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粮储备手册

  内容简介:屯粮的方法(用于保存一年以上食物):1、主食:密封的大米、面粉、干豆;2、食用油;3、调味品:盐、糖、高度酒、干货;4、肉菜:冷冻肉、冷冻蔬菜(美式杂菜);5、罐头;6、饮品:咖啡豆、茶叶、奶粉。保存方法是:1、常温类:抽干空气密封并放在背光处。2、冷冻类:放入冰箱冷冻室。

  在当前复杂紧张的情势下,极端状况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对于每一位处在该环境中的平民,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准备,让自己及家人更容易度过“寒冬”。所谓的极端状况在这里指:缺水、停电、停气、缺粮、缺燃料、物流通讯中断等影响人类生存的社会极端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天灾、疫情、战争、人为灾难、政府无序状态、经济灾难等。

  这份文档主要用于让大家在为时不多的有序时期适量储备净水设备、食物、燃料、药品,并学习相关知识,以应对短期的缺医少药、无粮无水的极端状况。

  1.食物

  饮用水

  没有食物,一个人可以生存1-2个月;但是没有水,生命最多只能支撑10天。一个成人在正常情况下日消耗2-3升水,限量供应下一天至少需要500毫升水。(大瓶可乐为1.25升,冰红茶为500毫升,缺乏量具时可代替使用。)平时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两箱矿泉水,出现极端情况时,在未获得干净水源之前可以使用。

  水源的获取途径:地下水、水库、湖泊、河流、雨水收集,天然水的食用最好通过消毒过滤处理,紧急情况下也必须煮沸后才能食用。家中应备有盆、桶、储水袋等容器方便存水。

  主食

  这里的主食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糖类、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干果类、干豆类、根茎蔬菜类(如胡萝卜、土豆、红薯等)等。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食物的选择和使用。

  所有食物都应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贴上标签、写明储存日期和保质期,先存的先用,并在极端状况实行定量配给,以吃到半饱为准(不会饿死的)。

  食盐

  盐份为人体所必需,人如果不吃盐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放盐不仅增加菜肴的滋味,还能促进人的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盐水可以为伤口消毒,配制生理盐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保持人体细胞的组织形态防止脱水。哺乳类需用生理盐水浓度是0.9%,称取0.9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

  按年纪、身体状况、气温、和劳动强度不同,一个人平均每天可食用10-15克盐,储备时应选择加碘盐。注意,不能干吞盐粒,那会损伤肾脏,应用开水溶解后饮用或做进菜里(如果那时候你还能弄到新鲜食物)。

  白糖

  白糖为身体提供热量,易于保存,水一冲就能喝,也是不错的调味品。不建议长期饮用,在紧急情况下,与盐混合稀释成盐糖水,可以为虚弱的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白醋

  白醋除了用于烹饪,5%比例的白醋有杀菌、防霉、消毒的作用,它可以杀灭99%的细菌,82%的霉菌及80%的病毒。按照比例稀释后的白醋用于餐具、食物等清洗或者喷洒,可以有效杀菌消毒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植物油

  植物油为身体提供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身体必须品,做菜时也必不可少。一个成人平均每月消耗500克植物油,储存时买大瓶装的,避光保存。在需要照明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食用油和棉质物制作简易油灯。 也可用做鸡蛋的保鲜。

  鸡蛋

  鸡蛋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高、易于保存(抹上油,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做菜方法多且简单,必要时可以生吃,应多储备。

  肉干

  肉类可以为身体提供必不可少的每日所需蛋白质。肉干类首推牛肉干,它们营养丰富、口味一流、可保存很长时间;鱼干类首推海鱼干,它们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容易保存;虾干或虾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矿物质,可在做汤时加入。

  坚果、果干、菜干、罐头食品

  ​干豆、干果、干货等,这些东西一般城市中的超市都有售,购买时应该选择大袋、封闭包装,此类食品都易于储存,可以长期储备。坚果中核桃、花生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果干中的红薯干、葡萄干可提供能量,可以当零食充饥。笋干、蘑菇干、紫菜干、海带干等,味道不错,适合多种烹饪方式,且价格便宜,可长时间保存。肉类罐头食品种类繁多,保存时间非常长,但是价格昂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储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高度酒

  40°以上高度蒸馏酒(白酒、洋酒),可以消毒也可以引火助燃。

  冷冻食品

  冷冻肉、冷冻蔬菜(美式杂菜)等,放入冰箱冷冻室里面储存。

  饮品

  咖啡豆、茶叶、奶粉、可可粉等。

  2. 日用品

  卷纸、毛巾、肥皂香皂、牙刷牙膏、纸巾、湿纸巾等,根据自己的实用情况适当准备,建议准备两种,一种小巧轻便,方便出行携带;一种舒适耐用,适合长期实用。数量则根据自己需求计划购买。

  3. 药品

  维生素片

  建议长期食用维生素片,可以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增加自身抵抗力,减少生病和得传染病的可能性。 维生素片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药品,属于保健类产品,正规产品对身体是没有副作用的(假冒伪劣除外)。其实质是补充了人体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营养),多余的微量元素身体吸收不了,就排出体外了。机体营养充足则自愈和对抗能力就强,则不易生病。

  高锰酸钾

  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呈红色时可以消毒,呈深红色时可以灭菌。注意,加过高锰酸钾的水不能饮用,只能用作消毒剂。

  常备药品

  伤风感冒、发烧、头痛、胃痛、拉肚子、上火等常见病症也应准备一些基础药品,具体可自行视情况而定。

  皮肤病类

  在缺水、脏乱环境下患皮肤病的可能性较大,不悔准备的是皮炎平和达克宁,都不错,买两支储存起来。

  抗生素

  抗生素绝不能乱用,其副作用和危害与它们的疗效一样显著,以上所列为常用抗生素的几个大类,在使用前必须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不建议自己使用抗生素类。

  抗疟疾药、抗痢疾

  极端生存情况下,环境将比现在糟糕百倍,一些非常少见的传染病可能会大肆传播,因此这些药品必须储备。疟疾和痢疾是容易出现的两种传染病(请自己查一下这两种传染病的解释和描述),对于预防和治疗的药品种类非常多,药店一般都有售。再说一遍,使用前必须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在无法准确判断疾病种类时不要乱用药,那只会使情况更糟糕。

  4. 救护物资

  轻伤处理大致步骤

  用乾净布或纸巾(或消毒纱布块)按压伤口止血。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清洁水清理伤口边缘,如需要的话,可用经酒精消毒过的钳子除去伤口内的污物。用清洁乾布抹乾伤口。敷上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大部份的小外伤,应保持伤口乾爽,并暴露在空气中可加速愈合。但如果伤口容易弄湿或弄髒应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并每日更换。弱伤口较深,需要缝合则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无法到达诊所或医院,则先进行止血再进行求助。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朋友也可自己在网上搜索相关护理知识,限于篇幅,本文不做深入介绍。

  如伤口有感染的迹象,如红肿、流脓及发烧等,应立刻看医生。并询问医生是否需注射破伤风免疫针。外伤虽小,但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致破伤风的危险。破伤风的症状是颚骨关节僵直,不能张口,痉挛及呼吸困难。

  创伤急救箱

  应包含基本的创伤救护物资:

  01.消毒纱布块 02.绷带 03.胶布 04.黏性胶贴片

  05.胶手套(用完丢弃的) 06.剪刀 07.消炎药膏 08.消毒药水

  09.吸水药棉 10.止痛药 11.小钳 12.创可贴

  碘伏

  浓度2%的碘酒用来消毒、治疗皮肤病,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净水(饮用水),具体方法为每500毫升水加入5滴,充分摇晃10-20分钟。

  酒精

  医用酒精,主要用于消毒,也可以用做燃料。

  消毒棉、纱布、酒精棉片、创可贴

  纱布、医用棉、酒精棉片、创可贴都有现成的可以购买。建议创可贴购买多种尺寸备用。

  来源:DT小组

  参考来源:《战前储备与战时平民手册(含分析)》 原作者:程不悔

我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经历

【这篇文章本来想做付费阅读的,但是想想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篇主要是给还没毕业的学生看的,还说算了。各位付费用户,我这周还会再写一篇补偿大家的。】

想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有一位博士(博后)小朋友问我问题,大概意思是说她现在很迷茫,想问我为什么离开学术界,为什么去工业界?在工业界的体验是什么。

说真的,这些问题真的是小马过河,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我只能写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这篇文章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为什么我离开美国学术圈?

2. 为什么我不早找工作,做了第二个博后?

3. 是谁激发我去做职业生涯的探索的?

4. 为什么我回国之后没有去高校?

5. 我在公司呆的体验如何。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与工业界的摩擦缘由是什么。

6. 其他学术圈出来的高管的体验是什么?老板怎么站位?

7. 从长期看,象牙塔与工业界的磨合应该怎么能够产生共赢?

1. 为什么我离开美国学术圈?

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与其说是混不下去了,不如说是卷累了。我在美国做博后的五年,每年都有教职的面试,到后期我还中了 NIH 的 funding。

但可惜的是,我不是面试中遇见了大牛人,就是遇见了小年,要不就是遇见了面试完了职位取消的尴尬情景。

具体的故事我在另一个帖子讲过。【在我微博搜索关键字” 卷不动 “就可以看见】

后来我考虑到年龄大了,也离父母很远,于是在 2017 年决定离开美国学术圈。我自问已经算是坚持到自己的极限了。

2. 为什么我不早找工作,做了第二个博后?

我在 2014 年就得到过几个外企的 offer,其中一个外企的领导(老外)不知道为啥,非常欣赏我,当时起薪就是 50 万(这是八年前,博士刚毕业两年的起薪)。

我当时很动心,因为当时北京的房价还没有涨太高,以这个薪水,三年能买房也不是啥梦想(我家里就是北京人,因此没有房租开销,省吃俭用还说可以的)。但是我思考了一下,还是认为需要更高的平台,因此拒了这个 offer(但是还说感谢这个外企领导)。

我指的这个平台就是第二个博后的老板。他在我们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大能量的,如果我当年不是实在卷不动了,相信现在他肯定帮我找到了好的教职。

我的理念是,捕猎的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太早窜出去。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公司是个日企,有比较强的等级制度。我相信我的性格不太合适。现在从后往前看,我的决策还说正确的,并不是因为我在学术圈混出来了,而是因为后来外企都衰落了 (这是我当时没想到的)。

如果我当时去了,估计买完房就会被裁员的。

3. 是谁激发我去做职业生涯的探索的?

我 2015 年参加 SfN(世界最大的神经生物学年会)听了一个论坛:alternative career(另外的职业规划), 其中一个女嘉宾的演讲,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女嘉宾也是生物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走学术路线。她经过思考,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很强,可以当高级期刊(比如 science 或者 nature)的编辑。

但是进 science 和 nature 是相当难的,她需要一个平台和靠山。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大的老板招博后,她就面试去了。

这个大老板不是一般人,是个院士,并且还是诺奖获得者。实验室像工厂一样庞大。有几十个博后,带着上百个博士工作。这个一个庞大的科研组织,大老板本人是无法每天监督每个人的。

她在这个环境下,继续磨练自己的科研写作技能,并且做了几个好实验。最终被这个大老板(也是诺奖获得者)推荐去了 nature 编辑部。

她利用在 nature 当编辑的时间,结识了很多世界上的大科学家。要知道,如果有一个人,大科学家们也要讨好的话,那就是 nature 的编辑。

她读了很多世界上最精华的文献,知道世界上最牛的实验室的最新进展。她还可以出差去各个地区实验室,看看进度,问问大科学家们最近有啥想要投稿的。当然,她会得到最详细的解释,和最热情的款待(毕竟背着 nature 编辑的身份)。

由于她的人脉,后来纽约大学(NYU)要组建新的脑科学院,需要招揽很多大科学家入驻,就让她当了 dean(实际上的系主任)。

我听了这个经历目瞪口呆。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没有经过学术圈的阶梯(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到正教授)一步步往上爬,但是能直接做到 dean 的。

最后她说,我们以往认为博士就应该走学术圈路线,当教授,把不当教授的博士的职业路径叫 alternative career。但我认为这样说不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其他的路径叫 career,它们也是正经的职业路线,不是没有办法才选择的 alternative。

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回去想了很多。当然没有马上行动。

4. 我为什么回国以后没有去高校?

我刚回国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让我去参加各种 “人才计划 “,或者拿各种” 科研补贴 “。这些 “科研补贴” 看似很多,一百万人民币一类的。

但是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不能为了几百万人民币的补贴而随意做职业计划。除非有些人想骗补贴,否则其实一百万人民币要是认真做科研,是不经花的。花完了之后呢?你能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地位嘛?有自己的特殊贡献嘛?

我自我评估,我去国内的顶级高校(比如清北这些),我是卷不动的。顶级高校,现在真的青年教师,是进行国际评审的。

什么叫国际评审呢?拿清华来说,如果你申请在清华当教授,清华是要把你的简历和 paper 发给 9 所世界排名比清华高的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些),其中至少 5 所回信说它们肯定会雇你,清华才会雇你。

也就是说,清华雇人的标准,tenure 的标准,和升迁的标准,已经与世界一流大学匹配了。我相信北大啊,浙大啊,这些本领域顶级大学也是类似操作。

另外,我在这些顶级大学认识的青年教师(我师兄师弟还是有不少教授的),都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情况:青椒科研时间是非常少的。要填各种表,要开各种会。每天白天要在开会中渡过。只有晚上有一点点科研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好的 paper(发 science,nature 那些),还是在做给欧美科研界打工的项目。比如说,大的数据采集,结构实验,大的连接组等等。中国人做这些数据密集型的项目,才能发好 paper—- 因为这样全世界就可以看到我们公布的大数据了。实际上,欧美人有时候估计把这些数据密集型项目让给我们,拿中国的科研经费,做世界共享的数据库,何乐而不为呢?

