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竞业协议困住的公司人

今年 5 月底,上海大部分地区还因疫情处于静默状态时,胡莹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原本,她计划跳槽到另一家薪资更高的公司,开始一段新的职业发展。然而,让胡莹没想到的是,她被前公司启动了竞业限制,被迫进入了为期 6 个月的 “失业” 状态。

胡莹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的子公司做了两年的产品经理,业务与金融技术相关。“就是普通的 working level,互联网的一个大头兵。” 胡莹说。

竞业限制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避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之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到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新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也不得自己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一般而言,竞业限制适用于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等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近年来,竞业限制逐渐 “下沉”,涉及的人员范围越来越广,一些级别低、非业务核心的员工也被要求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甚至有企业要求所有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也难以幸免。与此同时,竞业限制协议中限制范围的设置越来越宽,列出的竞对公司名单也越来越长。

曾在互联网公司任职法务的黄雪瑶告诉《第一财经》杂志,原来竞业协议可能只是笼统地圈定一个范围,但现在企业一般会把具体的公司全部列出。“有些大公司会注册很多子公司,也会在很多小公司里控股,那么这些相关联的公司可能都会被列入竞业协议中。” 黄雪瑶说。也就是说,如果公司人想跳槽到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可选的范围非常有限。

作为互联网大厂子公司的员工,胡莹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中,限制范围除了与子公司业务相同的公司之外,该大厂的竞对公司也被列了进来,相当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被框进了限制中,被启动竞业限制基本就等于失业。

不断下沉的竞业限制,究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盔甲,还是管理员工的新利器?

01

竞业限制 “重灾区”

胡莹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是公认的竞业限制的 “重灾区”。

进入互联网公司之前,胡莹曾在金融机构工作。那时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己这个级别的员工被竞业限制的案例,在她的印象中,只有 MD(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的高层,才有可能被启动竞业限制。

相比传统的金融、建筑、零售等行业,近 20 年才发展起来的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从社交、线上支付,再到电商直播、社区团购,新的风口不断涌现,互联网企业的版图越做越大,而在每一个领域,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互联网的盘子做得太大了,它们开的新业务特别多,而竞争迭代又特别快。企业都想在新领域里拔得头筹,所以有关新业务的任何信息都不希望透露给竞争对手。” 黄雪瑶分析。

与互联网行业类似,其他一些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竞业限制重灾区。

去年 5 月,工作两年的王宇通过内部转岗进入了公司的自动驾驶部门,负责系统测试。几个月后,王宇觉得自己在公司的发展陷入瓶颈,开始考虑跳槽。

那时正是自动驾驶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2021 年,自动驾驶行业迎来投资热潮,根据亿欧智库的报告,这一年中国自动驾驶相关项目投融资次数超过 100 次,投融资金额达到 575 亿元。相应地,拿到钱的企业开始高薪挖人。据王宇估计,当时公司自动驾驶部门的开发体系大概有 30% 的人员流失。

王宇自己也顺利拿到了两家自动驾驶企业的 offer,对方给出的薪资涨幅接近 80%。“我从 2020 年到 2021 年年薪大概就涨了 1.5 万到 2 万元,现在外面突然给我涨了 20 多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很多人都是这么被挖走的。” 王宇说。

大量人员流失后,公司提出了竞业限制。2021 年 11 月下旬,王宇所在的自动驾驶业务线开始发动全员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按照王宇的说法,所有员工要么签下竞业协议,要么就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被 “边缘化”。“公司不会让你辞职,但你做的东西就不再那么核心了,并且在某些考评中还要承担背锅的角色。”

竞业限制波及的人员范围也逐渐扩大,王宇记得,一开始只是自动驾驶相关的员工,后来逐渐蔓延到整车部门。在那之后,再有新入职的员工,入职时就需要签订竞业协议。

王宇也没能成功 “跳出去”,在竞业协议里,几乎所有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都被列入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王宇拿到 offer 的两家企业。此外,一些互联网公司也被列了进去。

从企业角度来说,通过竞业限制避免因人才流动而导致重要信息外流,的确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手段。资深法务王英俊认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自我保护的方式一般就是申请专利和保护商业秘密两种,而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就是竞业限制。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竞业限制也是防止员工盗取重要信息后离职并与公司同业竞争的有力手段。

刚刚进入生物医药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于丽在入职时就签订了竞业协议。她从师兄师姐那里得知,生物医药公司基本都是全员签署竞业协议。她对此表示理解,“毕竟每个部门都是为了公司业务服务,业务性质又决定了每个员工多少都会涉及到一些机密。” 而且,根据她的观察,即使全员签署,最后可能也只有小部分人会被真正启动竞业限制。只不过,决定权在公司手里。

02

不对等的关系

自称 “流水线工人”“小螺丝钉” 的陈珊,曾经也以为竞业限制不会在自己身上启动。

陈珊在浙江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从事细胞制备工作,日常的任务就是分离细胞、培养细胞,最后做成细胞制剂,“没有什么技术性的东西”。生产时会用到的原料、配料,公司也都是去掉包装后以 ABCD 等字母代称。“本身就做了保密措施,我们级别这么低,根本就不知道有价值的信息。” 陈珊说。

2021 年 1 月,大专学历的陈珊进入这家公司,按照要求,公司的所有人都需要签署竞业协议。那时,陈珊还不知道竞业协议意味着什么,而 HR 给她的解释是,“不要紧,肯定不会对你们普通员工有影响。” 于是,陈珊在签署劳动合同的同时,也签了竞业协议。

将竞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绑定”,这是大多数公司的常规做法。王英俊介绍,现在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电子签的方式完成劳动合同的签署,而竞业协议往往会作为合同的附件一起推送给新员工。面对这样的合同,员工并没有议价权,“可能有些员工都没有发现自己签了竞业协议”。

胡莹也是在入职签署劳动合同时签署了竞业协议,公司的 HR 甚至没有给她解释什么。“要不要签是你的权利,但是不签的话,就相当于你整个劳动合同都是失效的。” 胡莹觉得这对求职者而言并不公平,“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等协议。”

在王英俊看来,签署竞业协议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手段之一,而这个手段相较其他方式而言成本较低,就合同签署而言,成本近乎为零。因此,竞业限制 “下沉”,扩大到基层员工甚至全员,对企业而言 “有备无患”。

按照法律要求,用人单位需要在竞业期内向遵守竞业协议的员工支付补偿金。补偿标准一般由双方自行约定,如果未在协议中约定,可按照劳动者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的 30% 确定。而只有用人单位向相应员工发放补偿金后,竞业协议才算生效,如果用人单位 3 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竞业协议就相当于失效。

“开关完全在企业手上,我可以选择触发这个按钮,也可以选择不触发这个按钮,这对企业而言没有成本,只是签合同的时候多签一个附件而已。” 王英俊说。

也正因如此,尽管竞业协议的签署范围扩大,员工离职时,考虑到成本,公司未必会对所有人启动竞业限制。“企业毕竟是逐利的,这个东西如果只能给我带来成本,不能带来收益,或者不能帮我规避损失的话,我做这个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王英俊解释道。

即使如此,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企业手中。在实践操作中,企业是否会对员工启动竞业限制,并没有明确、公开的岗位或职级标准。除了决定要不要启动竞业限制,对哪些公司属于竞对公司,企业也握有更具优势的解释权。而一旦企业决定对违反竞业协议的员工提起诉讼,员工往往需要支付数倍于工资的违约金。

2018 年到 2020 年,宁德时代先后起诉了 9 位离职员工,后者在离职后分别加入了无锡天宏公司和保定亿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为蜂巢能源公司的关联方。宁德时代认为这些员工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并要求他们每人赔偿违约金 100 万元。

根据公开的判决书,在宁德时代与员工签署的竞业限制协议中,蜂巢能源公司并未被列入《竞业限制企业名单》中,但结合公司工商登记的营业范围和实际经营情况,法院认定蜂巢能源公司与宁德时代的经营范围高度重合,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判定员工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

因此,对员工而言,竞业协议就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要签署了,就构成威胁。王宇知道,以自己的级别公司未必真的会对自己启动竞业限制,但潜在的风险仍然让他感到畏惧。“绝大多数相关公司都在竞业协议上,你会心虚,万一启动了,我的新工作也保不住,还得赔两年的工资,至少我们普通员工还是害怕的。”

正是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下,竞业限制逐渐下沉,甚至被滥用,成为企业威胁员工的一大手段。

今年 3 月,陈珊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向原公司提出离职。公司 HR 原本爽快地答应了,而一天之后,HR 又找到陈珊,告诉她如果离职,公司就会对她启动一年的竞业限制。更夸张的是,这家规模只有几十人的公司,针对陈珊的违约金开价为 100 万元,而陈珊在公司每个月只有 7000 元工资。

陈珊猜测,公司对她启动竞业限制与这一时期公司的离职率过高有关。在她提出离职之前,已有差不多 10 个同事离职,但他们并没有被启动竞业限制。而在陈珊提出离职的第二天,另一名同事也提出了离职的请求,她就是在这天被告知公司将对她启动竞业限制。“可能就是因为前期走了太多人,公司觉得要遏制一下,刚好卡在我这儿,之后再有要离职的人应该都会被启动竞业了。”

陈珊的推测不无道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竞业限制用作限制员工离职的工具。黄雪瑶表示,如果一段时间内企业离职员工太多,企业启动竞业协议甚至发起起诉的概率会更高。如果胜诉,企业可以收回一笔赔款;就算没有胜诉,也会对剩下的员工起到震慑作用。“公司在劳动关系中一直是比较强势的一方,现在是从强势变成了更加强势,对员工的威胁越来越强。” 黄雪瑶说。

03

被竞业了,怎么办?

如果竞业限制被公司用作限制员工离职的手段,员工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吗?

