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下午茶

作者:董桥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鱼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宵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不是在伦敦夏蕙那么维多利亚的地方,也不是在成功大学对面冰室那么苏雪林的地方,更不是在北平琉璃厂那么闻一多的地方;是在没有艾略特、没有胡适之、没有周作人的香港。诗人庞德太天真了,竟然说中年乐趣无穷,其中一乐是发现自己当年做得对,也发现自己比十七岁或者二十三岁那年的所思所为还要对。人已经彻骨,天尚含糊;岂料诗人比天还含糊!中年是看不厌台静农的字看不上毕卡索的画的年龄。

中年是杂念越想越长、文章越写越短的年龄。可是纳博科夫在巴黎等着去美国的期间,每天彻夜躲在冲凉房写书,不敢吵醒妻子和婴儿。陀斯妥耶夫斯基怀念圣彼得堡半夜还冒出白光的蓝天,说是这种天色叫人不容易也不需要上床,可以不断写稿。梭罗一生独居,写到笔下约翰・布朗快上吊的时候,竟然夜夜失眠,枕头下压着纸笔,辗转反侧之余随时在黑暗中写稿。托玛斯・曼临终前在威尼斯天天破晓起床,冲冷水浴,在原稿前点上几支蜡烛,埋头写作二三小时。亨利・詹姆斯日夜写稿,跟名流墨客夜夜酬酢,半夜回到家还可以坐下来给朋友写十六页长的信。他们都是超人:杂念既多,文章也多。

“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这是中年。《晋书》里 说:“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灿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 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大家晒出来的衣服都那么漂亮,家贫没有多少衣服好晒的人,只好挂出了粗布短裤,算是不能免俗,姑且如此而已。

中年是“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的年龄。

武侠小说为什么会没落?

作者 / 牛皮明明

武侠的魅力,是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

01

1928 年夏,上海空气里弥漫着怪诞的血腥味,大革命失败后,低落情绪在社会上蔓延。

上海中央大戏院内,一部《火烧红莲寺》正上映。第一批观众走出影院,嘴里念叨着嘿哈、呜哈,对着空气劈掌比划,见人就说:太特么好看了!(我猜的)

用现在眼光看这部片子,剑光斗法、掌心吐雷,全是渣特效。但搁那时候,堪称民国《阿凡达》。上海引爆后,南京、天津、北平、广州等地争先上映,破国产电影卖座纪录。此后连拍 18 集,带动武侠片第一个创作高潮。

1

《火烧红莲寺》剧照

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是双胞胎。在民国,写武侠小说是贱行。体面是属于鲁迅、胡适、王国维、李叔同、沈从文他们的。

最早一批给报纸写武侠连载的人,多是吃不起饭的底层文人,付不起房租的酒鬼、赌徒、被赶出家乡的人,本着「男人卖字,等于女人卖身」的心态卖字,拿到稿费感到倍受侮辱,发疯似地赶快花完。

《火烧红莲寺》原著叫《江湖奇侠传》,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正宗武侠小说。作者平江不肖生,祖父革命党,六岁习武,留学过日本,回国后迫于生计,写武侠小说。

平江不肖生

写完数十万字,赚得第一桶金,悄然离开上海回湖南。小说断更,杂志社只好请编辑代写。之后由湘来沪,世界书局老板沈知方设宴款待,请他复出捉笔,不肖生拍拍钱袋说:今尚得生活,不再煮字疗饥了。

意思是说,我现在有钱了,还他妈写个屁。

1932 年,「一・二八」日寇入侵上海,不肖生回长沙学宫街,兴办湖南省国术训练所。抗战爆发后,这些学生俱成抗战主力。他的儿子考入空军军官学校,编入十二期当飞行生,亦奔赴前线。临行前,不肖生对儿子说:

现在真到杀敌的时候了,你去空军,不久我也到前线去抗击日本鬼子。现在是立体战争,你在天上,我在地面,父子俩打一场抗日的现代化战争,胜利后我们再见面庆祝。

这一别就是 10 年多,死里逃生。淮海战役后,父子二人相聚于南京玄武湖,泛舟湖上,把酒言欢,泫然泪下。

不肖生算是民国武侠作家里头,唯一勉强保住体面的文人。在他之后,最有名的武侠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福气都不如他。

还珠楼主年轻时,在大中银行董事长孙仲山公馆,兼家庭教师,授孙仲山众子女国文书法。教习过程中,与小他六岁的二小姐孙经洵相爱。

孙中山极力反对,两次将他送进监狱,控告他拐带良家妇女。当时社会绝不容师生恋,惹来满城风雨。但二小姐颇有侠女之风,开庭当日,闯入法庭,朗声道:

我今年二十四岁,和他情投意合,怎么能说拐带?这场官司打完,我就和他结婚。

最终,还珠楼主官司打赢,二人不久便结婚,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亲自送来家具道贺。成婚后,还珠楼主染上鸦片瘾,入不敷出。

晚年潦倒病重,口授完成长篇小说《杜甫》。讲到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的结尾,他对夫人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

二日之后,还珠楼主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恰与杜甫同寿。

武侠小说居贱格,是民国观念。宫白羽当年曾受鲁迅不少提携指点,后来由于生计艰难,开始写《十二金钱镖》。尽管功成名就,但深感辜负鲁迅对他的期望,觉得无颜再见鲁迅,自动断绝了交往。

还珠楼主与夫人孙经洵

02

五十年代初,大批内地文人逃难至香港。其中有个不起眼的愣头青,笔名叫梁羽生。

梁羽生出生书香门第,精古文诗词,象棋、围棋双绝。四九年夏,只身前往香港谋生,五零年底,到《新晚报》当编辑,负责副刊「天方夜谭」。

一年后,报社来了位新同事,方脸大耳,三分佛相,负责编辑副刊「下午茶座」。经打听,这人名查良镛,出身浙江名门,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家学渊博,且好下围棋。

梁羽生与查良镛一见如故,晚饭后煮茶对弈,杀得昏天黑地。收起棋盘,天已破晓。

梁羽生、金庸对弈

1954 年 1 月 17 日,下午 4 点,澳门新花园泳池广场。

香港吴式太极传人吴公仪、白鹤派掌门陈克夫,在上万名观众眼皮底下,打了场共计一分钟、两回合的「巅峰之战」。

据目击者称,二位大师在擂台上推推搡搡,对空乱抡,直到吴公仪一拳打在陈克夫鼻子上,众人以为高潮来临,不料二位梗着脖子,拍屁股走人,比武以不胜、不和、不败告终。

赛后,全港吐槽:冇瘾头!

三天后,为增读者兴趣,《新晚报》刊发通告,说吴、陈赛后,将刊载梁羽生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故事紧张异常,敬希读者留意。

梁羽生的蹭热点之作《龙虎斗京华》连载后,《新晚报》订阅猛增。总编辑提议,让查良镛也写写这种类型。查良镛推辞,我从未写过小说。总编辑说,没关系,你就试一试。

翌年,查良镛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出炉,广受追捧。他把名中「镛」字,一拆为二做笔名,取为金庸。

五九年,金庸自办《明报》,为促销量,连载《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大获成功,掀起全港武侠热。国外诸多中文报纸,都来转载,等香港刊发之后,国外记者坐飞机带回。但到小说紧要关头,有报馆为抢先刊登,直接用地下电台设备,拍电报传送内容。

连载到《天龙八部》,金庸有一阵抽不开身,请好友倪匡代笔。倪匡笑呵呵答应,金庸回来,才知道他擅自把阿紫眼睛写瞎了,一张方脸拉得比马脸还长。

倪匡自称「汉字写作速度,世界第一」,传说手写时速八千字。他每天写几小时,同时为 12 家报纸写连载,如此三十年,以写稿致富。他不光能写武侠小说,也能写武侠剧本,生平有两件事最骄傲:

曾代金庸写小说,屡替张彻写剧本。

张彻出生杭州,其父是浙系军阀,曾在国民政府从政,与蒋经国交好。五十年后,中国电影中心由上海转移到香港,邵氏电影公司风头最劲。

六五年开始,邵氏老板邵逸夫,决心拍新类型武侠片,请张彻执导《独臂刀》。两年后,这部电影为邵氏创下票房破百万纪录,张彻由此人送外号「张百万」。

《独臂刀》电影海报

香港武侠电影一脉两支,一支张彻,还有一支是胡金铨。

胡金铨是老北平人,家族属汉八旗的蓝旗,是翰林。他七一年执导的《侠女》,在第 28 届戛纳电影节获最高综合技术奖,把整个华语电影拉高一个档次。

导演胡金铨

除这二位,邵氏还有两大王牌武侠导演。一是人称「港台影坛风云第一人」的李翰祥,二是压张彻一头的楚原。张彻人称「张百万」,楚原则人称「楚千万」,累计票房以千万计数。

「楚千万」出身电影世家,慈眉善目,跑到 TVB 版《西游记》,演如来佛祖,戴一头套就挺像。七三年执导《七十二家房客》,打败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成票房冠军。当时圈内广传:没演过楚原武侠电影的,不算电影演员。

四大导演坐镇,邵迷皆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必属佳片还是夸张,今天看大多也是粗制滥造。那时武打中喷的血,是咳嗽糖浆掺红色素加水,装进避孕套让演员含在嘴中里,用牙齿咬破了就往外喷。茫茫大漠烟尘,是电风扇对着水泥吹。张学友有次拍片,中途喊导演:

快把电风扇关了,水泥把我眼睛糊住了!

六七十年代,金庸频繁穿梭港台间,和武侠小说家、邵氏导演们聚宴喝茶、打牌聊天,所有人都一致称他为「武林盟主」。

张彻 (左) 与胡金铨 (右)

03

中国人自古有武侠情怀,因为武侠里头有传统,有中国人的样子。但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武侠精神的向往,只能在港台作品里寻味。

港台武侠,各表一枝,香港有金庸,台湾有古龙。

台湾武侠热时期,三百多位武侠作家,出版上万部武侠小说。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左起至右:高阳、牛哥、诸葛青云、古龙

三剑客常聚一起抽烟打麻将,古龙黑社会出身,常跟着他们瞎混。三剑客都在报纸上写连载,每天被报社派人催稿,有时牌兴正浓,让古龙代写几篇。古龙提笔就写,边写边看他们打麻将,三剑客一圈麻将打完,他一个章节写完。

当枪手这事,古龙只算业余,于东楼才专业,他几乎帮所有名家代过笔,江湖人称「天下第一枪手」。他公寓楼居东边,完稿时于文末注「于东楼」(写于东楼),出版社还以为那是他笔名,「于东楼」因此而得。

1960 年,古龙当了半年枪手后,自己下海,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写到七十年代,把三剑客全盖了,公认台湾无敌。

1972 年,金庸封笔之作《鹿鼎记》在《明报》即将连载结束,写信邀请古龙接笔。

信送到时,古龙正去洗澡,好友于东楼替他拆,说是金庸的约稿信。古龙澡也不洗,匆匆读完,半天不发一语。他深知这封信的意义,就像是武林盟主退位前,钦定接班人。

此后,古龙为《明报》创作《陆小凤传奇》,成为武侠界二代盟主。

古龙(左一)与金庸(右二)的合影

古龙写小说,纯为赚酒钱。成名后,他宝马香车、美女如云,掀开加长林肯后盖,码着满满的 XO。他嗜酒如命,天下闻名,拉着人就要拼酒。混武行的洪金宝,见着他就躲,说:我们武行的兄弟算能喝的了,但古龙喝威士忌,像喝啤酒一样干,谁扛得住啊。

林清玄当时在时报副刊当编辑,时常去催稿,古龙要挟道:不跟我喝酒,就不给稿。林清玄手指在稀疏头发里一插,闷出一声:来!

