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内心的充实感?

1.拒绝一切让自己陷入空虚的社交活动

可能是精力值有限的原因,最近几年,我都不太喜欢热闹,总觉得身在人声中,话语间的滚烫,会把我褪层皮,而且如果我话太密,会感觉呼吸急促,脑里一片空白,容易说错话,所以我都尽可能地避免社交。

记得有一次,是夏天,一群人提着水果、肉类到朋友家聚餐。人太多了,大人小孩都有,大家说的话都不是很真心,随意一问,也随意一答,客气而疏离。一部分人在厨房里忙活,一部分人在客厅里忙活,几乎每个人的交谈话题,都是从谁谁家的小孩开始的,一是说他家小孩很贪吃,二是说他家小孩爱玩游戏,然后再从贪吃、游戏等话题进行讨论。那时我就想,如果小孩没来,大人们是不是就没话说了?

吃过饭后,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就散了。我感觉我说了很多话,但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回到家后,只觉得一阵阵空虚扑面而来。这场聚会,我不但没有使自己放松下来,好好享受,反而很烦躁,我就知道我真的不适合这种人多的场合。

常听别人说“如果你不去联络感情,到时出什么事了,还怎么好意思麻烦人家?”我相信,大部分成年人的社交活动,都是因为类似的言论而进行的。交心地坐下来交谈,估计只出现在自己最困难且不得不放下自尊心的那一刻。

再来说说那次聚餐吧,隔了段时间,大家又想聚了,就有人说她也加入。别人就说有两年没见她了,是要聚一聚。然后她就说夏天那次,她去了。我是挺震惊的,因为我也分不清她去没去,那么,我会不会也是这样一个角色,去与不去,都没差?

再后来,每次聚餐时,我都会在心里衡量一番,我的情绪价值是否能得到最大化地释放?除了筋疲力尽,这是否又是一次无效社交?如果内心无法得到充实,至少得避免热闹后的空虚。

2.寻找一种不需要立即得到回报的爱好

过年的时候,有个朋友问我,最近在干什么?

我说,刷剧看电影。

她说,你不看书啦?

那时我才反应过来,很早之前她问我在干什么时,我都会加上看书这一项的。现在没说,是因为看书于我而言,已和每日吃饭喝水一样完全融入生活中了,变成一件日常小事。

她就说,你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你看书的。

我知道她的意思,现在是碎片化时代,人越来越没有耐心,就连短视频超过15秒都不看,何况是一页一页阅读书籍呢。她可能觉得看书这件事,很难得很珍贵。但我这人,很擅长将自己的技能掩藏起来,并不是故意的,是性格原因,这样不好。而且当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后,如果特意说出来,我会很不好意思。

我以前不是这样的,做每一件事都太有目的性,比如,看到别人学习剪辑视频,或者年末晒书单,于是我也去学,把质变成量,这时就带点攀比性了,而且总想着学到的这点东西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人就变得浮躁起来。

疫情改变了我很多,学会享受当下。去年我在另一个小圈子玩,每天都在写自己想写的故事,加起来将近25万字,用了我的很多业余时间和精力。每次累时,我就反复问自己,你明知道写下去是没有回报的,到底值不值呢?另一种声音就说,在写作上,我的内心有很不成熟的一部分,如果我不将那部分整理出来,我好像无法成长。这种成长,不是说写作技能的成长,而是心的成长。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也不必每时每刻都活在意义的范畴当中。

3.不过多地在意他人,专注自身的发展

之前看过一些女性故事,是说两个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互相较劲。比较内向且偏弱势的那一方,往往会被另一方在无形中牵着走,失去自己的独立思想,也失去了往前冲的勇气。别人想考什么学校,她也想考,别人突然松懈下来,她也跟着放松。要是哪一天两人分开了,一直跟着别人脚步走的她,就会失去支撑点,找不到前进的路。以上,我称之为被动生活。

被动生活的人,很难发现行业里的商机,也很难成为自己心目中想成为的人。

就好比我们每天都好忙,内心还是好空虚,因为我们都跟着学校或者公司的大部队走,随波逐流,没有完整地结合自身的性格、才能、成长环境来规划道路。去年因国家政策,导致某个行业的溃散,有些人在从业的过程中,专注自身的发展与进修,不停地接触新鲜事物,提高认知,在生活中成为主动进取的那一部分人,那么,即便跨行业,也会很快找到新的落脚点。

年前我重新翻了一遍笔记簿,发现我有连续两年的愿望清单是一模一样的,怎么会这样,只能说我太执着了,不懂得转弯,以为坚持,就会如愿。后来我在笔记簿底部,发现一行小字: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要有任何的束缚,不要管它们能不能实现。我才重新写下新一年的愿望。如果实在想要在年终总结上增添一笔,大可多多尝试,而后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去年中秋,我们在亲戚家过,想着那里距离水库近,就和我爸过去一趟。那时天气微凉,但南方的秋,其实算不得秋,还有暑气,我穿着短裤短袖,闯入山中。在中秋之前的六月份,我曾独自一人进山,因车技问题,不敢开过那道刚好一辆车通过的小堤坝,于是就撑伞走路,山中没什么人,我边走脑里边浮现一些怪力乱神的奇异事,越走到里面,心跳就越快,然后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就往外跑,自己吓自己,但很开心,估计没人懂我的快乐。旁边的水库是枯的,一阵鱼腥味迎面扑来,我记住这种感觉。

中秋那次,水库里蓄满了水,我的整颗心都变得轻盈起来。我们一路开进山里,日落,四周被树木挡了,越来越暗,来到一片空地后,又上一条环山小路,来到山的另一面,穿过高速路下的隧道后,看到太阳快消失在山那边了,于是又快速返回,和时间赛跑。

我和我爸说,我们好无聊,谁像我们这样。我爸就叹气,说是啊,大家都往外跑,很少往回看。我们在堤坝上走了两步,拍照,听阶梯式排水的轰轰声。此时的天空很平衡,东边月亮,西边太阳,皮肤在这种日色下,呈现一种冷白,像是新生。

那时我才体会到,充实感,并不是说那天做很多事情,而是恰当地放松,将一切琐事抛开,灵魂与万物融为一体,想山,想月亮,想大地。

大厂噩梦,始于脉脉

在脉脉,热门帖的特征都是相通的。有大厂标签,外加一些冲突性元素,就可以挑动人们的神经。接着就会被截图,进行二次传播,流传到微博、微信等更多平台,最终在大厂员工的圈子里蔓延起来。这种情况常常让大厂负责公关业务的人士感到头疼。但实际上,脉脉自身也在为空有流量、无法变现感到苦恼。

12

看到还是一样的租房、联谊、爬山三件套,倍感无聊的大厂员工苏静退出了被 HR “严加管控” 的内网,刷起了脉脉。这是一个主打职场社交的平台,也是她和同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上次就是通过脉脉,她才知道公司即将要砍掉一个项目。被密不透风的大厂 “高墙” 包围,她也想找到一个快速出口。

在互联网大厂员工的日常生活中,脉脉的存在感很强:看小道消息、一起批判领导,或者是了解新职业机会,在脉脉都可以完成。这让脉脉在收获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大厂的非议。在相关工作的负责人 —— 大厂公关看来,脉脉是个让人头疼的阵地。特别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快手、滴滴等大厂,是脉脉职言区(原匿名区)的常客。

然而,尽管在互联网圈子里脉脉很红,这家公司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却始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

心有千亿美金估值念想的脉脉,不久前又宣称推出公司点评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求职招聘市场内再造一个 “大众点评”。但理想如此,现实却是另一种模样。针对此举,互联网分析师于斌指出,脉脉似乎至今也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商业化路径,因此几经折腾,屡次改弦易辙。

一度被大厂嫌弃的脉脉,到底在思考什么?

