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再无“太子”

“俞永福”被再度重用。他的新身份是阿里互娱事业部的负责人,这也标志着这个阿里曾经的“太子”,在长达几年的游离后,再度回到了权力中心。

“太子”,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人的一个尊称。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颇具宫廷色彩的词汇,却成了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代名词。在时代发展的某个阶段,他们被人们寄予着转型的希望。辉煌一如BAT,概莫如是。

踏入19年,互联网的节奏感在进一步加快,滨海大厦的腾讯高呼“产业互联网”,风水之地杭州的阿里拥抱“商业操作系统”,帝都西二旗腹地的百度全盘押宝人工智能——“All in AI”,各家推杯换盏间尽显对未来趋势的笃定。

和移动互联网的“太子”打法不同,不论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执行,还是从下而上的用户驱动,如今的BAT更多的是以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考量,它们确信大船前行的方向,更自信自身所耕耘的赛道。

很难说清这是人定胜天的对立面,还是时代发展的属性使然,抑或是“往前看三百年,往后望三百年”的人才断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俞永福贝重启,但和当年相比,如今的互联网也已无太子。

1
“知道百度贴吧吗?”2004年,尚未成名的俞军问时任「一塌糊涂」BBS站务的李明远。彼时,21岁的李明远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广电编导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亦师亦友的这两个人为百度抢下了彼时除搜索流量之外的全部流量身位,贴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甚至是之后的O2O,这些明星产品成就了百度,也成就了李明远。2007年,刚毕业两年的24岁李明远成为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的第一位总经理。

期间,李明远出走百度2年,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对他的削藩下权。相反,在回归百度后,这位未至而立的年轻人开始了火箭一般地升职速度:

2012年2月,李明远担任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三个月时间从高级总监晋升至总经理;

2013年7月,李明远再次晋升为百度副总裁,成为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时年29岁;

2014年7月副总裁李明远晋升为E-Staff成员,即百度最高决策层,距离上次升为副总裁,仅不到一年;

百度太子,自此得名。在此期间,李明远主导了彼时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而这笔收购,却成了日后李明远走下神坛的导火索。

而在李明远春风得意之时,和他生命中有过交错点的另外一个人也同样开始声名鹊起。

这就不得不提李明远离开百度的那两年。

2009年,李明远离开百度,他的下一站选在了UCweb,任产品副总裁,负责UC乐园的搭建,主攻社交方向,当时力主吸引李明远入伙的就是俞永福。

如果纵观那几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在这几个巨头主要负责人之间,中间总有那么一根若隐若无的线做串联,裹挟着他们在某个时间段一齐向前奔,谁也不甘落后,但谁也不会抢先一个身位。

在阿里内部,俞永福一直是个“另类”。

没有花名,以“外人”身份一度掌控阿里整个收银台,入阿里一年半就成为阿里战略决策合伙人,每一个标签都成了这个“阿里太子”的真实侧写。

UC是他的成名作。

小插曲是,在UC正式被阿里收入囊中之时,所有人都在猜测阿里给出的价格,“至少比两个91值钱吧。”坊间传言。

诚然如此,在阿里上市的招股书上,人们看到了确切的数字——43.5亿美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阿里需要UC。

彼时,腾讯系的阅文集团已上市,阿里必须要有一个除电商之外的流量新抓手,来共同切这块蛋糕,而彼时具备被俞永福大刀阔斧加入各项功能的UC显然是最佳选择。

分享三个俞永福的太子剪影:

2014年6月,阿里宣布组建由UC浏览器等核心产品组建的移动事业群,俞永福任总裁。

随后,阿里收购的高德随后也将被装入移动事业群。可以理解为,高德创始人兼CEO成从武还在位时,内部已经有传言:不久他们将迎来一名新的负责人,而且这个人与他们一样是被阿里整合进来的。

再之后,前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又任命其为阿里妈妈总裁。

大权在握,这在阿里绝对是孤例。俞永福最大的特长是“善于聚合”。

前有进入阿里之前将十多个渠道类、工具类产品游刃有余地加入UC之中,后有大刀阔斧调整高德业务线,率领高德走上正轨。

与之对应的是一个不错的数字,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覆盖率分布中,UC手机浏览器以53.8%的占比位居首位。海外市场中,在印度份额超过41%,印尼超过28.5%。

一个标志性的数据是,UC浏览器的日活用户数超过1亿,这意味着俞永福终于完成了UC和阿里的整合,使之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成为阿里的一份子。

所以能看到的是,不论俞永福的位置怎么变,UC和高德始终还在他的麾下。

2
在百度、阿里都用头牌产品打天下时,腾讯正在尝试新的赛道——游戏。3Q大战给腾讯带来了开放和资本,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就在3Q大战的前一年,腾讯游戏的份额已经达到整个市场的20%。

吴晓波曾在《腾讯传》给腾讯下过这样的定义,“你无法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引领腾讯这座火山新一次喷发的可以理解为是游戏业务,它的掌舵人正是“腾讯太子”任宇昕。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任宇昕和李明远、俞永福不同。可以说,任宇昕一直在为腾讯的收入负责。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时,尽管同为外界公认的“太子”,但和李明远、俞永福不同,在任宇昕身上,人们很难觉察到任何有关政治、商场的气息。

曾经外界经常用三个50%来总结任宇昕的江湖地位:游戏收入占腾讯收入50%以上,占中国整个游戏行业的50%以上,其净利润高达50%。

尽管近两年随着游戏牌照的“横插一脚”导致各大游戏商的营收大减,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仍然是腾讯的主力营收点。

出身华为,任宇昕自带狼性。从PC棋牌工具类游戏到端游,再到大火的手游,任宇昕的每一步都恰到好处,精妙地捕捉到时代信号,成就腾讯。

从《地下城与勇士》到《穿越火线》,从《英雄联盟》到《王者荣耀》,每一款国民游戏背后都有任宇昕的影子,而也正是依托游戏业务,让腾讯有了丰盈的账面数字,进而保持着持续不断的竞争力和进化力,成为腾讯两大基石之一。

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他做事执着,为了挖到出身宝洁、拥有丰富高阶品牌市场管理经验的程武,他与之保持密切联系,并等待数年之久;他注重细节,在接触面试者时,往往通过一个人在做的一些小事来评判他在逆境中的一些选择;他奖惩分明,王者荣耀团队的巨额年终奖便是出自他手。

细心,大胆,敢闯敢拼,有格局观和大局观……一个细节时,在网上你很难找到这个人的负面评价,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他更像一个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护道者,捍卫着腾讯的四万亿疆土。

一位圈内人士曾这样评价任宇昕:

“这个人似乎不希望参与大企业的那种政治竞争,所以影响力受限,遇到内斗什么的就自律和退让。他的能量如果100%的释放,还大有可为。但大企业能给什么样的环境来给这种人释放,我不确定。不管小马哥是不是还在腾讯掌管大局,这一类人在公司里的地位就直接决定这家公司的往后的战斗力。”

或为将士,或为谋士,大抵如此。

3
2012年,《环球企业家》杂志有一篇报道,称曾有一个朋友这样形容李明远:他是一个有着传统价值观和完整世界观的人,有英雄主义情结。“他有很明显的特点是愿意push(推动)自己并带领别人走在前面,不管是成为先驱还是先烈,他愿意。”

这些评价在二次回到百度的李明远身上一一应验。

彼时,李彦宏将百度最为重要的移动业务交由李明远。如果从互联网的节点来看,百度确实踏准了时代的节奏,但方向和结果永远差一个执行的环节。

事实是,百度移动业务进展缓慢。大手笔拿下的91无线的收购并没有给百度送来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在2014年推出的直达号同样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更把一手好牌打烂的的是一度被外界看好的百度O2O业务在王兴的合纵连横下彻底出局。最后可以称之为移动化的,只剩一个百度地图。

旁观者看到的永远是这个项目的狂妄与可笑,当局者着迷的是为实现如斯狂妄的疯狂与骄傲。

回归后的李明远并没有如李彦宏所想为百度赢得一个漂亮的移动互联网列车身位。而彼时阿里有手淘站票,腾讯有微信特等舱,三家是齐头并进已无可能。

2016年,百度进行了距今最近的一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详细细节不再赘述,但这次架构调整对李明远来说却是一个下坡。架构调整后,李明远的汇报对象由原本的李彦宏变为了向海龙。

时隔五个月,在百度最重要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邀请胡歌上台体验百度大脑,台上胡歌和智能大脑合念了《青玉案》,齐念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台下的李明远,已不再演讲嘉宾之列,在这次大会上,他被安排坐在了离李彦宏最远的地方。

太子失势,一念一惘然。

雷军曾对俞永福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刘备式管理者”——具备完善团队、领导团队的能力,同时进退有度。

但再强的聚合能力遇到一团乱麻也终究是无能为力,俞永福的“太子生涯”在阿里大文娱的舞台上画了个逗号。2017年,俞永福正式卸去之前职务,担任eWTP投资工作小组,各种利害,无从而说。

早年中国企业家曾对俞永福进行了一次专访,俞永福给自己的定调是,“我就是永福,不会有任何人是我的老板。我是搭档。”

客观来说,俞永福为阿里带来了真正意义上除电商以外的流量和持续领跑的身位,在电商的边缘处建立起了更为柔和型的阿里竞争力,从UC到高德,这两款产品已足以弥补阿里之前的基因匮乏。

没人会忘记这个自始至终没有花名的人给阿里PC时代作出的贡献。

4
万家灯火下,几家欢乐几家愁。一如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一个悲情角色必然对应着一个苦情结局,交融之下定格终局。

在《甄嬛传》中,雍正皇帝和甄嬛关于杏花有一段经典的台词,这样写道:妾身并不喜欢杏花。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从春风得意到泯然众人,一瞬而已。2012年,李明远的生日愿望是,“我要买下一个岛,把它修饰得很好,让我的亲人好朋友还有我喜欢的动物们都住上去。”

如今感叹,远离互联网的李明远打造出了自己的孤岛,却少了应有了修饰和点缀。自媒体人阑夕曾一度感叹,“百度能做事的越来越少了,想管事的反倒是越来越多了。”

俞永福曾说,马云把他的梦交给了我。但他没说的是,他同样将自己的梦交给了阿里这个舞台。

“我还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对于自己,他给出的评价仍然很中肯。只是被“流放”eWTP却不是自己最初选择的圆梦之所。

不论是对当下掉队的百度,还是如今转型的腾讯,抑或是“江湖高手”阿里,在每一个转型节点都会有一个人被推到台前,接受时代和万千大众的检阅,不是他们,还会是别人。

他们都处于巨头们寻找下一个拐点的节点,在过去的互联网黄金时间里,他们既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引领了各自所在阵地的风云,以阶梯状、发散状被记录在互联网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

对于BAT而言,太子终究是是太子,就当时而言,这些人如无大功往上很难进一步,如无大过往下也可保身无虞。

结语
巨头之所以是巨头,是因为他们拥有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断臂求生的勇气,对于阿里、腾讯、百度都是如此。很难说清是时代成就了履历光鲜的“太子们”,还是太子们成就了那个时代。

前不久,王兴发了一条朋友圈。

1

这条朋友圈迅速发酵,被认为是王兴给蒋凡贴上了“阿里太子”的标签;对此,有人调侃:“在一个公司,想要害一个人就给他贴上太子、接班人的标签”。

太子已经不可能存在,这个称谓亦已成为路人避之不及的标签。于当下而言,上无齐头并进的天时,下无可以凭此依仗的架构,“太子”消逝自在情理之中。

但对于“太子”这个称谓,私认为应存一丝敬意。因为这个称谓对应的是真刀真枪、敢作敢当、勇为人先的一群人和一个时代。

三毛曾有过一句话,可以作为结尾,“天使来了人间一趟,但终究属于远方。”

来源:钛媒体

十年剑弩相逢笑,外滩悠悠望九州

01

招商银行并不是马蔚华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他先是从政,跟随伯乐李贵鲜,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是正厅级干部。

1993年,中国经济“三热”失控,李贵鲜被免职。马蔚华被委派到危机中心——海南,出任人民银行海南分行行长。可惜海南经济积重难返,海南发展银行因挤兑而倒闭,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倒闭的银行。

回顾银行倒闭的过程,高层领导认为不受约束的存款利率是吹大泡沫的重要一环——经济热的时候,高息揽储,疯狂放贷;泡沫破裂,出现坏账,还是高息揽储,拆东墙补西墙。

海南发展银行一度给出年化20%甚至30%的活期存款利率,让人惊掉了下巴,至此我国开始了存贷款利率管制。不过,初衷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政策却衍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银行们依靠存贷款利息差,“躺着赚钱”,大而不强。

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银行靠着存贷款息差,分享了远超其应得的利润,逐渐走进舒适区,成为改革的阻力。

90年代,银行是典型的“事难办,脸难看”。

利率管制,受惠最大的是资本雄厚,网点众多的大银行。招商银行1987才成立,是偏距深圳蛇口的地方小银行,照理说没有做大的机会。

但是,招商银行靠着新服务(比如90年代在招商银行窗口排队可以喝免费的咖啡和牛奶)和新产品(比如一卡通、信用卡),硬生生从大银行统治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了路人皆知的零售之王。

中国金融史上,整个行业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一共两次。第一次是来自招商银行,第二次来自支付宝。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技术带来创新,第二,用户体验至上。

02

2001年,身为招商银行副行长的万建华,接受央行的建议,筹建中国银联。三年后,中国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建立完毕。

就在此时,上海浦东松林路300号的中国银联总部迎来一位访客——马云。

淘宝网刚刚成立,网络购物应该怎么支付货款?马云希望能在银联寻求帮助。但是,这场简短的会面大概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银联拒绝了马云的请求。

阿里巴巴只能自己干了。回到杭州,筹建支付宝,为电子商务提供担保交易。核心理念就一句话:你敢付,我敢赔。

这事谈何容易,打造一个稳定高效的跨银行结算系统,银联这样的背景,都搞了三年。果然,2005年,马云又去了一次银联。

支付宝虽然担保交易,但是用户付款必须通过网银,很不方便。网银,即网络银行,不仅申请步骤麻烦(大多数银行需要用户本人亲自到柜台申领,并绑定U盾),而且使用步骤繁琐,付款失败率很高。支付宝和银行一家一家谈,心力憔悴。

相比之下,美国的PayPal就很顺利,凡是VISA和Master的卡组织成员,无论信用卡或借记卡,都可以通过PayPal进行支付,而不需要用户额外和各家银行签约。

马云想的是,银联能不能像VISA和Master一样,也支持一下支付宝呢?

