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有个“江洲五凤”,你听说过吗?

扬中,作为长江下游冲积而成的小沙洲,多少年来,在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均离不开“穷奔沙滩富奔城”的字句,一个“穷”字让扬中与外埠相比逊色许多。

穷者,乃贫者也。在外人看来,沙洲上的居民皆因在别处无法生存而漂泊此地安家立命,来此定居者或垦荒农耕,或捕捞猎鱼,稍富者最多不过是有点手工技艺,经商买卖而已,又因建置时间较短,能出什么名家名士恐怕与之无缘。因而,诸君常常叹息“扬中文化底蕴较浅”,而自卑不如它郡。斗转星移,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如今扬中沧桑巨变,人才辈出,每每谈及家乡,又以“扬中虽小,但有3院士、11将军、3中央委员、数省部高官”而引以为豪,让外人刮目相看。

然而,稍微了解扬中历史者也许知道,在这块面积不过300余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多万的江中小岛上,先前来此居住者并不乏雅士宿儒、墨客骚人。远者且不论,仅清朝晚期就有举人何士俊、县民政长姚湘、秀才朱宝鎏等众多学者或授朝诰封他乡为吏,或众人抬举本土供职,不仅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亦为小岛增色颇多。

近几年来,笔者应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之邀,参加《我从哪里来》扬中百家姓氏探源一书编纂,获得了许多前所未闻的资料,眼界大开,感慨甚多。前不久,又欣见“江洲五凤”之传说,经数月努力,奔波于街头巷尾,踏步于乡村地头,终于寻得“五凤”之来龙去脉,今不吝拙笔,稍作整理,以飨读者。

“江洲五凤”来历

应当承认,自明末清初至江洲居住者,大多数系农人布衣,他们结庐为舍,住草棚茅屋,修筑堤坝,围垦造田,洒下了辛勤汗水。那时的江中孤岛基本上没有教育机构,先辈们的子女即使有读书之欲望,但也求学无门。

而有文才之人为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常常谋划于街市内外、浓荫树下。清朝晚期,扬中文士耿益斋、陆广谟、杨爱人、秦茂兰、姚卓等5人闻“江南圌滨文社”举办笔会(注:此笔会只许本地人参加),遂改名前往应考,两次均获前5名,后被人举报受阻不得参与。此番五公受阻后,心中不是滋味。

惆怅之时,扬中宿儒朱宝鎏、朱琴(松庭)、祝尧三(号宪成)曾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督学等诸多文士,为鼓励文人上进,改变教育落后之状,遂发起结社会文,由朱宝鎏定名为“存粹文社”,选兴隆镇达兴庙为社址,会文定农历每月十三日晚上举办笔会(乡试),入夜开始,天明交卷。起初仅十几人,后增加至几十人,多为发起者之门生私淑者。命题则由朱宝鎏先生承担,根据名次优劣予以公布,得前一、二、三名者获奖,最多奖钱一千文。

至1924年下半年,因人数逐次增多,经费、阅卷难度加大,有停顿之状,时值陈觐文来扬中任县长,朱、祝、杨(子桢)等将实情上报。陈县长重文,即改存粹文社为官办,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会文范围,不限地区,来者皆欢迎,并拨出部分学田经费(细民洲、育婴堂、夷沙田等课钱)作为办公费用和奖金,每月会文,陈县长均携秘书到场并带来考卷、纸张、洋烛及点心。

一时间不仅本县文人参加,丹阳、丹徒、泰兴、江都等外县文士亦来扬中参考。参试人员猛增至数百人。临考时,密封的试卷当众拆开,列试题两道,参考者作一道两题均可。所命题范围甚广,四书、五经、史传、时令、政令等方面都有,体裁则有诗词及歌赋等。试卷先由秘书批阅,二十名之前者,陈觐文则亲自检阅一次并加评语,至下月考试前张榜公布,由陈亲自发奖,一至五名各奖三千文,六至十名各奖一千文,十一名至二十名各奖五百文,二十一名至三十名各奖四百文,三十一名至四十名各奖三百文,四十名以下者不奖。

