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老阿姨一人血书买房经历

lz91的,和很多94,95年的mm一样,25、26的时候开始想要买房,27岁正式上车,拿下人生中第一本红本本。

买房分两种,一种是新房,一种是二手。新房的话,除了能定位置(交通和生活配套)以外,其余的一概不要特别相信,什么精装标准,楼间距,绿化率,配套学区等等。降低期望值,以免交付的时候楼顶渗水,学区变换,楼间距缩短等等。(千万别买精装,精装是坑太多)

第二种就是二手房啦,lz买的就是。然后二手房呢,好的地方就是配套看得见,小区环境啊啥的都看得到,唯一的不好就是,价格不够透明,随意性很大。

二手房购买过程比较复杂,涉及房东,中介和银行好几方。

二手房房东分两种,一种是炒房客,一种是自购型。建议不要买炒房客的二手房。炒房客大多待价而沽,价格不会便宜,想还价基本不行,还有的房子里有抵押贷,指望用你的首付款去解抵押。而且炒房客大多数对首付比例,到位时间要求很高。lz第一次去二手房谈判,就遇到了这么个人,从晚上7点半开始谈的,到了12点,价格一分都没谈下来。另一种就是自住型的,这种房东有的是因为急用钱周转,这种出笋盘的概率会很大,就价格会比市场低不少,唯一的要求可能就是首付比例要求比较高吧。另一种就是置换的,那种房东大多数都比较好沟通,价格多少都可以在他一开始的底价上再让一点。lz现在买的原房东就是置换需求。

谈完了房东,再来谈谈二手房本身。二手房也分两种,一种是清水二手房,就原房主买了,但没用过的那种,多见于炒房客,当然也有很多条件好的房东,原本准备买房过几年再用,结果发现中间有了变化,打算卖掉的。这种二手房验房比较简单,找天来会走路看一遍就知道了。注意墙角,天花板顶等区域。一般性如果楼房质量不好,在本地的楼市论坛和房产公众号里会有讲,大家买房之前可以先关注一下,先看看口碑。

装修后的二手就比较麻烦了,踩点的时候可以要多留几个心眼。第一,关注有没有改用途的房间,如内卫变衣帽间,餐厅弄西厨等等,这种改造最大的问题不是用电,而是排水,尤其是内卫变衣帽间,很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另外,不要过于相信房东说的自己的装修标准,有的东西很花哨,但不值钱,女孩子千万不能被迷了眼睛。一般是家里柜子越多,装修越好。关注细节:厕所和厨房,体现原房东投入的重点:厕所的洁卫产品,厨房里的家电水槽,脱排油烟机和煤气灶,多看看,原来的房东花没花心思就知道了。

当然,如果是出租房(指原房东没住过,租出去给别人住),这些基本可以忽略。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先找几户“邻居”问问情况,悄悄的,有没有死人,原房东有没有恶习啥的,就能知道了七七八八。

如果各方面都合适的话呢,恭喜你离成功买房只有一步之遥。

二手房会多一块税费,一个是所得税一个是契税,还有中介费。契税是免不了的,89还是85平米以下是按1%收取,以上以1.5%收取。所得税的话就是满五唯一可以免,不是的话就要多收2%,所以如果你的房东是个满五唯一的话,恭喜你,又省了一笔钱。中介费一般是2~3%之间,但是可以谈,厉害的可以压到1.5%左右。

lz买的那个就是满五唯一来着。合理避税是可取的。如果你的首付有的多的话,可以让中介把房屋备案价做低一点,但是不要太低,太低的话万一对方反悔,说是欺诈交易,你就百口莫辩。但你如果1.7w/平米的房子,备案成1.5w,1.4w其实也是说的通的。这样又能省下来好多钱。

不建议各位集美跳开房产中介,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跳单的我见过,不过也有被坑的惨的,房没买成不说,首付还被骗了。咱就安安心心花钱买房,别为了几万的中介费,搞坏了大事。

另外:中介有的会问你收什么贷款介绍费,评估费和担保费等等,记住,不要给。

现在房贷是各家银行争做的优质资产,违约率低,价格高,期限长,银行做贷款也是不能收取客户任何费用的。至于评估费,lz买房的时候中介小哥有讲过,lz自己就是银行的,跟小哥说,现在评估费都银行自己来了,然后还好死不死,过户做合同的时候还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讲,工作人员回应是的,现在费用银行出,小哥白丢了200的抵押费用。至于担保费,更加是无稽之谈:lz在的城市无论新房,二手房买卖资金都是受监管的,这个是一家正规的中介做业务的底线:保障买卖双方资金安全,买卖有序。所以不存在资金监管就要收费这个问题。

敲重点:现在买二手房,很容易出现用首付款帮客户解抵押的情况。如果抵押数额巨大,最好不要买这样的房子。实在万不得已,就一定要看着房东做事情,比如去银行还贷款,之后要去产监处解抵押,你可以让房东中介还有自己一起去。现在解抵押办的很快,基本上当天进去,当天出来的。抵押解除后,产证不要到房东手上,交给中介。

另外在房本换成自己名字以前,别交清中介费。

然后,就到了贷款阶段…………画重点。

lz本身自己在银行工作,所以套路多多少少知道些。

首付比例首套首贷最优,利率也最低。就目前行情,基本40%左右吧,然后如果你有公积金,可以选择组合贷款(纯公积金贷款贷款金额太少,根本不够覆盖房贷金额),公积金贷款利率超低。

lz所在的城市个人可以申请30w,夫妻可以申请50w。注意,这里的夫妻,是指夫妻双方买房,就是房本上两个的名字都要有。

像lz,婚前买房,房本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名字,虽然不能贷款50w,但是可以有共同还款人:我爹地。贷款的时候提供个户口本就行了。

另外,大家在公积金贷款的时候要注意,冲贷款的方式有两种:年冲和月冲。年冲每年冲一次,充的是贷款本金,但每个月月供你得自己来,等于说你两边还款,还款压力肯定会大一点。月冲,充的是本息,虽然每个月自己要出的钱变少了,但时间长,实绩付的更多。这里,各位mm可以自己按照自己实际情况选择。

最后一点,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公积金缴纳超过一年,集美们买房后是可以那着购房合同去公积金中心拿钱的。公积金中心会提前预留一年的年金在里面,剩余部分是可以自由支取的。如果大家平时公积金交的多,应该可以拿出来好多钱,包括自己的共同还款人的公积金也能拿出来。而这个钱,是可以当做自己的首付款的。(当然,前提是你出的出购房合同)

lz目前就想到这么多,希望各位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早日拥有自己的小房房。

来源:豆瓣

说一个时代眼泪

@卢诗翰:说一个时代眼泪的故事吧,一个有点违反大家认知的故事。
岗位的技术含量,并不意味着不可取代性。

刚刚美团那个报告里介绍,不少本科生和研究生去跑外卖,很多人无法理解,跑外卖虽然赚的不少,但这个职业未来发展受限,大学生怎么也不应该去啊,还是要找有发展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还有前两天北大清华去街道办,争议也很多。

但现实,很多时候不是这么简单的。

现在小伙伴可能没有听过威客这个词,威客源自Witkey,是由wit智慧、key钥匙两个单词组成,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技能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
具体业务有很多,典型的比如网上给人取名,帮公司设计LOGO,给淘宝店装修等,总之,一听就很技术很高端。
所以在几年前,这是非常热门的词汇。那时的大平台有威客中国,猪八戒网等,吸引了无数人参与。

我大学的时候,暑假实践就做这个。
当时大学生暑假实践不好找,有的小伙伴去发传单,有的小伙伴去卖信用卡,有的小伙伴去广告公司端茶送水,有的小伙伴去肯德基打临时工。

但最终发现,大家赚的都不多,发传单的发了一天发不出去多少(毕竟脸皮薄),卖信用卡的扫不了几幢楼,一天下来还晒脱皮。
在广告公司的呢,看起来好点,但感觉自己也是多余的,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学到东西。
而我这样在网上给别人做LOGO做海报的呢?这么有技术含量,总会好点吧?
实际也不,因为甲方往往很抠门,任务一发看见你的方案不错,立马就叫员工照着做一个,所以我忙活了半天,也没赚到几个钱。

但当时我依然认为,自己选择的路线是明智的,因为我选的这个,相比其他小伙伴,似乎更有技术性有没有。不能赚钱是平台模式的锅啊,平台监管不利,等以后技术发展了就会得到解决了,所以我只要坚定不移的提升自己设计水准就好了。

然后几年后我回头看,技术果然发展了,但这个发展不是我想象的那种发展。
阿里云的AI都会自己做图设计LOGO了,效率还特别快
一秒钟8000张,你看,这就没法玩了有没有

所有的职场鸡汤学在这个发展趋势面前都是苍白的。所谓的要做高技术人才,不可取代的岗位,都是虚的,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料时代的浪潮会从什么方向扑来。
现在很多人似乎都形成了一个观念,岗位的技术含量越高,不可替代性越高。
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现在回头看,技术含量看起来最高的威客已经没了,传统广告公司还剩半口气,信用卡扫楼的被移动支付和线上开卡取代,肯德基这类岗位反而依然留存。

今天你眼里最有技术含量的活,明天没准就是第一个被取代的岗位。
你眼里看起来最简单的,也许反而是最难被取代的,所以一直保留了这个简单的形态存留下来。
外卖和快递,本质是跑腿,这个岗位形态,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了,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未来发展还真未必比的过他们。

最后,再插一句,为什么我一直看好网红行业,因为我深刻记得

当初所有实习岗位里,技术含量最低的,是我们班花
她做的是模特,任务就是站在那里不用动就行
世界就是这么无奈啊

困在系统里的 何止外卖小哥?

