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想做付费阅读的,但是想想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篇主要是给还没毕业的学生看的,还说算了。各位付费用户,我这周还会再写一篇补偿大家的。】
想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有一位博士(博后)小朋友问我问题,大概意思是说她现在很迷茫,想问我为什么离开学术界,为什么去工业界?在工业界的体验是什么。
说真的,这些问题真的是小马过河,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我只能写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这篇文章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为什么我离开美国学术圈?
2. 为什么我不早找工作,做了第二个博后?
3. 是谁激发我去做职业生涯的探索的?
4. 为什么我回国之后没有去高校?
5. 我在公司呆的体验如何。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与工业界的摩擦缘由是什么。
6. 其他学术圈出来的高管的体验是什么?老板怎么站位?
7. 从长期看,象牙塔与工业界的磨合应该怎么能够产生共赢?
1. 为什么我离开美国学术圈?
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与其说是混不下去了,不如说是卷累了。我在美国做博后的五年,每年都有教职的面试,到后期我还中了 NIH 的 funding。
但可惜的是,我不是面试中遇见了大牛人,就是遇见了小年,要不就是遇见了面试完了职位取消的尴尬情景。
具体的故事我在另一个帖子讲过。【在我微博搜索关键字” 卷不动 “就可以看见】
后来我考虑到年龄大了,也离父母很远,于是在 2017 年决定离开美国学术圈。我自问已经算是坚持到自己的极限了。
2. 为什么我不早找工作,做了第二个博后?
我在 2014 年就得到过几个外企的 offer,其中一个外企的领导(老外)不知道为啥,非常欣赏我,当时起薪就是 50 万(这是八年前,博士刚毕业两年的起薪)。
我当时很动心,因为当时北京的房价还没有涨太高,以这个薪水,三年能买房也不是啥梦想(我家里就是北京人,因此没有房租开销,省吃俭用还说可以的)。但是我思考了一下,还是认为需要更高的平台,因此拒了这个 offer(但是还说感谢这个外企领导)。
我指的这个平台就是第二个博后的老板。他在我们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大能量的,如果我当年不是实在卷不动了,相信现在他肯定帮我找到了好的教职。
我的理念是,捕猎的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太早窜出去。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公司是个日企,有比较强的等级制度。我相信我的性格不太合适。现在从后往前看,我的决策还说正确的,并不是因为我在学术圈混出来了,而是因为后来外企都衰落了 (这是我当时没想到的)。
如果我当时去了,估计买完房就会被裁员的。
3. 是谁激发我去做职业生涯的探索的?
我 2015 年参加 SfN(世界最大的神经生物学年会)听了一个论坛:alternative career(另外的职业规划), 其中一个女嘉宾的演讲,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女嘉宾也是生物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走学术路线。她经过思考,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很强,可以当高级期刊(比如 science 或者 nature)的编辑。
但是进 science 和 nature 是相当难的,她需要一个平台和靠山。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大的老板招博后,她就面试去了。
这个大老板不是一般人,是个院士,并且还是诺奖获得者。实验室像工厂一样庞大。有几十个博后,带着上百个博士工作。这个一个庞大的科研组织,大老板本人是无法每天监督每个人的。
她在这个环境下,继续磨练自己的科研写作技能,并且做了几个好实验。最终被这个大老板(也是诺奖获得者)推荐去了 nature 编辑部。
她利用在 nature 当编辑的时间,结识了很多世界上的大科学家。要知道,如果有一个人,大科学家们也要讨好的话,那就是 nature 的编辑。
她读了很多世界上最精华的文献,知道世界上最牛的实验室的最新进展。她还可以出差去各个地区实验室,看看进度,问问大科学家们最近有啥想要投稿的。当然,她会得到最详细的解释,和最热情的款待(毕竟背着 nature 编辑的身份)。
由于她的人脉,后来纽约大学(NYU)要组建新的脑科学院,需要招揽很多大科学家入驻,就让她当了 dean(实际上的系主任)。
我听了这个经历目瞪口呆。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没有经过学术圈的阶梯(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到正教授)一步步往上爬,但是能直接做到 dean 的。
最后她说,我们以往认为博士就应该走学术圈路线,当教授,把不当教授的博士的职业路径叫 alternative career。但我认为这样说不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其他的路径叫 career,它们也是正经的职业路线,不是没有办法才选择的 alternative。
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回去想了很多。当然没有马上行动。
4. 我为什么回国以后没有去高校?