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两位接受采访的法务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和新入职的公司沟通,看看有没有可能帮忙规避。

各种规避竞业限制的手段在网络上已经不是秘密:用花名入职、以外包供应商的身份入职,甚至把劳动关系挂到另一家企业…… 王宇有同事是先在公司内部转岗到其他业务部门,再从其他部门离职。在王宇所在的公司,有些部门还没有竞业限制的要求,即使有要求,也只是针对该部门的业务线,并不会涉及自动驾驶领域。

但不论怎么隐蔽,规避竞业限制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选择。

王宇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如果以后要在这个行业,还是不要撕破脸。我也有一定赌的成分,赌我们公司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潜力。”

刚得知自己被竞业的消息时,胡莹很愤怒,想过要争取或者采取手段绕过,但也是因为所在行业垂直、圈子小,胡莹还是有些顾忌。后来,她决定干脆趁着 6 个月的竞业期休息一阵子。按照竞业协议,公司每个月要向她发放 50% 的月薪作为竞业补偿,对于不打算结婚和买房的胡莹而言,这笔钱倒也足够让她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但对于那些本身月收入就不高,或是背负财务压力的人而言,几个月不工作且收入大打折扣是难以接受的。胡莹注意到,自己有许多同事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开支,他们一听说有竞业限制就很紧张,也因为这个原因只好继续在公司工作下去。

陈珊离职后,公司每个月给她发放月薪 30% 的补贴,也就是两千多元 —— 靠这笔钱在杭州生活并不容易。陈珊只有继续寻找新的工作,她参加了好几家公司的招聘,最后都因为竞业限制 “黄掉了”。

几次受挫之后,陈珊选择了向求职公司隐瞒自己背有竞业协议的事实。与此同时,她开始寻求法律途径,希望撤销这份不合理的竞业协议。7 月,陈珊与公司关于竞业限制协议的纠纷在法院开庭审理,截至目前,判决结果还没有公布,而距离陈珊 3 月离职已经过去了小半年的时间。

黄雪瑶对员工与公司打官司的结果并不乐观,在她接触过的劳动仲裁和司法起诉案例中,往往是公司 “赢面更大”。具体到竞业限制纠纷,她指出,首先,普通员工很难说清楚自己的工作是否涉及商业机密,而公司会举证称员工的业务在自己的公司规划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另一方面,相比员工个体,公司在时间、精力、金钱上都更占优势。

员工入职的新公司与原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否重合,是法院判定员工是否违反竞业协议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公司注册时列出的经营范围往往非常广泛,在互联网行业,企业本身经营的业务也很繁杂,公司之间经营范围出现重合在所难免。

“员工去了竞对公司,客观上是不是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其实不好判定。但现在大部分的案例是,公司与高管或者企业中层约定了竞业协议,而他又去了竞对公司,那就是没有履约,法院往往会判定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逻辑。” 王英俊解释。

2021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了王某与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万得”)关于竞业限制的纠纷。王某原为万得的智能数据分析师,2020 年跳槽到哔哩哔哩,随后被万得起诉,万得要求王某返还已给付的竞业补偿款并支付 200 万元违约金。一审判决中,法院认为两家公司均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经营范围存在重合,且王某在两家公司的岗位均属计算机领域,因此判定王某违反了竞业协议。

由于不服一审判定结果,王某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并针对万得与哔哩哔哩的经营模式和受众举证,二审法院最终认为万得的主要竞争对手为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与哔哩哔哩在经营业务上并无重合,纠正一审判决结果,最终判定王某未违反竞业协议。

不过,无论是接受、规避竞业协议,还是与公司对簿公堂,员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竞业协议就像一个框架,员工一旦进入,要全身而退是很难的。

竞业限制作为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不应成为限制普通员工自由流动的枷锁。在美国,已有不少州立法院通过立法禁止企业将竞业限制协议适用于低收入员工,还有一些州在处理相关诉讼时会判断竞业禁止或竞业限制的约定是否合理合法,如纽约州法院会考虑竞业禁止约定的时间期限和地域范围限制、是否给雇员从业造成过度困难、是否提供了合理的对价等。

最近,胡莹偶尔会和猎头聊聊新的工作机会。她不确定自己之后还会不会留在金融行业,也许在家休息一阵子会衍生出一些新的想法。“但主要还是被竞业协议逼的,如果竞业期限不是 6 个月而是一年的话,那我肯定要换一个赛道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第一财经 YiMagazine 微信号:CBNweekly2008

制冰生意火爆

不少打工人在社交平台晒各种冷饮,说冰块是他们抵抗炎炎夏日的续命神器,而今年食用冰销量增加的几座城市,又恰好跟年轻人扎堆的城市是重叠的。

“知道” 跟你谈谈,冰块的生意。

640

农历八月初,白露将近。此前蔓延全国多地、持续月余的高温,终于退缩至华南一隅。“高烧” 退了,不过年轻人杯中的冰块,或许还没有撤掉。尤其仍被高热笼罩的广州、深圳等华南城市,食用冰的销量,依旧居高不下。

某外卖平台 7 月数据显示,今年凡是被高温波及的地方,其区域内的各大城市,食用冰的销量亦大幅增长。

仅 7 月下旬,美团外卖上的食用冰块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就增长了 182%。除冰块之外,食用冰也成为广受欢迎的商品。食用冰销量最高的城市,则分别为北京、深圳、成都、广州、天津,这五座城市的销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不少打工人在社交平台晒各种冷饮,说冰块是他们抵抗炎炎夏日的续命神器,其实,除了食用冰块以外,其他各种冰块的市场也销售火爆,制冰成为了如今的新财富密码。

食用冰销量

正在强势增长

如今的食用冰,因为有成熟的制作工艺,其特点是坚硬、透明,且相对于自然形成的冰块,其更加不易融化。

它的主要作用,是添加到饮料、酒类等饮品中,使温度下降至 0 度左右,从而达到最佳的饮用口感。除了直接放入饮品中,食用冰还可以放在饮料、水果、食品等盛放器皿的外面,称之为冰镇。

以今年的广州为例,美团外卖的配送数据显示,晚上 8 点到凌晨 4 点,食用冰块的销量占到全天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晚上 9 点是最高峰。具体到消费用户上,既有家庭个人消费,也有饮品店和酒吧等商家消费。

而且,根据个人和饮料店的购买使用情况看,如今将食用冰直接放入饮品中的模式较为普遍,这样的习惯,又多在年轻群体中流行。

毕竟根据《伤寒论》的观点,珍惜体内阳气,需时刻避免阳气受损,养生最直接的方式是 “避寒”。如此一来,国内上了年纪的老年群体,基本跟加冰的冷饮绝缘了。不信问问那些已人到中年的 80 后,平日里是冰镇饮料喝得多,还是保温杯里的枸杞茶喝得多。

年轻人阳气盛体质好只是一面,还有一个因素是,“加冰饮用” 的观念是舶来品,更容易被时下的年轻人接纳。

近代以来饮料加冰,是从西方(实际上是美国)渐渐传开的。

19 世纪初期,美国人弗里德里希・帝陀,为了提高自家制售冰块的销量,起先以免费为诱饵,把冰块赠送到波士顿的各个酒吧。很快调酒师们就发现,相比于常温的饮品,顾客确实喜欢喝低温的。

一百年后,美国各大酒店,几乎全都给客人提供加冰饮品。随着西方人足迹渐渐踏遍全世界,饮品加冰的习惯也在后来传到了东方。

有意思的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美国,欧洲饮品加冰的观念并不浓厚。这是由于早期的食用冰块,都是从北美洲经大西洋长途到达欧洲的。价格昂贵导致该习惯最初只在欧洲上流社会流行。再后来欧洲也有了成熟的制冰技术,普通民众却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相比之下,对于现代制冰技术演化而成的饮品加冰观念,国内大众却能轻易接纳。有观点认为,这跟我国悠久的食冰历史有关。

在我国古代,冰块加入酸梅汤等饮料中,成为冰珠。而在欧洲,饮料传统上并不加冰。甚至在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饮料加冰被看作不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食用冰销量增加的几座城市,又恰好跟年轻人扎堆的城市是重叠的。

《中国城市 95 后人才吸引力排名 2021》报告显示,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在年轻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上位列前七名。其中,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人口结构最年轻,15 岁到 59 岁的人口占比为 79.5%。

在年轻人的加持下,炎炎夏日推高了食用冰的销量。哪怕是气温不高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地方,这些城市的食用冰销量,依旧处于高位。

非食用冰块销量的

非常态化

食用冰的销量增长,跟饮用习惯和年龄群体有关,而其他冰块的销量涨幅,则跟应用场景密切相关。

非食用冰块,其主要作用是物理降温。这类冰块,可称之降温冰、条冰、冰砖。如今,随着生鲜配送销售模式出现,适用于多种用途的降温小冰袋,或者其他类型的冰块,也在显著增长。

这类冰块的生产,相对于食用冰制作工艺较为粗放。直接在制冰池里注入自来水,而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盐氨和冷冻液,当冰块冷却成型后,再按照不同的用途切割即可。

今年高温大范围肆虐的情况下,非食用冰块的应用场景相比于过去,可谓大大增加。

比如常态化核酸检测模式下,一些核酸检测点不易安装空调和风扇。为了给检测人员降温,便宜、运输和放置便捷的冰砖,成了降温利器。除了核酸检测点,一些学校在教室和学生宿舍,也采用了冰块降温的方法。

在高温肆虐的七月份,四川某地的电工为了给地下电缆降温,直接将大量的冰块堆积在电缆外面,看起来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

高温模式下的冰块需求是非常态化的,一旦气温回归正常水平,就不需要冰块了。也因此针对这类场景的使用情况,冰块的销量存在周期性的波动。

目前,国内非食用冰块的使用,生鲜配送领域是常态化的。根据《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国内生鲜配送行业规模达到了 4584.9 亿元,与 2019 年相比增长了 64%。

80 后和 90 后,是线上生鲜消费主要群体,35 岁以下的用户占比为 55.7%。除了注重便利性和快捷性之外,他们对生鲜品质的要求更高,所以生鲜领域对于降温冰块的使用量始终处于高位。

随之而来的,就是冰块市场的销量火爆。

制冰这门生意在火爆

今年夏天,成都双流的一家制冰厂,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还不止。

此前厂里每天的制冰量为 1000 块,今年夏天则增长到了 2000 多块。一块冰重量为 40 公斤,日产能为 80 吨。往往刚出冰不到半小时,就被客户拉走,都来不及放冷库。

冰块制造火爆,自然也推高了制冰设备的销量。

国内制冰设备龙头企业雪人股份,今年上半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 1000 万元,其增幅达到了 135.20%。

而对于制冰产业的前景,各界同样看好。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因高温天气催生的非常态化应用场景外,大型超市、商业场所、医疗生物、纺织化工、生鲜食品配送等行业领域,才是常态化的应用。

尤其农产品、生鲜食品、海鲜和超市零售市场等应用领域,对冰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 3832 亿元,今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500 亿。

根据国务院《“十四五” 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 2025 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 85%、30%、85%。未来生鲜配送等领域,会越来越依靠全程冷链。

不过,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也指出,国内全程冷链由于普及度不高和成本原因,目前仅用于高端食品、海鲜和蔬果保鲜等场景。对于一些附加值并不高的农产品的保鲜,还是需要以冰为主。这就意味着,从春秋时期开启的、以冰为主体的冷藏保鲜技术,在将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古代制冰,受限于技术和季节。《周礼》就有 “祭祀共冰鉴” 的描述。1978 年,湖北曾侯乙墓就曾出土过铜冰鉴。