文/雷斯林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ID:raistlin2017)

01

人物的这篇稿子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微博疯转,在朋友圈刷屏。

如果你们没看过,可以点上面的链接进去看一下。

文章写得很好,内容扎实,传递的信息其实并不复杂:

和以前相比,外卖骑手现在送外卖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三年前,3公里长的配送最长时限是1个小时。两年前是45分钟。去年是38分钟…

这种“精准计算”,让顾客收到外卖的效率更高,让平台能赚更多钱,但也让外卖小哥越来越没有喘息的时间。

他们只能不停超速,不停不遵守交通规则,只为了不要迟到一分钟。

乃至于有骑手写道:

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外卖骑手成为高危职业,在上海,每2.5天就有一位外卖骑手在工作中受伤。不但对他们危险,对马路上的每个人都危险。

但是平台是冰冷的,系统和AI也是冰冷的。

科技公司引以为傲的算法,规定好了每个骑手送外卖应该用的时间,规定好了一整套游戏规则。

按时到达有奖励,超时有惩罚,仿佛一场大型真人游戏。

他们没有办法。

只能不停加速,不停违反规则,不停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所以”人物”发表感慨:

外卖骑手,困在了系统里。

02

我们的网友,其实共情能力并没有那么强。

如果你只写外卖骑手不容易,很多时候会出来很多杠精,说他们工作不容易但收入高啊。会说这就是他们的职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什么不容易的。

所以那些单纯只是写外卖小哥不容易的文章,大多只能停留在一些共情能力强的或者非常左的人中间传播。

然而人物这篇文章,破圈了。

我朋友圈什么人都在转。

金融圈的、广告圈的、游戏圈的。

写代码的、做方案的、做装修的。

总之每个人看了都有感触,都想说点什么。

为什么?

因为这个故事,或多或少都会让我们想到自己。

文章里讲述的那一切,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体会。

越来越短的送餐时间,和越来越短的ddl没什么本质不同。

外卖小哥的种种奖励体系,和各行各业越来越精准的游戏规则一样,其实都非常“美丽新世界”。

报道里说,本来外卖小哥可以用一个小时时间,相对宽裕地完成一个三公里的订单。然而因为有一些外卖小哥可以在45分钟里送完,还有一些小哥可以在38分钟内完成,所以最后逼着所有骑手,都必须在38分钟里送达。

这我们太熟悉了。

就像一个公司,当一个拼命的员工开始996,剩下的员工就只能跟着996,否则就是“不上进”。

——当所有员工都适应996之后,某个资深员工开始带头007了。

一样一样的。

这个,在一些论坛上被称为内卷。

其实万事万物,都可以内卷。

然而那篇报道,除了让正在奋斗的大多数以外,它还有一种未来正在逼近的感觉。

报道中,最恐怖的其实并不是送外卖的时间紧,而是ai和算法下,每个人的每个行为都会被计算到,都会被精准规定。

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规范。

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叫

AI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但是AI却不会把它提升效率中的我们,当作人。

这当然不是快递、外卖等少数行业的问题。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是带着同情的状态读这篇报道的,心里想的都是“以后要对外卖小哥好一点。”

但不少人读着读着,读出了自己的影子。读着读着,一拍大腿,说这不是我吗?

于是乎。

共情起来,不要太容易。

03

事实上,从很久以前,许多文艺作品里,就反复在提这个问题。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1931年写过一篇小说,叫《美丽新世界》,里面预言了2532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故事世界里,近乎全部人都住在城市,并说同一种语言。在那个世界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

然而,每个人的生活却也被规定好。甚至于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已经被划分成五个阶层:

“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厄普西隆(ε)”阿尔法和贝塔要成为权贵领导,伽马能成为市民,德尔塔和厄普西隆只配从事体力劳动。

总之每个人都被一套规则和算法规定好了人生的每一条路。在这样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听着是不是很恐怖?

类似的讨论,我们在《银翼杀手》里看过;在《黑客帝国》里看过;在《攻壳机动队》里看过;在《饥饿游戏》里看过…

但更恐怖的是,这些讨论正在逐渐从科幻作品里,逐渐变成现实。许多我们本来只能在科幻作品里看到的东西,现在渐渐能在新闻里看到了:

当科幻照进现实,科幻电影就不再是科幻电影,而变成真正的恐怖片。

就拿马斯克在做的这个脑机接口为例,如果人类真的能以某一种方式永生,那紧接着一定就是绝对的阶层固化,再下一步,可能就是真正的“美丽新世界”。

在一种艺术风格“赛博朋克”中,有一个概念,叫“高科技,低生活”,指的是未来世界,虽然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但那些科技,并不会让大多数人的生活更好。

反而因为科技挤压了大多数人的生存空间,很多人生活还变差了。

因为我们至今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科技,到底是为富人服务的,还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要骑手们打卡的“微笑行动”和要司机时刻注意的录音设备或者能分析每个程序员工作状态的算法系统,确实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变高了,但它让每个人都更幸福了吗?

我们很难回答,只能说人被异化了。

别忘了一个眼前的大问题。

我们的科技还没发展到让系统自己运转,让算法自己控制自己的地步,所以不要只甩锅给算法。

很多时候,作恶的并不是算法,而是在用算法的人。

04

现在还是说人的异化,还是算法和人性的博弈。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可以代替人力的机器,真的出现仿生人,那可能就是另一个恐怖故事了。

失业的普通劳动者怎么办?

失去上升渠道的体力劳动者怎么办?

世界不再需要这么多人怎么办?

再继续往下想,又是恐怖片的范畴了。

诚然,现在的AI还是人工智障,离代替人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但最近这些年,全世界范围内,科技公司的市值都在以很夸张的速度上升。

苹果一骑绝尘,最近更是突破了2万亿美元,现在形容他已经不用billion了,而该用trillion:

其余这些公司,也基本都是科技公司:

怎么说呢。

其实这也代表一种趋势和共识吧。

很多问题,我们知道是发展不成熟,都会对自己说,等未来富裕了,等未来科技发达了,就好了。

但这个问题不是。

这个问题我们都明白,科技的发展无法解决它,只会让它更无解。

我们今天转发文章,替外卖小哥发声。

但发声又有什么用呢?

外卖小哥身困系统,身陷囹圄,这是看得到的。

然,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困在系统里的 何止外卖小哥?

两块钱的伟哥去哪买?

作者:林婕彤

编辑:高翼

支持:远川研究所医药组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集中采购结果出炉。很多大家熟悉的药品,譬如布洛芬、二甲双胍、氟西汀等,中标价格的降幅均超过80%。西地那非的降幅更是达到了97.5%,最终报价为2.082元/片,堪称“骨折式”降价。

你可能不知道西地那非是什么玩意儿,但你一定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伟哥”。

集采清单刚一公布,自媒体就传得沸沸扬扬,“伟哥降价至2元/片”,“伟哥进医保”……人民群众奔走相告,兴奋之余还有些疑惑:难道医保局真打算为国民的家庭幸福和生育率买单了?

是这么回事儿,但又不是这么回事儿。

伟哥的确即将以低价进入公立医院销售,但作为一种处方药,其适应症并不是ED(勃起功能障碍),而是肺动脉高压。这种病如果采用进口药物治疗,患者平均每年用药花费可能达到20万元。

此次叫出2元地板价的,是国内仿制药“大户”齐鲁医药。这意味着,国内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后可以花不到3%的价钱吃到国产伟哥,医保还可以报销一部分。

那么想要重振雄风的男士呢?坏消息来了:根据9月1日正式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都不能纳入医保目录。

因此,尽管药是同一种药,但ED患者拿着处方,医生也没法开2块钱一片的伟哥,男士们还是要去找自己的老朋友——128块钱的进口伟哥万艾可,或者67块钱的国产伟哥金戈。

兜兜转转就像一场梦,醒来却一点也不感动,只是钱包有点空。那么,药店里的伟哥,到底为什么这么贵?

2

伟哥的诞生,其实是一个意外。

伟哥的有效成分西地那非,原本是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高血压和心绞痛的。1991年,辉瑞的研发人员在临床试验时发现,西地那非对扩张心血管的药效并不显著,但却在男性实验者身上产生了有趣的副作用——会导致明显的勃起。

于是,辉瑞当机立断,决定调整产品定位,将伟哥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1998年3月27日,FDA批准辉瑞生产的万艾可上市,成为美国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ED的口服药物。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万艾可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亿美元,成为辉瑞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并在1998年底登陆了近40个国家的市场。

彼时恰是外资药企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时期,辉瑞当然也不会忘记这片沃土。

早在1994年,辉瑞就向中国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万艾可的专利。2001年9月,专利终于获批,而在此期间,国内已有12家企业投入伟哥的研发工作,有的已经步入临床试验阶段,有的甚至已经拿到了新药证书。

辉瑞的专利到手,意味着他们前期投入的财力、人力都打了水漂。

几家公司一合计,干脆成立了“伟哥联盟”,联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请复议,认为万艾可不具有创造性,请求宣告其专利无效。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哥专利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2004年7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决议:辉瑞公司的“万艾可”专利无效,原因是“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

接到复审结果的辉瑞火冒三丈,反手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告上了法庭,同时还把国内12家企业列为第三人拉上了被告席。

此后,漫长的官司从中院一路打到高院。直到2007年10月27日,北京高院终审判决专利复审委撤销“万艾可”专利的决议无效,这场纷争才终于尘埃落定。辉瑞的“伟哥专利保卫战”宣告胜利。

此时,距离专利到期只有七年。

在这七年中,中国的ED市场完全由三家原研药企寡头垄断。IMS数据显示,2013年,辉瑞万艾可占据了27个城市58.8%的市场份额,礼来希爱力34.6%,拜耳艾力达6.6%。

