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我跑故我在

羚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之一,但远古时代的人类依然能捕获它们,为什么?
关于这个历史谜题,一种答案是:当时人类靠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他们或跑或走,始终跟在猎物后面,直至它们筋疲力尽。
有科学家认为,大约200万年前,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出了惊人的长跑能力,比如汗腺的进化、皮肤无毛发等,有助于体表降温;不同类型的肌肉可让身体在奔跑时保持平衡;一些特殊的韧带能在奔跑时让头部保持稳定。那时候,早期人类一天平均要移动16~22公里。即使到今天,这种能力在一些现代人类成员身上也并没有退化——世界上最长距离的跑步比赛长达4989公里。
图片
Pixabay
跑步之塑造人类的进化,不仅在于解剖学的意义——如果不是进化偏好跑步,我们也许看起来还像一只猿猴;而且很可能塑造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大脑,是为了应付运动的挑战。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思考型的大脑很可能是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的。
02

越运动越聪明

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处众所周知,比如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强健肌肉、改善消化系统等,但运动对大脑认知能力的益处却少有人知,至少不被重视。
其实,科学家早就知道,经常运动的人与不经常运动的人在大脑构造上是不一样的。动物实验显示,运动会诱发大脑海马体(与记忆、学习相关的关键区域)生成新的神经细胞。运动还会增加一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的含量,这种蛋白负责建立和保养神经细胞回路,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
从细胞层面来说,科学家并没有搞清楚运动重塑大脑的具体机制,但运动作为优化大脑功能最强大的工具,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比如,2017年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心理学家戴维·罗森鲍姆领衔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试者以站姿接受测试,成绩会有显著提高——似乎只要保持站立的姿势,就能调动原本沉寂的认知能力和静止的大脑神经资源。
所以,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运动更好的良药了。
03

跑步高潮

有慢跑习惯的人知道,跑步一开始也许很痛苦,但随着里程数增加,会越来越感到欣快与愉悦,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跑者高潮”(runner’s high)。
“跑者高潮”并不仅限于跑步。很多有氧运动都会产生类似的效果。这是因为运动会刺激大脑中多巴胺、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而这些神经递质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激励你重复某种特定行为。这可以被视为一种进化的策略:尽管追捕猎物会消耗很多能量,但“高潮”能让我们的祖先在捕食时跑得更久更远。
图片
Pixabay
运动改善情绪,已经渐成共识。很多研究证实,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锻炼的人出现抑郁或焦虑的风险要低很多。所以,很多心理医生将运动列为对抗抑郁症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按美国和欧洲推荐的健康标准建议,平常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快乐的可能性会比未达到这一指标的人高30%。
04

散步者的遐想

神经科学家已经证实,运动可以促进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在运动的时候,人脑会处于一种“暂时性额叶功能低下”的状态:大脑的前额叶皮质(负责理性和规则)暂时被压抑,而大脑的运动区和感觉区则变得活跃,有点像做白日梦。
散步很容易让人进入这种白日梦的状态——我们忙着摆动手臂、踏出步伐,原本壁垒分明的界线暂时消失,新颖而未经筛选的思想和念头得以自由流动。歌德、尼采、查尔斯·达尔文都是著名的走路爱好者。对他们来说,散步是最好的思考时光。
05

运动与品格

古希腊人相信,运动构筑品格。他们坚持短跑、格斗、投掷标枪,不只是为了战争或健康,而是为他们的灵魂增光添彩。

现代人也一样。真正能让我们一辈子坚持某一种运动的,绝不仅仅是健康或认知上的益处,而是这种运动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塑造了我们自己。比如,日复一日的长跑让你学会专注和坚持;瑜伽让你从日常中抽离出来,获得心灵的平静;攀岩既需要极大的勇气,又强迫你面对自身的脆弱和限制;柔道、武术与空手道,让我们以文明方式面对自身的暴力冲动,鼓励耐心、节制与谦卑;足球、篮球、冰球等团队比赛,不仅要求对身体的控制,还涉及对各种复杂情境的判断,近乎即时的本能反应,以及团队的协作。
图片Pixabay
最重要的是,几乎每一种运动都涉及一种对当下自我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它们教你在遭遇拒绝、失败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后,如何重整旗鼓。
06

新教育体育

“新体育教育”(New PE)是美国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其主旨不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是传授学生关于运动的理念、经验以及健身的重要性。当学生进入中学后,不但会得到一份选择范围很广的清单——从皮划艇到跳舞、攀岩,以及排球和篮球等具有代表性的团队体育项目,而且还将学习如何拟定个人健身计划,而这些都是以三项体能评估为核心展开的。
这种新的体育教育不但让美国内珀维尔203学区的1.9万名学生成了全美国最健康的学生,还让他们成了最聪明的学生——在TIMSS的科学测试中,内珀维尔的学生科学成绩排名世界第一,而数学成绩排名第六。与众不同的体育课与考试成绩之间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相关性,被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浓墨重彩地写入了他的《运动改变大脑:关于运动与大脑的科学》一书中。
07

意念锻炼法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想象中锻炼身体可以起到与去健身房相似的效果。
研究人员在实验者的手腕上绑上测量仪,并要求他们每天静坐11分钟,每周5天,连续4周。一组实验者们要利用这段时间想象自己正在进行肌肉锻炼,另一组实验者则不进行任何想象。实验结果表明,4周之后,接受过“意念锻炼”的人比没有接受的人强壮两倍。
这相当于一种意念彩排,而且你想象的情境越生动,越接近现实,效果越好。
08

运动作为“第二世界”

英国作家托尔金认为,我们为某些运动(比如板球)着迷,和我们为童话和奇幻故事着迷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是逃离了现实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且,我们悬置怀疑,全身心相信它的存在,恪守它的规则。澳大利亚哲学家戴蒙·杨在他的《当健身成为一门哲学》一书中引用并进一步展开了托尔金的理论,“锻炼得当时,它可以暂缓我们的烦恼,把我们从不知道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而产生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运动意味着付出,就像学业、婚姻和工作一样。但运动可以让我们自信地说出自己的输赢,这场比赛打得好不好。磨出的水泡、酸痛的肌肉和凌晨的起床铃就是为一个短暂却简单的存在而付出的代价。”
09

我们正处在人类最不爱运动的历史阶段

人类的身体天生是要动,而不是静坐的。从基因而言,我们仍然是那些远古的狩猎采集者,我们仍然渴望最高热量的食物,但我们却不再需要运动——走路被开车取代,户外娱乐被电视节目取代,网络取代了面对面的会面与交谈……最终,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我们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
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行为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久坐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可增加几乎所有疾病的死亡率,包括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结肠癌、胆囊癌、乳腺癌、抑郁和焦虑等。
不过,即使你必须每天花费大部分时间坐在椅子上,只要每隔30分钟左右活动一下,就能大大减轻可能的危害。
10

养只宠物

研究者发现,虽然久坐不动的狗主人不愿锻炼,但是当兽医告诉他们,他们的宠物太重,有健康风险后,他们自己和宠物都增加了行走时间。

年轻人开始 “反算法”

作者 | 王敏
编辑 | 向小园

“算法不讲武德!” 越来越多年轻人发觉,生活正在被算法控制。

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卢锋,想要搜索某个科技产品的特性及用户使用体验,但打开知乎,还没来得及输入关键词,便被首页的推荐内容所吸引,不停地点开一条又一条。半个小时过去,他恍然间已经忘了最初为什么打开知乎。

这就是不少年轻人感受到的算法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 易沉迷。

个性化推荐几乎成为每一款互联网产品标配,大数据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了人们的 “手机生活”。不可否认,算法推荐在追求商业利益之外,本质上是为用户服务的,很多人的感受是,在一些 APP 频繁输入兴趣关键词,算法就能够逐渐了解甚至摸透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而持续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正如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所言,在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偏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但久而久之,便会将自身置于 “茧房” 之中。在这样的 “信息茧房” 中,全部都是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致瘾,让人停不下来。

长此以往,可能会使人盲目自信甚至走向极端。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将此形容为 “过滤气泡”,算法推荐会过滤掉异质信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让用户身处在 “网络泡泡” 的环境中。

一直深处于自己乐意看到的内容池当中,视野可能会变得狭窄,所见所闻被 APP 所控制。不过,这届年轻人心里清楚,在当今社会,完全脱离算法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 “对抗算法”。

有人用 “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 的方式尽量减少在网上留下痕迹;有人用多个手机和手机号,尽量分隔可能成瘾的网络环境;有人针对不同的场景训练不同的账号……

image

困在算法里

22 岁的林枫最近因为工作新注册了一个抖音账号,面对着 “震惊体、刚刚体” 等 “野生推荐内容”,他有些怀疑:“我是刷了一个假抖音吗?”

为了让抖音的算法推荐更多偏向自己工作的内容,他当天晚上就决定 “好好调教” 一下抖音新账号,持续用抖音搜索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没想到,一 “调教” 居然 “调教” 到了天亮,只得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上班。

林枫原本是想利用算法,能够更高效率地寻找优质内容,没想到最后被 “反噬”,很难控制自己刷完一个视频继续上滑的动作。

如同抖音是林枫的 “时间黑洞”,快手、B 站、知乎,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也是时间黑洞,一旦打开,就很难停下来,背后都有算法的 “功劳”。

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门槛的降低,普罗大众对于算法这个词并不陌生。算法推荐能够通过数学变量的运算,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进而降低用户寻找优质内容的时间成本。杨漾为了降低寻找喜欢内容的成本,甚至会克制自己、不随意点开一些不喜欢的内容,即使不小心点开后也会及时退出,以免算法进一步获取错误信息。

但算法进一步优化,演变成一些 APP 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以此迁就用户喜好的 “工具”,不断猜测和推荐符合其立场和偏好的内容。当人们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很容易陷入 “信息茧房”。

image

“算法推荐让我越来越被迫固步自封了,其实也想偶尔跳出舒适区尝试一些新的事物、获取新的信息,却被不停投喂类似的信息。” 豆瓣一位用户表示。

去年下半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曾两次提到 “信息茧房”。在百度纪录片《二十度》中,李彦宏说道,“现在的算法在试图取悦用户,算法的好坏基本上是按照这个用户花了多长时间来消费内容、他第二天再回来的概率有多大,都是在优化这些东西”。他认为这样不好,会把人搞得非常分裂,容易让人走极端。

个性化的推荐,让相同价值观的人被集合到一起,甚至有可能进一步走向极端,这并非没有案例。剑桥分析公司曾被质疑深度参与了 2016 年美国大选,采用个性化内容推送方式,帮助政客确定不同类型的选民在特定问题上的立场,并辅助政客制定竞选策略,影响美国大选结果。虽然剑桥分析公司曾否认非法或不恰当地收集或与其他人分享数据,但这个案例证明,算法推荐如被不当使用,风险极大。

李彦宏还在一次论坛中直言,算法对于人类获取信息的影响越来越大,投喂式的信息流造就产品粘性,但也考验着网络媒体的价值观。他认为,算法虽然无罪,但不能只给用户他们本能喜欢的 “易牙,竖刁,卫开方”,算法更应该去主动了解用户的高级目标,而不是追随用户本能的喜好。

深处 APP 的世界又难以完全摆脱算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警惕算法推荐的便利性,针对投喂式算法推荐出现了 “逆反心理”。

一部分人为了摆脱 “娱乐茧房” 而开始下意识 “对抗算法”,还有人为了保持 “神秘感”,不想被大数据、算法抓走自己的行为数据,正在采取行动。

image

对抗算法,各出奇招

普通人是怎样对抗算法的?