冰鉴最外层为厚实的青铜装饰,中间夹层放置冰块,最内层可盛酒或放置食物菜肴。即便是炎炎夏日,放入其中的酒或食品,都是冰凉爽口的。

历代冰鉴制作材料不同,但其冷藏本质不变。到了清代,冰鉴已然成为冰箱,皇宫和王公大臣家里,所使用的冰箱,就是用各种名贵木料做外壳。

技术并不复杂,关键是冰块难以获取和持久保存。所以 “藏冰”,就成为重中之重。

《诗经》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 这描述的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凿冰藏冰的情形。西周时期,就有专门管理藏冰的司执掌。清代京城的雪池胡同,有六座皇帝的专用冰窖。

正是有这些藏冰再加上古代的冰箱,炎炎烈日下,慈禧在颐和园里,才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冰镇小吃。

单就这一点便能看出,古代能在夏天大量享用到冰镇饮料或食物的,绝非普通百姓,只能是王宫贵族。否则,也就不会有 “长安冰雪,至夏日价等金璧” 的说法了。

藏冰之外,唐朝末期在制造火药的过程中,人们无意间发现,硝石和水结合,能够迅速吸收热量,从而使水降温直至结冰。由此,便开启了人工制冰的时代。

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制冰早已十分快捷。四川乐山一家制冰厂,满负荷运行,每天能生产 150 吨冰。成熟的技术下,上海的制冰厂,日营收可达 27 万。如果全月无休,月营收可达 810 万元。

技术的进步,让人类跳出了季节的限制。一块小小的冰,见证了几千年来,我们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来源:南周知道 微信号:nz_zhidao

苟住,大厂人的鸡肋生存

在互联网公司开启一系列降本增效、去肥增瘦的改革后,大厂员工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鲜有人可以确保自己在一轮接一轮的裁员中不受波及。这样的预期之下,很多人在心理上会把 “毕业” 当做一个随时会到来的 “节日”,但又不敢、不能在实际行动上果断自弃。

所以在工作上依旧要卷起来,目的是向公司展示自己还有剩余价值,借此在末位淘汰中持有一些优势,不至于立马毕业。

心理上躺下,行为上内卷,这种精神状态被概括为 —— 苟住。

苟在大厂

晚上七点刚过,就职于杭州某互联网大厂的王畅准备下班。

领导今天请假没来,没人管着反而多少让他心慌。时局之下,如果领导一旦 “毕业” 或跳槽,他所在的部门恐又要动荡调整,不排除被集团 “连锅端” 的可能。在此之前,这个新成立没多久的部门已经进行了一波调岗和裁员,调整比例接近 50%。

瘦身并非只发生在公司的一个组织器官上,这家杭州大厂的其它部门近来也有相当大的人员变动。有的部门领导比较人性化,会让 HR 给员工留一个 last day 期限。有的就很杀伐果断,员工接到通知时还没来及反应,人就被送走了。

瘦身也具备群体传染性。今年上半年,阿里的员工人数少了 1 万 3 千多人,腾讯二季度比一季度少了超过 5 千人,减员数量为近十年之最。

对于员工而言,“苟” 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生预期。王畅听说公司下半年晋升和加薪的窗口全部关闭,并且会伴随新的一波裁员。他盘算着,公司在裁员的时候会衡量 “裁员成本”,老员工虽然工作能力不一定过硬,但在 “死亡名单” 筛选时往往能被网开一面。而自己入职 2 年时间,裁他不用付出太多成本,从公司角度看性价比很高。

尽管如履薄冰,王畅依旧不敢轻举妄动。他今年新婚,房贷和车贷加起来每月 1 万 5 千元。他分析了一下时下的外部环境,想要换工作的话,且不说找不找得到,即便找到了薪资也很难谈。

为了每个月的贷款,他必须苟住。

这种危机意识在同事间蔓延,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大家 “看起来” 更卷了。

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却基本没变,因此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事情增加不少,大家确实比以往更忙了;王畅所在部门是新兴业务,全部从零启动,工作量笃定完不成,所以相比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向上管理。上班时间,没活儿也要创造活儿干。非必要不加班,加班最好要让领导知道。

潜台词很明显,“我还能为公司贡献价值,我乐意被压榨”。不过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同事们心照不宣地达成共识 —— 有机竞争,和平发展,到时间准点下班。王畅将称其为 “有危机意识的躺下,着急了也能卷起来”。

基层员工在苟,大厂中层同样是泥菩萨过江。

在不断优化之后,基层员工越来越少,中层领导也需要下场搬砖。企业降本增效,但发展还要继续,意味着减员的同时又要增加效率,这个无米之炊的任务最终是由每个部门的领导扛下来。一旦 KPI 完成不好,他们本身就会成为企业降本的目标人群。

一位大厂的朋友很明显地看到了部门总监的变化。在公司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之后,她开始不断向下属灌输要加油工作以防被淘汰的价值观。

但是,团队活力并没有因此被点燃,基层员工似乎对渲染焦虑产生了耐药性。反倒是她自身焦虑难耐,每天加班到十点以后,40 + 的年龄,时不时会大哭。

面对裁员,中层领导的压力更大。朋友口中的这位领导,拿着百万级别的公司期权,一旦有风吹草动,财务自由就要成幻梦一场。

苟住的成本

过去十年,年轻人挤破头想要进入互联网公司,期望值一度超越进体制。这里面夹杂着年轻人许多动机。

通过加入上升趋势的互联网行业实现 “财务自由” 是不少年轻人规划的人生路径。彼时,“互联网 +” 成为风口,成功学充斥市场,靠一个 PPT 就能实现大额融资的故事口耳相传,“白手起家,批量造富” 的神话不断被造出。

2014 年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 “双创” 政策被端出,在充足的市场流动性背景下,互联网 + 教育、互联网 + 工业、互联网 + 医疗等领域,垂类公司批量创立。求贤若渴,以期快速实现用户一年破千万、两年破亿的互联网公司,拿着投资人的钱,对人才 “负责给够”,刺激着各赛道年轻人奔赴互联网赛道。

大厂除了 “高人一等” 的工资外,各项福利构成的一套 “互联网生活方式” 也相当令人羡慕。

健身瑜伽下午茶,五星级自助食堂,数千元的人体工学椅,年轻人只负责在岗位上挥洒才华,一切后勤保障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另外还有一些极具人性的隐形福利,例如子女医疗,家庭保险等,也在价值观感召上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一位字节员工家属朋友通过字节的员工关爱系统进行了两次心理咨询,类似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北京便宜的一小时收费千元,略贵的收费两千元一小时。而在字节,这项福利免费向所有员工及家属开放。

另外,在过去多年互联网公司抢夺人才的竞赛中,大厂身份也逐渐变成一种社交符号。

地铁上,走路带风的阿里人会有意无意地露出工牌,而字节具有代表性的小鸭子背包被标价上百元在闲鱼上转卖,成为 Gucci 般能够象征身份的流行单品。

2

图 | 因工牌引起的互联网纠纷

这种 “职场面子” 甚至在相亲领域也享有绝对优势。优质女青年要托人才能在互联网公司内网发征婚帖。2017 年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上,一位阿姨在现场张贴征婚启事,寻一位 “性子踏实、沉稳、靠谱的程序员” 女婿。大会现场,CEO、CTO 以及顶尖技术人员云集,阿姨的部署有的放矢,令人赞叹。

人处在幸福之中不会察觉,大厂人在这些物质保证和身份认同中淹没太久,以至于容易忘了它们的存在,而在寒气逼近的时候,大厂人又重新认识到了这些福利的珍贵。

不过另一方面,如今想要在大厂苟住,成本也在不断激增。

公司降本增效,人均背负的考核必然有所提升。而一旦完不成,又变形为一种变相的劝退。

上海某大厂的员工告诉真故研究室,她所在小组下半年的销售考核目标破天荒地达到 600 万,而整个小组目前就她一个人。一个月内,她独自完成了十几个项目。不逼自己一把,她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潜力。

在某一线城市大厂的一位员工同样深有体会,过去一段时间,他的 KPI 上涨到往常的 3 倍。即使下班后电脑也要放在手边,随时听候命令。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吃火锅,突然接到领导需求,一边捞着牛肚,一边改文案。

另外,还有一部分苟住的压力来自于自己。

曾经互联网公司以扁平化管理而著称,奉行直言文化,年轻人敢于 challenge,领导不耻下问,团队里的人自由赛跑,以达到个人能力最大化发挥。但随着大厂组织的膨胀,VP 不断增多,总监批量生产,高级经理、资深经理多如牛毛,最终还是难逃人员冗杂迂腐的命运。

发福体质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打工人的原子化。由于许多大厂业务分得过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范围被圈在一个格子间里,一旦成为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久而久之就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只能做这件事,最终失去跳出去的勇气,只能苟住。

大厂本身也在苟

曾几何时,意气风发的大厂人不屑于苟。稍不如意,跳槽就对了,互联网赛道上不缺岗位,缺的是待价而沽的青年才俊。真正能实现升职加薪的,从来不是在一个岗位勤勤恳恳地经营,而是跳槽。跳一次槽,就是更上一层楼的价值认同。

在前几年的短视频大战中,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微博的一个初级算法工程师,先是被内推到了抖音,薪酬涨了一倍;3 个月后从抖音被挖到了百度,package 涨了 50%;半年后从百度跳到快手,又涨了 30%,还给了不少期权。一年间什么都没干,不过是围绕后厂村转了一圈,薪酬就翻了 3 倍。

然而,这样的上升通路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岗位像成熟的蒲公英,一阵风都吹没了。不止一位大厂员工向真故研究室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门一旦有人员离职或被裁,HC 立马关闭,人员只减不增。

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地从规模扩张转向追求盈利。

在过去 10 年间,互联网大厂在内通过不断追求扩大用户规模、挖掘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价值来增强生意基盘,对外不断通过投资并购来扩大产业生态。

虽然企业的巨大化一度引发一些担忧,但客观而言,这也为年轻人创造了丰富的就业。

但随着流量红利见顶、资本市场波动、政策预期调整等诸多因素叠加,互联网大厂进入了另一个发展周期。

今年 3 月,不少互联网公司 “不约而同” 把 “盈利” 作为了接下来的优先发展目标。

3 月,年初刚获任命快手首席财务官的金秉,首次提出盈利目标,表示 “对今年内实现季度国内业务调整后净利润转正很有信心”。

几乎同期,B 站管理层在 2021 年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中期目标于 2024 年公司实现 Non-GAAP 盈亏平衡。

爱奇艺创始人兼 CEO 龚宇也公布了爱奇艺的盈利时间表:目标在 2022 年全年实现 Non-GAAP 运营层面盈亏平衡,并尽快实现季度 Non-GAAP 运营层面盈亏平衡。