给大厂惹了不少 “麻烦”

在脉脉,掌握流量密码并不难。

一个帖子,只需要挂上大厂标签,外加一些冲突性元素,就可以成为热门贴。接着就会被截图,进行二次传播,流传到微博、微信等更多平台,最终在大厂员工的圈子里蔓延起来。

随便翻开几个这样的帖子,诸如开除、裁员、怒怼等词汇,都可以触动许多人的神经,吸引上百位用户评论跟帖。跟帖人,有的会挂有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爱奇艺等大厂的身份标签,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花名。人们藏匿在屏幕背后,以为互联网真的可以保护隐私。

为脉脉贡献了最多活跃用户的,是曾以匿名著称的 “职言” 区。这里写满了大厂的故事:最常见的是拿了 offer 后问薪资待遇水平的,还有吐槽领导和同事奇葩的,有时候也会分享点和职场无关的相亲经历。大家在职业身份的外壳下,各怀目的来到这里。

一则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有时只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可以传到当事公司的危机公关负责人那里。这些帖子的威力之大,仅仅是爆料者敲动手机键盘写下的一串字符,就可以让有着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跌去千亿规模。

大厂员工陈博明深受其苦。因为一则关于其供职公司暴力开除员工的帖子,他在一个原本平常的工作日下午,马上丢下了手头的工作,打开脉脉确认信息来源。帖子已经登上了脉脉的热门话题榜,他的脑子立马懵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愤怒。

他认为这则帖子 “严重失实”,只说了员工自己有多委屈,却只字不提该员工在公司的实际表现。

陈博明感到情况不妙,他首先想到的是联系脉脉一方的工作人员,想请对方马上删除这则 “不实消息”。得到的回应是:“可以在原帖上回应,但不能删原帖。” 经历了一分钟的纠结,陈博明还是拒绝了这个策略。他觉得,如果在原帖上进行回应,会给原帖增加热度,让事件的讨论度进一步升级,这其实是大厂公关们更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思来想去,陈博明后来总结,“脉脉就是想给自己导流。”

当晚九点多,关于此事件的报道开始相继流传,12 个小时后,相关词条已经挂在了微博热搜榜,阅读量不断攀升。至于信源,无疑都是来自脉脉上的截图。

事件爆料者小 K 后来向《财经天下》周刊回忆,选择在脉脉爆料,是因为此前经常看到脉脉上揭露职场不公的信息,自己的事情也早有同事在脉脉上发声。他本没有想把这件事 “闹大”,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害怕事情扩大化,才选择了互联网同行更为集中的脉脉,而不是微博、抖音等平台。混迹脉脉多年的小 K 天然地认为,脉脉适合于 “职场维权”。

那次发帖,小 K 选择了一个武林人物的昵称,带着点江湖气息,也带着点不好惹的意思。但没想到,自己的帖子已经被上千用户评论,自己被推上了脉脉热榜,“当时很激动,觉得有希望了,但同时又担心,怕被舆论反噬。”

危机公关讲究黄金时间,但这类突发情况给公关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另一位大厂公关孙灵,有次在脉脉上看到了公司裁员的信息,但传得很离谱。她向对方工作人员接连传去了撤稿函、律师函、澄清函,都没有收到回应。令孙灵更气愤的是,他们发过去的文件不但没有收到回信,关于本公司的那些员工爆料,还被脉脉弹窗推送给用户。

最佳时间一旦错过,只言片语也会发酵出巨大的舆论威力。裁员消息已经传播到了公司业务客户那一端,客户开始大面积要求退费。孙灵只能尝试先在脉脉上发澄清,但迟迟发不出来,“公司都快黄了,澄清还没有发出去。”

因为这些情况,脉脉成了大厂的 “敌人”。

脉脉的创始人林凡,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搜狗创始人王小川的同门师弟。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林凡直言,脉脉可能已经接到过上百量级的 CEO 的删帖要求。也有些时候甚至到了动用法律的地步,天眼查数据显示,脉脉的主体公司 “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共有 182 条司法风险,其中法律诉讼 60 起,其中不乏百度、新浪、苏宁、饿了么、车好多等互联网大厂,大都以名誉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脉脉,且多以脉脉败诉为主。

脉脉靠什么赚钱?

脉脉诞生在古典互联网时期,与它同期诞生的企业大多已经变大,在用户规模与收入量级上都有所突破。但脉脉始终不温不火,一个突出的体现是,至今未能上市。

在一些人看来,脉脉的商业模式 “看上去也十分拧巴”。一位多次接洽脉脉方的大厂人士说到,脉脉 toB(指公司)也服务不好,toC(指用户)也服务不好,“就是一家长不大的公司”。

2013 年,脉脉创立时,对标的正是比它大 10 岁的领英。领英的变现模式主要依赖广告和招聘,2014 年正式进入中国,并推出职场社交产品 “赤兔” 对标脉脉,但 5 年后就因水土不服下线了。2021 年 12 月,领英也关掉了社交功能,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在脉脉之前,还有人合网、优士网、天际、若邻、大街等一众国内职场社交平台,无一例外地黯然收场。2014 年,移动互联网世界掀起社交热浪,无秘、呵呵、乌鸦、吐司等几十款匿名社交 App 上线,但因为越发混杂不堪的内容、难以变现的商业化难题,也大都销声匿迹了。

对手退场后,2018 年,前期完成用户积累的脉脉做起了招聘业务,开始向企业端收费。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脉脉广告、雇主品牌服务、招聘服务三大营收来源中,招聘业务占比最大,增长也最为迅速。喜爱频繁跳槽的大厂人习性,几乎让所有的知名大厂都入驻了脉脉招聘。

基于国内外不同的职场环境,脉脉开始走出了一条和领英截然不同的路。一位资深猎头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领英以邮件的形式交流,多是海归、白领、VC(风险投资)这样的全球精英人才,还有一些国外职业经理人,也在领英上积极地塑造着自己的职业形象,以便于跳槽去下一份工作;而脉脉相对 “下沉”,“多的是一些中端人才,且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销售行业。”

付费会员也是一个收入来源。曾在字节跳动工作的一位 HR 表示,自己使用脉脉的时间占了平时工作的 30%,为了方便查看候选人情况,每个月都得花 68 元买脉脉的会员,“会员太贵,但不买的话很多东西看不到”。

2020 年,早就发现了职场社交在国内水土不服的脉脉,在战略层面上从 “社交” 转向了 “社区”。简言之,不再想尽办法让用户互加好友,而是生产更多内容,让更多用户参与交流,使其自身成为流量的蓄水池,就像豆瓣、知乎一样。

转型的策略之一,脉脉职言区的用户 ID 从最初多人使用一名的 “花名” 模式,变成了一人对应一名的 “唯一昵称”,脉脉官方表示这是 “鼓励用户更负责任地发言”。此前,2018 年,脉脉就因为 “匿名” 发帖功能被要求整改。有业内人士曾指出,依靠匿名带来用户增长的脉脉,在此次整改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吸引力降低,用户发帖欲望也可能降低的情况。

一位在脉脉某 “行业圈” 已经排到前三的用户说,因为脉脉开始着力内容社区的建设,自己已经从悄悄刷帖转变成了用心经营个人 IP,“用昵称发言,不论引来多少点赞和评论,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你,实名发帖才能吸引更多人,让自己排进职业榜单前列”。

