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甄嬛传》还是《武林外传》,能跨越十余年,始终符合主流审美,与其自身的厚度和立体性密不可分。它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在构筑一个新的世界。
文 | 盛寒
编辑 | 太子
来源 | 博客天下(ID:bktx2008)
郑晓龙本人应该也不会想到,十一年过去了,观众还在 “过情关”。
前不久,“甄学家” 们还因为剧中到底有没有剪秋打开食盒下毒的镜头,进行了一场你来我往的辩论赛。
大家从《甄嬛传》豆瓣小组,吵到了微博、小红书,甚至惊动了剪秋的扮演者杨凯淳,她翻出当年的剧本和光碟,证实确实没有那场戏,但打电话给剪辑师,二人对画面似乎又有模糊的印象。
▲ 图 / 小红书
就这样,这场 “剪秋食盒辩论赛”,过了一周还没有停歇。
与平行时空等玄乎的说法相比,这更像是曼德拉效应,即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对 “甄学家” 来说,这种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沈眉庄有没有滴油烧自己、甄嬛穿纯元衣服时皇上有没有打她耳光等,都曾引发过争议。
最近很多人都被 “谢谢你,因为有你” 的旋律洗脑,于是有网友将这首歌剪成了安陵容的表演曲目,# 求求安陵容别唱了 #随即登上热搜,紧贴时事。
对影视作品而言,十余年间被几代观众反复琢磨推敲,不断造梗,可谓幸事一桩。而观众们乐此不疲地品味,也映衬着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生命力。
没有一个 “甄学家” 是无辜的
现在说起《甄嬛传》,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
毫无争议,一定是那句 ——“郑晓龙:你们没有别的剧可以看了吗?”
如果说其它经典剧集是阶段性地站上 “文艺复兴” 的舞台,时不时掀起一波回忆杀,那《甄嬛传》就是擂主,这么多年,压根就没退过场。考古久了,“甄学家” 们的手段也愈发娴熟多样。
历经十年,《甄嬛传》考古学已经衍生出了三个派别。
▲ 图 / 豆瓣
第一个派别处于考古 1.0 阶段 —— 显微镜追剧。观察力敏锐、深抠细节,是入门基础,各种穿帮镜头、演员撞脸梗,是他们的战绩。
那些穿帮往事,也被重温了一遍。小到皇宫里有烟头、电线槽、下水道井盖、矿泉水瓶,大到甄嬛眼睫毛掉了一半、崔槿汐穿 L 码、玉娆耳夹戴反了、宫女打哈欠,都被网友截图留证。
3 月 20 日,# 甄嬛的眼睛里有打光板 #登上微博热搜。起因是小红书用户在盘剧过程中,发现甄嬛眼中有清晰的光亮轮廓,便截图和网友分享。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一起玩起了 “找茬” 游戏。连雍正题字 “花好月圆人长久” 的片段,也被网友发现了字替的存在,并打趣道 “原来大胖橘写字这么丑”。
▲ 图 / 微博
在《甄嬛传》里找熟面孔这件事,也成为了网友茶余饭后的消遣。上周,“给华妃抬轿子的宫人是汪苏泷吧”,就喜提热搜,乍一看还真与汪苏泷颇有几分相似。
除了细节狂魔以外,“甄学家” 里也存在着大量的文化输出使者,以金句、表情包输出等方式,进入了考古 2.0 阶段。
口误版的 “翠嘴打烂她的果”,成为了网友戏谑表达愤怒的方式;甄嬛对四郎说的那句,“那些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已经成为了驰骋在各大评论区的情感体;“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则转换为网友的内涵神句。
▲ 图 / 微博
甄嬛、华妃、四郎、皇后的表情包,功能也十分齐全,评时事、说职场、谈爱恨…… 就没有《甄嬛传》表达不了的情绪。
某种程度上,《甄嬛传》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名片。看过《甄嬛传》的人在互联网上冲浪,或多或少能找到些同好,也因此衍生更多段子手。
三月中旬,“《甄嬛传》里的四种文学” 火了。“世界上有四种通,圆通、中通、申通,还有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世界上有四种情,爱情、友情、亲情,还有贱人就是矫情”……
▲ 图 / 微博
没人能想到,这些谐音梗与热门台词,直接带火了 “五种文学体”,并被多部剧应用于营销中。
比如《余生,请多指教》的相关话题 “世界上有五种笑,真笑、大笑、假笑、微笑,还有小太阳林之校”。粉丝们也被激发了创作欲,“世界上有五种 k,方块 k 红桃 k 黑桃 k 梅花 k,以及任何一个人不来看顾魏我都会很伤心的 ok” 等,开始满天飞。
《与君初相识》也用它来宣传,“世界上有五种意,失意、得意、满意、同意,还有我们的宝贝长意” 等文案,快速在微博上传播。
玩梗式营销,对于打开剧集知名度而言是利好的。老剧造梗、带火梗,再被新剧应用于剧集营销,在某种程度上,颇有文化传承的味道。
▲ 图 / 微博
从这个角度来看,持续至今的 “甄嬛热”,已经不再囿于大众对经典内容的怀念,而是形成了其独有的造梗能力和文化聚集效应。
