等她再老一些,就能看开了吧。在此之前,我只能忍耐着,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年轻人的路,还得自己去闯

@晨星,北京

我从来不会干涉儿子的感情问题。年轻人有他们的想法,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老一辈的经验,有时候未必适用。问我,当然可以为他出谋划策,但坚决不当裁决者的角色。

记得儿子第一次带女友回家,是2013年,他还在上大四。女孩比她大三岁,已经工作了。倒不是催婚,就是知道他交朋友,见一面,以后女孩也能随时来家里。

我和老公准备好一桌子饭菜,吃饭的时候,老公问女孩家的状况,我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脚。差不多得了,别弄得跟调查户口似的。

女孩家和我家差不多,都是北京人,父母工厂出身,普通家庭,谁也没背叛工人阶级。女孩模样个头,脾气秉性也挺好。一顿饭吃得算是圆满顺利。

我注意到,女孩脖子上戴着一串项链,是那种文玩珠子。当晚,儿子送女孩回家。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串象牙项链。那是我二十出头,父母在王府井给我买的,当时几十块钱,现在大概价值几千上万了吧。等儿子回来,我告诉他,
要是想好了,就把这个送给人家。

下一步,就该儿子过女孩爸妈那关了。

image

作者供图 | 给儿子做的奶油巧克力卷

没想到,过了两个星期,女孩的父亲突然去世了。

听儿子讲,女孩的父亲是心脏问题,去世前一天,还能扛着二八自行车上六楼,突然人就没了。当年我父亲也是这样,洗澡的时候没有铺防滑垫,一跤摔倒,送到医院已经晚了。

白事办完,儿子打算去女孩家一趟。可是他不知该不该带东西,感觉空着手不合适,但带什么是一问题。我给他出主意,问问女孩,家里烧的哪种香,买几盒带过去。

本以为也就是上柱香,没想到他晚上才回家,愁容满面的。我一看就知道出事了。原来家逢突变,对女孩的母亲打击很大。

原来,她对女儿找什么样的对象也没严苛要求,女儿喜欢就行;现在,她要求女儿找个有房有车的。我儿子还在读大学,显然不符合。

我试着理解女孩的母亲,但说实话,很难完全感同身受。因为我闺蜜们的孩子都是男孩。在孩子感情方面,男女两方家长的差异太大了。

可是我清楚一点,只要女孩看得上我儿子,这一切就不是问题。

过了两周,我让儿子请女孩再来家里一趟,问了女孩最喜欢吃的菜,做了满满一桌。反复提醒老公,少说话,更别提女孩父亲的事。

饭桌上,我没和女孩讲什么正经事,权当没发生什么,聊的都是轻松有趣,扯闲篇的话题。直到瞅准机会,我假装教训儿子:“你得照顾好人家,细心点,别跟个小屁孩似的,两人一起渡过难关。”

说真的,我不确定这话有没有说到位。如果是同辈人,应该能听懂我的意思。可我们和年轻人毕竟有代沟,交流方式不同。

女孩那边,我只能说这么多,儿子这边,我也不想掰开揉碎了讲。因为我能做的辅助只有这些,行动和决定,还得他自己来。都说妈宝男背后的本质是蜂后式家庭——强势母亲决定一切,我可不愿变成那样。

年轻人的路,还得他们自己去闯,父母偶尔能推一把,最终,也只能在背后远远观望。

来源:不可思议编辑部 微信号:bukesiyitv

陈志武:今天的世界还是靠勤劳致富

财富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我的老家湖南,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把老少留在家乡,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就是为了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在温饱的边缘活着。在世界另一个半球的美国,比尔·盖茨每天也早出晚归,但他不仅吃住不愁,而且他的财富超过500亿美元。即使他什么都不做,每年的投资收入也可有50亿美元甚至更多!财富水平为什么这么千差万别?难道剥削真的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要坚持“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就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在这本书中,我们就来谈谈财富这个话题。

   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确是史无前例地高。按照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 GDP(国内生产总值)从444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为基准)增加到900美元,花了1 880 年才增长了1倍;而从1880年到1998年,世界人均 GDP 却增加了5倍多,从 900美元上升到5800美元。中国的经历也类似,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中国人均GDP从450美元上升到530美元,近2000年没变!尽管从那之后中国社会动乱不断,但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深入,中国一步步卷入工业化、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到了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8年人均GDP上升到近3200美元(以实际购买力为准),也增加了近5倍。

   财富创造力今非昔比

   当然,这些 GDP 数字可能太抽象。我们不妨从3个具体角度来看资本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发生了质变。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发达,百姓生活富足。既然这样,乾隆时期朝廷应该非常富有,国家也应该很强盛吧。我们不妨算算当时朝廷到底有多少钱。乾隆中期的1766年,朝廷岁收为4 937万两银子,按照今天1千克银子为3600元人民币的价格算,相当于今天的11.4亿美元,这数字当然很大,大得能让人晕倒!不过,这种收入规模可能会让农业社会的人晕倒,而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虽然也大,但不会大到让人晕倒的程度,因为今天一家民营公司的收入可能都比这多。以施正荣于2001年创办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为例,其2007年的销售收入已高达14亿美元,也就是说,2007年一个施正荣经营的公司收入就超过了当年乾隆皇帝所支配的收入!我不是要比较施正荣和乾隆皇帝到底谁的权力更大,谁更威风,而是希望强调今天的财富和收入创造力是多么高,一家民营企业的岁收就超过当年盛世时期朝廷的岁收,更何况中国今天有数千家这样的民营企业、上万家同样或更大规模的国有企业。

   其次,普通人的真实收入也翻了几番。伦敦经济学院的马德斌教授和5位同人对1769年清政府汇辑的《物料价值则例》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历史档案馆做过仔细研究。结论是,相对于乾隆盛世时期,中国人的真实收入翻了几番。

   最后,不仅收入的“量”有巨变,而且生活内容和品质也发生了巨变。乾隆时期普通人的消费开支中,75%的钱都花在食物上,这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一天忙到晚就是为了活下去。而今天北京人只将30.5%的开支花在吃上面。更何况,今天许多消费品是200多年前所没有的,比如自行车、火车、汽车、飞机、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当年,在全中国,乾隆皇帝可能生活得最舒适,但再怎么舒适,夏天也没有空调,冬天也没有暖气。即使有8个人、16个人给他抬轿子,也远比不上今天坐轿车那么平稳。

   冷藏技术和交通工具也使我们的食物结构不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南方人不用等到秋天、冬天才能吃到苹果,北方人也不用等到夏天去了广东才能吃到荔枝。1986—1990年,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有一位广州来的同学,每次拿起苹果就流泪。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他母亲重病住院,有一天突然想吃苹果,而且非要吃不可。他这个孝顺儿子在大夏天,跑遍整个广州城都没能找到苹果。这件事给他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可是,在今天的中国,不要说在广州,就算是全国各地的小镇,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能买到苹果,不用再为找不到苹果而痛苦了。资本全球化不仅促进了收入的增加,而且大大扩充了生活、消费的种类与空间。

   为什么财富创造力变迁这么大

   看到过去200多年的变迁,我们会问:到底是什么使人的生存能力、财富创造力发生了如此大的跳跃,实现了此前几千年所没能完成的事?又为什么即使到今天还是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财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正是本书想回答的。我想,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财富创造力的变迁。

   首先是“深度”。这体现在单位时间所能生产的东西上。比如,原来手工做衬衣,可能要一天多时间才做l件,但现在通过机械化生产,加上流水线式的劳动分工和批量制衣,平均一个制衣工人一天能做50件以上。原来在南方的粮食、蔬菜生产,一年只能种2季,现在有了温室技术,同一亩地一年甚至可以种20 季蔬菜。鸡蛋、肉类的生产速度也因机械化和现代技术而大大加快。科学技术对生产能力、财富创造能力的推动是以往谈得比较多的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方面发展的起始点一般认为在1780年左右,即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其次是“广度”。一方面是市场地理范围跨地区、跨国界的拓展;另一方面是消费品、工业品种类与空间的扩大。市场地理范围的拓展为什么能提升财富创造力呢?在湖南的小城镇,一件手工制作的高质量衬衣可能只能卖20元,但是,同样的衬衣在美国卖,可能要卖80美元,相当于500多元人民币。这种差价意味着商机。当中国衬衣可以出口到美国,不仅湖南的裁缝们可以生产更多的衬衣,出口卖到世界各地,而且每件衣服的价钱能够提升到100元甚至更高。所以,和原来只能制作衣服卖到本地(即市场范围只在本地)相比,现在的市场范围已跨地区、跨国界,同样的东西能卖出更高的价钱,而且销量更大,这当然使中国各地的收入水平、财富创造力大大提升。对美国来说,这也很好,因为原来要花80 美元量身定做的衬衣,现在可能只要花50多美元。再比如篮球比赛,原来没有电视、电影的时候,不管篮球打得多好,水平多高,也只有在现场的人才能看,才能欣赏,因此每场球赛的价值有限。现在有了电视,有了全球化的市场,虽然球场上的运动员所要付出的劳动力跟100年前没什么差别,一场球赛也同样是一个多小时,但是,由于美国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比赛在全球有几亿,甚至十几亿人同时观看,同样一场球赛的价值远远高于过去。所以,姚明一年的收入可以有1500万美元。如果没有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这种收入和财富是不可能的。由此我们看到,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的“东西量”上升,而市场地理范围的拓展使人类创造的东西的“价值量”上升。

   不过,财富创造力的“广度”力量不只是这些,还包括创新所带来的全新收入机会。像电力、石油、汽车、飞机、电话、电脑、电影、电视、报纸,甚至软件和互联网等,这些现代行业都是200年前所没有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增加了财富创造力的“深度”,或说“强度”,而且也开拓出全新的收入领域,使财富的容量发生质变,以至于今天中国GDP的85%以上来自这些现代行业。