这次银联还是拒绝了。

理由是,国情不同。欧美有健全的银行卡赔付体系,持卡人被盗刷再多金额,个人最多只需承担50美金。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因此,即使央行也无法从任何一家银行的卡里扣款。

又碰了钉子,支付宝再次空着手回到杭州,哼哧哼哧又搞了六年。

2010年,“快捷支付”横空出世,支付宝的支付效率空前提升,第一次有了国民级支付工具的雏形。

一直忽视支付宝的银行,突然开始重视。

传统银行业务,无非三个字——“存、贷、汇”。支付宝如今占掉了一个“汇”字,触发了银行和支付宝剑拔弩张的时代。

2012年,支付宝推出“货到付款”,用物流POS机付款,与银联正面驳火,这是小冲突。

2013年余额宝出世。这下,银行和支付宝有了大冲突。

“存贷款利差”的舒适区,算一算,银行已经躺了整整20年。存款利率被人为压低,老百姓存在银行的活期利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银行低息揽储,高息放贷,日子过得实在太舒服。

余额宝,一来让利于民,二来方便简单。用户拥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又有和活期存款一模一样的便利。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这样报道余额宝:再也没有理由把钱存在银行了。

这世上,的确没有比用脚投票更真实的意愿。到了2013年年底,几乎所有银行都发现,那些免费又好用的存款,突然不见了。

这下慌了。

2014年一开年,立刻动手。首先,各大行先后限额向余额宝的转入。随后,支付宝力推的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通通被管理部门叫停。

马云相当气愤,存款的是老百姓自己的钱,银行哪里来的权力限制老百姓支配自己的财产??

2013年,正是马蔚华从招商银行功成身退的日子。招商银行和支付宝,是陈旧、板结的银行业的两代挑战者。老马要向时代交棒了,看着小马正值骚年,既惺惺相惜,又暗暗较劲。

马蔚华说:第三方支付增长率100%,马云看到我趾高气昂。

很多人都记得,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但其实,支付宝并不是想取代银行。就像马云后来的解释,希望支付宝把老百姓搞富,而马蔚华帮助富人更成功。

03

中国的银行们实在太赚钱了,看一看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经济好也罢,经济差也罢,银行的利润要占到整个A股所有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一大块(仅仅四大行占到将近三分之一)。

难怪有人说,感觉整个实体经济在为银行打工。

银行要变革,谁都同意。但是身在舒适区谁愿意挪地方。

历次,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本意是通过银行,把流动性给到实体经济,促进就业和消费。但是政策C位的银行,或主观或客观地用所谓的“金融创新”绕过监管,把宽松出来的资金大量给到房地产。

一来,城市化轰轰烈烈,地产利润有保障。二来,地产商有土地和房屋做抵押。对比之下,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利润薄、抵押物少,是银行看不上的,还是做地产项目最省心。

硬生生的,世界500强名单里,所有地产行业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地产开发商普遍高负债、高周转,但是银行并不怕,地产商紧绷的资金链总会在下一轮地产涨价中得到缓解。

其实,银行的对手不是另一家银行,更不是支付宝,而是这个时代。

先是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后有“房住不炒”成国策,定调四年不动摇。配合治理数字化,监管能力已经大幅提升,银行的“舒适区”每年都在不断被压缩。

在衣公子的阅历中,地产开发商的CFO是所有行业内财技最强的。没有人比他们更能充分挖掘会计准则的漏洞和解释空间,把负债和权益来回腾挪,偷天换日。不过,经过十年交手,监管已经摸透了大家的小九九,如今别管你ABS出表不出表,永续债到底记负债还是权益,一律“全口径统计”。

2018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增速持续下降。今年的“三道红线”,成了地产商的紧箍咒。

那么问题来了,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闭着眼睛投地产,那么今金融机构那么大体量的资产,如今应该投向哪里呢?

用业内术语来说,这叫做“资产荒”——有钱,但是市场上值得投资的好资产不够了。

银行,终于被逼着走出舒适区,地产、政信、国企这些曾经高枕无忧的捷径,现在被时代一个个堵上。终于“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向西方的同行看齐,坚定地去做零售银行业务,去寻找实体经济里的中小企业。

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十年前,银行和支付宝剑拔弩张;十年后,双方握手言和,外滩大会上,频频拉手搞基。

这不是因为支付宝后退了,恰恰相反,是因为支付宝“得寸进尺”,随着花呗/借呗的推出,传统银行“存、贷、汇”这三件事,支付宝都占上了。

但是这一次,银行和支付宝站到了一起。蚂蚁招股说明书显示,花呗借呗的放款98%来自金融机构或者已经ABS。

在历史进程的梳理下,银行和支付宝各自的定位逐渐清晰——银行有牌照和资金,支付宝有场景、用户和风控技术。彼此互补。

04

中国的金融服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学界常用“每1000人拥有的银行账户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服务水平。中国这个数字是是19.1个,英国是97.5个,世界平均水平是52.4个。

我国金融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最大的战场,就是那群长期被银行忽视的民营中小企业、低净值个人用户。

这些俗称“小微业务”,是世界难题,他们的特点是单笔金额小、没有抵押物、信用水平参差不齐、借款需求使用时间短但是频率高。

显然,只有数字化,利用科技降低单笔贷款审批成本,利用数据分析借款人真实信用水平,小微业务才能真的做起来。

中西对比来看,世界一流银行已经在数字化上走到了前面。华尔街对科技的投入普遍在利润的10%以上,摩根大通目前有5万科技人员,其中包括数千名科学家。

事实上,论资产管理规模,中国商业银行遥遥领先,比如工商银行的资管管理规模常年世界第一,江湖得名“宇宙行”。但是在市值上,只排世界第五。市值第一的摩根大通银行,利息收入不超过50%,但是宇宙行的息差收入常在四分之三左右。

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定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银行论资排辈的文化,层层审批的架构,都是重大障碍。

这远远不是让技术部门开发一个APP,就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现在每家大行都有自己的APP,有些银行还有三四个。但是,下载量很高(去银行柜台办业务就会被要求下载),但是打开率极低。

衣公子听过很多银行领导的疑问:支付宝里的功能,我们银行APP里不是都有了吗?为什么用户不用我们的APP缴纳水电和充话费?

这正是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点——用户思维——在没有收入的前提下,先提供优质服务,换到忠实的用户群,如何获利以后再说。

银行地位高,资源广,做水电煤缴费几乎一蹴而就,但是为什么不早一点去做呢?

想一想当年支付宝做水电煤缴费,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去洽谈去接入,根本不赚钱,却赔进去无数人力和技术成本。现在,一来支付宝系统流畅操作便捷,二来用户用惯了,当然不愿意换到银行APP。

不用我多说,目前来看,银行转型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培植用户思维。而引导银行的公司文化、组织架构去迎合用户思维,更是一段任重道远的旅程。

由于时代的挑战已经来叩门了,越来越多银行选择先抓住支付宝输出的成熟金融科技,而专注发挥自身的金融能力优势,首先打好数字化战役的开局。

05

银行和支付宝的“爱恨情仇”,是观察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最好样本。

不要畏惧竞争,不要一有外来者,就上升到“敌我矛盾”。要相信竞争和开放是个好东西,而在历史进程的梳理下,各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再从“存、贷、汇”来看。

现在的余额宝已经是平台开放,除了最初的天弘基金,也支持别的基金公司产品。支付宝财富平台上,各家银行、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百花齐放。

花呗、借呗,更是典型的,支付宝的技术,加金融机构的资金。

银行也在和支付宝的“较量”中,奔跑向前,主动伸出橄榄枝。今年,“二维码互认”——用银行APP扫支付宝的二维码同样可以付款,反之亦然。

“存、贷、汇”三件事,狼烟不再,战事已平。

但是新的战斗已经打响。

疫情和经济环境,让无数中小企业和个体户雪上加霜。总理也说了,金融系统让利1.5万亿给实体经济。国民经济中数字化比重迅速攀升;银行“无接触贷款”,如火如荼。

银行“躺着挣钱”的黄金时期结束了,但是金融数字化,零售银行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就拿小微来说,小微企业除了贷款,还有很多需求亟待解决。比如,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工商部门已经有支持,小微企业的注册地址可以用集体挂靠地址。

但是,现行的商业银行开户管理办法要求,银行要核查开户企业的经营真实性,很多银行死板规定,银行员工上门核查,企业经营地址和注册地址要一致。别说贷款了,小微企业开户都很苦难。

还是,这些矛盾和困难都可以依靠引入技术的方式去解决,在扶助小微和控制风险上兼顾。
故事当然还没有完结。

后来,万建华从银联功成身退,出了一本书《金融e时代》。扉页上,马云的推荐语是:下一个竞争时代一定是在“云”上。互联网的商业玩家如何在云端“淘金”?金融家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续写传奇?

2020年,是银行特别的一年。五年前的2015年,商业银行新设网点数全年为7129个,到2019年下降到2047个。但是关闭的网点数,2015年全年是341个,2019年则飞涨到3512个。

没什么好幻想的了,旧时代一定一定是彻底的结束了。

数据、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新趋势会给金融带来什么样的革新?现在已经是银行和支付宝共同面对的课题。

这样看来,每一个规模巨大的商业实体,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而最大的敌人是这个时代。

来源:衣公子的剑 微信号:yigongzidejian

揭秘首个盒马X会员店

文|吴羚玮

编辑|斯问

去年8月,Costco中国大陆首家门店落户上海。伴随着1499元一瓶的飞天茅台,一夜之间,大家都知道了“仓储式会员制超市”这个名词。

作为Costco的中国信徒,名创优品的叶国富曾经说它“读懂了人性的本质,抓住了零售的本质”。无数公共媒体和自媒体从会员制、供应链、选品、定价等角度将Costco分析了个遍。

也有人从这个“最便宜”的卖场读到了一串零售密码。Costco开业之后,盒马CEO侯毅带着团队连续几天全场调研。两个月后,他们决定开始定制自有品牌。13个月,盒马就宣布将在10月1日开出自己的会员店。

上海已经集齐两大会员店巨头——Costco接下来还打算在浦东康桥开一家新店,而更早进入上海的山姆,已经分别在青浦和浦东北蔡拥有两家店,并计划在自贸区外高桥新发展园区开出第三家店。

9月28日,离盒马X会员店正式开业还有3天,盒马APP上已经有了宣传图,放出的爆款也是1499元一瓶的茅台。侯毅直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我们希望,今天与Costco、山姆正面交锋。”

image

Costco是极致低价的前辈,盒马作为挑战者,光凭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会员店”的头衔,并不对消费者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一个出生仅4年的零售新手,如何挑战做了37年的国际巨头?

另一个问题在于,Costco们崛起和成长的背后,是北美中产家庭数十年不变的稳定生活和审美趣味,但在消费品不断推新、生活方式瞬变的中国,这套模式是否依旧行之有效?