而欧美人就踩在这些数据库上去做真正的创新项目。

中国的青椒,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也不是不想改变。但是压下来的科研任务太重了,没有时间细想,如果不做就会 “非升即走”。另外,受过良好科研训练的青椒,时间都被用来开各种无聊的会,很多大的实验,是让青涩的博士生去扛。

博士生还没有毕业,如何去跟世界级的科学家拼科研上的创新思想呢?除此之外,我认识的青椒能坚持下去的,多半老婆是白富美,或者老公是高富帅,还要补贴家里。青椒很多本身需要寻找经济能力比自己强的另一半才能支撑家庭、生育儿女,或者只能先选择不结婚。

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银发父母”(silvering parents)的问题都十分严重,很多学术圈的人都是接近四十才有孩子(或者四十以上)。

所以,在顶级大学,生存压力是有点大的。

那有的同学可能问,你可以去一般的 985 或者 211,找个普通的教职啊,混着教书也可以。

这确实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感觉不能发挥我盛年时期的能量。国内因为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不平衡的问题,随着大学层级下降,学生的科研能力呈指数下降(没有侮辱任何人的意思,就是客观情况)。

到了普通的 211,孩子们几乎自主科研能力为零吧,要从头手把手教。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会承认这一点,都会觉得自己很牛(我年轻时候也有这个阶段,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从科研上客观叙述,这些孩子带起来就很难了。

这还说比较好的情况,更现实的问题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博士生。随着学校等级的下降,博士生越来越少,而招博士生的老板越来越多。往往一个系有 20 个老师有博导资格,但是只有一个博士生。当然那个博士生就被系主任薅走了。

此外,随着大学等级的下降,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在清华的师弟,哪怕不想继续做研究了,只要顶着清华博士的名号,基本都有大厂接着。

随着学校层级的下降,找工作难度也是指数级上升。孩子们没法潜心科研,因为前途渺茫。

因此,在这些大学,只有不图名利,好好做教学一条出路。但是我觉得我还没到那个岁数,不想过一成不变的日子。

我想过,等我五六十了,已经有一些财富了,我哪怕不要工资,不要编制,免费在大学里义务教书都可以(只要还有人要我),但是我才三十多,现在去混日子,不行。

有人可能说,你去混一下,拿国家工资拖个底也可以。但我这个人一向自负:我觉得一两万,两三万的工资,以我的能力,怎么都能赚回来,何必占着茅房不拉屎,抢夺机会呢。

我有幸,能考上清华,用纳税人的钱把我培养成材,我就应该学会不再吃奶,独立行走。高校是做贡献的地方。这点道理,我还懂。

5. 我在公司呆的体验如何,学术圈高管与工业界摩擦的缘由是什么。

每个人在公司高层,都会参与人事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都是极其主观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我在这里,不想谈我和公司其他高管的斗争和对错,因为我不能保证我的立场就是对的,人家就没有道理。那样显得给人泼脏水,不太好。

我只谈一些各个方面大家都认可的道理。这些道理,我用一个故事举例是最为恰当的。我去年看了一本书,叫《Creative Selection: inside Apple’s design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Steve Jobs》。这本书的作者是苹果的早期工程师,Ken Kocienda。

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Ken 负责第一代苹果手机的触屏键盘代码(当时苹果手机还是一个秘密项目,对公司内的人都保密,当时项目代号为 purple)。触屏键盘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以为你按的是 “n”,但实际上你的手指头是很大的,你很可能是按的 N 旁边的任意一个字母,比如 b(在键盘 N 的左边),或者 m(在键盘 N 的上边),或者 J(在键盘 N 的上边)等等。因此,当你想打 “apple” 这个词的时候,你可能实际打出来的是 “sookw”(这几个字母都在正确的 apple 的拼写的不远。

Ken 需要写一个纠错算法,让用户打了 “sookw” 的时候,显示出来是 “apple”。但他不是算法专家,他应该怎么解决这么问题呢?

他找到领导,问我能不能去问 NLP(自然语言处理专家),领导说你可以问,但是你不能明着问,现在这个项目还是保密期。

Ken 只好找了个公司内的专家,拐弯抹角的问。专家给他讲了半天 2-gram,3-gram 的概率,以及构建电子词典等等 NLP 的算法。Ken 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理解,一无所知。

没办法,他回家一个想了一个新的思路。能不能通过打字的路径来猜测词?虽然 “sookw” 跟 “apple” 差的很远,但是在键盘上的运动路径是很像的。如果他构建了英文大多数常用词在键盘上的运动路径,纠错算法不就有了吗?

于是他就按这个思路搞,于是很快就做完了键盘算法,实际上成了巨大成功,他在苹果也升职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生动的告诉你们:Ken 这种人,是很受工业界领导喜欢的。而我们学术界的大多数人,受的训练,是 NLP 专家的那种训练。

也就是说,学术圈的人不是不能解决问题,但是 “解决问题” 这四个字,在学术圈的人的脑海里,是彻底解决问题,不能留下隐患,但是在工业界老板的脑海里是 “你给我把这个问题迅速 hack 了”。 当然一般工业界老板,不会用 “hack” 这么精准的词,但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认为的解决是从机理上解决,他认为的解决是 “能用就行”,最好能赶快品牌宣发,最好能赶快上市。这就是认识上摩擦的最根本的第一来源。

老板会认为花三年用 NLP 算法解决键盘纠错的人是书生,只有 Ken 这样能迅速花两个月 hack 出来的人才是可堪大用。

这是我所认识的所有从学术圈到工业界的横跳的人,都会面临的认知差异。这个差异从陆奇这样的大牛人,到达摩学院的大牛,到我们公司的技术高管,再到我自己,凡是我听过的故事,见过的人,这个认知差异上的摩擦都是主旋律。

当然除了这个摩擦,还有一个次级摩擦,就是公司技术型人才与销售型人才的互相不信任。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紧张的氛围总是在的。技术型人才,会觉得销售型领导都是土鳖。销售型领导,会觉得技术团队,都在靠我们辛辛苦苦赚钱养着,也不知道每天在搞什么,脸上带着那种 “咱们也不懂,咱也不敢问” 的轻蔑。

这种互不信任的气氛,在很多大公司都有。一旦领导不管,一失控,就山头林立。别说干出成绩,别说不被排挤了,哪怕想要不成为矛盾的中心,你都要小心谨慎:所有销售型领导,公司人力,公司大大小小混饭吃的人,都觉得学术圈出来的肯定好欺负:江山不是你帮老板打下来的,你就是一个象牙塔来的专家,读书多社会经验不多,一旦有矛盾,转移到你身上,是最保险的。

这就是很多学术圈大佬在企业背锅的原因:在企业上层,其他人都经历过专业的甩锅训练,只有你,没有甩锅过,只读了个 PhD。

6. 其他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体验是什么?老板怎么站位?

在我所知道的半径范围内,其他学术圈出身的高管一致反应,国内的民企是不可能给你时间安心做科研,或者科研转化的项目的。

受我的专业所限,我认识的人多在教培领域,计算机领域,互联网公司,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和小部分医药公司。有一些其他领域,比如移动通讯类的公司,像华为的研发部是啥样,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能说,在我知道的事情里,在我认识的人里,民企老板能够坚持长期稳定投资一个科研或科研转化项目,坚持两年以上的为 0%,能坚持一年的不足 20%。

民企老板目前对人民币的站位还是 “只许进,不许出 “。当然这我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这一代民企老板还是过过苦日子的,哪怕家财万贯,公司财务支出良好,对于几千万研发投入,也是要晕过去的。

如果研发投入占到了公司利润的 8%-10% 以上,你已经能从大老板的脸上看见心疼的表情,和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

大老板曾经亲口说:“不要进行内容创新,那就是花钱做东西给别人抄。” 相信这种站位,在民企的其他老板中也是相当盛行的。

因此总结来说,公司对你的期待是这样的:

1. 以科学家的身份给公司站台(当然如果公司的产品非常好,这倒也不算尴尬。产品不好的就有点尴尬。好在我前公司的产品还都是非常好的)

2. 产出几个迅速能成型的东西。

3. 但是成型的东西不能完全靠自己创新和生产,要产出 idea 给业务部门做。这种在公司叫 “赋能”。赋能的意思是,你不能独立产出产品,这样你影响了业务部门,而是要把你的算法和想法,无偿给业务部门用。当然,结果很可能是遭到业务部门唾弃。

满足以上要求后,你还要学会甩锅,和一些爪牙猎犬一般的 HRBP 打周旋,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7. 从长期看,象牙塔与工业界的磨合应该怎么能够产生共赢?

我上面的那些话,并不是想说任何人坏话,这个生态是大家共识的。我们在学术界受的训练就是 1-2 年做一个大的项目。如果你在公司这样搞,老板嫌你浪费时间,其他业务领导觉得你老黄牛大傻子。这是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立场来说,没啥问题。

另外,公司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听你解释原理的。他们只有用眼睛看见 demo,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看不见 demo,你说得再清楚,他们也不会花时间听的。

目前的生态就是这样,在生态没有改变之前,就要么自己跳出来学会商业思维,要么带着半熟的项目进入公司,要么赶快融入公司环境。只有这三条路。

对于比较成熟的研究者来说,带着 “半熟项目 “进入公司,也就是说 demo 已经出来了,老板已经能用眼睛看见了,这个时候要期权要福利,再进入公司。

当然,如果你的半熟项目,是前景非常好的,建议你在签期权协议的时候,找一个靠谱的律师看一下。期权协议是可以挖坑的,大笔的期权交易,雇律师不亏。

对于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说,进入公司,则记住我说的下面几条:

1. 老板是视觉动物,不能讲理念,直接给 demo

2. Under promise, over deliver(尽量少承诺,尽量多产出)

3. 不要鄙视业务领导,不要鄙视销售型人才。他们不是真土鳖,是深入市场,了解市场脉络的人。你能从业务领导那里学到很多。多结交业务领导,问问门道。

4. 面对 HRBP 类的狗腿子,少说一个字是一个字。不论参加什么公司的团建,什么公司的拓展,什么心理课程,都不要对 HR 吐露真心说实话。永远提防 HRBP。你基本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公司的东厂。你看明朝那些大臣,怎么应付东厂,你就怎么应付 HR。

当然,随着中国的民营企业蒸蒸日上,老板们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样的生态就会有所改善。

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那位美国的女士所说,终有一天,工业界的工作,对于 PhD 来说,不仅仅是 alternative career,就是 career 本身。

来源:屠龙的胭脂井

郑培凯 鄢秀:妙笔生花史景迁

   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虽已停止了侵略殖民,但西方一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带有殖民心态与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思,三分猎奇、三分轻蔑、三分怜悯,还有一分“非我族类”的敌意。想到中国的山河广袤、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心目中浮现的图景就似真似幻,好像乘坐荒野打猎的越野吉普,手持望远镜,驰骋过山林丛莽,观看熊罴虎豹、狮子大象、猿猴猩猩、斑马羚羊,倏忽群兽遍野,狼奔豕突,倏忽蒿草无垠,万籁俱寂。中国像万花筒,什么都有,什么花样组合都变得出来;中国历史像变魔术,可以把一切想象变成真实,又可以把一切真实变成幻象;中国文化传统玄之又玄,阴阳变化,万象归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变是不变,不变是变。不要说听的人越听越糊涂,讲的人也是越讲越糊涂,于是,中国也就“假作真时真亦假”,神龙见首不见尾了。

   其实,在欧美真想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有不少西文学术书可供阅读,从孔子到毛泽东,都有所论述,而且大体上都提供了史实正确的知识。读者对中国近代有兴趣,也可以从各类学术专著与教材,知道些翻云覆雨的历史大人物,得知鸦片战争肇启列强对中国领土资源的觊觎与蚕食,得知中国从几千年的帝制转为民国政体,得知军阀混战与日本侵略,得知国共内战与共产党的胜利。耐下心来读点思想史与社会经济史,还能知道耶稣会传教给中国带来一些科学新知、早期中西文化接触给西方启蒙运动提供滋养、清代思想统治影响学术变化、明清以来人口流动与增长的情况、美洲白银与农作物传入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甚至会发现,原来有这么许多学术专著讨论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与特定人物,探讨传统社会生产与伦理关系的解体,研究政体改变与城乡结构的变化,以及西潮如何冲击文化传统、思维逻辑与教育制度,等等。但是,对一般读者而言,学术专著太深奥,教科书又太枯燥,陌生的人名、地名、事端、争论,令人越看越纷乱,满脑都是糨糊。实在不懂为什么中华帝国会反对通商、反对自由贸易、反对门户开放,不懂为什么一向讲究礼义和平的老百姓会突然变成革命群众,不懂中国人民到底在想什么。好像愈知道许多人物与事件,却愈加糊涂,有如雾里看花。

   这几十年来欧美出了一位研究中国史的奇才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优美流畅的文笔,把中国近代错综复杂的人物与史事,通过严谨的历史考证,参照专家的钻研成果,以“说故事”的传统历史方法,娓娓道来,让西方读者“拨开云雾见青天”,对中国的历史经历有了“感觉”。

  
   二

   “史景迁”这个华文名字,是他在耶鲁大学研读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一位中国史学前辈房兆楹给他取的,寓意明显,期望也高,学历史就要景仰司马迁,以司马迁为楷模。司马迁的《史记》,材料丰富,考辨严谨,叙事清楚,条理分明,文笔生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景迁是现代史家,不像司马迁出身“史卜巫祝”传统,有着“究天人之际”的使命,但是,他研究晚明以迄当代的中国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体却循着《史记》的精神,的确当得起“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赞誉。从他第一部《曹寅与康熙》(Ts’ao Yin and the K’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开始,他就结合档案史料与研究曹雪芹先世的各类文史资料,写了康熙皇帝的治术,同时也勾勒了清朝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对原始资料的扎实研究基础,让他在第三部著作《康熙》(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中,得以化身康熙,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发挥历史想象,充分展现康熙大帝的喜怒哀乐,让西方读者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皇帝。书写康熙,把一切客观历史材料转为自传文体,必须从天子的角度看天下,涉及各种各样的天下大小事,以宏观的视野,高屋建瓴,为大清帝国的长治久安着想。如此,表面是书写假托的康熙自传,实际上却必须考虑中华帝国的方方面面,从统治天下的全相角度呈现中华帝国的全貌。