扬中秦茂兰、耿益斋、陆广谟、杨爱人、姚卓由于其文才过人,才华横溢,常居五名之内,故时人称之为“五虎上将”,后又定名为“江洲五凤”。丹阳县孟河塾师陈太来的《中秋赏月》和丹徒县惜犁洲塾师刘燮藜《蜀先主自将伐孙权》也曾被评选为第一名。扬中常在四十名之内的一般有朱怀琴、施燮阳、朱恩龙、奚为乐、杨怀高、朱锦彬、朱芝玉等。从此,“江洲五凤”名誉大江南北,轰动效应并非一般,江洲上下求学者与时俱增,勤奋学习蔚然成风。如季芝香初试落第,遂下决心刻苦钻研,长进颇速,在一次乡试中曾获第一名,县长陈觐文为之甚喜,于其文章末批注:“非伏案功深,不得臻此。”季芝香由此更加奋发攻读,其他文士亦受激励而仿效之。

1927年5月,陈觐文调离扬中。不久,茅乃封接任民国扬中县长,此厮不但下令停办“存粹文社”,且勾结地方土豪劣绅,横征暴敛,江洲父老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曾有人写下对联一副:“陈公来复天开眼,茅贼不除地剥皮。”一褒一贬,跃然于纸上。

“存粹文社”停办后,“江洲五凤”等扬中民间文士学者仍常自发聚会,切磋学技,吟诗作画,有的教书育人,有的从医济民,大多数花费精力培育子孙。

“江洲五凤”轶事

有关“江洲五凤”说法不一,又因年代久远,时光变迁,受访者往往各执一词。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笔者从大量史料和今人提供的信息中认真核对,以实事求是原则整理出“五凤”轶闻旧事,今择其主要部分逐一介绍如下。

耿益斋,又名耿光(1886-1974),原住本县西新桥(兴隆码头街一带),因江水冲击,所住房屋坍塌于长江之中,解放前夕搬迁至原三茅乡友好村(现友好桥前约一百米处)。

图片

▲ 耿益斋四世同堂照

耿少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上知天文地理,下通风土人情,寡言少语,不善张扬,其书法令人称道。那时,民间缺医少药,常有患者不得而治,已是中年的耿益斋遂研读医术,查《本草纲目》、阅《千金要方》等医药巨著,将常用药物功效、用法等逐一记录,现尚存十余本。经过长期努力,耿公无师自通,尤其对疑难杂症、妇、儿科具独特医技,且无偿服务于民众,受赞颇多。

图片

▲ 耿益斋医方集解手迹

耿益斋十分重视对孙辈的教育,他常常向孙辈讲述历史上刻苦学习的典故以及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勉励孙辈奋发攻读。耿公喜书法,为传技艺,他还教育孙辈如何选帖临帖,连执笔的方法也讲得很到位,“爷爷有时会站在背后看我们写字,冷不丁地拔笔杆,如果被拔出了,爷爷会说,这字写得没有气力。”

耿生有一子二女,招原三茅乡中林村三圩埭一朱姓子入赘,朱初为塾师,解放后为人民教师,从教四十余载,其名 “鸿儒”,确有儒家风范、文士之举。朱有三子两女,长子随母姓耿名“志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扬中县中学,考取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其妻系同校同届同学,毕业后均分配至甘肃404厂从事核工业研究,系同年代参与核工业研究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当地工作近二十年。有媒体专门报道过耿志洪,称他是“核工业系统有一定知名度的工程师,他和同事们先后研发出多种放射性液位测量系统,自主发明核放射性同位素测量方法,使该厂计算机应用在当时核工业系统处于领先水平,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中国核工业事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军工企业缩减,夫妇二人均调至国家重点企业——仪征化纤有限公司,耿志洪任某分厂教授级总工程师至退休。因科研成果不菲,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发明四等奖、全国总工会“讲理想、比贡献”一等奖。耿益斋之二孙亦毕业于扬中县中学,当年本县丰裕初级中学中考全校只有6人考取县中,1人备取,耿二孙便是6名正取生之一。其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高校停止招生,他遂报名从军戍边于大连海防前线,不久就被提拔为军队干部,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年轻军官。耿之三孙苏州电力学校毕业分配至邳县(今江苏徐州市)发电厂工作,担任厂团委书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耿志洪之长子亦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被清华大学录取,与其父母可谓是校友,现任职于上海某外企。当地民众称之为“书香门第、清华世家”。