这三家同属于视频行业。龚宇认为,视频行业进入新的转折阶段,特点就是追求效率,追求减亏,追求盈利,而不是过去的追求高速增长和市场份额。

除了已上市公司外,小红书、Keep、喜马拉雅等这些上市后备军也在为盈利 “殚精竭虑”。今年 8 月,累计融资 9 轮、估值超 200 亿的喜马拉雅首次明确盈利计划,计划 2023 年实现全年盈利 2 亿~3 亿元。5 年后,实现年收入 200 亿元、盈利 40 亿元。

值得 “庆幸” 的是,一些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提前来到。

不过所谓盈利的背后,除了有会计的巧思等因素外,成千上万的大厂员工也在 “正常组织调整” 的罩衣下为公司 “减肥增肌” 做出了牺牲。

据晚点报道,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过去半年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少了 217 亿元,这笔节省下的成本都变成了利润。

其中降本的措施除裁员外,还有取消或降低房补餐补等福利、减少营销费用,以及停止扩张、取消战略投资部门。

同时,对于短期内不挣钱的项目,大厂也显示出了快刀斩乱麻的气概。据 Tech 星球不完全统计,今年 1 月到 8 月,各互联网大厂总共有 60 多款 App 密集下架,一切不赚钱的产品都在被撤回。

在一线一家大厂,一位员工曾 “悲伤地” 告诉真故研究室:自从免费的自助早餐开始要交钱后,早起来公司的动力就减退了。

而殊不知,影响一日三餐的寒气之秋,似乎才刚刚开始。

* 文中人物王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马路,编辑:龚正

我妈的经营智慧

从我懂事开始,我妈就开始做生意了。我问我妈是不是我出生的时候你就在做生意吖,我妈说不是的。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国营危爆厂上班,冬天的时候要把手指伸到结冰的胶水里面去粘产品,同事们都很羡慕一墙之隔坐办公室的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将来有朝一日可以坐进办公室接待客户,做管理者。但是我妈和我说,她从来都不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危爆厂经常出生产事故,办公室就在生产车间的隔壁,出了事一样的跑不了,可能因为传达的原因还会跑的慢一点。

隔壁车间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后,我妈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国营单位。

我妈说她这辈子都很感谢我舅舅,因为在她走投无路之际,舅舅给她张罗了一个卖布的摊子。

我从小就是在我妈卖的布料上爬来爬去长大的,我妈起初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卖布,后来有了点钱就从卖布变成了卖服装。

那个时候大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比谁是农贸市场服装销量第一,我妈话很少,人也瘦瘦的,都是在一旁听着。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大家比来比去的那个第一名,好像还没有她生意挣的多。

她和我说,在农贸市场做生意,主要是两点:
第一就是别人有的货要卖的便宜,别人没有的货可以卖的贵,然后推荐客人买贵的。大家天天比第一,她就盯着所谓的第一第二去学习,她们畅销款货她也要有,然后畅销款她就比别人便宜一点,营造出我们店物美价廉的形象。

她说当年在农贸市场大家都怕了她,我妈对外宣称她可以从家里带饭去吃 (我外公家当时挺有钱的),做生意就是为了找个事,不靠这个挣钱,气势上就压倒同行。但同时进一批款式差不多但是品质高一点点的货。那个年代大家特别看重面料,她就选稍微重一点点的,让别人上手一摸一提,果然不一样。这样别人有的我们便宜,宾客盈门,我们还有别人没有的品质更高的货,一相比较客户就心甘情愿付高价买贵货了。

第二就是做生意要勤奋虚心,她说有的人稍微生意好了几天就不可一世,动辄给自己放假看戏逛街打牌。她说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四天都在摊位上,每天早上她和我爸都是出了名的第一个到农贸市场,晚上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关门,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到街上的大店子里面取经,所以我的感受就是从小我爸妈似乎只有过年那一天晚上,才能休息休息一起看个春晚吃个饭。

后来我妈做生意挣了钱以后,就一门心思想离开农贸市场出去做生意,她想去我们的主街上买个门面。因为只有中午的时候才有时间,所以她天天端着饭盒沿路挨个看,她说市委招待所门口的门面又大又宽又便宜,只要二十万。我爸不同意她买,她继续端着饭盒到处找,最后我爸妥协了,说给你买一个,你别得了想病,我妈这才如愿以偿的在街上开了自己的服装店。

我妈因为在农贸市场有了历练,出来就没有再做女装了,她打算做的是中老年服装店。她的第一个店子就开在新华书店旁边,自己当了自己的房东。她说这样就比较方便照顾我,她在服装店卖衣服,就把我放在新华书店去看书。

所以我的小学初中就是在新华书店长大的,我看书之余就在店子里面写作业,我觉得我的成长环境还是挺好的,有数不清的免费书籍可以看,而我的同学们都没有这个便利,我感觉很开心,然后我妈也能安心的做她的中老年服装生意。

我妈做了很多年中老年服装,我后来问她为什么要选择中老年服饰,她告诉我:

一,中老年服装和一般的服装不太一样,款式单一,没有流行元素,三年前的款和三年后的款基本变化不大,所以没有库存压力。

二,老人家都要个实惠,所以我们的店根本没有装修,十年如一日就是几个大衣架子,墙上都掉皮,然后我们的店子都是自持门面,所以对外宣称就是,反正自己的门面不要房租,就是挣点饭吃,老人家听起来很舒服,认为我们就是卖实惠的店,我们也从此没有了装修的折旧。

三,中老年服装店的核心买单人群根本不是老人,而是带着老人来尽孝心的儿女。要体现孝心的根本办法就是买好的衣服,而好衣服的特点就是要贵。

所以我们店的衣服,其实可以说是全城最贵,也就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全城最好的中老年服装店。

怎么维持这种体系呢,她总结有几个要诀
1. 会定价的艺术
别人一件 30 块进的衬衫,卖 60 块左右是市场价。

我们一件 45 块进的衬衫,卖 160 块是我们的定价。

一开始我爸认为我妈疯了,怎么可以这样子卖,但是市场证明我妈是对的。

因为服装是个非标品,你定了这个价格以后,客户就觉得你这个果然好一些,他心里就有一个暗示,你卖的贵是因为它好,而且我们的成本确实也贵了 15 块钱嘛。假如过年过节想给父母买一件好衣服,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要带着父母来我们家的店子买,因为所有的老人都知道,去新华书店旁边那家店子买是有面子的,买了在老人间都是有聊资的,所以每逢大的过年过节,我妈就要很兴奋的和我说,今天又做了两万多块钱生意。

2. 对待供货商要大方干脆讲诚信
我妈和我说,别人去进货,都喜欢到处比价,放肆砍价,为了一件一两块钱就可以跑一整天。她不一样,她喜欢花时间去找畅销款式里质量较好的衣服,然后也不太和供应商讲价,只和对方提一个条件,我们县的货,你只能允许我一人做独家销售,而且承诺人家,一定会多销他们家的货,然后说到做到。

这样我家的货就变成县城独一无二的了,哪怕款式差不多,我们也能说这是杭州的品牌,上海的品牌,和本地的货不一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供应商就会愿意给我们免费铺货。还有一点就是绝对不能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不要人家催,你主动就把款打给人家,你讲诚信做生意干脆,人家就会同等的对待你。

如果你要开拓新店,一众供应商第一个支持你,也不会让县城第二个人出现他们的品牌,甚至新店铺货全部都可以免费供过来。因为你帮别人挣了钱,所以等到你要退货的时候,人家也会宽容一点,帮你多退一点,这样就又形成了一项新的核心竞争力。

3. 不要自己乱价
每到变季,服装行业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打折,满街的服装店都贴着各种黄色红色的大条子,仿佛不卖出去就会砸在自己手里。我妈最反对的就是打折了,我家基本上很少会洗货。我妈宁愿把没卖完的衣服存到家里的仓库,或者利用和供应商优质关系把货退掉。她说别人本来买我的货就是觉得我的货好,一旦打折别人就不觉得我的货好了,反正中老年服饰又不会过季,能退则退,不能退就来年再卖。

4. 对待客人要有耐心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老人拿着一件衣服说有质量问题,非要退钱。

那时候我妈去银行去了,我和店员在店子里守着。店员说我们没有退钱的规矩,你这一看就是穿旧了故意搞烂来换,我也和老人大吵一架,最后老人拿着衣服愤愤而去。等到我妈回来,我很高兴和我妈说起这个事,我妈就告诉我,有时候还是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这件事看似是赢了,其实我们输掉了一个客户,可能她以后再也不会来了。当时在店的一众客户看着我们这样子搞,大家心里都会有杆秤。凡事不要意气用事争个输赢,而是要把问题处理的漂亮。

很多供应商都怂恿我妈去扩张,去多开店。因为他们觉得我妈会做生意,他们也愿意支持她。但是我妈挣了钱后,她更愿意买门面。她说她看到了许多扩张的人,后来连原有的生活都保不住。她觉得扩张的核心是要懂管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她没读多少书,不会管理人,既怕和别人起冲突,又无法对员工说出很严厉的话。但是门面听话,没有情绪,每年只需要拿着它去收租就好了。所以她挣了钱以后就买门面,实在要扩张,她就拉上她的兄弟姐妹。

后来果然就出了问题,最终我舅妈姨妈单干了,剩下我舅舅与她合伙。我舅舅平生酷爱炒股,不单单白天看行情,晚上也要看,进货要看手机,连做生意都心不在焉。挣钱的时候意气风发,心思根本就不在铺子里。15 年牛市,他说他挣满 500 万就收手,等 500 万够了,他又开始盼 600 万。

我妈说,她根本就不信他这种话。她认为投资本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为什么存在到了多少多少就收手这种道理呢?只有赌博才存在收手一说啊。但是我爸就对舅舅就颇有微词,每年分这么多钱给他,然而所有的经营决策都是我妈,他做的似乎更像是个店员的事。

我妈说,她当初从爆炸的危爆厂出来,就是舅舅给她张罗的摊位,后来发现低风险投资这条路,也是源于我舅舅炒股告诉她打新。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带着弟弟发财她认为理所当然,但是她也告诫我,做生意不要找亲戚。

直到我老婆开始了她的事业,我妈才真正的退休。因为她觉得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搞中老年服装行业了。临近歇业之前,她想把店子让给已经单干的舅妈的儿子,她还是觉得一家人不要有隔阂。有稳定的客源,有成熟的定价体系,有一众交情深厚的供应商,她认为对我表弟来说这是一个好差事。

她告诉他不用担心房租,反正随行就市就好,既然也不打算干了,我们仓库里的存货也一并送给他了。我妈没想到的是,我弟去经营了一个星期,从他的铺子里调来了一批货,从仓库里调来一批货,借势就是各种贴条子各种洗,一个星期后,存货出清完毕,关门,歇业。