由于没有仿制药企能够进入市场竞争,三家原研巨头即便是打起架来,也非常默契地不从价格入手,只是搞搞营销、争争渠道。

2013年,100mg万艾可的均价在98~126元区间。而当年希爱力推出的全新治疗方案是5mg每日一次的小剂量型,最高零售定价为950元/28片,相当于34元/片,价格比万艾可还要高得多。

那一年,辉瑞万艾可和礼来希爱力在中国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10亿元和2亿元,赚得盆满钵满。伟哥的高价,归根到底,是来自于原研药企的垄断地位。

不过,原研药企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2014年5月,万艾可的专利一到期,仿制药企们便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递上申请文件,准备“抢滩”国内市场。

3

广药集团旗下的白云山制药,成为第一家获得生产批文、推出国产伟哥的仿制药企。

其产品“金戈”的主要成分同样为西地那非,50mg定价为34.5~48元/片,同等剂量下价格比万艾可低20~30%。金戈上市之后,销量一路高歌猛涨。2015年至2019年,其年销量从1495万片增长至6275万片,五年内翻了4倍有余。

在西地那非这一垂直赛道里,辉瑞不再一家独大,地位受到严重威胁。根据米内网数据,2019年,金戈在实体药店的销售额超过了万艾可,由单价推算,其零售销量也已经遥遥领先。

image

2019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最畅销品牌
来源:米内网

但辉瑞还是没有降价的意思。2020年,万艾可100mg剂量的零售价格仍然是128元/片,与六年前基本持平,和此次集采报出的2元/片相比更是差距悬殊。

面对竞争,原研药企为什么不愿意降价?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用于治疗ED的伟哥虽然是处方药,但基于大家都懂得原因,广大群众购买从来都不是凭处方。这样一来也没有医保可以兜底,零售药店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每年占比都超过95%。

在零售端,伟哥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消费者会货比三家、考虑性价比,也会有“进口药质量更好”的刻板印象。因此,原研药企维持一定的溢价,本质上是在维持其品牌地位。

另一方面,辉瑞不降价,也是为了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

根据白云山2019年报披露,其产品“金戈”的毛利率超过90%,碾压阿胶、逼近茅台,是妥妥的暴利产品。可以想见,倘若辉瑞把价格降至仿制药的水平,仿制药企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很可能会继续降价。由于降价空间巨大,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因此,2014年之后,辉瑞和白云山的西地那非价格始终保持相对不变,双方在市场份额上进行缓慢的角力。

直到第三次集中采购,西地那非的另一个适应症——肺动脉高压,被纳入了医保管辖范围。

5

肺动脉高压,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患者因肺循环不充分而缺氧,嘴唇呈蓝紫色,因而又被称为“蓝唇”病。

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中国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有1200万人。若不进行有效治疗,他们的生存期中位数仅为2.8年。

2019年12月,钟南山院士在羊城肺动脉高压国际论坛上表示:

“过去十年间,靶向药物的发现和应用直接改善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但进口靶向药物价格昂贵,在很多地区没有进入医保,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西地那非能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症状,且价格相对较低。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建议“伟哥”类药品进入医保。

事实上,这已经是钟南山两年内第三次为“伟哥”入医保站台。钟南山的呼吁到底起到多少作用不得而知,但是罕见病因为研发投入高回报率低的悖论使得医保背负着很大压力,有如此低廉的药品能治罕见病,医保局自然乐意。所以在今年医保局主导的第三批集中采购目录中,西地那非赫然在列。

所谓集中采购,又称“带量采购”,就是由政府出面,以将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提供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条件,换取制药厂商的大幅度降价。

举例来说,政府牵头联系公立医院,统计各家未来1-3年对某种药品的需求量,然后把这部分市场份额打包,让各大药企进行竞争,价低者得。

一方面,药企牺牲出厂价以换取确定的市场份额,也就是所谓的“以价换量”。

另一方面,医院获得了较低的进价,自然也就能以较低价格销售给患者。这样一来,医保需要为患者兜底的额度也降下来了。

带量采购,本质上是财政不宽裕的政府,在民众和药企之间两头权衡的结果。最终目的,还是医保控费。

多方利益纠葛之下,医保控费也是一门艺术:该控什么、怎么谈判,民众才能满意,药企才不造反?

归结起来无非几点:要么是条件足够成熟,这种药的市场需求庞大、竞争激烈,量能够带起来,价也能够降得下去;要么是大量媒体造势,民心所向,降价是顺应民情。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像ED这样的病症,是不可能纳入医保和集采范畴的。ED与肺动脉高压相比,无论是从致死率、严重程度还是病状来看,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6

此次集采,辉瑞、白云山两位老朋友虽然都参与了竞标,但给出的价格都不太诚恳,与市面零售价相比降幅不大。

而横空出世的齐鲁制药,在8月初才获得西地那非的批文,甚至还没来得及上市。

这种戏剧性,或许恰好彰显了我国药品市场的“双轨制”特征——同样是“伟哥”,在“计划经济”式的集中采购,和“市场经济”式的零售渠道,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销售逻辑和市场格局。

未来伟哥的市场格局会如何变迁,仍然是未知数。唯一确定的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还是得由自己买单的。

最后,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既然医保局批准可以报销的西地那非不是用来治ED的,那么如何买到2块钱一片的伟哥呢?

首先,你要有一个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朋友,其次,带着这位朋友去大医院开波生坦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药物,正常用药;然后,领着这位朋友去另一家医院开西地那非,还能用医保报销,但是药他不吃,再从他那里买来2块钱的伟哥。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吗

提问:今天在KFC,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买儿童套餐,坐下吃的时候爸爸和孩子说:“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孩子看起来有7、8岁了,虽然没说话,但感觉孩子是听懂了的。

在我们这种三线城市,的确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时候,也听过家里亲戚和孩子说“家里没钱但也给你买了”、“我舍不得吃都省出来给你吃”这种话。

其实我内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线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从小就要感受到那种莫名的压力和愧疚(但孩子并没有错),所以,你会在孩子面前表示赚钱辛苦的情绪吗?如果表现,什么是度?

弦歌缓缓 回复:

家庭教育中,有两种极其可怕的东西,叫做“付出感”和“牺牲感”。

一旦父母对孩子有了“付出感”和“牺牲感”,就会自觉十分不易十分伟大,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亏欠了自己。当这种感觉传达给孩子,孩子随之产生的就是负疚感,以及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吃一顿肯德基——这顿饭得花我多少工资。

买一个玩具——为了你这个玩具爸爸妈妈想要的什么什么就不能买了。

孩子的每一点小小的快乐,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伴随着巨大的负疚感。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压抑自己,因为他不想承受那种负疚感,所以变得愈来愈不敢有愿望。可即使已经最大程度地压抑自己的心声,将愿望减少到最少甚至没有,家长还可能有的说——

养育你,供你读书,我们多么多么不容易。

当初生你,妈妈忍了多少多少委屈受了多少多少的罪。

这个水果妈妈可一口都没舍得吃啊,全给你留着呢,就这么一点,就要多少多少钱,太贵了。

就这些随口的话,经年累月,对一个孩子可能产生多么巨大而恒久的影响,是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或者说不愿意去相信的。

还有那种什么妈妈只爱吃鱼头的文章,奉劝大家千万不要给孩子看更不要盲目效仿。

如果一个孩子吃口鱼都要想着妈妈不舍得吃、只让我吃,他吃掉这条鱼的最大收获可能就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如鲠在喉”。那这条鱼的钱可就真白花了,不仅白花,还得搭上孩子的心理负担。

我的一个学生家长,有一次专程到学校找我,说儿子的屋子总是很乱很乱,她每天都要花很久给儿子收拾屋子,非常辛苦。可即便她这么辛苦,儿子也不知体谅,说他几句还不爱听,总犯态度,请老师帮忙教育。

我把她的儿子请到办公室,问他:“你需要妈妈每天给你收拾屋子吗?”

儿子回答:“不需要。她一收拾完,我的东西就找不着,我说过不要她收拾,她偏收拾”

我转头告诉他的妈妈:“问题解决了。从今天起,他的屋子,别收拾了”

孩子妈懵了,她绝想不到一个高中班主任老师会这样简单粗暴不着四六地处理问题。

我接着说:“不仅是给他收拾屋子,所有,所有您心里并不愿意做,只要一做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委屈的家务,都可以不做。或者说,如果有一天,他主动请您去帮他收拾屋子,您心里不愿意,都可以拒绝。不高兴做的事,就不做。就是千万不要一边做一边抱怨和数落爱人孩子,那只能让您既受了累还不落好。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情愿您什么都不做,只要您时刻都能高高兴兴的就好。这比您包揽了所有家务,但一直在为此叨叨唠唠地述说不易、数落他们要让他们心里舒服得多。在咱们的家庭生活中,任何事,您心甘情愿再去做,做就不抱怨,不委屈,因为这件事是我愿意的。如果又委屈又必须抱怨的事,别做。您相信我,您不做饭,他们也不会真把自己饿死,您不洗衣服,他们也不会有一天让自己光着身子出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什么都不需要做但是必须一直听着唠叨和数落要轻松愉快得多。不高兴咱就罢工。宁当拙妇,别当怨妇。”

孩子妈让我说愣了,说了句会好好想想这些话,就匆匆道别,大概是不开心了。因为她的“付出感”和“牺牲感”,在我这里没有得到认同与支持。

第二天孩子告诉我,他回家后把我的话告诉了他爸,他爸说:“终于遇上个明白人了”

当然,家人自愿选择听数落听叨唠换不做家务的情况另当别论。如果你做着家务数落着家人,而家人看着电视听着你数落,你们双方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那也不赖,这种情况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举例结束,回归到问题本身。

生孩子之前要想好,这孩子是不是我愿意生的?生了之后我能不能负担得起他的成长,精神层面的,经济层面的…大到教育,小到买玩具吃麦当劳去游乐园以及坐超市门口的摇摇车…

孩子是我愿意生的,就别总强调我为了生你受了多少苦忍了多少疼,也别总一遍又一遍地说爸爸妈妈养育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怎样怎样的不容易…也不要在带孩子买玩具吃麦当劳去游乐园以及坐超市门口的摇摇车时说,这个钱爸爸妈妈要多么多么辛苦地挣多久多久…

你说你生孩子多疼赚钱多辛苦,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真的理解不了,也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他能感受到的只有强烈的焦虑不安以及负疚感。而你呢,在长期这样的思维惯性中,也会认为为孩子做的每一点都是一种付出和牺牲。养育孩子的快乐,你一点也感受不到。在这个过程中,你逐渐失去了自我。

所以,这种“付出感”和“牺牲感”,除了让双方心理都倍感沉重之外,毫无意义。

而且这种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为了养育你需要多么多么辛苦地工作的话,根本没道理啊。

没有孩子,你就不工作了吗?