陆广谟,字进之(1888-1968),本县原三茅乡民主村陆家桥人,是扬中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宿儒,六岁读诗经,七岁读书经,八岁读四书,读三遍即能背诵百行书。

图片
▲ 陆公广谟存照

八岁时,广谟公生过一场大病,七天七夜高烧不退,病后智力大减,但却以十倍于人的勤奋,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史记和纲鉴,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扬中当时青年学子中的佼佼者。他还善写文章,尤以散文为爱。此外,陆公喜欢诗词,据其孙辈回忆,陆广谟所吟诗词,偶尔为古人精品,多数为自己所创作。“除了笑声,爷爷的吟诗也最具特色。他吟起来非常投入,全神贯注,时高时低,抑扬顿挫。”陆广谟到底作了多少诗,现已无法考证,只是他每次吟成一首,便叫其三孙陆丕承记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记了一本又一本。后来丕承到南京上大学,便由其长孙、二孙负责记录。“文革”开始后,时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的二孙迫于当时形势,将所录诗词交给“造反派”付之一炬,化为乌有。陆广谟气得大病一场,便再不做诗了。另据其后辈记载,陆广谟十八岁就开始当教师,到他那一代,已经有七代人从教,陆从教四十多年,直至双目失明,离职还家方止。而广谟公之子陆济舟承父业继续从教,子伯承、孙劲松亦为教师,如此算来,陆家已有十代人为师,冠“书香门第、教师世家”当之无愧。

图片

▲ 陆广谟用过的“三娘教子”茶壶

陆广谟之子陆济舟为我县知名教师,承父之衣钵,擅长诗文,成果颇丰。扬中被冠名“诗词之乡”后,《扬中诗词》上曾刊登过他许多作品,去世时留有六卷诗集,名《秋江晚晴》。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济舟先生曾给扬中去台湾友人陆锦堂(本县原三茅乡同心村人)寄去五言一首:“万物凋谢后,百花今又开。梁窠依旧在,何时燕归来?”这首饱含深情和思念乡亲的诗句,勾起了当时对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尚不完全了解的扬中籍去台人员的思乡之情,陆锦堂先生随回寄七律一首:“读罢乡亲叙旧诗,眼前仿佛少年时。无边岁月随流水,对镜惊看两鬓絲。抑扬琴韵击深情,对弈花开待月明。人到名山诗兴发,神游沧海画宏图。渔人高唱逍遥曲,樵子轻吹散淡笙。陌上荷锄农事乐,松窗竹榻听书声。”不久,陆锦堂与潘大义(新坝镇人)回到家乡定居,旧友重逢,其乐无穷。

陆济舟生有三子,长子伯承,次子仲承,三子丕承。伯承系退休教师,孙劲松现任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毕业于扬中县中学的陆丕承被南京化工学院录取,先后就职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扬子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其两女及外孙、外孙女均学有所成,业绩斐然。