为了对抗个性化推荐而致瘾,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是,有意识的与致瘾 APP 隔绝。

刚大学毕业三年的乔思会每天查看自己手机的使用时长,分析自己在每个 APP 花的时间,以此警惕自己沉迷于娱乐 APP。和乔思主动调控时长不同,一些人的选择是杜绝容易沉迷的 APP,比如,不让容易上瘾的 APP 在手机里长期存在,在短暂使用后赶快删除。

同样,卢锋也没有依赖个人的意志力,而是日常使用两部手机。他的主手机用于日常社交和学习,目的是尽量将工作状态下的自己与致瘾环境隔离,辅助手机则用于刷抖音、今日头条等娱乐向 APP,同时尽量控制每天拿起辅手机的次数。

林枫之所以注册新抖音号,其实也是想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分开。他的同事基本也是如此,会 “训练” 出一个针对工作的抖音号,而个人兴趣爱好,则用私人号搜索,不让算法推荐模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界限。

而要想走出投喂式算法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有人采用技术工具,比如寻找 RSS 服务(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简易信息聚合),利用 RSS 服务发挥聚合器的作用,将多个订阅源整合在一起,得以快速获得多个网站的内容更新,破除以单一来源为主的信息茧房。

还有一些年轻人将 “对抗” 算法的重心放在尽可能少地在互联网上留下用户行为数据上,让算法摸不清楚自己。算法推荐,最重要的是数据,APP 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不断建模,才能做到通过推荐的内容刺激用户分泌多巴胺。

卢锋使用两个手机,不仅是为了破除 “娱乐茧房”,更关键的是也想要保护自己的个人数据安全,从根源上减少算法对个人数据的捕捉。

早在 2019 年,有网友质疑某金融 APP 擅自保存用户图片,涉嫌窃取用户隐私,这件事情发酵之后引起了卢锋的警觉,他立刻打开手机查看自己手机 APP 的权限。在当时,据他观察,大多数 APP 都是默认获取用户的通讯录数据。“这不仅会使得自己的手机号信息泄露,还会泄露手机里好友的手机号,当这些与资产状况、消费习惯等信息匹配,可能会被大数据杀熟。”

从那时起,卢锋基本上每周都会检查一遍自己手机里 APP 的用户权限,主要查看通讯录、位置、语音、图片的授权。“通讯录授权一定是都关闭的,位置只允许地图类 APP 使用。另外还有一些 APP 因为临时需要开了授权,但会忘了关闭,我每周都会定期检查,及时关掉。”

卢锋认为,如果持续不关注这些 APP 的授权,自己未来便会被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进而在互联网世界无处遁形。

现在,卢锋会用备用手机号码和临时邮箱注册不常用的 APP,但他依旧拒绝信息读取、照片读取和语音读取,甚至因为不愿意授权,卸载了一些使用感受还不错的 APP。

“不点赞、不评论、不关注、不登录”,乔思为了不让 APP 抓取到过多的个人数据,总结出了自己的四不原则。一方面是尽可能少留下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在网上获得的反馈,除了微信之外,拒绝了所有 APP 的通知。“大部分‘通知’,既不及时也不重要”。

和乔思类似,多位用户告诉深燃,对于一些信息浏览类的 APP,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会拒绝注册。

但无论是在早期还是在个性化算法推荐的内容环境形成之后,最重要的是,个人有意识地警惕算法推荐。

尽管杨漾希望推荐算法能够给自己推荐足够多的内容,但她也深知,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她的态度是 “抱着警惕的心态,约束自己使用 APP 的行为”,并给自己制定的唯一一条准则就是,尽可能少在 APP 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

如何看待算法推荐?

林枫的两个抖音号,由于搜索的内容不同,如今推荐的内容完全不同,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将工作和个人兴趣进行区分的目的。

乔思也发现,关闭 “通知”、“不点赞、不评论、不关注、不登录”,少了很多推着自己打开各个 APP 的钩子,自己也会通过有目的地主动搜索来减少算法投喂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己陷入 “娱乐茧房” 的几率。卢锋也是如此,将抖音等纯娱乐性质的 APP 和办公、学习类的 APP 分开,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沟通、办公类的工具上。

不过,乔思和卢锋也提到,虽然有意识地在 “抵抗”,但持续 “上滑” 的动作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承认,只要身处当前的互联网环境,用户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算法推荐的一些负面影响。

在日本二维码聚合支付平台 NETSTARS CTO 陈斌看来,“算法推荐的恰当使用,其实是一个科学伦理题。” 他对深燃分析,利用数据建立模型,很多 APP 可能比用户更加 “懂” 自己的喜好。“在这样的引导下,人几乎可以成为被引导和塑造的商品,一些企业通过推荐算法利用人的漏洞与人性的弱点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陈斌最担心的是,算法推荐越来越广泛与深入地使用,未来可能每个人的标签都是透明公开的,这会让一个用户在被了解的时候缺乏灰度,没有隐私可言。而对于一些 APP 的霸王条款,普通人可能难以察觉,更不要提应该如何 “抗议” 了。

当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查处侵害用户权益的 APP,责令其下架整改。“科技发展总是先于立法,不可否认,立法层面需要持续加强。” 陈斌表示。

同时,他也提出,用户面对算法推荐应该摆正心态,要客观独立思考。“在算法推荐的社会,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对待。技术为人类服务,人类在使用这项服务时,也要保持警惕的状态。”

陈斌表示,网络上已经存在很多 “自我保护” 的方法,需要用户意识觉醒之后,去主动探索。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没有算法推荐,用户可能很难高效找到优质内容,但对于算法推荐过于依赖时,用户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不过,现在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不晚,不盲目顺应算法,就是走出 “算法陷阱” 的第一步。

* 题图来源于《黑客帝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枫、乔思、卢锋、杨漾为化名。

来源:深燃 微信号:shenrancaijing

年轻人为啥越来越丧

1 市场经济的暴击

之前看到一个问题,说为啥公知这些年地位一落千丈,几乎成了过街老鼠,甚至公知这个词也成了个贬义词?

不少人说是因为政府这些年做的越来越好,公知以前到处胡扯国外有多好,信息化时代胡扯很容易被戳穿然后失去大家的信任,这些很明显是对的。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很少有人说,那就是时代变了,市场经济成主导了。

公知和市场经济这两件事看着好像没啥关系,不过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简单来讲,以前我国搞的是国家家长制,那所有的责任自然全是国家的,公知带着大家骂国家,无可厚非吧?谁要你是负责人呢?

但是进入到新时代之后,国家开始慢慢退出私人领域,转而开始 “用市场来调节”,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等他们步入社会,跟政府国家打交道的机会变少,顶多是去政府办个证件什么的,大家感受最明显的,主要是自己的领导、工作、购物什么的,这些跟国家没有直接关系,大家最讨厌的东西,慢慢开始变成了使劲压榨自己、却不给涨工资的资本家。

这也是为啥大家这些年慢慢感受到了,公知们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躲在犄角旮旯偶尔冒下头。新的势力正在崛起,对资本各种批驳,最明显的就是 B 站,B 站年轻人多,大家心态差不多,天天一起感受压迫,然后聚集在一起骂娘,在他们那里,世界上最坏的就是资本,最惨的就是打工人,所以坚决躺平,不给生孩子。

而 “资本” 并不是有形的,它其实是一个宗教一样的体系,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大家知道快递小哥比较苦,前段时间有句话,叫 “困在算法里”,问题是这些算法是资本家写的吗?当然不是了,大家看到的所有坑人做法都是同为 “打工人” 的产品经理带着码农搞出来的,多么的 “相煎何太急”。

问题是产品经理和码农也是困在这个体系里的,他们也背着 KPI,他们的工作就是让整个系统以 “秒” 为单位做改进,变得更快,赚钱效率越来越高,哪怕每天想办法改进一秒,那一年就可以改进 6 分钟,对于快递小哥来说,送餐缩短 6 分钟已经是跑断腿的变化了。

再比如,天天折腾你的是你们的股东吗?也不是,是你上边的主管,他和你一样,也是打工人,但是由于背着 KPI,天天想尽办法折腾下边的人。给他定 KPI 的是资本?也不是,是他的领导。只有到了最上边,才会有股东给经理人定 KPI。

而且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已经很分散了,有很多野生股东,可能就是普通股民兄弟们,他们可能也是打工人,甚至不关心公司的运作。

大家看一圈就能明白,坑咱们打工人的,其实都是其他打工人,整个社会在盈利的目标下,为了利润互相折腾。

再往深了说,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三四百年横扫世界,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奇的技能,只是它利用了每个人的 “贪欲”,只要你响应激励,它就有办法治你,勾搭你早起晚归,甚至脑袋别腰上去奋斗。

啥叫 “响应激励”?简单来讲就是 “这事给你一千块干不干?一万呢?一百万呢?”,可能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清高的人,不要准备用小恩小惠来影响你,除非,给一百万你才干。你那不是清高,你那是 “得加钱”。

问题是由于人类基因的特点,人类天生响应这种激励,只有极少数非主流才对激励无感。比如庄子就无所谓,还有第欧根尼,他住在一个木桶里,这两位都是极少数的那类人。

有时候你说你自己不那么低俗,不容易被金钱迷惑,往往是因为激励还没到你的阈值,就被别人抢走了。比如让你加班给你两百块你不干,别人可能一百就干了,还有人不给钱都干,可能他们觉得有工作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要啥自行车?