古龙把绍兴黄酒倒在浴缸里,两人用盆子舀酒,一盆一盆地干。大醉,林清玄往前倒,古龙往后倒。

当时有个历史小说家,叫高阳,也爱喝酒,和古龙喝过一次后,两人相互看不爽。

高阳说,古龙喝酒,一瓢瓢往里灌,那不叫喝酒,叫浇菜地。

古龙说,高阳喝酒,一滴滴喝,那才不叫喝酒,叫打吊瓶。

两人见面就仰头,用鼻孔看对方,别人都以为他俩在流鼻血。

对于六十年代的台湾穷文人,写武侠小说是逆袭之道。一本小说畅销,胜做官十年。

那时有个穷文人,叫陈青云,云南人,祖上几代都是贡生,自幼富足,标准世家公子。年少时,每到月明风清的夜晚,邀一帮同学到云龙虎山上,带酒和乐器,饮酒唱歌,通宵达旦。后因家仇国难,家道中落,流落台湾,极为窘迫。

1961 年的一天,台湾云阳出租屋内,陈青云问妻子:你存折上还有多少钱?

妻子递出存折,陈青云拿来,取出最后一点钱,去高雄,消失半个月。回来时,带一部《残人传》书稿,寄去台湾清华出版社,一家人等回音。某天,已无米下锅,门外来一人,站在院子里说:你的书稿我们决定出版。

就这一句话,陈青云从此咸鱼翻身,青云直上。

但这些文人发达后,往往挥金如土,忘乎所以。古龙在当时算巨富,要炫富,郭敬明完全不是对手。但架不住他声色犬马,把钱当纸使,最后落得负债累累。

债主上门催债,逼急了,他闭门谢客,独自席地而坐,伴身一瓶白酒,一条香烟,一只大烟灰缸,一摞稿纸,一把圆珠笔。边抽,边喝,边写,乌烟瘴气,神魂颠倒,不分昼夜。累极了,趴着眯一会,醒来接着写。

一周后,一部小说写完。债主上门取货,拿走一摞书稿,归还一张欠条。

写完,约林清玄去泡温泉,全身脱光,浑身刀疤。他跟林清玄说,都是我年轻时,常和人砍杀留下的。

1980 年,古龙在松吟阁喝酒,遭遇黑社会逼酒。他桀骜不从,对手出刀相向,他徒手格挡,被割伤手上的大动脉。医生紧急输血,血源不干净,伤好后,患上肝炎。医生嘱咐,切忌烈酒,否则没命。古龙不听,照旧每天畅饮 XO,五年后,终于因饮酒过度,重病不治。

临死前,朋友们来看他,他环顾一圈,问:为什么我那些女朋友,一个都没来?

古龙活了 48 岁,葬礼上,朋友们把 48 瓶 XO 放进他的棺材作陪葬。好友三毛,含泪作挽联:

来得多彩多姿,去得无影无踪,不忘人间醉一遭。

笔暗或许微微,安心稍待片刻,我们随后带酒来。

古龙葬礼上的三毛和倪匡

04

古龙逝世后,倪匡感叹:现在的武侠小说,只剩温瑞安独撑大局。

温瑞安写武侠,创作灵感多从电影中来。年轻时在台湾戏院。一天看七场,为省一张 20 元台币的电影票,天天吃泡面。那时泡面质量奇差,防腐剂过量,吃到最后,导致双手脱皮。

温瑞安的运气不如古龙,尽管在 1973 年写出《四大名捕》,业内封神,但在影视改编上团灭。邓超、刘亦菲主演的电影版《四大名捕》,豆瓣 8 万 5 千多人参与评价,评分低达 5.1,平均每十条评论,九条吐槽,堪比武侠片里的《小时代》。

自九十年代起,港台武侠小说整体退热,更具娱乐化的武侠电影更受欢迎。

改编影视最大的赢家是金庸,影视作品超过百部,仅《射雕英雄传》就改编成 10 版电视剧、5 版电影。

《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央视时,金庸只收一块钱,等于赠送。结果电视剧播出,特别不满意,到《射雕英雄传》,金庸不再外送,按市价卖 80 万。但拍完后,他发现还算忠实原作,就自己拿出 10 万,送给编剧和导演。

九二年,李惠民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上映,被誉为香港新派武侠起点。

《新龙门客栈》在敦煌沙漠取景,高温 40 多度,风沙一刮,遮天蔽日,两米以内不辨人畜。监制徐克,每次打开饭盒,来不及动筷子,沙子就盖了米饭一层。后来他只好把外套披在头上,捂在里头吃,经常吃得筷子插进鼻孔。

徐克人称「徐老怪」,脑子里常有怪点子,执导电影版《笑傲江湖》时,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编成女人。此后金庸每次见他,都咬牙切齿。徐克再去找他买版权,他摆手道:

朋友照做,合作免谈。

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这个改编成女人的东方不败,由 38 岁的林青霞饰演,她拍的头一个镜头是在水下。那是冬天,她直听见自己膝盖关节咯吱作响。在水里,她完成自己一生中最经典的镜头,一袭红袍从水中升起,长发散湿,昂着脸,三分之二侧面,曲线玲珑,英气逼人。

拍这个镜头前,她打了通宵麻将,片场候了一整天。拍摄中,假发套被水下机器卷住,她弃头套,拼命挣出水面。最尴尬的一幕,却被拍出了风情万种的感觉。

《笑傲江湖》的主题曲叫《沧海一声笑》,国语版由罗大佑、黄霑、徐克合唱。当时徐克找人写歌,都不满意,只好找来好友黄霑帮忙。

在香港,凡有人处,皆能唱「黄歌」,黄歌指黄霑写的歌。黄霑出生广州顺德,小时候养番狗、住洋楼,后随父避难香港,大学期间师从国学大师饶宗颐。尽管黄霑是写武侠歌曲的鬼才,但徐克要求刁钻,连写 6 稿,稿稿被毙。

黄霑被逼得发疯,翻古书《乐志》,忽悟「大乐必易」,反弹五音宫商角徵羽,顿觉雄浑壮阔,古风豪情如潮涌。灵感喷薄而出,旋律歌词一挥而就: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完稿后,黄霑在曲谱上画了个男性生殖器,写道:

徐克,××××。你要便要,不要请另聘高明。

徐克收到,分外合意。看着纸上生殖器,哈哈大笑,为曲命名《沧海一声笑》。

黄霑不仅写歌词,自己也登台唱歌,他做人爽快,唱歌也爽快。论嗓子,他不如那些歌星,只是有时粗粗吼上几声,大巧不工,苍凉豪迈,无人能及。每到情深处,隐约有呜咽之声,如长风入松,令几多英雄佳人痴醉。

2001 年,黄霑患肺癌,他不告诉任何人,唯独跟徐克说:我没有那么长时间了,让你知道,免得你觉得突然。

黄霑豪情一生,来得漂亮,走得也漂亮。逝世前,他为自己的葬礼选好哀乐,嘱咐好友,「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他的葬礼在香港大球场举行,两万多名香港市民,上百位名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葬礼上最后放了一首歌,是那首《沧海一声笑》。

后来徐克说:我对黄霑的去世还是很平静的。只是,他的歌我都不听了。

徐克与黄霑

05

2000 年,李安的《卧虎藏龙》上映,徐克惊呼:新的武侠电影时代到了。

在第 73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获得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四个奖项,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获奥斯卡奖的华语电影。在北美,它取得惊人的 1.28 亿美元票房,这也是华语电影至今在北美最高票房纪录。

《卧虎藏龙》剧照

这让大陆四大导演看得很眼馋,接下里的十年里,他们第一次集体宠幸武侠片。张艺谋拍了《英雄》、《十面埋伏》,冯小刚拍了《夜宴》,陈凯歌拍了《无极》,姜文拍了《让子弹飞》。

和港台的武侠不同,大陆的武侠里,没有那种迁徙漂泊的传统,没有寻根的欲望。它们只是借助武侠片的壳子,填装导演私货。比如《英雄》里,张艺谋对于权力的辩护,《无极》里,陈凯歌对寓言的执迷,《让子弹飞》里,姜文对政治和历史的揶揄。

徐克在越南长大,爸妈是中国移民,成年后移民到香港,接着又到美国去读书。他常说,我们仿佛被移民的诅咒俘虏,移过来移过去。大陆四大导演,听他这话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他高估了时代,一部《卧虎藏龙》虽然走上武侠片一个巅峰,但巅峰后,就是漫长的大滑坡。

2003 年 4 月 1 日,香港下着蒙蒙细雨。傍晚时分,徐克在家洗了个澡,整理了一下手头的剧本,准备出门。

他手头这个剧本,是专门给张国荣写的,两人谈过好几回。这天,他约了张国荣晚上 10 点谈戏。徐克一直觉得张国荣是拍武侠的好苗子,他极欣赏九四年,《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孤身面对广阔天地,登高望断天涯路,望不见一人携手,将那江湖的寂寞,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上 7 点,徐克接到电话,里头说:张国荣跳楼了。

当时,张国荣就住在徐克家旁边。很多人都跑到张国荣跳楼现场去,徐克没去,独自坐在窗边发呆。朋友打来电话,问他怎么想,他说:我觉得他没有走,我觉得某一天还会在街上遇到他。那头听他的声音,就像是在说梦话。

徐克与张国荣

还有两个礼拜,电影就要开镜,助理问徐克,这个剧本怎么办?

徐克说:不拍了,我找不到一个人代替张国荣。

张国荣的葬礼,请徐克去念悼词。徐克怕思维会乱,提前写在纸上,在家里练习念,每念一次都要竭力控制住自己,沉默,哽咽,使劲吸了一口雪茄,其实雪茄早就灭了。后来在葬礼上念,结果没人听懂念了什么,他就说:

张国荣的笑容欺骗了我们,我认为他是很开心的人,可是心里的话他一直没法说出来。

二十一世纪初的香港,是告别的时代。张彻因病去世,膝下无子,葬礼由众弟子帮忙操办。之前和他齐名的胡金铨,君子一生,死前无存款,墓地都靠同行吴宇森捐献。

据张彻的弟子们讲,张彻晚年,每次入睡前要拿绢布擦拐杖,极其认真,就像剑客擦自己的剑。

后来徐克在《七剑》中说道:剑,除了是一种武器外,它还是一种身份,一种修养。

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在香港搞武侠文化的宗师,没有一个是本地人。武侠虽是娱乐文化,但操持者,全是古典文学修养深厚的文人出身。他们写武侠、拍武侠,看起来像是在迎合潮流,但本质上,是在勾勒传统的样子,也更像是在表达乡愁。

流亡港台、海外的华人,醉心写刀剑如梦的中国故事。而内地文人讲述的故事,大多倾心现实主义,现实到残忍。李白以后,汉人的精神和生活逐渐萎缩,气息不再。千年后,港台武侠无师自通地接上了这一脉,众生又在武侠里看到中国人的样子。

胡金铨、张彻之后,许多香港导演都拍武侠电影,但徐克,拍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武侠。

为表彰他对武侠文化做出的贡献,国际天文联会颁发证书,给一枚距离地球三十五亿公里的小行星,定名为「徐克星」。

徐克

06

2004 年,周星驰的《功夫》里,没有了天涯,只有市井。

周星驰出生在香港九龙的贫民区,从小母亲带着他看电影。那些少年意气的武侠片,是他灰色童年唯一的色彩,等他当导演后,终于朝花夕拾,把这些记忆像收集落叶一般聚拢,一把火燃烧。