   史景迁第二部书《改变中国》(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1620-1960),探讨近代西方人士如何参与及推动中国的历史变化,从早期的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清末的戈登、赫德、丁韪良、傅兰雅,一直写到民国时期的鲍罗廷、白求恩、陈纳德、史迪威,开启了他对中西文化接触与交流的研究兴趣,撰写了后来一系列相关著作。他的兴趣,从西方人在华活动扩展到中西文化接触所引发的思维刺激与调适,探讨不同文化碰撞时相互理解与误解的困境。具体的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都有独特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发生,不但是西方人在明末的中华帝国会有各种奇特遭遇,中国人在18世纪初欧洲的异国遭遇更令人难以想象。史景迁就像福尔摩斯一样,利用他掌握多种欧洲语言的优势,进入中外历史材料的迷宫之中,追索隐藏在历史帷幕后面的蛛丝马迹,想象中外历史文化接触的夹缝中,远赴异乡的人物是如何生活的,而其遭遇又如何存留成历史的记忆。他混合运用中外史料,披沙拣金,追索明末利玛窦远渡重洋,自西徂东,来华传教的经历,也写了广东天主教徒胡若望流落法国的一桩公案,更整合了蒙古西征之后,西方对中国的想象与描绘。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上溯到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如何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如何利用欧洲流行的记忆术作为敲门砖,打入热衷科举考试、重视背诵诗书的士大夫群体。《胡若望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Hu),写一个中国天主教徒胡若望因傅圣泽神父(Jean-François Foucquet)的提携,远赴法国,却因举止乖张,流落异乡,甚至被关进疯人院里,三年后才得以返回广东家乡。史景迁利用了梵蒂冈的教廷档案、大英图书馆档案及巴黎的国家外事档案,拼成一幅匪夷所思的雍正初年广东华人流落法兰西的故事图景。《大汗之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则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不鲁乞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经由仔细爬梳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得来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康熙》在1974年出版之后,引起出版界的轰动效应,深受读者欢迎,成为畅销书,甚至被白修德(Theodore H.White)誉为“经典之作:把学术提升到美的范畴”。西方史学界也开始注意史景迁书写历史的修辞策略,称赞他文体自成一格,剪裁史料别具慧心,从不大张旗鼓宣扬新的理论架构,却在不经意处,以生动的故事叙述,展现了历史人物与事件所能带给我们的历史文化思考。他继之在1978年,写了第四部著作《王氏之死》(The Death of Woman Wang),以山东郯城的地方志、黄六鸿的《福惠全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史料基础,探讨清初小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与想象空间,从宏观的天下全相与中西文化观照,推移镜头至偏僻乡间农民与农妇的生活,把蒲松龄的文学想象穿插到梦境之中,以不同角度的现实与虚构特写,重组了17世纪山东农村的生存处境。这部书最引起史学界议论的,就是剪裁蒲松龄如梦如幻的优美文字,用以虚构妇人王氏临死之前的梦境。史景迁运用文学材料书写历史,当然不是要呈现实际发生的史实,不是妇人王氏的“信史”,却可以引发读者想象清朝初年的山东,在历史意识上触及当时历史环境的“可能情况”。

   书写历史,最重要的是要依靠文献证据,假若文献未曾明确提供材料,可不可以运用想象去重新构筑历史场景?这就是现代历史书写最蹊跷暧昧的领域,也是后现代史学不断质疑与解构的关键。他们不但质疑史料经常不足,或是一批“断烂朝报”,缺失的比留存的材料可能要多,不足以反映历史实况,令人更加质疑所有历史材料的可靠性。像海登·怀特(Hayden White)这样的历史哲学论者,就在他的《元史学》(Metahistory)中提出,所有的史料,包括第一手材料与档案,都是具体的个人记录下来的,一牵涉到具体的人,就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倾向,就不可避免有“人”的历史局限,就不可能完全科学客观,做到巨细靡遗地记录牵扯到人与事的复杂情况,而不掺入运用修辞逻辑的历史想象。他甚至进而指出,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无大差别,都是运用文字,通过想象修辞的手段,与不同倾向的书写策略,虚构出一个文本。这种推衍到极端的主观书写论,有其立论的根据与辩难的目标,很难斥为无稽,但却故意扭曲了文学创作与历史求真求实的基本意图有所不同。值得在此提出的是,史景迁的著作不能归入“后现代”的主观虚构历史书写之中,因为他写每一本书,都恪遵传统史学的规律,尽量使用存世的史料,上穷碧落下黄泉,从中国史书方志档案到西方史志档案,几乎做到“无一字无来历”。他在连接史料罅隙,推理可能历史情况时,也明白告诉读者,文献材料是什么,作者解读的历史“可能”是什么,从不混淆视听。

   三

   史景迁的史学著作,经常是雅俗共赏,兼顾学术研究与通俗阅读,一方面让专家学者思考史学探索的意义与方向,另一方面又让一般读者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特别是中国人生存的时代环境与生命意义的追寻。他写的《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与《追寻现代中国》(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最能显示他史识的通达与文笔之流畅,能够不偏不倚,就事论事,却又充满了历史的同情与了解,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即使难以认同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也看到生活与奋斗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特定的黯淡历史环境中,奋勇追寻茫茫前途的一丝光明。《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着眼于中国近百年文化人与文学家的处境,环绕着康有为、鲁迅、丁玲以及他们的师生亲友,旁及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文化空间,写他们的追求、挫折、困境与期盼;《追寻现代中国》则以教科书撰述通史的形式,历述明末以迄当代的政治经济变化,从晚明的繁华到清兵入关,从康乾盛世到晚清颓败,从鸦片战争到康梁变法,从五四运动到共产党执政,同时没忘记论及曹雪芹与《红楼梦》,“五四”时期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指出文化变迁的长远影响。这两本历史著作的书写方式,都是传统史学呈现历史全相的主流写法,出版后,都在欧美图书市场成了历史畅销书,并且自1990年以来,成为西方大学中国史课程的通用教科书,影响了好几代大学生与文化人。他接着出版的《太平天国》 (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Treason by the Book)等等,一直到近年的《前朝梦忆》(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每一本书问世,都能生动活泼地呈现中国的历史经验,掀起畅销热潮,使西方读者对中国近代历史变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情。

   史景迁的历史著作如此畅销,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就遭到一些传统学究型历史学家的讽刺,说他是“说故事的”史学家,不曾皓首穷经、在故纸堆中考据出前人未见的史实,而且视野过度宽广,未曾穷毕生之力,专注某一桩历史事件,成为特定历史题材的“权威专家”。也有些以社会科学方法自诩的社会经济史学者,认为史景迁著述虽多,但提不出一套理论架构,对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毫无贡献,又不以社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性为依归,不曾努力把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纳入普世性社会科学,充其量只是引起西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这些批评其实都是皮相之论,以狭隘的学术观点、本位主义的专业立场,排斥历史学的基本人文精神与开发多元的普世关怀。

   从政治大事的角度书写历史全相,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主流写法,《春秋》纪事罗列重要事迹,《史记》叙事以“本纪”为经,“列传”为纬,辅以表记志书,成为中国正史的写作通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后来的各种“纪事本末”,虽在传统史学体例之中另列一格,其实还是全相式的政治事件书写。不仅中国史学传统如此,西方史学从古希腊开始,也是以叙述“故事”为主。希罗多德(Herodotus)的《历史》,糅合各种资料与传闻,删汰芜杂,以“说书”的叙述方式呈现。古希腊文historein,本义是“问询”,意即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说的,“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作《五帝本纪》,记述上古传闻资料,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自己还作了检讨:“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希罗多德之后的修昔底德(Thucydides),对记述往古的传闻颇不以为然,认为可靠的历史只有当代的记录,因此撰写当代的战争大事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资料的“问询”上有亲身的经历,还可以采访许多身历其境的当事人,得以对勘论辩。虽说著史风格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资料源的可靠性,但其呈现战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仍是政治事件的全相叙述。不论是司马迁、希罗多德,还是修昔底德,叙述历史的修辞手法,都是去芜存菁,运用明畅的文字,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到了欧洲启蒙时代,吉本(Edward Gibbon)写《罗马帝国衰亡史》,还是遵守这个写历史“说故事”的基本原则。

   倒是近代的历史学家,先受到19世纪兰克学派的影响,在历史研究领域强调科学实证,以考辨史实为历史研究主要任务,长篇累牍进行考证,以显示历史研究的专业化。学术机构的建立、文史哲的专业分科、学术专业职场化、学术职业升迁的专业评核,把文化学术的理想转为薪酬饭碗的优渥,加剧了历史研究钻牛角尖的倾向,迫使严肃而有才华的历史学家随波逐流,把全副精神放在历史学科制度的规范要求上面,使得全相性叙事的历史著作遭到学院的排斥,沦为毫无史观与史识的历史教科书与通俗历史演义的领域。到了20世纪后半叶,历史研究的科学客观性遭到挑战,许多史学家又从一个极端摆荡到另一个极端,转向以“观点”与“问题意识”为主导的探讨,充满了政治正确与社会意识的信念,强调阶级、种族、性别、弱势群体,从各种文化批判角度,进行“把历史颠倒的重新颠倒过来”的工作,化历史研究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

   总而言之,以新角度新观点来书写历史,拓展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或者指出传统历史书写的局限与歧视,固然有其价值,但全相叙述的历史书写传统,还是不该断绝的。不仅如此,历史研究虽然已经成为学术专业领域,却也不能放弃学术研究的基本人文关怀,不能排斥学术通俗化的努力,不能把一般人有兴趣的历史题材当作没有价值的老生常谈,更不能把自己文字能力的艰涩鲁钝作为学殖深厚的借口。由此看来,史景迁既能著述宏观全相的中国历史,又能在历史叙述的实践上探索新的历史研究领域,以生动的笔触揭示新的观点与问题意识,难怪可以雅俗共赏,也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值得深思的启示。

   中国史学传统要求史家具备“才、学、识”(刘知几),章学诚又加了“德”。在《文史通义》中,章学诚是这么解释的:“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他强调的是,要有文化传统的认识与关怀,要有书写叙述的文采,要有辨伪存真的学殖。对于他自己提出的“史德”,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立有专章,做了详细的疏解,关键在于:“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余英时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中指出,章学诚的史学思想承袭了中国儒家传统,太注重政治伦理,所强调的“史德”偏于传统道德的臧否,而不同于现代史学强调的客观性:“其主旨虽在说明历史学家于善恶是非之际必须力求公正,毋使一己偏私之见(人)损害历史的‘大道之公’(天)!但是这种天人之辨仍与西方近代史学界所常讨论的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有不同处。”我们若把章学诚对“史德”的要求与余英时的评论放在一起,借来观测史景迁的历史著作,就会发现,史景迁的现代西方史学训练,使他不可能陷入儒家道德臧否性的中国传统“史德”误区。反倒是因为他身为西方学者,远离中国政治,与中国近代的政治伦理没有切身的关联,没有族群兴衰的认同,没有利益的瓜葛,不会以一己偏私之见损害历史之大公。从这一点来说,史景迁书写中国历史的实践,配合了余英时的现代史学反思,为中国史学传统的“才、学、识、德”,提供了颇饶兴味的现代诠释。

  
   四

   这套丛书两位主编之一的郑培凯,与史景迁先生有师生之谊,是史先生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时正式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自1972年开始,他就在史先生指导之下,浸润历史学的研读与思考,并且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反复阅读老师的历史著作,以期学习历史研究与书写的诀窍。从《康熙》的写作时期开始,郑培凯就不时与老师切磋问学,还会唐突地询问老师写作进度与历史书写的策略。史先生写《王氏之死》、写《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写《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写《追寻现代中国》,从开题到完书出版,郑培凯都有幸过从,亲聆教诲,还时而效法“有事弟子服其劳”的古训,提供一些不轻易经眼的文献资料。老师对这个学生倒也施以青眼,采取自由放任态度,提供了最优渥的奖学金,有酒食则师生同馔,老师埋单付账。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郑培凯自己说,从老师习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如何平衡历史书写的客观材料与剪辑材料的主观想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那个“一心”,则类乎章学诚说的“著书者之心术”。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一书在1981年出版之后,郑培凯立即以之作为讲授中国近代史的辅助教材,并深深佩服史景迁驾驭纷繁史料的本领。此书不但资料剪裁得当,文笔也在流畅之中流露深厚的历史同情,使得历史人物跃跃欲出。郑培凯曾自动请缨,向史景迁建议申请一笔译书经费,翻译成中文出版。他当时也大感兴趣,认为由这个亲自指导的学生译成中文,应当可以掌握他的文气与风格,忠实呈现他的史笔。然而,后来因为经费没有着落,郑培凯又教研两忙,杂事纷沓,抽不出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只好放弃了一件学术功德,让它变成“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逸事,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愧师门。这本书翻译未成,倒是触动了史景迁编写一部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同时辅以一本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料选译集的想法,商之于郑培凯与李文玺(Michael Lestz)。这两位学生遵从师教,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史料翻译选辑工作,出版了《追寻现代中国之史料选辑》(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史景迁著作的中文译本,几乎包括了他所有的专书,质量则良莠不齐,有好有坏。有鉴于此,出版人刘瑞琳女士想出一个方案,策划集中所有中文译本,邀请郑培凯做主编,选择优秀可靠的译本为底本,重新校订出版。郑培凯与史景迁商议此事,立即获得他的首肯。理想国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取得史景迁全部著作的中文翻译版权,也让郑培凯感到可以借此得赎前愆,完成二十年前未遂的心愿,可以亲自监督校订工作,参与翻译大计。然而兹事体大,怕自己精力有限,不能逐字逐句校读所有的篇章,无法照顾得面面俱到,便特别延请了研究翻译学的鄢秀,共同担任主编,同心协力,校阅选出的译本。

   在校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优秀的译本,也难免鲁鱼亥豕之误。若是笔误或排印的问题,便直接在校阅之中一一更正。还有一些个别的小错,是译者误读了原文,我们便效法古人校雠之意,经过彼此核对原文之后,尽量保持译文语句,稍作改译,以符合原文之意。

   我们在校读的过程中,发现最难处理的,是译文如何忠实表现史景迁原书的风貌。史景迁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优美秀丽,时有隽永笔触,如画龙点睛,衬托出历史人物的特质或历史事件的关键,使读者会心,印象深刻,感到有余不尽。我们看到的各种译本,虽然有的难以摆脱欧化语法,大体上都还能忠于原作,在“信”与“达”方面,差强人意。但若说到文辞的“雅”,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本,也因为过于堆砌辞藻,而显得文句华丽繁复,叠床架屋,是与原著风格有一定差距的。由于译本出于众手,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的文字表达风格,因此,我们校读不同的译本,只能改正一些排版的错误与翻译的误读,无法另起炉灶,进行全面的文体风格校订。

   翻译实在是难事,连严复都说,“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真要挑剔起来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作为史景迁系列作品的主编,当然要向原作者、译者及读者负责,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作为学术功德,完成这项计划,为中国读者提供一套最为精审的译本。我们也希望,读这套译本的中国读者,要体谅翻译的限制,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到原作的神韵,体会原作的惨淡经营,它以行云流水的笔调,向我们诉说中国近代历史与人物。故事原来都是我们的,听史景迁说起来,却是如此动听,如此精彩,如此引人入胜。

  

中国下等小说的十二种特色

(一)捧皇帝的思想,
(二)迷信鬼神的思想(均极丰富),
(三)崇拜状元的思想,
(四)伦理思想(无特殊之表现),
(五)诲淫诲盗的思想(与普通小说同),
(六)怜悯妓女的思想(颇浓),
(七)厌世思想(不脱俗套),
(八)革命思想(甚少,亦偶有流露),
(九)促动妇女自杀的思想(时时发见),
(十)滑稽思想(无足取),
(十一)对于贫富不均的思想(有描写而无根本解决之观念),
(十二)对于外国人之思想(胡闹无意义)。

——民国七年四月十七日,《北京大学日刊》,刘复(半农)

一个从未涉足影视的写作者该如何进入编剧行业?