   最后是“长度”,也就是“时间”维度。这体现在今天的财富和未来的财富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半世纪前,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还没有充分发展之前,一个创业者再成功,不管他是美国的比尔·盖茨,还是中国的李彦宏,他都得一年一年,甚至一代一代地等待着收获自己创业成功的果实。所以,在原来的世界中,成功的企业家也得等上几代才能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亿万富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有了股票市场之后,股票使得创业者可以将未来无限多年的收入预期提前贴现。这样,比尔· 盖茨在二十几岁,李彦宏和江南春在三十几岁,就能把部分未来收入预期以证券的形式卖掉,年纪轻轻就成为拥有数十亿美元的富翁,而不是要等上几十年、几代!股票和其他金融证券使人们把收入、财富在不同时间之间进行转移配置变为可能,其结果是缩小了过去收入、今天收入和未来收入之间的差别,把未来收入和今天收入之间的距离“长度”缩短了,让预期的未来财富能方便地转变成今天能重新配置的财富。于是,不仅今天可以拥有的财富大大增加,而且增加了今天的创业资本供给量,使社会今天就能增加投资,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大家接下来的收入机会和财富创造力。换言之,现代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加快了实现财富的速度,使未来的财富也能转变成今天的资本,从而增加资本总量,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这即是现在亿万富翁这么多,而过去没有亿万富翁的原因之一,是证券资本市场在过去150年的发展使其变得可能。

   当然,财富创造力在“深度”、“广度”和“长度”三个维度的发挥,又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包括产权保护体系、契约执行体系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虽然一国在这些维度上的水平可以通过模仿在短期内上升很多(即所谓的“后发优势”),但要想长久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建立优势,有利于市场发展和深化的制度资本不可或缺。各国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别是其制度质量的最终反映,也是决定国富国穷的核心维度。

   目睹中国和世界财富在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增长,我们今天真的很幸运。比这更幸运的是,我们有着比前人更好、更系统的机会认清财富的逻辑。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今天熟悉的科学技术(“深度”)、全球化(“广度”)和证券制度(“长度”)要么还刚起步,要么还远不成熟,所以,那时的研究者还根本无法想象,更无法看到这三个维度上的深层发展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何种奇迹,他们更不可能充分理解资本化及资本全球化的终极影响。

   《财富的逻辑》

北上广的年轻人,消费也“下沉”了

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抓住年轻人”几乎是所有品牌的共同认知。但是,留住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难。因为,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更加难以捉摸。

过去,年轻人更重视别人的认可,需要用品牌来标榜自己的生活品味,但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取悦自己”,只会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花钱,其他的消费,会更追求性价比。

在传统制造业当道,电商还未崛起、企业创新力还不成熟的阶段,一家公司依靠一位代言人就能打造出一款经典品牌,从而在消费者的内心树立起超强的品牌消费意识,这家品牌或许就能获得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化经营。

但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以及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品牌想要“一劳永逸”的做营销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以快速消费品领域为例,最新的调研表明,每隔三分钟,就会有一个新产品诞生,90%的厂商都在过去一年中推出了新产品,但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为品牌带来增量或者新的消费者。其中,只有28%新品为品牌带来了销售额增量,只有6%的新品为品牌带来了新消费者。

京东零售CEO徐雷就曾提起过,95后的年轻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是极其低的”。他说,除非这个品牌本身就是品类的代名词,不然95后的消费者经常会尝试一些新的品牌,切换速度非常快,所以大家会发现,这几年在中国以及国外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网红品牌”。

网红品牌能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百年老店,这并不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那些更小、更细分的消费偏好和需求中,能够催生新的品牌,也是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正在“下沉”的体现。网红产品、小众需求和极致性价比,开始迎合了许多年轻人的消费特性。他们的消费理念,更注重个体的内心感受,而非对“品牌价值”的追求。

我们和一些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消费故事。他们中有的人在当年还是个坚定的“品质生活党”,买运动鞋必耐克,手机必定是苹果,咖啡必买星巴克,但现在月薪上涨了,反而爱上了回力鞋和瑞幸咖啡;还有人从不看价格、认为砍价“low”,变成了拼多多的常客;也有原来买东西注重“逼格”的人,现在成了羊毛党和1688爱好者。

正如徐雷曾表示的,这些90后、95后的消费者是极具个性的,尤其是国内的这些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判断或者选择。他们会形成很多自己非常小的圈层,而这些圈层就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偏好,进而创造出非常非常多的细分市场,衍生出非常多的新品牌、新机会。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品牌成为网红,泡泡玛特登陆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和中老年群体一样,在拼多多和1688上追求性价比,也都成为这种消费倾向最好的注脚。

一、月薪3k买耐克,月薪15k选回力
美式 | 30岁 互联网从业者

我参加工作有几年了,工资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我觉得自己的消费观念,反而是在持续“下沉”。

2013年6月,我大学毕业,当时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月薪不足4千元。这些钱就担负起了我一个月所有的开支,包括衣食住行和社交,说实话当时生活挺拮据的。

但即便是这样,我当时却还是特别喜欢买品牌商品。我记得人生中第一次使用分期付款,就是在北京清河的五彩城买了一双耐克鞋,花了我当时月薪的三分之一,然后还款用了6个月。

2014年底,我买了人生中第一部iPhone,花了6000多元钱,也是分期付款,因为我当时还没什么存款。那会儿并不懂什么手机,但是就是下意识觉得我要买苹果手机,仿佛手里拿着的是iPhone,我整个人的感觉就很不一样。之后,我连续3年跟着苹果产品的迭代买新机,出了就买,都是分期。

我开始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当然是喝星巴克。我记得当年星巴克和广发信用卡曾联合做活动,在夏天和冬天的特定时段会有个“周五指定饮品买一送一”的活动。我为此特意办了一张广发信用卡,就为了能多喝一杯星巴克。

这几年,我工资也涨了。现在15k的月薪在北京比上很不足,但比下也算有余。可我却发现,自己的品牌消费欲望变低了,并不想追求所谓的品牌或者大牌。

我刚毕业那会儿觉得回力的帆布鞋特别“low”,但现在我已经买了两双,还觉得特别好穿。我现在手上的一部国产品牌手机已经用了快3年,我觉得它只要不卡顿、不死机,用起来挺流畅的,就没必要换。最有意思的就是我对星巴克认知的变化,从认可它的“逼格”很高,变成了这不过是一种饮品而已。

现在,我也是瑞幸咖啡的用户,抢它的消费券,还进了它的用户群。

我是什么时候发生了这种变化?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我觉得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我的心理变得成熟了吧。以前我觉得衣服鞋子是穿给别人看的,要尽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现在我觉得,衣服就是用来保暖的,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当然,品质还是要有的,只不过我不一定非要所谓的大牌了。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把钱花在更需要它的地方,不必再为“品牌溢价”买单。

二、以前追求品质生活的我,开始用起了1688
圆圆 | 25岁 互联网公司PR

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的人。

前几年消费主义盛行,各式各样的种草大V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冒出来,这些KOL在社交平台上大肆宣扬着“女孩子要对自己好一点”的言论,而“好一点”的定义都是从物质出发,比如,护肤品至少要是全套的CPB、SK2或Lamer,口红至少要有十支以上且都是两三百块的大牌,衣服和包包决不能是淘宝杂牌,买不起大品牌,至少也要是原创设计师独立设计的小众品牌。

每天浸润在这种网络环境之下,我的消费观也被这种“精致主义”的文化逐渐渗透,买东西一味地追求品牌,因为我觉得只有品牌才能够堆砌起生活品质。

我后来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甚,甚至偏离了生活的本质。比如,我打算健身,但健身的时候我更注重的是健身服和健身装备是否“有逼格”,反而不在意健身效果如何;做饭的时候,会注重烹饪用的锅具、餐具是否“上档次”,反而不在意烹饪出来的味道如何。

而我那时只不过是个刚毕业两年的职场萌新,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来购买这些我认为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不知道是我在享受生活,还是生活在“绑架”我。

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袭,我丢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来源。这时候我才知道,没有存款意识的人,是有多么不堪一击,家里那些有“逼格”的物件其实买到手的那一刻就贬值了,在闲鱼上卖至少要自降一倍的价格,还不一定多久才能卖出去。

这些平时彰显着生活品质的东西,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几乎不能帮上我分毫。

好在两个月后我又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但经历过“黑天鹅”以后的我,已经不会再盲目去追求所谓的生活品质了。

换工作以后搬了家,也需要添置不少物件,朋友推荐了淘宝的1688给我,我逛了一圈,发现1688上的一些东西和淘宝上是一模一样的货,但是价格却出奇的低,一套竹筷淘宝卖15.8元,而1688上一套一模一样的竹筷只需要1.4元;淘宝上一个小众ins风的盘子要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钱,1688上却只需要4元钱。

我在1688上买了所有需要新添置的物品,合计下来总共还不到150元,而且这些生活用品的质量和样式都不错,并不比我以前所追求的“品牌”差到哪里去。

此后,我便爱上了在1688薅羊毛的快乐,连衣服也开始在上面“淘”了,一模一样的秋冬打底裤在淘宝上卖80多,1688上只需要卖17元,它不香吗?