所以说,资本来到世间,确实作恶不少,不过它更类似漫威漫画里的那个 “绯红女巫”,它不会自己拿把刀去收割,而是通过激发人的欲望和恐惧去作恶,甚至作恶的时候都不觉得自己是在作恶。

我国当初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中脱离出来,搞市场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财富发生了一波暴涨。不过 85 后应该是这一波暴涨最后的目睹者和亲历者,比如我小时候整个国家太穷了,目睹了国家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有这种经历,自然会觉得市场经济有它的伟力。

但是再年轻一些的人就没这种感觉了,他们生下来就在市场体制下,更多的是感受到它残酷的一面,毕竟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奖励冒险和运气,鼓励竞争,并且把人分成好几等,不同等级的人供应不同的商品,还要勾搭金字塔下边的人勇敢往上爬。

大家注意下,市场是鼓励冒险的,对冒险的激励远远大于勤勤恳恳,资本主义历史上最重要的那个人,哥伦布,就是一个脑子比较二但是冒险精神十足的大忽悠,靠冒险赢得了身前生后名。

如果你觉得很羡慕那些好玩的东东,想住进高档的房子,那就对了,你心里越是羡慕,才能激发出来你的贪欲,才会去竞争,逼急了说不定还能有个创新,如果你不够有能力,最后粉身碎骨也别抱怨,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责任。市场经济就是在这样残酷的逻辑下运行的。

这些都让年轻人非常非常不爽。

这也是为啥有那么几年,考公务员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在我毕业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去考公的都没,有志青年怎么能为了一个铁饭碗去过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嘛。这不几年过去了,这些年考公异常火爆,大家开始重新认识打工这事,发现还不如去当公务员,很多人毅然决然去考公了。

2 残酷的现实

当然了,资本主义本身跟个宗教似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观念体系,比如我们熟知的私有产权和自我负责。也就是我们说的不能仇富,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怨天尤人。

在一些人眼里,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过这些东西本质都是观念,既然是观念就会有人不接受。如果接受的人多,不接受的非常少,那也正常。如果不接受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占了绝大多数,这在历史上也很常见,很容易引发动荡。

现在这些观念就在不少年轻人那里都遭到了质疑。年轻人质疑市场经济这事不止发生在中国,在美国也一样,桑德斯的粉丝就是这样一群人,而且他们以年轻大学生和白领为主。

原因很简单,你相信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必须是合理且自洽的,比如你通过艰苦奋斗,挺过了残酷的竞争,最后成了成功人士,你自然觉得丛林法则也没啥问题。但是如果你在这个世界处处碰壁,你还拥护那些规则?这种人也有,但是应该比较少。

问题是,残酷的现实让很多人这辈子都没法接受。

我从豆瓣小组里找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贴出来,大家感受下,看看这些本来高学历毕业生为啥进了 “985 废物群”:

早毕业早买房两年,就可以让晚打工几年的人给自己工作几十年;

有人啥都没做,一个拆迁就可以一辈子悠闲地收租,而你 985 毕业,却一生都达不到他的财富,你鄙视他,可是这辈子不如他;

好好读大学,认真工作,最后一辈子的努力,其实追求的,只是别人天生自带的。

考了个 985 博士,毕业后去研究所做科研,工资还没家里房子的房租高。

不少人竭尽全力负债无数买个学区房,只是要让孩子将来能考个 985,问题是

自己 985 毕业,依旧混的不如狗。

对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觉得无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嘛,又不能强求;有些人却很崩溃,感觉这个世界太不公平,然后就变成了个没有梦想的咸鱼。

而且现在的社会是越来越透明的,这种透明还不止体现在就算很基层的小伙伴,在村里足不出户也可以看到成功人士过着什么样的幸福生活,价值几百万的豪车的车门里塞着一把伞,一只阉鸡两万三,一块牛排一万二,等等。网络还让大家看到了未来,比如你现在一个月赚 3000,你本来觉得等到赚 30000 生活就会好起来,现在抖音天天跟你说月入三万不如狗,你啥感觉?

你本来就对生孩子充满恐惧,现在不少视频都在给你推各种内容,包括并不仅限于生了孩子每天过得跟打仗似的,为了学区房,全家住进了五六十平的老破小,问题是不一定能考上初中,考上初中只有 50% 概率能上高中,上了高中只有 50% 概率上大学,1.5% 的概率上 985,毕业后出来进 “985 废物群”,为了给孩子报班自己连游戏也舍不得买,也没时间玩。

平时接触这类信息多了,不信你还敢生。

更离谱的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算法时代,你想看啥,他就天天给你推啥,越看越想看,同质内容跟洪水一样涌向你,越看越绝望。

太多的人现在陷入了一种状态,游戏似乎已经看到了结局,过程也并不欢乐,好处似乎也不大可能会降临在自己头上,那这么个破游戏,还有啥好玩的?可不是就越来越丧,对啥都提不起激情。有人这种状态持续几个月,有人可能会持续好几年。

以前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是阶层固化导致了很多人的浑浑噩噩,现在发现不一定是这个逻辑。

现在的上升途径肯定是没以前那么随意,毕竟倒退二十年,你只要坚持借钱买房就可以致富,现在相对来说越来越难。

不过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透明化社会里信息满天飞,让你不爽的信息天天围着你,很多人又没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既没有勇气往前,又不敢停下来,只好每天骂骂咧咧地上班,顺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报复社会,比如不生孩子。一两个人不生倒也没啥,但是成千上万不生可就麻烦了。

3 科学躺平主义

“躺平” 这个观念早就有了,不过以前停留在 “空想” 阶段,这些年慢慢开始进入了实践阶段,并且在豆瓣和知乎升级成了科学躺平主义,现在已经进入了研究可行性和操作性阶段。

比如现在抖音上就有不少人,天天直播自己的躺平生活。我还看到一个,他每天在网吧里包夜,顺便直播玩游戏,玩到早上出去买点吃的,顺便找个地方睡个觉,睡到下午看看还有没有钱,如果没有就去跑跑快递,搞个搬运,赚点钱回来继续去网吧包夜,每天大概五六十块的生活成本。

要是搁以前,估计免不了评论区对他各种指责,但是你现在去看,充满了溢美之词,甚至还有人跑去他日常躺尸网吧膜拜。

当然了,这是极端案例,属于非主流人群。不过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消极,不求上进,并且主动放弃婚育。

而且放弃婚育的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产和受过良好教育那些人,这些人想得多,进城后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暴击,对这个游戏越来越反感,于是选择不婚不育。不婚的人相对比较少,毕竟有父母在,天天念叨,多少有点用。

但是不育这事那真是谁都管不着,并且有了一个口号,“不生孩子就是对资本最大的报复”,所以说,这些年生育率暴跌,也就不奇怪了。

4 破局之道

说了这么多,三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为啥大家过的不爽:

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绝大部分人爽不了,爽了就没动力去干活了,不爽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这种痛苦是持续且没有尽头的。

乱七八糟的信息在算法加持下对人各种轰炸,会加剧人的不爽和焦虑。

我国的独特国情又让大家有一种独特的焦虑。

大家可能有点纳闷了,博主你对市场经济有仇?

当然不是了,我只是客观地描述这个情况,如果客观说出来都算恨,那简直没法说话了。

咱们再强调下,搞市场经济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释放人的贪欲和冒险精神,让每个人都有搏一搏的可能性。但是随之带来的效果也很惊人,社会总财富会上升,敢想敢做的人很容易出头。但是投机、一夜暴富、骗子大行其道。而且为了达成目标,整个社会在利润的驱使下,如果人力充足,啥都能干得出来,如果法律保障不到位,很容易把人间搞成地狱,这在历史上都发生过。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市场给封了?

当然不是了,我说一件改开之前的事,以前的工厂是 “接班制”,也就是老子在工厂干一辈子,退休就让儿子干,如果你爸的工作不咋样,你也掉坑里了。

这种模式别说现在的人看着很崩溃,其实大家看看 80 年代的文章,当时的小年轻也很崩溃。当时第一波创业的,是回城知青,因为他们没地方去,不做个体户就等着饿死了。第二波就是大厂子弟,那些小年轻进入工厂也受不了,工厂限制了他们骚动的灵魂,所以他们也辞掉铁饭碗跑出来了,现在的很多企业家,就是当初的大厂子弟。

大家看出来了吧,生活就是左右都是坑,如果让我选一个坑,我宁愿选现在的。当然了,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这不思进取了吧,为啥我们不能向欧美靠拢呢?

事实上我国正在向欧美靠拢,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也基本上都是他们面对过和正在面对的问题。

那有啥解决办法没?

如果想根除这种思潮是没招的,不过确实得防止越来越多的人躺平了。而且可做的也很多。

比如促进社会公平这事,政府就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众所周知,中国富人纳税要比普通白领比例少得多,尤其财产税,基本属于半空白状态,贫富分化越来越大,也跟这事强相关。

说到这里,又有人跟复读机似的,说富人税不好收。问题是如果不好收就不收,只收容易收的白领,那成啥了?柿子捡软的捏?这样的社会也完蛋了,最后慢慢税基消失了。

还有人说,富豪会不会跑?奇怪了,他利润里收 30%,他跑啥跑?不是还有 70% 的利润嘛。国家收你工资税,也没见你跑啊。啥?没地方跑?你可以去缅甸嘛。去了缅甸赚不到钱?他们出去了就能赚到?为啥那么多华人移民了还在国内做生意?还不是因为他们在国外基本赚不到钱。既然只能在中国赚到钱,还不想在中国上税,这是啥病?

而且大家总愿意说美国 IRS 属于地表最强,不照样征不到富豪的税?其实这是定性说法,不是定量,从定量角度来看,他们对中小富豪还是挺有手段,只是巴菲特贝索斯那种,每年花好几千万雇律师,确实搞不定。中小富豪不可能承担这么大的成本嘛。

不知道为啥,一些人自己足额纳着税,却总担心富人上税,不知道是啥心态。

还是那句话,要不都别收,要不就一起收,这是起码的公平,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社会情绪越来越糟也属于正常。

而且前段时间爽子那事,这几天叶飞的事,本质都是金融圈暗箱操作对社会财富的洗劫,这些事,老百姓再多的发声也没用,最终只能是国家来处理,如果每次都轻描淡写,坏人不承担相应责任,本身就是激励,让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这类事多了,自然会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到一个虚无主义的位置上,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国家。

最后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国必须尽快解决高端产业的问题。

大家可以想个问题,现在如果市场上多几个新产业,提供了一千万个高端岗位,我国还会这么卷吗?如果市场没有这么多冗余劳动力,资本还能像现在这样压迫大家吗?