作者 / 圈圈儿
专业院校
最常规正统的道路,去北影、中戏、上戏读一个研究生,或者重读一个本科,在老师、同学和圈子的影响下自动入行。

各个学校的本科含金量都排在最高顺位,不要觉得重读一个本科很不可思议,《隐秘的角落》、《悬崖之上》的编剧潘依然就是在读完药学本科之后又去电影学院文学系重读了一个本科,其后又读了研究生,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时间。

更为都市传说的天才少女是《狗十三》的编剧焦华静。《狗十三》是她的毕业作品,在答辩时被曹保平导演相中,就被拍摄了出来。焦华静师姐从少女时期就开始写小说,所以横空出世其实是不太存在的,做成任何事情都是长期的时间投入带来的阶段性成果。

嫌考研和重考本科麻烦的话,电影学院还有一个进修班,有导演、摄影、表演、编剧等几个方向,考核比较简单,学制半年,课程很紧密,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2. 影视公司社会招聘

大部分影视公司是不培养编剧的,相关的岗位有策划、制片助理和宣传营销。由于行业相当饱和,影视公司的学历内卷相当严重,百万留学回国拿几千月薪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如果你确实需要公司的平台,专业又不对口,可以从宣传岗做起。

我的一位编剧朋友就是从宣传岗转业进入的。

短视频当然是另一个切口,但是行业非常认作品,如果开局写了一部竖屏剧,接下来就会一直写竖屏剧,开局写甜宠,也会一直写甜宠,除非你先写一个不赚钱的剧本来证明自己在其他领域的能力。

3. 认准师徒制,找个好师傅

除了专业院校,市面上也漂浮着很多不错的编剧前辈,一般会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工作团队。他们一般不会对外招聘,但不妨碍有心人拿着剧本自荐、通过几度人脉引荐给自己找找关系。态度诚恳地去接触一些编剧,表示愿意底薪或者无酬地学习,运气好的话会获得做学徒工和助理的机会。

电影学院的校训叫“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你想想,别的综合性大学都是什么真理、求实,什么自由之风吹的,而这里依然保持着某种旧时代近亲繁殖的做派。这和行业的运作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抛开批判的眼光,它其实给行内人的发展指了一条路。

这条路也来自我身边的一个样本,他在一次活动中加了一位前辈的微信,毕业后把自己的作品发给前辈谋求机会,前辈就应允了。

编剧行业没有明确的上升路径,其实整个影视行业都是,各显神通。

4. 从写小说开始

小说和剧本截然不同,不再赘述,但是从近几年影视业的情况看来,文学是影视的绝对上游。制片人愿意用小说改编,即使到最后改得只剩下主角的名字,因为小说是可供阅读的成品、有 IP 基础、小说写作者的整体水准更多、开发周期短风险低。紫金陈的影视改编神话大家都看到了,他把悬疑小说当做产品去经营;《余欢水》的原着作者余耕也采纳了一种为影视化准备的小说写作方式。

如果你最终喜欢的是故事,不妨从写小说开始。豆瓣、爱奇艺、阅文等平台都提供了前影视化小说的连载平台和相应比赛。

身边也有从小说写作入手,文字能力被前辈相中转而做编剧的朋友。

5. 从写开始

成为编剧的最快方法就是写。这是《少年的你》的编剧徐依萌说的,很多剧作书的作者也不厌其烦地说,最重要的事就是稳稳地坐在键盘前面,开始写。

A writer writes.

网络上能检索到大量的免费课程和书籍,包括但不限于:

书籍:

悉德菲尔德 《电影剧作基础》

哥大创意写作课老师写的 《剧本》

麦基 《故事》

沟口健二的编剧写的《剧作结构论》

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写的《电影编剧的秘密》

救猫咪系列

网课课程包含:

闭站 查理老师编剧课

北影孟中老师的编剧课 大家都知道了

闭站 使女的故事原作者开的 创意写作大师课

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编剧培训课程,其实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认真听下去,作为入门都足够了,剩下的工夫就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当你克服了三万字恐惧,写出了一个完整剧本,你就拥有了第一个筹码。可以试试投递给各类比赛、创投或影视公司。除了电影节展的官方账号,许多公众号会整合发布此类信息,比如“编剧帮”、“编剧福利”。

好内容永远是稀缺的。社会分工虽然遮蔽了很多信息,但真正的从业者不会因为过度担心行业大势停下工作,停下业务水平的进步。别怕有行业潜规则或其他不可控的东西,或者先写得不错了再去操作这些玩意儿。

鸭屎香」是什么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作者 / 茶叶新知
鸭屎香单丛茶,现在是个网红茶了。

多次冲上热搜榜,微博话题上亿人谈论,成为了“人传人”般现象级的破圈名茶了

上次一个茶类这么破圈,还是上次了~~

但是这么一个听着就“臭”的茶叶,怎么就这么吃香了呢?

01

鸭屎香单丛,是凤凰单丛茶的吊车尾。

凤凰单丛,被称为“茶中香水”,一向以令人着迷的香型着称,芝兰香、黄栀香等优秀的香型太多了。

鸭屎香单丛根本就排不上号。

比如,2006 年出版的《凤凰单丛》一书,芝兰香等很多香型单丛都有收录,却未有“鸭屎香”。

鸭屎香单丛的声名鹊起,也不过最近十多年而已。但是却凭借“种草”东风,后来居上了。

“鸭屎香”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不雅。

奈雪的茶鸭屎香茶
鸭屎香单丛,还真不是有“鸭屎味”的茶!

很多人一听这名,就开始一连三拒了。毕竟谁会喜欢臭粑粑

鸭屎香,是指的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的一类优异单株,原名为“春色黄枝香”。

原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溪村,树龄 300 多年,小乔木型。

鸭屎香单丛茶树
鸭屎香的叶片长像鸭脚木叶,采制后茶香浓、韵味显。

这个茶名来源最广泛的认为是,茶的品质很好,但是茶农为了“配方保密”,怕别人偷去,便取“鸭屎香”这个不雅观的贱名了。

鸭脚木
鸭屎香单丛成茶品质独特,其干茶条索微卷粗壮,色泽乌褐油润;冲泡后花香高锐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山韵花蜜味独特且耐冲泡。

所以鸭屎香单丛的走红,绝不只是有个奇葩的名字,还是它的优良特征提供了好茶底层基础,加之异常反差的名字,更具有网红潜质了。

鸭屎香单丛
02

鸭屎香, 到底是什么香型?

鸭屎香的名字吓人,香气似乎也快成了谜了。

有人认为是黄枝香,有人认为是银花香,甚至是杏仁香。

甚至单丛名家大师,对鸭屎香的香型分类,也似乎有争议。

2009 年,叶汉钟和黄柏梓老师编着的《凤凰单丛》一书,将鸭屎香单丛归为杏仁香型。

后在 2014 年,黄柏梓老师经过多方品鉴,认为其香型近似凤凰山上野生的金银花,将“鸭屎香”更名为“银花香“。

黄瑞光先生在 2020 年出版的《凤凰单丛》,则将鸭屎香归为黄枝香型。

有实验对鸭屎香、黄枝香、杏仁香(锯朵仔)三种特征香型单丛,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发现鸭屎香主要香气成分与黄枝香更为接近,相似度高达 86.15%;而与杏仁香型的代表锯朵仔相似率仅 30.87%。

但是从气味雷达对比中分析,鸭屎香具有的 膏 和 麝 两种气味,是其他香型中没有的,而且这种特征成分在感官审评中特点突出,可作为典型特征区分。

这种突出的特征香气,或许就是黄柏梓先生所言之“银花香”。

由此可见,鸭屎香或并非传统香型的某单一香型,而是呈现出复合香型特征。

鸭屎香应当是一种具有黄枝香特征,而又有独立特征的一种香气类型。

笔者认为,随着单丛茶产业的规模扩大,鸭屎香也已经是单丛茶的突出传播者,将鸭屎香独立划为“银花香”,是恰当的。

03

鸭屎香单丛大火,市场销售的产品种类也多了起来。

口感风味也是各色各异了。

首先是海拔,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这用在单丛茶上尤其合适。

喝单丛讲究山韵,简单说就是高海拔单丛的味道,也只有一定海拔高度上种植的鸭屎香单丛,才能赋予其独特的山韵。

在单丛茶核心产区 — 凤凰镇地区,通常将海拔 600 米以上采制的茶,称为高山单丛;海拔 400-600 米采制的称为中山单丛;400 米以下采制的称为低山单丛。

鸭屎香也是这样,海拔越高的,越有高品质~~

鸭屎香单丛的产区也越来越多了。

大产区有乌岽鸭屎香、凤西鸭屎香、凤东鸭屎香、凤北鸭屎香等;小产区有以村子命名的鸭屎香,比如大庵鸭屎香、狮头鸭屎香、李仔坪鸭屎香等。

这其中以乌岽山上所产品质佳,被公认是单丛茶正宗产地中的核心地带。

鸭屎香单丛一年四季均可采制,一般分为春茶鸭屎香、夏(暑)茶鸭屎香、秋茶鸭屎香、鸭屎香雪片等。

但以头春茶品质最优,价格也最贵。通常夏茶味道最重,苦感强烈,价格最便宜。

冬茶,俗称雪片,是一年四季茶味中香气最重的,更容易抓人,大多是低山茶园采制。优质的鸭屎香雪片茶比清香型鸭屎香春茶香气还高扬,被誉为“香中之王、四季之香”。

左冬茶 右春茶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种以外,从滋味不同可以分为清香型(含抽湿型)鸭屎香、韵香型鸭屎香,既有当年新制茶,也有老茶。

与传统单丛相比,抽湿单丛是用机器抽干茶叶水分进行干燥,在做青发酵上会比传统单丛轻很多,其干茶或叶底,色泽翠绿,香气滋味跟清香型铁观音十分相似。

鸭屎香的火爆不是偶然,优质的口感特征和令人着迷的香型,是走红的基础;

名字与品质强烈的反差对比,促进了鸭屎香单丛的传播;还有奈雪和一些新式茶饮的推动,鸭屎香迅速出圈,走红网络;

打铁还需自身硬,说到底,还是茶好,哈哈~~~

来吧,一起喝杯鸭屎香~

小粉红的系谱

余亮
   一、小粉红的崛起

  
   社会新群体及其承载的新思潮,首先是一种新的社会心态,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势的无声变化处悄悄生长。起初没有名字,点滴绽放,进而成势,有离经叛道之象,被人察觉后,往往先被赋予否定性命名,却促使对象获得自我意识。小粉红及新爱国主义的崛起就经历了这一过程。

   今天中国舆论界的一大形势,是网络青年的新兴思潮与知识界出现严重断裂。学界传统的分析范畴如左右之争、启蒙与保守之争、精英与民粹之争、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自由主义)之争、权威主义与自由民主之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争等,都在渐渐失去认知效能。过去的对立双方不断呼唤超越左右,幻想一种“共同的底线”,现实却是争吵继续。超越无法在旧的认知框架体系内实现,近年来反而在青年亚文化领域,接连出现了一系列源于现实紧张关系、超越左右框架的社会思潮,其中以工业党、小粉红、入关学为代表,而小粉红可以说是基本盘最大的一支。

   “小粉红”,泛指出生于1990年以后,成长经历深深嵌入现代市场经济与城市生活的新一代爱国主义青年群体——但其命名却来自对手。以2008年的一系列重大国际公共事件为契机,之前中国互联网上由知识界主导的左右之争,开始逐渐被普通网民的爱国主义与“普世价值”之争替代,矛盾的主要双方分别是“公知美分”和“自干五”(自带干粮五毛党)。小粉红的前身,“晋江忧国少女团”和“凤仪妹子”早在2010年微博公知大V风行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以网络文学、娱乐网站的女性为主,时尚、爱国、反对崇西贬中的公知群体。她们原本只是“自干五”一个不甚起眼的分支,但在与她们的争吵中,一些公知人物敏锐地感觉到新对手出现了,而这对手并非来自传统的红色老左阵营,于是嘲讽其为“小粉红”。这个群体快速兴旺,有了“小粉红”命名之后更是爆发出一定自觉。以2013年为界,社交媒体上“普世价值派”公知大V开始衰落,“小粉红”色彩大V崛起,逐渐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空间中原本由“公知”大V主导的舆论环境。2016年1月,以小粉红为主体的帝吧出征Facebook,震撼了中外舆论场。