《功夫》不是创世纪,只是集大成。它是对过去大半个世纪香港武侠的致敬和缅怀。

那些一流高手,住在经常停水,如同难民营的猪笼寨内。洪家铁线拳、七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身怀这些绝技的是裁缝、脚力、油炸鬼。包租婆练狮吼功,包租公打太极拳。斧头头帮穿西装打领结,衣冠禽兽。火云邪神,穿着人字拖,深藏不露。

两个卖唱的残疾人,操琴为刃。那些市井里的侠客,看得人心脏噗通直跳,卑贱处透风云际会,渺小里见天地真知。

谁都不曾想到,天大的道理,竟然从卖油条为生的小人物嘴里脱口而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整个一零年后的华语影坛,港台武侠片,只剩最后两抹回光返照。

零二年,王家卫带梁朝伟,拜访叶问后人叶准,筹拍《一代宗师》。直到零七年,还没开机,梁朝伟对王家卫说:你再不拍,我就老了,打不动了。

王家卫一时感慨,从零八年开始了为时三年的走访。踏访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上海、浙江等地,拜访了咏春、八卦、八极、形意、通臂等门派的百余位民间功夫宗师。寻访过半,他自己也成了武术行家。

剧本打磨 7 年,电影拍 3 年,用光了富士停产的彩色胶片的最后库存。

王家卫拍文艺片出身,所以这部武侠片,拍出了晏几道的诗词味道,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港台的文艺片导演,王、侯两高峰。香港王家卫,台湾侯孝贤。

2015 年,侯孝贤拍出了《刺客聂隐娘》。这是侯孝贤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和王家卫一样,用文艺片的方法拍武侠片,大众并不买单。

侯孝贤出生于广东梅州,四个月大就随全家迁台湾,本想客居几年,却由于政治原因,无法回归故里。少年父母双亡,除了打架,就是爱看电影。他把电影院墙上的铁丝网剪开,爬进去看电影。还在地上拣撕掉的票根,拼起来混进去看。

当导演后,侯孝贤行事有古人之风,言谈总是点到为止,从不赘述。他见不得人受苦,总是随时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冲动。做任何事情,只要是痞子、混账欺负人,绝对不放过,敢说敢拼,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管,我不怕!

侯孝贤

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早该拍武侠片,因为他本人就太有侠义精神。

大陆这头,眼看武侠文脉将断,一个叫徐皓峰的导演,这年带来一部《师父》,开硬派武侠一脉,重武术技艺,没有飞天遁地、剑花怒放,只有硬桥硬马、刀刀见肉。

徐皓峰是北京人,但没有北京人能侃的绝技,人多时说话不利索。在电影学院读书时,曾和黄磊一起演舞台剧,风度翩翩,被老师认作将来的「冷面小生」。

九七年,他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去电视台拍纪录片,一个星期挣一万块,但总觉若不为艺术创作,工作都是浪费时间。两年后,26 岁的徐皓峰,辞职回家,专心读书,在书斋一待八年。

书斋苦读,晨昏颠倒,他又烟瘾极大,牙齿变黄,身体发胖。再回学校,老师看他这副模样,捶胸顿足:你是在自己放弃自己啊!

他也不辩解,这八年期间,他和两个 80 多岁的老人相处:一位是道教宗师胡海牙,另一位是他的二姥爷,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李仲轩,武林人称「二先生」。

他把二姥爷的口述武林史,写成一部《逝去的武林》。王家卫就是看了这本书,请他做《一代宗师》的编剧。武侠圈外的人,这才听说他的名字。

徐皓峰心中的武侠,和港台那些难民文人心中的武侠不同。港台武侠依靠从古典文化里找寻诗意,发挥对武林的想象,而徐皓峰,结结实实靠的是他二姥爷的口述武林史。

比起张彻胡金铨、张彻和徐克,徐皓峰更懂中国,更理解真实武林中中国人的样子。

在他看来,所谓武侠精神,就是道德与勇气,是一个民族的脊骨。抽去了它,这个民族就成了一堆烂泥。

07

到 2017 年,武侠又一次迎来「高峰」,成功学教父,兼骨灰级武侠迷马云,和王菲合唱了一首《风清扬》。高晓松为其谱曲,找来尹约填词。尹约是高晓松的得意门生,色艺双全,毕业于美国名校,她在歌词里写道:

唱一曲出塞的歌谣

沧海一声笑,万籁俱寂

风萧萧日落潮退去

天地生太极

其中「沧海一声笑」,是致敬黄霑,也是致敬逝去的武侠时代。

自武侠文化兴起,九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武侠情怀,从搞民谣出身的高晓松、名校海归的尹约笔下写出来,从擅长情歌的王菲、悔创阿里的马云嘴里唱出来,再没了黄霑笔下嗓间,那莽莽苍苍的大气古朴、呼之欲出的豪迈,只弥漫了一股单纯的娱乐和廉价的伤感怀旧。

所谓沧海一声笑,更像沧海一声叹了。

2018 年 10 月,金庸去世。武侠最高一座丰碑,终究远去,只留给世人一些精神里的武侠基因片断,如星辰一般永恒。

现在看过去的武侠,尚能看到古时中国人的样子。这个「样」,是指风度,是为人处世,有分寸感,有道德感,有侠义感,羞耻感。

这些中国人的「样」,眨眼之间,隔几代人就荡然无存了。

武侠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早已名存实亡。现在的武侠片,不再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不再是为人处世、江湖道义,而是生钱的工具。道具效果越做越好,但侠的精气神没了。看客都做发财梦,再不做侠客梦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手里有权有钱,终究比手里有剑好使。

来源:知乎日报

有些人吃冰淇淋为什么会感到头痛?

作者 / 大地
冰淇淋头痛、大脑冻结的感觉吧~~不止是人,猫吃冰棒时也有同样的反应。。。

动物冰淇淋头痛反应

大热天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大口冰糕或猛灌冷饮,冰得牙齿都直打颤,赶紧硬着头皮一口吞下去,正享受着透心凉的冰爽感觉呢,几秒钟之后。。。突然脑壳一紧,前额一阵麻痹般剧列而尖锐的疼痛,整个大脑好像被收缩、冻结成了一坨,身体似乎都僵住了。。。这一瞬的确很难受。

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尤其是年少不羁时,干什么都猴急猴急的。一般快速吃冷饮之后 10 秒内开始发作,20~30 秒、至多一分钟就过劲了,但个别的能持续几分钟。

不过,生活从来都不是那么公平的,不但每个人所能承受的阈值有很大不同,还有更多的人压根就没什么反应,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啖冰淇淋。

例如在一项 145 名中学生参与的实验中,每人分配 100 毫升冰淇淋,一组被要求在 5 秒之内快速吃完,而另一组则要求慢慢吃,在 30 秒后必须还要剩下一半,剩下的一半再按照自己的节奏随意吃完。

最后的结果是,快速食用组 73 名学生中有 20 人发生了冰淇淋头痛(27%),慢速组 72 人中有 9 名发作(13%),而 29 起头痛中有 17 例持续时间不到 10 秒。根据众多的实验和调研来看,人群中大约有 30~40%的人会出现这种症状,很多人会终生持续。

这是众多头痛症当中的一种,也被称为冷刺激头痛,学名为翼腭神经节疼痛。目前对其确切的发作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主流观点认为是由血管急速收缩膨胀导致的神经性疼痛。冰冷食物在接触到口腔上颚时,低温会使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后在神经反射的调节作用下,这个区域需要涌入更多的温热血液以使其温度保护性回升,于是血管又开始迅速反弹扩张。

血管急剧收缩膨胀会导致疼痛,就像冬天手部受冻以后会产生刺痛一样,但人体内疼痛感受器的分布及其在大脑中的解释又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裸露的面部即使被冻得通红也很少会疼。

上颚产生的疼痛信号,由上颌神经通过三叉神经传导到大脑,而大脑却将疼痛解释为来自额头。实际上大脑并没有痛觉感受器,是不会真正感受到疼痛的,之所以产生这样一个结果,是因为牵涉性疼痛的原因,也就是说人体的一些疼痛感觉,经常被大脑识别为相关神经传送通路所覆盖的范围产生的。

例如,心绞痛会放射至胸口及左上臂,肾结石会引起腰痛。上颚冷刺激产生的疼痛,触发了头部周围的三叉神经,我们就感觉到疼痛来自额头,有的人会扩散到太阳穴,还有的人只会半侧头痛。

触发不同的神经会导致不同部位的疼痛,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口腔都经历了低温,而只有上颚受到的刺激才是产生头痛的主要原因。可是既然大家神经结构都一样,为什么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冰淇淋头痛的问题呢,研究人员只能推测某些人群的三叉神经可能不太敏感。而另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发生冰淇淋头痛。

不过,对此完全不用担心,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冰淇淋头痛会带来不利影响,只是会难受那么一小会罢了。但若头痛持续时间超过了 5 分钟可能就需要去看医生了,这超出了正常反应范围。

而前面视频中的猫狗甚至海獭等哺乳动物,可能是因为与人类有着非常相似的解剖结构,所以也会产生相似的感官体验,但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真实感受。也有学者认为,不刷牙又经常吃人类食物的猫狗,牙周疾病很常见,它们的反应也可能是牙周敏感神经受冷刺激引起的。馋嘴的小猫似乎根本停不下来啊,疼完继续~~

若要避免冰淇淋头痛的发生,还是要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才行,或者在冷柜里拿出来后多放一会升升温,或者张嘴含一会再咽(不马上大量的接触上颚),根据自己的耐受能力进行调节。至于发生后用舌头或手指抵住上腭,或者是马上喝点热水之类的升温方法其实都没什么用,因为基本上还没等发挥作用冰淇淋头痛就已经结束了。

至于完全不吃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因为冰淇淋的美味,而是在炎热的天气中,若直接在皮肤上施加冷刺激,会引起体温保护反射性的颤抖和血管收缩等不适反应,但通过口腔摄入冰冷食物或饮料进行冷却,体验到的感觉却是令人愉悦的。对于解渴来说,冷水的效果也要优于温水。

炎炎烈日中,能够大口吃冰淇淋而又不会头痛的人,还是挺令人羡慕的~~你半个都没吃完呢,可能别人已经下肚两个了。。。

草为何没因进化变得非常难吃?