说到底,还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不以每个人的意愿为转移,不过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来脱困。

比如最近看到的一句话,物质消费是有限的,精神需求是无限的。

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给其他人提供精神上的产品,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 “高科技”,日本当年就是靠汽车、漫画、游戏机等几条线上一顿微操赚到了钱。

隐隐约约有种感觉,我国游戏产业会爆发一波,现在正在起步阶段,今年已经搞出来几个大爆款。这又是一个超级产业,我国有巨大的游戏市场,可是大家之前一直不花钱,现在习惯正在养成,不仅如此,游戏也跟工业品一样,也可以卖到全世界,不仅可以卖,由于软件的边际成本低,在分发方面呈现指数效果。这玩意牛起来,挡也挡不住。

现在的互联网基本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时代,资源无限各取所需,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几乎任何事,画漫画,写小说,编段子,剪视频,做游戏(最近有好几个爆款游戏开发人员都不到五个人),这些空间更大,因为需求是无限的,要的只是脑洞和。如果自己或者家里人学历不好,都可以往这些方向发展,属于新时代的手艺行业,基本不看学历。这条路能走下去,相当于在另一个维度上有了突破。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给大家讲一个跟粮食有关的故事

@迎十里:沉痛的一天,给你们讲一个跟粮食有关的故事吧。

2005年,国际粮食出现缺口,按数据,全世界将会有大量人口吃不上饭,物以稀为贵,随后全球粮价大幅上涨。

早在2001年,在大豆上占过我们便宜的国际四大粮商,又一次盯上中国,在他们的操盘之下,国内粮价蠢蠢欲动。

我们是人口大国,粮价爆涨,人民生活必然受到巨大影响,倘若全世界的粮食缺口最后由中国人民来接,会是非常惨烈的结局。

于是,国家出手了。

粮价大涨前夜,国家抛出储备粮食,市场上有了粮食,供需平衡,人民不急,粮价自然不会爆涨,而国际粮商为了继续抬价,将抛储全部吃进,造成市场紧缺。

于是,抛储,吃进,抛储,吃进,国家粮仓从一开始半月抛一次,到后来两天一次,几个回合下来,没人敢接盘了,谁也不知道中国粮食储备到底多大。

一个信息传开,据说中国贮备粮有1亿吨,是否是真相没人知道,直到现在中国粮储也是国家机密。

不过那时那刻,在国家队镇定的表现之下,所有人都相信粮储可以撑爆国际资本,对手只能灰溜溜撤出中国市场。

连锁反应之下,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随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回头看一下这个数据(引自互联网):05年到08年之间,国际小麦涨了3.4倍;国际玉米涨了3.2倍(还有数据说五倍)。

而同期中国价格,仅仅涨了0.7倍。

这一仗,我们赢了。

基辛格说过: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

中国人口庞大,粮食备战警惕性极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在预防最糟糕的可能: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人民能吃上饭。

这个目标之下有很多政策:比如,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比如,国内粮食收购价格一直高于国际价格,只要你种我就收。

而中国粮食安全的终极王炸,是袁隆平。

因为袁隆平的大米在,中国粮食市场永远安全,它可以支撑我们在极度困境之下自给自足,让国际粮商不敢来中国市场撒野。

2020年,杂交水稻双季测产突破亩产3000斤,再一次刷新纪录。

袁隆平不仅保证了人人有饭吃,同时在每一个国人心里种下一个安全的种子,他的水稻让我们相信,自己不会再挨饿。

时代的英雄人民送,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复盘在体制内失败的原因,希望给年轻人一些参考

很多人天生聪慧,早早明白这些道理职场发展很好,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也会有一些像我一样的愚笨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我写出来,其实是希望能帮助跟我有同样困惑和问题的人,不希望他们走我的弯路。

10 年体制内普通打工人,基本上晋升无望。最近复盘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希望给年轻的小朋友一些参考。

1. 无视职场运行规则,只会干活。

体制内外职场运行规则各不同,对于我司而言,晋升的关键就是一背景二混饭局拉关系三干活。

我在单位内还算是勤恳,也取得过一些成绩,得过几个行业内的奖,做过几个课题,工作上的业绩在系统内几十家单位,每年年终评比中都是第一(是给到部门,非个人)。

但是,我之前一直无视真正的晋升规则,一心以为只要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有晋升的通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工作成绩一般甚至不太好,但是有关系的同事晋升,心情非常郁闷,十分不解,然后加倍努力工作(不要学我!!!)。当时天真地认为总有一天,我这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也会被看见。

但残酷的现实是,我晋升的概率约等于 0。因为对领导而言,非核心业务岗,没有关系基本上就没有价值。我的仅存价值就是领导可以安排关系户当我的领导,我辅助领导完成部门所有工作……

现在想来,我无视真正决定职场运行的规律,固执地只相信自认为的公平公正(干好活就有发展),没有职场思维和视角,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现实。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苦干勤干,很多时候别人一句话就可以顶你工作一年的成绩。放弃做题家的思维吧,不要像我曾经一样清高地只觉得干活最重要。能解决问题的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进到单位 or 公司后,要及早摸清职场运行规则,理顺晋升通道。如果发现单位 or 公司的规则跟自己的性格、价值观非常不合,及早撤退,切勿像我一样恋战。

2. 没有学会向上管理。

开始工作的几年,我们部门一直处于兵少领导多的局面,导致重点工作多,杂事也多。最夸张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兵,领导经常一天十几个电话下来把工作一股脑都塞给我。我的工作记录本上一天 20 项待办工作是非常正常的现场。

我当时一心想证明自己,连续一个月不休息,每天加班到 11 点都是常态,但是做得多,错的多,被骂的多。当时也在版上发了一些吐槽的帖子,内心非常郁闷,觉得我已经非常不容易,一个人完成了几个人的活,也没有出大错,为什么还要骂我骂得这么凶,派这么多活给我自己心里没有 ac 数吗…

这两年才明白,我们领导管理和沟通是有一些问题,但是我自己的问题也非常大。

《领导策略》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你 100% 为你和你老板的工作关系负责。

想要和领导维持健康的关系,事情能够顺利推进,大家工作和和气气,这个事情的整体负责人应该是我。

我私下吐槽领导应该知道我的工作量,知道我的辛苦,但我又脸皮薄不好意思去跟领导主动沟通,每次派任务给我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接任务,从不说不。本来应该 2 天做完的工作,我加班 1 天做完了,导致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预期完成时间就是 1 天,才有了后面的层层加码,直到加班也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工作量。我干活了,但是领导也不觉得好。

这是我没有学会向上管理。

现在我每天都会跟领导进行沟通,汇报我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展。对于新派的工作,我会首先问,这个工作是否着急,是否有时间节点,再汇报一下我需要几天完成。如果手头同时有几件着急的事情,我也会跟领导沟通,表示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很多,不能再接其他活了。如果事情进展得有问题,我马上会沟通,让领导对整个事情的进展有了解。

跟领导汇报你工作的难点也很重要,同时也要拿出几个解决方案让领导进行选择,一是让他知道你的难点,二是让领导参与决策,别领导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把活干完了。

这样领导也放心把活交给我。

3. 没有明白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曾经为了工作推掉了无数家里人的聚会,推掉了无数跟朋友的聚会,也牺牲了很多的个人时间。

之前有关系好、有背景的同事直接劝我说,别干了,你这么努力,单位给过你名分吗?

但当时我一心觉得工作就是要做好,也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现在觉得自己太傻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同事们之间评价,说这个人有本事,基本上是说抱了 XX 大腿,买了多少套房子,家里 XX 有钱,或是嫁了一个能挣钱的老公,至于工作能力强不强,who cares。

我现在已经把生活的重心转移了,当然工作我还会努力做,然而做到 80 分就好了。

剩下的就是过好生活。

我们的一生好像都是在实现目标中挣扎着度过的。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你,中考的淘汰率是最高的,只要闯过去,上了高中一切就好了。但上了高中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嘛,高中老师又说了啊,考上大学就进了天堂。于是你考上了大学,依然空虚迷茫各种草样年华,父母老师又告诉你,找到工作就好了。工作之后发现烦恼和忧虑依然都在,于是又有人告诉你等你事业有成就好了……

于是我们孤注一掷,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而放弃了当下的生活。

我现在就是每天开开心心,工作中该推进推进,该沟通沟通,该努力努力,但是碰见了很多我无法解决和改变的事情,那就算了。见过很多因为遭遇不公而得抑郁症的朋友,真的没必要,只是份工作。

每天做做饭,和爸妈还有我家小狗愉快相处,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动,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才是最重要。

有人摸鱼,有人敬业;有人郁郁不得志,有人享受工作成就。我觉得很可悲的是:寒窗苦读十六年,与社会斗了不到两个回合,就放弃了,转身对职场新人说:“别努力了,社会是黑暗的,你看我在泥巴里打滚,多快乐。”

我写这个的目的,不是为了诉苦,不是为了牢骚,只是希望更多和我一样在错误的方向上不停努力的人,能停下来想想,正确的路是什么。我适合走这条正确的路吗?

如果不适合,换条赛道,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就好。

人生其实是有很多种选择的。

来源:水木社区

为什么宁波的二手车不能买?

提起宁波,很多人都知道宁波很大~因为宁波是浙江第二大城市。而且宁波人的手机经常关机,因为 “宁波打的电话已关机。”

image

一直以来,车圈中都流传着一句关于宁波的神秘说法 ——“买二手车,别去宁波。”

你要问为什么,老司机就会说:“宁波的二手车套路重重,一不留神就会吃亏上当,这是我们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后生们应当牢记于心。”

前段时间,54 万买 R8 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批博主开始揭露宁波二手车的骗局,已经凉透了的宁波二手车,又一次被拉出来鞭尸,正式宣布社死。

很多人觉得宁波二手车的坑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在宁波基因里的。其实不然,宁波二手车曾有过非常辉煌的一段时光,只是后来,宁波二手车行业硬生生地把自己给作没了。

3

2000 年左右,国内开始出现职业的二手车商,他们大多带着大金链子小手表,俨然一副社会老哥的形象。

彼时,国内二手车市场刚刚起步,市面上的汽车很少,没有货源也没有什么行情价,利润率很不透明,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

车商只要手里有车,就不愁卖不出去,他们时常能加价 30%~40%。

市场货源奇缺,有车源就等于拥有一切。因此,各大车商都把车源捂得严严实实,不愿意与同行共享资源,要赚到足够的利润才肯出手。

4

但是,宁波的车商是一股清流,可能是浙商乐于合作的精神所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时,宁波二手车商就组建了自己的 QQ 交流群,在群里和同行分享车源。

当他们手上没有客户需要的车时,就会通过 QQ 群来帮客户找车源,从中赚取提成。

“一台车,大家卖” 的模式,使宁波二手车的买卖效率大大提升,他们尝到了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的甜头。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QQ 群只能用于即时交流,无法掌握实时数据,存在沟通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5

于是,2004 年,宁波的二手车商直接创立了一个内网。

在那个还没有汽车之家、58 同城、赶集网、豆瓣的年代,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尚不足 7%,而宁波的车商却成为二手车行业里第一批触网的人。

二手车内网仅面向宁波车商开放,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并且一年支付几百元的服务费即可加入。

车商加入内网后,可以将他们拥有的车源信息录入系统里,同时也能看到其他车商的车源,车商给出底价,高出的部分归销售者所有。

image

在二手车市场中,卖车最忌讳一个字 ——“等”,一台车如果在手里待好几个月,车价随时都有可能下降,周转率比利润率更加重要。

宁波的车商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宁愿少赚点钱把车卖给同行,也不愿意让车囤在手里,待价而沽。

如果你在其他城市买车,你需要辗转数地,东奔西走。而在宁波,即便是在路边随便找一个小门面,也有上千台车源可供挑选,体验非常友好。

7

合作共享的二手车模式,提高了宁波二手车的库存周转率,同时也降低了车商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下海从事二手车生意。

宁波很快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二手车市场。

8

宁波二手车内网建立的初衷,是帮助车商们互通有无,提升市场整体的运行效率。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既然在网站里就可以找到全市的车源,为什么我还要花钱买车呢?专心卖别人的车岂不是美滋滋?完全没有成本,赚个差价就完事儿了。

9

动起这种小心思的人当然不止一个,2008 年前后,经纪公司卖车的模式开始在宁波风靡。

经纪公司,说白了就是中介,他们招了很多二手车经纪人来公司,自己没有库存,就靠帮车商卖车盈利。

二手车经纪人怎么赚钱呢?