秦茂兰,字国香(1892-1954),名馥,原长旺乡南泡子埭(今头墩子村)人。家庭富裕,兄弟四人——兰、芬、芳、芝,秦茂兰居长。

他少年时即刻苦读书,受到师友的称赞,后成塾师。一开始授教蒙童《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对一些年岁较大的学生则教授《诗》《书》《易》《礼》《春秋》等以及文言文和诗词等。1943年起,时值抗日战争期间,秦茂兰则在八桥镇北施锦秀家中设馆,其中有寄宿的学生十余人,秦便很少回家。他虽然教授四书五经,但不拘泥于古,有意革新。例如,他用俚言俗语编成的《诗韵对句》就很有新意。以“东韵”为例:天对地、雨对风、南北对西东……还有三字对、四字对、七字对,如“十样儿女十样嫁,一朝天子一朝臣”“三日肩头四日脚,五花肠子六花心”。他所作对联也相当通俗,如有一年,其自家大门上就贴过一副对联:“放开肚皮吃饭,振起精神做工。”

秦茂兰对旧体诗可谓是拿手好戏。1942年秦公作《五十自寿》七律四首,散发给文教界同仁,征求和诗。今录其部分诗句:“自吟自寿十年前,瞬息之间又十年。旧作翻来疑待改,新诗和到乐无边。还须学易宗尼圣,敢道知非如蘧贤……”“兰有一枝花欲老,风传十里味犹香。不爱功名不爱钱,性情好像古人然。风生七碗玉川子,酒醉百篇李谪仙。而今六载馆夷沙,为觅蝇头不恋家。”如今读这些诗句,可见秦公之才华非比一般。前不久,笔者在走访秦公后辈时,邻坊皆称秦茂兰教书名传半个江洲(今扬中中、下洲),还见到秦公为友人陈恒善所书嵌名对联真迹一副:“恒其德廼人所景仰,善为宝得天之成全。”该联对仗巧妙工整、无可挑剔。

图片
▲ 秦茂兰为友人所书嵌名对联

秦茂兰除文才超群,其画作亦非一般。教书之余,他又临古风遗墨,掌握了水墨山水画作技巧,更喜欢以兰竹牡丹为主的写意画,至今尚有百年之上的画作被民间所收藏,其中“春花、夏荷、秋菊、冬梅”功底堪深。

图片

▲ 秦茂兰所作“春花夏荷秋菊冬梅”画作

秦茂兰对书法亦研学甚多,喜“二王”米芾,其书作力透纸背,刚毅遒劲。当年参加“存粹文社”会考,县长陈觐文曾批注“字盖全堂”。

秦茂兰不仅学问称绝,其人品亦佳。他不仅教学一丝不苟,且对农耕劳作之事亦很娴熟,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可谓鲜有。据当地民众称,秦茂兰一般夏秋两季农忙时间均回乡劳动,各种农活都能干,诸如肩挑、推车、车水、插秧等农活均不输青壮年农民。他身强体壮,饭量也很大,被称为能文能武的知识分子。解放后,秦茂兰继续从教,由于 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颇高,曾被聘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1954年因恶疾离世。

杨爱人(1893-1937),族谱记载其先祖为隋炀帝杨广之后,二百多年前由丹阳宗祠第十三世嘉明迁至太平洲三茅庵纱帽圩(现三茅街道英雄路)。爱人公字子敬,名宏晋,又名宏礼,在兄弟中排行第五。有关杨爱人的介绍具多,现择其重点如下:

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少年时,受长兄宏道资助,外出求学,学成后,边教书边进修,常常读书至深更半夜,有时至鸡鸣方休。因而诗书满腹,为文洋洋洒洒,并成制联高手,很多妙语警句被社会广为传诵。杨参与当地文会,常常列一、二名,教师在评卷时曾批注“无浮光掠影之谈,非到炉火纯青之候不能臻此”。他厚德重文,其文章论述、自制联语及书法,汇集成四大本,只惜“文革”中散失殆尽。值得庆幸的是,1947年丹阳续修《杨氏宗谱》,其中收录了杨爱人的四篇文章,可谓佳作,分别为《教然后知困》《大德不官不道不器》《焕乎其有文章》《樊迟请学稼》,其当时学识之广,一般人很难与其比肩。