我妈和我说,如果她带着他去认识一下供应商,把道理掰得更碎点和他讲就好了,不过似乎她也没有义务要这么做。说到底,无论多少钱多少财富,人,才是决定成事与否的决定性变量。

之前我妈做服装店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一些带父母来买衣服的厂矿老板聊天,她说那些大老板也觉得她和一般卖衣服的人不一样,而且因为也不存在什么同业竞争,就什么企业经营情况都和她说。她也喜欢和一些医生老师公务员聊天,她从他们身上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生活。

她说她选择买门面选择低风险投资,本质上还是因为她认为她不懂管理。等到她领悟到了管理的真谛的时候,她却已经老了。她把她领悟了一辈子的所谓管理告诉了我。她认为的管理就是,风险要自己担,所以这块蛋糕才是属于你的。收益要分给别人,别人才会把帮你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人都是厌恶风险,渴望收益,你要做的事就是要会识人,德才兼备的人。当你带领别人去挣钱,别人终究会让你发财。她和我说,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在经营的世界里,钱不是最重要的,人心才是。管理的艺术,便是识人和平衡人心的艺术。

我问她,那这些经营的技巧,你是怎么想到的呢?她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和我说了一件往事。

她说她在危爆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一两百块,我外公家那时候在做生意,一年除去家庭开销结余七八万。我妈有一次替我外公去存钱,利息一年有三千多,这让她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钱比工作重要。

后来外公分家产,因为观念比较传统,传男不传女。我姨妈拉着我妈去要,我妈拒绝了她。她认为,父母带了自己这么大,就不应该去问父母要钱,人应该要靠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事实也证实了她的说法,人比钱重要。

她一直强调的就是要靠自己。如果要想领悟一件事,就必须要亲力亲为,不能假手于人,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问题,自己对自己每一个行为决策负责,时间才会让你领悟更多的事。

她和我说,做这么多年生意,她也不是没有遗憾,或者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当初没有选择。

一,择行很重要。

中老年服饰终究是个小行当,你做得再成功,也没有办法和做大了的厂矿企业比。而有的行当,你即使做的很一般,人云亦云不出彩,行业性质也决定了财源依旧滚滚。另外一个,县城生意你即使做的再好,市场容量决定了,和沿海城市根本没得比。

二,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

只有大家共同奋斗,才会让你觉得付出值得,如果没有好的伙伴,就不如一言堂。她发现在县城里,帮派制管理模式的企业往往发展的比较好,就是一个老大,带领一众小弟们去挣钱。看似一言堂,实则老大在发展中锻炼了决策,小弟在发展中锻炼了执行,最终精兵强将,无往而不利。

这些年,我们过的平安顺遂,我妈也渐渐老了。她经常和我唠叨的,从十几年前的事变成二十年前的事,最近,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她说,她结婚的时候,我爸带着她去北京住地下室,看天安门,看故宫下雪
她做生意的时候,我爸就抱着我在布上爬卖老人衣服的时候,他们就让我在新华书店看书,她们去做生意。我们住在跑马楼的时候,床下藏满了西瓜,我们三个人一下可以吃好大一个。后来住在楼梯间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我爸就起来护着她。每天晚上,别人店九点钟就关门回家了,我们三个人就坐在店子门口的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多做一两个生意,一直守到十点十一点。

她买了一些门面,如果我不会读书,大小还能当个老板。

哪怕后来条件变好了,我们租一个 2000 块的房子住在一块,开着顶棚掉下来的颐达到处跑。我们渐渐超越了身边的亲戚和朋友,我们住进了自己的大房子,娶了媳妇,有了孙女。每天都照顾奶奶和外婆。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两个梦想,第一她喜欢看书,所以她买了一家书店。

第二她喜欢买衣服,所以她买了几家服装店。

她说,只要朝着你的初衷不断努力,生活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美好的生活从来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一手一脚经营出来的。

来源:集思录 微信号:jisilu8

很多经验想不到,都是实干出来的

@北京外贸人朱迪: 我们工厂从北京搬到天津了,目的是想降成本,可没成想,成本不降反升。

在北京,我们的工厂工人都是周边的拆迁户,他们不太缺钱,有个稳定的工作干着,月入五六千,有社保医保就挺满意。因为这些工人在公司工作时间长,操作熟练出错少效率高。

而天津工厂比较偏远,周边住户少,招的工人以外地人为主,外地打工人背井离乡,图的就是挣钱,哪里钱多就往哪里跑,月入 5-6 千已经不入眼了。

由于我们产品工序相对复杂,熟练掌握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建厂的头一年里,工人流动性很强,往往是刚学会某个工序的活儿,人就成批的撤了,导致我们订单交期从之前的 1 个月左右延迟到 4 个月,很多订单丢失了。后来没办法只能通过加工资来留人,否则手上的订单迟迟完成不了,听说现在工人的月工资都到 8000 了,当然这 8000 是包含平时和周末的加班费的。

后期在人员稳定下来后,公司一定会多招附近的当地人,也会设计一套新的薪酬体系来降低工资,只是这最初的两年着实有点难,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在工人环节出问题,以前在动员北京老工人去天津的时候,公司的态度是高高在上的,觉得你们干的活儿没有技术含量,招人替代没啥难度。

天津那边的办公室人员,是通过猎头招的相对高端的人才,平均月薪也不比北京便宜,而且在天津人员没完全熟悉业务之前,北京的办公室人员未敢轻易辞退,这相当于多养了一批人。

从北京工厂离开的这批人的离职赔偿又是一大笔钱,很多工人都工作了 10 好几年。

好了,搬了一通工厂,忙乎好几年,成本不但没降,反而还增加不少,搞得我们的现金流相当紧张。

拼多多砍向 SHEIN,一场千亿美金公司的对决

文 | 周天财经

来源:周天财经

拼多多正在出海,欧美老铁用户暂时还体验不到 “砍一刀” 的中国拉新玩法,但对手 SHEIN 或许能体验到 “被砍一刀” 的滋味。

9 月 1 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 “Temu” 正式在海外上线,据界面报道,Temu 首站选择北美,定位偏向于中端用户,9 月 1 日~9 月 15 日为测试阶段,之后将开放全量售卖。

相较于国内拼多多堪称 “花哨” 的界面设计,Temu 采用了欧美用户更为接受的简洁风格,商品图片质量较高,没有繁复的运营活动,也没有其在国内市场赖以封神的 “砍一刀” 及拼团设计,更接近于传统 B2C 货架式电商。

这也不难理解,欧美用户在产品使用以及社交分享习惯上都与国内不同,有业内人士认为 “砍一刀” 模式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以及大量投诉。

而从商品品类来看,目前 Temu 主页促销图片以及品类导航,主要集中在女装、鞋子、箱包、珠宝配饰等品类,夏季女装价格多在 20 美元以下,许多饰品的价格则不超过 10 美元。

这样的选品定价策略不免令人猜测,拼多多出海恐怕是盯上了 SHEIN(希音)的饭碗。后者同样发源于中国,作为主营女装等时尚用品的 B2C 跨境电商巨头,近几年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 —— 其 2022 年上半年 SHEIN 销售额突破了 160 亿美元,同比增速超 50%,有望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 300 亿美金的年度销售目标,而在今年第二季度 SHEIN 在美国移动端以 680 万次的安装量再度超过亚马逊,据 36 氪,知情人士透露,SHEIN 二季度 DAU 已经超过 3000 万,增速达 15%。

随着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大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盯上 SHEIN 跨境生意的也远不止拼多多一家,今年 2 月,字节跳动曾宣布旗下 Dmonstudio 业务关闭,而这项上线不到四个月就关停的神秘业务正是直接对标 SHEIN,据传其项目组 400 人团队中有一半左右也都是从 SHEIN 挖角而来,业内人士黄岛主此前在即刻上推测字节该项目整体预算至少 2 亿美元,烧钱力度极大。

这次轮到拼多多发起冲击,不知道拼多多给 temu 团队准备了多少预算,但我们知道,黄峥一向擅长的都是 “后发制人”,而拼多多和 shein,共享着非常类似的故事脚本:都在很多人以为互联网格局已定之时,依靠边缘式创新,从阿里和亚马逊这样的巨人的缝隙中杀出重围,速度极快,并跻身千亿美金 “准巨头” 之列。相近的出身,也为千亿对决增加了看点。

形势难言乐观,但机会仍在

从目前流传的 Temu 商家招商政策来看,现阶段,Temu 将给到商家较多优惠扶持政策,在运营、仓储、汇率结算等环节的风险均由 Temu 承担,据界面报道,第一波入驻商家前期门槛较低,并有专门小二点对点服务。

目前拼多多采用的是 0 佣金方式招募商家,商家只给出底价,具体销售定价由拼多多决定,同时以寄售制方式与商家合作,即商家将商品寄往拼多多指定仓库,后续环节都由拼多多负责,最终在用户签收后 1 天按供货价结算货款,这样的方式与 SHEIN 自营品牌为主的模式以及亚马逊第三方平台模式都有所不同,某种程度上是踩在了进可攻、退可守的 “中间地带”。

拼多多此番的策略,专注于履约体验的标准化,如营销和物流环节,留给商家的权益和自主权更大,业内人士黄岛主认为,拼多多可能会 “快速收割 shein 调教多年的供应链”,而 shein 采用的是强控供应链模式,商家自主权较低。大家如果能解决 “多快好省” 里的 “多” 和 “省”,也许能吃到几百亿美金的蛋糕。

回看 SHEIN 发家史,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在亚马逊带头的一众欧美电商和 Zara 等快时尚品牌的嘴里抢下一口肉,总的来看得益于三要素: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出色的库存周转管理;欧美用户的消费降级趋势及疫情带来的线上化渗透。

SHEIN 最开始从南京起家,后将公司经营重心挪到服装生产大省广东,为的就是离代工厂更近,提高灵活度,SHEIN 的厂商从设计、打版、制造,最快 7 天完成,且因为账期上周转更快,SHEIN 的合作厂商往往也愿意接几百件的小单生产,这样的速度和灵活性已经远远超过了 H&M 以及 ZARA 等品牌。

在极为灵活的生产供应基础上,靠着对社交媒体上的趋势数据分析以及对设计团队的精细化管理,SHEIN 可以做到每个月上新上万种商品,一旦发现哪款卖得好,就迅速加大订单量来保证供应,哪款卖得不好就砍掉订单,而这些数据又进一步反哺企业对消费趋势的理解。

在 2020 年,SHEIN 的 GMV 首次超过 100 亿美元,增速达到 250%,2021 年更是达到 200 亿美元。目前 SHEIN 在 Facebook 拥有超过 2700 万关注用户,在 TikTok 上也有超过 500 万粉丝,在人、货、场三要素上 SHEIN 都做到了创新并把握住了发展窗口期。