何况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很多商品,虽然贴的牌子不一样,但老家同根同源,都是从义乌流出来的。说到底,我还是识破了消费主义的陷阱,那些大V所鼓吹的精致主义,不过是制造一个带货的借口,去绑架你消费。

我已经逃出来了,但还有很多人陷在其中。看看现在那些年轻人“网贷”的文章就知道,这些消费陷阱何其之深。

其实,品质生活的重点不在于品质,而是在于生活。有一颗积极生活的心,还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和对抗风险的能力,这才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

三、原来我瞧不上拼多多,现在却“真香”了
曲图图 | 26岁 新媒体运营

没有人能够逃得过王境泽的“真香定律”,比如我。

当初被人安利拼多多的时候,我是无语的,因为我很惊讶竟然有我的同龄人在用拼多多。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只有我妈和我奶奶才会用的APP。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待在家里,多次下载多次卸载后,我被拼多多成功“拿下”,我现在使用它的频率,已经超过了淘宝。

在家那段时间,我要买些烘培原料,但是我发现在淘宝上买竟然跟实体店价格差不了多少,于是我试验了下拼多多,没想到价格便宜,5元还给包邮,评论也还好,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下了单,发现东西还不错。

我后来又尝试着买了几次家居用品后,购物热情就像开闸的洪水一般迸发了。我花了一周时间在拼多多上刷各种东西,买了一堆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需要的、不需要的,页面上推荐的我感觉有意思的东西,都买了回来。有一次我无聊到还买了一个“锦鲤戒指”,虽然戴了两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但还是觉得很值。

我大量的购物时间开始花在拼多多上面。以前我是不用拼多多的,因为在我看来,逛这些平台,找人“砍价”,是老年人才会喜欢的事。而我喜欢的东西,和中老年人,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我才突然发现,用不用它,和年龄无关,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喜欢做手账,也需要经常去买很多特别的贴纸、贴画、胶带之类的东西。以前我都是在潮玩店里去买,现在我也在拼多多上找它们,一元多的贴纸竟然还能包邮,简直不要太方便。就这样,我在很多家店里都买了不同样式的东西,关键是每家店花的钱都是七八元左右,这些在淘宝的精品店里都不包邮。

现在买生活用品,我也会先打开拼多多,合适了都是直接买。当然,我买衣服鞋子什么的还是用淘宝。

前两天当我得知拼多多上开始拼劳斯莱斯的时候,我才知道,竟然有比在拼多多上买苹果手机还狠的。还有啥是拼多多不能拼的?

四、我用700元买到了同款“加拿大鹅”
西瓜 | 23岁 新媒体从业者

“等我挣钱了,我一定去买正版大品牌。”大学时候和朋友出门逛街,看见商场里的品牌店铺,我只能进去逛一逛,从来不敢剁手去买,毕竟一件衣服就可能要花掉我两个月的生活费。

因此,买“品牌”货就成了我工作后的购物首选。毕竟在穿戴潮流上,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嘛。尽管我毕业不久,工资不算太高,但是我买着高兴。

有一段时间流行某品牌的大黄靴、彪马的蕾哈娜经典款,我周围的朋友们人手一双,成为了潮男潮女的出街必备。我也不例外,对它动心了,但是那阵子我确实手上的钱紧。我偷偷去找了某宝上的潮鞋代购,他们那里平均200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双款式一样的鞋,我开心坏了。

我开始去尝试找所谓的明星产品“同款”,有时候运气好,买到的东西质量很好,有时候也会踩雷。朋友看见了,有时候还会跟我要链接,也一起省钱。但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买所谓的“同款”,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有一次,我本打算买一件“加拿大鹅”,去实体店试了一下,准备入手的那一刻,看到价格我犹豫了。这一件10000元以上的价格,几乎是我这个月全部工资,我最后还是放弃了。

后来我打开手机,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代购”信息,我看到一件同款衣服的价格才700元,没有犹豫就下单来看看质量如何。出人意料,这件衣服的质量让人惊讶,虽然不是大牌,但穿在身上的效果不比正品的差,保暖的程度虽还比不上正品,但也值这个价格了。

要说上大学时候,买“同款”是为了省钱、满足自己追求大牌的虚荣心。但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我也还是会买。朋友有时对我说:“买一双2000元左右的鞋、几百元的衣服,应该不会给你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了,这时你为什么有时候还去买同款呢?”

但我知道,我现在想要买“同款”,已经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品牌了。我只是单纯地认为,不值得在这些服装类的商品上,搭上我全部的薪水。我喜欢时尚感,但却只是喜欢自己搭配自己的快乐,买起衣服来还是个“月抛型”。用不超过1000元的价格,去获得一个大牌同款、又不缺乏潮流感的商品,即使过几个月我不喜欢了,我也不会觉得心疼。

五、独立生活后,我成了一名“羊毛党”
莫得 | 24岁 自由职业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在毕业离家独自生活前,我从不知原来网上购物有“隐藏优惠券”、线下店铺会有“低价团购”等各种省钱的渠道。

和爸妈住在一起,靠爸妈给自己生活费时,我买东西是不看价格的。我喜欢什么、觉得什么好用或者有需求,我就去买就是了。顶多注意下,总价不要太超过我爸妈的接受范围就可以了。买东西讨价还价,那是中年人的专利。

第一次体验“薅羊毛”,还是几年前,我在淘宝上看中了一个储物箱,打算下单购买时,想起了舍友之前和我提过,淘宝下单前可以先搜一下有没隐藏券,会便宜点。于是我请教了一下舍友,并通过她分享的链接,获得了15元的无门槛优惠券。这也意味着我便宜了15元买了一个箱子。我这才恍然大悟,上网买东西也有省钱之道。之后凡是网购,我都会事先搜索下优惠券。

但是我不是单纯就喜欢省钱。除了找优惠券以外,看“成分表”也成了我购物前的一大准备动作。同为“蛋白质3.6”的优质牛奶,被不同品牌冠以“有机可追溯”、“专属牧场”等宣传语后,一盒牛奶的单价能相差好几块,可是各自的配料表都只有“生牛乳”这一成分。当然不排除有的消费者会考虑口感等其他方面,可对我来说,配料表和成分表一样的商品,普通价购买就行,我认为之间的差价更多是品牌溢价。

而在此之前,我的消费习惯与我父母一样,觉得品牌就意味着“安全可靠”,所以买牛奶时我十年如一日选择本地某品牌牛奶,可是现在我觉得,同等价格还有很多可选择的品牌。当然不一定是买便宜的东西,只是同等价位选择更合适的同品质商品。

为了能及时“薅羊毛”,我特意关注了一名“羊毛博主”,他每天会在微博上发布优惠券和最佳订单参考,我们称之为“作业”。每天我都会浏览这个博主发布的信息,遇到合适的就会参照“作业”下单,除了一些得靠“抢”的地板价商品大多时候我赶不上外,日常组合用券的活动我基本都能赶上。

因为全品类券和商家活动很多时候可以同用,先领券然后遇上商品有折扣的,就相当于折上折购买了这件商品。5元的湿厕纸,两元多的饼干……都是我“抄作业”的成果,当然我的这些“战绩”在其他大神眼中不足为奇,有网友可以做到优惠券后花几分钱就买到上百元的产品。但于我自身而言,我很知足,因为这已经足够划算了。

这段时间“广西优惠券”也很火,抢到广西消费券和用上店铺的隐藏优惠券后,可以做到不到两元就买一包螺蛳粉。虽然在这之前,我都是某一个品牌的“忠粉”,但是在尝过低价品牌的螺蛳粉后,我觉得味道也挺好,所以下次我还会选择它。既然味道和品质都差不多,那当然是要买性价比最好的啊。

六、就算开着宝马,买鞋也不追大牌了
张伟明 | 35岁 某互联网公司中层

我今年35岁了,在北京打拼十年,有一辆宝马5系,房也有了,房贷还在还。我在有些人眼里应该是妥妥的中产,但我自己知道,我这点财富和“有钱人”相比,中间还差着北京10套别墅。

我的消费理念很简单——实用为主。我早就已经过了靠外在的穿着来满足虚荣心的年龄。我清楚地知道哪些商品是我的虚荣心溢价,哪些是真正的需要。

我穿过价值5位数的行头,但那穿上真的不够舒服,只是在某些商务场合适用。平时我喜欢穿耐克的平价运动鞋,也喜欢限量版的AJ,但我有时也会买“A货”——仿照限量版球鞋设计的类似同款。

我知道我买的便宜球鞋只是看起来类似大牌,但看到了合适的还是会买。原因是,有些配色好看的鞋款被炒上了天,我既买不到,也不想无聊的花冤枉钱买。“A货”尽管不是真的,但我很喜欢。我有时候觉得,这些鞋的质量,其实和我买过的真鞋的质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我又何必花冤枉钱。

众所周知,高价的AJ并非运用了什么高科技或者珍贵的材料,而是靠配色设计俘获了大众的芳心,或者跟其他品牌联名,鞋身上多了另一个品牌的LOGO,是品牌赋予了它们更高的价格。

但有趣的是,当我开着我的宝马出门,一脚从车里出来,并没有人发现过我穿的是平价鞋。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我的鞋是假的,除非我主动告诉他们。

有时,当我告诉朋友们实际上我穿的是同款鞋时,朋友们一致都夸我消费理念健康,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虚伪。

七、追求性价比,买到假货也得将就用
小猪 | 24岁

这几年,我的消费观念正在一点点转变,对于大牌、品牌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尽管工资在上涨,但在购物消费这方面越来越节约,反而还比不上曾经的学生时代。

上学的时候,我买东西极其讲究,买裤子不会挑选200元以下的,一款大衣便宜的都要八九百元,我家柜子里都挂满了我的衣服,有的甚至都没上过身、没穿出过家门。

彩妆、保养品这些用到脸上的东西我更是一点都不含糊,虽然不是最贵的,可起码是日本法国等知名品牌,一支CPB、爱马仕的口红也是四五百元起步,一套保养品算下来也要一千多元,虽然用起来也无功无过,也没有宣传的效果那么好,但是总觉得大品牌用起来更安心。

但是工作以后,我的消费欲望反而比不上从前了。我不会再刻意追求那些大牌,反而更注重性价比。

我之前听说快手上辛巴的直播间里商品打折力度大,我去看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辛巴在直播卖东西的时候声情并茂,演讲很用力,好像每一件便宜的商品都是为了粉丝,从品牌方那里硬拿来的折扣。于是我在他的直播间里下单了一款某品牌口红,比官网旗舰店便宜了整整一半。

我高兴了好几天,结果收到货的时候傻眼了。这款口红不论是包装还是膏体质地,都跟我之前的不一样,即便只拆封没有使用,但是客服也不接受退货,只能将就用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虽然开始注重性价比,但对一些号称打折力度很大的大牌,我基本上不会考虑了,因为图省钱的后果就是容易买到假货。现在我对一些比较平价的品牌反而比较钟爱,就像一些国产医用级的护肤品牌,我就很喜欢,它比大牌便宜,也不比大牌差。

现在,我开始喜欢在淘宝上不断对比性价比、找打折商品。我有一件从淘宝79元买来的牛仔裤,穿起来比优衣库三四百元的还要舒适有型,我买到过一件打三折的李宁棒球帽,39元戴起来也不差。口红这块,我现在既买国货品牌,也买大牌。反正,在我喜欢的前提下,只要质量过关,东西越便宜越好。

我想这些消费观念的转变,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开始挣钱了以后,知道钱来得不容易。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年少无知的时候容易被收割智商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有了自己的分辨能力,知道了一些大品牌营销的“陷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年纪大了之后,我开始规划未来的人生,懂得为明天储蓄,希望能给到自己足够多的安全感。

你的消费也“下沉”了吗?