人以类聚,脉脉还根据不同公司、行业,推出了 “同事圈”、“行业圈”。2 月 22 日,《财经天下》周刊看到,在 “同事圈” 的公司热度榜中,目前百度的热度最高,有 16 万人次访问,紧随其后的是蚂蚁集团、快手和腾讯,访问人次也均超过 10 万。通信电子、文娱传媒、汽车、建筑等 “行业圈”,成员人数显示也已经突破 100 万人以上。

对于更推崇圈子文化的国内职场而言,内容社区似乎确实比社交更有看头,但 To B 和 To C 之间的矛盾也从此浮出水面。

一位曾从微博跳槽到脉脉做内容运营的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起初,为了推更多的热点话题,脉脉经常人为制造一些争议性话题,“流量根本没那么大,只能编一些故事来让别人看。”

每天刷两小时脉脉的大厂员工江垚,总结了自己 40 多天来的观察:你知道什么帖子最容易火吗,一半都是类似 “96 年,存款 100 万,现在想跳槽”、“刚换工作,薪资 double”、“应届生,总包 50w,考虑要不要跳槽” 等,“变得很像小红书,靠不太真实的东西激发别人看的欲望。”

在滴滴工作的一位员工甚至得出了一个脉脉内容的占比公式:“65% 的焦虑 +25% 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化城市矛盾的割裂感 + 10% 的厌女。”

一些普通用户对脉脉的信任度开始动摇。2021 年初,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从脉脉发酵出去后,一位曾在脉脉曝光同事上了救护车的员工传言被开除。一时之间,曾经用昵称发过帖的用户陷入了不安,担心脉脉把自己的信息出卖给了公司。对此,脉脉官方称,“不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职言区发帖用户信息。”

大厂公关孙灵发现,在 “同事圈”,发帖人默认都是同公司的人,因此也更 “畅所欲言”,大肆交流一些严禁外传的信息,甚至随意截屏传到外面。在这里,都是经过了职业认证的员工,其中,也包括了那些还没更新个人资料的离职员工。孙灵说,如果想把离职员工踢出 “同事圈”,需要再次找脉脉合作。

另一位大厂人士也对此愤愤不平,“人都已经走了,还顶着员工的身份,有的还在那随便发言,在同事圈里看内部消息。”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脉脉上注册了企业号,用官方身份正式回应外界质疑、破除不实传言,展开雇主品牌建设,“但一边骂一边建设,让 HR 怎么做?” 上述大厂人士表示。

点评模式不是新鲜事

走到 2022 年,脉脉关于点评模式的新举动,本质上还是往招聘端发力。

“消费点评,让差评店铺消失了;脉脉公司点评,将让差评公司消失。脉脉公司点评一小步,招聘行业一大步。” 林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众点评活跃了这么久,也没有让消费者从此就能放心点外卖。更何况是对于招聘来说,每个找工作的人都有更为个人化的需求,并不是像吃饭一样只看 “咸甜苦辣” 就行。《财经天下》周刊看到,在脉脉新推出的点评功能中,点评信息完成后会有一个审核过程,但发出点评的人,并不是必须要经过职业认证才能点评。

事实上,公司点评早已不是新鲜事。来自美国加州的 Glassdoor,从 2008 年就开始做职场点评服务,内部员工会在这里对自己的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匿名评价,分享薪资信息,评价办公环境,而审核这些评价内容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本来增强员工话语权的点评机制,也很有可能沦为变相的宣传,从而使得官方下场 “刷好评”。2019 年,Glassdoor 被曝光默许雇主背后操纵。有媒体对 Glassdoor 上数百万条匿名评论进行分析发现,超过 400 家公司的评论存在单月增幅异常的现象,好评增长速度明显脱离实际,其中,马斯克的 Space X 和软件巨头 SAP 已经出现多次高峰。

如何平衡 B 端和 C 端,如何平衡匿名点评的独立性,Glassdoor 尚未给出更好的答案。现实的局面是,最初想用互联网来打破招聘 “信息不对称” 的 Glassdoor,在 2018 年冲击上市失败,被日本招聘公司 Recruit 收购。

当然,Glassdoor 的中国学徒也早就有了。

2014 年 5 月,看准网诞生,它从企业点评类网站 “分智网” 演化而来,主要业务也是让雇主匿名分享公司的基本情况、薪酬资讯、面试经验、招聘职位等信息。这引起了彼时 TMT 领域人士的关注,看准网小火一把,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审核机制,它也惹来了不少诉讼,并给出了和脉脉高度相似的立场 —— 我只提供平台,但不为真实性负责。

不久后,看准网分化出一款专门用来爆料工资的 App “曝曝”,但没什么起色。后来它又把自己的招聘业务分化成一个独立的招聘软件 ——“Boss 直聘”,意图颠覆传统的笔试面试招聘模式,取代传统人才市场招聘渠道,在地铁、电梯间喊出了那句魔性的广告:找工作,我要和老板谈。

正当 “直招” 很快流行起来,很多应聘者却发现,隔着屏幕和自己交流的多半还是 HR,这让所谓直聘的模式流于口号,和猎聘、智联招聘、58 同城等平台变得没有区别。至于用来给雇主点评的看准网,多次分身后没有聚合起更多的流量,也被历史淡忘了。

Glassdoor 困于内容管理,直聘模式困于 “真 BOSS 假老板” 窘境,想借助点评模式打造职场社区招聘模式的脉脉,未来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现在,对于在水深火热中假装风平浪静的大厂人而言,脉脉似乎还是更多扮演了那个 “茶水间” 的角色,让他们可以在带薪蹲厕的时间里,写下一则又一则吐露情绪的帖子,在乘地铁的无聊时间里,窥得公司哪些业务线正在裁员,刺探其他员工的绩效拿了多少。

晚上 11 点半,还在开会的苏静在脉脉刷到了一条吐槽公司的职言帖子,感慨他们公司的项目烂、氛围差、领导事多。几天前还在卫生间接了一个猎头电话的她,此时抬头看了看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播完的 PPT,又低头看了看快要没电的手机,离职的焦虑更重了。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月薪一万在办公室上班和卖炸鸡一个月赚三万,你会选哪个?

作者:战地惊魂

我选择上班

本人卖卤菜,路边摊,小区门口卖。虽然不是炸鸡,但可以把自已经历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算下利润。能月赚三万,即每日一千,每天营业额至少得三千往上。这样的店,房租不便宜。因为炸鸡不是别人吹嘘的暴利,有竞争对手,卖贵了生意就不可能好。要达到三千多的营业额,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概率得两口子加上父母的帮衬人手才够。那几个人一平均,人均是不是就下来了?

其次是工作环境。我卖卤菜,夏天一个屋里四五个火煮着,犹如蒸桑拿;冬天小区门口挨着寒风冻得腿都疼。有铺面可能环境会好一些,但比办公室还是差得多。

第三是工作时长。我只有过年耍了半个多月,平时嘛,双休假期是不存在的。有顾客朋友说我干这个自由,我只笑笑。是没老板管,但得自已管自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人家来两次你不卖,第三次就不来了,顾客流失了生意变差,月赚三万也就不知从何说起了。

第四是成本变化。去年猪肉涨价,我买的猪头肉直接从十一二块涨到二十五六。但猪头是生的,买来得去一些骨头和淋巴,还有白色的肥肥的像泡泡一样的也要去掉,煮熟了会折秤,一斤就只有六两多了。这样一算,我卖熟的得涨二十多才跟以前一样,但我只敢涨十到十五。也就是说,顾客觉得好贵,但我甚至赚不到钱了。今年的卤料,辣椒,生姜,小菜,油都涨了好多,而顾客买的时候是感受不到的。

第五,心态。当你来了一个竞争对手,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也会让你不堪重负。卤菜炸鸡不是什么高门槛的工作,只要看你生意不错,肯定会有竞争对手来做。所以我也说,炸鸡不会是暴利。

最后,干这些真的太累,工作时间也太长了。也许不是啥重体力活,但经年累月的重复,一般人还真做不了。

来源:知乎

我的美食地图开始崩塌

@推拿熊: 我的美食地图开始崩塌,是从我知道捞王的猪肚鸡其实是用高汤加植脂末煮出来的开始的,从此我明白在商场吃啥都是半加工的料理包加热,真的破防了,这个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 ​​​

@月风_投资笔记: 我当时听完也很无语:

料理包专家说,从技术攻关角度来说,最早一批被完美攻克的中餐技巧中,就包括所谓的中式高汤。尤其是那种奶白浓汤,比如现在外面餐厅所谓的浓汤,绝大部分都是调出来的。

因为它的原理特别特别简单,绝大部分构成就是脂肪悬浮粒,然后加上香料调味,在食品工业角度上太容易了,属于入门课。

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到。

—— 你想下味千拉面开了多少年了,浓汤宝上市多少年了?