当然,“甄学” 的生生不息、“甄学家” 队伍的不断壮大,也离不开 3.0 阶段的玩家 —— 借助短视频平台二次传播。
一张 “甄嬛抱腿” 的错位图,也在抖音上掀起了 “甄嬛抱腿挑战” 的热潮,吸引大量明星、素人参与挑战,目前播放量已经超过 2 亿。
一些脑洞大开的剪刀手通过出神入化的剪辑,或将《甄嬛传》与当下的热门内容紧密结合,或是与其它经典强强联合。
▲ 图 /b 站截图
如 B 站用户 “花蛾子 TV”,就用换脸技术,将《甄嬛传》与《康熙来了》剪辑在了一起,推出了《甄嬛转 S》系列剧,被网友评价为 “又损又好笑”,第一集的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
近期,# 没有甄嬛传接不住的诗 #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水一定有问题”、“衣带渐宽终不悔,翠果打烂她的嘴”、“云想衣裳花想容,本宫赐你一丈红” 等朗朗上口的诗句,刺激不少网友诗兴大发,参与到《甄嬛传》台词写诗活动中来。
在这一个个热搜、一场场造梗运动的背后,《甄嬛传》的社会功效也在不断升级。它已经摆脱了剧集传播的单一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连接情感共鸣的纽带、文化传播的介质。
而这一切,每一个 “甄学家”,都 “逃不了干系”。
《甄嬛传》的同道中人们
以经典剧集的身份,被打上社会文化烙印的《甄嬛传》,是天之骄子,但它也有老对手。
比如 2006 年上线的《武林外传》,同样是一代人的精神港湾。三月中旬,明星偷税事件再次被披露后,# 甄嬛传武林外传主演要挺住 #这一词条,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我的人生里不能没有《甄嬛传》和《武林外传》”,似乎成为了一种精神共识。
在微博上,有 “同福客栈知识竞答” 等博主,构筑了一个个《武林外传》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这里,他们将《武林外传》的台词与各种热点相结合。
比如老坛酸菜事发后,燕小六的脚和那句 “能不能把脚拿出去”,出现在了微博上;大 S 结婚时,网友让莫小贝化身为大 S 妈妈,“你还敢结婚了?谁同意了?谁允许了?谁批准了?” 一连串台词运用相当应景。
▲ 同福客栈知识竞答。图 / 微博
明星天价片酬披露后,现代版吕秀才的那句 “一百万一集够不够?不够再加,一千万没问题了吧?” 也被翻了出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武林外传》的台词似乎都能插上一嘴,“没有武林外传接不上的梗”。
豆瓣《武林外传》小组则是另外一种氛围,它是一种近乌托邦式的存在。七侠镇、同福客栈,仿佛真的存在于某个遥远的角落,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像是大家的老朋友。
大家会一起认真推算他们的年龄,有时候也会一起聊聊八卦,“老白知道无双对他的感情吗”。也会有人感慨,“每次听到老邢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都会觉得很开心”。
▲ 图 / 豆瓣剧照
市井气里的侠义理想、真心关照彼此的纯粹、吵不散的羁绊…… 让《武林外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众对理想生活的投射。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里,也有一群人在努力延续这个乌托邦。2019 年 7 月,汤里同福客栈在江西宜春正式营业。
客栈是 2018 年天真派剧组拍摄《天真派武林外传》时搭建的,尽可能还原了《武林外传》剧组 2006 年在北京平谷天云山拍摄原址,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武林外传》的复原场景。
同福客栈除了提供住宿业务、按时发送江湖月报外,每到节假日还会推出各种活动,大家装扮成《武林外传》里的角色,在七侠镇一日游、玩剧本杀、拍剧照、吃涮肉,短暂地进入平行时空。
▲ 汤里同福客栈。图 / 微博
2021 年 5 月客栈停运,据官方消息,客栈不会被拆掉,只是第一阶段的运营团队撤离。大家闭着眼睛都能走一圈的同福客栈,还会 “江湖再见”。
同样在大家记忆里生根发芽的,还有《家有儿女》。没想到 2022 年了,大家仍然在羡慕刘星家的伙食,不但通过外景找到了他们家小区,甚至还扒起了他们家的家底,凭借三室一厅的大 house、刘梅的包包等推断出 “家底够厚”。
刘星 “我要把这玩意染成绿色” 等表情包、“红手绿手大白手” 等鬼故事,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流传。刘梅和夏东海的家庭教育,时不时也会被拿出来做案例。
▲ 图 / 豆瓣剧照
影像十年,一场大浪淘沙,能被观众反复琢磨,不随潮水退去的 “珍珠”,也就这么几颗。而它们的永流传,关乎自身的品质、审美的变迁,也得益于时代的塑造。
一部剧看十年,观众在看什么?