来源:燃次元

年底的橙子,是小城关系网

1

我们这家集团公司鼎盛时期主要业务包括:煤矿、建筑、房地产、船运等行业。光子公司、分公司就有十几个。为谋求更大的发展,老板把集团总部迁到市里,但很多实体子公司还留在发家的县城。为了方便工作上传下达,老板就在县里设了个“集团综合办公室”。

办公室的活儿大大小小,挺杂。比如我们这个地方盛产橙子,每到年底橙子上市的时候,老板都要办公室下乡收购一批橙子,送给市里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主管局、银行等单位。因为数量很大,这样才能确保品质、控制成本。

收橙子这事看着简单,干起来却非常麻烦——每年,各子公司先要把送人的名单报给集团,经集团审批后,再转给我们办公室。然后,办公室跟集团财务部借钱、打借条,找批发商买包装箱、包装纸、封口胶,再去乡下收果子。买回橙子、打包、发完快递后,办公室要将收橙子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全部算进成本,最后去税务部门,由各分公司开发票报账;发票收齐了,还给集团财务部,才能取回借条。

除去下乡收果子的时间,前七后八的杂事,最少也要耗一个星期。整个办公室,就我这个当主任的没有具体工作,所以老板每年都指名让我亲自去。

动身前,老板通常会给我指个“大围范”的收购区域——就是他们夫妻的老家风坪一带,也是我们县有名的优质橙子产地。

2014年初,集团收购橙子的指令来了。月底就是春节,时间有些紧——我们必须在过年前把橙子送到人家手里,而且最好要赶在别的企业之前,要不然人家里的橙子堆成山了,就不愿要了。

和以往一样,拿到指令,我就带着一个司机前往风坪。

风坪地处于低山河谷地带,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橙子,但品种不同,每种树都有万棵以上,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我们历来只收果径在75—80mm的老品种,名声响亮,价格也便宜。新品种品质虽好,但价格贵——老板说过,过年送橙子不过是个形式,“跟风罢了,收礼的人根本不稀罕,真找人办事,橙子屁用没有。”

我们到了风坪,先看了一圈橙子的收成和质量,打听了卖价便跟老板汇报。

老板说:“现在煤矿‘7改25万吨’技改,市里马上要来验收,这是重要工作,你们办公室要负责接待和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就收购一玲(我们老板娘)她三个叔叔的橙子,委托他们全权办理,你们抽空把包装箱等材料拉到她二叔家就行。”

老板娘也接着指示:“我前几天回老家吃酒,看今年的橙子不错,就和我几个叔叔订(货)了。为了确保品质,我在当地市场价格上每斤又加了几分钱。怎么收、收谁的,由他们决定。等打包完,发货和运输的后期工作由你们负责。”

我听完,松了口气,心里谢天谢地谢老板,今年总算能轻松一次了。前几年收橙子,我如履薄冰,总怕有人说不好吃。这次,既然老板都发话了,让老板娘的三个叔叔来把关橙子的品质,我就可以全力投入到技改验收工作的接待中了。

2

需要技改的那个煤矿在我们当地算是大矿,原来是国营的,后来破产,被我们老板用“白菜价”买了下来。

本地煤矿不少,但大多是个体所有,设备设施和外貌都非常差,挖几个煤洞,洞前那几间覆盖着煤灰的屋子就是办公室。每次上级来检查,都让县领导很没面子。于是县里找老板谈话,要他把煤矿技改和“改变煤矿外貌建设”同步进行,把这个煤矿打造成“典型煤矿”推广。

老板只好加大投入,新砌了办公楼、员工宿舍、休闲场所、运动广场、小花园等。2013年地面建筑已全部完工,2014年地下矿井技改验收通过后,工程就全部结束了。

市里下来的验收组,住宿由县主管局负责,但吃饭得由我们招待。他们早饭在酒店吃,中午在煤矿吃——怎么吃?接待的档次,体现的是企业的实力,更是对客人的尊重。让客人对企业产生好感,以后很多事就可以在吃吃喝喝中搞定。接待这事放在过去是小事情,大酒店整起,风味餐厅吃起。但如今“八项规定”出台,领导干部都怕触碰红线。

煤矿地处山区,离城里80多公里,采购食品不方便,炊事员烹任水平差。我给老板出主意:“在城里找有特点的饮食店订主菜,用车拉进(煤矿)去,煤矿炊事员做点拿手的辅食就行。”老板觉得可行,便和县主管局协商,中午饭按我们说的办。晚饭由主管局安排,订在城郊的一个农家乐,菜品他们安排,我们买单。

年底事多,验收组半夜才到达本县驻地酒店,第二天早上8点半准时出发去矿上。他们前脚一走,我和司机就赶紧去4家饭店取主菜。菜品不能精美,要体现本地特点的“土”,但风味要独特。它们盛在大大小小的保温器皿里,装在塑料箱中,周围还用海绵垫着。

司机开车小心谨慎,算准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煤矿。时间早了怕菜凉了,晚了赶不上饭点。因为怕路上堵车,煤矿还准备了接应的车子。

那天,参加陪同验收的还有主管局和所属乡镇领导。午饭时,考虑下午还有工作,众人都没喝酒。我们老板向验收组长牛处长介绍了几个主菜,说是我们饮事员弄的,请大家品尝。牛处长等人吃了都赞不绝口。

晚饭去城郊的农家乐,为确保“安全”,我们把农家乐包了。之前我们就打听到牛处长特别爱喝飞天茅台,为了“避嫌”,我们就用饮料瓶子装茅台,顺便还给每个客人赠送了专门订做的、介绍企业发展史的集邮册,里面放了购物卡。

牛处长对我们的技改很满意,特别对煤矿的环境做了表扬。老板投资几千万,看来没白费力。后来本地小煤矿一刀切关停,只有我们这个煤矿被保留下来,得宜于这次技改的成功。

和中午的“土菜”比,晚上的菜就非常精美了,主客兴致很高,喝酒都比较放肆。喝了一会儿,老板小声对我说:“你去把我们收的橙子拉10件回来,给验收组每人送2件。”

我立马起身,拉着司机,风驰电掣般去拉橙子。

来回用了2小时,回到农家乐,酒席已接近尾声。只见女镇长正拉着牛处长的衣袖,不让他走,语无论次地说:“你少喝了半杯,要走,得喝了,不能欺负弱女子。”

“咱是个男人,从来都怜香惜玉,我对天发誓,不可能(少喝)!”牛处长微醺着扯皮。

“你真是男子汉大丈夫,就该陪着小妹再喝两杯!”女镇长不依不饶。

“我明天要开会,下次来,咱们喝个一醉方休……”牛处长强撑着,几次想挣脱,都没成功。

旁边的人说牛处长酒量惊人,把镇长喝高了——论酒量,我们的女镇长在全县都算是能人,过去她常陪县领导搞接待,一步一步被培养成了乡镇领导。

牛处长跟镇长吵闹着,大家嬉笑着在旁边起哄。老板和县主管局局长劝开了他们,牛处长一行才得以上车返程。

我去前台结账,数目吓了我一跳,仔细看账单,有的菜贵得咬人,明显离谱,就和前台收钱的小妹交涉起来。这时,县主管局的李科长走过来让我把账结了,他解释说,今晚农家乐的菜也是外面酒店做的,他们从中加了价,而这个农家乐,是他兄弟开的。

3

我拿着农家乐的发票找老板签字报账时,给老板讲了情况,老板没作声。签完字,老板对我说,橙子他还要100件。

每年我们收购橙子,最后的数量都是有增无减,有时果子都收完了,老板又打电话要,我们就得赶快去收。我急忙打电话给老板娘的二叔,让他加货,并叮嘱:“这是老板个人送人的,选点好的,以往我们都是好中选好。”

二叔一口答应说“要得”,说自己收的橙子都是自家种的,老板娘联系的,品质不需我们操心。

翌日,我们去收橙子的现场,见地上已经装好了不少箱。我就告辞去公路上找货运车——为了节约成本,我过去都是在公路上找的返回市里的顺风车。

我也不想留在那里和老板娘的叔叔们聊天,是因为曾经和他们打过一次交道。

我负责收橙子的第二年,橙子销路好,收购计划老板批复迟了,导致我们联系的两家果农货不够,老板娘就叫我去她的老家收。

当时还没村村通公路,老板娘老家的橙子从山上摘下来,再运到乡路边堆存,等买方的车来收购。我去时,很多家的橙子都摘完了,搭着棚子,堆在路边的空坝上。

我们觉得果子还可以,老板娘打电话说,收的是她家族的橙子,“多加几分钱,让大家卖得高兴”。我说了收购价格和要求后,果农们一听价格高,都挑着装满橙子的箩筐,一拥而上抢着过磅。争的吵的,你推我搡,谁也不让谁,乱成一团。我们只好先维护好秩序,要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我们也好检验果子的品质。

收了3000多斤后,果农们好像统一了口径,都不卖给我们了。我不明就里,见老板娘的二叔也在路边,就问他为何不卖了?二叔欲言又止,倒是他老婆快言快语:“你们收得太严了,我们现在要大小统一卖(一个价),亲兄弟明算账嘛,达到要求,大家就卖!”

我又去问其他果农,也都是这个意思。我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他们找的一个借口,他们明知我们买橙子要送人,不要小的,就是想抬价——从当时的趋势看,或许他们觉得橙子的价格还要涨。

“他们不卖,我来卖!”这时,一个黄头发青年将一担橙子压在磅秤上。我一看,他的橙子不是青的就是淡黄的,全是次果,没一个好的。

我带着歉意对他说:“这个太差了,我们不要。”

“我这担果子是有点差,你知道我和叶姐(老板娘)是什么关系吗?”他很傲慢地问。

“看你年纪,你们应是堂姐弟吧?”