他们通常没有底薪,或者底薪极低,收入全靠和公司的业绩分成。公司给他们的分成比例很高,时常能达到五五分或者六四分。

image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怎么可能

经纪公司的规模在十到几十人不等,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台电脑,就像在网吧一样。经纪人每天都在忙碌地敲击键盘,研究着如何从全国各地拉来客户。

彼时,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大大提升了,经纪人便开始学习如何运用各类网络资源做推广,他们本就带着点互联网基因,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11

随着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这一行的竞争也在加剧。一些经纪人忍不住动起了歪心思。

他们开始在网上发布低价车,通常比市场价便宜好几万,以低价为噱头,先收取一笔定金,让客户来宁波提车。

image

等客户来了之后,就以车辆发生了事故,或者已经卖掉之类的借口推脱,劝客户再看看别的车。

很多受害者的心态就是 “来都来了”。既然交了定金,又大老远地来了,不如就看看别的车。宁波二手车这么多,总会有几辆合适的车。

只不过在价格上,就不如网上所宣传得那么美丽了。

如果消费者意识到上当了,想要拿回定金时,经纪人就会以各种理由不退钱。极端情况之下,还会出现几个纹龙画虎的彪形大汉,在店里来回走动,以示威胁。

image

△小老弟,你怎么回事儿?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很多人即使知道不对劲儿,也只能认栽,他们只能默默祈祷买的车没啥问题就行。

车商在卖车时,往往有所顾忌,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做生意不能砸招牌。但经纪人就无所谓了,大不了换个公司或者公司改个名字就能从头再来。

14

慢慢地,偷奸耍滑的人越来越多,老老实实卖车的车商就没了生意。

他们在网上按照正常价格发布的帖子,会被各类低价信息所淹没。消费者用脚投票,电话全打给了便宜的虚假车源,老实人接不到生意,只能对现有的规则屈服。

除了虚假车源的套路之外,更有些经纪人将事故车、水泡车当精品车卖,还有高息分期贷款等骗局。

image

△不管多烂的车,都能变成女士精品一手车

很多车商对此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没办法,你不给他车,经纪人就去卖别人家的车。那时,宁波大多数二手车都是被经纪人卖掉的。

许多人去宁波买车发现被骗之后,一怒之下将宁波二手车的套路分享到网上,帮其他消费者避坑。在网络效应的放大镜之下,宁波二手车的口碑崩了。

image

“骗子多” 成为宁波二手车的主要代名词。之前许多附近城市的二手车商会选择去宁波批发车辆,但随着 “宁波二手车” 臭名远扬,很多同行都不太敢去宁波拿货了。

17

宁波的二手车行业已经被曾经的肆意妄为反噬了,但凡会上网冲个浪,谁又会去宁波买车呢?

数据显示,2019 年,宁波二手车交易量同比跌幅达 10.20%,跌幅位于行业前列,交易量已被成都反超。

image

前段时间,抖音作者唐会和宁波车商大鲜在网上撕了起来,起源是大鲜在去年发布的一条收车视频。视频中一台奥迪 R8 的售价是 54 万。

过了一年,唐会的粉丝在这条视频下评论:“R8 有吗,54 万那个。” 大鲜回答说有,并且邀请他过来,称要是没车愿赔双倍路费。

当时,奥迪 R8 的市场价格大概在 70 万元左右,大鲜报价 54 万,还是精品车,很明显是套路,一般人都懒得答理。想不到都 2021 了,高端的骗局依然在沿用这么朴素的玩法。

image

唐会心知肚明,但他决定打假。315 当天,唐会带着团队到了宁波,和大鲜团队对峙。

大鲜当然拿不出车,他辩解说,54 万的 R8,并不是特指某一台车,在不指定年份和车况的前提下,他确实可以弄来一台 54 万的 R8,因此并不能算欺诈消费者,

20

这样的解释很苍白,相当于进一步为全国人民复习了一遍低价套路。这次会晤在网上发酵,成为热点,人们更加坚定了打死不买宁波二手车的信念。

与此同时,许多抖音、微博作者纷纷站了出来,开始揭露宁波二手车的黑幕与套路,赚了不少流量,并在宁波二手车的 “坟头” 上用力踩了几脚。

21

但实际上,宁波二手车这两年的套路已经少了很多,这不是因为骗子洗心革面,而是这招实在太老土,已经被玩烂了。

21 世纪,谁还会天真地在网上看到车就立刻交钱,然后连夜坐火车去宁波提车呢?

这是一个悲凉的故事,踩着互联网红利崛起的宁波二手车,原本可以乘风而上,做一番大事。但却因为太多不守规则的人,硬生生地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22

如今,许多宁波二手车经纪人在网上大吐苦水,劝消费者不要三人成虎,表示宁波其实还是有不少人本分做生意的。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这份醒悟来得有点晚。

曾经,确实有一批车商和中介,因为宁波二手车的重重套路发了横财,但同样因为他们的逐利和短视,让宁波二手车陷入了外界无尽的质疑当中。

许多宁波车商开始怀念当年的光景:大家有车一起卖,有钱一起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23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微信号:xrich666

珠三角某制造工厂调研

去珠三角某传统行业的制造工厂调研了一下,记录了一些细节。平时跟这种工厂接触比较少,聊一下还蛮有意思的,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不吹不黑,客观记录分享一下。

—— 工人待遇:
* 薪资跟岗位有关,普通车间岗位大约 8000 左右,焊工起码过万。原因是焊接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需要长期经验,不好培养。普通车间工人只要义务教育的文化水平,来个人稍微培训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供需关系不一样。
* 招人普遍非常难,年轻人宁愿去送快递也不愿意当工人。

—— 人力资源:分两种情况
* 一种是传统生产线,还有一些没有改造的工序流程,以手工为主,体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这种是需要普通车间工人,就是上面说的,普遍年龄在 40 岁以上,40 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再过几年可能就会面临人力断岗问题。
* 另一种是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基本上是自动生产,工人主要是在监控室远程调度。这类岗位需要的文化程度要稍高一些,体力也相对轻松,比较容易招年轻人,来了也比较容易留住。

—— 生活质量
* 工厂包住宿,食堂也基本上免费。因为不在市区,文化活动相对单调一些,但是也有篮球场等设施。
* 工厂车间不用日晒雨淋,比施工工地要好一些,但是珠三角还是很热的,车间上不了空调,只有大风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 信息化发展策略
* 目前的需求是逐渐上智能生产线。现阶段不见得比人工便宜,但是可以解决不好招人的问题。
* 重点是焊接机器人,因为月薪过万的焊工都招不到,所以尽量用机器人替代人工。
* 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在 90% 以上。进口设备虽然表面上也不贵,但是售后维护很贵,服务也不好,所以总体成本高,不如国产设备性价比好。
* 企业也会经常组织培训,让工人学习新的生产技术。
* 和国外同行业相比,信息化程度基本上处于同类先进水平。

来源:水木社区

当心梗缠上年轻人

对于心梗的年轻化,临床医生们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说,她刚成为医生时,看到一个四十岁的人得心梗都会很惊讶,三十岁的就更少见了,「几年才出现一个」。这几年,病房里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患者,医生们也早已司空见惯。只有见到 20 多岁的患者时,医生们才会感叹一下,「这个实在太年轻了。」

文|汤禹成

编辑|金石

激烈的,隐匿的

当心梗发生时,绝大多数人的感受都和出租司机李凡类似,左侧胸口烧疼,大约一个拳头大小的范围,「像灌了 70 多度的二锅头。」不同于一般的心绞痛,这种疼会持续半小时左右。休息一会后,症状会缓解,但过一阵,疼痛又出现了。同时伴有大汗,「后背和脑门开始出汗,两胳臂开始发麻。」

但也有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 牙疼、上腹疼、手臂疼,或者是一种脖子被卡牢、喉咙发紧的感觉。

一位精神科医生在网络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曾碰到一个患者,说自己把大排骨的骨头卡在了喉咙里,这位医生追问了他好几天的饮食安排,其中都没有大排骨,「小心为妙,为了排除心脏问题,查了个心电图,结果是心梗了。」另一位医生在值班时遇到一个糖尿病患者,说自己的眼角一直有切洋葱的辣感,已经持续了三天,后来也被证明是突发心梗。

还有个咽痛的病人,痛了一整晚,一大早来到医院,说自己感冒了,要输液。医生发现他的咽部确实充血,让他去查血常规,他说走不动路,医生困惑,「怎么咽痛这么厉害?」做心电图发现了 ST 段抬高 —— 这是心梗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预示着心脏冠状动脉主支血管狭窄并发生闭塞,并由此造成了一定面积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不久前,成都一位 40 多岁的患者,最初觉得胃疼,在家吃了三天胃药。第三天,症状依然没缓解,他开始走不动路了,才来了医院,确诊心梗时,他的心肌已经大面积坏死。

还有极少数的患者发病时没有任何急性症状。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的医生李萌就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那位病人没有任何不适,单位的常规体检中查出了心电图 ST 段的抬高,他不以为意,和他一同体检的同事叮嘱他一定要去医院看一看。来了医院,发现有一根冠状动脉已经堵死了 99%。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尚云鹏解释,心脏是人的内脏,内脏疼痛往往表现为牵涉痛,疼痛位置很难准确定位,因此,病人即便出现了胸痛,也往往无法指出是哪一处,只会笼统地说「这一块」。