如果是的,那生孩子之前千万问好自己,我是愿意选择不工作,还是愿意选择工作然后要一个孩子。

自由选择,自我承担。

无论选了哪个,心甘情愿就好。就是千万别在选了生孩子之后又天天因为自己工作辛苦数落孩子。

生孩子疼,不是孩子的错。

赚钱辛苦,也不是孩子的错。

他们真的不需要为这些而满怀负疚感。

而作为父母的你,也要明白,这些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要尽可能从自己的选择里去感受快乐,那时你会觉得再辛苦都很值得、很开心。

就像我原先总和我闺蜜说,商场里最傻的不是花钱不眨眼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敢买的人,而是犹犹豫豫哆哆嗦嗦地花了钱,买完又开始怎么看这件东西怎么觉得不好的人。

钱都花了,还没落个高兴,冤不冤?

买东西,养孩子,莫不如是。

插一句题外话:同样的道理,在爱情友情中也适用。

来源:知乎

喝酒是一种乐趣

作者|周超臣

头图|虎嗅

喝酒是社交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虎嗅昨晚(9月3日)搞了个《我们的关系,都在酒里了吗?》的直播,反响颇佳,从日本到俄罗斯,从中国到英国,嘉宾和主持人四个人畅谈各自社会的酒文化,煞是有趣。

长居日本的那位嘉宾西丹还顺便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观点。她说在日本的职场上,下属和上司敬酒也会像国内那样把杯沿低于上司碰杯,而我两年前去日本出差、跟松下的向坂纪彦部长喝酒时,他告诉我他跟下属碰杯都是平行的,而他也会主动给下属倒酒,这让我以为日本人实现了阶级平等,对日本人大为改观。现在看来,是我误会了。

虎嗅负责直播的小姐姐让我植入的

而在讨论到中国哪个地方的人能喝酒时,观云创始人陈振宇说,第一名肯定是山东,第二名河北,第三名则是江苏。他还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也算更新了我的认知。但我也想纠正一下,并非所有山东人都能喝酒,我就是那种酒量严重给山东拖后腿的主儿。

昨晚的那场直播倒也勾起了我去年喝酒的一些往事。去年为了做一个《“玩”红酒的二代们》的选题,没少喝红酒,以至于朋友嘲笑我这篇文章“怀胎十月”。其实这完全是不懂红酒的人的自卑心理作祟,让我产生了一种如果不喝明白了就无法动笔的绝望。其实大可不必。你无法为了搞懂房地产就去学个建筑学,去工地当一个月的建筑工人,抑或是进入一个房企做一个月的销售;你也完全不会为了吃一顿美食就去蓝翔技校学半年厨师,对吧?

但像我这么愚钝的人,大概当时没想明白,总觉得红酒之于我是堪比哲学般深奥的陌生领域。虽然去年在喝红酒上造了一些钱,但也完全没有白喝,至少通过喝红酒,可以让你变得社交起来,甚至交了一些还不错的朋友。

我想,这就是喝酒的乐趣之一了。

喝红酒讲究个观色、闻香、品味和归纳,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

有幸的是,第一个教我怎么品鉴红酒的是一个出生在波尔多产区的法国人David,长居中国台湾,上次在大酉·The Merchants——如今在京城红酒圈里小有名气的一家红酒+创意菜的综合体——一群互不相识的人互相碰着酒杯、谈笑风生。然后我问David怎么品鉴一瓶红酒,热情浪漫的法国人把我拉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然后给我上了一个红酒品鉴速成课——尽管到现在我对红酒知识也没什么长进。遗憾的是,自那之后,我们就没有再见过了,不过他的热情依然让人难忘。

同样是在大酉——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几乎成了我喝红酒的革命根据地,坐落在虎嗅曾经盘踞了五年的东城区77文创园,距离故宫和中国美术馆仅一步之遥——它的主理人Isabella高梓清是帮我红酒扫盲和扫雷的灯塔。大酉里的每一款酒都是一些很小众的、酒庄和庄主有极强故事性的、并且绝不会出错的酒。在这里,你可能会喝到几千上万的酒,也可能喝到200多块钱的酒,唯一的一点是,你不会喝错酒。

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有一对总能碰上的中年夫妇,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认识了之后才知道这对杨氏夫妇是中国香港人,一直在大陆工作。夫妇住在北京的郊区,但每周都会去大酉一两次,临走还要带一两瓶走。两个人的穿着都极其朴素,即使来参加有很多人的聚会也少言寡语,专注于品味红酒的魅力。

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在他朋友圈里看到他日常带着老婆去北京各种有趣的餐厅、酒吧,状态宛若少年,有时俩人手牵着手,恩爱如此着实令人羡慕。我们约了几次小云南——虎嗅在77文创园时的会客厅、我的深夜食堂——至今都未成行,但他已经带他老婆和朋友去过几次了。

还有一次,大酉搞了个膜拜酒品鉴会,认识了一个长得像极了小岳岳的哥们儿李贤龙,品鉴至最后一款酒的时候,他站了起来,哦,原来他是品牌方之一,敖云品牌大使。

他带来的是一款叫敖云的红酒。敖云是LVMH集团在中国酿造的第一款膜拜酒,也是中国第一款膜拜酒,定价昂贵,300欧元,在国内也要3000元出头。敖云酒庄的葡萄园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德钦县、梅里雪山脚下,当地气候接近波尔多,拥有理想的风土条件。我们喝了一款敖云首个年份酒2013年款,后来又品鉴了2014年那款,临了,我忍不住买了一款2014年的放家里存着,静待一个好时候拿出来喝掉。

李贤龙也是个热情至极的人,去年圣诞节前他又在南城一个极其低调的地下酒堡里搞了一个“风土无边”国产红酒品鉴,邀我去参加,喝了一些很有潜力的年轻酿酒师在西藏和云南酿造的红酒,他们有的从欧洲学习酿酒归来,酿红酒是一个极其需要耐心的事情,有时候给葡萄园选址就要考察很多年。

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红酒是专为公益酿造的,而一款叫卡瓦根嶈的酒让人记忆犹新,有人说它闻起来有一股玛咖的味道。

说到酿酒,就不得不提一个我去年认识的极具野心和潜力的酿酒师戴鸿靖,一个一开始被我严重低估了的家伙。

他是Isabella介绍给我的。当时大酉搞“一月一酒”——就是每月邀请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酒庄的酒入驻——他带着他酿的一款叫My Girl的酒来给大家品尝。第一次见的时候,他剃着个板寸,第一印象是一身泥土气息,跟我印象中的酿酒师有着较大差距。后来我们成了朋友后才知道,原来他当时刚从云南还是宁夏的葡萄园钻出来飞到北京,像所有成功的酿酒师一样,他在全国各地寻找自己的葡萄园。

2017年他开始自己酿葡萄酒,并打造自己的品牌小圃酿造。年初我给他打电话,当时他正在香格里拉寻找他的葡萄园之地,他跟我说,云南那片葡萄产区已经被时间验证过,比如上面提到的敖云葡萄园,他只需要循着他们的足迹在附近找适合自己的葡萄园就行了。但他的小圃酿造的葡萄主要产自宁夏——中国另一个葡萄酒产区,这里日照充足、气候干燥,但冬季过于寒冷。

戴鸿靖说他想成为中国最顶尖的葡萄酒酿酒大师。今年Isabella在三里屯的那里花园新开了一家大酉·M Natural餐厅,以自然酒为主,据悉酒单就是戴鸿靖给做的。这个人我改天有空专门写一篇。

当然喝酒也遇到过一些糗事。今年疫情好转后,朋友带我去六环外参加了一个红酒局,我去主要是因为那边能飞无人机,当时我刚拿到大疆还没发布的Mavic Air 2,需要试飞体验一番。太阳落山后,在主人家的小院里喝红酒、吃花胶鸡火锅。喝至中途才知道小院的主人叫黄超燕,前超模,曾经还登上过意大利版《VOGUE》,并担任过艾滋病防治协会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国际微笑组织中国亲善大使等,现在创办了自己的Miss Yolanda定制首饰品牌,还在西单开了一家花禾牛餐厅,我们当晚吃的火锅和食材就是按照她餐厅的标准制作的。

她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次我不小心把一杯红酒碰倒了,一滴不剩地泼在了她从欧洲背回来的地毯上,着实让她心疼了好一会儿,也让我一直内疚到现在,正如她所言:“你会记住我一辈子的。”

其他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比如有一个长得有点儿着急的北京孩子,年龄比我小,但看着比我成熟很多,留着八字胡,一头波浪长发,长得有点儿像高大威猛低配版邓超,一个北京人说话特拿着欧美人的腔调,但却不招人讨厌,也是神奇,但被我那晚调侃了一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还认识了一个负责小米国际部负责印尼业务的谢子阳,住在三里屯,偶尔回国会去大酉喝点红酒,他至少一定程度上改观了我对小米的看法,原来小米也有会生活的人,可能跟他是中国香港人有一点关系。