那么这种高汤有营养么?

—— 基本上都是脂肪,放在古代可以说有营养,现在呢,呵呵。对了,那些所谓的高端营养物质,比如虫草,大部分也被高温熬煮破坏了。

浓汤技术是门槛相对比较低的食品工业技术之一。

@狮子君 2020: 汤本来就无营养 (这里不包括脂肪),营养的都在肉里面。汤多的只有脂肪,钠,跟嘌呤

200 块一次的私人影院是不是都市纯情钟点房?

家人们,昨天情人节都搞啥活动了?

我是去私人影院未遂,老实回家写稿了。

事情是这样的,情人节前一晚,我打了几家私人影院的电话,都被告知情人节当晚预约已满。

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时候,客服说他家从下午 5 点半以后到凌晨 2 点半前都没房了。

给大家看看这家我没抢到的私人影院的配置:

法国幕布、杜比全景声、头等舱电动沙发,一次这样的上等人观影体验,2 小时,团购价:456 元。

话说看个电影,能卖到这个价格,门票还这么抢手,到底是为啥?

难道大家都是奔着私人影院的高品质观影体验去的?

情人节真的利好私人影院吗?私人影院这门生意有啥门道,有钱可赚吗?

没去成私人影院的我,带着这些问题,和私影的行家朋友聊了聊。

说起私人影院的时候,你脑子里想到的是啥?

是沙发、彩灯、投影仪,还是加绒被套大床房?

在北京,价格从 200 块到 500 块,单间规格在 10 平左右的私人影院有成百上千家。

在情人节当晚,排行靠前的几家私影,几乎统统订到满房。

看起来,情人节去私人影院是一种节日现象。但你仔细研究会发现,这并非情侣特定活动。

我的朋友跟我说,他上周末和网聊的暧昧对象见面,也去了私人影院。

朋友家在广东某三线城市,他在位于市中心的商圈订了一家私人影院,价格 138 块。

据他所说,那家店周末生意很好,他们结束之后,马上就有新顾客来了。

而另外一个优秀的体验,来自于他的暧昧对象在和他去过私人影院后,并没有拉黑他。

这一切在他看来,正是因为他们只是在一张床上,目不转睛地看了两个小时电影而已。

不得不说,我这位有意想要破除私人影院污名化的朋友,让我对私人影院的存在有了新的思考。

顶着 “钟点房” 头衔的私人影院,为啥一到节假日,仍然能生意火爆?

是因为现在传统院线安排的片子,真的没有办法满足电影爱好者的观影需求了吗?

都是网上冲浪 20 年的选手了,自然是用不上 5 分钟就会找到各种老片资源,在家看自己想看的电影并非难事。

那么,排除掉这个 “影院” 属性,私人影院就只剩下 “私人” 了。而 “私人” 属性恰好踩中了城市年轻人寻觅不到私密空间的关键痛点。

我想到前几天,我的同事牛小玲写了一篇《合租房里的外地人,不配在北京谈 X 爱》,看得我们整个编辑部都老泪纵横。

带心仪对象回合租房始终是件尴尬的事情,就算俩人关起门来只是看个喜剧片,也会被一种无法尽情放声大笑的紧张氛围包裹,就别提干点别的事了。

所以,与其说大家是去私人影院看电影,不如说是去享受那 10 平方米的私密空间。

毕竟对生活在城市合租房里的年轻人来说,私密空间就是一种交友奢侈品。

而在这种情况下,私人影院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能让我们短暂拥有的粉红空间。

况且私人影院不同于酒店,去私人影院名义上比开房纯洁。

在私人影院,你有除了睡觉之外的更多选择,看电影、吃牛排,甚至是泡脚养生都可以。

这样的空间体验,令彼此暧昧却不想越界的对象,或者是刚刚在一起想要拉近距离,却又犹豫进度太快的情侣,省掉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此看来,私人影院确实是一种交友刚需,但很惨的是,它逐渐丧失了另外一种体面。

没有窗户的局促空间,房间门上莫名其妙的纱帘,榻榻米上 KTV 配色的灯光,都构成了一种令人难以直视的钟点房审美。

这就令人忍不住猜测,在人来人往的背后,私人影院这档子生意,现在是不是走下坡路了?

为了了解私人影院的生意,我找到了老白。

他在电影院线干了 10 年,是全国最早做私人影院的那批人之一。

老白当时所在的私人影院,是从 2014 年开始做的,最火的时候,在全国有 20 多家连锁店。

按照老白当年最早的预想,他们做私影的目的,是想给年轻人提供一个独立的数字空间,也可以说是一个以社交为入口的场所。

△北京某连锁私人影院

他们当时做的私影规格比较大,整个影院的配套设施,分大、中、小包以及大厅和会所。

如果你想看自己点播的电影,可以在包间里看;如果想看同期上映的电影,可以去配有同步院线电影的大厅;如果单纯想喝酒聊天,可以移步会所。

像老白他们做的这种规模的私人影院,成本主要涉及 3 部分:一、房租;二、人力;三、电影版权费。

前两者都好理解,那私人影院的电影版权有什么说法?

老白的影院比较正规,拿的都是正规的电影版权。他们专门有签自己的数字院线和卖电影版权的公司,版权费一年在 300 万~500 万元。

老白解释,版权费看着多,实际都能收回来。

他打了个比方,在私人影院点播一部电影成本是 10 块钱,有 27 个包间,最多一天能点 120 次,那一天成本就能收回 1200 块,同时全国又有 20 多家的门店,平均下来,只需 3~4 个月,版权费就能回本。

不过,现在整个私影规范力度不够,真正去买电影版权的私人影院并不多。

比如常见的私人影院的操作是安装小米盒子,或者干脆啥盒子都不用,客人想看啥电影直接跟老板说,老板提前在电脑里下完,下完以后再通过 HDMI 接投影来投放。

聊到这里,大家也看到了,经营一家私人影院貌似很简单。

于是我问老白,那开私人影院赚不赚钱呢?

据老白说,2017 年,他所在的那家私人影院,在北京某繁华商圈,流水有 1200 多万,但实际净利润只有 100 多万。

1 年赚 100 万,已经算是全国中上游规模私影的盈利水平了。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又能赚多少呢?