健康的心脏和患病的心脏

但在「这一块」,症状无论是激烈的,还是隐匿的,它都预示着你的心脏正在面临一场致命的挑战 —— 心梗,全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概要》显示,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旧位于所有疾病的首位,高于癌症,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以「心梗」为代表的冠心病患病率高达 1/3。

2021 年 2 月的一天,在浙大一院的心脏介入中心,尚云鹏向《人物》介绍了心梗的成因。心脏所需的血液由三支主要的冠状动脉供给。血管本应是光滑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人的血管内壁可能长出斑块,血管变得狭窄,当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心脏得不到及时的供血和养料,心肌就会坏死,心梗也就发生了。尚云鹏把这些血管比喻成高速公路。「有时候,高速公路变窄了,堵住了,运输物资的汽车过不去了,等着物资补给的地方是不是很危险?」

而比心梗更危险的是,在我国,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如今,每十万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 30 年前的 1.6 倍,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多地区的调查数据均显示,40 岁以下年轻人的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

对此,临床医生们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说,她刚成为医生时,看到一个四十岁的人得心梗都会很惊讶,三十岁的就更少见了,「几年才出现一个」。这几年,病房里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患者,医生们也早已司空见惯。只有见到 20 多岁的患者时,医生们才会感叹一下,「这个实在太年轻了。」

2002—2017 年中国城乡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概要》

「年轻化」的背后

当听到「心梗」两个字时,出租司机李凡很惊讶,「我才 32 岁,怎么会是心梗呢?」

同样的问题抛给医生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及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 心梗是一种明确的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疾病,几乎所有医生都表示,假如仔细剖析病例,大部分时候,你一定能发现这个病例中暗藏的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心内科主任徐盛开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他的年轻患者中,99% 都有熬夜的习惯。夜晚时,人们本该进入睡眠状态,身体的血液需求量会减弱,心脏也会结束一天工作,进入休息模式。但熬夜时,为了保证血压,心脏只能更卖力地泵血,工作负荷随之增加,长时间这样运转,「心脏的工作就会乱套」。同时,持续的熬夜,也会让炎症因子和白细胞聚集,更容易导致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硬化。

还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概要》指出,1982-2012 年的 30 年间,中国居民主要食物摄入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动物性食物、食用油明显增加,家庭烹调用盐仍然超标,且新鲜蔬菜摄入量呈减少趋势,人均水果摄入量每天不足 50g。而最新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则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 50%。

在年轻人群中,这些饮食方面的变化则大多表现为:爱吃外卖,吃油腻、高盐的食物和甜品,喝碳酸饮料,同时又缺乏运动 —— 这大大增加了他们出现「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风险,而「三高」则会直接导致光滑的血管壁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还有一些年轻人爱抽烟,烟碱和尼古丁也会损害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变得更脆,容易形成破口,使得血脂、胆固醇在这里沉积,「就像水垢一样,斑块也会自然形成。」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无法缓解的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压力带来的高度精神紧张会导致心脏内皮细胞被严重破坏,而通常,熬夜,喝酒,抽烟等行为也与压力伴生,使得心脏进一步岌岌可危。

加班、熬夜、不健康的饮食是危害年轻人心脏健康不可忽视的诱因 图源视觉中国

有调查显示,发达地区的年轻人面临着更高的心梗发病风险:一项针对北京的研究佐证了这一点,1994-2008 年间,北京地区男性急性心梗首发年龄和再发年龄均呈下降趋势;对天津的研究也显示,1999-2013 年间,45 岁以下人群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9 年 9 月发布的《广东省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调研报告》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

反观李凡的生活,这些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罹患心梗的原因,他几乎全部中招。

在的哥中,他是最勤奋的那一类。每天出车 14 个小时,在出租车上久坐,活动量小,吃饭不规律,喝水又少,代谢差,体重 197 斤。但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无法减少出车时间 —— 妻子在家全职照顾孩子,每月的房贷、孩子的学费、培训班费用,一家人的保险,都由他一个人负担。

生活的意外还接踵而至。2019 年,他的母亲车祸去世,随后,老丈人做了心脏换瓣膜手术,2020 年,他父亲又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那几年,他基本是在出租车、医院、家之间穿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凡郁郁寡欢,每天回家和妻子说的话不超过五句。他还是急脾气,「干什么都急赤白脸的」,那阵子和妻子也时常吵架。他就像一个连轴运转的机器,越来越疲惫,本想靠运动来改变状态,每天跳绳 5000 下,但去年 8 月的一个下午,跳到 4000 多下时,左胸的疼痛出现了。

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说,在她接触到的 44 岁以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的定义)的案例中,遗传因素和三高都不是最常见的,「压力」往往是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她有一个细微的观察,「如果仔细询问这些病例,在这些得心梗的年轻人中,往往在心梗前的一两年内,生活发生了剧变,或是工作,或是家庭,或是情感。」

一位三十多岁的首钢工人,发病前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心情一直低沉,每天熬夜打游戏。他没有太多基础性疾病,但长期的熬夜和精神压力让他患了心梗。到阜外医院时,疾病已经发展为终末期心衰,憋、喘气,大汗淋漓,母亲陪在他身侧,止不住地流泪。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如果连他也走了,母亲将无依无靠。

还有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华为中高层,负责销售。全家靠他一人赚钱。销售人员避不开应酬,应酬就要喝酒,每星期,他都要喝至少两顿大酒。得心梗的那一年,是他销售压力骤然增大的一年,生活不规律,缺少睡眠,每餐基本上都在外面吃,而且还抽烟喝酒。风险因素叠加在他的日常生活里,最终心梗爆发。

还有一些微小的生活习惯,也是心梗发生的诱因。有的年轻人喜欢突然之间剧烈运动,或是在炎热夏日里突然冲凉,这些行为都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增高,血管内斑块破裂,发生猝死。此外,对于血管内已经有斑块的人,如果长期便秘,排便时过于用力也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诱发心梗。

有临床数据显示,相比男性,女性得急性心梗的比例要低很多,但女性发生心梗时,症状往往更隐匿 —— 有调查显示,超过 50% 的女性心梗患者没有心梗前剧烈胸痛的典型症状,因此,女性心梗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造成更大的危险。

2021 年 1 月 1 日,《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孙侨潞因心梗离世,终年 25 岁 图源网络

「时间就是心肌」

「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几乎每一位心内科医生都会反复强调这句话。心梗发生后,坏死的心肌会失去收缩能力,这块肌肉将永远不再跳动,心肌坏死的面积越大,患者的预后也就越糟糕。因此,在临床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尚云鹏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病人资料,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他们的到院时间、做心电图时间及医生会诊时间、手术时间 —— 心梗病人的抢救有套细致、规范的流程:病人到院 10 分钟内要做好心电图和抽血,心内科医生尽量在 10 分钟内赶到急诊室会诊,90 分钟内要完成介入手术、打通血管 —— 这能确保手术达到最好效果。

据统计,在我国,从心梗患者抵达医院到做手术,平均用时 50 分钟,但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只是十几分钟,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并非技术原因,而是与家属或患者的沟通,这一状况,在年轻的心梗患者中尤为突出。

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心梗的到来,是困难的 —— 血管内的斑块与狭窄,心电图和彩超通常无法识别,只能通过心脏冠脉 CT 才能明确,常规体检中,往往不会包含这一项。更多时候,他们看起来无比健康。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发病时,也无法接受自己已经心梗的现实。

去年 12 月的一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室,心内科主治医师李燕伟看到一个年轻的男生躺在推车上。男生叫小蒲,大概一米七六的个子,体重大约 190 斤。他在推车上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胸口像是有块石头压着」。

在两次心电图检查后,李燕伟断定,小蒲发生了急性心梗。医护一路小跑,推着小蒲去手术室。但在手术室门口,小蒲的父母坚决地拒绝了手术,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儿子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心梗?

小蒲的父亲不断猜测着儿子的状况,「他前几天打篮球被别人顶到肋骨,会不会是骨头的问题?」「会不会是肺部感染?」「总之不可能是心梗。」母亲哭得厉害,「他还这么年轻,婚都没结,怎么就心梗了呢?」双方僵持了 5 分钟,心内科主任来了,急得发了脾气。

他们向这对父母描述了如果不及时救治的后果 —— 心肌大面积坏死,今后反反复复发生心衰,走两步就喘,反复下肢水肿,什么都干不了,「他才 21 岁啊,后半生难道都要这样过?」李燕伟问道。最终,小蒲的父亲终于同意了手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医生们在小蒲的血管里抽出了十大块血栓,最大的一块接近两公分,又用导丝送进了球囊和支架,球囊撑开狭窄的血管后,放入了支架。

而在苏州,27 岁的年轻人小李耽误了更久。小李独自在苏州打工,睡到半夜突然胸痛,打了 120,被送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此后的两小时里,他始终「不相信年轻的自己得了心梗」,也不接受手术。心内科主任徐盛开只能用药物为他缓解,两小时后,由于胸痛持续加重,小李才终于同意了手术。

图源央视新闻

这让徐盛开感到无奈。当天凌晨一点多,他被电话叫醒,南方的冬天湿冷刺骨,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起床,开车一路踩着油门赶到医院,只用了 6 分钟,但到了医院,却因为患者的「不相信」,又耽误了两个小时。

手术帮小李保住了命,但他的心肌坏死面积达到了约 30%—— 这已经相当严重,当心肌坏死面积超过 40%,人体可能就会休克。徐盛开说,如果没有小李自己耽误的 2 小时,心肌坏死的面积会小得多。

去年一年,徐盛开所在的医院大约做了 50 例心梗手术,其中,冬天的病例会更多一些 —— 由于冬天气温低,血管容易应激收缩,斑块破裂堵塞血管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冬天也是心梗更容易发生的季节。有研究显示,平均温度为 23.3℃时,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最低,之后气温每下降 10℃,心梗发病率就增加 13%。

与小李和小蒲不同,李凡在得知自己是心梗后,很快就决定手术,但事后复盘时,他的就诊过程也隐藏着风险。当胸痛再次出现时,他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在其他司机的建议下,自己开车去了医院。而更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原地休息并拨打 120,由急救车送去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胸痛中心」意味着一家医院具备较强的鉴别心梗的诊断能力,同时,也有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抢救流程。

李燕伟告诉《人物》,患者就诊时,医生及时准确的判断非常重要,而在一些没有胸痛中心的基层医院,医生如果缺少经验,一些没有明显胸痛症状的患者就会遭遇漏诊、误诊,从而危及生命。

此外,就诊流程中,「第一时间拨打 120」是重中之重。现实中,很多患者在觉察出不舒服之后,通常都会先打电话给亲人、朋友,有时还会等人陪自己去医院,这个过程都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抢救时间。