尽管Costco提供了人人都爱的低价,但它自从进入中国大陆后,一直被人唱衰:

有辆车才能购物的硬核购物模式,和越来越快的同城零售相比,优势寥寥;

一线城市越来越小的年轻家庭,以及追求“鲜”的上海人,并不喜欢囤一次够吃一星期的包装食品。

盒马号称要做的是一家新零售会员店。它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成了新零售标杆,新零售能在会员店的土壤上长出花来吗?我们去探访了位于上海浦东区森兰商都的盒马X会员店,也探访了Costco闵行店,希望能从它们的差异和共同点中找到答案。

image

集齐几大会员店的上海

如果从上海公认的城市中心人民广场出发,到27公里之外的Costco要花33分钟,盒马X会员店要略近一些,但也在20公里之外。

同样远离市中心,两座卖场还是不太一样。Costco附近没有公共交通,到那里只能开车。盒马X会员店,出门就是6号线洲海路站。对那些没有车,又想体验一下会员店的消费者来说,盒马更友好一些。

相比附近2公里内都没有居民区的Costco,盒马周边的基础设施更完善,过街是高档居民小区,附近也有几座新开业不久,处在招商期的商场,对面还有家永辉超市。

Costco像它在美国老家一样,在上海西郊拿地自建了一个方盒子。而盒马用了更轻的方式,租用了位于上海东北郊一座现成的商场,森兰商都。

image

只要路过,就很难忽视这里的盒马元素。商场外立面的主色调几乎都被盒马的深蓝色占据,广场放了一只巨大的充气盒马,多块指示牌告诉你:地下一层就是盒马。占地18000平方米的盒马会员店,比14000平方米的Costco闵行店稍大。

“这么大的场子很难找”,盒马商品采销全国总经理赵家钰说。但盒马会员店从选址到最后落成,在政府的推动下也只花了4个月。

此前,Costco亚洲区总裁张嗣汉曾经解释过首家门店落户上海的原因——Costco在天猫运营了5年,消费者集中在华东,上海消费者最多,其中闵行、浦东订单数量相当。

对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来说,上海的确是座爱凑热闹买买买的城市。对盒马来说,将大本营放在上海有政策方面的考虑。

除了去年深圳开出的盒马里,盒马所有业态的尝试都是在上海率先推出,成熟后向全国复制。2016年,盒马首店诞生于浦东金桥。上海试行“两证合一”,给融合了多种模式的盒马开了条绿色通道;2019年,早餐业态盒小马试运营,上海又一次对创新的餐饮模式放行。

几家商业巨头们聚集上海,背后是对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和消费力的认可。

image

极致性价比

在盒马,我们找到了3.29元一瓶的依云水,49.8元4升左右的椰子水,99元一瓶的黑皮诺红葡萄酒,售价都在市场价的一半甚至30%。

这样的折扣,过去很少在国内商超中见到。侯毅曾说过中国零售业的问题,其中一项在于国内零售企业没有沃尔玛、Costco这样的全球供应链。

经营了37年,Costco既有遍布全球的782家门店,也有遍布全球的供应商。它从不同产地直采,向品牌定制专有的包装,或贴上自有品牌Kirkland的标签。

这种减少中间环节,压低成本的模式,已经成为零售业无出其右的样本。

现在,盒马X会员店也在用相同的模式。

店内中心区,摆放了两排近10米长的坚果。混合坚果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产区,越南的腰果、美国的巴旦木和开心果、澳洲的夏威夷果分别从各个产地直飞到国内,再包装上架。

image

盒马的地址距离外高桥上海保税区仅3公里。X会员店近10% 的商品是盒马直采,从国外工厂直达外上海保税区,省去了中间批发商、贸易商和进口商的环节,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和采购成本。但目前,国外直采的比例只占10%。

像坚果的包装一样,店内不少商品外包装都标着“盒马MAX”,底下是一行小字:更大、更多、更好。这是盒马X会员店的自有品牌,占比超过20%。

image

店内更多商品来自此前盒马已经建起的供应链。盒马买手们在国内各个城、镇、村采购的商品,以及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的果蔬生鲜、猪牛羊肉,构成了店内超过50%的专供商品。

image

会员

Costco目前在全球拥有9900万会员。而山姆耕耘中国大陆20年,拥有300万会员。

会员的沉淀需要搭上运营和时间。但从盒马X会员的增长曲线和权益来看,它的数量很快就会超过前辈们。

2018年之后,盒马开始在上海率先试水“盒马X会员”计划,并在2019年推向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在目前开通X会员体系的8个城市,上海X会员数量将近50万。这也是X会员店瞄准的人群——他们粘度高,平均每个月在盒马上下单9次。

一年258元的盒马X会员费,除了能在盒马店铺享受到店领蔬菜,肉禽蛋奶券、换购等权益,也可以直接进会员店消费。对比之下,299元一年的Costco会员要更贵,而且使用范围有限——事实上,不少人办会员贵且麻烦,还专门衍生出了Costco代购这样的业务。

image

“我们的会员体系跟传统零售的会员体系的最大不同,其实我们是我们的整个会员生态”,赵家钰说。

image

线上线下一体化

第一次逛Costco的人,或许会惊叹于它巨型购物车的尺寸。巨大购物车的用意很明显:大分量的商品只有大车才能装下;大车能让你买得更多。

而盒马X会员店的购物车只有普通超市购物车那么大,似乎没打算让人在超市里多买。猜测这是因为,在盒马,大型购物车没有那么必要。

image

盒马做的依旧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意。

“线上线下一体化”,这个词已经变成商超们的标配,各家超市都在谋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时,Costco的确显得另类。

“不做电商的Costco,在中国还有机会吗?”它是很多人唱衰Costco中国之路的原因。但我们并不清楚这是它的执著,还是只是没来得及将电商业务拓展到中国。

Costco在美国做了一个自有APP,对门店周边20分钟驾驶范围内的居民提供当日达服务。在其2019年财报中,Costco计划于2020年将电商业务拓展到澳洲和日本。

相比之下,盒马X会员店在越送越远:扩大了3公里范围内、1小时达的配送范围,覆盖浦东区距门店约20公里,杨浦区距门店约15公里的范围,半日达。

盒马正在走出3公里。事实上,盒马今年5月在天猫上开旗舰店,也是为了走出盒区房,覆盖更多用户。

虽然看起来只是履约方式和送达范围的变化,但对于一家主营生鲜的店铺来说,最大敌人是距离和时间。

盒马天猫店虽然也主打生鲜,但对品类结构做了大量调整——线上只能卖更容易运输的时令水果、蔬菜和粮油米面等,没法卖绿叶菜,更不会上架活鲜。

而盒马X会员店,升级了配送车和配送箱,还同时采用了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冷藏汽车直接到家,一种是由会员店送到用户附近的门店,再由配送员配送。

image

盒马能更懂中国人吗?

沃尔玛20000个SKU,Costco不到4000个SKU。后者做的显然不是大而全的生意,而是各个品类中瞄准了中产家庭们的生活需求,精选了品牌。

相比之下,盒马的SKU更少,仅有1500个。Costco拥有的轮胎、眼镜、书籍等品类,都没有出现在盒马会员店中。它依旧以食品为主,还有部分家庭清洁用品和个人洗护用品。

更广谱的品类,代表着拿下选品和供应链的难度,盒马很难在几年内追平一个深耕多年的选手。但对中国市场不那么熟悉的Costco,为它释放了一些窗口。

对一家跨国企业来说,本地化是件难事。Costco的财报就将”错误估计消费者需求“列为几大经营风险之一,因此它会在门店内不断试错。

如果你是Costco的长期观察者,就会发现它在不断调整货架上的商品,撤走那些国人们不太感冒的品类,换上更有吸引力的本土品牌。

image

「电商在线」在探访Costco的过程中,发现它在过去一年中,做出过不少本地化的尝试:夏天卖东魁刘杨梅和桂味荔枝,中秋前夕则摆出了阳澄湖大闸蟹和台湾凤梨酥。在冷藏室的货架上,也会放上些菌子季节的”爆款“野生松茸。

image

(探访Costco时看到的细节)

这种经营调整花去了Costco不少时间。

而向来自诩“更懂中国人的胃”的盒马,将品类做得更细致,也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迎合了上海人的心理。总结起来,是本地化、小包装和引领生活方式3个关键词。

Costco的明星产品是可颂和烤鸡,盒马也有。但大闸蟹鲜肉月饼、蝴蝶酥、笋丁烧麦这种非常”上海“的吃食,也只有盒马才能找到。

image

Costco内的帝王蟹和波士顿龙虾已经被封装好,按照统一价格出售。消费者不需要称斤,可以直接放进购物车里,省掉了几步购买流程,超市也能减少人力成本。

image

(探访Costco时看到的细节)

但在盒马的海鲜区里,依旧延续了之前的”活鲜文化“,在水产箱里养着帝王蟹和龙虾。

image

除了已经在运营活鲜的能力上沉淀下来一套方法论,赵家钰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人爱讲菜场文化,其实大家都喜欢买新鲜的东西。盒马在服务消费者的时候,希望我们的门店是能够最懂中国消费者的,能够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味觉。“

image

尽管和Costco一样,盒马也用了大包装,但它的大包装里,都有独立分装的小包。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独居青年和小家庭的趋势越发明显。不少逛过Costco的消费者,空手进出,就是因为尽管大包装便宜,但也容易因为小家庭消耗不了,造成浪费。

盒马会员店还没有正式营业,不少有机生鲜都未上架。但你会发现整个会员店中,“有机”商品占据的比例依旧不小。

image

在门店其他地方,你也会发现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萌芽。原来的家庭清洁用品,大多会在洗衣粉上进行创新,开发出洗衣粉、洗衣液或洗衣凝珠等产品。但是当更多人住进高档住宅,用上烘干机以后,盒马推出了烘干机的香片。

“盒马做的不是SKU的宽度,而是一种深度”,赵家钰这么解释。

同一赛道的选手,对一座城市消费市场的解读,难免会被拎出来比较。

侯毅在此前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说,”未来一两年里,盒马商品至少50%是外面买不到的。“

但实际上,如今的零售行业中,已经很难出现真正稀缺的商品了。供应链是Costco成功的秘诀,打磨也需要时间。但是,当零售商们越过了时间的门槛,一件商品就容易变得”你有我也有“。

真正稀缺的,其实还是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来源:电商在线 微信号:dianshangmj

互联网不会放过上海

我去了今年的外滩大会,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谁说上海怎么没有互联网,上海现在全都是互联网。不仅有,而且上海拥抱互联网的速度和力度都超乎想象。

我在外滩大会上看到了上海的野心和能力,更看到了技术的绽放。如果多年以后回顾中国互联网史,外滩大会的举办,或许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外滩大会展现的,是上海在金融和贸易之外的,第三个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科技。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和互联网科技本来就是一体的,金融中心,当然也应该是互联网科技中心。

这一代的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开始拼杀存量了。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应该是两个核心竞争力,一个基础设施。这些,上海都占据优势。

互联网的下半场,上海或许是主战场。

第一个核心竞争力,是出海。

互联网的未来增长方向,一定是由内向外的,也就是由国内市场杀向国际市场。中国互联网的前二十年,主要是靠几乎空白的国内市场喂养起来的。

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依靠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的庞大流量红利,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拼命做增量,本土市场就足够各大互联网公司慢慢瓜分的了。

但是到了现在,国内入网人口增长带来的流量红利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也进入到了存量市场的肉搏战。在蓝海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以各自慢慢游泳,但是在红海里,一不留神就会被对手打死,把红海染成血海。

企业想要破局,唯二的选择就是下沉和出海。

做下沉不局限于你在哪个城市做公司,但出海对城市有巨大的要求。

一方面,国外仍然有大量的互联网潜在用户,比如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有大量人口正处在类似十几年前国内互联网前期的状态。在国内流量枯竭的情况下,出海将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复刻增长奇迹的唯一选择。走出去,是持续获得增量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欧美市场是巨大的内容消费市场。

根据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的中国出海企业赛道分布,游戏是出海企业的主赛道,而文化娱乐则是第六大赛道。

欧美市场有成熟的内容付费文化,中国企业用符合外国人的心理,外国人的思维模式的产品,去开辟海外市场,赚成熟市场的钱,是中国互联网的下一步大趋势。

而出海,需要互联网企业懂海外有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又要什么。

上海,从江南小镇到“十里洋场”,再到亚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说到国际化,上海就是国际化的代名词。如果你做内容出海,上海会有非常大的势能在这里。

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集群。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由虚向实。服务于个人生活场景和工作娱乐的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而服务于产业内部优化连结的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是互联网普惠到个人,并且深入到普通人生活的一次节点,也是消费互联网的巅峰。

但当每一个普通人都用上消费互联网后,其实上半场的20年,就已经过去了。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初期,很多人习惯于把互联网称为“虚拟经济”,在当时互联网企业想要赚钱的核心模式,是提供信息给用户。从虚到虚,一切都在线上完成。而到电商崛起的时代,一个互联网企业背后,可能就是实体经济中的一整条产业链。

到了今天,搜索,电商,社交,个人在互联网上的基本需求已经被前代三巨头奠基。娱乐,餐饮,出行的生活场景需求也被新一代三巨头填充完毕。但是产业在互联网上的需求,仍然在探索之中。

在未来,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到5G,再到制造业产业链层面的各种相关问题,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巨头。

下一代三巨头仍然在酝酿之中。

但是可以想见,需求主体越多的地方,也就是产业聚集密度越大的地方,越容易吸引和催化这样的巨头诞生。

产业互联网必然要诞生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更需要依托于繁荣的制造业。

而产业集群,向来是上海的传统优势。过去长三角地区几乎托起了半个中国制造,而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它们还将哺乳一个个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说,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从物理上的硬链接向产业带软链接迈进。科技就是最大的加速器。

一方面,临港的面积大,企业多,可以提供服务的对象丰富。另一方面,临港的企业包含民企国企外资合资企业跨国企业,相当于一个种类丰富的练兵场,可以锻炼为多种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的能力。最后,在临港有大量前沿的尖端制造类企业,这样的企业会更乐于接受工业互联网这样的新兴产业,而且它们大多本身就有互联网监控生产的基础,适应起来也会更快。

尤其是上海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龙头,可以影响到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