既然是自然选择,为什么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
作者 / 无fa可说
实际上植物确实是这么干的,它们已经把自己进化的足够难吃了,但架不住动物们也把自己进化的能足以忍受它们的难吃。

就比如最常见的——草。

如今地球上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类型,大量食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供养了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然而这却是一种极其难以下咽的食物。草看似柔弱,但其实内部纤维极其粗糙,表面还有很多细小的二氧化硅晶体和角质化钩刺,小时候采过狗尾巴草的,都会感受到它的叶子像砂纸一样粗糙,边缘像锯条一样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割出一个口子。

草的显微结构
而草费劲巴力的把自己进化成这个样子,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难吃,让食草动物难以下嘴。实际上这种方法确实非常奏效,在始新世草开始在地球上大量扩张,取代了原本的植物类型,而这种新型的植物让那些习惯于柔嫩植物的史前植食动物们难以适应,大量死亡。

但仍有一些植食动物表示,我们不会这样轻易的狗带,他们顽强的存活了下来,并进化出了对抗这种难吃食物的两种策略。

第一种就是高冠齿。草的粗糙质地首先会对食草动物的牙齿造成冲击,会把食草动物的牙齿磨得惨不忍睹,最终丧失进食能力,于是以马为代表的一些动物见招拆招进化出了耐磨度极强的高冠齿。

你们看到的马牙是这样的。

但其实它的牙是这样的:

这种高冠齿保证了马在一生中牙齿都不会被草磨烂,于是马征服了这种难吃的食物,让旷阔的草原变成了自己取之不尽的巨型餐桌。

而以牛为代表的偶蹄目动物则进化出了更高级的策略——反刍。它们的口活不太行,咀嚼能力不如马,于是就把自己的食道扩充成了三个巨大的腔室,把那些没嚼烂的草先暂时存在这里,让细菌进行发酵,经过几个小时的发酵后,草变得柔软易嚼,这时再把它们反上来,细细的咀嚼,慢慢的回味。

这些嚼烂的草,再重新咽回到自己真正的胃里,充分的消化,于是反刍动物用这种方式也征服了难吃的草。反刍动物非常依赖这种进食模式,把自己的用于发酵草的瘤胃进化的极其庞大,占据了体腔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牛四舍五入就是个移动的发酵罐。

于是草在这场几千万年的生存博弈中最终落败了,从一开始坑死无数史前植食动物的坟头草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食物,只能乖乖跪下来唱征服。

—————– —————-

然而植物就这样认输了吗,当然不,既然物理方法无法打败动物们,那就用化学方法,没错,就是制毒。

在我之前的一个回答里曾经提到过一个进化论的例子,长颈鹿和金合欢树相爱相杀的进化。金合欢树一开始是低矮的灌木,而长颈鹿也是脖子不长的小型食草动物。长颈鹿总喜欢吃金合欢的叶子,于是金合欢树被迫长得越来越高,让长颈鹿够不着,而长颈鹿也把脖子进化的越来越长,就是为了吃到它的叶子。用这个过程来解释一个悖论:脖子不长不短的长颈鹿怎么会存在。

人类有没有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

然而当我说出这个例子的时候,当时就有人啪的一下站起来了,很快啊,他说:金合欢树避免被吃为什么不进化出毒性,这不比费劲的长高要方便多了?他说他是乱问的,朋友们,他可不是乱问的,他明显是有备而来……

那么金合欢树为什么不进化出毒性呢?实际上它们确实进化出毒性了,而且还很强,但长颈鹿也不是吃素的,面对金合欢树见招拆招,硬是进化出了很强的魔抗属性,金合欢树的毒性并不能伤害长颈鹿。但是有些动物就犯了人生三大错觉之一:它行我也行,于是就悲剧了。

其实金合欢树不想被长颈鹿吃真的是啥招都用上了,先是进化的越来越高,结果长颈鹿进化出了长脖子,金合欢树失败。

见长高不行,于是金合欢树又进化出了硬刺,再来吃我,扎死你丫的。

然而长颈鹿却又进化出了极其灵巧的舌头,精确的拨开这些硬刺,卷走里边的嫩叶,金合欢树再败。

金合欢树于是又进化出了毒性,而长颈鹿又进化出了很强的魔抗,能把羚羊毒死的金合欢树,长颈鹿吃了却没事,金合欢树三败。

长颈鹿:我不仅没有被毒死,甚至还有点上头
最后金合欢树逼得没招了,竟然学会用魔法对抗魔法,用动物打败动物。金合欢树竟然和蚂蚁达成了合作,它的一些刺底部会膨大成一个空心的球,于是就成为了蚂蚁的理想住所,很多蚂蚁就搬到了树上住。这时长颈鹿又来吃树叶,而此时毫不知情的蚂蚁正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拆家了……

而蚂蚁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暴躁的动物,面对这种野蛮的拆家行为,愤怒的蚂蚁纷纷冲出巢穴,对着长颈鹿就射了它一脸——蚁酸。

Aim, fire!
蚁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让长颈鹿感到灼痛难忍,而一些蚂蚁甚至会直接爬到长颈鹿的脸上撕咬,搞自杀式袭击,非常昭和。

最终长颈鹿忍受不住疼痛被迫放弃,灰溜溜的走了。金合欢树胜利了吗?并没有,面对蚂蚁的昭和攻击,长颈鹿学会了游击战,长颈鹿会在一颗金合欢树上吃一会,当被暴躁的蚂蚁攻击后,就会转移去吃另一棵树,过一段时间,那棵树上的蚂蚁被惹毛了,而这棵树上蚂蚁则安静了下来,贱兮兮的长颈鹿于是又会回来继续吃。

长颈鹿和金合欢树就这样相爱相杀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了千百万年,而这种勾心斗角机关算尽的生存博弈又在其他上万种的生物之间进行着,对于那些被吃的植物来说,它们已经用尽全力把自己变得很难吃了,但面对食草动物进化出的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和越来越重的口味,也只能感叹。

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家

在昨晚的春节晚会特别节目“国宝回家”上,一件来自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鼻壁的主尊佛首,一亮相便引起了大家关注。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回归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第8窟为隋代石窟,在开皇四年(584)由晋王杨广下令开凿。

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在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这件国宝由拍卖行董事长、爱国华侨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洽购后无偿捐给国家文物局,于2020年12月12日12时,重回祖国怀抱。据悉,佛首将于2月12日(大年初一)起,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中展览展示至3月14日。待时机成熟后,有关部门会将这尊佛首送回原籍地天龙山。
这件佛首,只是天龙山石窟大量被盗攫后流失海外的佛首中比较幸运的一件,其他佛首的情况又如何呢?

本刊曾在2017年曾采访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蒋人和团队与天龙山文管所、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中心合作的“天龙山石窟数字化复原项目”。蒋老师告诉本刊,截至2017年,已确认的14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流散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台湾、香港等地的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经过几年努力,她们已为其中13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构建了107个单体造像模型。

8号窟中,除了这尊北壁主尊佛首,还有另外一件东壁南侧菩萨头,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我们期待有更多天龙山石窟佛首,还有其他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文|艾江涛

图片
图片

佛光再现

2017年8月21日中午时分,蒋人和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的老师林伟正,正在为下午将在OCAT研究中心(北京)举办的展览做着准备。从2013到2017年,作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的副主任,蒋人和与同事们一直忙碌着一件事情,用3D数字建模的方式复原那些散落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比起自己2003年时的“数字化复原响堂山石窟的北响堂第三窟”项目,此次的天龙山石窟复原项目加入了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中心等国内合作伙伴,计划复原天龙山25个石窟中的10个石窟,规模更为庞大。

“天龙山石窟佛像中的唐代雕像特别精美,菩萨就像天女,脸和漂亮的女孩子一样。”一脸静气的蒋人和向我讲起她心目中的这座石窟。作为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洞窟艺术随着佛教东传,南北朝以后逐渐兴盛于中国。比起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中国佛教洞窟的代表,天龙山石窟的名气并不逊色。隐没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丛林中的这批洞窟,最早开凿于南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五代,不断增凿。在绵延500多米的距离上,西峰13窟,东峰12窟,25处石窟共有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等1144幅。

图片山西天龙山石窟造像:开凿于东魏的2号窟西壁,弥勒坐佛造像,两尊菩萨立像侍奉在侧,破坏惨重(天龙山石窟项目 供图)
经历明清之际的衰落,天龙山石窟有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人们的视野,除了附近寺院僧侣与居民,鲜有人知。1918年,随着日本东京大学东洋建筑史权威关野贞的一次学术考察,及他在1921年发表的考察报告,神秘的天龙山石窟才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关野贞其人和他的天龙山之行,后来的研究如李裕群在《天龙山石窟》一书中的讲述,还是基本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考察活动看待。但在关野贞之后,各国科考人员与别有用心的文物贩子纷至沓来,天龙山很快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仅在1923年一年,在外国文物贩子的唆使下,天龙山石窟被盗割后流失海外的佛像就有150多件,其中一部分则出现在海外的拍卖会上。
2013年起,与做响堂山项目的初衷一样,蒋人和带着为美术史研究保存资料的想法,穿梭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藏家之间,不断与他们沟通协商,进行流失佛像的3D扫描与数字建模。几年努力下来,她的团队已为搜集到的13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构建了108个单体造像模型。
然而,通过海外造像的搜集与数字复原并不足以让人了解石窟全貌。海外机构的身份,也使他们不便于深入扫描研究石窟本体。2015年,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蒋人和遇到了太原理工大学的两位老师,经他们介绍,很快与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慧接上了头。2012年12月,学院下属的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刚刚成立,在张晓老师等人带领下,研究中心之前已做过五台山洪福寺数字复原项目。由于具备相关经验,兼以地利之便,太原理工大学团队很快吸引了蒋人和。不久,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与天龙山文物保管所签订三方协议,共同开发天龙山石窟的数字复原项目。任务分工十分明确,用赵慧的话来说,“芝加哥大学负责扫描流散在国外的天龙山造像,我们负责扫描天龙山石窟本体与最后的石窟复原”。
图片6号窟东壁的唐代菩萨立像,美国维克托·豪奇收藏
在国际上,这种将散失文物与原有遗迹合成复原的案例尚属少见。在2003年亲手创建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的美术史家巫鸿看来,这也是世界美术史研究的趋势所在:“从研究单幅雕像的风格特点转移到整个石窟建筑,把雕像放回原境或上下文。”世界殖民主义扩张过程中造成的大量雕像文物与原址遗迹分家,显然是一个大的历史现实,如何通过技术方式,从视觉上将这些文物放回原境呈现,将是一个对美术史研究颇有启发的全新尝试。
展览还未正式开始,作为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阶段成果展示的预展大厅已是人头攒动。首先吸引人的,是入口台阶两侧原属天龙山第17窟的两件唐代护法力士的3D头像模型。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竖眉怒目的力士头像徐徐转动,靠近点看,雕像上面斑驳的石头纹理清晰可见。同时展出的还有精美的佛头和菩萨像,包括窟顶的飞天造像。在展厅最里面,戴着3D眼镜,人们还可以看到天龙山石窟第2窟的虚拟复原场景。这是一座开凿于东魏时期的石窟,面积大约6平方米,专家们在统计的19个缺失处,一共重建了10个数字模型。为了展现历史的真实面目,项目成员并没有对其进行后期修复处理,而是保存环境不同的佛头与佛身,其颜色明显不同,接口亦清晰可见。微眯双目的佛像体态清瘦,褒衣博带,残缺的手臂与断裂的接口似乎正在倾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图片2号窟右壁佛龛数字复原图,坐佛头像与身体的接痕清晰可见
散落的造像

隔着近一个世纪的光阴,荧屏上复现的景象,显然与关野贞当年所见的石窟原貌已不可同日而语。

1918年,关野贞根据太原县地方志中有关天龙山石窟的简略记载“天龙寺,在本县西南三十里,北齐置,有皇建中并州定国(寺)僧造石窟铭”。翻山越岭,最终找到了石窟所在。久远年代的精美佛像,令他狂喜。在接下来的详细考察中,关野贞做了大量文字记录与编号工作。尽管此次考察遗漏了东西峰两侧的第1窟和第18~21窟,但他1921年发表在日本《国华》杂志上的考察报告,还是引起了轰动,他甚至有些得意地宣称自己“发现”了天龙山石窟。