对拼多多来说,尽管面向海外市场搭建供应商体系有很多工作需要从头开始,但以其团队一贯高效的执行力和对电商货源端的理解,拼多多的控货能力或许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一环。

事实上,拼多多不缺 “跨境” 基因,据晚点,黄峥本人在 2010 年就曾孵化跨境电商项目,目前拼多多 CEO 陈磊以及 COO 顾聘聘也都曾经参与过当时的出海项目。与拼多多关系密切的极兔物流,最开始就创立于印尼,其在国际物流业务上的布局也有望帮拼多多站稳脚跟。

最困难的点还是在于时间。现在的跨境电商已经没有了 “低调发育” 的环境,阿里、京东、字节都在大力布局,东南亚巨头 Sea 旗下的 Shopee 也在走出东南亚市场,进入到拉美、欧洲等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全球所有主要市场都在短兵相接。

最直接的是,竞争将显著推高后来者的买量成本,据 36 氪引述行业人士的预测,SHEIN 上半年通过 Facebook 渠道的获客成本在 35 美元左右,拼多多可能需要 2~3 倍价格才能将用户拉到自己平台。而据业内人士徐晗在朋友圈的推算,即便是增长迅猛的 SHEIN,在当前获客成本及 DAU 下,利润率和用户经营之间尚且需要小心维系,远没有到 “开香槟” 庆祝的时候,后来者即便最终能杀出重围,投入期也必将相当漫长。

拼多多目前已实现连续多季度盈利,二季度净利润达 8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68%,使得拼多多市值回到接近千亿美金的水平,在中概股中表现颇为亮眼。但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强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层对于持续亏损的业务到底有多少耐心仍需观察,Temu 团队需要拿出具有信服力的增长成绩。

卡脖子的亚马逊

中国出海品牌正在越来越多,而一家独大的亚马逊是绕不开的选择。

据 Marketplace Pulse 数据显示,近年来亚马逊平台的中国卖家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在疫情催化下,中国卖家占比明显增加,自 2020 年 3 月起有超过一半的新增卖家均来自中国,相较 2018. 19 年大幅提升。而根据今年 8 月亚马逊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在亚马逊上完成品牌注册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 40 倍。

在这股浩浩荡荡的出海大潮之中,已经有一些中国品牌在海外闯出天地,最典型的如被称作 “跨境一哥” 的安克创新,安克旗下充电类产品 Anker 品牌、智能家居品类的 eufy 品牌以及无线音频品类的 soundcore 品牌均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安克日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在北美市场营收 29.2 亿元人民币,占比近 50%,中东市场同比增速则高达 42%,贡献了 3.7 亿元的营收,占比 6.3%。

从渠道上看,安克在海外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但亚马逊的单渠道收入就占到了总营收的 55%,尽管安克也在大力发展其他渠道,但目前来看对亚马逊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

又比如位于山东青岛生产净水器的伊可普科技,在 2016 年上线亚马逊从 OEM 成功转型自有品牌,旗下品牌 Waterdrop 已经成为美国市场净水类目的头部品牌,同时其净水类替换滤芯在美国替换滤芯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 70%。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亚马逊宣布以 17 亿美元全现金方式收购扫地机器人厂商 iRobot,但其实在这个领域,中国两家头部厂商科沃斯和石头科技都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2021 年科沃斯营收 130.86 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市场营收达到 47.17 亿元,占比 36%,石头科技 2021 年营收 58.37 亿元,海外市场营收为 33.64 亿元人民币,占比 57.6%,和人们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安克、伊可普、科沃斯等厂商并不是瞄准低端市场,而是靠着技术和产品优势,在所处品类的中高端市场占据相当份额。这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正在剧烈发生。但一个隐患点是,他们的销售额,大多在依赖亚马逊来实现。

亚马逊自 2021 年 5 月开始明显收紧卖家政策,基于不可滥用评论和刷单等平台规则,大量封停中国卖家账号,不完全统计,亚马逊关闭了约 600 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以及涉及这些品牌的约 3000 个卖家账号。

业内统计,这种 “一刀切” 行为,使得数以万计的中国从业者受波及,多年奋斗一夜清零,经济损失估计超过了 20 亿美金,被业内称为 “业界最黑暗的时刻”,华创证券研报指出,2021 年起一年时间,亚马逊头部卖家里中国品牌占比由 42.3% 回落至 2021 年底的 36.9%,泛品 + 第三方的卖家受损严重。更为关键的是,大量中国卖家申诉无门,亚马逊掌握了 “封店最终解释权”。

可以说,不光是芯片、航空发动机这样的硬科技能卡脖子,规则制定者同样也能 “卡脖子”。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这批以天猫淘宝、速卖通 lazada、拼多多、shein 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一旦成为世界级的电商平台,也有潜力成为卡脖子的 “核心科技” 呀。

通俗地说,中国产品要出海,还得依靠中国电商平台。生产车间和实验室是命脉,货架同样也是命脉。

被 “敲打” 的出海商家普遍希望拓宽渠道,降低对亚马逊依赖度,并借势进入全球更大范围的市场,如 Aukey(傲基)、绿联等出海大卖家,均在亚马逊严格控制下加大了在速卖通(AliExpress)上的投入,而后者目前在欧洲的一些细分市场,如波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都在拿走更多市场份额,商家试图摆脱 “亚马逊依赖症”,这对于 Lazada 和 Temu 等跨境电商来说,同样是机遇所在。

上个月,“中国版 eBay” 易趣网宣布关停。作为被 eBay 收购的国内初代 “电商”,易趣代表着的是二十多年前 Copy to China 那股浪潮,但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用战斗力与创新力证明了自己,到现在已经能够在短视频、游戏、商品等领域出海作战。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现阶段的 Temu 和 SHEIN 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跨境电商在未来能够与亚马逊正面对抗,伴随国内品牌出海的浪潮一同抢下更大蛋糕。

被赶下班车的外包人

撰文 | 吴依涵 编辑 | 吴先之

来源:光子星球

“最近工作清闲了许多,直觉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没想到的是失业来得这么突然。” 某外包公司员工廖凯,被公司派遣到华为工作了近 2 年,而前不久外包公司的 HR 突然约自己要谈谈工作的事,他预感不妙。

果不其然,HR 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开门见山:“公司此次项目外包合作结束后将不再续约,如果你有其他合适的工作机会,现在就可以考虑一下。”

廖凯楞了好一会问道:“意思是现在的工作结束,你们也不负责接下来的工作是吧?”HR 回应称,有工作机会当然会帮助安排,但最好自己去找工作,别把希望完全寄托给公司。

“公司现在很困难,要么你等公司通知安排,要么选择离职。但是离职后,公司不会给你任何赔偿,如果对此安排不满意可以走法律程序。”

廖凯当时是六神无主,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选择先答应等待公司安排,便结束了谈话。

这些天廖凯没有闲着,他心知肚明,即便外包公司给他安排了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也有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指望别人,于是他最近也在寻找新的工作。

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大厂梦,而普通院校毕业、学历不高的人为了能够圆一个大厂梦,选择进入外包公司,走曲线救国之路。

“梦” 终有清醒的时候。一些通过外包顺利进入大厂的年轻人,发现现实与自己想像中相差甚远。“大厂针对正式员工与外包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是个低人一等的外来人员。”

更多的人如廖凯一样,选择了外包就随时有失业的可能性,毫无归属感可言。如今,随着大厂纷纷开始降本增效,降薪、裁员等风波也席卷到了外包岗。

降本增效卷向外包

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为了降本增效、缩减开支,裁员消息不断。而那些为大厂工作的非大厂员工是否会受到影响?比如外包人员、第三方合作团队等。

所谓 “大厂裁员” 只涉及到正式员工,对于成本更低,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外包用工,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砍掉。可就在前不久,寒风刮到了外包业务。有消息称腾讯不再向外包提供班车、免费早晚餐,引发外包员工一阵吐槽。

腾讯外包员工刘微表示,公司取消免费早晚餐是小事,取消班车给自己造成了许多不便。“一天通勤时间 3 个多小时,班车取消之后,地铁到办公地点还有不小一段距离,这极大地增加了通勤负担。” 他表示,如果可以,自己甚至愿意支付班车费用。

“我是来工作的,却感觉处处低人一等。现在每天从家到公司的这段路都在提醒我与其他人不一样。” 刘微在被人从班车赶下来的那一刻就对公司彻底失望了。

不少外包员工担心,公司现在砍福利,下次砍掉的便是工作。

对此,一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利润下滑,外部业务无法扩展的时候,唯一有效手段就是降本增效,如裁员、削减亏损业务、减少费用投放等。

而腾讯削减外包福利就是在减少公司人力行政预算,这是最容易执行的。因为福利是公司额外给员工的一种待遇,不受劳动法约束,给与不给,给多给少,都是企业说了算。

无论是从最近的财报上,还是这一系列举措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公司在收紧开支,调整经营策略。

在腾讯工作的外包人员罗小林表示,在 7 月初被告知公司取消外包调级并降薪 10%,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前不久,罗小林本有机会跳槽,薪水也比现在的高出不少,准备离职时,领导一直在挽留,他也考虑到这些年导师、领导们对我确实不错,挣扎思考大半个月,最终放弃了跳槽。

一年前罗小林就开始关注了某企业,直到今年年初该公司开始招聘与自己经验匹配的岗位。能等到这次机会不容易,他为了面试作了充足的准备。几轮面试也十分顺利,薪资待遇也与 HR 谈妥了,定薪涨幅 40%,年终 14 薪,六险一金,有餐补和住房补贴。

“自己耳根子软,放弃了大好的机会,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我现在每天都在后悔中度过。” 罗小林一想起自己当初所作的决定就难受自责,“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教训告诉我,你和公司谈感情、讲情怀,公司只会和你讲利益。”

近日,罗小林还得到一个消息,有内部人员表示腾讯可能会清退所有未转子公司的外包人员,所有外包项目将转给子公司。而一被裁员工表示,自己被公司裁员后发现旗下子公司正在开放原岗位的招聘。这种种迹象表明,清退外包的可能性巨大。

罗小林不得不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担忧起来,动了再找工作的念头。但导师劝他再等等,可能有机会转子公司。不过,他担心再出意外,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等待消息。

外包身份成了打工人的枷锁?