“你说对了!小时叶姐常带着我们玩,大了经常给我们买糖吃。我的果子成色不好,小事一桩,我开口找她要个一两千块,她想都不想就要给我——你收了,我给她打个电话就行了。”“那我就先等着你打电话。”我耐着性子回答。

黄头发还不停地说,压在磅秤上的箩筐就是不挪。到最后,他也没给老板娘打电话。

捱到天黑,我看果农们没有再卖橙子的意思,就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另选地方。刚要上车,有人喊我,我回头一看,是叶师傅——他也是老板娘的远房兄弟,原来在我们公司建筑工地上打工,后来回老家选上了村干部。

“没收起哦?”他关心地问。

“没有,老板娘本想做点好事,解决他们的困难,没想到他们都不领情。”我摇摇头说。

“这些人都是这个德性,越迁就他们,他们就越嘚瑟、越想你们出高价。那个黄头发平时四处飘游浪荡的,从没正经管过果树,能有好果子?——你们还差多少?我自己的果子也还没卖,我这几天有空,不够我来帮你们收,我不赚钱。”他热情地说。

“他们都不卖,你收难道他们卖?”我不解地问。

“我不收他们的,我收别人的。”他看我对果子品控的顾虑,安慰道:“你放心,我按你们的要求收,我先垫付钱,你觉得符合你们质量要求,再给我。”

没想到,因为帮我收橙子,叶师傅和宗族里的人差点动手——接连几天寒潮,加之离春节愈来愈近,橙子的价格开始狂跌。等老板娘的叔叔们捱不住了想卖橙子、去找叶师傅时,叶师傅已经与别人订了货。

“这是我们侄女收的,必须要我们的!”他们围住叶师傅,不准他收别人的。

“我收谁的,由我做主,先前是你们自己不卖的。”叶师傅拒绝了。

双方爆发了激烈争吵,老板娘叔叔们带的人多,强势压着叶师傅不让他收别人的橙子,那个黄头发还找来几个狐朋狗友,张牙舞爪地威胁要断了叶师傅的“活路”。叶师傅也不示弱,喊来他的家人,双方拖刀动棍,争锋相对。

最终,老板娘的叔叔们自知理亏,退了,才免去了一场群体械斗。

老板娘的二婶不服气,不停地向老板娘打电话告状,说我有意“压级压质”,欺负他们,又说我和叶师傅串通一气,共同吃差价。叶师傅的老婆也向老板娘诉苦,说是我要叶师傅帮着收橙子,交代不要她叔叔们的。

老板娘生气了,打电话来,我就一五一十讲了来龙去脉。听罢,老板娘只能说:“先收的那几千斤橙子,付款时每斤再加5分钱,免得他们讲闲话。叶师傅的橙子,按照你们讲好的价付款。”

我去付款时,老板娘的几个叔叔看了结的钱,都有些意外,眼神有些愧色。这时候,他们橙子几乎都没卖完。

后几年,我忌讳去那里收橙子,怕惹上一身骚。再有,那里的男人都来了老板的矿上,果树种得马虎了,果子品质也差。有次我碰到叶师傅,开玩笑叫他再帮我们代收橙子,他说:“我不怕什么,关键是老婆不答应,说亲戚反目了,连外人都不如。”

4

橙子送出去不久,就有不少集团员工反映:“今年的橙子不仅酸得很,个头还大的大、小的小。”老板老板娘听了,开了几箱橙子品尝,发现情况基本属实——这让他俩感到脸上无光,又不好责怪自己的亲人,只好哑巴吃黄连。

为了挽回面子,到了2015年1月上旬,集团的橙子收购计划下来后,老板娘亲自跟着我们下乡“踩点”。

过去是果子成熟了,采摘储存起来,等收购的人来。现在是现收现摘,橙子没人要,就让它长在树上,免得下力和花钱。我们去几家果园看,分别摘了阴枝、阳枝上的橙子进行比较,回来又拿着样品请员工品尝,才决定收购老板娘一个同学母亲家的。

这家的果园在半山腰,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果园周围就老太太一家,长满杂树的山地要么被她盘了过来,要么被她占了,都栽上了果树。

老太太说,果树可能有8万多,具体多少棵,她也说不清。我们都清楚,长在低海拔的橙子甜,海拔上了400米,基本都酸。但霜风吹了的果子外观好看,黄中偏红。

这个老太太姓李,70多岁,人高马大,高声大嗓,走路风风火火的,听说在村里当了多年的妇女主任,我们后来就叫她李主任。她丈夫身材矮小,精瘦,穿着得体,过去是教师,几个儿女都在外面做事,有公职人员,有做生意的,都在不同的城市安了家,只有过年才回来团聚。

她家一看就是富庶人家,还没竣工的欧式3层楼房在本地农村特别少见。楼房外墙已贴完瓷砖,内部地砖也快贴完了,楼前地势开阔,侧边溪水潺潺,楼后青山绵延不绝。

我随口说:“这儿真是个风水宝地。”

正好老邹挑着一担果子走来,说:“过去他们祖上就是这儿的大地主,他们老两口守在这里,就是这儿风水好,为了后人必须占着。”

正是隆冬时节,老邹穿着一件破烂背心,露出结实的肌肉,满脸沧桑。他是李主任家喊来的挑工,好将山上山下的橙子挑到公路边,倒在铺着的彩条布上,由别人选级装箱。喊来下力的人,大都是不种果树的高山穷苦人家,力气大的男人挑果子,叫挑工,力气小的女人摘果子,叫摘工,选级装箱的叫选工。雇主供吃,按天结算工资。

橙子源源不断地挑来,我和司机两人把关,看着选工按我们的要求将青的、淡黄的、花的、烂的、小的果子挑出来。他们都是熟练工,动作快捷,果子的大小,不用量具,一眼就准。

摘果子时必须用专门的剪刀剪,保留果蒂,没有果蒂的橙子容易烂。我看见挑来的果子有不少没有果蒂,就叫选工注意筛出来。一会儿,无蒂果就堆了两大箩筐。

我喊李主任的丈夫来看,让摘工注意点,说这个我们是不收的,浪费了可惜。他说,长在悬崖上的果子不好剪,只能手摘。李主任也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说:“多大个事?你们每箱装几个不就完了。”

“我们送人,讲究品质,前面装起的就算了。我提醒你们,就是让你们改正。”我好心地说。李主任很不满,狠狠地盯了一眼选工,阴沉着脸,站在田坎上,扯着喉咙,高声训斥摘工:“你们是不是吃人饭长大的?用剪刀剪,这个都不懂?脑子是不是饭胀昏了?”说完,就派她丈夫上去监工。

我们过去在别家收橙子,别人都在屋外搁一张小方桌,上面摆着暖水瓶和几包烟,讲究的还要摆一盘葵花籽,招待收购的人和力人,好让力人们劳作中途歇口气。可李主任家下力的都是喝冷水,我的司机端着茶杯去老屋找开水,没有,就去装修的小楼里问李主任。

李主任说忙,没时间烧,她板着脸,用力跺着脚下的地砖,对贴砖师傅说:“你来感受一下,这块是不是高了?这是质量问题,必须重做!”

司机开车买了几瓶矿泉水上来,不高兴地跟我说:“中午我们去镇上吃,我看见李主任弄的都是剩菜剩饭。”

收橙子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碰到李主任这样的——别家果农再忙,也都会提前一天准备菜品,很多人都是大鱼大肉地办,因为这是果农一年中最高兴的一天,终于等到了丰收的喜悦,自己、力人和收果子的人要一起庆祝。

中午,我和司机去了镇上小饭店,匆匆吃完回来,力人们已经都去果园了。“我们农村人弄不好饭,你们吃不来,莫怪我们哦。”李主任皮笑肉不笑地过来打了个招呼,也收拾去了。

“尽是剩菜,还不够吃,我们都没吃饱。”一个选工小声跟我抱怨,“她家在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吝惜,仗着子女在外面做事,欺负左邻右舍,邻居惹不起,都陆续搬走了。这些无蒂果,都是不好摘的果子,她怕摘工耽误时间,叫大家用手摘,说混到一起卖,没想到你们盯得紧。”

另一个人也说:“她就没把下力的当人看,每棵树的大果小果,必须摘得一个不剩她才给工资。我们天开亮口就来了,黑尽了才会收工。”

这时,开来一辆小车,是李主任的女儿女婿。她女儿是镇上的老师,也就是我们老板娘的同学,女婿是镇中学的副校长。

女婿穿得西装革履,看着几筐无蒂果,很痛心地说:“收得太过尽(严格)了,你们知道种点果子多辛苦。”

“知道辛苦,就不该做得不偿失的事,更不要弄巧成拙。”我话中有话。

“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是熟人,帮着解决了,我送点新品果子给你们吃。”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们是按讲的要求收的,先讲断,后不乱。况且很多箱子里装的都有无蒂果。”

他又拉来一大堆人脉关系想逼我让步。司机看他没完没了,厌烦地打断:“你卖得就卖,卖不得就不卖!”这种事我们经历得多,斗智斗勇,随时都有心理准备。

可能是看着上课时间到了,他们怏怏地走了。

5

气氛有些沉闷。我们打算一天收10000斤橙子,可挑工才4个人,每人要挑2500斤,明显忙不过来,选工时不时还要等。

这时,老邹挑着担子,上梯子踩滑了,摔了一跤。橙子从高处四散着滚到低处的树林里。他头上磕了个口子,直流血,但他没有顾及,慌乱而又快速地追赶着果子,不停地捡拾。

李主任从屋里跳了出来,咆哮道:“这辈子你都注定是个穷苦命,下个力都下不好!那些橙子跌烂了有屁用,你看他们要不要吗?”