图片山西天龙山石窟造像:14号窟西壁的唐代半跏坐菩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1922年,关野贞第二次对石窟进行了考察。随之而来的学者络绎不绝,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在1920年和1924年,山中定次郎在1924年和1926年,瑞典学者喜龙仁在1922年和1928年,曾先后前往天龙山考察,对石窟各时期的造像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1922年,日本学者田中俊逸在调查中对石窟做了详细的记录、照相与系统编号,其编号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小野玄妙对太原佛教状况及天龙山石窟造像的开凿年代做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与考察,为随后石窟遭到破坏埋下伏笔,但回头来看,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所保留的石窟破坏前的照片成为后来学者进行研究乃至复原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照片中,最重要的当属小野玄妙与田中俊逸的《天龙山石窟》最为丰富,这本1922年出版的书中,共收录了80幅当时由外村太治郎拍摄的石窟照片。
1923年的一天,一伙日本人来到天龙山圣寿寺。圣寿寺位于前往石窟的必经之路上,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圣寿寺的和尚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保护石窟的责任。日本人找到寺中的净亮和尚,掏出10根金条贿赂净亮帮他们盗割佛像。随着价码不断上升,净亮终于被拉下了水,成为天龙山石窟被大量盗割的帮凶。
盗割首先从开凿最早的东魏双窟——2号与3号窟开始。双窟历史悠长,公元534年,东魏丞相高欢权倾朝野,他为自己在天龙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由于崇信佛教,高欢随后命人在天龙山东峰开凿了两座石窟。这是两座三壁三龛的方室,窟内正壁供奉释迦佛祖,左壁为弥勒佛,右壁则为阿弥陀佛。雕像继续北魏造像传统,佛像清秀,衣纹生动,这种后人所谓“秀骨清像”的造型特点,正如学者李裕群在《天龙山石窟》一书中的描述:“更多地注重表现造像的精神面貌,表现手法以线条刻画为主,强调衣纹的动感和韵律感。”
东魏双窟开凿之后,天龙山香火日盛。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帝登基,改国号为北齐,之后陆续在天龙山东峰开凿一座石窟,西峰开凿两座石窟,就是今天的第1、10、16窟。这一时期的造像,一改东魏时期的秀骨,立体感更强,追求表现人体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手法,薄衣覆身,短发螺髻与印度佛教造型相似。
公元584年,隋朝晋王杨广在天龙山东峰开凿了第8窟。唐朝武则天以后,又在东西两峰共凿14个石窟。晚唐至五代的君主又开凿了最大的第9窟。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开凿,天龙山石窟终于形成了目前规模。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的无疑是唐代造像,其中尤以14窟与18窟为代表。唐代佛像多为水波或漩涡纹发髻,肢体丰满,薄衣贴体,体态婀娜,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第14窟中的两尊菩萨坐像,以游戏坐成像:一腿盘曲在佛座之上,一腿下垂并紧靠座前,颇为引人注目。

图片老照片中尚未遭到严重破坏的18号窟西壁佛像

天龙山石窟中佛像的独特之处,还源于其石头质地,正如蒋人和所说:“与龙门石窟或者响堂山石窟相比,天龙山石窟雕像的石头很软,是砂岩石,所以线条可以很柔和,能够雕刻出一些包括脸部轮廓在内的细节,不会给人那么硬邦邦的感觉。即使在长安,也不存在这样的例子。”
1924~1926年,日本古董商山中丁次郎先后两次到天龙山,并开始在市面上寻购雕像。他经营的山中商会是当时国际文物市场的大玩家,其在北平常设机构,专门从事文物盗卖活动。收购来的天龙山佛像被他放进山中商会的仓库,随即偷运出境,流散于国际文物市场。山中商会最初多与日本收藏家交易,之后更成为天龙山石窟造像在全球主要的经销商。眼馋于山中商会的暴利,各国古董商纷纷前往天龙山寻宝。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天龙山精美的佛像几乎被割窃一空。大一点的佛像头部被割走,小一点的则整座凿走,少数如第9窟的摩崖大佛,由于体量过大难以运输,得以幸免。
搜寻与复原

截至2017年,已确认的14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流散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也包括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对蒋人和来说,搜集资料就是一个不断寻宝的过程。2017年年初,她还在纽约一家古董商店出版的图册中惊喜地发现一件天龙山造像,立刻找寻过去做了扫描。

图片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右)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师林伟正
蒋人和最初是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期间从导师那里听到天龙山石窟的名字。她的导师哈里·范德斯德本(Harry Vanderstappen)早在1966年便和学生玛丽琳·莱(Marylin Rhie)合作,在《亚洲艺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天龙山石窟造像:复原和年代测定》。“他们能做的就是拿着老照片去国外博物馆比对,哪个是天龙山的,是第几窟的。”导师的研究重点是样式分期,在蒋人和的印象里,那时导师已经统计分析了大约四五十件天龙山造像。这些工作,无疑为她日后的复原项目打下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蒋人和第一次前往天龙山。那时,天龙山文管所已开始参照老照片在做一些佛像的复原工作,地上散落着许多水泥做好的头像,没有门的石窟完全处于开放状态。一些石窟已经风化得很厉害,人上去也非常困难。一切似曾相识,但又与想象中完全不同。
她真正开始着手用数字化方式记录石窟,还要到2003年。那时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刚刚成立,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办公室负责数字化技术的人找到她,希望合作设计一个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的项目。由于此前博士论题的关系,蒋人和很自然地想到了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峰峰矿区,最早开凿于北齐时期,这里的石窟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利用3D扫描技术进行数字化复原,正当其用。
2010~2013年,数字化复原的北响堂第3窟结合从博物馆借出的16尊石窟造像,先后在美国5家博物馆进行巡展,获得成功。这一项目留给她最深的印象是,从博物馆借雕像很难,运费、保费太贵。也正因此,天龙山项目从一开始确立的目标就是数字化的复原与展览。
比起10多年前,技术上的进步非常明显,以前的3D激光扫描仪非常庞大,使用非常不便,现在有了手提式扫描仪。但对蒋人和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与极其分散的博物馆,还有私人收藏家打交道,说服他们接受扫描造像的请求。
图片3号窟西北角的供养人造像
前期的响堂山项目为蒋人和积累了一些博物馆资源。最近几年,很多博物馆都设计了自己的网站,并在上面更新出版或展览目录。很多时候,蒋人和可以坐在电脑前一边翻阅资料,一边给各大博物馆写信联络。“有的博物馆比较怀疑,担心我们用这个去赚钱。”为了打消博物馆的疑虑,蒋人和一般都会与对方签约,明确扫描造像的用途。更多时候需要的是耐心与沟通。为了扫描东京国立博物馆保存的天龙山造像,蒋人和足足联系了对方两年,直到2017年春天才最终完成扫描任务。不过,等待也很值得,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造像存量丰富,据李裕群在《天龙山石窟》一书中的统计,仅其一馆就藏有第7窟西壁的一座菩萨,第8窟东壁南侧菩萨头,第14窟西壁北侧舒坐菩萨身体、南侧菩萨头,第16窟主室北壁龛内佛头,第18窟西壁佛头,第21窟东壁佛身等造像。
公立博物馆还相对简单一些,私人藏家或古董商则比较难办。蒋人和记得,早在上世纪70年代,她就和前夫一起逛过位于京都的一家颇为名气的私人博物馆——藤井有邻馆,那里藏有大约七八件天龙山造像。等她开始做项目时,很自然地联系了对方。对方一直回复很忙,可等她后来再看,发现已有两件造像被卖了出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2017年春节期间,她扫描了其中一件经台湾流转到香港的造像,由分属不同洞窟的头与身体拼接起来的护法天王。
就这样,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蒋人和与她的团队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31处博物馆、私人藏家、古董店那里,陆续扫描复原了108件天龙山石窟造像。
与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团队相比,张晓的团队由于扫描石窟本体面积以及建模过程中处理数据较大,面临更多技术方面的难题。简单来说,数字化复原石窟的基本流程是,先用三维扫描仪扫描石窟轮廓,在电脑上完成建模——此刻的模型没有色彩,被称为“素模”——然后用高清照片覆到上面,完成石窟细部纹理与色彩的复原,之后再将同精度扫描的海外造像数字模型与石窟本体数字模型合成,形成完整的高精度数字石窟模型。

图片10号窟西壁。胁侍造像保存完好,但飞天雕刻已被洞内积沙掩埋
如何在洞窟中设置合适的扫描点,以尽量完整但又不重复的方式扫完全窟,成为提高扫描效率的关键。由于扫描精度最高达0.1毫米,一个洞窟产生的数据量足有9~13G,与之相对,一个造像模型的数据量一般在200兆左右。由于数据量过大,在电脑上几乎没法运行,经常出现死机的问题,张晓和大家商量以后,决定用切割的方法处理扫描数据。“切割处理之后还要合并,处理不好会有缝。实际上我们展示的2号窟,在数据处理时共分了15块,但你现在根本看不出从哪里切割。”张晓说。
素模建好之后,就是高清照片的覆模。尽管现在一些扫描仪可以边扫边拍照,但由于扫描速度慢抑或精度不符合要求、窟内环境不适合等诸多因素,更多时候张晓和他的团队要靠后期密集的拍照完成。起初,他们请了非常资深的摄影师拍照,结果发现拍照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保证细节的准确,照片不能有阴影。赵慧一度想找做手术用的无影灯,后来在大家的摸索下,团队成员都训练成了专业的摄影师。“这么大的窟,只能一张张拍,一堵墙拍很多张照片,之后再一张张拼起来。”
数据保存完备的专家级数字模型建成之后,在展示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在不损失视觉效果的前提下,3~4G大小的石窟复原数据模型,要被压缩到几百兆乃至十几兆大小后在显示屏或手机上展示,并不简单。目前展示的方式分为3D立体展示、VR互动与AR互动,每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均需要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下进行开发与设计。然而,一切值得期待,未来将在天龙山石窟落地的永久性数字展示环境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现存遗迹,借助AR技术,拿着iPad等设备就可以在原址看到复原后的造像。
数字修复的一个悖论在于,由于海外散落的造像与石窟本体所处环境不同,呈现颜色、风化程度亦各不相同。有些头像在盗凿时已经损坏了脖颈,原封不动地复制上去,反而有种更加破碎、很不协调的感觉。如果尽量将其恢复到盗凿前的样貌,则需要在对比老照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完成每个造像的恢复不啻写一篇学术论文。显然,最理想的情况是,真实恢复、部分与完全的修复等几种状态,根据不同需求分别加以展示。
也许有一天,作为人类文明的实物遗迹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数字化复原的意义,如张晓所说:“假设这个窟完全消失了,用我们的数据模型可以完整复原出来,最高精度可以达到0.1毫米,窟上有个小坑都能复原出来。展示是一方面,保存数据可能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文学的规范与偏离

文/陈丹青

文学上有句话,忘了谁说的:“好的写作,是偏离规范的写作。”这句话三个关键词:规范、偏离、好的写作。大家知道,没有一种艺术不需要规范,为什么偏离规范会是“好的写作”呢?