   传统知识界和媒体界对待小粉红的主流态度是否定和怀疑,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评其只有“中学文化水平”、“力比多过剩、精神亢奋”、来自匮乏的“底层”、是“忠诚”和“仇恨”思维的产物,甚至感慨“极左”回潮、“30年启蒙失败”。然而,小粉红青年在网络大众舆论场迅速占据主流,2019年底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的首届跨年晚会成了小粉红主流化的展示现场,当《种花组曲》响起,满屏弹幕都是“今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到种花家”。该网站青年的主流政治思潮呈现出鲜明的“粉红”色彩,如2019年知名UP主方可成被网民指认有港独倾向,遭到刷屏抵制,很快退出该网站;2020年知名科普账号“回形针”在外网发布的视频被网民发现有辱华元素,引发网民一再抵制并最终导致账号关闭。

   小粉红是夹缝中崛起的中国的“复兴一代”,其观念构成复杂,表面看似包含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或者左翼思潮,共同具有反对美式“普世价值”的倾向,因而往往被看作自由主义或者20世纪80年代式“启蒙”的对立面。然而自由主义是小粉红的虚假对手,新思潮并非完全处在传统的左与右钟摆摆动的轨迹之上,而是含有新的发展元素。有论者已经证明,小粉红正是全球化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的产物,他们可能比表面上宣扬“普世价值”的对手更加普世。他们的行动方式、话语模式、情感结构都扎根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却呈现出一种“去全球化(民族主义)的全球化”特征。我们需要在更丰富多元的坐标系上来认识小粉红,进而理解今天中国青年的思想走向。

  
   二、青年新爱国主义的三波浪潮

  
   小粉红的“新爱国主义”与过去的爱国主义有显著的区别。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小粉红,以下对2008年以来青年新爱国主义的三波思潮做一个简单的系谱梳理。

   第一波浪潮以留学生爱国群体为先锋。他们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对西方国家社会的认识从想象层面进入经验层面,意识到“神话”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这个群体最初在西西河一类留学生论坛上酝酿,在2008年涉及中国的各种国际政治风波中走上前台,例如在欧洲保护中国奥运火炬传递选手,反对CNN等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等。他们相对精英,有高学历和成熟的言论能力,以anti-cnn网站(后更名为“四月网”)和独家网为主要舆论阵地。2010年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微博上以AC(anti-cnn的缩写)开头的ID即为这个群体成员的延续,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新爱国主义青年力量的种子之一。这一波爱国青年不再在幻想中美化西方国家,而是向国内民众传递真实的经验。北大出国留学生“小水瓶”的一系列文章是典型。她的《国内医疗比美国差?咱俩换换?》一文不仅对比中美医疗条件,还点名指出当时的自由主义青年领袖韩寒缺少真实的西方生活经验。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思潮是在质疑与对抗中定义自己。

   第二波浪潮源自2010年。彼时“阿拉伯·之春”与“推·特革命”兴起,国内社交媒体上人心浮动,西方普世价值的“股票”看似涨到了顶峰。一些有国外生活、工作或者媒体经验的精英,包括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与第一阶段的留学青年和国内爱国主义青年结合起来,引入传媒和运营经验,进行有组织的抵御。2011年6月,民间智库春秋战略发展研究院与《文汇报》合作,组织张维为与弗朗西斯·福山的世纪大辩论,宣布“历史终结论”被终结。此后,春秋战略发展研究院延伸出的观察者网开始在网络舆论中崭露头角,在为中国发展高铁辩护、反对“华盛顿共识”、揭穿西方制度神话、肯定中国发展优势、主张中国模式等一系列舆论工作中,不断扩大影响并吸引大量精英作者参与,很快取代四月网成为新爱国主义传媒的旗帜。

   这一阶段的言论进入肯定性阶段,正面总结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具有鲜明的区别于西方道路的自我意识。此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现象:一批过去属于“沉默大多数”的理工科青年意见表达者在观察者网等新媒体的帮助下进入主流舆论场,以一套重视实际操作的科工发展论述模式更新了过去左右对立的政论话语模式。这一群体被称为“工业党”。他们作为中国新中产中的“自为”群体,扩大了新爱国主义的基本盘和理论实力。

   第三波浪潮就是小粉红的涌现。小粉红的主体不再是知识精英,而是年轻的城市新中产后备军,有着广泛的市民阶层基础,这使得新爱国主义基本盘进一步扩大。与前两波爱国群体相比,小粉红群体更加年轻,女性比例提高,日常生活色彩浓厚,且融入了诸多粉丝群体,例如来自晋江与凤仪论坛的群体带有时尚圈女性粉丝群体特征,来自帝吧、虎扑、B站的男性小粉红则与体育、游戏等男性娱乐粉丝群体关系密切。

   在思想和言论上,相比前两波青年的“键政”自觉,小粉红的言论较少理论和政论性,更多从生活直观出发。他们较少历史包袱,没有上一代人对“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双重冲击的记忆。2008年以来中国事实上的复兴迹象,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发展比西方快,生活更方便,治安更完善,产业发展与疫情防控更有效率,因此产生朴素的国家自豪感。在行动方式上,他们在商业粉丝文化中训练出的“应援”组织能力是前两波爱国青年群体所不具备的,其多中心化的网上动员模式不同于留学生或者知识共同体的精英行动模式,但同时也与前两波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青年加入小粉红行列,彼此之间存在诸多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小粉红越来越成为一个驳杂的群体。

  
   三、作为文化矛盾体的小粉红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交织着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乃至国际主义面向的混合矛盾体。小粉红现象也是这一混合性的体现,鲜明的国族认同和爱国主义外表容易遮蔽其有趣的内在矛盾特征。

   (一)国族身份政治与新中产文化自尊

   弥散于互联网的小粉红爱国运动,体现出鲜明的消费社会新中产阶层意识,它所动员的是包括学生、白领在内的中产阶层及其后备军。作为对照,以往的爱国运动往往囊括更广泛的基本盘,例如反日游行,直到2012年都包括农民工等基层群众,具有传统反帝色彩的大众街头政治特征和雄性化特征。反观小粉红爱国行动,从2018年瑞典警察对中国游客粗暴执法、意大利时尚品牌D&G广告涉及辱华引发爱国青年抗议,到2021年美籍华裔导演赵婷因发表过涉嫌反华言论而遭网民举报,以及多名韩国明星涉嫌辱华而引发粉丝“在国家面前无偶像”运动,可以看出,这些事件集中在时尚消费与文化领域。究其情感根源,在于这些事件刺伤了具有全球时尚消费能力的中国年轻中产后备军的自尊。

   因此,小粉红行动的合力虽然指向传统的民族主义宏大叙事,但其弥散化的动员能力来自全球化时代的中产国民身份尊严诉求(而非刻意的民族主义意识),具有一种要求对方承认“我也是文明人士,与西方人平等”的身份政治意识。这种追求承认的激情,孕育出一种以民族主义为宿体的身份政治形态,却是西方社会身份政治所没有的特征。

   (二)二次元的情感模式与认知模式

   情感和趣味是社会最底层的意识形态构件,孕育的动能远超理性观念。当我们潜入小粉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水面之下观察,可以看到小粉红与其对手“普世”派共享了一些重要的当代意识形态与情感构件,包括“躲避崇高”、生活政治、后现代的谐谑趣味、政治正确、普遍性的心灵脆弱焦虑等等,但又包含异质性要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识别认证机制”。

   告别革命的一代人拒绝小粉红,却没有看到小粉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只是他们认不出来。“爱国也要萌萌哒”,趣缘政治把国家和历史趣味化、偶像化,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把国家表现为一个个动物漫画形象,事实上呼应了“躲避崇高”这个20世纪90年代的命题。区别在于,小粉红回避了崇高的形式,却为崇高的内容提供了新的形式出路。市场经济日常生活本身会“去崇高”,但只要当代世界历史的斗争没有终结,“崇高”就会不断重返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中。

   二次元文化本身就内含一种情感实践结构,尤其“同人”作品以作者自己的叙事再造偶像故事,帮助粉丝围绕偶像建立灵活的情感想象互动空间,从而构造出一个带入性极强的“想象的共同体”。《那年那兔那些事》与“阿中哥哥”等都汲取了同人创作的模式和情感实践方法,以“国家”为同人对象,投射感情,使得爱国主义与伟大斗争也可以参与二次元情感空间的角逐。

   坊间普遍注意到,小粉红的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发展为一种政治正确,具有说一不二、不容商量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挖坟”行为,即通过社交媒体挖出一些人物过去涉及国家的不当言论,进行举报、投诉。从当下的导演赵婷,到已故的音乐家傅聪,都因为过去的亲西方言行而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广泛抨击。抨击者往往拒绝考虑过去的语境,拒绝理解个人与时代的变化,一概以当下中美对立为划线标准。如何认识这种特质?

   一方面,这种刻板化、绝对化的认知模式,源于青少年虽然拥有较多日常消费、娱乐生活经验,但较缺少严酷生存与社会工作经验,因此较难进入具体复杂的现实语境思考问题,而是习惯于根据言语符号来识别敌我,进而形成标签化的情感和观点。这并非民族主义式的狭隘,而是一种全球流行的现代症候。近期出版的《娇惯的心灵》一书,详细阐释了美国青年如何毁于浓厚的政治正确和过度保护的氛围之中,越来越敏感,容易心灵受伤,进而激动进行“揭发”“举报”。他们被一套关于“微侵犯”的说法灌输,热衷于审查日常生活中身边人的一切微小言行是否符合政治正确、是否涉嫌骚扰侵犯。小粉红共享了这种政治正确的形式,但是换掉了其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小粉红及其“普世价值”对手都是言语化的人,即根据言语体现的观念来识别敌我,而非根据现实经验考量。这也提醒我们,小粉红是否会共享美国青年的脆弱心灵?

   另一方面需要看到,恰恰在政治领域,情感总是最直接的识别机制,能够比理性更快地识别敌我。身份政治原本就是一种情感政治,取决于具体境遇中的情绪体验。当国际斗争关系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存在,当“普世价值”主义者诉诸“理性”“启蒙”一类言辞批判小粉红,却无法掩盖自身的亲西方情感立场,就不可能获得对方的尊重。正如新冠疫情期间,香港医学专家管轶谈内地的防疫,说“这次我怕了”、“就连我这种也算身经百战的人都要当逃兵”,他在医学专业能力上也许过硬,但是相比逆向而行援助武汉的中国医护队,他明显流露出自己的情感立场,因而遭到青年网民的抨击。

   (三)“散户出征”:饭圈的组织模式

   2019年8月的饭圈女孩出征事件戏剧性地体现出,小粉红运动与日常饭圈运动的同构性,以及与之前爱国运动的极大不同。1999、2004、2005和2012年反美反日运动均发展为上街游行,内含对宏大政治主题与形式的渴望,小粉红的“出征”则是单纯的线上运动:分工合作、创作文案、打榜引流、刷屏控评、举报投诉……且扎根于各种网络趣缘共同体的日常组织活动中。

   “出征”正是全球互联网经济生产出的一种普遍的社团组织形式。在美国特朗普时代的推特民粹政治中,以及2021年1月美国股市散户通过Reddit联合、暴打华尔街空头的运动中,都能看到类似的组织方式。“散户”首先是从传统社会单位、机构里脱嵌出来的人,但是并不会持续原子状况,而是依赖互联网自发组织。

   这种散户联合运动越来越超出网络,影响实体经济与组织运行。从2020年延续到2021年仍余波未了的肖战事件,就是粉丝经济社会化的典型。肖战事件开始只是特定流量偶像饭圈的内部冲突,然而引发连锁反应——粉丝举报导致AO3网站被封,波及其他趣缘圈子的日常文娱生活,使得斗争扩大,引发反肖战的饭圈统一战线。他们采取典型的消费主义抗争手段——抵制对手的代言品牌,这又引发品牌商家下场博弈。由此饭圈、资本、政府都被卷入。这种多方卷入共振的现象一再发生,比如2021年2月B站上一部涉及色情的日本动漫《无职转生》引发争议,原本是饭圈粉丝争论,却因为反方UP主涉及国家历史的不当言论,扩大为小粉红征伐,后又引发豆瓣社区女权人士不满,发动“出征”,试图影响B站股价。这体现出青年文化生态的非均衡不稳定倾向,动辄由小事件引发多方冲突。而2021年7月,某国产鞋服品牌只因“宣布”向洪涝灾区捐赠5000万物资,就引发爱国网民涌入其直播间疯狂购货致谢,则是小粉红情绪运动影响国潮经济非均衡运行的典型案例。

  
   四、小粉红的生态位竞争对手

  
   在理解了小粉红的中国特色全球化特征之后,我们需要引入“生态位”的分析视野,考察其在社会矛盾中的真实位置。

   (一)小粉红的“同生态位”对手

   那些表面上激烈拒斥小粉红的传统知识分子与小粉红并不构成相同生态位上的直接竞争关系。他们的对立背后,存在着代际“物种隔离”,由于历史经验和话语系统的差异而互相并不理解。例如小粉红在批判方方日记时,大量采用说唱、玩梗和数码绘图为武器,导致“方方们”根本看不懂甚至误解,从而产生笑话。方方们对小粉红的愤怒挞伐也总是找错靶子,不构成真正的批判。

   “港独”“台独”青年群体,恰恰构成小粉红在舆论场中的“同生态位”对手。2019年,曾经所向披靡的帝吧出征遭到“港独”青年有组织的反击。同样是网络空间原住民的“港独”青年,采用类似的饭圈组织手段和二次元手段反击,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同伴,分工合作,包括采用黑客手段曝光帝吧出征成员隐私。在遭遇反击后,帝吧一度宣布暂停出征活动。这让我们看到不同阵营都在产生新的网络物种,各自发展着全球化时代网络散户的组织能力。他们彼此立场、观念冲突,却拥有类似的时尚趣味、行动模式和话语武器。套用生物学的观点,他们彼此处在相同的“生态位”上,构成竞争。

   理解了小粉红的“身份政治+国族意识”属性,就会更加理解他们在舆论生态中与另一些身份政治运动,比如女权主义的纠葛。2020年2月,共青团中央微博账号推出虚拟爱国偶像“红旗漫”与“江山娇”,引发争议,其中女性角色的“江山娇”吸引了一波女权主义火力,如“百问江山娇”活动:“江山娇你来月经吗?”“江山娇,领导要你剃头了吗?”“江山娇,你父母是不是为了要男孩生的二胎?”甚至编织说唱歌曲揶揄江山娇,传播效果极强。青年女权主义者和小粉红一样,浸淫在全球化、媒介化市场经济和身份政治话语中,懂得娴熟运用新媒体渠道和新式话语手段进行传播。在2021年2月发生的女权主义者出征B站事件、4月发生的成都二手烟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女权主义者与男性小粉红、自干五群体对垒的身影。这说明小粉红已经深深卷入吉登斯所谓的“生活政治”而非“传统政治”对抗,未来的挑战亦主要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相近生态位。

   (二)最大的对手来自自身

   2020年,一种社会心态被广泛观察到:年轻人普遍在宏观层面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却在微观层面对个人生活前景态度悲观,恐惧就业、婚姻、生育。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心态是如何产生的?