而这片区域,正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产业互联网最肥沃的土壤。

在消费互联网的时代,上海确实没有讲出一个动听的故事,但这并不是坏事。

上海这座城市从来是极端务实的。你和上海人讲故事,上海人会说你在拉杠。务实的上海互联网,搭配上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工业基地,天然适合互联网赋能实业。不拉杠,不霍胖,踏踏实实做事情,上海互联网不喜欢讲故事。你和工业讲故事,工业会告诉你什么叫事故。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里,不需要故事。

一个基础设施,是产业红利和政策底蕴。互联网的下半场,打的是阵地战。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的上半场是一场遭遇战,大家比的是谁的反应更快,那么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一场阵地战,总体战,全面战。要拼的,是资本,是贸易,是政策,更是核心人才。

没有充足的资金,大笔的投资来源,互联网企业怎么烧钱。没有快节奏的金融效率,根本不要谈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也是互联网,需要有互联网的速度。

说到烧钱,上交所的科创板微微一笑;说到金融结算速度,上海一直是全国金融中心。产业互联网还需要依托发达的贸易基础,贸易的一半是物流,尤其是需要深水港,产品和原料可以在国内外频繁进出口。

作为中国海岸线的中线和长江的入海口,上海是长三角工业集群的贸易中转之地,从上海本地的港口,到江苏昆山和南通,都可以算作上海贸易的辐射之地。

尤其是在南通新机场落地、北沿江高铁规划建设后,未来长三角城市群的贸易会更加便利。

再捋一下政策,上海对互联网的政策扶持是给便利,给实惠,但是不玩微操,交给专业的人自己去发展。

2016年,上海发布《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意图通过推动互联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此时上海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重要性。

2017年,上海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上海制造”的重要战略,出台“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三年行动计划》。

这是“工业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初次亮相,这也是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节点。

2018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同年,有超过60家上海工业互联网企业获工信部认可,11个项目获工信部专项支持,占全国12%。

全国的工业互联网菁英,正在往上海富集。

2020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12个发展重点,从互联网金融到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再到在线医疗和在线教育,无所不包。

互联网从未在政策层面上,与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结合得如此紧密。

同年,中国工博会首设CIIF信息技术奖。该奖的目的,是表彰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亲自为获奖的京东工业品、中移信息通信科技、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阿里巴巴等8家企业颁奖。

这些获奖企业来自北京、青岛、杭州,但能够认证它们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地位的,是上海。在这个领域,上海已经证明了自己独一档的地位。

最后就是人才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需要大量的核心人才,而上海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是空前的。

一方面,上海自身具有华东地区超过一半的大学,本地人才造血能力不弱,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前三的人口洼地城市,还在不断吸纳全国各地的核心人才。

尤其是今年上海户口放开正式实施,这就是在出全力抢高端人才,尤其是互联网科技的核心人才,上海肯定不会把他们放走。

一个城市需要自产人才,但不需要做到人才供应完全自给自足。

它只要用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更优质的工作机会和更实惠的政策,甚至是更快的网速、更大的带宽,把人才抢过来,并且留得住,那就可以了。

把资本、贸易、政策、人才这些方面做好,就像一个地方有了土壤阳光和水,种子落下,大树就会自然而然长出来。

而且以上海优秀的产业基础、贸易基础、人才基础和消费基础,腾飞其实早就开始了。无数大树正在无声中生发。

最终,它们会自己长成一片森林。

过去很多人先入为主,觉得上海是互联网荒漠,然后对荒漠的成因进行各种骚分析。

有人说上海没有互联网因子,有人说上海的城市文化太保守,天然诞生不了优质的互联网企业。但这里面都有一个误区,所谓的上海互联网落后,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前五名的省和直辖市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

支付宝、盒马、饿了么、哔哩哔哩、小红书、携程,这些都是在上海起步,发展,壮大的“本土企业”。

而如果把在上海有分支机构和业务的互联网企业都算上,这个名单会拉得非常长,包括各路跨国企业和国内大厂。Google,微软,IBM,特斯拉,思科,英特尔,AMD,EMC,SAP,PayPal,eBay,英伟达,这些外企都在上海有分支机构。

阿里的大文娱,蚂蚁的国际化业务,阿里平头哥、网易的暴雪合作部,也都放在了上海。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无论这些大厂来自哪个城市,都不会忘记布局上海。就凭上海发达的消费市场、优秀的基础设施、宽松的政策、独特的城市特点跟魅力,就是各路互联网诸侯的兵家必争之地。没有哪家互联网大厂会忽视上海。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有野心的公司,可以忽视上海。

清华大学有个博士袁晓辉对全国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分布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口径是该城市获得的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

从1999年到2015年的时间里,拿到投资笔数最多的城市是北京,这毫不意外,毕竟中关村外号是中国硅谷,但是拿到投资笔数第二名的城市,其实是上海。

在投资金额上,第一名是北京,第二名仍然是上海。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证明上海互联网落后,大家所谓的掉队,只是声量问题。但是在外界的感知里,提到上海,想得起来金融,想得起来贸易,就是想不起来互联网,这也是事实。

这就非常诡异,明明在全国互联网城市中稳居前三,上海互联网为什么一直不显山不露水?

原因很多。

工信部评选了几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上海企业入选的比例大多在1/5,在数量上仅次于北京,看起来非常强悍。但在百强前十的互联网巨头中,上海企业寥寥。缺乏一个体量上的巨无霸企业,是上海互联网声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虽无一超,但有多强。上海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是百花齐放式的,分布在各领域,服务于各行各业。

上海互联网从来不是荒漠,也从来不曾落后。声量小,无非是在消费互联网的声浪里没有掺一手,加上缺了一个招牌式的顶级企业,所以相对于上海的另外两个标签而言,显得没有那么突出罢了。

但是在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中,上海互联网正在借助以上优势,补齐最后一块短板,成为与金融和贸易并立的第三大产业。

今年的外滩大会只是开始,未来的外滩大会,将会成为全球前沿金融科技产品的交流、展示平台。

来源: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半佛仙人

中国最尴尬的饮料寡头

来源 | 新商业要参(ID:xinshangye2016)
文 | 黄晓军

你楼下便利店的货架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老百姓们感知不到的生死交战。

如果不考虑品牌因素,你顺手到货架拿一瓶可乐时,会选择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

为了打造这第一印象,两瓶可乐早就在暗中较劲儿。比如同样是3元价格的500ml装,百事可乐的瓶子设计得更粗,这会让消费者认为它装得多一点。

假如是重庆市场,百事可乐旁边还会紧挨着天府可乐。

在他们的委托生产商明细中,百事可乐委托的生产商,是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合资的重庆百事天府;但天府可乐委托生产的却是重庆郊区一家厂商。

很少有人会去看这些信息,所以那些货架背后的商业战争也鲜为人知。

就像这两年便利店里出现的红牛。

打麻将到深夜的年轻人,只是想着“困了累了喝红牛”,哪里会去琢磨货架上是不是原来的红牛?

同样的金黄色灌装、同样LOGO设计,喝起来口感几乎没有差异,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红牛饮料。

1

最相近的,就是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红牛安奈吉饮料。

这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才是95后从小喝到大的红牛,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中国红牛。而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红牛安奈吉饮料背后的公司其实是泰国天丝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喝了35年的中国红牛,其实并没有再标注商标标识®,而泰国红牛两款饮料都有标注®。

中国红牛与泰国红牛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两年泰国红牛似乎在围剿中国红牛?在这个超600亿的功能饮料市场,中国红牛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一部红牛商业史,开始在货架的方寸之间铺陈开来。

01
中国红牛
打败可口可乐的营销大佬

红牛源自泰国。

据称1966年,泰国曼谷要举行第五届亚运会。为了搞好城市形象,城建工人日夜连轴工作,并开始用香烟、咖啡等提神醒脑。

看到这个需求,泰籍华人许书标特别研制了一款功能饮料,并以印度野牛的形象做了LOGO,取名红牛。

之后,许书标的公司泰国天丝负责销售这款饮料,一经上市便成为了当时泰国的饮料爆款。许书标回忆,这为他当时每天带来1100万泰铢的收入。

image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看着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日益增长,许书标打算将红牛带回中国市场发展,还在祖籍海南建了工厂。

但没想到,咖啡因饮料拿不到政府批文,许书标无奈放弃。

到1995年,一个叫严彬的中国人找到许书标,希望泰国天丝授权红牛的商标许可和原材料供应,自己在中国搞生产和经营。

当年腊月三十,央视春晚在全国人民的观看中打了一个广告——“红牛来到中国”。严彬仅仅凭借这6个字,正是成为了中国红牛之父。

这也体现出了严彬的营销才华。

当时市面上最见效的营销,就是电视广告。

豪投6666万元拿下央视“标王”秦池,泥石流一样播报“羊羊羊”的恒源祥,以及后来割了一茬茬韭菜的背背佳等,都是电视广告这个传播红利下的幸运儿。

image

红牛在中国亦是如此。当年,“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渴了喝红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红牛”……这些洗脑广告语一夜之间抢占了国民心智。

这个时候,红牛的目标人群不再是加班熬夜的倒班工人。驾驶员、学生、企业老板、白领以及其他夜生活人群都在喝红牛。

近些年,红牛的广告词又变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image

这其实并非严彬的杰作,更多是搭乘了奥地利红牛的“顺风车”。

早在1982年,到泰国出差的奥地利人马特希茨急需倒时差,经人推荐,买了一罐红牛。后来,马特希茨找到许书标,两人分别持股49%,于1984年创建了奥地利红牛公司。

通过这样的合伙模式,奥地利红牛布局接近170个国家及地区。

奥地利红牛的营销玩法,就是极限活动赞助。主流体育赛事,以及跑酷、跳伞、滑板、漂移、冲浪、自由式山地车等,几乎都能看到奥地利红牛的身影。

中国红牛刚好可以借势奥地利红牛的品牌影响,通过翼装飞行等视频和一句“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让所有国人以为网络上那些营销全是中国红牛做的。

到2015年,中国红牛在丰富的营销下实现了230多亿的营销。这一数据,直接超越了当时的饮料界扛把子可口可乐。

02
死无对证
输掉了一场37亿的官司

超过可口可乐这种事,一定是短暂的。

到2016年,中国红牛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当时,中国红牛裁掉一线业务代表;裁掉县级办事处;还要关闭四个工厂。

这一年,泰国红牛找上门来。对方表示,红牛的商标授权已到期,中国红牛如果继续使用“红牛系列商标”生产、销售产品,侵犯了泰国天丝合法权益。
为什么会这样?

回想1995年,41岁的严彬和72岁的许书标是忘年之交,两个从一线基层打拼而来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当时,严彬和许书标签订的协议是,在50年经营期限内,严彬负责生产销售,而许书标通过向红牛中国销售原材料、提供工艺配方获取利润,确保50年内中国红牛是大陆独家。

但问题是,当时中外合资企业登记政策规定的最高年限是20年。严彬认为,那就是先登记20年的商标许可协议,之后再延期。

image

50年期限的合作协议看似铁证

但到2012年,年近90的许书标病逝。其子女很快翻脸,表示从来没拿过中国红牛的分红,并控诉严彬把合资公司的业务,偷偷转移到他个人名下企业。

尽管严彬拿出了50年授权协定,还在声称20年内支付了近40亿的品牌使用费,但许书标这一走都被带走了。

双方争议走上法庭。

2016年9月20日,红牛泰国的一次董事会决议免除了严彬在红牛中国的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身份。

此后三年间,双方在国内引发诉讼战,相关案件已超20起。

期间,中国红牛诉请确认红牛系列商标为其单独所有,或与泰国红牛共有,要求泰国红牛承担广告宣传费37.53亿元。

但到2019年末,北京高院没有确认中国红牛对17个商标的合法权益,其让泰国红牛支付37.53亿广告宣传费用的诉讼请求也予以驳回。

image

今年7月,中国红牛再次向法院要求确认中方对“红牛系列商标”享有所有者合法权益。

但结果北京高院判决驳回了红牛的全部诉讼请求,确认了“红牛系列商标”的权属状态是明确的,均归属于泰方(天丝集团)所有。

中国红牛败诉了。

9月初,泰国红牛的许氏家族成员、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首次发声。

其表示,泰国天丝方面正在北京市怀柔区筹备新建一间饮料加工厂,用于未来产品的生产。未来的工厂股东构成方面,或将和怀柔政府方合作。

同一时间,六个核桃背后的运营公司养元饮品股价上涨,创逾一年盘中高位。原来有消息称,泰国红牛旗下的“红牛安奈吉饮料系列产品”交由养元经销。

这也就有了货架上傻傻分不清的三罐红牛,中泰双方的市场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03
弱肉强食
全面围攻中国红牛

《Energy Drinks in China》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红牛依旧以57%的份额独占鳌头,接近第二名的4倍。

但相比2011年独占市场87%份额,中国红牛这10年里足足丢掉了30%的市场。

这相当于2个东鹏特饮了。

东鹏特饮是一款本土功能饮料,被视为山寨红牛。今年4月,东鹏特饮发布登陆A股的招股书显示,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5%,居于行业第二。

紧随其后的,是乐虎、体质能量、XS等国内新兴功能饮料品牌。

image

这其中,市场份额达到4%的战马,其实是严彬自己打造的新品牌。

战马一度被视为红牛备胎。有消息称,严彬仗着经销商对红牛进货的依赖,规定经销商每年必须购进1万箱战马,没人敢得罪他。

于是,战马成了中国销售额最快突破10亿的功能饮料。但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红牛销售223亿,战马只有13亿。