老白给出了一个建议:规模越小,越容易赚到钱。

最好是以夫妻店的形式来做,比如说,在 2、3 线城市,选址绕开大型商圈,或者临街底商,选在大学城附近,或者公寓楼里,租个 120 平的空间。

接下来搞个简单的装修,打几个隔断,布置出 8~10 个房间。

再安装几个投影,一个稍微好点的投影,3000 块左右,投影前面挂块幕,甚至有的前面都不挂幕布,就刷成白墙,直接一投也可以了。

想做地台,可以放几个榻榻米,再装饰一些 10~20 块钱的小摆件,一个房间就 OK 了。

一切前提是要守法,不涉黄赌毒,注意消防问题,按这个思路来做,基本都没啥问题。经营好的话,一个月也能挣个 2~3 万块。

如果想要赚得更多,就要去想获客问题。

比如说在网上推一些宣传活动,要不然没有人知道,但推活动推太大也不行,太大了就有人会查你,要拿捏好这个度。

按照老白的建议,在 10 万块钱以内开一家私人影院完全够用了。但是,如果你野心更大,想把私人影院做成一个品牌,那投入就要多了。

“你如果有这个钱,不如去投资做传统院线了,要说赚钱,还得是传统影院。”

老白讲,最早出来私人影院的模型时,大家对标的其实是快捷酒店。

打比方说,酒店住一天,200 多块钱,你 24 小时只能接待一拨客人。

而同样 200 块钱,2 个小时使用周期的私人影院,最高一天一个房间能用 5.5 次。

翻台率很高,看似比快捷酒店赚钱。但有个现实问题是,酒店是大众刚需,私影仍然属于小众需求。

做到现在来说,很多私影都开始转型,老白之前所在的那家私影也从巅峰时期的 20 多家,缩减成寥寥几家。

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老白说,私人影院最早其实和录像厅是一个感觉。

但它租赁空间和社交需求的本质,和当年人声鼎沸的录像厅又有所不同。

这几年,看着狼人杀、剧本杀等社交生意更迭换代,开私人影院也赚不上太多钱,大家去私人影院的热度也不再高涨。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仍然有无数私影屹立不倒。

因为有一个痛点,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就是:

在大城市没有独居空间的年轻人,无处谈恋爱。

开房显得我太过着急;去电影院最多也只能拉拉小手。

徘徊在爱情大门口,实在不知该把那些遮遮掩掩的情愫,放置在哪里为好。

因此,贩卖空间就成了一个绝好的商机。有了这个空间,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微信号:xrich666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都存不下钱?

作者:跳舞

女的我不知道。

我就说男性。

年轻的男性,其实单身的时候,多半都是能存下点钱的,多多少少都能存下点的。

但,一旦脱单,就迅速消耗掉了。

下面的话或许会召来女拳,但还是忍不住说吧。

有些经济模型,大家平时没有注意的,或者说注意的人很少。

将几个很容易理解的。

首先,市场上,女性消费品和女性消费,都是一直占据第一位的,这点没异议吧?

而且,这个数据是逐年快速增加的。

就举一个例子,红红火火的网红经济,带货经济,主体消费主力军是谁?

男人还是女人?

各路美妆博主就不说了。

偷税犯事儿的那位,还有” 姐妹们,买它 “那位,主力消费群体是男的还是女的?

目前的现状是,女性消费的量,是消费群体里排名第一的,而且是毫无争议的第一,而且还是在持续上升的。

男性消费群体,在经济模型的排名里,是排名很落后的。

不夸张的说,男性群体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比宠物都不如。

好,上面说的是,花钱的部分。

那么,下面说赚钱的部分。

近几年来,女性的劳动率,是逐年下降的。

是的,逐年下降。我记得好像是这几年从百分之七十多,下降到了百分之六十多。

也就是说,如果把女性看作一个群体的话,这个群体的赚钱,是比以前变少了。

然后……

矛盾就来了啊!

赚钱越来越少,但是花钱却越来越多了……

那么……

钱那儿来的?

相信,很多曾经单身过,然后又交了女朋友的汉子,相信你们心里都有答案。

我不是说女人把男人的钱花掉了。

而是,很多女性,在被消费主义洗脑之后,花掉了很多原本不该花的钱。

而且确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男人买单的。

我以前有个答案曾经说过一些。

情人节要当女神,三八节你要当女王,六一节要当宝宝,七夕要过中国情人节,然后还有生日,有圣诞节……

哦对了,还有生日,还有在一起的纪念日,一百天要纪念,周年要纪念。

每个日子都要花钱,要有仪式感,要送小礼物或者大礼物……

现在连双 11 都变成了【帮女朋友清购物车节】。

男人那点工资,还真不够折腾的。

还没完,这两年商家又在造势搞什么双 12。

这些东西,都是想着法儿的让女人花钱,骗女人消费,让你们买买买……

掏空了女人的钱包后,很多压力就转嫁到了男性身上去了。

你见过几个男人吵着闹着要过六一,要过七夕,要过双 11 的?

上面说的这么多 “有了意义的日子”“需要纪念的日子 “,” 需要仪式感的日子 “。

平均下来,几乎每个月都要轮个一次。

这叫什么,这叫钝刀子割肉,慢慢剌~

一次一两百,三五百,看着每次都不多,一年十几次的话……

一年下来…… 自己算账去吧。

存钱?存毛!

我补充一点啊。

说这些不是想制造男女性别对立,也没有抨击女性的意思。

我想表达的其实很简单,锅自然是消费主义的那套背锅。

但问题是,客观的现状是,男性被消费主义洗脑的程度较轻,女性被洗脑的程度较高。

所以很希望广大女性朋友们能清醒一点,面对各种消费主义的洗脑,能够保持点理智。

自己赚钱不容易,你男朋友赚钱也不容易。

比如说,什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类似这种消费主义的坑就别跳了,也别拽着你男朋友一起跳了。

大家赚钱都挺难的。

保持清醒,学会辨清消费主义。这是我想表达的观点。

以上~

若文中有措辞让您误会我对女性群体不敬,那绝对是我表述不清,绝无此意。

这里先做抱歉。

来源:知乎

9200 万独居人口带火的生意

中国有 9200 万的人在独居。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更何况其中多数还是独居的年轻人。当前在住、吃、玩等方面,都衍生出不少满足一个人生活需求的生意。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张继康
编辑 / 陈芳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下了班,然后回去面对四堵空墙。” 视频节目《十三邀》里,90 年出生的保险经理伟福说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独居现状。

年轻人的身体里大都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化身 “社牛”,在聚餐、剧本杀、蹦迪的群体性活动中呼朋引伴、来回穿梭;一个又变成 “社恐”,不管多晚都要回家,只有缩在自己的小房里,才能感到宁静与安心。

你,一个人住吗?你,知道有多少人独居吗?

数据说出来很惊人,青山资本 2021 年度消费报告显示,中国独居人口高达 9200 万,已到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口有 2.4 亿。这一数据发布后,很快触动无数独居人,被冲上热搜榜。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享受独处时光的年轻人,掏出钱包为自己的孤独买单,最终催生出 “单身经济” 的盛行。一人住、一人食、一人游等产业应运而生,抖音上分享独居生活和一个人吃饭的视频播放量有近百亿,小红书上一人用的种草笔记高达 290 万篇,比口红、美妆还要高。

image

一人住的生意经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的生活状态曾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当年轻人重新审视爱情与婚姻时,久久遇不到另一半的他们选择先购置一套小房子,给自己安个家。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 66.7% 的单身群体会为了追求稳定的住所而购买房产。

对于在重庆生活的毛毛来说,房子大固然好,但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需求更迫切,她再也不想租房漂泊了。工作快三年的她在父母的支持下成功拿下一套 50 平方米的独居小窝,虽然这是个房龄已有 14 年的二手房,但她心满意足。

毛毛钟爱简约舒适的装修风格,房间以灰白色为主,还购买了投影仪,这样就能方便她看《开端》。临近春节,她在自己的门外贴了一幅带有老虎元素的对联,上联是 “吉祥如意”,下联是 “福旺财旺”。