   以小粉红为代表的新爱国主义情感,立足于全球化与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与“短二十世纪”的爱国主义有微妙的差别:后者基于苦难经验与责任意识,表现为近现代中国虽然积贫积弱、屡遭欺凌,但爱国者依然“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前者更多基于国家强盛与个人幸福经验。因而带来一个问题,这种情感是否会受到生活水平与经验变化的影响?

   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导致经济发展受阻,青年人就业空间收缩。同时,“90后”一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在工作、生活上深深依赖互联网平台,个人生活越来越“宅化”,对线下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和承压能力有所下降,生于网络,死于网络。他们日益受到消费主义、加班文化和债务文化的多重裹挟。当平台资本巨头陷入内卷式竞争,进一步向社会民生方方面面渗透,由开拓新价值空间转向大面积收割用户时,年轻人对资本,尤其是平台资本的印象就急转直下。马云的形象一落千丈,房产平台贝壳的创始人左晖去世后,网上青年一片欢呼。同时,青年对国有企业和体制内工作的期望大增,对计划经济开始产生过于美好的幻想。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受到的关注呈爆发式增长,在B站上出现数以万计网友自发制作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和批判资本家的短视频,比2019年的同类视频增加了7倍。央视2019年的纪录片《资本的力量》本意在于纪念改革开放,总结资本市场建设经验,然而转载到B站后,数千条跟评与弹幕清一色痛批资本。同时,《毛泽东选集》的销量也在2020年暴增。

   我们必须看到,作为浸淫于市场经济中的粉红一代,对资本的厌恶以及对“短视频马克思主义”的热衷,仍然具有一种晚期资本主义症候。较少生活经验、待遇预期下降、趣缘群体的相对封闭性、政治正确的保护、感情用事,再加上抑郁症文化的流行和利用焦虑获得流量的自媒体渲染等,这些要素同全球资本内卷加剧一起,生产出一种“爱国反帝反资导向+容易受伤的二次元怨气”的青年情感模式。这可能是小粉红“精神分裂式心态”的来源之一。与其说这是左翼的回归,不如说更类似于福山所说的当下西方青年在政治经济恶化与身份政治泛滥叠加下所产生的“怨恨政治”。西方的怨恨政治在选举政治下极易转化为街头政治和民粹政治,而当下中国青年中间扩散的怨气则转化为自暴自弃的心态和网络舆论,例如B站青年提出的四大“反抗”:不买房、不结婚、不生育、不996。“我躺·平,资本家就不能再剥削我。”这种怨愤的本质,一方面是反对资本压榨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更是已经被消费主义熏陶的心灵,因为得不到消费主义满足而产生的挫败感。其观念并不指向阶级叙事或者生产方式叙事,而是指向类似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叙事。

  
   五、结语

  
   有论者尝试以“新个人主义”来描述当下网络青年的精神状态。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人主义当然是一个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核心命题,但小粉红所呈现的个人主义与国族主义的混合体,明显超越了抽象的个人主义。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里的“个人”是知识分子想象的人道主义的、精神纯粹的个人。20世纪90年代全面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一骑绝尘,此时的个人一度是西方经济学里的抽象“经济人”,随后又在金钱浪潮中化身为真实的草莽枭雄或者雇用个体,严重冲击知识分子对个人的美好想象,从而有了1994年文学界的“人文精神讨论”。1998年出版的《沉重的肉身》,可谓后革命时代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伦理学的总结,专注于讨论从人民伦理向个体自由伦理蜕变时的“痛并快乐”。然而和小粉红一代对比,可以发现这实际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才会发生的特定个人伦理现象,在这个“沉重”当中,并不包含对贫富差距和个人生活品质的焦虑,因为那时的“个人”尚未全面遭遇房价、婚育成本、加班与待遇的苦恼,也不包含与世界各国国民直接碰撞带来的体验——这些体验是今天“改革深水期”与全球化消费时代的年轻人才会遭遇的。

   2008年以后,随着中国崛起开始显山露水,中国人直接置身于全球化媒介交流与竞争情绪当中。小粉红现象就是这种位置碰撞的表现。相比同样来自消费社会的中国台湾地区“小确幸”一代,“小确幸”隶属于一种安心归顺西方国际体系的社会心态,而融入中国复兴大背景的大陆青年,却处在与西方的认同战争之中。小粉红这种既非知识分子理念化的,也非无产阶级革命化的政治与伦理表现,让20世纪80年代谱系的知识分子们难以接纳:他们困惑于改革开放与全球市场为何不仅没有带来他们所吁求的历史终结之人,反而催生出了更广泛的爱国主义群体。然而小粉红现象以及围绕其所发生的所有争论,恰好生动地体现出各种主义和理念在现实中的洗牌与编码,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后现代欲来还休、历史欲终结而难结、末人式的幸福欲与继续伟大斗争精神持续纠葛的症候。

   小粉红是一个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寂静的个人主义与“去政治化的政治”,重新接纳了集体、国族、历史主义、社会主义等维度。面向未来的问题是:生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粉红一代究竟是会发展为崛起的一代还是沦为迷茫的一代?

   对于知识界来说,首先至少需要摆脱置身事外的评判立场,拒绝“民粹”或者“脊梁”之类简单的指认,同时要超越“青年”与“主流”的刻板划分,认识到小粉红不仅仅是一个青年亚文化现象,也是被知识界和教育界主流所压抑的重要精神不得不藏身于青年之中的结果。

   我们有了小粉红的“原力”涌动,却缺少解释这个“原力”的理论。中国青年以及新爱国主义往何处去,取决于与各种思潮、实践、社会主体的互动能否积极展开。而这也是知识界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本文转载自“文化纵横”公众号,文章原刊于《文化纵横》2021年第5期,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如需引用请参照原文。

李永晶|从下级武士到帝国政治家:伊藤博文和他的“明治幕府”

《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日】伊藤之雄著,张颖译,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704页,168.00元

一 未竟的事业
1909年10月21日,卸任“韩国统监”不久的伊藤博文(1841-1909)从旅顺出发,乘火车一路北上。在漫长的旅途中,伊藤透过车窗,一路观望“满洲”的风景。中国东北平原秋天的苍茫、寥廓与萧瑟,或许让他回忆起了自己超过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政治人生。触景生情,他写下了这样一首五言绝句:“万里平原南满洲,风光阔远一天秋。当年战迹留余愤,更使行人牵暗愁。”伊藤有写“汉诗”的爱好,这让我们多了一个观察他精神世界的窗口。
诗中所言的战事,是指爆发于1904年至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日本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后,勉强迫使俄国求和,双方在中国东北形成了新的均势。他此行去哈尔滨的目的,就是要和俄国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讨朝鲜半岛的问题。近代日本一直将俄国视为心腹大患,这应该是伊藤心怀“余愤”与“暗愁”的原因,但还有其他:日本的政治家们一直在盯着东亚大陆日渐动荡的局势。伊藤曾对身旁的人说,他打算明年“作为清国顾问去北京”(615页);此时他已经六十八周岁,在当时的日本已算是少有的高龄,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因素:历史事实早已表明,东亚大陆权力结构的每一次变动,都足以在日本感到震动,甚至让其伤筋动骨。1850年代后江户幕府体制逐渐瓦解,实际上可视为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造成的巨大冲击的结果。而此时日本已经上升为东亚世界大舞台的主要角色。他无法不为自己领导的明治建国事业感到担忧。
这首诗成了他的绝笔。25日晚7时,他抵达长春;在参加完中国道台为其准备的晚宴后,深夜,他登上火车继续北上,于翌日上午9点抵达哈尔滨站;此时,科科夫佐夫早已在月台守候。两人一同走下月台后,开始检阅俄国的守备队,然后与列国领事一一握手寒暄。9时30分,当他走到日本欢迎队列前时,军队侧后方冲出一个年轻人。他迅速接近伊藤,连开数枪。刺客是韩国人安重根,半个小时后,伊藤被宣告死亡。这位在1862年以暗杀国学者塙次郎——传言他正在奉幕府命令研究废除天皇一事——登上历史舞台的最下级武士,最终倒在了同样的暗杀当中。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