当然喝红酒也会有些离奇的事情发生,比如昂贵的开酒器不知所踪,喝醉了拿错别人的西装第二天再给送回来,本来说好了请客、结果结账时面对高昂的酒单拒绝付钱……不过都是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凭添乐趣。

喝红酒时一般不会劝酒,大家既发扬了优雅的部分,也保留了克制的部分,既不同于喝白酒和啤酒时先自干三杯再聊天的奔放,也不会像喝中国人喝白酒那般讲究尊卑长幼、逼着你喝。

三两个朋友开两瓶红酒能聊到凌晨两三点倒是常有的事儿。无论你是哪国人,无论你的英语多么差,外国人的汉语多么不好,都没有关系,当大家的红酒杯碰在一起的时候,红酒就是沟通语言。

喝红酒是一个享受过程、注重分享的事儿,也如同一瓶开了的红酒需要氧化、慢慢把自己打开的过程。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每次见朋友都会带一瓶从大酉买的红酒作为小礼物送人,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品味,以及想把一瓶你认为不错的酒分享给更多人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你又会认识一些有趣的人,交到一些有趣的朋友。

过去我推崇的是绝不参加任何无效的社交,现在我更愿意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不能不说是喝酒的副作用。也希望大家可以偶尔喝一点。

不求酩酊,但求微醺。

运气能后天取得吗?

文长长说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运气是能后天取得的。但获得好运气,不是靠每天沐浴焚香,双手合十的祈祷,更不是每天在微博上转发好运锦鲤获得的。

虽我也常常开着微博小号,转发着“转发这条微博,你等待的事情都会有美好结果”类似的微博,可我心里很清楚,转发锦鲤只是“宁可信其有”的一种心理安慰方式。

近些年,我每次转发锦鲤想求的不外乎这三件事“写作顺利,稿子通过”、“逢考必过”、“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遂”。可稿子之所以能过,不是因为锦鲤起作用了,而是我对着电脑一遍遍修改的结果;考试能通过,也不是因为我从哪里借了点助我一臂之力的东风,而是我考前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资料,写了一摞A4纸,A4纸上密密麻麻的字才是我考试通过的法宝;人生也没有特意偏爱我,为难的时刻我也遇到很多,所谓的大家眼中的“万事顺遂”,也只是因为每一次在生活把那块很重的石头扔向我的时候,我努力地没让自己被完全打趴下,再不认命地一次次爬起来。

但这些故事的B面,大多数人不知道。

日后,若有人再夸我“你好厉害,竟然能写作、出书”、“你真聪明,考什么都能通过”、“你的人生真顺遂”,我也只会虚伪地回一句“其实,都只是因为我运气好”。

不止是我,很多人都是如此,大家都擅长用表面的光鲜亮丽遮盖住自己背后吃过的苦,在功成名就后,面对来祝贺自己的人,用一句“我只是比较幸运”将过去一笔带过。

除了当初那些看着我们吃了苦,知道我们一路如何艰难走过来的人,知道我们曾经的努力和心酸,未来很多时刻,这份心酸和难熬,我们不会与大多陌生人说起。

一来,故事说来话长,第一个第二个问我们的人,我们还愿意认真讲述一番,但同一段故事讲太多遍,同一件事被问太多次,讲故事的我们也很厌倦,慢慢也不愿再跟陌生人一遍遍讲着已经讲了很多遍的熟悉故事了,再者听众也未必有耐心听;二来,长大后愈发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么几段心酸时刻,惨的又不只我一人,比我更努力的也大有人在,何必一遍遍讲着自己的心酸奋斗史,显矫情。

而,“我只是运气比较好”是能结束这一话题最绝佳的话语了。甩出一句“我今天所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运气”,把成功归结为天意,听众除了羡慕,也不会再继续问“你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为什么能一下子就好这件事”类似的问题。这可是我的运气啊,是天意啊,天机不可泄露。

所以,大多数人不会知道故事B面关于努力的故事。

他们听到更多的就是关于好运气的故事。

但是,那些看起来很吸引人的故事背后,真的没有一点点“好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吗?

答:任何成功背后,多少是有点好运在里面的。

但那份好运不是坐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就能心想事成,天降七位数大奖的纯运气,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这样的好运是不存在的。“万事顺遂”背后的好运是在我们努了力,付出了时间,付出了成本,付出了精力,而后在时间的发酵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均能如我们愿。这份好运是人为促成的。

世间最让人羡慕的好运不是天降好运,那份幸运无迹可寻,无法延续,靠天赏饭,太没安全感。真正值得让人羡慕的好运气是,努力而后能如愿,一切有章可循,遵循游戏规则,好运也可无限延续。

玄学意义上,躺在家随随便便心想事成中几百万的走大运,我没遇到过,也没值得分享的方法(有生之年,若我能被这份天机砸中,到时再来跟大家分享方法吧)。但后者,人为促成好运,也是人间最普遍的好运气的获得的方法,我还是能分享三四的:

1.好运源于“该做的,我都做好了”的这份底气

之前学驾照时,科目二硬生生挂了两次,第三次才通过。眼看着一起练车的驾友们,驾照都拿到手了,我还在考科目二,真挺丢脸的。

但正因为我不是传统意义上很聪明的学生,能做成很多事,都只是因为反反复复摔打,跟时间耗,才耗成的,所以我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失败时刻,可收获了更多的失败后怎么再站起来的经验。

所以,讲讲我科目二的心酸失败史(没想到有一天失败史也可当成案例讲):

第一次考科目二,真的是没怎么练好的,但教练跟我们说“好多人平时练得好,但是考得差,还有好多人平时差,但考试能一次过,考试这个东西是讲运气的”,我切切实实相信了这句话。所以练得很差的我,迷之自信地觉得考驾照就是个玄学,向来运气好的我,肯定能过。结果挂了。

第二次考科目二,很多人跟我说“往往科目二第一次一半人会挂,但基本所有人第二次都能过”,我吃下这颗安心丸,想着我都是第二回考了总能过吧。结果又挂了。

第三次,经受前两次打击的我,痛定思痛决心扎扎实实地练车,刻刻苦苦把该记住的点都记住,不抱有一丝侥幸。终于,最后通过。

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我内心想法就一个:那些说自己科目二考过了是因为运气好的人,肯定不是运气好。运气才不能帮你通过考试,只有你平时扎扎实实的练习,把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这份底气才能保证你通过考试。

不要过分迷恋运气,“运气好”只是成事之人的一个说法。真正会给你带来幸运的从不是“运气”,而是你过往习得的知识、掌握的经验、付出的辛累。锦鲤有时会欺你,但过往你的努力永不会让此刻的你失望。

别侥幸,尽可能地做好你该做的,好运自会来。

2.对自己下得去狠手的人,运气通常不会差

所谓对自己下得去狠手,并不是让我们打自己几巴掌,或者故意给自己找点苦头吃。不,不是这样的。

我理解的“对自己下狠手”,是一种坚决的力量,是我非要做此事不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是不管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我都愿赌服输,但在过程中,我必须也有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的毅力与坚持,是你要舍得为自己的人生去争取一丝赢面的勇气。

我在文章里不止一次说过,二十岁开始写作后,我的人生才慢慢变好的。但我没在文章里讲过的是,在我面临着写作这个机会时,我生活里有更大更多的力量在劝我放弃写作。

大学时写作,家里人不支持,我爸不止一次跟我说“你天天对着电脑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什么用,浪费时间,有这么多精力倒不如多看两本专业书”。他拿着毕业的压力,拿着就业的压力,一次次试图告诉我“写东西就是浪费时间”。所有人都跟我说这是错的,但我偏不认,虽表面答应着不写了,但背地里更加努力地看书写作。

后来,写的东西有些人看了,有出版公司找我约稿出书,我很开心地跟我家人说“我要出书了”,此时我爸又开始说“你非要出书吗,万一是骗人的怎么办,别被骗了,写着玩玩就行了”。我爸就是那种很传统的家长,在家乡小城的体制内呆了一辈子,总觉得他帮我选择的人生路就是最好的。

但我当时非常坚持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所以,就算家里人不同意,我也坚持要跟出版公司签了合同,我当时反复跟自己说的是“如果被骗,那也就骗走我的一本书稿,但文长长这个人现在也没几个人认识,我也没亏多少,可如果我选对了,我赢得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还好,最后我赢了。

当然这样的事不少,包括我去年坚持要离开体制,要考研,要重新回学校读书,我那古板又固执的父亲又是如何也不同意,跟我说了一万遍“你把多少人想要的机会,轻便便放掉,你以后肯定会后悔的”。还好,这次还是我赢了,虽然过程走得很艰辛,但我还是如愿成为一名研究生,并且现在每时每刻都跟自己在说一句“你这辈子就算过得再差,也一定要比平行世界里你放弃的那个人生过得好”。

身边很多人跟我说,你运气真好,想写作就写了,想出书就可以出,想挣钱就挣到了,想考研就考上了。但这些B面的故事,知之者寥寥无几。

虽我口头也会说自己只是运气好,承蒙上天眷顾,但我心里很清楚,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主动从生活手里夺过来的,是我自己争取来的。我的运气是,在无数个不被支持和理解的日夜,一边流着泪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一边还不忘在黑夜中默默赶路挣来的。

有段时间,我过得很惨,惨到必须靠着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来给自己力量,看着那些在我们现在很多人心中有头有脸的名人们,也曾经有一段很惨很糟糕的日子,我就觉得很安慰。既然那些称得上“伟大”二字的名人们都是这么惨来的,我又何必自怜。名人传记看多了,会明显觉得,那些看起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名人们,大多也只是比普通人聪明那么一点点,他们人生转折点的那点运气,也只是因为他们比寻常人更勇敢,更坚持,更坚决,才得到的。