在豆瓣 “请来参观我的房间” 小组,毛毛发布了自己的房间帖子后,得到了很多赞美,也收获了很多羡慕的声音。在这个小组里,目前有 41011 位 “生活家”,他们偏爱购买面积在 40-60 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子,并发挥奇思妙想,把房间装修成个人风格明显的根据地。

对于小户型的房子,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人选择老小区的二手房,看重的是水电气便宜,容易转手;有的人选择购买商品房,看重的是购买总价实惠,装修不用花大力气。不管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小户型,他们谈及最多的居住体验都是 “幸福”。

“因为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家,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所,真的太幸福了。” 在成都购买了一套小户型的徐昶对《财经天下》周刊说道。

今年 1 月 2 日,徐昶发了一条朋友圈。里面写道:“终于赶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城市拥有了永远属于自己的一盏灯,一盏由一笔一画设计完成的灯。”

image

(徐昶的房间)

作为刚拿到小户型房子的新人,徐昶经历了很多个艰难的时刻,每天下班都要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收拾新房,在收拾新房的时候手还被清洁剂刺激到开裂,历经了一个多月白天上班晚上搬砖的生活,徐昶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徐昶在朋友圈写道。

在北京,小户型的房源显得格外紧缺。据了解,在朝阳区某新开发的楼盘中,小户型的房源刚开盘就已经售罄,其他类型的房源都还有余量。贝壳找房显示,目前北京有小户型的新楼盘共有 30 处,每个楼盘的小户型房源在 20-50 套不等,大多分布在丰台、通州、大兴等地。

一位房地产中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以前北京小户型房源较少,以老住宅居多,这几年开发商又开始慢慢开发小户型了。”

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购买一套小户型房产并不容易,首付压力太大,退而求其次的他们,选择租赁档次较高的长租公寓,以实现自己一人住的生活追求。

以泊寓、自如为代表的长租公寓应运而生,每间面积都不大,一间十几或者几十平方米,正好适合一个人生活,但出租率却很高。2021 年,泊寓、冠寓、乐乎等头部长租公寓品牌的出租率均能达到 95% 以上,房源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万科 2021 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泊寓营业收入为 13.19 亿元,虽然占比不高,但其 25.6% 的增速要比集团总增速高出 11.4%。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是咬牙攒钱购买小户型还是住进比平均价格稍微贵一点的长租公寓,独居青年们对于住房的高质量需求,催生出了房地产的新生意。

image

一人食出大经济

对于路雨来说,食物是最好的慰藉,一个月在食物上的花销能占总开支的三分之一。虽然与别人合租,但厨房电器布置得很全面,独居不到一年,他已经购置了电热锅、电炒锅、豆浆机、电饼铛、空气炸锅等必备的家用电器。虽然每天上班很累,但对于路雨来说,好好吃一顿饭比什么都重要。

做饭是年轻人在漫长的独居岁月中逐渐学会的一件事。但独居环境空间小,摆放大型电器很困难,迷你的小家电成为了新宠。正在合租的路雨就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由于是四人合租,共用厨房,有时候做饭还要排号,所以我就买了一个单人的小锅放在房间里,偶尔煮个饭或者吃次小火锅。”

image

(受访者供图)

像路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根据天猫榜单统计显示,在近 30 天内,迷你电饭煲总销量达 23 万件,小型电热锅的总销量为 3 万件。这仅是前 20 个品牌的销量,整个迷你家电的总体销量更大。

不过对于很多忙碌的独居青年来说,自己动手做一顿饭只会出现在周末。在工作日的时候,他们更想吃一顿方便快捷、又不需要自己刷碗的简餐。于是线上商家开辟出了如自热火锅、红油面皮、预制菜以及其他半成品类食品。这些食品份量都以一人起步,操作起来又方便又能 “吃口热乎” 的。

一人食的半成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2020 年 3 月,京东数据显示,“一人食” 自热火锅和自热盒饭成交额环比增长 77%。2021 年双十一期间,自热火锅品牌自嗨锅的销售额高达 1 亿元。

麦子不会做饭,比起订外卖、吃速食,他更倾向于外出吃饭。“经常订外卖不利于社交。” 他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外出独自吃饭的时候,他经常会和店家聊天,把他当作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

一人食对于线下商家来说也是一个新风口。这几年不少线下商家开起了 “一人食餐厅”,这些餐厅大多放置横排的长桌,通过三面隔板为食客创造出隐私空间。一人食餐厅种类也很多样,有日料简餐,也有火锅烤肉,充分照顾到了食客们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一人食餐厅增长迅速,2020 年,国内 “一人食” 相关企业新增注册企业出现增长拐点,增加 112 家,同比增长 43.6%。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这本是日本某部漫画书的书名,现在却成为许多独居青年的朋友圈标语。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在结束一天繁重的工作后放松下来吃一顿心念已久的美食,成为打工人们的心灵慰藉,也带来了一人食产业链的红火。

image

孤独催生的生意

“孤独的人更多地会去寻找一些有意义感的东西。” 麦子说。刚刚进入独居生活的他,曾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 120 元在网上进行了两次一周的 cp 活动。

先交钱录入个人信息,再由大数据充当月老为自己送来一个 “命中注定”,最后两个人一起做系统每天分配的破冰小任务。起初麦子对这样的形式很感兴趣,但尝试了两次后有点失望,“安排的任务都太形式化,曾经我匹配到一个女研究生,结果她天天出去吃喝玩乐,对这个活动不是很在意。”

为了追求精神上的陪伴,麦子还曾在社交平台 Space 上开通过会员。虽然抱着社交的目的,但他更多像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孤独的人在观察另一个孤独的人。不过他觉得这样的状态也很好,当自己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陪他一起孤独的人,就淡定了很多。

像麦子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长期面对 “四面空墙”,难免需要一些情感寄托。过去十年来,虽然微信霸占着社交市场,但主打陌生人社交的 APP 却层出不穷,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自 2011 年来的十年间,陌生人社交赛道融资共计 474 起,融资金额规模达 292 亿元。

被称作是 “元宇宙社交” 第一股的 Soul,尽管在 2021 年中断了上市之路,但根据其之前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营收从 2019 年的 7070 万元增至 2020 年的 4.98 亿元,同比暴增 604.3%;2021 年一季度营收为 2.38 亿元,同比增长 260%。Soul 日活用户数量达 910 万,每天有近千万人在上面排解孤单。

陌生人社交只是陪伴经济中的沧海一粟,近年来由于需求的多样化,陪玩经济还衍生出宠物、游戏、智能机器人等产业,这些都成为独居青年们的精神依靠。

“有人点陪玩一个月能花一万多”,杨东东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种人点陪玩通常是想发展一段亲密关系,也有很多人当陪玩就是为了傍上富婆。”

身为资深游戏玩家,杨东东也会在独居的时候在网上点陪玩。便宜的陪玩一个小时 15 元,贵的陪玩一个小时能到 80 元,陪玩的价格高低取决于陪玩自身的技术和性格。身为女性玩家,杨东东更愿意点女性陪玩,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奇怪的事情。“我有一次点名要女陪玩,结果对面是个男生,很明显听出来他使用了变声器”,杨东东感到很无奈,在发现他是男性之后也只能硬着头皮玩下去。

现如今,游戏陪玩的产业链也越来越完整,据杨东东介绍,目前的游戏陪玩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陪玩店,一种是陪玩工作室。陪玩店更看重情感链接,当 “老板” 感觉这个陪玩不错的时候,可以往店里预存钱,这样就不用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陪玩工作室则更加正规,有女性客服专门负责和 “老板” 沟通,男性陪玩则负责用技术带 “老板” 打游戏,分工明确。