老邹低着头只顾捡拾橙子,满脸愧疚。石梯破破烂烂的,上面流着洗碗水,肯定滑。我叫司机拿餐巾纸给老邹,让他先按住伤口,把脸上的血去洗了。他手腕也摔肿了,我问他去不去卫生院看看,我们开车送。他摆摆手,说不碍事,走不脱。

“那你伤口上换几张新餐巾纸,用封口胶缠着,免得再出血。”

老邹照我说的做了。李主任在旁催他:“没事就快去挑,箩筐装满了。”

我看李主任屋前屋后都是新品种的橙树,老品种应该在远处,又见进度比上午慢多了,便沿着果园里的崎岖小道,去看摘工们在什么地方摘果子。中途,我碰到挑着橙子疾走而来的老邹,他说在2公里以外的地方。一听路这么远,我就打消了去看的念头。

老邹走前,我就跟在他后面。我对老邹说:“你们这个活路划不来,路远,价比别人低,吃得差,待人也差。别处喊挑工120块一天都不好找,她才给100元。”

“没办法,要生活,我是长期给他们果园干。”

“怎么不外出打工?”

“打过,在工地上,活干了,拿不了钱,现在都还欠我几个月工资。这里苦点累点,能拿现钱。反正劳力不值钱,用了第二天又有。”老邹把担子从右肩换到左肩,继续道:“我们是远亲,我爷爷过去是她家长工。”

“你种的果树不错哦,果子色泽好,味又甜。”

“哪是我有本事,是现在药好,那甜的,都打了好多次什么甜蜜素。上午(摘)的(果子)都是,下午的(果子)为省钱,就不是了。”他压低了音量跟我说完一发力,一溜小跑地远去了。

我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主要是觉得上了李主任的当。我拿起堆在场地待选的橙子,分开吃了一个。

“怎么与上午的不一样?太酸了。”我对李主任说。

“是你牙齿吃多了酸哦。”李主任媚笑着,心虚地答——橙子如果连吃3个以上,牙齿吃饭都是酸的。

“我就上午吃了一个,不信你自己尝尝。”

她尝了,说:“你们把好的收了,这是孬点的。”

“这些和你提供的样品完全不一样,你是在唬弄我们。打包了的我们要了,没打的不要了!”我们来踩点时,尝的果子都是她指的树上摘下来的。果树多,我们不可能每棵树都尝,只能以她提供的样品为判断标准。

“我们降点价如何?”她丈夫说。

“这不是降价能解决的,我们是送人,酸了别人会说我们都是买的便宜货。这是不尊重人,本身这个就不是贵重礼物。”不管李主任百般辩解,我就是不要,“做人都要讲诚信,更不要骗人,生意别做一锤子买卖,你们也不是种一年两年,要有长远的眼光。”

我想到那个致癌的甜蜜素,本来还想说害人的事不要做,那是有报应的,但想想不能卖了老邹,忍住了。

看我态度坚决,李主任也撕破了脸:“不要以为你好能干,说白了你就是派来的狗腿子,赶我的后人都不行!”她双手叉着腰,唾沫横飞地骂道。

“今天狗腿子决定不要你的果子,找你后人来收吧。” 我们把没用完的箱子,扔进皮卡车里,走了。

我给老板娘汇报,明天去向大姐家收——过去几乎每年我都去她家果园收橙子,今年我们也去踩过点。她家果园在山坳,果子颜色差点,但甜得自然。

向大姐为人诚实,我们收起来也轻松。每年她都早早和我们联系,说如果我们收她的,都给我留着。但我一般都是让她能卖则卖,怕万一我们这年不收,害她辛苦一年,错失最好的卖橙子的机会。

而且向大姐家果园在大路边,收完果子,只需用纸板写了“有橙子,去市里,找车”挂在路边,须臾就有大车停下联系我们。我们会选找私活的邮政快递车,他们走农产品绿色通道,高速不缴费,我们又节约了一笔成本。

找来车,我们去李主任家装选好的货,看着我们递过去的崭新钞票,她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喜笑颜开地说:“明年我把橙子都种好,你们再来。”

6

2016年,我没有去踩点,打算直接去向大姐家收橙子。

这年风调雨顺,是果子丰收年,市场上橙子滞销。我很怕遇到这种年份,因为橙子不好卖,果农就会绞尽脑汁四处找销路,县政府也会发动各行各业买爱心果、发福利果。一些公职人员家里,天天把橙子当饭都吃不完,垃圾箱里扔满了烂果子。

我们准备收购前,就接到很多果农的电话。李主任把价格压得低,我说我们已经订了,就把她的电话拉黑了。老板家的亲戚们也都没脸找老板与老板娘开口,就背着老板,不停地缠我。

有几个人,我没法打发:老板的妹妹,她多次打电话,千恩万谢地要我帮着把她大舅(也是老板的大舅)的橙子解决了;老板家的保姆,也是风坪的,平时狐假虎威,我很少搭理她,她不好意思找我,就找和我一起去收购的司机,又找老板娘的弟弟来说情;还有与我关系较好的老板妹夫,老板亲表妹家的。

这几位都是这个家族企业的“重要人物”,我的很多工作还需他们支持。权衡再三,我只能打算每家都收点,皆大欢喜,都不得罪。但我跟他们提出,一定要保证质量,高山的橙子我坚决不要。他们都高兴地说:“都是低山的,质量你说了算,不行的不要。”

我和司机去实地看了看,保姆家果园符合规格的果子估计有10000多斤,我心里盘算着收个8000斤;老板表妹是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经管不好,符合我们要求的果子有5000多斤,全收;老板大舅家达到我们要求的橙子有上万斤,全收。

其实,他们的果子比向大姐家的差点,但向大姐家,我只能收5000斤——即便照这个估算,也超过了集团下达的收购计划。

司机说,要不就不收向大姐的橙子了,我意味深长地说:“一定要收她的,一是大家合作多年,都要讲信誉;二是老板同意的,是只收向大姐的,我们现在收他亲戚的,顶着的都是收向大姐家的名,假如老板日后调查发现我们没收向大姐的,她到时会帮着背锅?不捉急,凭以往经验,到时可能还要加货。”

我们拉着包装箱还在路上,老板的大舅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中午请我们吃火锅,订好了。

“舅老爷,在哪家吃我们没决定哦。”我笑着答。

“不在我这里吃,你们别想回家。”老板大舅说。

我刚到办公室时,曾和老板大舅一起共事一年多,公司上下的人,因他的身份,平时都喊他“舅老爷”。这个人仗义、豪爽、风流,老婆在乡下,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来往,后来和我们定点修车厂里煮饭的女人勾搭上了。

有天,他正和那女人鬼混时,女人的老公破门而入。两个男人扭打在一起,同去修车的司机急忙进屋将那男人抱住,舅老爷趁机操起桌上的茶杯猛砸他头,然后跑了。之后有人报了警,光天化日,野老公竟把家老公打得头破血流,这事在小城传得沸沸扬扬。害得我们老板花钱才摆平,事后打发他回家,每月给他发生活费。

我和司机按照计划,将箱子分给各家。几家的果园距离分散,我们开车来来回回,要不停地查看各家橙子的品质,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就分重点和非重点监查了。

“舅老爷,你过细按要求搞,我们少来几趟。”我郑重地对老板的大舅说。

“你百分之百放心,不看在你们面子上,我还要看在外甥的面子上。”他拍着胸膛保证道。向大姐的橙子就不担心了,我们剩下的重点就针对老板的表妹和保姆家。中午,舅老爷安排帮工在家里吃,我们去饭店吃的火锅。我说就不要破费了,挣钱不容易。

“你们客气什么?咱视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斤。钱用了又挣,我们多年不见面了,喝喝酒,说说话,我还有节目要安排。”舅老爷说。

“什么节目,你说得这么神秘?”司机好奇地问。

“我给你们说,我们这儿新来了几个年轻小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销魂得很。”舅老爷说。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不想和他讨论这些,喊他喝酒。舅老爷年龄大了,喝了几杯就趴了。我们把他送回家,就去别家查看收购进度了。傍晚返回舅老爷处,他已经醒了,有气无力地坐在一旁看选工装箱。

箱子快装完了,可地下橙子还多,这与我们估计的差距有点大。

按照我多年的收购经验,专门的箱子,装规定的果子,在箱子里把果子不紧不松、一排排码好装满,10公斤的箱子,误差不会超过半公斤。我问舅老爷什么时候来监工的,他说才来。我随机抽查了几箱打包了的,上秤一称,都缺了斤两,最多的能差2公斤多!

“你们这是怎么装的?这不是打我老脸?”舅老爷火冒三丈地说,“是不是少装点,人轻松点?”

“不是我们偷懒,你家平时对我们好,我们今天是来帮忙的,没打算要工钱。”选工们嗫嚅地说。原来,他们想着橙子是舅老爷的外甥送人,觉得少装点无所谓,箱子下面装得乱,上面一排才码整齐。还有,就是他们猜测我会按箱结账——其实,我们是20箱一称,除去包装箱,就是净重,称完累计重量给钱。

包装箱都是用强力胶封口,撕开重装,箱子就要损坏。舅老爷日爹骂娘地把选工们训了一顿,看着地下剩余的橙子,我也束手无策。这时,手机响了,集团办公室通知我,“再加90箱”。其中,有公司领导私人要50箱,麻烦我多费点心。剩下一地的橙子,才基本解决了。

装车时,私人要的橙子,我用的是向大姐家的,毕竟品质好点。还做了记号,公私分开,以免拿错。

等我把各公司的钱收完,换出我的借条,都是下半年了。再过几个月,又要收橙子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翻过阳历新年,老板并没要我去收橙子,只委托一个熟人帮着收。

老板的妹夫悄悄告诉我,他听说,老板去年抽查了我收的橙子,公司送人的差斤两,私人要的倒都分量十足,老板觉得我有损公肥私的嫌疑,今年才不要我收。

我知道,老板肯定是抽到了他舅老爷家的橙子。

“难道他没看我们报销的清单?他规定报销集团这张时,必须附上箱子、封口胶、运费、收购数量等所有开支的明细表,我们不是按每箱给的钱!”我着急地说。

“他看没看我不知道,你千万不要透露是我说的。”老板的妹夫叮嘱道:“不然他就不信任我了。”

来源:网易人间

说说开厂需要注意的事项

@风中的厂长:我们行业有句话,如果你想害一个人,就让他去开厂。

在我接触的贸易,电商,甚至跨境电商的朋友们中,许多由于合作工厂的各种不配合,最后走上开厂这条不归路。

我开过3个厂,2个鞋厂1个服装厂,下面把我的经验分享一下给大家参考,先说苦逼鞋厂。这么详细的分析,这绝对是干货,虽然有点枯燥,但别的地方看不到。

我的鞋厂是07年底开的,在外贸公司老板支持下,我们几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合作,由于缺乏经验,半年后差点倒闭,这里发生的故事就不说了,总之新手上路,遇到的困难是最初想象的100倍,后来由于原材料暴跌神奇活了下来,今天重点拆解工厂走上正轨后的成本与利润。

上正轨后初期我们只做几个大客户,订单量大款式少,基本上可以标准化生产。我们一年的产量是120万双。基本上可以这样算账:
出厂价差不多40元一双鞋。材料(面料,鞋底,鞋垫,鞋带这些)不超过20元,包装辅料(鞋盒,吊牌,拷贝纸,纸箱,胶带这些加起来不超过5块,水电费1块,工资(含管理人员)6块,房租0.5,运到上海宁波港口运费0.5元,增值税1.5元。

这笔帐一算,平均一双鞋至少能赚5块,120万双那就是600万,哎呀,明明要发财了啊,为什么说苦逼呢?