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往你的人生里投放一些机会,但你要能接得住生命给你的机会。

3.长久的好运,源自持续的努力

小时候看电视剧,最喜看大结局,每次看到相爱的人最终结婚,努力的孩子最终考上理想的大结局,想当董事长的人最终也获得自己想要的职位,都会很开心,会觉得做成自己想要做的事,人生就是圆满。要不然为什么大结局停留在每个人获得自己想要的那刹那。

这两年,成长了,慢慢觉得,人生没有真正意义的圆满结局,只要你还有想要获得的东西,你的人生就永远是在寻求“好运”庇护的路上。

没成为写作者之前,我觉得要是能成为作家,出书写作,人生就圆满;等我终于慢慢实现儿时的梦想,却发现“作家”二字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得思考“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如何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找出新颖选题,写出新的东西”、“如何一次次克服自己的瓶颈,带领自己一次次突破出去”等,这些成了我新的困惑,是我最想从“微博锦鲤”或者什么玄学的祈祷上获得好运的地方。

看吧,那些大结局之后,电视剧并未继续拍下去的故事,未必就是圆满的。

“万事胜意”这简单的四个字,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也绝非一集45分钟的“大结局”就能概括得了的。

成长后的我,在明白人生没有最终的圆满,锦鲤无法带给我们圆满,“大结局”无法带给我们圆满,“嫁个好人家”也没办法给我们漫长的人生带去真正的圆满后,开始坚信人生是一场长跑马拉松,想要让人生一直活成走大运的开挂样子,你得一直跑下去。

一两次的好运,比如转发个微博中了个奖,考试遇到的题目刚好是你进考场前临时抱佛脚最后看的那道题,可以靠老天一两次打瞌睡获得,但想要获得长久的好运,终究离不开长久的努力。

好运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努力。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还在把“运气”当成不劳就可获得很多的神奇存在。

我曾经也是二本学生

作者 | 黄灯

编辑 | 从玉华

1995年,我毕业于湖南一所地方院校,按今天的划分,也算是二本院校的学生。2005年,我博士毕业,进入广东F学院当一名教师,见证了80后、90后年轻人的成长。短短20多年,那些与我起点一样的二本学生,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是否如我一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工具,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我的学生,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以及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流连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端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毫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对未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招聘会上的大学生。

我想知道,学生背后的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能力,在就业质量中所占的具体权重。如果其权重越来越被个人实际能力以外的因素左右,那么,对大学教育的审视,尤其是对彻底市场化后大学教育的审视,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风》

2005年10月8日,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我所在的系部叫经济贸易系。初次上课的教室在二栋101,这是一幢陈旧的教学楼,黄色胶合板的连体桌子,有些桌面已经斑驳、翘起,凳子是那种只要站起来,就会发出刺耳声音的活动凳,学生下课时,会劈里啪啦响上半天,涂有银灰色油漆的铁门,像仓库的大门,式样老土,看起来粗糙、结实,一把厚重的铁锁,用铁条焊接而成,一块同样陈旧的黑板,讲台上散落的粉笔,立即将我带入上世纪90年代大学的氛围。因为建筑的陈旧,二栋没有配备多媒体,这种原始的状态,让我心安、平静,备感踏实。

几年后,因为教务处对课件的要求,是否使用多媒体成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标准,我不得不放弃落后的二栋教室。很长时间,我才意识到,随着我专业知识的增多及教学经验的丰富,为什么课堂的味道,却再也找不回2005年二栋的感觉,这和教学手段的变化密不可分。对人文学科而言,多媒体对课堂的干扰和伤害,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的泛滥及花哨的内容,让老师无形中备感压迫,也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力上,缺乏锤炼的机会和耐心。

一间没有声、光、电过度配置的教室,一间只能容纳50人的教室,一块黑板,一盒粉笔,最简单的桌椅板凳,够了。

051841班,是我教过的第一个班,共57名学生。大一新生的眼睛是亮的, 他们和我一样,紧张、试探,他们第一次走进大学课堂,我第一次站上大学讲台,我们互相照亮,又彼此隔膜。

2006年5月17日,因为天气是少有的大台风,我将原本准备好的作文题,临时改为《风》,让学生现场完成。作业收上来后,一个名叫邓桦真的女孩所写的内容,让我无法平静。

作文《风》:

很久没有写作了,可没想到再次提笔时却是自己的心情糟糕得不能再糟的时候,我没有心情去体会风的呼啸,只能用呼啸的“风”来写自己的心情,外面那一阵阵凄厉的风声不正好是自己此时内心的哀鸣吗?

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内心免不了一阵阵剧痛。“我要上大学”的呼喊在我耳旁回响,承受着村里人“不孝”的看法,抱着贷款的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大学,写“贫困证明”、写“贷款申请”等那么多的努力,今天可能却要被“你父母才45岁,还很年轻啊”一句话宣告白费……如果贷不了款,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将来的日子该怎么过?父母一个月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到1000元,一个弟要上高三,一个弟要上初三,想借钱也没处借,而自己也差不多半年没拿过生活费了。如果不能贷到款,自己该如何向父母交待,等等。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可我却不得不一一去考虑,高中的时候多么向往大学生活,到了大学才知道大学对有钱人家的子女来说是天堂,而对自己却有更多的痛苦,面对连下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知从何而来的时候,我不得不去考虑更多,虽说在校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可我为经济、为生活的时间却远远多于学习的时间,此时对我来说,或许生活已经更为重要。我真的不想长大,也不想成熟,可我却不得不比别人考虑更多如何去生活。也曾一遍遍地自我安慰——“车到山前必有路”,也一次次劝自己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世上没有过不了的坎儿,可每次都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后发现自己的内心更痛,我努力地去生活,打暑假工、勤工助学、去找兼职,却又发现想要生活是多么不容易,不是自己想去做就可以,条件的苛刻,身高、相貌的限制又让我自卑,让我更觉渺小。有时候想到生活的种种,我会连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也许,我一开始的选择就是错的,我本不该来上大学……

外面的风仍在呼呼地吹,是否也能吹走今天我烦躁的心情?

老师,真的很抱歉,今天为贷款的事烦透了心情,刚回来就要写作文,我真的一点思绪都没有。你就当做一回我的听众好了。抱歉。

她所描述的状况和无奈,让入职不久的我极为震撼,以至于在一种不安和难以放下的焦虑中,当天就通过校内邮箱,向全校的老师为她发起了募捐。《风》几乎成为我职业生涯中,自我生存状态调整的开端。在此以前,我对自己博士毕业以后找工作的轻率、疏懒、意气用事,时有后悔甚至自责,我对学校不能提供专业平台,更多时候只能上公共课的状况,感到学术生涯的迷茫和无望,我羡慕那些进入名牌大学任教的同窗。

正是像《风》这样的作文,其坦率的文字,悄然照亮了我内心忽略的角落,瓦解我内心的偏见,一点点卸下我早已淤积的虚空,让生命的姿势一点点下蹲,并在具体的生命观照中,找到内在的充盈。

后来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平淡无奇课堂的皱褶处,隐藏了很多很多像她一样的学生。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现实

让我惊讶的是,很多农村和城市孩子,面对高考这个话题,有不同的态度。不少城市出生的学生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刘奕晓将此比喻为“一场赌博”。方雪怡表示“中国学生的青春时代似乎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了两部分,高考前,高考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同学之间小小的攀比,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得我五脏六腑都疼”。

但不少农村学生充满了闯过高考的庆幸。一个叫苏艳的女孩说,“我们受过中国教育的一代回首过去,都埋怨高考,记恨它,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给我们这些寒门学子一条走向富裕、离开贫穷的道路”。陈文婷坦诚,“回忆起青春,能想起的只有假期里不愿上的辅导班,黑板上永远擦不干净的数学公式,空气里的粉笔灰味道,向家长报告成绩时的惴惴不安”,“而今,我坐在大学的课堂里,我又无比感激高考,是它,让我有了通过自己的双手,以笔为剑,拥有看到更辽阔天空的机会”。

考研学子们将楼道、天台变成了自习间。

他们的中学时代,过得异常辛苦,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几乎到达极限,在“倒计时”“誓师会”的催逼下,时间观念非常强,不少学生甚至连洗澡、洗衣服、情绪不好时的哭泣都嫌浪费时间,“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应试理念,杀气腾腾,深深根植在他们心中。

也正因为经受了压力过大的考试进阶,课堂上,学生们中规中矩、老成持重。从教13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我发生过争论。他们的平和中正与我们大学时代的张扬放肆,构成了鲜明对比。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意外的表现,他们收缩起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逼到绝境,唯一能够下手的对象只有自己。

在我的大学期间, 我偷偷将一条纸做的假蛇,放在英语符老师的讲台上,老师吓得大惊失色,决定停课查出恶作剧者。众目睽睽之下,我满脸通红站起来,承认错误,最后闹剧就像没有发生过,消息甚至都没有走出教室。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四任班长

我的一届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班上一共选举产生了4任班长,他们分别是曾刚、王国伟、吴志勇、石磊。

回过头看,4位班长毕业以后的选择和现在的处境,实际上代表了十几年前二本院校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机遇和可能。

曾刚的特点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强,毕业以后,他选择了一家银行,很快就进入了较好的工作状态,成家立业,在广州买房立足。他是这个现实社会,最能适应现实的年轻群体,往往能最快、最直接地获得较多的发展资源和现实利益。

石磊在大四那年被选为班长,他出生在潮州市,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经营一家摄影店。因为从小的衣食无忧,他一直懵懵懂懂,直到大四那年才意识到要毕业了。毕业后,进入了广州街头遍布的各类英语培训机构,“4年之内换了6家单位。”