所谓规范,褒义的说法,就是中规中矩;贬义的说法,就是陈陈相因。某阶段、某时期,艺术家总会自觉自愿遵从一套规矩,完善一种大美学、大风范,久而久之,就出现所谓经典、楷模、权威。

所谓偏离规范,并非作者不认同规范,而是总会有天才蹦出条条框框,他个性特别强,感觉特别灵,听从自己,放纵自己,忽然发现稍微犯一点规,出一点格,作品更好玩,更有意思,更有快感。

古代艺术家偏离规范,是不自觉的。卡拉瓦乔用市井屠夫做模特,画进《圣经》故事画面,一个个如实描绘,不美化,就此偏离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伟大规范,而17世纪的巴洛克画家又把卡拉瓦乔视为新的规范,当然,以各人的方式,渐渐偏离他。有些天才还会偏离自己的规范。伦勃朗晚年市场失宠,看透世态,画了许多深沉的自画像,偏离自己早年的规范。最经典的自我偏离是委拉斯开兹,他一辈子恭恭敬敬描绘皇亲国戚,可是他为宫廷侏儒画的肖像,就是伟大的偏离。

规范永远期待天才的偏离。再完美的规范也无法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你不能想象委拉斯开兹用他画皇帝的方法画侏儒,伦勃朗画的耶稣和所罗门王,经典极了,可是他在自己的老脸上发现,而且肯定了另一种美。凭着非凡的敏锐和自信,他们有意无意偏离了规范,同时,丰富了规范。巴洛克艺术要是没有伦勃朗自画像,没有委拉斯开兹侏儒像,可就乏味多了。

毕加索说:“我不创造,我只是发现。”一切偏离,甚至背叛,来自艺术家的锐眼,来自“发现”。到了19世纪,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自觉偏离规范,进入20世纪,偏离规范成为常态,因为再好的规范也会僵化,会过时,丧失魅力,甚至令人讨厌。

可是所有规范总是代表权力,代表正确,率先偏离规范的艺术家,倒霉了。他越是偏离,就越倒霉。顶顶著名的公案,就是印象派。

清华美院博士生马萧同学2017年出版了博士论文《印象派的敌人》,非常有趣。这本书一五一十交代了整个法国19世纪绘画的标准规范,罗列了20多位早已被遗忘的法国大画家,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学院沙龙的那批画家,他们才是当年红遍巴黎、名震欧洲的人物。换句话说,他们是法国画坛19世纪最牛逼的一群人。

可是一百多年后,公众只知道印象派画家,而那份被遗忘的名单,正是当年印象派画家拼命要想偏离的规范。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的19世纪厅入口走廊墙上,挂着几幅沙龙画家的重要作品:卡巴内尔、梅索尼埃、勒帕热、布格罗……往里走,十几个大厅绝对是印象派画家的天下,马奈、莫奈、德加、毕沙罗、西斯莱、塞尚、高更、凡·高……几乎每人独占一个厅,甚至两个厅,沙龙画家的画要么挂在走廊上,要么和其他画家挤在一个厅,占据次要的墙面。

那是因为美术馆收藏他们的画太少吗?不是,欧美大馆仓库里堆满学院沙龙式的绘画,轮不到几件有资格和印象派一起挂出来。

可是150多年前,情形正好相反:印象派的画要么落选,要么选上了,没资格挂在正厅,只能挤在墙角,被观众和舆论笑骂,所以当年印象派画家要么自甘边缘受穷,要么愤愤不平—这就是偏离规范的代价。

现在我们来看看梅索尼埃的军史画《1807年,弗里德兰战役》。他刚出道时,德拉克洛瓦曾对人说:他将是最伟大的法国绘画继任者。他是能品的大师,最拿手的画就跟一本书那么大小,毫不费力画出无数细节。

但他又是拿破仑三世雇用的军事画家,这幅画是他一辈子尺寸最大的画—这类军史画受到18世纪大卫的鼓舞,大卫是欧洲历史画的始创者,后来影响了俄罗斯历史画、苏联历史画,然后,影响了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历史画。

我们年轻时拼命模仿上一代的革命历史画,我们知道,历史画的祖宗在俄罗斯,俄罗斯历史画的祖宗在法国,可是呢,我们根本看不到。

大家觉得这幅军史画好吗?我没法说不好,要说不太好,就因为每个细节画得太好了。另一个太好的例子挂在这幅画对面,勒帕热《圣女贞德》。

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爱这幅画,就像我怀着矛盾爱列宾与苏里科夫,因为勒帕热既是绘画的高手,又是描绘情感与内心的高手。《圣女贞德》既画出了村姑的质朴,又画出了神圣感,而花园中暮色四合、草木有情的神秘感,更是动人,以至我觉得这种神秘感就是画家短命的原因,勒帕热在36岁就死了。

大家知道吗?他画的另一幅画《垛草》曾经在1978年随同“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来到北京和上海,当时“文革”刚结束,所有中国油画家看呆了。一张脸能够画到这么神形毕肖,这么丰富细腻,简直不可思议!

现在大家忘记70年代的情境了。那次法国画展中柯罗和米勒几件小画,直接影响我画出了《西藏组画》,勒帕热《垛草》中那张农妇的脸,直接影响了80年代南北各地好几位五○后、六○后油画家,从此,中国油画出现了追求细腻的技巧和作风。

勒帕热一点不知道他会影响上百年后的中国油画。但是中国许多艺术家未必承认自己受了谁的影响。我认识那些作者,他们有没有忘记勒帕热先生?

怎么做能给予他人安全感?

1.知己知彼,己为根本。

予以他人安全感的根本是本自具足。

三点建议:

(1)少攀附之心,少战战兢兢。以关系为镜,相信从他人身上所期待的光热与能量,自己能自给自足。

(2)为己负责,所做之事、所走之路、所选之人,都要明白是自己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自己兜底。应尊重过去的自己,一如希望未来的自己亦会包容当下自己的种种决定那般为其护航。

(3)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留把柄,不贪小利,爱惜羽毛,唯有心中安乐,才能让安全感长久驻足。

2.极度坦诚,不惧真相。

对于亲近之人,要明白予以安全感的基础是对他诚以待之。真实的你才能提供真实的安全感,否则欲盖弥彰只是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因此,

(1)要明白你戴着面具,别人亦会感知到隔阂距离,而且花好月圆的背后容易埋藏炸弹,日后当真相爆发时难免覆水难收。

(2)相信对方若是契合之人,定能包容你的低处、体谅你的局限;如若对方不接受真实的自己选择远离,亦是一个筛选人际的良机。

3.心怀感恩,铭记光热。

良言一句三春暖。

如若对方曾予以你陪伴帮助鼓励,要时刻铭记且学会表达:

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相伴左右;

让他相信未来的你会不忘初心。

有时候,你不说,他不知,关系就容易在“以为他会懂”的相互猜忌中消散瓦解。

4.信人不疑,疑人不信。

信任是稳固关系的基石,没有信任,就无法愈久弥坚。

因此自己可在设好一个底线的基础上予以对方充分信任:

(1)哪怕对方有朝一日背离自己,自己在此底线上亦能无怨无悔,不产生受害者心态。

(2)相信自己的选择与眼光,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人,他就值得被自己信任。

(3)底线之内,相信对方做什么,自有他的缘由,不因捕风捉影而负面预设。

(4)接纳对方的过去,一如你希望他包容自己的过去,明白没有过去的他,就没有当下这个你喜欢的他。

5.有舍有得,能量流通。

物质、情绪、时间,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可共享同乐。

有时并非对方贪婪,而是他需要在这份分享的基础上感知与你的链接,以此获得安全感。

当然,如若某些给予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应当设好止损点,不能以匮乏投喂匮乏。

6.敌我分明,不混乱阵营。

爱情友情亲情,任何亲密关系,无论是以对方的朋友为敌人还是以对方的敌人为朋友,终归无法统一战线齐驱并进共筑高楼的。

最好的关系是:

对方的朋友是自己的朋友,对方的敌人是自己的敌人。

有时候不得不接触,亦应保持距离与分寸。

7.言必行,行必果。

宁愿无盼望,不要空欢喜。

自己予以的承诺、开出的支票,要不就不说,要说就要做到,且话出之前应想好自己的可实现性有多少,在此基础上需要为自己说出去的话砥砺前行且兑现承诺。

否则空头支票开得越多,在无法予以对方安全感的同时亦会失去对方的信任。

无盼望总比空欢喜好。

8.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1)理解对方的局限性,有些事情,无法强求之时,学会转换立场,如若你是对方,能否做到。

(2)将心比心,你希望对方如何对待自己,关心自己,应视他如己,先如此待他。

9.对方遇困,陪伴鼓励。

如果他遭遇困境挫折低谷,且暂时不需要旁人叨叨时,要做的不是强行灌输意见,而是予以陪伴鼓励,让其明白,哪怕江湖凶险,他亦很有安稳归途与光明港湾。

以上文字,望能共勉。

怎样有效减少头屑?

作者 / 知乎用户
据统计,80% 以上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皮屑的困扰。虽然鄙人以前也做过洗发水的研发,但毕竟也是凡夫俗子,自身也有轻度的头皮屑。头屑的困扰确实很烦人。

市场上的去屑产品很多,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还有药店专柜的 OTC,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本来有很多,但是头皮屑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要选到适合自己的去屑产品、有效减少头屑,还真不容易。

在此,就自己对头皮屑和去屑产品的见解,分享一点点小干货:

1、头发的基本事实

2、头皮屑的成因和去屑的机理

3、去屑的有哪些有效成分?

4、去屑洗发水和 OTC 的产品推荐

5、有效减少头屑的小窍门

1、头发的基本事实

(1)每个人的头皮上平均由约 100,000 个毛囊,从中可以长出 100,000 根头发;

(2)每根头发平均可生长约 1000 天,然后自行脱落;

(3)旧发脱落后的毛囊中可长再出新的头发;

(4)人的一生中可以经历 25 个左右头发生长的循环;

(5)人出生以后,头皮上的毛囊数不会增加;

(6)实际上,每日脱落头发 50~100 根都是正常的;

(7)头皮的角质层比脸部皮肤还要薄,日晒、外力等因素更容易导致头皮损伤、炎症等问题。

2、头皮屑的成因和去屑的机理

导致头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马拉色菌、皮脂、个体易感性。

头皮屑(Dandruff)其实就是过早脱落的异常角化的皮肤表层细胞。正常的基底层细胞更新到最外层直至脱落,这一过程大概 28 天。

电镜下的头皮屑
假如头皮的马拉色菌过度增殖,迅速消耗皮脂并分解出不饱和脂肪酸,导致人体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发生后,头皮细胞增殖的速度异常加快,表层的细胞尚未正常角化完全,下面新的细胞又蜂拥而至,最终导致大面积的表层细胞脱落,也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头皮屑。这些过程被缩短至 7-21 天。

马拉色菌
头皮的油脂分泌和个体易感性都是固有的,不容易改变;因此,极大多数的去屑思路,都是使用抗真菌成分抑制马拉色菌。

很长一段时间,基本都是认为马拉色菌是头皮屑的主要成因;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意见,例如头皮过度脱脂、头皮水分过低产生干屑等。

3、去屑的有哪些有效成分?

(1)水杨酸

通过加快角质层的脱落,去除已形成的头屑。水杨酸属于早期应用较广的去屑成分,近十来年,用的都比较少。

(2)焦油类

可以抑制角质细胞的过度增殖,但是刺激性和过敏率都非常高,近十多年的洗发水也基本不使用这类的成分。

(3)吡啶硫酮锌

俗称 ZPT,目前的主力去屑剂,差不多 80% 以上的去屑洗发水,都含有该去屑成分。

(4)酮康唑

效果好,但是成本不低,洗发水用得少,OTC 产品较为常用;

(5)吡罗克酮乙醇胺盐

俗称 OCT,新型去屑剂,效果好,刺激性比 ZPT 低不少,价格比 ZPT 贵高几倍,所以在一些定位高的去屑产品可以见到,欧莱雅旗下的去屑产品,相对见得多一些。甚至有不少的祛痘产品,也会使用 OCT 作为杀菌剂。

(6)氯咪巴唑

又叫甘宝素,曾经的主力去屑剂之一,宝洁的崛起以及主推 ZPT 体系的去屑洗发水后,其霸主地位逐渐被 ZPT 取代,目前老产品还在用。

(7)复方酮康唑

这个大有套路,下面再讲。。。。

4、去屑洗发水和 OTC 的产品推荐

看到很多答主都推荐过了,内容可能有重复。一般常规轻度的头屑,建议选择含有吡硫翁锌和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就可以了,基本上勤快的洗头,保持头皮清洁、日常护理的话,都可以将头皮屑维持在理想的水平。

(1)含吡硫翁锌的洗发水:海飞丝 / 清扬 / 多芬 / 潘婷,这几个主流的系列基本都有该去屑成分,至于细分的男士、女生,要清凉还是柔顺等等,则根据自己喜欢即可。

(2)含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的洗发水

如果一直使用含 ZPT 的洗发水,连续使用一段时间,觉得效果越来越差。这有可能是马拉色菌的耐药性导致的,这种情况建议使用复配型(含一种或多种去屑剂)的去屑洗发水。这时不妨考虑一下含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的洗发水。

(3)二硫化硒洗剂

二硫化硒具有抗皮脂溢性,抗头屑,抗细菌和抗真菌及角质溶解作用,适合重度的脂溢性皮炎患者,也就是常规的去屑洗发水解决不了的重症。请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酮康唑洗剂

用于治疗和预防由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感染,如局部性花斑癣,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请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

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真菌引起的感染,如头皮糠疹(头皮屑)、脂溢性皮炎和花斑癣。能迅速缓解由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引起的脱屑和瘙痒。请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样都是酮康唑的洗剂,为什么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的功效说明会多了「能迅速缓解瘙痒」的关键词呢?