时代变了。
虽然十年前看《甄嬛传》的,和十年后看《甄嬛传》的,很有可能是同一拨人,但要是把他们穿越时空放在一起,很难不自己和自己打起来。十年的时间像是一杆天秤,社会文化、主流思想、审美语境的变化,都使天秤的重心发生倾斜。
举个例子,当年甄嬛和果郡王的爱情,戳中了不少人的少女情怀。但在现阶段,果郡王和甄嬛的禁忌之恋,让不少 “嗑学家” 直呼这糖咽不下。很多人在 “盘”《甄嬛传》时,都会留个弹幕,然后把甘露寺这段直接跳过。
这折射出了大众对影视剧审美情趣的变迁。2011 年前后,观众对玛丽苏爱情有极高的包容度,浪漫被允许凌驾于一切之上,《一起来看流星雨》《宫》《回家的诱惑》等作品能刺激观众分泌多巴胺,在当时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但在当下,审美大方向已经从天马行空回归现实,像果郡王和甄嬛这样 “离离原上谱” 的爱情故事,并不讨喜。反倒是甄嬛和安陵容,甄嬛和四阿哥等 “冷(邪)门 cp”,让不少人觉得有趣。
观众对角色的解读,也发生了逆转。比如十年前在观众眼里,甄嬛是正义果断的飒爽女主,华妃是脑子不够灵光的大反派,安陵容是自私阴暗的白眼狼。
但近几年,不少人都觉得甄嬛有些 “绿茶”,对人物行为做出了更多解读。比如初入宫时,甄嬛发现了导致芳贵人小产的麝香,明白了后宫的尔虞我诈,开始以养病为名避风头,但却没将信息共享给好姐妹眉庄;安陵容得了皇上赏赐的浮光锦,送给了甄嬛,甄嬛却转身赏赐给了浣碧;面对温实初和果郡王的好,甄嬛也是来者不拒……
安陵容则 “洗白” 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理解安陵容作为 “小镇青年” 的难处。无依无靠、只求自保的无奈,让不少人共情。歌声美妙、擅长调香、会冰嬉、绣花手艺好…… 也让安陵容收获了十项全能的称赞。
对于角色,观众变得更包容了,审美标准已经驶离了非黑即白的时代。允许复杂、允许不纯粹、允许角色存在内部的矛盾性,正在成为共识。
大范围的女性意识觉醒,也赋予了《甄嬛传》另一种基调。十年前那会儿,开启大女主爽剧时代、精彩宫斗,是《甄嬛传》的主要标签。
那时候,观众对甄嬛是智慧崇拜,目光附着在没有显赫家世的女子,该如何在后宫生存。“你在《甄嬛传》中能活到几集”,是观众在当时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在当下,甄嬛在父权社会中,不依附于男性、不沦陷于爱情,甚至一次次冲击封建王权的 “爽”,是观众更常探讨的话题。与曾经的智慧崇拜相比,甄嬛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了《甄嬛传》更大的闪光点。
大众对《武林外传》的怀念,则带着些情景喜剧没落的色彩,但其自身内容的多维性,也同样不可忽视。
这十几年间,大众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变得更复杂、更考究,而《武林外传》里关于职场、关于理想关系、也关于对人群体性的探讨,恰好承载着许多人的精神投射。
《武林外传》里的职场刻画颇具现实,这群不打不相识的人们,最初各自心怀鬼胎算计着彼此。当老板的佟湘玉,总想着怎么克扣员工工资,郭芙蓉总琢磨着怎么逃跑,李大嘴总想占点小便宜,白展堂也只想找个避风港。
但就是这么一群最初不合拍、毫无团魂的人,在鸡飞狗跳的生活里慢慢磨合,成为了彼此的后盾,不推卸、不逃避,一起料理烂摊子,天塌了一起扛。
这样的职场关系,没有人是不向往的。即便在当下,封闭情感逐渐成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同心协力、共同战斗的状态,远比成为一座孤岛更有吸引力。
在车马快、情感易支离破碎的时代,《武林外传》中怎么吵也吵不散的羁绊、真心相守的情义,直白、动人、难得。
▲图 / 豆瓣《甄嬛传》小组
可以说,无论是《甄嬛传》还是《武林外传》,能跨越十年的时间,始终符合主流审美,与其自身的厚度和立体性密不可分。它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在构筑一个新的世界。
未来,《甄嬛传》《武林外传》们会永不退场吗?“年轻” 的影视剧们有谁会成为经典吗?还会有观众对一部剧执着十年吗?
谁又能说得清呢,但亘古不变的是,只有走稳现在,才能拿到未来的入场券。
来源:每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