但无论是李凡、小蒲,还是小李,他们都是幸运的,至少都获得了救治。尚云鹏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症状,不知道是突发心梗,觉得自己能撑过去,迟迟不来医院,拖着拖着,在家里就去世了。

而更极端的案例则发生在不久前。4 月 6 日凌晨,湖南株洲一家房产经纪公司的董事长游某发朋友圈称,自己因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看到检查结果后,医生「吓我,说不住院随时猝死」,但他仍然拒绝住院。尽管他在第二天早晨选择了住院,但是拒绝植入支架并坚持出院。出院两天后,游某不幸离世。

游某在拒绝住院后发了朋友圈

守护一颗心

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手术并非治疗的终点。无论是溶栓还是放入支架,往往只是打通了那条堵塞最严重或最要命的血管,而很多患者的体内还会有一些正在日益狭窄的血管。如果不进行后续康复,这些血管终将会发展成需要去放支架的血管。

在具体的康复中,除了改变饮食结构、戒烟限酒,运动尤其重要。

很多年以前,医学界的主流看法是,心梗患者术后应该停止运动。但这种观念,最终被一个具体的案例推翻。上世纪 70 年代,一个有心绞痛的外国患者。他是一位木工,每天去干半小时锯木条的活儿,没有过分劳累,又保证了一定运动量,三个月后,自己的心绞痛居然不治而愈了,这也是国外记载的第一个自愈的心脏病病人。

从这个神奇的案例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适当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心梗患者更好地恢复心脏功能。

运动可以产生滋养血管内皮生长和稳定的物质,这些物质会让血管变得更加牢固,也会让血管内的斑块更加稳定。因此,斑块破裂堵塞血管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运动对于保护心脏的另一重意义,是锻炼这个「已经缺血的心脏」,让它适应缺血的情况。心梗的发生,就是心肌的缺血过量。阜外医院的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没经历消防演练,大火来了,他可能不知道如何逃生,被大火湮灭,如果经常演练,他就知道如何规避这个风险。」

此外,运动也可以帮助心脏形成侧支循环。心脏缺血后,在原来的血管外,会生长出一些细小的血管,供给那些因血管堵塞而得不到血液补给的区域。冯雪说,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滋生更多的新鲜血管,「主路堵了,有其他血管旁路可以走,就像二环堵了,但是我们可以绕路。」

但是,运动也要适量,需要制定符合每位患者身体状况的方案,因此,去专业的康复机构,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冯雪告诉《人物》,她是 2013 年去美国学习的心脏康复,2014 年回国时,国内在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能做心脏康复的医院很少。这两年,随着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的建立,很多国内医院也开始逐渐建起专业的康复中心。

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出院后,李凡决定去阜外的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来到康复中心的第一天,他先进行了心肺评估和体能测试。在中心有一条 30 米的步道,李凡要佩戴着监护设备走 6 分钟,医生通过监测他的心率等数据,以及观察他能走多远距离,给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此外,李凡还接受了体外反搏的治疗,这是一个特殊的医疗设备,通过挤压患者下肢的血液,去改善冠状动脉供血。

通过一些具体的日常,李凡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功能正在一点点恢复 —— 他开始和孩子一起做平板支撑,胃口越来越好,力气越来越大,逐渐能够提着孩子转圈,拽他的腿和他打闹,慢慢能提、敢提 5 斤的水了,别说走路了,慢跑、踢足球都不成问题,一天跑个三四公里不是问题。

但在很多心梗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中,选择去专业机构康复的人并不多,因为专业的康复训练意味着很高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以李凡为例,3 个月的康复训练,花费在两万元上下,而更重要的问题则是 —— 时间,患者们需要每周到康复中心参加两次康复训练,一共完成 36 次。

在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很多来咨询的年轻心梗患者都来自隔壁的金融街。咨询过后,能留下的人很少,「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康复中心的医生李萌说,他们的确赚钱很多,但工作强度也很大,有些患者一天恨不得工作 16 个小时,生活和工作的边界已经模糊,24 小时待命,经常熬夜。有一次,她问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患者,你平时几点睡觉?对方回答说,「最近睡得比较早,一般两点就睡了。」

还有一次,她给一位在金融街工作的患者制定了康复计划,那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很认可这份计划,但是告诉李萌,「我有我的难处。」原来,在生病期间,之前和他竞争的同事抢走了他的单子,他很害怕被别人顶替掉的风险,一旦每周要请假来做康复,后果会不堪设想。

图源《紧急救命》

后来,很多患者都会转为「居家康复」,但在家里练,很考验个人的毅力 —— 很多患者,在装上支架死里逃生后,胸闷、胸痛的症状会有所缓解,出于惰性,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很难坚持规律的生活和锻炼。

李萌用「脆弱」形容这些大病初愈的年轻人。心梗手术后,很多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类药物,同时还要面对复发风险,因此,年轻患者群体的心理问题也会更突出。通过量表统计,李萌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倾向,睡眠障碍,都比老年人要多得多。

冯雪遇到过一个患者,放完支架后,其实已经没有需要处理的血管,但他总觉得自己胸闷,不舒服,心脏病没治好,不停打急诊电话,来之后发现没什么事,半个月后,又打来电话,反反复复。

遇到年轻患者时,李萌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我还能活多久?」另一个问题是,「我还能回到以前一样的生活吗?」最后,则是对复发的担忧。因为年轻,他们会更留恋生命,同样也因为年轻,他们也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他们的身体和他们的工作、家庭连接得太紧密了,对他们来说,很多都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事业上也往往在冲刺期,这个健康状况确实是对 TA 来说很致命的一个打击。」这是李萌见过无数病例后的感受。

而这也是他们无法进行更系统的康复训练的原因。

李萌常常「威胁」患者,做完支架后的半年是最佳康复期,「在这个时期康复三个月,跟你过一年之后康复三个月,可能对远期预后是不一样的。」即便如此,那些年轻人也可能会因为忙碌而得不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面对这种状况,李萌是理解的,「当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出现问题,应该先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随着年岁渐长,这些慢性病慢慢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比如冠心病,甚至是心梗。但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被加速了,高压的工作和生活让这些疾病快速进展,多重因素叠加后,身体一下就溃败了。」

但同时,她也很无奈,「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大部分年轻人,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健康。」

图源《机智的医生生活》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凡为化名)

来源:人物 微信号:renwumag1980

十八年,你淘了啥宝?

2003年5月10日,淘宝诞生,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商的序幕。十八年后,“正式成年”的淘宝举办了“购物车里看中国——淘宝18年18件时代宝贝”展览,不仅将彩屏手机、万能充、炸鸡啤酒、螺狮粉和口罩等一系列充满时代记忆、见证国人生活的商品一一展现,也让人在恍惚之间,回顾起这段磅礴、鲜活的网购岁月。

点击观看“淘宝时代宝贝图鉴”,回忆杀来了

01

第一批逛淘宝的人,

都买了啥?

18年前网购复读机和磁带的年轻人或许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开启一个时代。在那个非典刚刚结束的夏天,在网络上互称“GG”和“MM”的他们一边戴上复读机学着《新概念英语》,一边趁父母不注意,把偷偷买来的《我去2000》插进随身听,哼唱着“新世界来得就像梦一样”的歌词。

图片
还记得一接电话就会断网的拨号时代吗?

2004年,刀郎火了,国足输了,电视机里好像总能听到“刘翔”的名字,而对于刚刚接触网购,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星球”。

图片

“时代宝贝”记录下了这一切。男生淘起了其乐无穷的小霸王卡盘,即便是在《传奇》和《魔兽世界》大行其道的年代,仍然有不少人想先弥补一下童年时的遗憾;女孩子则多半坐在电视机前,跟着《超级女声》主持人的投票口令,在黑白屏手机里熟练地敲下几个字符并发送。当最终结果被公布,网络上的沸腾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微博热搜,在猫扑、天涯和豆瓣轮番刷屏,就连淘宝店主没准也记得,那年卖“超女同款”全都卖疯了。

向左滑动查看2003-2007淘宝“时代宝贝”

对比现在,虽然18年前网购还谈不上方便,但是为了买到心仪的“宝贝”,人们却依然愿意付出更多。比如在付款和发货的过程里,要么先由买家去银行或邮局填写汇款单,等商家收到货款后坐等发货;要么就找支持同城交易的卖家,彼此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同时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双方往往要再带一个朋友过去,一趟交易下来,大半天也就过去了。

如今,这些东西也许早就不见踪影,但只要一提起它,年轻人们依然能想起那些年的疯狂、固执、激动,连同那个名叫淘宝的网站,一起涌上心头……而这些第一次“淘”来的宝贝,也以这种方式记录下了有关青春的某种切面。

图片
曾经单曲循环《寂寞沙洲冷》20遍以上的朋友请给文章点个赞

复读机、磁带、游戏卡盘、“超女同款”,这些由第一批逛淘宝的年轻人淘出来的“时代宝贝”,不仅承载了个体的青春,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淘宝所引发的网购浪潮。根据当时互联网实验室电子商务网站CISI发布的人气榜指数,淘宝从2004年2月开始以每月768%的速度上升,并在下半年顺利升为第一。

2006年随着《奋斗》成为热播剧,“乌托邦”成为一种理想生活的代名词,中国网民数量也正式突破一亿,网上冲浪的体验随即迎来提升,距离理想仿佛更近了一步。以网购为例,一方面,淘宝完善了支付体系,并陆续和快递公司签下合作协议,逐渐形成今天“下单即到家”模式,另一方面商家们也发挥着自己的创意和拼劲儿,推出各种各样的“国民爆款”。

2007年爆红,也入选了“18年18件时代的宝贝”展览的“小白鞋”就是其中之一。既有独特的复古范儿,又迎合时尚潮流给出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创意表达,也是在从这一年开始,买“国货”不仅成为国内年轻人的生活日常,一系列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独特的魅力。

[wptao _title=”【立即抢购】安热沙资生堂小金瓶防晒霜60ml面部身体可用户外男女” price=”218″ url=”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21027319777″ _price=”298″ coupon=”https://s.click.taobao.com/74JJ0ou” coupon_value=”10″ site=”天猫” tkl=”7?¥oHFEXV4fIaI¥ https://m.tb.cn/h.4r2gREy theme=”2″][/wptao]

02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008年,当艺术家蔡国强设计的“脚印”烟火表演沿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每个人都在期待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

图片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不会有人忘记那一年的高光和炙热,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蕴藏的巨大能量,更不会有人忘记那一年的痛楚和伤痛,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同样牵动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充满波澜的年份里,出现在火炬传递、奥运转播镜头前的年轻人往往都带上了2008年“时代宝贝”——“中国心”样式的脸贴,以此做出特殊的自我表达。