秘密就是在「复方」二字,每克的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含酮康唑 15 毫克,丙酸氯倍他索 0.25 毫克。

丙酸氯倍他索属于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复方酮康唑洗剂,对于瘙痒比较严重的脂溢性皮炎,比较值得尝试一下,但是一定不能大面积长期使用,不建议超过 2 周,否则后续的副作用比较麻烦。

5、有效减少头屑的小窍门

(1)尽量减少过度脱脂的情况。

也就是不要一味追求高泡沫的洗发水,不要用温度过高的水洗头,这样容易导致头皮过度脱脂,反而容易产生更多的干屑。

(2)延长去屑剂在头皮的停留时间

这点尤其是对于男生,很多男孩子头发的泡沫都还没充分打起来,哇啦一下就冲水了。

试想一下,头皮上的马拉色菌还在嘚瑟,去屑剂的功效完全还没发挥就被冲掉了,有这种情况的需要注意。

(3)使用去屑洗发水后,尽量不要用护发素(除非是去屑护发素)

大多数的护发素,其实是不含去屑剂的。原理同上,也是希望可以延长去屑剂在头皮的停留时间。

正常的洗头发流程,一般都沉积一定量的去屑剂在头皮表面。这时候如果再洗一遍不含去屑剂的护发素,之前停留在头皮表面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去屑剂,肯定被冲洗得荡然无存,这种情况应该女孩子居多。

另外,护发素的调理成分,阳离子调理剂,对头皮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加剧头皮炎症,也是导致头屑增多的原因。所以头屑的女孩子,建议慎重使用护发素。如果头发很干枯毛躁,可以第二天再用,并且注意少接触到头皮,或者用发油。

参考文献:

1、杨建中,有效去屑香波技术的设计原理

2、《头发的护理与疾病治疗》

杜鹃鸟把蛋下到其他鸟的窝里是真的吗?

作者 / 小叶叔叔
是的,是真的!最近刚写过一篇大杜鹃的文章可以进行回答。

大杜鹃:杀别家娃、啃别家老,这鸟从小就是「恶魔」。

每年春天过后、夏意渐浓时,我们常常可以听见一种悠扬而婉转的「布谷、布谷」的鸣声。这来自我们常说的杜鹃,又名「布谷鸟」。

大杜鹃。图片:Vogelartinfo / wikimedia
枝上子规钟上啼

杜鹃的英文名 cuckoo 最早源于古法语中的 cucu,随后以 cuccu 的形式出现在古英语诗歌《Sumer Is Icumen In》中 ;其科学命名可以追溯至林奈《自然系统》中的 Cuculus。美国鸟类学家韦特莫尔(Alexander Wetmore)在《世界鸟类的系统分类》(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for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一书中建立了鹃形目(Cuculiformes),一直沿用至今。

全世界的杜鹃科鸟类超过 136 种,在中国一共分布着 20 种。中国古书上关于杜鹃的名称繁多,常见的有鸤鸠[shī jiū] 、鴶鵴[jiá jú]、拨谷、子规、蜀鸟、望帝等。比如《诗经·曹风》记有「鸤鸠在桑,其子七兮」;《禽经》的「仲春之节,鹰化为鸠」、「仲秋之节,鸠复化鹰」,对杜鹃和鹰拟态进行了描述;南朝《荆楚岁时记》描述:「四月也有鸟名获谷,其名自呼」,形象记录了杜鹃的鸣声。此外,关于杜鹃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如:「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

传说中,古蜀国君王杜宇死后化为了杜鹃鸟。图为杜鹃科噪鹃属的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图片:Ravi Vaidyanathan
在欧洲,人们把杜鹃规律而有节奏的鸣声装进钟表,制作成了木质挂钟——布谷钟。英国有一个布谷钟博物馆(The Cuckooland Museum),收藏有七百余只不同风格、尺寸的布谷钟,展示着十八世纪至今布谷钟的发展和演变,可见国外对于杜鹃的喜爱。

布谷钟博物馆的藏品,钟上小门背后,都藏着一只「布谷鸟」。图片:Kirsty Davies
不知疲倦的迁飞者

在众多杜鹃中,最为著名的或许就是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了。大杜鹃为中小型鸟类,体长约 28~37 厘米,外型像鸽子,但比鸽子细长,主要以昆虫为食。它们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遍布全国各地。

大杜鹃。图片:nigelspencer.co.uk
2016 年,中英两国鸟类学者和观鸟爱好者开展的 「北京杜鹃项目」(Beijing Cuckoo Project),通过给大杜鹃佩戴卫星追踪器,发现其迁徙距离可以达到12000 公里。

三只大杜鹃的迁徙路线图。图片:GoogleMap
对于杜鹃,《本草纲目》有这样的记载:「鸤鸠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这里描述的就是杜鹃的巢寄生行为。巢寄生指的是鸟类自己不筑巢,把卵产在其他种类鸟类的巢中,由宿主代替孵化育雏的繁殖方式,包括种间巢寄生(寄生者和宿主为不同物种)和种内巢寄生(寄生者和宿主为同一物种)。现今一万多种鸟类中,有一百多种具有巢寄生的行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杜鹃。

极负盛名的阴谋家

大杜鹃如何进行巢寄生?宿主是否有反寄生的策略?寄生鸟类和宿主之间的协同进化,吸引了许多鸟类学家和公众的关注。

成鸟的伪装

杜鹃与小型彪悍的猛禽雀鹰(Accipiter nisus)在大小、形态和羽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雀鹰是许多小型鸟类的捕食者,研究人员通过在喂食器边上放置杜鹃和雀鹰的模型发现,大山雀(Parus major)和青山雀(P. caeruleus)对这两种模型表现出了一致的天敌警报叫声。通过这种伪装,大杜鹃可以迷惑和威慑宿主。

大杜鹃(左)和雀鹰(右)。图片:stellenboschbirds.com;rspb.org.uk
研究还发现,雌性大杜鹃可以模仿雀鹰的叫声,以震慑宿主,促使其更加警戒,迫使宿主离开巢穴。大杜鹃因此可以获取更多的产卵时间,提高巢寄生的成功率。

如何选择宿主

在欧洲,大杜鹃的宿主多达 125 种,较常见的宿主有 20 多种,主要为芦莺(Acrocephalus scirpaceus)、草地鹨[liù](Anthus pratensis)、林岩鹨(Prunella modularis)等。在中国,大杜鹃的宿主有 20 多种,常见的有灰喉鸦雀(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东方大苇莺(A. orientalis)等。

芦莺正在喂养大杜鹃雏鸟。图片:David Tipling
在选择宿主的过程中,杜鹃会综合宿主的卵识别能力、繁殖时间、栖息地质量、巢址特征和食性等因素,进行寄生。

如何欺骗宿主

首先,大杜鹃在巢寄生前,会叼走一颗宿主的卵。

接着杜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下自己的卵,瞒天过海,以假乱真。人们通过卵色模拟发现,杜鹃产的卵除了稍大之外,在卵色、斑纹等方面都和宿主的卵极其相像。匈牙利的一项研究发现,东方大苇莺的巢有 64% 被大杜鹃寄生,而且这些苇莺有 66% 的个体不能识别寄生卵。大杜鹃成功欺骗了宿主。

一起来找茬,被大杜鹃巢寄生的东方大苇莺(左)和震旦鸦雀(右)的巢。图片:Canchao YANG,et al. / Zoological Research(2014)
而且有趣的是,杜鹃产的卵在斑点和颜色上有所差异,尽可能模拟宿主的卵。

为什么大杜鹃的卵能像变魔术一样,存在不同的颜色呢?分子证据发现,欧洲的大杜鹃至少存在二十种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大杜鹃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每个基因型的雌性只能产一种卵,并且选择其相应的宿主。

杜鹃和宿主(左:大苇莺;右:东方大苇莺)的卵。图片:Csaba Moskát, et al. / Chinese Birds(2012)
如何选择时机产卵

大杜鹃通常会在宿主产下第一枚卵后产卵。如果在宿主产卵前产卵(此时巢内只有一枚卵),寄生卵容易被宿主扔掉,不利于杜鹃寄生。那么,大杜鹃是如何知道宿主产卵时间的呢?

捷克科学家给十三只大杜鹃安装上小型无线电发射器。无线电跟踪发现,在宿主产卵当天,大杜鹃拜访宿主巢穴的时间显著增加,说明它们一直在把握「作案时机」,通过增加「窥视」的时间,保证自己产卵与宿主同步。通常鸟类产卵需要二十到六十分钟,但杜鹃产卵仅需十秒,神不知鬼不觉地快速产卵,可以避免被宿主发现。

暗中观察。图片:小叶叔叔
从小就是「恶魔」

产卵成功后,由于大杜鹃卵中的胚胎已经部分发育,所以通常它们的雏鸟会率先出壳。出壳后,大杜鹃雏鸟会完成亲生母亲未尽的「事业」,把宿主的蛋「拱出」巢外;如果宿主的雏鸟已经破壳,大杜鹃雏鸟也会毫不客气地将其他雏鸟一个个「拱出」。亲鸟开始浑然不知,花费大量时间喂养着别人家的孩子,直到它们长大离开巢。

似乎出于一种本能,刚出生的大杜鹃雏鸟就会用自己的背,尽力把「原住民」拱出巢外。图片:Artur Homan / youtube

甚至当雏鸟的体型长到比养父母还大时,养父母也好像浑然不知。图片:Artur Homan / youtube
主人只能坐以待毙?

巢寄生行为极大降低了宿主的繁殖成效,对宿主来说是一种选择压力。为了生存和繁殖,宿主也演化出了相应的反巢寄生对策,比如对杜鹃的识别、卵的识别,以及增加巢的隐蔽性等。

对杜鹃的识别

一些宿主如果在巢周围发现大杜鹃存在,会奋起反抗,阻止大杜鹃寄生。研究发现,芦莺可以精确识别杜鹃和雀鹰,对入侵的杜鹃采取攻击和驱赶措施,以保卫自己的巢不被寄生。

湿地苇莺(A. palustris)正与大杜鹃打斗。图片:Kerstin Hinze / naturepl.com
对卵的识别

由于被寄生的代价太大,一些宿主在与杜鹃的博弈过程中,渐渐掌握了识别杜鹃卵的能力,可以通过卵的底色、斑纹的分布、大小和形状等特征来识别杜鹃的卵,并及时扔掉它们。这种识别能力可能来自亲代的遗传或者后天的学习。

巢的隐蔽性

部分宿主会把巢筑在十分隐蔽的地方或者是杜鹃不容易接近的洞穴,并且在亲鸟离开巢的时候把卵掩盖起来,或者延长坐在巢里的时间,来减少被寄生的风险。

其他巢寄生鸟类

除大杜鹃外,中国常见的其他杜鹃还包括四声杜鹃(C. micropterus)、大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噪鹃等;世界范围内的巢寄生鸟类还包括寄生性牛鹂、维达雀、寄生织雀、响蜜䴕[liè]等。不同寄生鸟类虽然手段有差异,但目的都很明确,异曲同工。

黑喉响蜜䴕。图片:Claire N. Spottiswoode

图中粉色的是黑喉响蜜䴕雏鸟,它具有尖锐的嘴钩,旁边是被它杀死的宿主雏鸟。图片:Claire N. Spottiswoode
巢寄生鸟类和宿主形成彼此之间的选择压力,产生了协同进化。当宿主具备识别大杜鹃卵的能力时,大杜鹃也在不断的求变中,尽可能地产下高仿的卵,并根据不同宿主的识别能力,来调整卵的模拟程度。两者在自然界的「军备竞赛」,给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戏剧」。

参考文献:

[1] Campobello D, Sealy SG. 2010. Enemy Recognition of Reed Warblers (Acrocephalus scirpaceus): Threats and Reproductive Value Act Independently in Nest Defence Modulation. Ethology 116(6):498-508.