或许是看多了维新志士和政治对手接二连三殒命的结局,伊藤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有这样的终局,为此他曾两度留下遗嘱。但与他此前的同志不同,此时倒下的伊藤早已经名满天下:明治维新的元勋、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创制者、先后四次组阁、主导“日清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出任韩国统监、获封贵族最高的“公爵”尊位……本书作者称他为“近代日本的奠基人”与“政党内阁和议会政治之父”。如果作者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位帝国政治家的诞生”这样的说法,既接近事实,又更符合一般读者传奇故事的预期——伊藤本姓林,出身于当时地位卑下的农民家庭,因成为身份为“足轻”(江户时代武士级别中的最下级)的伊藤直右卫门的养子,他获得了武士的身份。
伊藤遭暗杀身亡,他领导创建的帝国失去了一位最稳健的舵手。首先,以山县有朋(1838-1922)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进一步得势。山县与伊藤虽然同属于长州派,但晚年二人在政治上多处于对立状态。伊藤的离去使得山县成为对天皇、对日本政坛最有影响力的元老,他图谋侵略大陆的步伐陡然加速,为此后军国主义势力掌控日本政治蓄积了能量。在他的谋划下,1910年8月29日,日本正式吞并韩国。其次,明治天皇(1852-1912)因他最为倚重的老臣身亡,遭受到巨大的冲击;据记载,他听到消息后,“好像突然间变成了老人”,两年后就驾崩了。“伊藤-天皇”的这种明治政治体制勉强经受住了“大正时代”的动荡后,一头扎进了“暗黑的昭和时代”。这是后话,且不掩如下事实的光辉:以他们君臣二人为核心的政治家,用了仅仅一代人的时光,就将日本从欧亚大陆的边缘带到了东亚世界秩序的中心。那么,伊藤如何在个体和国家的两个层面上完成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耀眼事业?
作为政治家的伊藤博文,他主导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近代日本确立“立宪体制”,这无疑是最值得书写的功业。本书作者用意也在于此,在涉及这一体制确立的关键点上不惜笔墨。不过,我们今天重新阅读伊藤,显然不是要再次确认这种与我们平时感觉相去不远的结论;当然,我们也不会仅仅把本书视为“演义”去阅读,满足于历史剧本给我们带来的心灵波动。
关键的问题依然是:伊藤博文何以取得了成功?假若他未命丧哈尔滨,而是得以成为“清国的顾问”,他会留下什么值得期待的功业吗?包括本书在内的历史叙事并不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但它们却是我们训练自身观察历史与现实时的眼光、格局与心灵的必不可少的材料。我们要盯紧几个关键的节点。
二 现实主义的智慧
1877年,维新元勋西乡隆盛(1827-1877)领导的叛乱(史称“西南战争”)遭到镇压后,明治维新政府消除了旧幕府体制留下的最后的障碍,中央集权的近代政治体制形式上得以完成。但新问题随之出现:在野的力量不满意以长州、萨摩二藩为主的藩阀政权,要求开设国会,确立立宪政体。时任参议山县有朋于1879年向天皇上奏了关于立宪政体的意见书,提出了包括制定“国宪”、严格执行“行政、议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内容在内的构想。当时实力派政治家,诸如右大臣岩仓具视、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参议黑田清隆等都相时而动,纷纷附议。1880年12月,伊藤向天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书,主张“政府需要根据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讲究轻重缓急,不急不躁,逐渐接近‘标准’状态”。不过,民间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1881年3月,参议大隈重信(1838-1922)秘密上奏的意见书,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是采用英国模式,即议会多数党的领袖负责组织内阁,实现“君民共治”,并于1883年初开设国会。这个以英国为模板的激进立宪论,与当时执民间言论之牛耳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1901)的主张几乎一致。
伊藤博文辗转看到这份上奏书后“勃然大怒”,认为大隈背叛了此前与自己达成的共识。本书作者伊藤之雄写道:“对于大隈来说,如果事态能像建议书那样发展,自己作为政府领导人之一,获得开设国会的主导权,与民权派进行合作,那么当选首相组阁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可以说是大隈对以伊藤为中心的藩阀政府的背叛。”(163页)这里之所以要引述这段评论,是因为它在本书节奏舒缓的叙事中有强烈的异色:作者绝大多数时刻对政治家的内心都不动声色,更鲜少从这种旨在获取“权力”的政治现实主义的角度去描述本书登场的十数位主要政治人物。那他为何要插入这样一段说法?
这种评论当然得益于历史学家的后见之明。1872年,在维新政府实施“废藩置县”后,出身于肥前藩的大隈重信就与长州藩的木户孝允(1838-1877)、萨摩藩的西乡隆盛和土佐藩的板垣退助(1837-1919)共同成为“参议”,是当时大久保利通(1830-1878)体制下的核心人物。这四位参议代表当时的四个强藩,反映、代表了一种力量的均衡(伊藤之雄《元老》)。然而,当木户孝允病故、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后,长州藩的领导权转到被大隈重信视为后辈的伊藤博文手中。此前大隈追随木户孝允,且获得了萨摩一派的支持,但在权力结构的这次变化中,他的内心可能产生了一种被疏远的感觉。
意味深长的是,日本的历史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大隈重信的这次行动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描述为“明治十四年政变”,本书作者也蹈袭了诸如“政变”“背叛”的说法。这种做法不禁让人疑窦丛生:大隈只是在天皇的要求和催促下,提出了一份要求保密的意见书而已,何以就被扣上了“政变”的帽子?这里面可能包含着日本历史叙事者固有的认知——比如对政治权力斗争的某种厌恶之情等,因为大隈的意见书非常另类,无法不让人联想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说政治家没有任何“权力欲”或“政治野心”,这显然不符合真理,但在日本特殊的政治传统中,将它们显露出来,无疑会让人侧目。历史叙事的这种褶皱往往意味深长;处于权力中枢的大隈的这次行动,确实蕴含着挑战既存秩序的政治能量。
事实上,伊藤博文作为政治家的本领由此开始发挥了出来。首先,他充分利用了当时民间对政府的批判,运用政治手腕,与萨摩派联手展开了“驱逐”大隈的运动,最终迫使他离开了中央政府。其次,他反过来吸收了大隈展现的政治能量,将创制立宪政体纳入自己最主要的政治议程当中。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伊藤“驱逐”大隈并不是出于权力政治的考量,而是要将他的建国事业最重要的任务,即创立立宪政体纳入自己设定的轨道上来——在欧洲君主国家宪法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日本政治和文化的宪法”。这次事件结束后,日本决定在九年后的1890年开设国会。
1882年3月,伊藤动身去欧洲进行宪法调查,第二年8月返回日本,期间他与德国宪法专家“探讨宪法的优劣得失,如入废寝忘食之境”(187页)。从他书信中的这一说法中,我们可见伊藤是一个“为政治而生”的人。他在书信中尤其强调说,针对那些把“英美法自由过激论者的著述”当作“金科玉条”的人,他已经找到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死而无憾”了(191页)。1882年9月,他在给时任大藏卿松方正义的信中这样写道:“青年书生渐啃洋书,苦思书上之理论,将其视作万古不易之定论,若欲施行之于实地,则为浅薄浮浅之见,却置自国之国体历史于度外,无人之境地创立新政府,不过一般之陋见。”后来,他在回顾宪法制定的情境时还不忘说,“民间之政治家未能理解实际政治之责任,徒扬扬得意地心醉于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兰西学者之痛快学说、奇巧言论”;“顺利运用宪法需要见识和气魄,如热爱言论自由,热爱议事公开,或如宽容反对自家的意见之精神,更积累几多经验后始得之也”(泷井一博《伊藤博文》,第二、三章)。他当时面临的来自民间的立宪论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伊藤的这次宪法调查的努力,最终结晶为1889年2月11日发布的钦定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翌年11月29日,日本第一届帝国议会如约召开,宪法随之生效。后世的历史学家对伊藤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渐进主义”多赞誉有加,他确实显现了出色的现实主义感觉。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后发国家,一举实现英国式的议会民主政治,这在言论市场中非常有竞争力。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自然会引发学者以及民权活动家的关注。然而,在必然是混浊的政治现实面前,理念的清澈与纯粹往往会成为持有者的盲点;政治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战争”的一种特定形态,它起因于人们对观念、利益必然不同的感知,以及基于各自感知的现实行动。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1914-1996)在分析战后日本的言论状况时曾指出,在日本议论政治和社会问题时,“用抽象的意识形态和图式先设框架再来考察现实问题”的做法非常危险;在面对混浊的现实时,仅仅抓住一个理念教条而不知变通,或者仅盯着现实的某个侧面而无视其他,实践中往往会产生荒谬的效果。他嘲讽说,有些人觉得“宛如只要高举出反共的大旗就是民主主义的象征!(若如此,希特勒、墨索里尼、弗兰克、东条英机乃至其亚流都是最大的民主主义者。)”丸山还进一步警告说,在日本“政治方向容易仅凭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国会讨论啦,街头演讲啦,或游行、学生运动、署名活动等来判断,在小范围的知识阶层里出现的倾向俨然认定为是主导性的动向,这样会遭到现实的惨痛的报复”(《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伊藤博文在主导日本走向立宪体制时,就是要防止将小范围、特定阶层里出现的倾向“俨然认定为是主导性的动向”,避免遭到现实的“报复”。那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什么是大范围、非特定阶层共有的倾向呢?伊藤在这里展现了他的洞察:日本要成为欧美主导的新世界秩序的一员,成为近代文明的优等生;为此,日本必须实行立宪政体,而其要害不仅仅在于约束君主,更在于约束议会即国民代表的权力。这里面有着他对日本传统权力结构的理解。
三 开设国会与创造“天皇”
伊藤还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就已经意识到,如何制定宪法和如何让国会政治运作起来,它们其实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一部观念上、结构上再完备的宪法,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也可能出现意外的问题,甚至引发“宪法危机”。为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机,完成他的建国大业,伊藤事先做好了准备。
首先,他围绕“天皇”做足了功课。在中国传统的权力政治观念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任何有权力欲望的人的基本常识,它源于人们对“权威”作用的本能感知:“权威”有着加持或减损“权力”的巨大效果。伊藤博文对此当然了然于胸,而日本封建时代“天皇-将军”天然的政治结构,为他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发动明治维新的各路豪杰以“王政复古”“尊王攘夷”为大义名分,尊重天皇的权威和潜在的权力,这其实构成了随后创制宪法的共识和底层逻辑。在这种共识面前,前面提到的“明治十四年政变”中的大隈重信,可以说是有勇无谋,在政治感觉上甚至不如日本的普通民众。
天皇的这种潜在的角色,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伊藤目光如炬,他既要让这把利剑能随时展现锋芒,又要将其置于剑鞘当中,避免伤人;他主导制定的德国式立宪君主的宪法,就是这样的剑鞘。但新的问题是,如何让这把剑保持它的锋芒?本书作者描述了伊藤的想法:“伊藤在欧洲进行宪法调查时,学到的不仅是宪法知识,还有如何塑造符合宪法运作的君主(天皇)。符合宪法运作的君主不是专制君主,而是一个平时尽可能不干涉政治、在需要时对藩阀(行政权)内部对立进行调停,并在组成议会的在野势力日趋成熟之后,能对内阁与议会的对立进行调停的天皇。”(227页)
伊藤认为天皇必须接受宪法教育。为此,他先派遣天皇信赖的侍从藤波言忠亲自去德国学习宪法课程,时间长达两年多。1887年11月藤波回到日本,随即开始为天皇和皇后讲授宪法知识。同时,伊藤还邀请德国人莫尔夫妇,“让他们作为宫内省顾问,以德国等欧洲立宪君主国家为范本,对日本宫中仪式和制度进行改革”。事后看来,这是一种创造“天皇”的过程。
1888年4月,日本政府设立“枢密院”,这是专门为审议宪法、皇室典范等重要法律而创设的机构。伊藤为此辞去首相职务,出任枢密院的首任议长。5月8日,天皇莅临枢密院,举行开院仪式。然而,就在前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明治天皇感到盛怒的事件”:伊藤直到前一天才向天皇递交了天皇要朗读的敕语草稿,“这等于让35岁的天皇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即将颁布的敕语内容,仅仅是朗读伊藤的敕语草稿而已”。据说,天皇非常生气,宣布不出席开院仪式。这其实是明治天皇权力本能的反映。伊藤得知此事后,“诚惶诚恐立即进宫拜见天皇,并对自己未将敕语草稿详细上奏一事致歉,发誓今后绝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结局非常完美:“因为伊藤诚心道歉,天皇也消了气,并按原定计划出席了开院仪式”(231页)。
如上所见,这个“事件”在传记中得到了异常生动的再现,但它在历史叙事中的作用可不是“实录”一段插曲,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天皇必须出席枢密院的开院仪式,而他要扮演的角色也必须是宣读一份事先拟定的草稿!问题似乎出在“只是前一天”才拿到草稿的时间问题,这果然如伊藤宣称,是他自己疏忽吗?外人实在不得而知;不过,“诚心道歉”这种礼仪形式上最终解决了问题。经此一事,天皇对自己所接受的宪法教育,当获得了真实的感受。这或许是作为“立宪君主”的天皇的心智结构最终得以成立的瞬间:天皇亲政的冲动得到了驯化和转化。
在枢密院审议宪法草案时,伊藤对宪法草案的主旨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他说,欧洲的“宪法政治”在千余年前开始形成,人民并不陌生;但更重要的是,欧洲有宗教的存在,“宗教作为‘机轴’,深入人心、团结人心。然而日本的宗教力量相当薄弱,没有形成国家机轴。……在日本能成为‘机轴’的唯有‘皇室’”(232页)。诚然,日本没有欧洲式的宗教的存在,但天皇的存在足以发挥类似的功能。政治的智慧在于,为政者要基于既定的条件成就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抱怨条件的不足,或者全然不顾现实条件的约束而仅凭理念行动。
宪法生效后,伊藤将他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如何让国会政治健全展开的现实问题上;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面对藩阀政治家们几乎集体的反对,他毅然组建了自己的政党:1900年8月25日,他发表创建新党宣言;一个月后,他领导的“立宪政友会”宣布成立。伊藤期待为日本国民、为大隈重信和板垣退助等领导的在野党提供一种政党表率,让立宪政治健全地运作起来。伊藤的这一政治行动,得到了天皇的理解和支持;天皇甚至直接下赐巨额资金,供伊藤的新党使用。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明治政府的这种“伊藤-天皇”二元权力体制。
其实,从1890年第一届国会开始,在野党就充分利用了宪法赋予议会的法案审议权,尤其是对政府预算的审议权,展开了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结果,藩阀政权不得不多次依据宪法规定,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但长此以往,国会就将形同虚设,立宪政体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尽管明治宪法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议会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预算审议权,并在政治实践中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明治宪法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宪法。政党方面时常表现出的不合作的态度,让藩阀政权的政治家们大为光火,甚至发出了“停止宪法”的威胁。伊藤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信念的力量:他确信议会政治为文明正道,不会容忍他的建国事业偏离这个正道。
在伊藤的政府或宪法陷入危机时刻,“伊藤-天皇”这种二元体制的重要性显现了出来,天皇开始扮演“调停君主”的关键角色。比如,1900年10月19日伊藤以政党的身份第四次组阁后,引发了山县有朋一系的政府官员和贵族院的反感。他们联合起来,在贵族院一再否定议会通过的增税法案。伊藤于是向天皇寻求帮助。天皇心领神会,向贵族院下诏,要求贵族院议员“庙谟翼赞”,也就是为政时要考虑帮助天皇。贵族院接到诏书,自然不好违背,顺利通过了相关法案(485页)。天皇的这种角色,可以说完全是按照伊藤的建国剧本展开。
当然,天皇在明治宪法中的这种暧昧的地位,不能无弊:它为军人干政留下了通道。晚年,伊藤尝试将军部置于文官体系的控制之下,但很快以失败告终。军人的天职要在战场上展示出来,而越俎代庖,由他们来当政,难免荒腔走板。伊藤博文用一代人的时光建立了让世界感到惊艳的立宪政体,但他身后的政治家和军人们,也只是用了同样的时间,就将帝国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四 政治的真实品性
其实,追问伊藤博文何以成功,我们还间接回答了明治日本何以“成功”的问题。后者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重读明治时代的历史,我们多半还是会心生感慨:历史诚然有其自然运行的轨道,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在沿着各自的道路前行,而不可能发生长久的偏离;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的确会给后世提供经验和教训。然而,如同我们在伊藤的传记中所见一样,历史舞台中的那些个体,往往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心智结构,那是他们的激情、欲望和抱负自我实现的隐秘舞台。那么,这种历史人物心智结构的特殊性,是否意味着我们读史时抱有的获得普遍启示和意义的期待不合时宜?其实也并非如此。
伊藤博文得以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他洞察到了日本历史运行的必然轨道,并能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热情投入其中。明治维新以“王政复古”为口号,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立宪制中央集权制政府,这就是近代国家、近代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明治维新的政治家们高人一筹的地方在于,他们大都把握了这个文明的大势。但同样重要的是,维新政府事实上继承了此前幕府时代权力—权威的分配结构。在幕府时代,武士政治家从天皇那里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代理天皇进行统治;明治政治家能够迅速完成建国大业,名义上同样是执行天皇的意志。在这个意义上,伊藤博文主导创建的这个明治日本,还可称为“明治幕府”,而他自身俨然就是这一幕府的“将军”。因此,伊藤博文的明治建国事业之所以显得顺风顺水,成果斐然,其实深深得益于他所打破的那个日本传统政治结构。
另外,伊藤自身展现的独一无二的心智结构,成就了他个人“从边缘到中心”的跃迁。和他的同侪相比,伊藤展现了一个“为政治而生”的人格的全部属性。为政治而生,而不是靠政治而生,也就是说不谋求满足个人的私利私欲——无论是权力欲望还是物质利益,这其实是明治政治家群体的精神底色,但伊藤无疑表现得更胜一筹。如本书作者注意到的一样,伊藤对自己工作的公共属性,有着最高的自觉:他自始至终自觉自己是在为“天皇”效忠、为日本国家尽忠。在历史与政治认识上,反过来说或许更有启示意义:因为有了这个高度的“忠诚”观念,他才能获得超越当时派阀体系的支持,获得天皇近乎无限的信任,当然同时也获得了日本国民的认同。
那什么是“忠诚”?宋代新儒学的伟大代表朱子言“尽己之谓忠”,言“诚者实也”,又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四书章句集注》)。这可以说是“忠诚”的本义:一个人将个体的生命能量纳入作为“天理之本然”的正道与事业当中;他能时刻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为私利私欲所左右,所谓“存天理,去人欲”是也。如果说我们能在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获得普遍性的启发和认知,那么,儒学文明本义上的这种“忠诚”的观念、潜能和现实的呈现,可能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动的原因。
(本文为《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一书导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即出。)

李光耀 2009 年讲述中东、中美关系、未来世界格局

@yiqin_fu:因为阿富汗的事情,李光耀 2009 年接受 Charlie Rose 的采访又被热转。他 09、11 年接受了两次采访,讲到了中东、中美关系、未来世界格局、生育率等很多问题:

1)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 世纪前半段的很大一部分还会是美国的,但后半段美国需要和中国共享领先地位。领先位置可能还得算上印度,中印两国三百年前占世界 GDP 60%。

2)30 年后(也就是 204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肯定超过美国了,但人均还只会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要达到美国的生活、科技水平,需要超过一百年。

3)中国的长期目标是回到它历史的位置。中国和俄罗斯不一样——中国想做中国,不想成为“西方的荣誉成员”。当西方跟它说要做这样那样的时候,它想的是,我们存在五千年了,你呢?