除了泰国红牛的干扰和国内跟随者的死缠烂打,中国红牛还被几个海外品牌虎视眈眈。

2014年,奥地利红牛(Red Bull)进入中国市场。这期间,他们没有市场推广、没有品牌营销甚至没有渠道拓展和团队扩张,似乎在等待红牛被群狼围攻的时机。

2016年,魔爪(Monster)更是借道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这款功能饮料在美国就是红牛劲敌,当地市场魔爪占比39%,仅次于红牛的43%。

2017年,燃力士(Celsius)入华。这款不仅拥有普通功能性饮料优点,还能帮助身体燃烧脂肪的饮料,当年获得了李嘉诚3000万美元投资,并登陆了纳斯达克。

如果一个中国红牛倒下,这里有超过一半的市场空白需要填补。

国内外功能饮料就像一群鬣狗,正尾随在这头受伤的野牛身后,坐等它倒地不起。

来源:创业家 微信号:chuangyejia

MCN早就不是单一的流量生意

品牌投放升级、直播带货、供应链……MCN早已经不是简单的流量生意。面对市场变化尤其是疫情过后的发展态势,大眼文化集团营销副总裁郭旭就多年广告媒体经验、MCN生意逻辑做经验梳理。

MCN是个流量生意,但简单的流量买卖已经不合时宜

MCN确实是一个流量生意,只不过现在流量生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之前做MCN,最简单的生意逻辑就是养自媒体账号形成私域流量矩阵,把自媒体账号通过广告售卖方式卖给广告主,所以是一个流量直接买卖的生意。

只不过MCN的生意跟早几年做互联网广告生意的区别就是:MCN以自媒体账号为基础,做精细化运营,广告变现的逻辑是依靠自媒体特性和自媒体流量买卖。这时候市场是热捧的。2016——2018年,只要是大流量自媒体账号广告几乎不断。当时有单独的账号,也有MCN做打包整合。发展逻辑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自主孵化,另一种有资金背景的大机构,直接签约账号售卖。早期MCN生意撑起了很多公司。

随着市场的变化,尤其是2020年疫情过去之后,MCN生意变得不再简单。很多靠流量起家的MCN都在讨论未来的生意模式。简单的流量买卖已经不合时宜,因为目标客户需求及市场操作行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体可分几类。

第一类TOP品牌。像宝洁、雅诗兰黛、奥迪汽车等大TOP品牌总体预算在收缩,整个预算分配更多向新媒体带转化的账号倾斜。这两点导致以前简单的我有账号就能卖出去的空间变小,至少在TOP品牌中呈现的总盘子变小,被很多新涌现的账号分流。尤其是哪个新哪个火,TOP品牌会去跟风,以前有微博账号的、营销号的MCN机构,能分到的市场份额就变小了。

当然也有新的品牌产生,像一些电商类品牌。它们在疫情期间受影响小,预算反而稳步增长。但是电商品牌预算制定之初就跟ROI紧密相关,与实际产生的短期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他们看重MCN公司能否匹配到这块需求。

还有一些新兴品牌,所谓新兴品牌更多是基于互联网电商产生的新品牌和网红品牌,这些品牌的预算有特别大的指向性,就是要求迅速的爆发。迅速爆发首选头部流量账号、流量明星号。在账号筛选上对爆发力考核严格,因此会对上千家上百家的MCN,成千上万的账号做精挑细选。

当下MCN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流量质量、流量转化率

基于市场变化的大前提之下, MCN需要进一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解决流量质量问题,第二是保证足够好的转化率。流量转化率是非常重要的,MCN培养出流量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在现在比较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取得生存的机会。品牌客户或者是电商的机构需要采买流量的时候,也倾向要采买有流量质量和转化率的账号。

解决流量质量的问题本质:解决流量直接买卖问题

解决流量质量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解决流量直接买卖或者自媒体广告售卖问题。为什么?其实TOP品牌的日常投放确实还有余量,而且新兴品牌想做知名度的爆发,也需要做大曝光、强曝光、快速曝光的品牌广告,所以说市场对于品牌广告的需求一直在,只不过这方面的预算会被切得比较碎,需求更严苛,投放相对比较谨慎,这一块竞争最为惨烈。

售卖一个品牌广告,或者说想要去贩售流量难度最高。站在品牌广告主角度应该怎么理解?假如我是个带货主播,其实我不是在贩售流量,是在贩售转化率。但不是每个MCN都只做转化率的生意,机构要是只贩卖流量广告,在当下处境一定是比较艰难的。

流量质量=流量本身的质量+流量附加值

流量质量包括两个:流量本身的质量和流量的附加值。所谓附加值是指流量能不能出圈,能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这里简单阐述一下有爆发力、强附加值的曝光资源。现在大部分品牌不会只做长线计划,都有一些短期目标,比如一个月之内要做到火遍全网,家喻户晓。要做到这种爆发力,相应地需要有爆发力的资源,有延续传播能力或有二次再发酵能力的自媒体账号资源。投放一个账号后,传播效率有延续性,能对这个品牌有成倍增长的服务效果,有这样能力的资源才能够满足品牌需求。

因为明星是有明星效应的,任何一个电商品牌跟明星直播合作,都希望达到基础的转化率,但更多想达到品牌曝光的效果,甚至延伸出一些附加权益,能够为品牌做后续传播,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流量附加值。

品牌进入薇娅、李佳琦直播间,预期ROI是1:6,1:7甚至1:10。但是进一个明星直播间,可能能接纳的ROI是1:2甚至1:1.5。但这个明星直播间的流量应该是足够的,很多品牌要求明星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必须足够,品牌能获得明星很好的介绍及曝光效果。

其次品牌会要求直播卡断授权,用作二次传播,在抖音上投信息流,能够重复利用,也就体现出附加值。这样的产品无疑可以满足品牌需求。这就是高流量质量,有流量附加值。

流量本身质量与规模和密度相关

跟高中物理质量原理相近,一个物体质量大,首先规模要大,其次密度要高。流量质量好,第一流量的总规模要大,并且用互联网语言来说,粉丝的粘性要够高且非常活跃。其次从内容来讲,商业标签的强度够高,推荐一个东西,让消费者产生对号入座的能力要非常强。另外,在自己所属领域有足够的影响力,以及出圈的公众影响力,符合这样标签的人往往是最头部或者是最专业的kol号以及时下最有热度的明星号。

质量越大对周围公域流量的吸引力越大,跟物理相似质量越大整体吸引力越大,宣传影响力也越大,能够帮品牌吸引专业粉、垂直粉、路人粉等等。品牌做曝光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范围人群的关注。要获得足够的曝光,明星号的公众影响力是最大的,红人号的内容强度是最高的,这两类对公域流量都有一定的二次吸收能力。选择一个机构合作纯内容曝光,一定要去找机构的头部账号。

一些小的KOC、KOL单点的影响力不会很大,选一个两个,对品牌来说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散播到足够的广度,才会显现出二次爆发力。建议去中间层,大号配小号,一些中腰部号比如200万、300万貌似不错,如果不做组合,自身影响力有限。投放明星号,红人号这类头部号之后再做一些铺面式的koc或者甚至是做铺面式的营销号,能够形成更好的曝光组合,这是个人在服务经验上的心得。

滚雪球效应,高质流量向TOP机构看齐

从生意逻辑上来讲,品牌要去哪找这样的资源?关注手握资源、重金的头部玩家。因为滚雪球效应越来越明显,高质量账号会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这些平台具备强大的资源赋能能力,积累了专业运营的经验,具备优质数据分析能力。这些都能帮助头部账号进一步增长。

如果品牌要做强曝光,就找TOP机构优质内容账号,以及明星账号。这种资源是最适合做强曝光的。初创品牌冷启动要选择跟头部博主来合作。找几个小博主既体现不了产品力,也达不到一个大范围的粉丝覆盖量。因为博主的人格魅力,内容质量、粉丝规模和粘性,所以小的产品反而需要找大博主才可能推得起来。明星+kol联动曝光,品牌公众覆盖性和垂直领域关注度都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列举一个曼秀雷敦男士的推广案例,品牌想在垂直篮球领域与粉丝有共鸣,又想与大范围年轻人有沟通,获取公众曝光效果。

流量转化率的生意:直播带货

趋势:MCN角色转化,自建闭环

流量转化率的生意是MCN未来新生存空间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当一个MCN自身就将产生营收能力,可以不依靠甲方的供给,有自有的供应链,自有产品+带货主播就可以为MCN的收入造血。这时候MCN的角色发生悄然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MCN在努力尝试直播带货生意模式,自建闭环。

直播江湖,两大属系四大流派

目前直播带货这个领域其实非常混乱,有很多角色涌入。明星经纪公司、娱乐直播工会、甚至是制片方等等都想做直播,比如《我和我的家乡》的制片方、出品方最近想借节目IP做一场直播带货。从从业者的角度上来讲,我把直播分为两大类,一个大类是主播,一个大类不是主播。

对于主播来说,无论是专业垂直领域的主播,像李佳琦对美妆领域有深入研究、有代表性的主播;还是以供应链议价能力为代表,像薇娅、辛巴;还是以营销人设为代表的,像罗永浩老师。罗永浩老师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主播。罗老师在出席综艺节目,接通告时都会提及主播身份,宣传交个朋友直播间和固定直播时间。这种坚持证明反复强化会给粉丝和即将进入在他直播间的公众留下接受他卖东西的心智。

直播不是简简单单的内容,是一种交易模式的升级。以前我们去商场跟售货员沟通买东西,是一种交易模式。后来在电商上跟小二用旺旺聊一下,沟通一下尺码、质量和服务后再买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生代90、95、00后,他们喜欢在直播间听直播主播介绍,看主播对产品的理解及热情的表演进行购物。这是一种购物的升级,未来只要有消费存在,直播带货就一直存在。

是一个主播和不是主播,向大众兜售产品,消费者心智是完全不一样的。陈赫和刘涛两位明星,他们在直播的同时又有自己的演艺事业,属于半个主播,而李湘曾经是个主持人,但现在全身心投入带货,认证都改成主播李湘。陈赫和刘涛他们一只脚跨进直播带货领域,但是确确实实跨过来了,没有站到门口徘徊。

举个反例,有些明星只当直播是割韭菜的工具,一场直播之前不做准备工作。可能稍微敬业一些,会按演戏准备。整场直播就按照台本去演,把作为演员的专业性做到位。互动,催付,产品等问题都交给助播来解决,只负责露脸。这些明星在个人认为跨进了直播带货领域都不算。分清哪些主播能带来主播那块的利益,对于品牌来讲是很重要的。

不同主播品牌利益点不同

在这里对不同类型主播的利益点也做了简单的分类。专业领域的KOL主播,优势点在于垂直度高,粉丝粘性高。但是劣势点在于基本是纯卖货,没有什么品牌附加价值。这一块可能只有李佳琪凭借出圈逻辑,为品牌附加很好的价值。除此之外,其他人主要能力在于卖货并没有把品牌的内涵、调性、曝光度提升上去。

好的明星主播,有大流量基础,能够为进入直播间品牌证言,起到背书效果。比如品牌进入刘涛的直播间,刘涛国民女神、国民好媳妇形象,会给品牌一个加持,甚至包括品牌后续的一些宣传素材的授权受益。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品牌不能有过高的ROI期望。但是基本明星直播要达到1:1,当然有的品牌可能更严格。

在个人看来,明星卖货中明星能贡献两个维度价值就已经算达标。

第一个价值就是人设,明星直播间上架的货品让人信任,这是人设价值。第二个是流量价值。明星直播间好几万人同时在线听明星讲解品牌,这就是流量价值。MCN机构如果想跟明星合作,要判断好明星能不能提供这两方面的价值。如果明星提供不了流量价值,但是能提供非常好的人设价值以及配合度,这样的明星也是可以合作的,因为人设价值比流量价值要重要。流量价值在现在各平台的直播环境下,MCN机构是有办法获取的,通过一些投放可以获取和直播间流量同等效果,但是人设价值是无法取代的。

比如一位明星进入直播间之后挨骂,明星个人又不好好说产品,粉丝不认为他能带货,他一带货粉丝就认为自家爱豆被逼的,像粉丝评论“你要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这样的人设很难逆转,粉丝不认可没有转化率,再大的流量也没用。

好的明星直播是把明星价值和MCN价值环环相扣

当然剩下的问题其实是MCN要解决的,包括为主播全面策划,就算主播有人设,也得结合主播人设进行直播的策划,进行选品策划、直播环节的策划。在各个平台上去抓取流量,抖音、淘宝等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抓取流量、抓取流量的方法论,都要去研究。

还要有无死角的招商功能,尤其是做明星直播。合作垂直主播时,比如说美妆主播,你只需要了解美妆的内容,但是在合作明星直播的过程中,美妆、食品、零食、IT、3c数码、家居、健身,甚至服装、服饰这些领域MCN都要有招商能力。因为你无法预料明星合作中的突发情况,比如明星忽然接到代言,与既有直播间品类冲突,这是实打实的教训。这个时候其他的招商就要跟上,才能保证直播如期进行。而且新上的品牌也不能比有原计划的美妆品类品牌要差。