王佳佳曾被外派到阿里工作,主要负责运营相关业务,最初进入大厂的喜悦已被当下的现实冲淡。现已 30 岁的她,今年随着阿里降本增效已离职近半年,却还未找到工作。简历投出去上百份,几乎都石沉大海。偶尔有接到一两个面试电话,最终也无疾而终。

“才发现自己在大厂工作的履历毫无用处,别人只会看见你是外包身份。” 王佳佳的醒悟有些后知后觉,她将自己的困惑发到网上,本意是想寻求一个安慰,没想到一些回复令她无地自容。

“你在大厂干到快 30 岁了,还在做外包运营,就没有一点危机感吗?”“30 岁了还在做运营,说明你自身能力问题。” 王佳佳看到这些回复,陷入沉默良久。“我当时挺受打击的,但又觉得网友说得挺对,现在自己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很茫然。”

曾在华为工作过的王梦表示,自己工作内容之一便是管理外包业务,在她看来外包员工就是来干活的,所以与公司正式员工在薪资结构、考核方式、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有差异。

比如公司给正式员工应酬费是 5000 元,有餐补、零食;而只给外包 1000,也不会为其提供零食。不过也有社招外包的月工资,比入职 1-3 年的正式员工薪水要高。

对于一些非核心业务,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外包,比如京东客服,或者开辟新业务时,为了招人、拉新便会寻求第三方合作,省时省力。

所谓外包转正式机会确实有,但很渺茫,渐渐沦为 HR 忽悠人的说词。大部分外包人员因为满足不了正式编条件才会去外包,如果学历、年龄、能力都满足企业用人条件,那么这人为何不直接进大厂还来选择外包,似乎有些缘木求鱼了。

蒋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厂做劳务外包,原本自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大厂工作,后来发现是自己想多了,在那里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外包人员有专用的办公室,和正式员工有严格的界限。

在大厂,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的分工十分明确,各自干着分内之事,更没时间来搭理外包人员。蒋雷表示,“外包工作基本都是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如果想在这里学新东西、提升能力的可能性不大。”

比如单位里的一些正式员工不愿意做的数据填写、活动安排、脏活累活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都甩给外包人员。正式员工与外包接触更多的是在分配任务,也没有耐心对其提出有实质性的指导意见。

蒋雷刚进大厂时,因不太熟悉业务,不知如何填写产品数据,被正式员工指着鼻子斥责:“你这么笨,果然只能干些外包的活”。时至今日,这段耻辱的经历还让他视昨如今。

不仅学不到技能,缺乏应有的尊重,等到公司发福利的时候,更基本没有外包人员的份。每到年终之际,外包只象征性地收到一个 200 左右的红包,而正式员工却能拿到数十倍以上的奖金。

蒋雷认为外包就是为正式员工服务的 “搬砖工”,很难成长。坚持两个月后,他不堪忍受这样的环境,提出了离职。

兜兜转转,他最终又干回了外包工作,不同的是现在公司的客户不是互联网大厂,而是一些海外企业。

“同样是项目外包,同事之间十分融洽,与大厂相比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杂事,能专心做分内工作。不过,以一个过来人身份来说,如果一些人还抱有进大厂的心,就要慎重选择外包工作,毕竟有了这个经历的人很难再进大厂。”

甲方乙方:大厂边缘打工人

毕业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刘小君误打误撞入职了一家业务外包公司,主要负责对接一些互联网大厂的 App 用户拉新工作。在刘小君看来,虽美其名曰合作关系,工作不是外包,却胜似外包。

一旦合作方需要推广自己的 App 产品,刘小君所在团队就要负责推广任务,例如线上投放、线下地推等。

到了考核周期,团队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数据,就会被领导要求熬夜加班务必完成任务,同时也会要求地推团队加大奖励力度,吸引路人下载 App。

当然,如果最终还是不能完成目标任务,他们还留了最后一手,那边是找第三方公司买数据,以假乱真。

“这些数据最终甚至还有可能在财报中披露,给资本市场讲故事,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实是有水分的。我们每天听到的都是 DAU(日活跃用户数)和 MAU(月活跃用户数)这些词汇,每天做的就是用户拉新,但是很多大厂的用户数已经接近中国网民的数量了,要新增谈何容易。”

入职前几个月,她压力大到晚上在家崩溃大哭,哭完搽干眼泪又继续干活。经历了几番波折后,刘小君慢慢地能够独当一面,“我们这工作的性质就是拿钱办事,为企业解决问题。”

王梦表示,企业有自己的市场推广团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顾及到,一些琐碎的工作都会打包给第三方,“企业出钱,第三方公司出力,而且成本不高,这样更省事。” 所以,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将一些市场推广工作打包给第三方公司,既节省成本,又能规避风险。

在大厂,类似这样的合作很常见。比如企业开辟新业务,在招 BD(商务拓展)、拉新工作上,一般会找第三方合作,这种属于短期外包。

“其实这就是甲方乙方合作关系,我们负责完成甲方交待的任务即可。” 一位长期与大厂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员工表示,那些驻厂外包人员似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为在互联网大厂办公就成了大厂的一份子,陷入自我营造的幻境中。他们也没必要过多地抱怨大厂的不对等待遇,外包本就是通过与大厂合作的性质,派遣员工到大厂去干活。

外包作为企业的边缘结构,工作内容不稳定、重复性高、强替代性强。一旦企业有较大的组织结构变动,外包都是首要考虑抛弃的一部分。对于同工不同酬的待遇,不少外包人戏称自己是 “临时工”“廉价劳动力”,随时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不止是互联网大厂,其实大部分行业都有外包业务。有的人仅仅只是把这当作是一份工作,所以他们并没有觉得受到不公对待,能够以正常心态工作。一些人将自己视作正式员工,处处与正式人员对比,但现实可能又没法改变,从而便活在痛苦之中。

如今,随着大厂降本增效席卷外包,大家不再抱有幻想,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变得清醒和理性。

咖啡下乡,有大佬开始下注

文 / 荆玉

来源:巨潮 WAVE(ID:WAVE-BIZ)

大多数人印象中,咖啡的 “生活方式” 风情浓郁,其目标客群主要来自高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

但就和所有的新生事物和舶来品一样,咖啡在中国市场也经历着向下渗透的过程,从一二线逐步辐射至三四五线城市。

试图抓住这个下沉趋势的是茶饮界老面孔 —— 蜜雪冰城,其旗下的全资咖啡品牌 “幸运咖”,正在下沉市场快速扩张。

与兄弟品牌蜜雪冰城一样,幸运咖同样主打极致性价比:5 元的冰美式,6 元的拿铁,5-7 元的果咖,最贵也不过 15 元,其定价不仅远低于星巴克,甚至比有 “星巴克平替” 之称的瑞幸还要更便宜。

官网数据显示,幸运咖在 2020 年 4 月开放加盟。截至今年 7 月 30 日,其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达到了 1400 家。以门店数量计算,幸运咖已经是国内排名第四的咖啡品牌,仅次于瑞幸、星巴克和 NOWWA 挪瓦咖啡。

不过,一路高歌猛进的幸运咖也遇到了现实的 “阻碍”:咖啡的主力消费市场仍然位于一二线城市,其在下沉市场的潜力尚未被明确验证。作为 TOP 10 玩家中唯一一个走超低价 “下乡路线” 的咖啡品牌,幸运咖正在探索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路。

极致低价

“超低价” 并非全无利润。

幸运咖曾在其加盟信息里表示,走访了多个省份的饮品市场后发现,15 元以下的现磨咖啡完全空白。甚至以平价著称的瑞幸,一杯标准美式也要 13 元。而定位现磨咖啡的幸运咖,用和星巴克同样的阿拉比卡豆,美式却只卖 5 元一杯。

超低的价格让不少分析人士感到疑惑:“5 元一杯的现磨咖啡,能赚到钱吗?”

实际上,咖啡本身并不是非常昂贵的饮料,目前一二线城市动辄二三十元的咖啡价格,很大一部分都是品牌溢价,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简单计算,一杯咖啡消耗的咖啡豆大概是 20 克,成本在一元左右,牛奶用常温牛奶,价格在 1.5 元左右,鲜奶额外加 2 元。再加上杯子、吸管之类的成本,一杯的成本大概可以控制在 5 元左右。美式咖啡由于配料简单成本更低,可以控制在 3 元左右。

目前国内也有其他品牌的 “超低价咖啡”,定位和幸运咖非常相似,如 “Cubic Coffee 三立方咖啡”、“干咖人” 和 “爵渴咖啡”,其中较为知名的 “打工人咖啡”,已在无锡及周边开出 20 多家店,主打的美式咖啡只卖 4 元一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咖啡的 “超低价” 并非全无利润。

此外,幸运咖也不只卖咖啡,其产品还包括了蜜雪冰城擅长的冰淇淋、珍珠奶茶、圣代、水果茶等等非咖啡饮品。

利润比较低的咖啡实际上充当了引流单品的角色,负责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打卡,真正贡献利润大头的,是 10 元级别的特调咖啡和其他饮品。

另外可以省成本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下沉市场的店铺租金和员工成本相对更便宜,高销量推动以百吨甚至千吨为单位的大宗采购,获得议价权,共享蜜雪冰城的物流供应链。这些都可以让门店盈利的门槛有所降低。

不过尽管如此,跟蜜雪冰城一样,低利润的幸运咖门店想要实现盈利,也需要多销走量。据测算,一家幸运咖门店需要做到日均营收 1500 元左右(即每日售卖 200-300 杯饮品),才能实现盈利。

和奶茶店竞争

消费者更多只是需要一杯咖啡味的饮品。

2019 年瑞幸上市之际,其创始人钱治亚就曾表示,“瑞幸的上市,是中国咖啡消费平权的开始”;“瑞幸的品牌愿景就是为大家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咖啡,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喝到更好的咖啡。”

瑞幸的产品价格虽然比星巴克更亲民,但其 77% 的门店位于一二线城市,主推产品成交价集中在 15-20 元之间,实际上是在帮高线城市的消费者 “平权”。

幸运咖接过了瑞幸的棒子,在 “咖啡消费平权” 路上更近了一步。幸运咖的人均单价 7.88 元远低于瑞幸的 19.34 元。更重要的是,其布局城市比瑞幸更加下沉(60% 以上位于三四五线城市)。

其在官网喊出的目标是,把幸运咖开到每个大学、每个县城、每个城市。

也有部分消费者开始选择抛弃瑞幸,投入幸运咖的怀抱,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些消费者将幸运咖称为 “瑞幸平替”。巧合的是,两个品牌的英文名称也颇为相似,瑞幸为 luckin coffee,幸运咖为 lucky cup。

不过尽管愿景相似、名称相似,但由于两家企业的定位差异,分布城市的差异,使两者并不存在很激烈的竞争。幸运咖在下沉市场里面临的最大压力,实际上主要来自于奶茶行业。

一方面,正如连咖啡创始人张洪基所说,大约有 95% 的中国人喝不来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 “黑咖啡”,下沉市场真正的咖啡爱好者不多,消费者消费的更多是只是一杯咖啡味的饮品。咖啡品牌程度上更像是以咖啡为特色的奶茶店,两者的界限比较模糊。