其实大多数人开厂都是这样算账的,只算看得见的账,不算看不见的账,其实最可怕的是那些你想不到的成本:

1.次品率:由于产品合格率取决于原材料,工人操作,设备稳定性,管理人员责任心,这些地方一个不小心就是巨大损失,我们平时算次品率都是按2%算,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这个那个环节出问题,往往会高达20%甚至更多。

2.原材料变动,每年原材料都会有10-20%左右的变动(今年特别疯狂,另计),原材料涨价就会导致利润变薄,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那原材料跌你不就赚了吗?其实传统行业的客户精得很,原材料跌他第一时间就找你压价,不然就下给你竞争对手,而原材料涨,你想给大客户涨价也是很难的,这叫客大欺店。

3.验厂,验货和测试,大客户每年要验厂的,有许多硬杠杠,一年十几次验厂,除了每次一万多的咨询费,大货验货时候红包和验货人员各种消费(吃饭住宿ktv)那也是家常便饭(有一半以上验货员白吃白住以后再拿着发票去公司报销,这是行业明规则吧也不算潜规则了),此外还有许多送检测试的成本,一年下来至少几十万。

4.各种意外,生产事故,工伤,管理人员情绪问题等。这里提醒必须要给每个员工买保险,我们厂的工伤教训我写过很多,虽然没有重大事故但也够呛,大家可以在我微博搜关键词“工伤”,而生产事故主要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必须给每一个员工做生产安全培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至于管理人员感情问题,我不知道别的厂怎么样,我这里核心人员感情问题特别多,发生多次夫妻吵闹,出轨,离家出走导致生产停顿,停一天就是一万多的损失。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搞笑的故事,某生产主任两夫妻都在厂里干,五六年以后才发现是“假夫妻”,男人真正的老婆一直在老家蒙在鼓里呢[允悲]

5.账期问题,新工厂开了当然是求客户求订单,客人要求账期一般都会答应,一些老客户做久了就会有一部分货款越拖越久,每年过年欠个百八十万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而你还得上门拜访送礼,小心翼翼地讨一点是一点。这里要注意老赖,做久了肯定会遇到老赖跑路,我十几年做下来算比较幸运了,遇到不多,但加起来两百多万的坏账还是有的。

6.赔款问题,这原因就多了、有质量问题,做错,交期问题,或者客户小题大做恶意索赔,这里每年也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

7.营销成本,这个是工厂和我外贸公司平摊的,各种展会,阿里国际站,客户招待等。分摊过后一年也有大几十万吧。

8.设备更新维护维修,这也不是小钱,每年维修费算十几万吧,还要不停更新设备,当我后面做研发原创的时候,每年还要额外花上百万开发新款模具楦头。

9.一些硬指标,环保,消防标准一直在提高,我也被多次罚款,上各种设备,总的来说浙江这边还好,一年几万到几十万吧,另外关系也是要搞搞的。

最后一次是我17年刚做完最新的环保三同时,由于园区升级被迫搬迁,搬到几公里以外的园区,环保要重做,但由于我们属于B类企业,不让做环评,但让你生产,只是抓到一次罚一次,最后我受不了只好将鞋厂转让,虽然十几年的感情割舍很痛苦,但也算一种解脱吧。而且我刚好是疫情前转的,同行一开始嘲笑我,后来夸我“神机妙算”[笑cry]

另外要说的是,我在厂里只待了2年,后面是请人管的,做甩手掌柜的成本也很高的,因为自己的厂就是亲儿子,你做甩手掌柜相当于给孩子请了个干妈,虽然干妈也是根据利润拿提成,但肯定不如自己管上心,成本和浪费也会多一些。

以上就是我的苦逼鞋厂,在做大客户时候的大致情况,五千万产值的厂一年净利润差不多200多万,后来做淘宝单和小客户好一点,但是却产生了库存问题。总之每种模式都有不完美的地方。

我现在还有一个小而美服装厂,没有环保和限电问题,虽然人不多五十多个,但单价较高,今年2700w产值,利润还行但危机也很多,后面有时间再为大家详细拆解我的服装厂。

打工人的表情包,值几个亿?

文/魏婕

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苦涩、裂开、叹气……继破涕为笑、捂脸之后,打工人有了新表情。

如果说上一辈的感情全在酒里,那么这一代人的感情全在表情包里。一个表情包胜过千言万语:有了表情包的加持,好友之间多了一项叫做“斗图”的娱乐活动,妈妈追着你帮砍一刀的要求你不忍心拒绝了,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霸道总裁都变萌了。

破除线上社交的尴尬,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表情包的魅力。

当你沉迷表情包、乐在其中的时候,一定也很想知道,是谁在生产表情包、做表情包的人怎么挣钱,他们为什么就像在你的心里安了监视器一样,能够精准地探测到你各种各样的小心思,并将之变成有趣的表情。今天,换我们来“窥探”他们,挖掘你想知道的关于表情包的一切。

表情包赚钱吗?其实,微信平台上的表情大多供用户免费使用,少部分收费1元/套,不过微信平台开放了表情打赏功能,这构成了表情包直接变现的全部途径,但设计师们认为,光靠这两种方法并不足以支撑他们依靠表情包为生。

和深燃促膝长谈的表情包制作者中,有的主业是插画师,觉得做表情包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画完第一套表情包便收手;有的本身是文创工作室,说做表情包很费劲,还不赚钱,生存状态凄惨;有的靠表情包起家,做成了集IP孵化、表情包周边开发以及潮玩于一体的文创公司。

归根结底,爆红表情包变现背后是一门情绪生意,谁先找到情绪的共鸣点,谁就掌握了财富密码。

单靠表情包,他们没有赚到钱

无论是兼职的表情包设计师还是已经成规模的文创公司,都透露了一个信息:想单单依靠表情包赚钱是不现实的。

插画师风绽第一次与表情包结缘是在2016年,当时某招聘网站举办了一个表情包创意大赛,邀请设计师为公司的卡通形象设计表情包,最高可获得10000元奖金。她在设计师交流平台里看到了这个信息,报名参加后,获得了优秀奖,奖金800元。

比赛结束后,版权留给了公司。但这次经历让她萌生了做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情包的想法,她觉得表情包很可爱,周围人都在用,而且想到上架之后还能获得打赏,她就兴致勃勃地投入制作了。不过这次尝试让她对表情包的热情只维持了“三分钟”——“太麻烦、太费时间了!”

风绽说,生产一套表情包的周期比较长,每天做的话大概需要1个月才能出一套,而且上传到微信平台有很多标准,比如数量最少要16个、同一套表情必须全是动态或静态的。因为用户都更喜欢动态的表情包,做起来就更麻烦了,需要用不同的工具、结合不同的画法,逐帧去画。一个动作要画好几个,更费时间。做一套动图花的时间是静态的两倍。

上架了一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之后,风绽就再也不愿意画表情包了,之后也有客户找她做表情包,但她都拒绝了,专心做插画师。

风绽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来源/ Pexels
来源/ Pexels

刺猬是一家设计工作室的合伙人,也是抱着想试试的心态做了一套表情包,用一只熊猫反映互联网打工人的搬砖状态。不过,提起那次经历,她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性价比低、自嗨、不赚钱”。她说,曾花了2周去设计一套表情包,但是并没有做出热度,还耗费了很多精力,就不愿意再做了。

“要想靠表情包赚钱,得先把IP做出来,然后卖版权。但自己打造的小IP没流量,没人看得上。”刺猬总结。

结合深燃的了解来看,做表情包的人大多从事设计相关工作,有的是插画师、有的是UI设计师,做表情包的原因大多是出于兴趣,想自己创造一个能在微信聊天时用到的形象。他们没有把表情包发展成主业的原因,大多是“费力没钱赚”。

下载量、转发量没法变现,直接的盈利方式只有用户赞赏,这是个人表情包设计师面临的共同困境。

风绽告诉深燃,其实这一行业和主播、博主这些职业很像,只有红了,才有可能依靠这个工作谋生。二八分化在这一行业体现地尤为明显——头部表情制作者卖IP,中腰部作者难有经济动力持续创作。

风绽自己做的“萌萌哒定仔”表情包下面,只有64人赞赏,收入只有几百元。她说,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打赏支持的,这几百元就是这套表情包全部的收入了。

拥有长草颜团子、制冷少女、Gon的旱獭等爆款表情形象的十二栋可以说是从表情包发展起来的一家公司,不过十二栋的联合创始人乱乱告诉深燃,个人作者将表情包培养成IP的难度很大,单纯依靠表情包发展出比较大的企业也有难度,需要综合考虑平台是否有成熟的IP运营能力以及可行的商业化路径等。

一位表情包设计师Mora称,表情包发布的主要阵地其实还是微信平台,因为流量集中在这里,像QQ、搜狗输入法上的表情包更多是为了增加覆盖面,搭配上传。但实际上,从表情包设计师的角度观察,微信平台对于表情包变现这件事,并不是特别在意,因此也不是一个理想的IP孵化和运营平台。

“微信的主要功能和运作逻辑是促进用户有效沟通,并不会从设计、IP商业化的角度衡量表情包,也不会在乎这个表情包是花一天还是一个月做出来的,有的表情包传播很广,流量也不错,但其实就是比较粗糙的抠图和花字,没有IP价值。“Mora认为,因为微信只是一个表情包的展示平台,基本没有做商业化运营,所以个人作者也很难以此作为主业谋生,更多的是设计师探测自己笔下形象流量、公众接受度的阵地。

表情包到底靠什么赚钱?