图片

▲ 杨氏族谱记载杨爱人所著文章

恪尽职守,工作认真。据《杨氏家乘》(即族谱)记载,杨爱人在其兄礼人的资助下,考入南京设立自治讲习所,肄业毕业后办理地方教育及户籍事宜,无不克尽厥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应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军长刘汉三之召,入佐戎幕为上校书记官。爱人公知无不言,每上一书洋洋数千语,皆针对时局发挥谠论,刘亦虚心下问资为臂助。民国十六年,杨爱人回扬中任县党部特别委员会秘书兼任扬中县农会干事长,又被选为扬中县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扬中民报社社长及中央组织委员会特约调查员,任务极为繁重,但无不实事求是,服务十余年,深得上峰信任,因积劳成疾而终。杨爱人逝世十周年时,扬中籍“国大代表”时任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秘书赵友培于革命先烈纪念日1947年在南京曾撰文《长忆爱人先生》,表达对杨爱人的敬仰和怀念。文中对杨爱人坚强的毅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爱国爱民的情怀赞赏不已。

清明廉洁,非分不沾。杨爱人作为民国时期扬中县最开明的一届政府要员(其县长为洪康燮),官居要职,集党政财文大权于一身,但他“廉洁自警,尤非常人所能及,薪给外一介不取”,还教育后辈“立身处世应本震公四知为准则,以绍清白之家风于不替,方不愧为杨氏子孙”。爱人公一生清廉,不取不义之财,他曾建屋三间,临终时因建房还亏债200余元,可见其品德之高。

杨爱人之后辈遵循祖训,将“崇尚道德文化”作为传家之宝,仅其孙摄万一家祖孙三代家庭,从事教育工作就有7人,有院校党委书记,还有校长、主任等,有8人获高级职称。

图片
▲ 杨氏今人新编族谱

姚卓,又名德文,字汝谟(?一1972),原本县三㴭乡石城村人。据有关资料推算,姚系“五风”中出生最早者。

他早年在三邑镇(老郎街)东一施姓人家中开设账馆(记账),其时秦茂兰则在当地从教,二人常有往来,常谈论有关文学之类的话题,并同时参加“存粹文社”会文,姚卓常名列在前,他的文章大多讲述如何治家教育子女等内容。有一次会文,姚卓所写《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文获一等奖。随着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姚卓赴省考试被录取,又被任命为扬中县立油坊桥初小校长,后调任“在我洲”初小校长并兼任扬中县教育会干事等职。日军占领扬中后,姚卓改名换姓“潜伏大江南北,时而教授(教书),时而为商(做生意),时而为工者,五年终不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守身如此,即明礼也,即淑身也”。其后,姚卓又兼任扬中善邻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教导认真,成绩卓著,本年暑期毕业生投考外县师范学校,经录取者若干人”,姚“非俗儒而名儒也”,“深于学问长于经济,能文章而蓄道德者乎”,他在62岁时,还到无锡师范区暑期讲习会听讲,“其好学之诚至老弥笃谓非所谓,虚怀若谷不自满假者”。

图片

▲ 姚氏族谱关于姚卓的记载

综上所述,姚卓当年在扬中教育界享有一定名气,为扬中的教育事业作过贡献。只是历史与其个人的原因,他后来走上歧路。新中国成立前夕,姚卓见大势已去,遂抛妻弃子女于不顾,只身远去南洋。晚年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一直未归桑梓。此于“江洲五凤”之声誉并无大碍。姚卓一孙曾当过生产队长,还作为一方人士当选乡人大代表。

在完成“江洲五凤”一文后,笔者如释重负,终于将这一鲜为人知的本地珍贵史料挖掘整理后奉献给社会,为扬中的历史增添光彩夺目的一页。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江洲五凤”孙辈朱永洪、陆丕承、杨摄万、秦纪福、姚盛康等大力帮助,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市教育局钱维亚、长旺中心小学王荣贵、原长旺二墩子村村民陈裕兴积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吴永荣
2020年7月25日初稿于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