刚接触到陪玩的 “老板” 会倾向于去陪玩平台。目前市面上陪玩平台数量已超过 20 款,包括比心、捞月狗、猎游等。其中比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陪玩平台,据《比心 2020 年终盘点报告》数据显示,比心注册用户超过 5000 万,其中年度新增用户达 2000 万,增长率为 66.67%。

除了游戏之外,杨东东还养过一只猫,“它是我的祖宗”,她对此形容道。如今,一猫一人成为很多独居青年的标配,“工作一天后回家看到自己的小猫咪,真的很解压”,一位独居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说道。

image

(受访者供图)

曾经做过线上猫舍的方方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没有办法通过后台数据统计独居人士的买猫情况,但买猫的独居人不少。

天籁说,自己独居十年,先后送走一只猫、一只狗,现在在北京养一个胖橘。靠养宠物减少孤独感的年轻人,又捧火了一个新生意。据艾媒咨询《2021 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研究报告》中显示,预计 2023 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 6000 亿元。

不管是找游戏陪玩、还是养宠物,当代独居青年们都非常舍得在精神陪伴上花钱,以此排解孤独。

如果给自己的独居生活打分,杨东东会打 75 分。她认为一个人生活更需要精神独立,当她一个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她会关掉手机,打开电脑写歌词做说唱,去寻找一些发泄的出口。“一个人刚开始独居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很焦虑,但是要学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去解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爱好。” 杨东东说道。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 “人是社会性动物”,意思是人必须在社会交流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在独居人群逐渐增加的年代,个体行为会随着独居的生活状态进行改变,有的人会享受独居的悠闲,变得理性自律,修炼出强大的自我。有的人则会陷入懒惰颓废的困境,在娱乐化的环境中陷入狂欢,在真实世界中自我麻痹。

孤独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底色,基于 9200 万的独居人口数量,独居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又将飘向何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毛毛、路雨、麦子、天籁、方方、杨东东均为化名)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低物欲是如何形成的?

我有一个大学舍友,和我消费观很接近,就是除必需品外,基本上“无欲无求”。大学毕业以后,我们还会经常交流近日省钱心得,津津乐道自己抠门的日常。上次我俩聊天,她跟我说她的耳机套丢了得换一个,看到一个特别可爱的耳机套很喜欢,结果一看要二三十块,果断放弃,买了3块8包邮的;我给她讲自己如何节衣缩食,在淘宝的低价服装店精挑细选,最后穿着三五十块的毛衣和靴子快乐过冬。聊天时,我边感叹我们在省钱这方面才华横溢,边问她道:

“你说咱俩这么低的消费欲望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啊?”

她仿佛看傻子一样看着我:“这还用问?穷呗。”

我:“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但事后我仔细回想了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物质方面的要求的确越来越低了,小时候还会想穿名牌衣服,买花里胡哨的玩具,长大了穿衣服根本不在意品牌,买东西只看实不实用;大学时期还会去商场还会买一些喜欢的彩妆、纪念品,以至于宿舍桌子上摆满了用不到的东西,读研以后秉持“非必要不购物”原则,双十一都只买卫生巾卫生纸这种生活必需品,东西少得像个清心寡欲的尼姑。

但我并不觉得完全是“穷”造成的,因为即使有钱,有些东西我还是不会去买。那么自身的低物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远离攀比,不为任何“附加价值”付费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一段沉迷于和他人攀比的混沌期。小时候我班里同学家境都非常富裕,当时虽然受到校服的限制,但很多同学经常穿着各种名牌鞋互相攀比。心智还不够成熟的我也曾一度陷入这种攀比的焦虑中,闹着父母给自己买名牌。

但后来上了大学,身边同学都在好好学习,没有那么热衷攀比的人了,这让我渐渐失去了对名牌衣物的向往。此外,我课余时间了解了许多关于品牌溢价(即品牌的附加值)的知识,意识到了虚荣心和消费主义的危害。读研以后我开始做一些小兼职挣钱,切实感觉到每一分钱有多么来之不易,我就更舍不得把钱送到资本家手里了。不论广告和商家如何引诱,只要差不太多,能用5块买到的东西我绝不会掏10块去买。

小时候对名牌的执念像束缚住自己快乐的绳索,究其原因,还是过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引起的攀比心作祟吧。穿衣最重要的是舒适,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衣服上的大logo产生羡慕;花与实力不匹配的钱购买附加价值过高的商品,就是掉入了商家布置的“精致穷”陷阱,让虚荣在心中埋下种子,生出欲望的枝杈。拒绝名不副实的“附加价值”后,我才发现,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掏空腰包后稍纵即逝的满足,而来自对当下生活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底气。

2.精简社交,极简生活

过于复杂的社交会抬高人的物欲,或者说无形中迫使你在物质上消费。如果你所谓的“朋友”太多,那么就不得不为聚餐或者人情往来花更多的钱:别人请你吃了一顿大餐,你是不是也该计划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请?过生日时收到了礼物,那对方过生日时你不回礼似乎说不过去吧?这样一来二去,大家的消费都升级了。最后的结果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只徒留一身长年在外就餐留下的肥肉,和堆满抽屉也用不着、扔了可惜留着鸡肋的礼物。所以近些年我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社交,缩小自己的关系网,只和固定的两三个知心朋友保持联络和约饭。

同时在生活方面我遵循的原则是:不需要的东西,无论多么便宜都不买。以前逛街的时候经常流连于打折或满减活动,不知不觉中添置了很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后来我发现这样看似“占便宜”其实弄巧成拙,不仅花出去更多的钱,没用的东西放在家里还挤占了我的活动空间,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所以我的消费模式就变成:当我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才会去买,或者提前列好在打折的那几天要买的东西清单,绝不会临时起意“激情消费”。

精简社交和极简生活给我带来的快乐,比购物和消费更令我舒适。简单的社交让我精神上和金钱上都一身轻松,极简的生活购物模式让我拥有更少的物品,但也甩开了更多负担,省下了更多时间和金钱。

3.真正的快乐来自丰盈的内心世界

精神世界越贫瘠,对物质方面就会越渴求,对自己的物化也就越严重。一个汲汲营营于物欲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乐;体会不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积极心态。就像《破产姐妹》里Max所说,人们在节日时疯狂购物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大洞。精神上感到不安,于是通过买买买这种行为来安慰自己:至少我还拥有这么多东西。这个过程其实变相地把人异化为了物品的奴隶。而精神上丰盈的人,更少沉迷于身外之物。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一生清贫,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消费社会”进行了反思,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占有”和“存在”。在占有型生存模式中,人的幸福在于占有更多的东西、在于拥有权力、高人一等;在存在型生存模式中,人的幸福在于爱、分享和给予。弗洛姆虽没有下断言指出哪种生存方式“更高一筹”,但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内心越丰盈,生存方式会更倾向于后者,那么TA对物质的焦虑和对生活的压力会少很多,TA会更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体验,感到满足和幸福。

关于物质欲望的问题,在千年以前,苏东坡就给出过我们他的答案:“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属于自己的,不必强求。诚然,适当的物欲会激励我们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但与实力不匹配的物欲,会给人套上沉重的枷锁,让人变成物质的奴隶。生命本身是一个漫长的存在过程,而非永恒的物质占有。如果你觉得很累,不妨减一减自己物质欲望,停一停。也许你会突然发现,在生命本身之外,没有那么多必不可缺的东西,其实做一条低物欲的咸鱼,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孩子比较内向,害怕走亲戚

作者 / 胡立
我不仅小时候害怕走亲戚,我到现在自己都当妈了还在害怕走亲戚。

我不仅害怕走亲戚,我还因为对走亲戚的恐惧泛化到了连过年过节都怕。

每到要过年的时候,那种全国各地喜气洋洋的过年氛围一起来,我就会出现本能的恐惧反应。具体表现就是,对马上要过年了这件事感到惴惴不安,一想起过年就浑身紧张、僵硬、汗毛倒竖,有控制不住瑟瑟发抖的倾向,生理性的抵触、排斥,想要逃避。

最后我是怎样从这种恐惧感当中解脱出来的呢?