数据分析和运营分析,这也是MCN需要具备的。所以现在想做好一个明星直播对MCN要求非常高,不是随便一个明星和一个机构合作招商开播就能卖好,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其他平台的明星直播翻车居多,也是这个原因。做的好的都是把明星的价值和MCN的价值环环相扣匹配在一起,既有配合度,有专业人设,有流量获取能力,又能持续地找到好的商家,并且不断进行分析优化。

哪一个环节断了,直播都没法达到效果。所以大部分明星直播都是过了几场以后再也不播了,机构闹心,明星也闹心,这块一定要谨慎。所以品牌应该如何选择直播合作?假如品牌想要维持日常销售的需求,每天都有销量任务,就去找cps红人主播,这样的主播要铺量,需要很大的量。两种主播从数量和销量角度品牌要做组合。比如新品上市,想做一波直播,最好选择靠谱的主播,就是前文提及至少她得一条腿真真正正站在直播领域的,能够带来一定的销量,又能够带来品牌声量。

头部主播冲销量造爆款,卡位大活动节点

当然品牌要冲销量冲爆款,就建议找头部主播。执行时有客户聊到这个月还差4万单的销售任务,冲上薇娅、李佳琦直播间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选头部大主播卡位大活动节点。像薇娅日常的销量可能几千万,一旦有零食节等大活动,能冲到几个亿,当然单品销量就高。这其实很简单,但是做最终组合的时候需要一些专业机构帮你去分析和策划。

MCN机构在这之中应该做主播的策划、培训、招商、流量数据方面的事情。品牌方无论直播带货还是品牌曝光的广告采买,要结合自己不同阶段的需求,做好品牌的需求梳理,与优质MCN机构多沟通交流。

组合策略:市场曝光、价值传播之后做释放

品牌做直播带货,一定要了解直播,不是直播就能卖货。要了解直播的整个前期的宣传声量、价值定位。比如用户在直播间买一个雅诗兰黛,肯定和在直播间买一个不知名的商品价值感是不一样的,雅诗兰黛7折,和一个不同的产品打一折,给人带来的这种优惠感、性价比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把市场的曝光、市场的价值传播做到了之后去做释放,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当然比较推荐就是品牌上大主播比如薇娅、李佳琦直播间、或者将一系列的明星直播间作为一个爆发点。在直播间销量爆发了之后再做第二轮,让更多的红人传播产品,然后再做比如说cps的直播转化,一定要组合,这样的销量才有可能比较持续,这样商品至少能够在三四个月之内能稳定上升,甚至短期内成为一个打得响的品牌。对你下一步品牌以及新品推广有帮助,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想靠一次直播解决销量问题。

自爆财务造假5个月过去了,瑞幸为什么还没倒?

文/科技唆麻

来源:科技唆麻(ID:techsuoma)

如果不是几天前连咖啡的回归推文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这个创立于2014年的咖啡品牌的无限追忆,大多数人可能连想都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和星巴克、瑞幸一起掰手腕的公司也一度开了400多家线下咖啡店,连咖啡靠配送星巴克起家,最终推出自有的咖啡品牌 coffee Box,最终湮灭在和资本赛跑的路上。

这很难不让人唏嘘几年前风起云涌的咖啡市场,真的搞不清为什么中国的投资人对咖啡这个舶来品有这么大的兴趣,但是真正将咖啡这个品类发扬光大的,严格意义上是瑞幸。

当然,如果现在随机抽一名朋友问你知道瑞幸最近怎么样了吗时,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大概快倒闭了吧”。事实上,连我这样的从业者也这样认为。

自2020年4月2日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后,22亿营收虚增,舆论一片哗然,顶着“中概股史上最大造假丑闻”和“民族之光,美利坚韭菜收割机”的称号,成立不到三年的瑞幸咖啡,接连的经历,如坐过山车一般。

直到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停牌,进行备案退市。当时我们一致认为,完了,瑞幸要完了。

直到几天前我去北京绿地中心税务局办税,隔壁有一家瑞幸咖啡,我打开小程序,发现不但能下单,还多了很多新口味,于是我非常好奇的下了一单,虽然没有3.8折的优惠,但也没有全价。

整个流程下来非常流畅:小程序下单支付没有卡顿,店面正常运营,取餐码压在咖啡下,和之前几乎一样。

难道过了5个月,瑞幸还没倒?甚至……过的还挺好?

好像是这样的,那些期待瑞幸倒闭的朋友们可能要再等等了。

8月,瑞幸在总部厦门召开了会议,在会议上,瑞幸向外界传递了一组数据:全国4000多家门店照常营业,3万多名员工按时到岗,新增用户数量继续上升,7月瑞幸单店现金流已转正(300多家未营业的大学门店除外)。

瑞幸咖啡管理层预计,2021年公司将实现整体盈利。

这也就意味着,遭遇了财务造假、退市风波的瑞幸,似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不堪,离造假事件已经过去5个月了,谈不上起死回生,但似乎活得还挺好?

这是什么情况?是哪里弄错了?

01

管理层重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瑞幸的管理层换人了。

事实上,自从前CEO和COO被停职之后。瑞幸的管理层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状态。

而就在7月14日,瑞幸宣布了新的高管:任命在造假事件曝光后便出任瑞幸咖啡代理CEO的郭谨一为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

此前,董事会已宣布曹文宝和吴刚成为公司董事。

曹文宝是麦当劳的高管,吴刚曾任中国联航执行副总裁。而瑞幸联合创始人、CMO杨飞,现在也多了另一个头衔,大增长中心负责人,承担起了此前COO的部分工作,可能称为CGO更为合适。这意味着,瑞幸的整个管理层都进行了大换血。

郭谨一是最早搭建瑞幸商业模式的创始人之一,之前一直负责产品和供应链,对外露面的机会并不多,我搜了一下郭的资料,得知他曾任职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如今郭临危受命,首先就是要稳住军心,其中从对外的姿态也能看出:比如在年中管理层会议上提出,郭表示,瑞幸现在第一位关心的就是“员工”,团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而曹文宝则不用多说了,从麦当劳过来的高管,实干派,他被提拔为董事,很显然是希望他来稳定运营,优化门店。之前瑞幸疯狂的扩张中出现了很多亏损以及单店盈利能力弱的门店,而曹的任务则是负责将之前提速的门店快速扩张的战略“慢下来”,如果瑞幸是一辆汽车,那么曹就是“刹车”。

比方说关停此前运营情况相对较差的门店,调整国际化业务,年初的无人零售战略这些,全部都暂缓。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它当成一门生意来看,门店要盈利,首先要精打细算。

而作为联合创始人,此前主要负责市场品牌营销的CMO杨飞,则接替更为重要的COO的工作,负责起了整个品牌和用户以及增长工作。

杨飞在增长上的确是一把好手,8月21日,杨飞在朋友圈晒图,瑞幸咖啡公众号粉丝突破2000万,而在私域流量上,瑞幸利用企业微信进行社群营销,到7月底,已经有180多万私域流量用户,其中有110万加入到了9100个围绕门店组建的用户福利群,而这个数据,还在以每个月60万的数字在新增。

根据接近瑞幸人士透露,社群数量现在已经超过13000个。

如今的瑞幸和之前的瑞幸是两个平行世界,一个为了扩张不惜烧钱,陷入资本的漩涡;一个变成商人,精打细算,能省则省,每一分钱都要抠着用。

换血之后的领导班子属于“务实派”,并且确定降本提效的战略路线,因此在财务造假门发生之后的5个月里,瑞幸得以“幸存”,并且过的还不错。

02

瑞幸爬起来了吗?

爬没爬起来我不知道,但至少从目前瑞幸公布的数据情况来看,没有崩盘,并且似乎做的还可以:7月瑞幸单店现金流为正,九成门店开业,稳定收入1300万,整体盈利推迟到2021年。其次,8月APP用户突破五千万,用户月消费频次提升三成,复购提升28%,MAU提升10%左右。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瑞幸通过花式降低折扣水平最终吸引到的消费群体是一群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用户,在两年内开了4500家店。最终培养了一群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客户群。因此只要价格有变化,这群人就会去喝星巴克。

这也是瑞幸的商业模式一直被诟病的地方——努力花3块钱去赚1块钱。

问了身边经常买瑞幸的消费者,其实从今年年初时,瑞幸的产品价格悄悄涨了1元,原来的3.8折券也少了,而是换成了4.8折券、抵用金或者满减券。

可以发现,早在财务暴雷之前,瑞幸已经在下调补贴力度。那我不禁感到好奇,在财务风波之后,价格和补贴少了,为什么还能保持增长。

我觉得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不是财务事件,而是自己是否能喝到这一杯便宜的咖啡。

而另一方面,瑞幸也一改以往广告满天飞的营销策略。

从今年开始,杨飞带领的营销和增长团队,不断在扩张自己的私域流量——根据第三方的数据,在不到20天时间内,瑞幸咖啡新增80万私域用户,总额达到260万,微信社群已超9000个。所以,这些复购很有可能来自社群的运营。

随着瑞幸管理层的大换血,作为首席营销官的杨飞也调整了营销策略,瑞幸的整体营销策略从扩张性裂变变成精细化社群运营,而运营的关键也从拉新变成了留存,而社群是沉淀用户和拉新最好的手段。

瑞幸的社群定位是福利群,主要是通过门店企业微信运营,从目前来看,社群产生的复购还是不错的,事实上,社群已经成为瑞幸第三大消费渠道,第一是App,第二是小程序。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之前很多微信群都会有人发瑞幸薅羊毛的折扣券,而瑞幸的做法是把这部分社群和流量拿过来自己做,试想一下,有一个群,平时也不闲扯,每天只告诉你今天有什么福利,然后发打折券,进群目的明确,社群规则明晰,瑞幸的目的是就卖咖啡,用户的目的就是抢福利,两厢情愿。

其次是推出了近60款新品,爆款咖啡,奶茶以及各种饮品,甚至还有轻食,产品线不断的丰富,这个说实话还是让我比较诧异的——我一直以为瑞幸自财务造假门之后长期处在一个入不敷出,惨淡经营,员工每天担心下个月工资能不能发出来的情况下,没想到居然还有时间和钱去搞研发?

这还不算瑞幸联名LINE FRIENDS搞联名款,以及在一线城市推出哈根达斯合作款饮品等品牌营销活动,这些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对于财务造假门之后的瑞幸来说,真的非常少见了。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和几位瑞幸有过合作的供应商打听了瑞幸的回款事宜,毕竟给不给钱才是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最起初公司财务也担心回款问题,不愿意接,瑞幸不仅没有拖欠他们的款,还在继续下单,并且回款速度还比较快。

按照我的经验,公司经营出现一旦问题,首先体现在回款上,会计上叫无息负债。比方说付款的周期被拉长,以及审批更严格,数额比较大的合同,会要求补充更多的材料和资质证明,甚至拆分成好几笔款分别去付,从而达到延期付款的目的,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说出来都是泪。

如果朋友所言不虚的话,那么至少在财务层面,瑞幸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03

瑞幸的成功造血与短期阵痛

瑞幸自救成功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但可以明确的是,瑞幸目前已经在积极自救,但能否达到明年实现全面盈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一是瑞幸供应链和产品研发能否持续保持竞争力。

事实上,瑞幸财务造假时间对瑞幸伤害最大的是品牌形象,但对于供应链以及产品研发来看,波及不是很大,如果瑞幸能够继续保持其在产品和研发上的不断创新,通过潮流跨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从而成为饮品界的Supreme,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瑞幸之前的打法来看,先是从咖啡跨界到小鹿茶,现在又推出轻食和甜品,产品跨度其实非常大,瑞幸在今年年初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搞过一波无人零售,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无人零售业务的推广处于暂停状态,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如果瑞幸要继续拓展其产品品类的话,对于供应链的产品的打磨要求会比较高。

但比较好的是,现任CEO郭谨一是供应链出身,相对轻车熟路一些。

其次是私域流量的持续挖掘。

按照杨飞的预估,要是能做到社群有200万人,每天直接带来杯量至少7万杯。如果再通过运营手段,应该能直接达到10万杯左右。一个月就能带来300万杯增量。

为什么要从疯狂发券变成建社群,核心目的就是要做留存和复购,因为社群是围绕门店建的,消费者相对稳定,对瑞幸也相对来说有品牌认知,也比较容易产生复购,比起纯粹砸买一赠一来说,性价比相对高一些。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 ,如果只是想经营好一家数字化建设程度比较好的饮品店,那么就要从选址,人流,产品,毛利率来考虑。

相对于奶茶来说,咖啡的毛利率没那么高,但也不低,如果仅仅是想养活门店,那么这个经营难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市盈率也好,增长也好,就要回归传统零售的逻辑,高速的增长是不太可能了。

总结就是,瑞幸没死,还活着,明年能不能更好不知道,但可以明确的是,买一赠一,0元喝咖啡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停下买买买的脚步,也许小蓝杯赢得了消费者,瑞幸就还有机会。

三流公司抓时间,二流公司抓大脑,一流公司抓心智

如何发现使命?如何表达使命?