[2] Davies NB, Welbergen JA. 2008. Cuckoo-hawk mimicry? An experimental test.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75(1644):1817-1822.

[3] Honza M, Taborsky B, Taborsky M, Teuschl Y, Vogl W, Moksnes A, Røskaft E. 2002. Behaviour of female common cuckoos, Cuculus canorus, in the vicinity of host nests before and during egg laying: a radiotelemetry study. Animal Behaviour 64(6):861-868.

[4] Moskát C, Takasu F, Muñoz A-R, Nakamura H, Bán M, Barta Z. 2012. Cuckoo parasitism on two closely-related Acrocephalus warblers in distant areas: a case of parallel coevolution? Chinese Birds 3(4):320-329.

[5] Moksnes A, Fossøy F, Røskaft E, Stokke B. 2013. Reviewing 30 years of studies on the Common Cuckoo-accumulated knowledg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hinese Birds 4(1):3-14.

[6] Moskát C, Honza M. 2002. European Cuckoo Cuculus canorus parasitism and host’s rejection behaviour in a heavily parasitized Great Reed Warbler 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population. Ibis 144(4):614-622.

[7] Polačiková L, Grim T. 2010. Blunt egg pole holds cues for alien egg discrimination: experimental evidence.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1(2):111-116.

[8] Yang C, Liang W, Antonov A, Cai Y, Stokke B, Fossøy F, Moksnes A, Røskaft E. 2012. Diversity of parasitic cuckoos and their hosts in China. Chinese Birds 3(1):9-32.

[9] York JE, Davies NB. 2017. Female cuckoo calls misdirect host defences towards the wrong enemy.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10):1520-1525.

在众多小细节中发现好好生活的乐趣

2020 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如玩笑般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好在我们对待疫情的举措有效,疫情慢慢得到了有效控制。起初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人们因此都严肃了许多,理性思考着如何过好接下来的生活,我从年初春节档宣布叫停开始感受到新的一年或许会变得很不一样。在我春节前夕提前预定的影票被退款那刻,我在 Day One 里写下一句话:我想好好「观察」这一年,等到年末,检视观察的结果。

于是,我似乎变得敏感了起来,敏感在每次拿起手机等待 Face ID 解锁失败被迫手动输入密码时贯穿全身,多次解锁失败的手机震动提醒暗自频繁提醒着我不忘「观察」。在过去的 2020 年,iPhone 解锁失败几乎贯穿我不在家的每一天。年末我检视「观察」的结果时让我有许多话想说,我不想抒发太多个人感受。我把「观察」的结果如穿针引线般连接起来,用年终总结的形式汇报给看文章的每位读者。

「解锁失败的手机震动提醒」是提醒我「观察」的开关,于是我干脆从日常每个人都接触最多的电子设备手机着手,在 2020 这一整年的使用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看起来或许并不起眼的小细节,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让我 2020 这一整年的生活在许多时刻如漫威电影中彩蛋一般,让不寻常的一年充满了些许的惊喜,发现好好生活乐趣的细节合集正是我一整年「观察」的结果。

搭建自己的小型播客
这个方法我是从郝海龙那里学到的,相信我派的读者对他应该很熟悉。《保持冷静》和《比特新声》停更很久后,我又遇到了海龙,他在上面创建了一个公开频道命名为「不客观 Not Objective」用来发布一些他想表达的内容,惊喜的是用声音呈现,我们可以直接在 app 内收听,进度条和倍速功能都支持,同样也可以导出到 Pocket Casts 这样的播客客户端收听。

恰好 2020 下半年我正为找工作准备面试,为了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我沿用了海龙的这个方法,建立了一个私人频道,用声音的形式发布内容,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了区分自己发布的多条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标签的形式分门别类,通过重复收听和改正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来为自己的面试增色。

这个方法可以不用额外占据自己的手机存储空间,也可以在多设备收听,只需登录自己的账号即可。通过这个方法,我的表达能力在短期确实有了提高,也许顺利通过了多家面试是检验这个方法可行的一个因素。十分推荐那些表达旺盛或者想要正式建立一档自己播客的用户练手使用。

微信单人群
微信单人群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可以建立一个或者多个,做到分主题使用。我建了「一个框」和「啰哩啰嗦」这两个单人群,并设置置顶来使用。

「一个框」用来包罗万象,会把需要转发的东西仍在里面,比如夕夕里面的砍单链接、被要求分享但不想转发到其他群打扰他人的内容等等,这些都可以一股脑分享到这个群里。

「啰哩啰嗦」用来发泄情绪和说悄悄话,当脑子里有灵感冒出的时候我可以随手打字或者语音发在单人群,我也可以记录下临时要完成的任务并设置强提醒。如果我想记录有趣一点的话,可以以日期的格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以及导致该心情的原因,当记录多了回过头看一下时会被自己笑到。

微信单人群算是很私人的一件乐趣之事,至于为什么选择微信,并不是因为它好用,只是因为微信占据了手机使用的大部分时间,选择微信只是为了方便记录。不想用微信自然也可以选在 Telegram 这样的 IM 工具,单人群的内核都是一样的。

设置单人群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微信主界面点击右上角「+」号 → 发起群聊 → 面对面建群 → 随便输串数字 → 建群成功 → 设置置顶 即可。

不想刷手机到天黑那么请快速打开倒计时
刷手机占据了我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的时间,这其中既包括工作事务的回复处理时间也包括无所事事刷手机打发掉的无聊时间。无目的刷手机有点可怕,它会让我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手指上滑下滑左滑右滑的动作很容易吞噬掉二三个小时的时间。

为了防止自己被手机这块强磁铁吸附住,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来提醒刚解锁手机后准备闲逛的自己。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用快捷指令设置一个用手机期限的倒计时,每次在无所事事玩手机时点击主屏幕上的大大的快捷指令小组件来运行。我给自己设置的是 15 分钟,时间到了之后,手机会发出提醒,第一次警告是在运行后的 10 分钟,第二次警告是在刷手机的 15 分钟后。这时候计时器结束,提示音和手机震动会持续运行,直到我点击停止并关闭手机。

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有点苛刻,但对我来说还是有效的。它让我减少了许多获取无意义信息流的机会,让我玩手机打发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和看电影上面。当习惯了提醒之后,在后期会不用点击提醒,手机处理完事情后会不自觉的关闭。如果喜欢,可以 点击此处 下载这个快捷指令动作来使用。

短视频工具我的成为生活小助手
抖音快手这两个短视频工具日常我是不会主动打开的,抖音我其实还是在 2020 年首次下载的(在《囧妈》宣布流媒体上线时)。文字、视频、图片以及音频这些信息媒介存在都有其自己先天的优势,那么短视频也会有。我在 2020 年找到了短视频平台对于我自己的优势之处:成为我的生活小妙招助手。相比于文字和长视频,短视频的快速以及声话并茂,在快速处理一个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卧室、厨房中棘手难题的时候十分有效。

我用它在这一年中学到了许多小妙招:蒸蛋糕时的蛋清如何打、如何快速清除残留的强力胶印、火龙果如何快速去皮、西装在旅行时如何打包等等。每次遇到生活小问题需要解决时,打开短视频 app,搜索框中输入问题后看默认推荐的前三个视频基本就能解决这些小问题。短视频平台对于我的意义在此,它们被我扔在 App 资源库中,只有在有问题的时候以下拉搜索的方式打开。

废弃卡片充当 NFC 贴纸

桌面右下角的 NFC 贴纸
我是在今年某次大扫除时发现了许多废弃的卡片,其中有我在校园中用过的饭卡、其它城市的公交卡、商场的储值卡等。就在我准备把卡片扔掉时,我想到了 iOS 快捷指令内自动化中有一项为 NFC ,我打开此项动作,把卡片放在背部,发现竟能够识别成功,成功识别后能够设置接下来执行的指令。

我把这些废弃的卡片一一做了识别,留下了成功识别的,扔掉了不能识别的,并用这些卡片做了许多自动化的动作,桌子上留下了一张用来一碰以制热模式打开空调设置 28 度风速自动并在运行 60 分钟后关闭,汽车内留下了一张并设置为一碰连接汽车蓝牙并自动播放 Apple Music 中的专属电台。后来我在淘宝上了解到原来有专门为快捷指令自动化设置的 NFC 贴纸,原理都是内置了可以识别的 NFC 模块。每个贴纸可以设置一组动作并命名,之后也可以重新识别后来更改成其它快捷指令动作。

Apple Pencil 手写来认识一整年的生字
2020 年的下半年手机使用时间相对减少了许多,以往用来刷手机的时间在被上文提到的「倒计时指令」节省下来后用在了读书上。因为有点强迫症属性,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想把它们查出来认识一下。到年末我打开 GoodNotes 这款笔记软件时,发现这一年下来竟然整理了好几页生字,大家可以看看下图。因为我纸质书读得多,遇到生字时不容易像在电子设备上通过长按运用内置的词典查词灵活。于是我用 Apple Pencil 先把这个字用手写输入到笔记软件中,再长按识别后用输入法打出生字的读音。

笔记本内的两页生字
起初刚刚这样查询时会觉得不痛不痒,单纯从生字的角度来看某个生僻字并不影响阅读,查出读音这件事浪费读书的时间。但是我在年末打开笔记本回顾这些生字的时候,我能联想到当时读书的情景,会记得某些生字出自哪本书,会隐约记得故事情节和书中的内容,我想这才是查生字之于我最大的益处。

这感觉很像我在今年诺兰《盗梦空间》重映时入场前想到了 2010 年《盗梦空间》首映时,作为初中生的我被哥哥拉入影院在结束后走出影院一脸懵逼完全没看懂的样子。这也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时间长了之后剧情会忘记,但观看时的感受会留下来并陪着我成长下去,这或许就是书影音的意义吧!

用打印机自制标签
这个小细节是我在整理 Chrome 书签列表时想到的,书签列表中有两个矢量图的素材网站:Noun Project 和 iconfont 。

我打开看了一下后决定用一下它们。也恰逢我刚刚买了一台打印机,于是随便用 Keynote 做了一张图标大杂烩,用彩印打出来之后发现效果不错,就在今年沿用了这个方法。

Keynote 内的效果
打印出来的自制标签列表可以用剪刀剪下相应的图案,用双面胶或蓝丁胶贴在自己房间的衣橱和抽屉门上用来提示衣橱和抽屉中的内容物,也可以贴在办公的桌面上增添下桌面的氛围,让自己工作时多几分趣意,不至于那么劳累。网站可以打开查看一下并收藏备用,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试一下。

打印出的成品
2020 年结束之后回看,能感受到这是前所未有压抑的一年,关停的影院、封闭的城市、停飞的航班等等起初都会让我们感到沉寂。好在我们各位用顽强的生命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我也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流动性,每天的柴米油盐与工作休息拼凑出这一年的图景,珍重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过好每一天,而过好每一天的方式就是活在不同时刻的当下。要想用不经意的细节惊喜增添活在当下的动力,那就需要保留善于「观察」的敏锐嗅觉,发现贯穿今后每一年生活中的小小细节,永远充满好好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