广州是待不下了,只有一条路,回家考公务员。他仅仅复习了一个月,幸运地考进了梅州国税局。他很快结婚、生子,父母一辈子打点的摄影店,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儿子成家时,心安理得地拿出所有积蓄。尽管他将每月的日子描述为,“信用卡先还两三千,然后那个支付宝、那个蚂蚁花呗再还两三千,房子供两三千”的境地,但他以前的迷惑,烟消云散。

广州四年的辗转,仅仅依附一个二本院校的文凭,并没给他挣得一席之地。独生子女背负的传统责任,让他意识到确定的人生轨迹,对父母的重要意义。说到底,还是回家考公,让他并不坚挺的大学文凭获得了饱满的汁液,成为支撑他此后人生的坚实依靠。

作为第三任班长,吴志勇性格沉静。毕业后,他和很多同学不同,没有选择进入银行,而是坚持进了一家社工机构,尽管收入极低,还是坚持了3年多。考虑到他家庭的经济状况,2010年左右,通过朋友的介绍,我竭力推荐他进入珠三角一个经济发展不错城市的公安局,他听从建议,但没想到仅仅在公安局待了不到10天,就断然辞职,还是回到了社工中心,并坚持了很长时间。

细数他毕业以后的职业,他在网上卖过时装,后来还曾加入一个美容机构,专做纹绣行业的培训师。在最近的一次电话聊天中,我得知他已放弃了纹绣的项目,转到了其他行业,他和我谈起纹绣行业,“都是套路,都是包装”。

毕业多年,他性格中的敏感、自尊还是如此显眼,没有被生活打磨得哪怕圆滑一点点,但生活还得继续,尤其在结婚生子以后。经过八九年的摸爬滚打,他深切体会到人必须首先活着,想起在社工机构的多年生活,他不后悔,却觉得遥远而不真实。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和在外打工多年的哥哥,合伙开了一家饮食店。饮食店的工作极为繁忙,利润也不丰厚,处在“不请人忙不过来,请人就没有任何利润”的境地。很多时候,他必须亲自上阵,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快递小哥一样,将外卖送到一个和他境况可能差不多的人手中。

北京,下班时间的“蚁族”聚集区。

电话中,他和我说,“生活已被控制,生活已被金钱控制”。

比较而言,王国伟的经历和成长,代表了典型的农家子弟的成长路径。

从大二开始,王国伟被同学推举为班长。他性格腼腆,刚进校的时候,和其他农村来的孩子一样,不是特别擅长和老师打交道, 也不懂得去刻意经营人际关系。中学阶段他曾写过几十万字的武侠小说。

尽管我不会评价武侠小说,但从他的文笔,可以感知他良好的文字根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真正被兴趣吸引的人,是一个有目标和梦想的人,这在我教过的几千名学生中,凤毛麟角。

王国伟出生在广东四会一个叫邓村的地方,他父亲用邓村的古老手艺,经营了一家古法造纸的小作坊,还从事饲养、种植、电工、泥水、针织……供他和妹妹读书。

1995年,父亲斥资在四会市区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父亲一眼就看到了城市和乡村教育资源的差距。父母坚守乡下的作坊和田地,为了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起早摸黑,将兄妹俩交给奶奶在城里照顾,这种选择,恰恰和内地外出打工农民的选择相反。

王国伟性格务实,他目睹父母在生活中的挣扎,清晰地知道大学毕业以后的首要任务,不是坚持武侠梦,而是解决生存。

他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银行的工作,为了揽储,为了顺利度过12月31日“银行从业者的解难日”,他不得不过上陪酒应酬的生活。银行的工作仅仅坚持了一年,尽管收入不错,毕业第二年,他毅然参加了全省公务员考试,成为四会监狱的一名狱警。他的务实,帮助他再一次成功实现了转型,“之所以报考这个单位,主要是因为它招录人数比较多,容易考”,尽管因为环境的变化,这份工作比之银行风险要大,但他身心却获得了更多自由,“在这里,我不用为了取悦别人而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人,至少不用去应酬。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资更稳定些,并且能够给予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的未来该向哪个方向前进”。

比之虚无缥缈的作家梦,他的选择显然更能让父母尽早挺直多年被生活压弯的腰。

四任班长,从出生而言,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二本院校的起点,也许让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否认,无数个体的努力,正悄悄改变群体的命运,并事实上推动社会更为稳固的站立。

分野的关键要素是房子

尽管跨越了23年的光景,我2006年第一次当班主任的062111班学生的命运,和我1995年大学毕业的班级——岳阳大学9202班同学的整体命运,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毕业20多年后,我的大学同学都在干什么呢?以2005年参加毕业十周年聚会的36人为例,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的有29人,占到八成,在国营企业的有6人,在外资企业的有1人。有意思的是,除了4位同学在工作中发生变故,存在二次就业外,80%的同学一直在湖南本地同一单位或同一系统工作,这种状况,充分显示了高校在没有市场化以前的就业特点:在国家包分配的前提下,个人和国家及单位的粘连非常紧密,尽管人才流动性相对较差,但人才的稳定性极强,个体对单位的情感认同深厚。

我2006年第一次当062111班主任,班上52名同学,全部在广东就业。有意思的是,毕业时,班上没有一人选择考研。整体而言,他们对自己的就业状况较为满意,并不需要通过文凭的提升去改变生存状况。

尽管从整体而言,因为毕业赶上了房价低廉、经济环境较好的阶段,大部分人获得了较好安顿,但不得不承认,仅仅8年时光,从同一间教室出发,同学之间的分化已经开始。分野的关键要素是房子。

杨胜轩毕业后的境况,和毕业后在广东买了6套房的同学构成了鲜明对比。

胜轩是班上少有的广州籍学生之一。胜轩家就在芳村鹤洞桥附近,“反正亲人的各种生活,就围绕这个鹤洞桥”,这是他对家的一种直观理解。妈妈从自行车厂下岗后,爸爸也从药材公司下岗。胜轩尚小,父母就在附近的菜市场开了冰鲜档口。父母工作非常辛苦,他念小学时,天还没亮,妈妈就得踩着自行车去黄沙拿货,要忙到晚上六七点才能回来,每次收工,则会将很多又脏又腥的新鲜鱿鱼带回家,仔细洗干净后以便第二天售卖。

父母开冰鲜档后,十几平方米的居住空间,越发捉襟见肘,广州潮湿的天气,不允许他们将卖剩的冰鲜放置室内,为了找到合适的空间存放当天无法卖完的冰鲜,父亲向原来的单位求助,终于得以允许使用不远处单位空余的平房。

到初二时,小平房面临拆迁。在失去临时住宅之后,他们一家依然没有离开鹤洞桥附近。在胜轩的脑海中,始终无法更改白鹤洞地铁曾经是19路车总站的印象。芳村的记忆,渗透进了他的童年、少年,以及整个成长史,广州城市的变迁,同样在芳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胜轩而言,属于他个人生命史的片段,除了时尚、便捷的地铁取代低矮的平房, 除了老旧的公交车站的消失,更为深刻的感知,来自家庭内部的裂变,父母下岗、房屋拆迁,这些大时代的宏大词汇,通过一桶桶冰鲜和父母的抗争,成为他成长过程中更为真实的碎片。

很长时间,胜轩一家租住在白鹤洞边。后来,他们从亲戚那儿东拼西凑了几万元,在白鹤洞旁边,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这是父母在生存钢丝上,依赖房价低廉稍纵即逝的机会,颤颤巍巍作出的大胆、英明决定。

考研学子在天台上自习。

2006年,胜轩考上了广东F学院。“在大学前,我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我出生在工薪阶层家庭,没有培训班,没有夏令营,我上课时,非常专注,导致我没有兴趣爱好。我的状况代表了60%-70%学生的状况”。在我当班主任的2006级中文班中,胜轩是12个男生中最安静的一个,也是最省心的一个,他带着厂区孩子的温厚、本分,从来没有多说过一句话。父母双方的下岗经历,以及父母下岗后为了生存所遭遇的艰辛,在他的性格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父母被单位和过往岁月抛弃所致的失败感,在胜轩毕业8年后,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一个班主任的身份,从他的职业经历中,分毫不差地丈量出来。

男生认真喜欢上女生会是什么样子?

任亚说
说来奇怪,男生的真正喜欢,反而看起来没有那么喜欢。

同样,一个看似极其喜欢你的人,其实真的不一定有多喜欢你。

一个男生对你嘘寒问暖,关心至极。你以为这是关心,其实是海王撒网;

一个男生逗你开心,让你欢喜。你以为只对你一个人,其实这是他本身就是个幽默的人;

一个男生跟你敞开心扉,各种谈心。你以为是他信任你,其实他只是没太把你当回事,说过就忘了。

一个男生为你不断退让,包容一切。你以为这是男友力的典型表现,其实他压根懒得跟你讲道理。

有太多女生就是因为压根分不清男生爱意的表达,不仅错过真爱,还会上当渣男。

阴差阳错,很可惜。

我结合多年的咨询经验与不同男性交流时的观察总结以及从男性的角度出发,从两个层次,告诉你男生真爱一个人的表现。

第一层次:详论男生喜欢你时,个人方面的转变。比如个人性格、思想等。

第二层次:详论男生喜欢你时,关系方面的转变。比如说话语气、态度、处事方式等。

一.男生喜欢你的时候,个人方面的转变

1.第一反应,是自卑

世人总结出一个规律:爱情出现在女生身上,她们的第一反应是勇敢;而出现在男生身上,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自卑。

这句话一点错也没有。平时走路带风的男生,遇到心爱的女生会顺拐;平时牛哄哄的男生,遇到心爱的女生会不敢发言。

如果真的喜欢上你,男生会开始怀疑自己身上一切的特质是否会得到你的喜欢,于是他们不能完全放松地做自己,要么唯唯诺诺羞于表达,要么矫枉过正外强中干。

2.把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跟普通女生约会,他会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而跟你约会,他会猜测你最喜欢他穿什么样的衣服。