“使命”这个词蛮虚的,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宣传。

那么,使命到底有什么用?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使命在回答“组织为什么存在”。李善友教授告诉我们,“事情的灵魂就是你的使命”。

这两句话让我产生了很多沉思,使我今天想讨论一个案例,就是好未来,它是中国K12教育的领军企业。K12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既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又可以持续进行十二年。

这个赛道上,第一梯队是两个巨头企业,新东方和好未来。好未来的成立时间是2003年,远比上个世纪成立的新东方晚。

可是,股票市场上的反映恰恰相反,好未来的市值比新东方的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还多了将近80亿美金。在2019年的年报中,它依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速度,复合增长率达45.7%。

投资人投的是什么?投的是一个企业的未来。为什么好未来会有这样的一个成绩呢?今天就从“使命”的角度去解读它。

01
好未来的“使命”三级跳

首先我们回答前面的问题,使命是什么呢?好未来的总裁、创始人张邦鑫,有一句非常简单、容易理解的话:“使命是一个公司想为社会做什么。”

这句话很好理解。其中有几个词,第一是“想”,第二是“社会”,第三是“做”。

好未来的使命,正是这几个词非常好的体现。我们看一下好未来从2003年至今的成长历史,会发现,它有三个使命的表达:

“成就学生梦想”——“让学习更有效”——“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仔细去品一下这三个使命表达,它有一个不断递进的关系。

第一级:洞察需求,找到“为什么”

“成就学生梦想”是好未来创业初期的使命,当时好未来还叫学而思。

学而思的用户是谁呢?学生、家长。如果深挖一挖,学而思做的是什么?面对学生,它关注学生兴趣;面对家长,它关注学习成绩。

张邦鑫从做家教那一天起,就深深地思考一个核心命题:校外辅导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通过对用户深层次需求的洞察,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次他和一个学生聊天,问对方,过了这么多年,还记着多少他教的知识?那个学生并没有说任何一个知识点,相反,他说的是当时张邦鑫领他们一起做游戏,启发式地去理解某一个词、某一个公式的做法。

课外的两个小时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五天上学的延续。校外辅导要通过这两个小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足够的理解、足够的信心,产生杠杆效应,形成2×5的良性循环。

对于家长呢,送学生来是为了好成绩。恰恰张邦鑫是做奥赛出身的。他选择了小班教学,当时新东方等都是大班,小班其实把利润压缩了。但张邦鑫坚持小班,因为他发现,只有小班能真正保证学生的兴趣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

在此基础上,张邦鑫对教师的严格选拔也是业内出名的,面试淘汰率可达95%。教师进来后,张邦鑫非常认真地和老师磨课,有时会磨几十次。

张邦鑫还抓住了一批尖子生。通过竞赛,他找到一批非常优秀的苗子,一步一步把他们送到非常好的学校,让学而思的培训效果充分地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模式下,形成了学而思非常出名的续报模式,带来了口碑效应。

教育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我们用教育的三要素来拆解一下——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这和商业的三要素有相似处。

有的教育公司强调获客(受教育者),所以把大部分投入放到营销上;有的教育机构强调要靠好老师(教育者),所以把精力全部用在培养老师。

那么张邦鑫呢,他的选择是第三条路——教育影响。这其实是最难的,它体现在教育质量。我们发现,张邦鑫抓住了学生、家长两个利益主体的两个关键因素:兴趣和效果。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他的解决方案——小班、随时退费、培优等,并用2×5法则去实现这个过程,最终有了他的口碑。

那么,如此执着地聚焦于学生、家长所关注的点,动力是什么呢?

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使命一定是源于创始人的初心。张邦鑫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走的就是一条寒窗苦读、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路。“学习改变命运”是张邦鑫在过去的经历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学而思成立至今17年,高考指挥棒并没有变,社会对于校外辅导的基本认知也没有变。所以,“学习改变命运”其实是整个学而思增长的一个业务基石。

但是,学而思并没有用“学习改变命运”作为使命,而是选择“成就学生梦想”这个表达。

因为,基石假设具有普适性、公理性。而使命是基于基石假设的、在对用户独特价值的理解基础上的一个表达。这个表达一定是个性化的。

美国广告大师西蒙斯·斯涅克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模型,叫“黄金圈法则”。它揭示了客户在哪个层面去相信你。你的产品是什么、你的产品如何提供给我、你的产品为什么提供给我,这三个层次中,哪一个是客户真正的购买动机呢?

答案是第三个。客户买的不是你产品的本身,而是你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大家品味一下这句话。

可以看到,使命其实未必是你的业务的直接表达,但是使命无所不在地驱动着你的业务,在发现你的用户的本质需求,在赢得你的用户信赖。

第二级:提升效率,夯实内核

第二个使命,是“让学习更有效”。这也要从当时的背景讲起。学而思成立后,成长比较顺利,但也碰到了一系列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教师的流失,一个名师成长起来以后,可能就自己创业了。随着规模化的提升,既要确保教师的人效,又要确保学生有良好的教学体验,也是一个大问题。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教育模式,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矛盾。

而在那个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变化,就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又进一步由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规律叫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是3Com公司的创始人,这定律用一句话说就是:网络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而随着用户的增长,企业会进入快速的飞轮状态。

对于一个线下企业来说,来自线上的挑战并不是简单的沟通、营销渠道变化的问题,网络效应是颠覆性的。

那么,张邦鑫提出了什么呢?“让学习更有效”。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效果,二是效率。在规模化中,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张邦鑫说:不是基于标准化的个性化是伪个性化。只有搞好后台的一些标准化的教研,才能真正让个性化有更好的支撑。

他还说过:质量比数量重要,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内在比外在更重要。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赛道,如果企业不夯实最核心的内核,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崩溃。

在当时的背景下,学而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2007年,它成立教研部,并把大量名师从一线抽调到二线。这件事在当时还遇到一些摩擦,有人不理解。但在使命驱动下,张邦鑫坚持这样的信念,最终做成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教培行业非常早地做了ICS智能教学系统,直接形成了整个学而思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带动的个性化运行,而这又推动了学而思逐渐开始扩张。学而思的大后台、小前台,在业内是非常出名的教育运行模式。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张邦鑫又发现一个规律,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互动的双师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于是,教研和双师,成为学而思业务增长中的两个重大引擎,解决了线上和线下的矛盾问题,推动了总部和分部的有机协同,推动了质量和规模的有机统一。

最根本上,它推动了效率和效果的统一,这其实就是使命中最关键的那个词,“让学习更有效”。

我们发现,学而思从0到1,抓的是效果;从1到N,抓的是效率。

这中间有一个核心的变化,就是利益相关者扩大了,它的Who扩大了,由原来的学生、家长进一步拓展到了教师、分校。

这两个新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促使了它的解决方案由原来单纯的小班培优,扩展到做教研、抓教师、抓双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而思的快车道逐渐更加夯实了。所以,2010年学而思上市,2013年集团架构越来越成熟之后,学而思成为集团架构中的一部分,整个集团更名好未来。“让学习更有效”的新使命也在这一年对外发布。

第三级:破界,构建未来

好未来的进一步成长,还要进入一个赛道。这个赛道,它用了一个新的使命驱动,叫做“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原因是什么呢?AI、大数据,甚至脑科学在教育科学里的应用大有前景,处在爆发的状态。这个大趋势,对于一个北大生物专业的毕业者来说是非常敏感的。

第二,从好未来的实践中,张邦鑫突然发现,做教研、做研发,可以赋能企业本身,也可以赋能外部的更多企业。

第三,难道我们就一直做那两个小时吗?真正成为一个教育机构,需要破界,聚焦到更大的视野,包括教培,涉及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校外辅导,还包括素质教育。

那么,这样的破界,带来一个更大的变化:它的基石假设已由原来单纯的“学习改变命运”,变成了“科技创造未来”。而在这样的基石假设上,形成了好未来的新使命,“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

张邦鑫有一个非常好的表达,他说,我们要重新定义好未来:“好未来要从一个培训机构,变成一个教育机构;从一个线下公司,变成一个科技服务公司;从一个中国公司,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从一个运营型公司,成长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

可以看到,随着他作为一个企业家越来越成熟,他的胸襟、胸怀、格局在放大。

好未来的另一个赛道是什么呢?它在做脑科学的研发,在做大数据的研发,在做AI的研发。通过研发迭代成若干系统,包括ITS智能教学系统等,内涵更多了。

比如,ITC个性化系统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变化,让学习的整个环路在数据上运行;魔镜系统则用AI,通过表情和情绪的识别,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兴趣。

张邦鑫还有一个重大举动,开始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通过投资努力来去布局他的教育生态,包括宝宝树、顺顺留学、青青部落等。好未来面对的不仅是教育培训,而是整个教育变革的生态构建。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底,好未来的投资项目为158个。

这个引擎和前面的完全不一样,前面的是通过业务中间的摸索去思考使命是什么,进一步通过使命去驱动业务。而“科技推动教育进步”这个使命,是有了一个宏伟的想法之后,如何去构建未来的教育生态。

当然,未来的教育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当面对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动力是什么?正是创始人的初心,是企业的使命。

02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形成同频共振的使命场

使命是创始人的世界观,是创始人对客户价值、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本质的思考。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使命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l 要让使命成为业务长期增长的基石。

l 要让使命成为你塑造每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灵魂。一个好的公司,你会发现使命是无所不在的,每一个产品中都隐隐约约透出了对这个使命的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样子可能不是使命直接界定的,但它是使命的实体化表达!

l 要善于用使命去赢得客户,赢得投资人,赢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信赖。亚马逊每年会写一封致利益相关者的信,中间的每一段都在大谈我们公司的使命是什么、如何践行这个使命。

l 要努力运用使命去破解增长中的那些难题,甚至将它作为企业破界新生的本质动力。

去年年底,埃森哲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未来的公司竞争是使命的竞争。它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用脚投票时,除了关注原来的性能、性价比等要素外,已开始关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的价值主张、正能量和使命是什么。这一比例高达64%—65%。

英国的《商业周刊》有个结论:由于“使命”具有阐明目标、消除分歧、团结一致的“能力”,有使命宣言的企业获得的财务回报,比没有使命宣言的企业高出很多。

使命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如何发现并表达你的使命呢?

我请大家一定要把“使命”和“愿景”两个词区别开。愿景是一个公司想从社会获得什么,使命是一个公司想为社会做什么。一个是果,一个是因,是从使命到达愿景。

张邦鑫说他最相信一句话:“众生为果,菩萨为因。”什么意思?大部分人都去追求那个结果,而真正的菩萨会从因去入手。当我要去获得结果,其实核心问题不在于果,而在于因。要想得这个结果,一定在因上下功夫。

三流公司抓时间,二流公司抓大脑,一流公司抓心智

所以,高明的企业除了愿景,还会用使命去赋予工作以意义,赋予工作以内涵,让工作真正有根因、有动力,触达内心。

如何真正地在我们的工作中,去发现使命呢?

我再给大家一个相对容易操作的步骤,这个模型把刚才说的逻辑平面化了:

1、首先去理解你的利益相关者,用德鲁克的一句话说:界定使命时,“谁是顾客”是首要问题。

2、那么,对你的顾客,你要去理解他的需求是什么,期望是什么,动力是什么,痛点是什么。

3、进一步去思考,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的解决方案——独特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个时候错位竞争是可以用上的。

4、进一步去归纳,到底我们做的这个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5、再挖一层,就挖到了基石假设上,基石假设要解决我们的价值的Why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第一因是什么?当你找到第一因的时候,使命表述也就呼之欲出了。

6、使命表述还有一个重要工作,作为创始人,你发现的使命仅仅是你个人的使命,如何把个人的使命转化成组织的使命呢?你需要和合伙人、核心员工、管理层达成共识。混沌大学创新领教潘江雪说:“使命源于合伙人的最大公约数。”

发现使命的过程中,有五条标准:

独特性。是否在同行业甚至所有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你是独特地创造了一个让客户认同的价值。

中心性。是不是你所有的业务,都在使命的实施范畴中。使命是不是你的企业所有业务的根本驱动点,起中心作用。

持久性。使命一定要比战略持久,使命不是轻易要去改的,它是企业长期增长的基石。

简洁性。德鲁克说,“使命完全可以被印在一件T恤上”。它表达出来不是大段的话放在那里,最好是说出来,让大家记在心中。不光是你的员工、你的管理层,甚至你的用户也牢牢记在心中。

真实性。很多企业说很简单,我想一个很好的、很漂亮的使命不就Ok了吗?No。使命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真实性,一定要让你的业务和使命匹配。很多企业有一个非常大的使命,其实做的是一个非常小的业务,你如何让人家相信呢?除非你确确实实有这个想法,在践行着努力着。

如何去表达一个使命呢?