我刚回国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让我去参加各种 “人才计划 “,或者拿各种” 科研补贴 “。这些 “科研补贴” 看似很多,一百万人民币一类的。
但是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不能为了几百万人民币的补贴而随意做职业计划。除非有些人想骗补贴,否则其实一百万人民币要是认真做科研,是不经花的。花完了之后呢?你能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地位嘛?有自己的特殊贡献嘛?
我自我评估,我去国内的顶级高校(比如清北这些),我是卷不动的。顶级高校,现在真的青年教师,是进行国际评审的。
什么叫国际评审呢?拿清华来说,如果你申请在清华当教授,清华是要把你的简历和 paper 发给 9 所世界排名比清华高的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些),其中至少 5 所回信说它们肯定会雇你,清华才会雇你。
也就是说,清华雇人的标准,tenure 的标准,和升迁的标准,已经与世界一流大学匹配了。我相信北大啊,浙大啊,这些本领域顶级大学也是类似操作。
另外,我在这些顶级大学认识的青年教师(我师兄师弟还是有不少教授的),都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情况:青椒科研时间是非常少的。要填各种表,要开各种会。每天白天要在开会中渡过。只有晚上有一点点科研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好的 paper(发 science,nature 那些),还是在做给欧美科研界打工的项目。比如说,大的数据采集,结构实验,大的连接组等等。中国人做这些数据密集型的项目,才能发好 paper—- 因为这样全世界就可以看到我们公布的大数据了。实际上,欧美人有时候估计把这些数据密集型项目让给我们,拿中国的科研经费,做世界共享的数据库,何乐而不为呢?
而欧美人就踩在这些数据库上去做真正的创新项目。
中国的青椒,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也不是不想改变。但是压下来的科研任务太重了,没有时间细想,如果不做就会 “非升即走”。另外,受过良好科研训练的青椒,时间都被用来开各种无聊的会,很多大的实验,是让青涩的博士生去扛。
博士生还没有毕业,如何去跟世界级的科学家拼科研上的创新思想呢?除此之外,我认识的青椒能坚持下去的,多半老婆是白富美,或者老公是高富帅,还要补贴家里。青椒很多本身需要寻找经济能力比自己强的另一半才能支撑家庭、生育儿女,或者只能先选择不结婚。
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银发父母”(silvering parents)的问题都十分严重,很多学术圈的人都是接近四十才有孩子(或者四十以上)。
所以,在顶级大学,生存压力是有点大的。
那有的同学可能问,你可以去一般的 985 或者 211,找个普通的教职啊,混着教书也可以。
这确实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感觉不能发挥我盛年时期的能量。国内因为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不平衡的问题,随着大学层级下降,学生的科研能力呈指数下降(没有侮辱任何人的意思,就是客观情况)。
到了普通的 211,孩子们几乎自主科研能力为零吧,要从头手把手教。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会承认这一点,都会觉得自己很牛(我年轻时候也有这个阶段,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从科研上客观叙述,这些孩子带起来就很难了。
这还说比较好的情况,更现实的问题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博士生。随着学校等级的下降,博士生越来越少,而招博士生的老板越来越多。往往一个系有 20 个老师有博导资格,但是只有一个博士生。当然那个博士生就被系主任薅走了。
此外,随着大学等级的下降,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在清华的师弟,哪怕不想继续做研究了,只要顶着清华博士的名号,基本都有大厂接着。
随着学校层级的下降,找工作难度也是指数级上升。孩子们没法潜心科研,因为前途渺茫。
因此,在这些大学,只有不图名利,好好做教学一条出路。但是我觉得我还没到那个岁数,不想过一成不变的日子。
我想过,等我五六十了,已经有一些财富了,我哪怕不要工资,不要编制,免费在大学里义务教书都可以(只要还有人要我),但是我才三十多,现在去混日子,不行。
有人可能说,你去混一下,拿国家工资拖个底也可以。但我这个人一向自负:我觉得一两万,两三万的工资,以我的能力,怎么都能赚回来,何必占着茅房不拉屎,抢夺机会呢。