4)中国不想改变其他国家。美国一直认为如果其他人跟他们一样,世界就会更好。我不同意这种想法。但如果美国非要试试,那就去试吧。美国过去这么想,未来也会一直这么想。

5)伊拉克、阿富汗是 “distractions”。“中国(也可以算上印度)恢复历史地位”才是本世纪最大的改变。阿富汗过去 40 年都没有国家,试图在那里建国是个 “distraction”。

6)中美不会有热冲突。”A subdued struggle for influence” 肯定会有,但中国需要美国市场、技术,需要年轻人留学、回国,所以中美关系会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之上。

7)美国有两个优势:移民带来才能,制度鼓励创新。

在移民问题上,他无法想象中国能吸引几百万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才。原因一个是中文太难了,另一个是外来文化不好融入。

8)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不可逆(”nothing can be done about it”)。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经济独立,不需要专注于生小孩了。他在另一个采访里说,女性接受教育当然是好事,我们不可能退回过去、不让她们接受教育。那么为了维持养老体系,唯一的方法就是引入移民。他鼓励逐步引入、筛选受过本科教育的人。

他在采访里还说了很多别的,例如他对东西方各位领袖的印象,很有意思。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多领袖都喜欢向他请教,他说 1)大家只是喜欢和他讨论,2)他八十几岁了,见得很多。而且他记得自己犯过的所有错误。

主持人问他是否曾希望有更大的鱼缸来实现新加坡奇迹,他说“把一块小玉雕琢精美很花功夫”。(“It’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a little piece of jade and craft it beautifully.”)

主持人问他过去 20 年(90 年代 – 10 年代)对世界秩序的思考有什么变化。他说他意识到“不可能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我从没想过苏联会那么快崩溃。我从没想过中国会那么快转变经济制度。这两件事二十年前无法想象,但后来都发生了。”

主持人问他是否开始思考死亡。他说是的,他反思了三个问题:人生是否有意义;是否让周围人以及受他决定影响的人过得更好;是否和家人保持了好的关系。他在这些问题上给自己 B+。他觉得够了。

在 2021 年听到这些话,我的感受是,那些能“预测未来”、“洞察趋势”的人,只是对当下和历史研究得够仔细。

2020西泠春拍 | 抱冬心,过春天:金农、康焘铭“冬心砚”【江南收藏•文玩杂珍】

图文:西泠拍卖

我们反而会在每个春天

都想起他

包括这一个最特殊的

在春天想起这个抱着冬心

宣称耻春的怪人

(金农自号耻春翁)

想起这个脱离技巧自由表现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有种错觉

金冬心究竟是历史上真实的艺术家

抑或是一个文艺史中被不断描绘的大主角

清 · 金农、康焘铭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

铭文:1.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印文:冬心先生

2.纸窗竹屋亦堪夸,笔砚精良处士家。农有薄田百廿亩,春来徧种好梅花。印文:金

砚盒铭文:百砚翁五十四岁小像。天笃山人康焘写。印文:石舟

出版:《张廷济砚铭底稿及砚拓册》,清代拓集。

说明:配康焘绘金农五十四岁小像紫檀木天地盖。

13×10.1×4.3cm

铭者简介:

金农(1687一1763),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号司农、吉金,冬心,又号嵇留山民,曲江居士。金农有砚癖,藏佳砚一百二十方,世称“冬心砚”,自号“百二砚田富翁”,又有百二砚田富翁自用印。他善制砚,也借砚抒怀,“平昔无他嗜好,惟与砚为侣,贫不能致,必至损衣缩食以迎之。自谓合乎岁寒不渝之盟焉。石材之良美恶,亦颇识辨,若亲德人而远薄夫也。”

康焘,字逸斋,一字康山,号石舟,晚号天笃山人、莲花峰头不朽人、茅心老人、荆心老人,钱塘布衣。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金农《冬心斋砚铭》记有《康石舟砚铭》:“日初出,鸡子黄,一夫不改其耕而天下康。天下康,田与桑。”

三朝老民像赞:在野胜似在朝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题冬心先生像》中说:“彼秃者翁,飞来净域,怪类焦先,隐同梅福… 忽共鸡谈,忽歌狗曲,或养灵龟,或笼蟋蟀”。金农的迂怪事迹散见于《国朝画征录》、《墨林今话》、《扬州画舫录》、《文献征存录》、《桐阴论画》、《国朝诗人征略》、《国朝书人辑略》…

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直到近代汪曾祺先生还在小说稿中,以金农式的幽默开了他“苏伐罗吉苏伐罗”(金农自取的梵语名字,意为金吉金)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人物画家康焘,为好友冬心先生作下这幅小像,转刻于砚盖之上。画中的“百砚翁”纤手拈须,布衣装扮,神态自若,时年五十有四。此时金农已经历康雍乾三朝,他首次入仕的期待因为老师何焯下狱而失路;雍正十三年重开博学鸿词科,吴兴知县裘鲁青向节钺大夫帅念祖举荐金农,应科之事却因雍正帝驾崩停辍;乾隆元年,金农五十岁,博学鸿词科又得重开,裘鲁青再荐,金农一无所获,顾首南归,自此常以处士自喻。

有趣的是,“金冬心”既是一个创作者,也是文艺史上不断被创作的对象。不仅别人用他来创作,金农本人也用。文以诚在《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中谈到,从纪实人像到“角色”的诞生,重要的是情境的描绘。相比忘年交罗聘给金农画的一些写真(包括非常有名的那幅其睡梦中偷拍式的作品),此砚盖上的小像,则类似于黄裳先生所得雍正刻本《冬心先生集》前的冬心先生小像,端庄平淡,形象丝毫并不像袁枚笔下那么怪,这应该是金农本人认可的“冬心”。这种仇英式的白描背后,却是有情境的。

这个情境,当然来自于金农本人题写的砚铭。

三体文人长术:砚铭作为一种文体

“纸窗竹屋亦堪夸,笔砚精良处士家。农有薄田百廿亩,春来徧(遍)种好梅花。”

这便是情境。纸窗竹屋、笔砚精良的处士之家,代表着“在野性”。梅花的好与坏,也就是宫野之别。金农是只画野梅,不表宫梅的。“在野性”代表了主体背后衬托着更大的环境,一种生命力需要依托的环境。明清之际,文人画主体地位确立,人们对题款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越了对技法的尊崇,品评学养格调的权重加大,从吴门、四僧到八怪发展为极致。

金农拥有着足以炫技的文学能力。二十岁即得毛奇龄赏识。他的《自作三体诗》用五、六、七言绝句作同一题,是真本事。诗文似歌似谣,得古乐府遗意,上可信手拈来地用典,下可随心所欲把民谣改编,兴致来了自谱曲词,还非得给宠物西洋狗取名“阿鹊”。

砚铭,则是他在格律之外的一种自由体写作。清代“文字狱”文化压力下,智慧的文人总不能在创作中自施禁锢。《冬心斋砚铭》在雍正十一年付雕,可见有传之后人之意,有韵无韵,散整结合,且多有反映民生之作。金农生活在清代前后交替之际,学术大环境是经学上摒弃了明代推崇的宋学,复兴汉学,确立了考据的学风。通过对金石碑版的收藏和鉴赏,金农建立起一套题画、铭赞文字系统,但毫无学究气。他以一系列纯净的、值得玩味的言说,切中读者心智,为某种历史的缺失提供注释。

乾隆二年金农《跋林吉人砚铭册》云:“三十年最癖于砚,自履所至,作韵语品定者百余种,为人铭(者)十之七,为己铭者十之三”。无论是为他人作,还是如这一方自留砚,金农对于砚铭的创作,都是高度自觉的,绝不为了补白草草应付。

在金农那里,“农有薄田百廿亩”的田,即砚田,虽薄,但潜藏无限可能。这些奇幻的、施加了铭刻的书写工具,期待新思想来驾驭,来浇灌。金农嗜砚,亦不避讳商业推广,号“百二砚田富翁”。金农、丁敬、高凤翰、黄树毂皆有砚癖。借用诚品书店式的文案——“没有商业,艺术家不能活。没有文化,艺术家不想活”,磊磊落落皆贤良。

考据学的兴盛为金石学、文字学的兴起带来了契机,深藏书法“复古”思想的潜流。与铭文匹配的砚铭的书法,也少不了“不要奴书与婢书”的变革思想。从一系列西泠拍卖往届呈献的精彩拍品中,我们得以发现金农书法在董、赵之外,自我生长出几种典型的样貌,也可让此砚砚铭在整个金农书法风格系统中找到相应的坐标:

八分隶书。金农称“吾师”者有二,何焯先生以及《华山庙碑》,二位老师或许是合一的。“华山片石是吾师”,他在三十以后开始临习,终老不辍。在学《华山庙碑》的同时,对郑谷口隶书的学习也没有放松过,今古融合,写出有自己意味的隶书。

临华山庙碑

此砚铭文即金氏写经体楷书,字形大小相间,章法错落有致,如音乐一般抑扬顿挫。其风格来源为古代佛门抄经体,可参照五世纪古吐鲁番写经本,在金农的诗集中也多次提及赏鉴古写经本,如“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这种肥体写经书法吸收了木刻版字的特征,其所发生的时间段,即小像边跋提示的在五十岁左右,又参以华山庙碑的用笔,有小楷的结体。

大小相间的写经体

至晚岁,他将肥体易瘦,与其楷隶作品之用笔相互渗透,楷隶之作用笔匀平,横竖粗细一致,金氏漆书经典的倒薤撇法在此并未出现。

用笔匀平的楷隶

倒薤撇法的漆书

行书亦有自身样貌

三种生命状态:稽留与昔耶,存在与时间

按照青木正儿的分法,金农生平分三个阶段:在乡时代,漂游时代,颐养时代。此方“冬心砚”则代表了漂游时代的尾声。

金农号稽留山民、昔耶居士。这些名号展示了对时间性的强调。金农其长年来“遍走齐、鲁、燕、赵、秦、晋、楚、粤之邦”,画无专师,仅梅花就学白玉蟾、辛贡、王冕、石门、扬补之、汤叔雅等,不为摹写其形,旨在追想古人;对“石文自五凤石刻,下于汉唐八分之流别,心慕手追,私谓得其神骨”。

人生是短暂的稽留,旅泊暂寄,什么是永恒的呢?梅花是被冬心寄寓希望的永生花。在金农眼中不是梅花不合时宜,而是春天不合时宜。遍种梅花不负冬之心,偏偏在春天代表起“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在金农熟悉的整个金石大文化系统和学科背景下,石,以自身接近永恒的特质,给梅以藏根之处,使她落瓣不沾尘埃。那些珍贵的铭赞,是一个“无有之人”在乌有之乡写下的、需要人们用心辨认的诗句。有时仅仅是为了生计,却维护着宇宙的秩序(改自诗人西川致博尔赫斯的文字)。

砚田是时间性的,是号召性的,也催生创作的。随着对士大夫祛魅,对庙堂尊贵的去势,我们与前朝文人的想象性关系也被打破。金农们一生的依寓、逗留、居住,不是空间上的游走,而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是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处士之家,不是一种现成的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金农说自己摇笔不已,当文人笔不摇,砚不研动,家也就不在,梅花也就落地了。金农的伟大意义在于,让我们放弃在尘世中寻找作者,敦促我们自己变成作者。

清拓本张廷济砚铭底稿及砚拓册中载此砚

此研亦录于《张廷济砚铭底稿及砚拓册》。是册辑录张廷济、赵之琛、方絜、张辛等人砚铭底稿及双钩稿十余种,并文征明、郑板桥、金农、高翔、余甸等砚拓五十余种,是极为难得的早期砚类原始资料。

在此,我们还想以金农式的突破,借用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作品来解读“冬心之砚”(注1)。博尔赫斯在著名的《小径分叉的花园》中有一篇小说叫《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文中的这位作家和金冬心是如此相似!

”他清醒地看到自己作品的试验性质,在新颖和质朴真诚方面有可取之处“,他又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满怀激情的,一如耻春翁。赫伯特·奎因起初因为读者不理解而苦恼,最终,他把作品、或者说写作的权力交给了读者,唯有参与写作的读者,才是其真正的读者啊!

奎因说“我不属于艺术,只属于艺术史”,仿佛扬州八怪不拘泥技法,而去从事理念性的革新,才有金农寿门“目空古人,展其遗墨,另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的优异成就(清秦祖永《桐阴论画》)。由此,我们得以借着“冬心”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人人都是作家,艺术能提供的种种幸福感中间,最高级的是创新。冬心砚前,一家之言即成一家之冬心。无中生有,却是现实之境。急就此篇,供君一哂。

曾记得一开金农砚铭书法,在冬心家乡杭州的西泠拍场,超过估价三十余倍成交(即上图漆书示例)。砚铭集外佳作既贵,何况名砚本尊现身!

春拍偏得冬心研,曲江野梅老杭州。

春之拍场,冬心故里,

敢争此砚者,又是何等自信自足!

注1:博尔赫斯的作品同样涵盖多个文学范畴,被称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他用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创作,以深刻的哲理见长。同样,他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漂洋过海,甚至同样对失明有着精彩描述。在《冬心先生三体诗》自序中,金农居然借一盲一聋两位老友的感受,来反衬自己诗作的高古绝能。

本文参考:

青木正儿《金冬心的艺术》、何连海《恋物与感怀 金农砚铭书法考略》、朱万章《金农书法艺术及行楷书砚铭册浅谈》、毛秋瑾《从敦煌吐鲁番写本看佛教信众与写经书法》、《扬州八怪全书 第2卷 金农 高翔诗文书画全集》、周欣《金农绘画题款艺术研究》等

《江南收藏》为原创手机微刊,文章采用CC许可,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转载请注明。

《江南收藏》现设 “艺苑集、文苑、梦想苑、艺术家风采、品牌机构、展览活动、知识库”七版块;知识库设 “玉文化、书画艺术、茶艺术、珠宝世界、文玩杂珍、陶瓷艺术”六项。“艺苑集”版块为 《江南收藏》日推特色版块,其余版块适时持续推送;“ 文苑“为《江南收藏》原创版块,欢迎投稿;2017年《江南收藏》新增“ 梦想苑”版块—-让艺术不再沉重,唯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