曾有幸运咖的加盟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对手不是两条街以外的幸运咖其他门店,也不是瑞幸和便利店,而是这条街上的两家蜜雪冰城。

甚至连蜜雪冰城旗下的冰淇淋品牌极拉图,今年也增加了咖啡产品线,包含了 8 款咖啡产品,其中美式 8 元,拿铁 10 元。

另一方面,喜茶、奈雪的茶、CoCo 都可、一点点等茶饮品牌,都已相继推出了咖啡产品。尤其是占领下沉市场的 CoCo 都可和一点点,无论是比拼饮品还是奶咖,它们在下沉市场与幸运咖都将有更多的交锋。

大佬不畏惧

目前敢于做出这种决策的企业和资本并不多。

国内低迷的消费态势下,咖啡赛道近两年一枝独秀,受到了资本的追捧和消费者的喜爱。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平台,2021 年全年咖啡生豆进口量为 10.6 万吨,同比增长了 87%;进口额为 3.46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19%。

艾媒咨询的报告指出,2020 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 3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 1 万亿元。尽管这一预计数字曾受到质疑,但也足够证明国内咖啡市场是个快速增长的大市场。

且中国目前的咖啡门店数和连锁化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德勤发布的《咖啡白皮书》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国内共有咖啡馆 10.8 万家,其中 75% 位于二线及以上城市,整体连锁率较低,连锁品牌仅占 13%。

这意味着在低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在市场集中度提升方面,国内咖啡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

幸运咖做出了和兄弟品牌蜜雪冰城相似的策略选择,即通过平价策略和加盟模式,触达广阔的下沉用户,做大市场的小生意。且目前敢于做出这种决策的企业和资本并不多。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喜茶和漫咖啡为代表的,主要在高线城市做高毛利、高单价的生意。但这意味着对于中国更广大市场空间的战略放弃。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曾在朋友圈点名喜茶,评论其 “即使做到 400 多家店,也只有头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都排队,也做不了多大生意。自己把自己架上创意奖台下不来,成本越搞越高,也把一大堆效仿的品牌带沟里了。”

从目前来看,蜜雪冰城和幸运咖 “大市场小生意” 的运作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蜜雪冰城在一级市场的估值达到了 600 亿元,远超已上市的奈雪;而幸运咖的门店数量也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了 COSTA、太平洋咖啡等经营已久的老玩家。

不过要在下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幸运咖仍然需要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下沉市场的咖啡需求仍然存疑,即便是 “咖啡口味的饮品”,人们接受起来也有个过程;另一方面,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工作生活压力相对更小,几乎不存在对提神功能的需求;以及,下沉市场各类平价果饮品牌云集,咖啡的复购率有待进一步验证。

蜜雪冰城方面对这些疑虑似乎并不担心。其董事兼总经理张红甫曾对外表示,幸运咖要做的是在 5 年内复制出一个咖啡版 “蜜雪冰城”,这基本体现出公司内部对未来咖啡市场渗透率的保守估计。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咖啡品牌的下沉本身也是在教育市场。一旦用户习惯培养起来,可能迸发出巨大的潜力,这是市场给予先行者的奖赏。

投资,万物皆周期

首先,万物皆周期,没有什么生意可以逃脱周期的轮转。

1、前面有朋友说东方雨虹被证明是一个周期股,我挺意外的。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没什么值得讨论。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从公司诞生的那一天开始,脸上就被刻上了 “周期” 这两个字。只不过,不同的行业,周期的时长不一样。长则十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比如航运、地产这种;有的行业周期很短,1-3 年之内可能就是一个行业周期,比如一些化工的子行业,部分农产品。我自己拿了 6 年的造纸企业,最开始是晨鸣纸业,在第一个周期开始下行的时候切换到太阳纸业,从 2016 年 2 季度至今,6 年多一点点,我已经陪他度过了 2 个完整的行业周期。至于贵金属、工业金属、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行业周期多在 5-10 年之间,扰动行业周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几乎不可预测,包括业内人士。

2、至于一些看上去不那么周期的行业,根据行业特点,也有自己的周期。比如公用事业,我自己持股的中国移动,经营层面上的周期性很弱,但是对于股东来说,公用事业股有资本开支的周期,而这个周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收益。拉长来看,你会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伴随着资本开支的高或者低,做反向运动。包括长江电力,商业模式其实是类似的,只不过因为水电的特殊性,不是想做资本开支就可以做的,所以体现出来好像与世无争的样子,假如 3/5 年就可以再投一个三峡,小股东可以尝试一下过程中的那个酸爽。

3、而一些消费类的行业,几乎和宏观经济的起落同周期,而且在大 A,所谓的消费类行业或者公司,多是耐用消费品,周期性也是相当大的,只不过你拿他们去和强周期的工业制造业比较,经营层面波动的幅度,当然要小很多。毕竟消费品的价格,不可能像工业品的价格一样,动辄腰斩或者翻几倍。

4、至于互联网,其实所谓的中丐,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很多消费、娱乐使用了互联网载体的行业。本质上,线上和线下没有任何区别,周期性完全同步。只不过刚好踏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有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而已。当社会逐渐成熟和稳定,中丐们和传统傻大黑粗的线下同行们,周期没有任何的区别,而这一天,可能已经到来了。

5、理论上,医药和必须消费品行业,是为数不多的极弱周期或者无周期的行业。但是具体到我大天朝,具体的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医药公司,其实可以用化工行业来估值,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和一个化学品公司区别也不太大,没有技术壁垒导致产能的不可控,加上民生行业不可避免的强监管,政策周期也不容忽视。凤毛麟角的一些创新药公司,其实周期性非常强,内在研发周期和外部的利率周期,这个波动是非常大的。必须消费品是一个很赞的商业模式,几乎没有周期性,但是在我们身边,比创新药公司还稀有,农夫山泉应该算一个,乳制品的几个公司,感觉都差那么点意思。

6、最后,还有 2 个行业,大 A 的宠儿,机构心目中的神,新能源 / 新能车和白酒。我把新能源和新能车放在一起,倒不是我把他两搞混了,其实是因为我觉得没啥可讨论的,标准的强周期行业。以这几年投资力度,肉眼可见的未来就是一地鸡毛,毛利率净利率骤降,产业链上的原料和商品价格雪崩,毫无悬念。前些年挂掉的光伏 / 风电企业,坟头草还不是特别高,你看这一波又来送人头了。

我特意提到新能车,其实还有一个我自己觉得很可笑的原因。市场热炒新能车,把小康,哦现在叫塞力斯了,炒个十倍八倍好歹也算有个乌鸡变凤凰的念想。也都是千亿市值的大公司,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也炒的不亦乐乎,我就纳了闷了,不管是电车还是油车,总量在哪里放着吧,原来是 BBA、上汽、广汽、长子、次子、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这些公司分蛋糕,现在又加入了那么一大坨什么造车新势力。纯电的,可以靠梦想来窒息,长安广汽你的基本盘不要了?新能车的时代,就这么笃定不但可以占领自己原有的份额,还能吃掉别人的份额?广汽的自主车还算争气,长安自主还是洗洗睡吧。

最后一个行业,A 股独一无二的行业,白酒。首先我是一个茅粉,虽然过去的十几年无缘持有。阿茅的商业模式是独一无二的优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有人说贵州茅台没有周期性,那我可就不困了。低端白酒的周期性,基本等同于普通的非必须消费品,伴随宏观周期而波动。而高端白酒,茅五泸,你要加上个洋河或者剑南春我也没啥意见,他们的周期在于库存周期,不是酒厂的库存,而是社会库存和经销商库存,加上高端白酒尤其是阿茅的金融属性,会把这个周期拉长、拉大,如果某一天出现共振,波动的幅度也是很可观的,毕竟,在企业没啥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仅仅是乐观或者悲观的预期之间,估值转换个 – 50% 或者 100% 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

本文,只是聊一聊自己对周期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认知,仅供参考。以价值为锚,必然要考虑这些因素,我码下来的这些字,连入门都算不上。投资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当,很辛苦,还是单纯的赌博更刺激和舒服,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多巴胺,前提是要准备足够多的赌资可以去输。

来源:集思录 微信号:jisilu8

流量是个双刃剑

@聚募海哥:最近经常听到创业者说 “现在创业真难,主要原因就是流量红利都没有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在我眼里,流量是个双刃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面举个我真实的投资案例∶

2016 年初,我投了一个西式快餐品牌,产品主要是披萨、牛排、沙拉等,产品类似必胜客,但出餐速度更快,单店面积更小,一个店大约 50-100 平方,主要开在社区和办公 cbd 集中的地方,堂食为主,客单价 50 左右。

当时投的时候只有 5 家店,后来半年不到时间,直营门店就快 20 家,公司盈利相当不错,直营店规模在杭州前三。老板赚了钱就开新店,几乎每个单店都盈利,单店平均回本时间 1 年左右。

到了同年 7 月份,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开始了,某团、饿某,某度等平台纷纷找他,让他的门店开通外卖平台,给的补贴每单 6-10 元,最高的时候某度平台给的补贴达到每单 12 元。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流量成本是负数。

老板第一次感觉到了互联网平台流量的威力,每天中午必爆单,由于高峰期门店实在忙不过来,他把产品 sku 减少了,产品品质也下降了不少。一个单店外卖比例从之前的 10% 提高到了 70% 以上,同时开店速度也加快,由于外卖为主了,老板的新店选址要求也降低了不少。居然某团 KA 经理升职去了上海,他也跟着砸了几百万去上海开了 3 家店。此时,他已经听不进我的好言相劝,把整个公司几乎 all in 在外卖上。

到了同年 9 月份,外卖补贴大战结束,补贴也随之减少,每单补贴从 6 元降到 4 元,4 元降到 2 元,甚至 0。而且这时候大量的 KA(重点商家)品牌开始进入外卖平台,平台营销、配送费用都在涨价,所谓的流量红利在 2016 年底消失了。大家后来都知道,次年年初,某度被饿某并购,而后 2018 年饿某又全部卖给了 ali。

流量红利消失后,公司和门店经营一落千丈,之前盈利的门店出现大面积亏损,这时候想再转回之前堂食模式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消费者的认知里,你就是一家外卖店。由于都是直营店,每月亏损越来越多,上海门店更是亏得渣都不剩,大概维持了不到一年,公司就倒闭了,老板也因为欠了供应商的钱而被限高。

故事讲完了,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所谓流量红利是多么脆弱,平台的流量是用完即走的,无法沉淀下来。最要命的是,它还会让品牌方产生错觉,把平台的能量以为是自己的本事,从而犯了致命的错误。这样的例子在很多淘品牌身上也发生过。

反之,现在流量红利没了,大家都慢下来未必是坏事,你可以慢慢打磨产品,用心经营用户,把复购做好,把品牌建设好,反而会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