我有幸,能考上清华,用纳税人的钱把我培养成材,我就应该学会不再吃奶,独立行走。高校是做贡献的地方。这点道理,我还懂。
5. 我在公司呆的体验如何,学术圈高管与工业界摩擦的缘由是什么。
每个人在公司高层,都会参与人事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都是极其主观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我在这里,不想谈我和公司其他高管的斗争和对错,因为我不能保证我的立场就是对的,人家就没有道理。那样显得给人泼脏水,不太好。
我只谈一些各个方面大家都认可的道理。这些道理,我用一个故事举例是最为恰当的。我去年看了一本书,叫《Creative Selection: inside Apple’s design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Steve Jobs》。这本书的作者是苹果的早期工程师,Ken Kocienda。
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Ken 负责第一代苹果手机的触屏键盘代码(当时苹果手机还是一个秘密项目,对公司内的人都保密,当时项目代号为 purple)。触屏键盘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以为你按的是 “n”,但实际上你的手指头是很大的,你很可能是按的 N 旁边的任意一个字母,比如 b(在键盘 N 的左边),或者 m(在键盘 N 的上边),或者 J(在键盘 N 的上边)等等。因此,当你想打 “apple” 这个词的时候,你可能实际打出来的是 “sookw”(这几个字母都在正确的 apple 的拼写的不远。
Ken 需要写一个纠错算法,让用户打了 “sookw” 的时候,显示出来是 “apple”。但他不是算法专家,他应该怎么解决这么问题呢?
他找到领导,问我能不能去问 NLP(自然语言处理专家),领导说你可以问,但是你不能明着问,现在这个项目还是保密期。
Ken 只好找了个公司内的专家,拐弯抹角的问。专家给他讲了半天 2-gram,3-gram 的概率,以及构建电子词典等等 NLP 的算法。Ken 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理解,一无所知。
没办法,他回家一个想了一个新的思路。能不能通过打字的路径来猜测词?虽然 “sookw” 跟 “apple” 差的很远,但是在键盘上的运动路径是很像的。如果他构建了英文大多数常用词在键盘上的运动路径,纠错算法不就有了吗?
于是他就按这个思路搞,于是很快就做完了键盘算法,实际上成了巨大成功,他在苹果也升职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生动的告诉你们:Ken 这种人,是很受工业界领导喜欢的。而我们学术界的大多数人,受的训练,是 NLP 专家的那种训练。
也就是说,学术圈的人不是不能解决问题,但是 “解决问题” 这四个字,在学术圈的人的脑海里,是彻底解决问题,不能留下隐患,但是在工业界老板的脑海里是 “你给我把这个问题迅速 hack 了”。 当然一般工业界老板,不会用 “hack” 这么精准的词,但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认为的解决是从机理上解决,他认为的解决是 “能用就行”,最好能赶快品牌宣发,最好能赶快上市。这就是认识上摩擦的最根本的第一来源。
老板会认为花三年用 NLP 算法解决键盘纠错的人是书生,只有 Ken 这样能迅速花两个月 hack 出来的人才是可堪大用。
这是我所认识的所有从学术圈到工业界的横跳的人,都会面临的认知差异。这个差异从陆奇这样的大牛人,到达摩学院的大牛,到我们公司的技术高管,再到我自己,凡是我听过的故事,见过的人,这个认知差异上的摩擦都是主旋律。
当然除了这个摩擦,还有一个次级摩擦,就是公司技术型人才与销售型人才的互相不信任。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紧张的氛围总是在的。技术型人才,会觉得销售型领导都是土鳖。销售型领导,会觉得技术团队,都在靠我们辛辛苦苦赚钱养着,也不知道每天在搞什么,脸上带着那种 “咱们也不懂,咱也不敢问” 的轻蔑。
这种互不信任的气氛,在很多大公司都有。一旦领导不管,一失控,就山头林立。别说干出成绩,别说不被排挤了,哪怕想要不成为矛盾的中心,你都要小心谨慎:所有销售型领导,公司人力,公司大大小小混饭吃的人,都觉得学术圈出来的肯定好欺负:江山不是你帮老板打下来的,你就是一个象牙塔来的专家,读书多社会经验不多,一旦有矛盾,转移到你身上,是最保险的。
这就是很多学术圈大佬在企业背锅的原因:在企业上层,其他人都经历过专业的甩锅训练,只有你,没有甩锅过,只读了个 PhD。
6. 其他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体验是什么?老板怎么站位?