图片
淘宝“时代宝贝”展览现场

似乎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年轻人越来越关注“我”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想跃跃欲试地做点什么。比如2010年,他们不光记住了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也把当时最流行的呜呜祖啦买回家里,合着球场的现场音偶尔吹两下;姚明宣布退役的2011年,那些曾经把大姚投进全明星首发、边上课边看文字直播的篮球迷们也用一件11号球衣表达自己的祝福,让自己成为浪潮的一份子。

图片
姚明11号球衣退役

看到这些曾经纷纷下单的“时代宝贝”时,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冒出了一段回忆。即便那时候年轻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一种时代表达,只是把目光都放在了最新潮、最有冒险色彩的事物上,但他们依然凭着追逐浪潮的本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去。

像是2009年起开始创办的淘宝商城(后改名为“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年轻人几乎在一瞬间就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那些你我也许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画面依次出现:网络瘫痪、快递爆仓、拿上小推车取快递。在此之前,或许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身边隐藏着这么多逛淘宝的年轻人,也不会想到他们让“双十一”成为日后每一年都被反复提及的某种节日。

图片

淘宝就像桥梁,连接起现实与网络,也像窗口,让本土浪潮与国际热点在此交织融合。人们通过淘宝不仅可以看到像《来自星星的你》里提到的“炸鸡啤酒”,也能看到由荷兰设计师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大黄鸭”和造型独特,一眼就忘不了的“雪地靴”,大家都纷纷下单购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查看2008-20015淘宝“时代宝贝”

03

从“买”到“逛”,

当网购成为生活一部分

逛淘宝,已经是如今大多数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之所以用“逛”来形容这个过程,恰恰体现出“买买买”不仅是淘宝的全部,年轻人还能通过手机屏幕了解时下最热门的商品,进而看到当下的流行趋势。

2018年的“时代宝贝”“三坑”或许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指代的汉服、lolita服饰和JK制服不仅催生了一大批淘宝店铺,通过手工制作或代购的方式向年轻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消费选择,还将复古国风、时代表达和时尚潮流纷纷进行了融合。现象背后也体现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永远保持对流行事物的新鲜感。

图片

在这个热搜一天一换,每秒数以万计的商品同时上新的快节奏时代,这一届年轻人更希望自己能保持时刻在线的状态,对当下发生的种种热点都有所了解。

自然而然,网购成为他们追逐潮流的方式,相信你不会忘记曾经重金求购,全网难求的“猫爪杯”、使人无时无刻都在折服与痴迷的“盲盒”、让人又爱又恨的“螺狮粉”,这三种共同入选“18年18件时代的宝贝”的商品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查看2016-2020淘宝“时代宝贝”

而在这个过程里,年轻人不光得到了心仪的宝贝,更找到了“组织”,与无数抱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实现了交流。如今的网购也不仅仅限于交易,同样承载起了社交、游戏、寻找同好和接触世界等一系列功能。这个名叫淘宝的网站,再一次印刻在许多人的脑海中。

04

“淘”到每一种浪潮

昨天,今天,明天,属于年轻人的浪潮不会褪去,“时代宝贝”也会继续记录下去。

从2003到2021年,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消费方式经历了从最初慢慢尝鲜、适应到如今强调创造、个性的转变,而18年间诞生的18件“时代宝贝”,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记录下了时代变迁、国家发展这一宏大命题。每一个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联,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深刻。

图片

当我们把视线再次放回“18年18件时代的宝贝”展览,试着解读每件“时代宝贝”所代表的现象,不难看到那些已经或仍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时代趋势。

曾经对网络一窍不通甚至表现出不屑一顾的“70后”,早就暗地里掌握了网购技巧,不论在2011年的“抢盐风波”还是2013年第一次与雾霾打交道的时候,都没有忽视网购所蕴含的能量,多次在淘宝上搜索购买,一举让盐和空气净化器成为那两年的“时代宝贝”。

女性消费者的崛起同样引人关注。当“牛莉同款春晚大衣”成为2010年的“时代宝贝”,各年龄段的女性都开始通过消费了解、参与和影响时代发展,不仅接连将“HPV疫苗”、“口红”、“三服”一举推为“时代宝贝”,也让自己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某种力量。

图片

十八年前的人们也许从未想到,网购会发展出如此庞大的市场,汇集了无数个体的创造和想法,成为联结时代与个体的某种纽带。而当我们站在当下回望,一切似乎又显得顺理成章。

为什么会貌似毫无原因的讨厌一个人?

作者 / 简单心理Uni
很多人都会觉得,人际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复杂,很难搞清楚的问题。

你一定经历过以下情况:

你什么都没做,却“祸从天上来”。
你明明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却被别人曲解成另一个意思。
你明明不想怎样,面对某些人,却总是不自觉就那样了,最后导致关系很不舒服。
你很想靠近别人,却被别人理解成恶意接近。
你很想远离别人,却又总是待在人群里不敢离开。
关于关系中的种种,你的,他人的,你们之间的,像这样无数个排列组合,能把人际关系弄得变幻莫测,不知所以。

这些关系中的现象,其实都可以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来概括和形容——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心理学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名词,它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层面消除一些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种操作,它是一个人内心在应对外界时产生的各种心理冲突时所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所以,投射性认同,首先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主要是为了让个体在遭遇外在环境时,不受到内在不舒服感受的影响。

这里的保护机制只针对个体的内在感受而言的,所以在关系中,很多时候个体为了顾及自身的感受,可能就没办法再顾及到别人和环境,这样可能才导致了在关系中的问题。

其实处在关系中的个体,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处境。当个体感觉遭遇到对自身的一些威胁时,他会不自觉启动这些应对策略。而当他这样启动之后,他没办法顾及别人,顾及关系,而导致关系受影响时,个体其实也会因此苦恼。

 

所以,投射性又是怎样在关系里运作的呢?

 

投射性认同的运作模式

先把概念解释一下。简单来说,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

可以拆解成以下三个方式:

a.投射了如此多的你自己在另一个人身上,以致于你对他或她产生巨大的曲解。

b.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情感(如,苦难的恋爱伙伴)

c.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表现得像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如此糟糕的人一样。

这三个方式初看比较难以理解,因为那是内在的运作模式,也是我们很难察觉的。

上面说到,防御机制都是为了排除自身不愉快的感受的,所以投射性认同这个防御机制是采用了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说,本来是你内在感受到的情绪,但你认为是别人的。

 

你看别人是怎样,可能是因为你是那样

比如,你可能是一个虚伪的人,你看到很多人,都觉得别人虚伪,那是因为你把内在这种虚伪但自己又不太愿意承认和接受的部分,投射到别人那里,好让自己感觉自己很真诚,自我感觉良好。

现实中,有很多人看别人不顺眼,看什么都觉得有点问题,都能找出哪里不好,哪里有问题,那就是他内心的投射。他内心有着很多跟那些不舒服的感受相关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在他那里是忍受不了的,所以他在面对现实,面对外界的时候,总会找到地方投射出去,这样他内心就舒坦了。

这是一种“问题都是外界的,我什么都很好”的幻想。

这就是情况 a,投射了如此多的你自己在另一个人身上,以致于你对他或她产生巨大的曲解。这种曲解放在关系中,是很容易遭遇问题的。通常会在比较近一点的关系里出现,因为互动比较多,比较容易发生投射,这种投射也容易在现实层面出现反应。

比如大学里的寝室关系。

女生 A,她很喜欢打扮,很喜欢买一些品牌的东西,护肤品或者衣服,而同在一个寝室的女生 B,她可能家境没那么好,穿着很朴素,消费都是基本保障生活的。然后,这个 B 总是被 A 嘲笑很土,穷地方来的乡下女孩。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

A 想体验自己内在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把低人一等的贬低感给了 B,而对 A 来说,她这么做,很可能是来自于她内心的自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已经站在优势位置的人,是没必要再对比她差的人进行贬低和攻击的,她唯一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她要通过贬低别人的自尊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但是很多人都会不理解,她条件本身很好啊,她怎么会自卑?其实自卑感是一种内在感受,有时候跟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大关系,不是吗?

考上 985,211 的高材生,自卑的比比皆是。并不会因为一种身份,就能让他自信。而一个自信自足的人,是不需要靠外界的一些东西来标榜,衬托自己的。

一个人的行为,肯定跟她内在的动机有紧密关系,只是别人不容易察觉。

那么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是这样。B 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差,家庭环境不好,即使考上了好的学校,面对其他条件比自己好的人,就会很自卑,觉得别人都会瞧不起她。

这种自己不够好的感觉,一直都在她内心,所以在寝室面对 A 同学跟她之间的巨大差距,她感觉更自卑了。这种自卑感是她一直不愿意感受到的,所以她投射出去了,让 A 接收到了,导致 A 讨厌她,嫌弃她。

这种情况就是 c,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表现得像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如此糟糕的人一样。

B 的内心会有这种自卑感,被别人嫌弃的感觉,是她曾经遭遇过的,或者在她的内心幻想过的。所以她让 A 再次重演了她内心曾经经历的这个过程,完成了她的投射性认同。

这两种情况的区分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如果 A 是一个遇到比她差的人,都会做出这样的反应,那么这种投射很可能是来自 A。如果她只是对 B 有这种感觉,对其他条件差的人,不会这样,那么很可能是来自 B,不是来自 A。

反之亦然。如果 B 遇到比她条件好的,都会产生出这种关系反应,那么这个源头很可能就是来自于 B 的。如果 B 只是在遇到 A 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那么这很可能是来自于 A 的。

 

什么人会被投射?

现实情况往往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来自 A,还是来自 B,能被投射意味着这样一种情况:因为 A 可能在自卑感上也有缺陷,遇到了同样有自卑感的 B,两人相互投射,完成了这样一个投射性认同的关系模式,导致了她们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

这种相互投射的模式,就是 b——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情感。

因为 A 可能也有自卑感,然后 B 的自卑感可能不断地刺激她,让她再次强烈感受到一种自卑感,导致她不得不把这种自卑感投射出去,而 B 对自卑感也是很容易接收到的,所以就完成了一次投射性认同。反之亦然。

所以,这种情况下,两人都是谁都看谁不顺眼,谁都难以接受谁。因为她们都难以接受各自内心的那种不愉快情绪。

这样来看待关系,其实就好理解多了。投射性认同,是一个搞清楚问题到底是来自谁的很有效的概念,至少它给出了一个解释,和一个方向。知道怎样去理解自己,理解身边人的反应模式。

能够察觉出问题在哪,即便问题不解决,内心清晰了,世界也就太平了。

文|王璐(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