是我大脑里那个理智的声音跳出来提醒自己:嘿,清醒一点,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不用再被逼着去给不熟的亲戚拜年之后,还要因为表现不够好,不够热情而被骂啦。并且现在的你已经能够很好地应对这些状况啦!所以,别紧张,别害怕,深呼吸,放松,放松,都过去了。。。

那些经历都已经过去,并且未来也不会再经历。所以我现在可以不用再害怕了。

正因为我自己曾经历过并且深刻地了解这种被迫走亲戚表示熟络和热情的痛苦,所以我特别不想孩子再经历和体验与我同样的痛苦。也因此在发现我家熊孩子遗传了我的社恐基因后,我对帮助熊孩子应对社交恐惧这一块儿特别重视。

具体怎么做的呢?有如下六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接纳

就是接纳孩子社交恐惧,害怕与不熟悉的人亲近表示热络这件事。

我自己都害怕想逃跑呢,更何况是带着我的基因的孩子?

再说了,孩子内向,社恐是基因偏向,并不是他的错,更不是他自己想要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质,有孩子外向热情,就有孩子内向冷淡,我不觉得他有什么错,我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我们生来如此,不必为此感到抱歉。

二、共情

当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惧的时候,他需要父母的帮助。帮他消除恐惧,而不是给他制造伤害,比如说指责他不够懂事,不够有礼貌,不够嘴甜,不够讨人喜欢。这只会给他制造更大的恐惧。

三、什么更重要?

是帮孩子消除恐惧更重要,还是要孩子在当下在此刻表现成一个更好的、更讨人喜欢的孩子更重要?

是孩子远期的心理健康,未来他能够从社交恐惧中解脱,能够很好地应对社交场合更重要,还是此刻孩子必须做到有礼貌更重要?

是孩子这个人更重要,还是符合社会规范更重要?

不是说不要讲礼数,但天大的礼数它也不能大过人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应该首先看见人,要让人成为人,人作为个体先被保护,被尊重,然后人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守护社会的“礼”。

也就是说,孩子要先体会到自己和自己的感受被保护,被尊重,被爱护,然后他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别人,去表达自己对亲朋好友的喜爱和尊重。

如果他自己的感受被牺牲,被无视,要他委屈自己去迎合取悦他人,他只会感到痛苦和憋屈。

四、确认安全以及建立联结

孩子为什么害怕走亲戚呢?

从生命本能来说,是因为他对这些并不经常来往的亲戚不熟络,不了解,他不知道对方是危险还是安全。对方这个不熟悉的庞然大物,从孩子的视角来说,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说白了就是感情还不到位,却又要被逼着假装感情已经非常好。他自然会感觉别扭又难堪。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去帮助孩子,一是提供安全感,给孩子提前介绍,我们今天要去哪里,要见什么什么人,和我们是什么什么关系,平日里有什么什么往来。让孩子知道这个人对于我们来说是安全的,可以信任的,可以表达亲密的。

二是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去和对方打招呼,表达问候和祝福。相当于是给孩子演练,怎么和亲戚建立关系和联结。有人给他示范,孩子才能从无措感当中解脱出来,才会慢慢鼓起勇气自己去应对。

五、帮助孩子应对

很多时候孩子不做,不是因为他不懂礼貌,他故意要让父母难堪,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他自己现在也感到很难堪。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敏感地察觉到孩子需要帮助和提示的点。

不要总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孩子那一边,以孩子队友的身份,问一问,猜一猜,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帮帮他,和他一起讨论一下,想一想要怎么应对。

只有把孩子心中的这些困难解决掉,他才能以一种健全的心态继续往下走。

否则,就可能是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个又一个阴影。

六、更多包容,更多耐心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我家熊孩子在我的陪伴下,面对社交情境,在大多数时候他都能表现自如,甚至表现出我想象不到的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反正至少我自己是做不到,与并不那么亲密的人表现得那么亲密又热情的。我有时候会怀疑,天啊,我一个社恐怎么生出了一个“社牛”儿子?

当然,这个社牛是我培养出来的,不是我生出来的。

但是,在少数时候,熊孩子也会退化,退化到社恐的状态。

就在今天,他和远在重庆老家的外公、外婆、祖祖拜年的时候就又出现了退缩反应,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说自己觉得很紧张,开不了口,很尴尬,挣扎着想逃跑。

也就是说,即使你做到了所有,孩子的社交恐惧依然会反反复复。

所以,就需要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当孩子在感到恐惧不安时,给他提供一个安全港,帮助他从恐惧不安的情绪里解脱出来。

最后想说,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发挥的应该是调节器、推进器和支持者三者统合的功能。但我们很多父母犯错就错在他们以为父母只应当发挥推进器的功能。

只顾着像赶驴子一样把孩子往前推,而忽视了孩子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会有自己的感受,需要我们的理解、尊重和保护。当他陷进泥潭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的帮助。

举个栗子:

假如坐标轴中间是零点,左边是极度社牛,右边是极度社恐,那么我和我家熊孩子出生的时候社恐值都为 1。

正确的教养方式,该调节调节,该推进推进,该支持支持(例如 B),会把孩子往更适应环境的方向上拉(例如我家熊孩子);

但错误的推进器教养方式(例如 A),反而会加剧孩子的社恐程度(例如我)。

其实父母初心都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更多人建立关系和联结。但若方式错了,结果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这里面的差异就是父母对于自己功能定位的差异,以及教养方式的差异了。

体育商业价值不取决于男女

@何夕:我对足球完全没兴趣,但我身边还是有不少人,买国安套票去工体呐喊……

这就是商业价值。

女足如果也搞个中超,估计买套票去呐喊的人不会多;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喊 “凭什么女足收入比男足低这么多” 的人,估计大多数也不会买套票、每场不落的去现场支持女足。

同为足球运动员,女足在速度、力量等方面不如男足运动员的,所以打起比赛来、也没有后者好看 —— 这就是商业价值缺乏的原因。

不单中国,全世界都如此,女足运动员收入低于男足。事实上,中国女足跟全球其他国家的女足相比,收入已经是很高的了。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女排的商业价值其实是超过男排的,了解下朱婷的收入就可以理解,没有男排运动员能够拿到那么高收入。

女排商业价值之所以超过男排,源于男性力量太大,使得排球的回合数没有女排多,所以不好看。虽然,人们大部分时候看比赛、看得都是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力量,但在排球这里,力量大使得回合数少,反倒成了劣势。

再比如沙滩排球,女排商业价值一定高于男排,因为更有看点。

综上,无论足篮还是排球,或者其他运动,商业价值不取决于男女,而是取决于看点。

这个看点,通常情况下可能是更强的力量、更快的速度、更激烈的对抗等,所以男性运动员的收入大部分情况下高于女性运动员。

但是,也有像排球这种,力量大反而使得回合数减少、可看性降低,从而商业价值也降低的情况。

总之,商业价值才是根本。就是某项运动如果搞联赛,你是否愿意买票或者买周边,是否愿意为之付钱。如果你只是口头支持,并不愿意为之付费,那就是假喜欢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