在我所知道的半径范围内,其他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一致反应,国内的民企是不可能给你时间安心做科研,或者科研转化的项目的。
受我的专业所限,我认识的人多在教培领域,计算机领域,互联网公司,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和小部分医药公司。有一些其他领域,比如移动通讯类的公司,像华为的研发部是啥样,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能说,在我知道的事情里,在我认识的人里,民企老板能够坚持长期稳定投资一个科研或科研转化项目,坚持两年以上的为 0%,能坚持一年的不足 20%。
民企老板目前对人民币的站位还是 “只许进,不许出 “。当然这我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这一代民企老板还是过过苦日子的,哪怕家财万贯,公司财务支出良好,对于几千万研发投入,也是要晕过去的。
如果研发投入占到了公司利润的 8%-10% 以上,你已经能从大老板的脸上看见心疼的表情,和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
大老板曾经亲口说:“不要进行内容创新,那就是花钱做东西给别人抄。” 相信这种站位,在民企的其他老板中也是相当盛行的。
因此总结来说,公司对你的期待是这样的:
1. 以科学家的身份给公司站台(当然如果公司的产品非常好,这倒也不算尴尬。产品不好的就有点尴尬。好在我前公司的产品还都是非常好的)
2. 产出几个迅速能成型的东西。
3. 但是成型的东西不能完全靠自己创新和生产,要产出 idea 给业务部门做。这种在公司叫 “赋能”。赋能的意思是,你不能独立产出产品,这样你影响了业务部门,而是要把你的算法和想法,无偿给业务部门用。当然,结果很可能是遭到业务部门唾弃。
满足以上要求后,你还要学会甩锅,和一些爪牙猎犬一般的 HRBP 打周旋,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7. 从长期看,象牙塔与工业界的磨合应该怎么能够产生共赢?
我上面的那些话,并不是想说任何人坏话,这个生态是大家共识的。我们在学术界受的训练就是 1-2 年做一个大的项目。如果你在公司这样搞,老板嫌你浪费时间,其他业务领导觉得你老黄牛大傻子。这是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立场来说,没啥问题。
另外,公司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听你解释原理的。他们只有用眼睛看见 demo,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看不见 demo,你说得再清楚,他们也不会花时间听的。
目前的生态就是这样,在生态没有改变之前,就要么自己跳出来学会商业思维,要么带着半熟的项目进入公司,要么赶快融入公司环境。只有这三条路。
对于比较成熟的研究者来说,带着 “半熟项目 “进入公司,也就是说 demo 已经出来了,老板已经能用眼睛看见了,这个时候要期权要福利,再进入公司。
当然,如果你的半熟项目,是前景非常好的,建议你在签期权协议的时候,找一个靠谱的律师看一下。期权协议是可以挖坑的,大笔的期权交易,雇律师不亏。
对于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说,进入公司,则记住我说的下面几条:
1. 老板是视觉动物,不能讲理念,直接给 demo
2. Under promise, over deliver(尽量少承诺,尽量多产出)
3. 不要鄙视业务领导,不要鄙视销售型人才。他们不是真土鳖,是深入市场,了解市场脉络的人。你能从业务领导那里学到很多。多结交业务领导,问问门道。
4. 面对 HRBP 类的狗腿子,少说一个字是一个字。不论参加什么公司的团建,什么公司的拓展,什么心理课程,都不要对 HR 吐露真心说实话。永远提防 HRBP。你基本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公司的东厂。你看明朝那些大臣,怎么应付东厂,你就怎么应付 HR。
当然,随着中国的民营企业蒸蒸日上,老板们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样的生态就会有所改善。
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那位美国的女士所说,终有一天,工业界的工作,对于 PhD 来说,不仅仅是 alternative career,就是 career 本身。
来源:屠龙的胭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