在众多表情包创作者中,偶尔也有依靠打赏获得可观收益的创作者。

2017年,表情包“乖巧宝宝“走红,下载量两年内达到1.5亿次,作者钟超能成为红人,新闻标题多为”90后男生业余制作表情包,两年收到打赏50万“。钟超能后来辞去了动画设计师的工作,现与厦门萌力星球合作。

来源 / 微信截图
来源 / 微信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有“乖巧宝宝”、“野萌君”、“萌二”等IP,表情包是基础核心业务,业务涵盖轻漫画、短视频、绘本出版、社群运营等,提供表情包、安卓主题、搜狗输入法、短视频等产品,也会给服饰、主题展览、潮玩等进行IP授权,实现IP内容商业化运作。

其实,将表情包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出圈工具,还是有不少想象力的。

以十二栋为例,这家公司从创立之初便明确:只是将表情包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最终是想构建IP生态,成为一家IP运营公司。乱乱说,根据十二栋的过往经验,孵化一个成熟的IP,至少需要三年。

十二栋IP家族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十二栋IP家族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而在打造IP的过程中,表情包能助力出圈。

乱乱称,十二栋发现,国内原来的内容载体只有动画片、电影、漫画,但是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条漫、头像、壁纸、表情包、短视频等形式,十二栋抓住了这次机会,凭借现象级表情包出圈,制冷少女“谢谢老板”的表情包达到了50多亿次的传播,借助表情包这一形式,IP成功出圈。

2019年3月,十二栋获得来自险峰旗云的近亿元B轮融资,外界认为表情包的春天来了,表情包也能做成大生意。

不过,险峰旗云管理合伙人王世雨告诉深燃,看好十二栋并不是因为表情包的走红,而是看中了十二栋不仅有创造上游IP的能力,还具备将IP落地到线下实地场景中的能力,这是一个IP能否走得更远、能否长时间占据用户心智的重要因素。险峰旗云对于十二栋的期待是成为未来年轻人除了电影院之外的线下娱乐场所,并逐渐成为偏主流的娱乐方式。

在获得险峰旗云投资之前,十二栋已经推出了线下娃娃机产品“ LLJ 夹机占”,意味着构建了一条孵化运营线上IP—授权合作—开发轻周边—搭建版权平台—聚拢中小IP创作者—线下开店的娱乐消费产业链路。落地线下,对于其获得资本的青睐至关重要。

LLJ夹机占上海日月光店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LLJ夹机占上海日月光店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乱乱向深燃表示,目前,线下零售占公司收入的大头,其次是IP授权,至于表情包、漫画、短视频等,更多的是给用户免费使用或浏览,作为流量抓手,并不直接产生收益。截止到目前,仅IP授权一个环节,累计销售额超过亿元人民币。

表情包难以直接产生收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内容创造的困境——国内用户还没有广泛接受内容付费的理念。开头说到,凭借表情包本身,国内的作者很难直接获得收益。

相比之下,LINE FRIENDS算是比较成功依靠表情包变现、甚至上市的企业。

2011年,LINE FRIENDS作为移动端聊天软件“LINE”(类似微信)的卡通贴图诞生。最初主要有 4 个卡通形象,即“布朗熊”、“可妮兔”、“馒头人”、“詹姆士”。不过自诞生起,其卡通贴图就不是全部免费的,而是需要付费才可以使用、下载。据该公司2019年财报,通讯产品收入为17.8亿元,而表情包是其通讯产品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表情包的下载收入占总收入的1/4。

来源/ LINE FRIENDS官网
来源/ LINE FRIENDS官网

相比之下,腾讯对表情包付费一直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2015年8月,微信推出了表情开放平台,对所有设计师开放投稿,但表情包制作者不能设置价格出售,表情包大多免费提供。直到现在,微信上的付费表情包比例也较少,收费的表情包也仅为1元/套。

2016年,时任微信表情团队负责人查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国内表情付费的意愿不是很高,尤其像微信还提供了自定义表情这种渠道,用户可以免费上传自己制作的表情,在这样的体系下,付费率就会比较低。

表情包:一门情绪生意

“表情是应运于互联网文化而生的,结合绘画、表演跟幽默,兼具实用性跟传播性的结合体,同时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这是查文在2016年底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对微信表情的定义。

表情包之所以能圈粉大多数用户,在于其精准地把握住了各个年龄层用户的心理特征。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喜欢用的表情也千差万别。

2019微信公开课上曾公布,2018年,00后爱用捂脸,90后最爱破涕为笑,像极了20多岁的人生,总是边哭边笑;80后最爱呲牙笑脸,笑对一切;70后最爱偷笑;55岁以上的人喜欢发竖起大拇指的“强”,为众人慷慨点赞。如今,更新后的新表情更是让广大打工人大呼精准,“叹气、苦涩、裂开”构成了打工人的悲催日常。

来源 / 2019微信公开课视频截图
来源 / 2019微信公开课视频截图

在表情包风格方面,可爱即正义,大部分玩家只要把握住“可爱’这一内核,就有走红的潜质。查文提到,萌系表情是微信里发送最多的表情,主要是女性在使用,萌妹子发这类表情,会给对方留下一个情景的投射,好像发送者也是类似的乖巧形象。“除此之外,因为男生要找妹子聊天,也会发萌萌哒之类的表情,所以萌系的表情用的比较多。”

乖巧宝宝、野萌君、长草颜团子等均是萌系表情的代表,雄踞表情商店前列长达数月。截至今年7月,乖巧宝宝的发送量接近200亿。打开表情商店精选表情、热门排行和封面推荐,推荐语为“超萌”、“小可爱”、“软萌”、“专业卖萌”的表情包占大部分。

当表情包成为一门生意,渐渐就会有规律可循。

“所有的内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我们在制造一个IP之前,会先明确IP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乱乱说。十二栋下面每个表情包形象背后,都有既定的情感主题。长草颜团子传播的价值观,是“希望与梦想”,从诞生之日起,口号就是“怀揣梦想的每一个人呐,我们一起长大吧”,表达了陪伴的概念。而另一个走红的IP“Gon的旱獭”,价值观是“快乐肥宅”,关于Gon的旱獭微博评论下面都会说“怎么有人监视我的生活”、“请把我家的摄像头拆掉”之类的话。

Gon的旱獭作者微博及评论 来源 / 微博截图
Gon的旱獭作者微博及评论 来源 / 微博截图

基于契合90后、95后、00后的价值观,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年轻人某个生活片段中的一些想法,年轻人能在这些形象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个表情包才能够火起来。

乱乱说,表情包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敏锐地洞察年轻人的想法,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十二栋不是做内容传播的公司,而是做运营的公司,需要作者已经具备足够的表达能力,才会进一步合作,帮助作者做更全面的运营拓展。

“年轻人情感消费的趋势很明显,而且越来越流行”,乱乱观察到,如果原来的消费是基于需求、品质,现在年轻人考虑买不买一个东西更多地会考虑“它能不能代表一种情绪”、“传达某种价值观或个性特质”。在乱乱看来,消费者有基于表情包IP的情感,漫画、娃娃机、毛绒玩具、徽章等产品,能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方式去承接这种情感。

面对世间的狂笑与哭泣,鲁迅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而在如今互联网企图联结万物的时代,对于表情包创作者而言,谁能先找到情绪的共鸣点,谁就找到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毕竟,有情绪的地方就有流量,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利可图。

*题图来源于受访者。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风绽、刺猬、Mora均为化名。

2020年的餐饮业从断崖开始,又从断崖结束

@石言呓语

我来传播一点负能量。

2020年的实体经营从断崖开始,又从断崖结束。下图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收银软件,看得到刚开始的营收,然后从1月24日直接到底,然后一蹶不振,到12月以后又跌到低点(我的实体店都在成都,大家懂的)。中间伴随着每个月都在关店,全年无一新开店铺。

这个时候又回忆起自己端铁饭碗时代,不管狂风暴雨,收入都不会减少。但铁饭碗为什么要砸掉呢?因为铁饭碗不会变大。正常情况下,收入的增长跟年龄成正比,最想用钱的时候最穷,不想用钱快退休的时候收入反倒提高了。这也是很多跟我一样砸掉铁饭碗的人的想法:与其一成不变,不如变中求发展,搏个变数。

三百六十行,有的水浅有的水深,水浅养不了大鱼,这个理论我上周给一个院线老板也争论过。我的感触是行业壁垒低,不对称信息少,附加值不高,那这个行业就谋求不了大的经济利益。绝大部分服务业就是这个情况。院线老板说收废品也有大腕儿,我说这是极端情况,是踩在众多低收入收荒者头上的垄断者,不代表行业水深。

今年的疫情,给包括餐饮业在内的众多服务业上了教训深刻的一课,但是依然无法阻挡众多的创业者杀入这片红海,大家觉得触底就是机会,但是不是底大家都不知道,而且在底部自己能撑多久,自己心里要有点*数。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是一个侥幸活下来的服务业小企业主,今年没有什么大发展反倒各种原因损失了半数员工。要真说这一年有什么值得总结和分享的,还是要认真思考行业的深度问题。那些看起简单容易上手的,危险比机会多。而那些看起来深不可及的,只要打磨好了反倒更容易发展。

一想到还有2个月即将过年,而过年越冬的储备还没看到在哪儿,我又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