“你想吃什么?”“你觉得怎么样?”都是他最常说的话,通常会让你觉得他没什么主见——其实他也是真的装不出什么霸道总裁。

因为只要喜欢你,他就必须将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3.你的感觉比他的面子重要

男生都是很要面子的,特别是未经世事的年轻男性更是不容易拉下脸承认错误。

但真正喜欢你的男生,会在自己的面子和你的感觉当中做出抉择,通常是后者胜。前一秒在赌气在骄傲,但一想到你伤心难过无法自拔,他们就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巴掌。

“要不然低个头算了吧,我可不想让她伤心。”

4.非常容易把你的话当真

本质原因是他太小心翼翼,认真对待与你的每个细节,更不愿忽略自己在你心中的感受和地位。

你开玩笑说讨厌他,他就真的觉得你在讨厌他;你说你不想谈恋爱,他就真的黯然神伤觉得自己没机会了。他只相信你口说出来的每一句话,而不敢对你抱有擅自编排的幻想。

二.详论男生喜欢你时,关系方面的转变。

1.共情力超强

如果一个男生真的喜欢你,他身上定会产生一种超强的共情力。

特别是“负面共情”:比如你遇到挫折伤心、被人诬陷、生活难题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感到失落之时,他一定会感到与你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失落。

与之相对的,就是那些看似爱你,实则不爱你的男生,他们很容易在这个环节暴露真身:因为他们压根不会与你产生负面共情。

你伤心难过之时,他们要么在一旁就那样看着,不痛不痒地例行公事,安慰几句;要么躲得老远,生怕自己惹祸上身,还得哄。

2.足够的尊重

你会在喜欢你的男生眼中,得到足够的尊重。

你喜欢什么,他会想方设法带给你;你讨厌什么,他绝不会故意提,更不会逼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试图刷新你的底线。

你清晰地感觉到他在对你的关系上是上了心的,是完全考虑你的感受的。

3.最经常展现给你两面:一面是最好的一面;一面是外人见不到的一面。

前者是他因为喜欢而对你小心翼翼,后者是因为他因为喜欢而不自觉流露的脆弱的自己。

所以,他每次见你必须仔细到饬、说话再三斟酌、乐于展现优点。

同时,他又是与常态相反的:彪形大汉也开始研究口红、翩翩公子也想要展现肌肉、忙碌学霸开始抽出时间陪你玩游戏……

4.将情绪与你挂钩

BBC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专门记录男女间同情心的差异。研究显示:男性对于陌生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远远低于女性。

也就是说,当男生真的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种极其理性到冷血的生物。

他们会排查会判断,会逻辑计算,他们觉得“不值得”的时候,马上就会掉头就走。于是有那么多男生不屑于跟自己的女友置气,从另一层面来说,他们也真的没有那么喜欢女友。

但当他们开始对你有情绪反应,乃至这种情绪反应大过了理性判断,他们就已经对你无法自拔了。

比如,你不回微信他们会抓狂、几天不见你就思念泛滥、会对你的异性好友吃醋……

所以,真的别太把男生的表面行为当作爱情的标注。这些行为就像排演,有时越漂亮,反而越机械,越不走心。

真正喜欢你的男生,是有感情的,是犯错误的,是瞻前顾后不够完美的。

你需要了解人性之后,再来洞察爱情。

如何看待朋友间的暧昧?

不辣说

暧昧,是一场空欢喜。是地上的人爱慕一朵得不到的云,为其写诗,尝遍思念,但等它真的变成雨缓缓坠落,飞奔入怀的时候,人却又撑起了伞。朋友间的暧昧,不管多轰轰烈烈、辗转反侧,最后都还是朋友且只是朋友,如此而已。不要高估暧昧的力量,它最大的作用是让人相信:原来,李大仁和程又青的故事,只是用来弥补现实世界中朋友间暧昧无果遗憾的。

朋友间的暧昧和恋爱中的暧昧不同,后者有准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的,而前者只是暧昧而已。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喜欢狗,会每天去宠物店逗一下它,不管刮风下雨,享受的是瞬间和当下的短暂快乐。但从来不会想要在自己家养一条,真正地拥有它,照顾它。陪伴生病虚弱的它,也见证日渐衰老的它。前者的喜欢是可拥有也可错过的无所谓,后者的喜欢是不想错过,想拥有。

这是两种不同的喜欢,暧昧的发生也是不同的。恋爱中的暧昧,是恋爱的一个阶段。它可以生根发芽,推进两个人的关系。这样的暧昧,爱情是土壤。但如果暧昧的土壤是友情,就永远不会开出爱情的花,这就是我想讨论的“朋友间的暧昧”。

打着“朋友”的名义有着超越友情的亲密,超越友情的互动,超越友情的帮助,是最常见最直观的朋友间的暧昧,也就是所谓的“朋友之上,恋人未满”。这样的关系要么是两个空窗期的朋友互有好感但又没到恋爱的程度,恰巧暧昧可以用来排遣寂寞和孤独;要么是一方有意接近,一方也不排斥也不接受,刚巧暧昧可以用来维持友情并也不妨碍各自爱情的追逐;要么是一方有意更近一步,另一方却只想两人做朋友,正巧暧昧可以用来缓解开口拒绝和被拒绝的尴尬。

无论朋友间的暧昧是上面的哪一种情况,结果都是没有结果。因为,“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换句话的意思是“只是朋友,止于朋友”。不要挑战友情的底线,更不要迷信爱情的魔力。

试图用暧昧实现从友情到爱情的,多数是以破产告终。水变成水蒸气的一般条件是加热温度到100℃,在此过程中,哪怕是99.999℃时,水都不会沸腾。

朋友间的暧昧,不管来得多热烈,多狂热,但亲爱的,这并不是爱情。

要相信,真正超越友情的喜欢,从来不是只甘心做朋友,而是愿意冒着失去一个一生挚友的风险也不要错过这次告白。如果没有真诚的告白,只是朋友间的暧昧,不如退回朋友的位置,回到自己的世界,好好计划自己的人生。

成年人之间的感情的确很微妙,甚至非常模糊,不是能用“男朋友”“恋人”“未婚妻”“妻子”等这些明确的关系去做简单粗暴地划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很复杂,复杂到有很多关系无法给予明确的定义。就像电影《小偷家族》中,他们是陌生人吗?是。他们是家人吗?也是。

正因如此,明确的关系:朋友、恋人、爸妈,才显得更为珍贵。明确的关系意味着确定的责任和义务,也确定着人和人之间行为的边界。虽然,感情难以被精准定义,但有了“明确关系”这边尺子,行为也就不易越界。

人与人相处需要分寸感,这样的分寸感是朋友在朋友的位置,恋人在恋人的位置,而不是含糊不清,在朋友和恋人的中线设置特别领域仅供暧昧。

或许有人会享受朋友间的暧昧,但一定也有人备受困扰。享受暧昧的人喜欢这种这种像雨像雾又像风的感觉,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没有承诺的束缚,也不必有责任的牵绊,只要“开心就好”。被暧昧困扰的人迷失在这种含糊不清的关系里,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这样的关系究竟更像朋友还是更像恋人?

以朋友身份暧昧的两个人特别像角色扮演,两个人默契地将对方认作自己的交往对象,以演员的身份说着真心话和违心话,用戏剧的方式来掩饰真实内心、逃避拒绝尴尬。不投入、不入情的表演和拙劣的演技,既不能假戏真做,更无法真戏假做。彼此的试探和躲闪,是你进一步,他退一步,你退两步,他进两步的游戏。

如果爱情是两个人互相奔向彼此,紧紧相拥,朋友间的暧昧更像一场礼貌的共舞,保持亲密却又保持距离。

“如何看待朋友间的暧昧”,这是一道友情题,不是爱情题。准确地说,它都不配成为一道爱情题。因为,爱情是直接的、是热烈的、是疯狂的,是有两张船票,一定跟你走的冲动;是多年后在日本偶遇,纵使各自成家,仍走进街边酒店的义无反顾;是两个人站在未完成的建筑里,让水泥从彼此身上浇筑从此永不分离的勇气;也是各自饮完一杯毒酒,不顾一切走向远方雪地的决绝。

而暧昧,只会让人受尽委屈,却又找不到相爱的证据。

年轻气盛时,人对不同感情的认识和自己感情的表达不会那么精准,稍有偏差难免产生暧昧,造成误会。幸好,有足够的时间体验,有丰富的机会尝试,可以让我们渐渐变成可以分辨不同感情并敢于精准表达情感的大人。

这也是成长最大的礼物,拥有区分混乱世界和复杂感情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遭遇“朋友间的暧昧”时,会自动将其识别为有害垃圾,并丢进垃圾桶。

《我可能不会爱你》是我每年都会重温的一部台剧,其中有无数好朋友互相暧昧的场景:比如自作多情的程又青被小鲜肉利用后和李大仁在酒店睡了一晚上;比如程又青工作不顺利,李大仁特地请假陪她一起旅行;再比如李大仁生病,程又青到他家照顾他,给他涂药油,给他煮鸡汤。

没有人会拒绝李大仁的存在,也没有人不想当程又青。如果能拥有一个这样“特别的朋友”,当然很好。但有一天,我们终归会在人生伴侣和异性好友之间做出最终选择。朋友间的暧昧到头来也不过两种结局:“早晚在一起”或者“迟早不联系”,前者发生的概率和“相信男女之间有纯友谊”的比例一样,占据极少数。

所以,最后这句话送给“想和朋友暧昧”和“和朋友暧昧不清”的所有人:友情比爱情更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