美国一位在使命研究领域非常著名的专家蒂姆·凯利,有一本书叫《真实的使命》。他说,“使命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使命是要使能的。它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客体——可以是你服务的人、你做的事,还加一个形容词——可以是你的客体未来形成的一个新状态、新变化。

我们可以看Google、阿里巴巴、微软、小米的例子,它们的使命都有动词。

好,讲到最后,张邦鑫非常打动人的一句话就出来了:

“发现使命只是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开始,践行使命才是成就一家伟大公司的根本。”

我们一直在谈的使命,是从业务中来的、又回到业务中的一个过程。

企业有两维,一是做事用人,一是用人做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用人做事更重要。所以,构建一个使命驱动型的组织,真正让你的使命发挥驱动作用,要让它在组织的每个人中产生作用。

张邦鑫有一句话:“三流公司抓的是员工时间;二流公司抓的是员工大脑;一流公司抓的是员工心智。”

三流公司通过一个个时间段的划分,让员工的每一个行动都在管控之下。二流公司则通过考核,让员工和公司的价值观相匹配。而一流公司,是让每一个员工生命的意义和公司的意义联系起来,让员工的心智和组织的心智联系起来,让员工的使命和公司的使命同频共振。

社区团购复活赛:美团、拼多多、滴滴、饿了么激战110天

文/周逸斐 编辑/杨业擘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这是滴滴登陆社区团购战场的第110天,随后的美团、饿了么也将战火烧到自家门前,黄峥再也坐不住了。

9月10日,江西南昌市区一个座办公楼内,“多多买菜”项目的管理层忐忑不安,他们早接到拼多多总部消息——大Boss黄峥,当天下午要来南昌。这是自拼多多创立5年以来,也是多多买菜上线不到1个月后,黄峥首次下基层督察工作,当地的拼多多员工告诉Tech星球,他对拼多多的首个线下业务十分重视。

作为拼多多团购项目“多多买菜”的主帅,同时也是镇守南昌战场的“一号位”,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冬枣当天汇报完业务进展工作后,又陪黄峥参观南昌唯一的主仓。第二天上午,黄峥才离开南昌。

拼多多上市都没现身美国敲钟,“不好动”的黄峥为什么亲自去了南昌?

原来,南昌是“多多买菜”的首批试点城市(武汉、南昌)之一,也是拼多多开疆拓土的“大本营”。

据知情人士向透露Tech星球,南昌原城市拓展经理之一和部分核心队伍,大概一周前就被冬枣派往其他地区,落实第二批开城计划。新一波被任命为城市拓展经理的北京总部员工,必须在南昌、武汉培训后,才能上岗。不仅如此,部分城市拓展经理是拼多多从饿了么、美团等平台,花重金挖角来的。

黄峥罕见下基层秘访南昌后,给冬枣等高层传达了怎样的指令,外部人士不得而知,但却给外界释放出确定信号:多多买菜,无疑是今年拼多多的重押项目。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家》也报道,“多多买菜”是拼多多今年下半年的一级项目。目前,“多多买菜”已完成10座城的上线,开拓城市数量位居美团、滴滴、饿了么之首。

拼多多、美团、滴滴、饿了么互联网四大巨头竞相入场社区团购,这番热闹景象和2018年颇有些相似。

两年前,社区团购成了创投圈炙手可热的风口。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下半年,社区团购赛道拿到的融资就高达40亿。但这场狂欢从2019年开始急剧降温,生鲜电商赛道哀鸿遍野,迎来野蛮生长后的大洗牌,松鼠拼拼陷入陷倒闭风波,十荟团合并“你我您”等消息接踵而至。

始料未及的是,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意外地给原本“半死不活”的社区团购又“续了一命”,但翻新后的赛道,已不再是中小玩家试图通过烧钱搭建生鲜帝国的局面,而成了互联网巨头们发狠比拼的新战场。

拼多多带10亿补贴进场,美团优选推出“千城计划”、滴滴“橙心优选”日订单量达数十万、阿里零售通成立新社区团购部门……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多名社区团购资深从业人士向Tech星球坦言,“明年会是巨头之间的激战期”。

经历资本热捧、洗牌、沉寂,如今,社区团购的“第二春”被美团、拼多多、滴滴、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再度“唤醒”。

巨头纷纷进场

滴滴背水一战,程维率先在2020年社区团购新战场上,划开了第一道口子。

5月的成都,新商业暗流涌动。一家被地推人员号称“融资超200亿美金”的“橙心优选”团购企业,当月28日正式在成都成立后,开始进入试运营阶段,主业以粮油标品为主。它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宣称背后有神秘大佬撑腰。

橙心优选宣传图

橙心优选宣传图

“橙心优选”的供应链,由商务拓展人员与合伙人共同负责,搭建十分迅速。背靠巨额补贴的橙心以超低价快速抢客,短时间内迅速打出名声,在当时的成都团购市场引起一片哗然。订单量的猛增,也让它随之面临运力需求变大但货运物流资源不足的难题,暂时只能让滴滴司机们弥补空缺,兼职送货给团购的团长。

外界对橙心的背景众说纷纭,36氪6月16日报道,橙心实为滴滴出行所投。打败摇摇、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硬刚美团、对战摩拜……这次程维把战场烧到了社区团购。不得不说,橙心优选是滴滴目前最大的跨界动作。在一位行业人士看来,滴滴做社区团购,更多是为了让其在上市之际获得更多资本青睐。

“尔要战,便战!”

滴滴进军西南成都的这一动作,使美团一改以往低调试水的姿态,“美团优选”紧随其后狠砸20亿,烧钱开城“布局围剿”,把第一枪瞄准山东济南,采用“预购+自提”模式。

一位接近美团内部的知情人向Tech星球表示,美团优选从6月中下旬已经开始筹备济南的开城工作。而此时,橙心优选已经在成都,开通双流仓库和龙泉仓库两大仓。

上述知情人解释,“美团优选”选择济南,第一,是因为当地缺寡头,可作为中转站养精蓄锐;第二,是紧挨寿光、章丘两大蔬菜之乡,搭建供应链成本极低。美团优选的团队由摩拜等其他业务线的资深商务拓展人员组成。也有消息称,济南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当年社区团购创业项目“松鼠拼拼”。

王兴拿下社区团购赛道流量入口的决心很坚定。不仅在今年Q2财报电话会上直言,“美团会坚定地在生鲜零售领域投入足够资源,非常有决心赢得市场”,而且在之后1个月内,两次调整生鲜业务高层架构,推出“千城计划”,更是在已布局城市将“美团优选”置于美团App首页显要位置。

王兴进场,黄铮也急了。

社区团购业务的底层逻辑和拼多多基因高度重合,农产品上行战略与送货到家无疑是一条双向通路。如今,滴滴和美团横扫“千城”之势,逼拼多多打响“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毕竟从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拼多多的日子很不好过,GMV增速腰斩,创历史新低,仅有58%。拼多多急需新的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

拼多多从7月开始组建“多多买菜”首批团队,8月初,多多买菜小程序进入试运营阶段,砸10 亿补贴争抢团长,制定1V1 帮扶计划,拼多多的开城速度异常迅猛。“第一批南昌、武汉,第二批重庆、西安、成都,以及江西、湖北、山东等地的地级市”。

9月2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知情人向Tech星球透露执行开城计划时,仅有南昌和武汉展开业务,至15日不到2周时间,多多买菜已在10城展开业务 。“都是样板城市,直接复制模式即可,一个月内便可以覆盖到县城。”

面对打法剽悍、来势汹汹的拼多多,阿里反而更受美团的刺激。

上个月,上线外卖百亿补贴,饿了么高调宣布与美团展开正面对抗后不久,美团优选便落地济南。阿里自此像上了发条般,频频调动资源探索社区团购业务。继零售通、菜鸟乡村、菜鸟驿站之后,饿了么也借阿里零售运营能力,入局社区团购,开团首战选择落地河南郑州。

与美团选择济南的原因相似,郑州也是无寡头团购企业且人口密集的城市。虽社区团购头部企业兴盛优选在此有布局,但都集中在县城区域,给了饿了么更多在中心城区施展拳脚的机会。

巨头齐聚,激战拉开大幕。

流量打法一招鲜?

在社区团购新战场,巨头们大肆挥舞着“流量杀手锏”。

与以往需要从零积攒流量的创业企业不同,滴滴、美团、拼多多、饿了么等四巨头本身便坐拥海量的流量。除了滴滴仅使用微信小程序,其他三家均借用各自APP导流。美团App直接接入“美团优选”端口;拼多多在其流量端的百亿补贴区上方,专门开辟“多多买菜”频道专区;饿了么则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联结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饿了么社区购功能并无独立小程序,只有相应公众号和App具备相关功能。虽然可借助饿了么App庞大流量入口引流,但与“团购优惠”页面中的“水果”端口相冲突,容易导致分流。

对于社区团购而言,团长至关重要。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团长是重要角色,决定着平台能否搭建起核心卖货体系。

在抢团长上,拼多多发扬了一贯的凶猛作风。据悉,拼多多入驻西安后,签约本地4家地推公司近1000人团队,第一天便开500位团长,“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兴盛优选的团长”,一位多多买菜的内部员工向Tech星球坦言。

Tech星球点开多多买菜小程序后还发现,其每个定位点均会覆盖到附近约25家网点,除了较为常见的便利店、生鲜超市、快递站等,菜市场和服饰店也成为自提站点。

滴滴靠地推起家,此次做社区团购也是“重操旧业”。以成都为中心点辐射扩张,通过地推快速获客。据不完全统计,滴滴“橙心优选”在四川已有200多位商务拓展人员和两千余名地推。

平台激战,让团长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平台定制的佣金比例,成为他们站队的风向标。

橙心优选根据不同单品灵活制定佣金,团长收益在10%~30%,对于优质团长更是大额奖励。拼多多,为了招募团长和鼓励团长拉新,除了正常10-20%比例外,另外设置了千分之一的月交易额奖励。此外,在特定时间内出单量达到一定数量,还可享受额外奖励,类似滴滴跑单模式。

美团优选则是学习兴盛优选的“开发新团长分销模式”,与“不同商品不同佣金打法”两种模式融合。饿了么社区购团长的激励政策,包含基础奖励、裂变推荐奖励、还有冲单奖励三种。

“美团优选的佣金在武汉算比较高的,平均佣金在13%,有些品类能达到20%。”一位武汉团长向Tech星球反映,在拼多多、美团和饿了么三巨头齐聚的武汉,当地团长对美团优选的满意度最高。

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高举高打的低价闪电战,拉开了与饿了么虎口夺食的序幕。

饿了么一边在郑州继续招兵买马,一边杀出回马枪,转头再战武汉,与拼多多、美团正面交锋。菜鸟驿站从8月开始,便陆续在郑州、武汉两地地招聘地推专员、社区团购运营等专职人员。

Tech星球独家获悉,郑州、武汉和开封三地已在饿了么App上线社区团购功能,用户需要搜索“饿了么社区购”方能找到入口,可根据自提点距离,选择适合团长。而微信公众号仅有武汉和开封正式上线。

狂飙突进后的乱象

巨头们磨刀霍霍,社区团购赛道一片焦灼,短期内的狂飙突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乱像。乱到什么程度?团长不当团长,货运司机一天一换……

龚帅是重庆市的水果生鲜店老板,也是橙心优选的团长,他忍不住向Tech星球抱怨,“一个顾客买的肉是臭的,五个麒麟瓜全是烂的”,从此他再也没见过这位顾客下过单。即便已入住平台半个多月,龚帅接到的总单量仍没过百,他很无奈,“我周围店铺的店主几乎都是团长”。

0.99元的香蕉,1.99元/斤的青皮核桃……各种低价爆品在市场上竞相涌现。“像可口可乐这种标品的毛利大概在5毛至1元,蔬菜瓜果这种非标品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一位为社区团购提供货运服务的物流供应商,向Tech星球算了一笔账,“他们每天赚的钱,最多够给我们支付货运费。”

拼多多激进的地推战略,使得团长的质量参差不齐。

“别在我这里下单,我不是团长,只是帮亲戚家的孩子完成开店任务。”Tech星球随机拨打了一位西安“多多买菜”团长的电话,对方声称要忙自家的菜铺经营,根本没有时间接单,申请成为团长的原因是,“亲戚家孩子是多多买菜的工作人员,注册一个门店奖励100元。”一位接近拼多多内部的知情人士透露,这种薅羊毛的手段比较普遍,且易操作。

“多多买菜种类很少,不值得往微信群发链接,你直接在小程序下单吧。”龚帅的朋友是多多买菜的团长,他告诉一位打算加入多多买菜微信群的顾客,“多多买菜”种类少,配送速度慢,经常没法按照规定的下午4点准时送到,所以他的微信群只发一家社区团购创业项目的产品。

互联网买菜热潮席卷,消费者并不都持认同态度。“橙心优选的产品确实便宜,但份数太少,根本抢不到。而且品类每天变动太频繁,很难回购”,家住重庆的孙晓颇有微词。

在这场互联网巨头闪电战中,滴滴和拼多多供应链的不足日渐显现。橙心优选大多数为低价引流爆款,占毛利大头的冻品不到十个。而多多买菜并无肉食冻品,低价带动销量快速起来后,物流配送体系难以负担,也成了拼多多的燃眉之急。自提点时间最迟,配送时间不稳定等,成为多名团长诟病的一点。据了解,滴滴、拼多多的到店司机,是外包第三方配送,且是与多家物流公司合作。

在选品和供应链都未搭建齐全的情况下,各家都杀红了眼,以低价和补贴为导向,如今的社区团购赛道,一下被拉入了以快打快的节奏当中。

谁会是最后赢家

大战正酣,巨头玩家们使出浑身解数发力,互相侵入对方腹地。在扩张中整合,在整合中加速扩张。本无交集的四个巨头玩家,因社区团购齐聚同一个赛道短兵相接。

Tech星球最新获悉,滴滴和拼多多一周前相继落地济南,不少猎头正四处为滴滴挖人,这让首开城市在济南的美团优选团队较为紧张,“媒体报道滴滴的信息较少,实际上它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滴滴在荆州也开始招人了,拼多多的团队已经到了郑州。

与滴滴的急迫和拼多多的闪电战相反,王兴依旧走当年“千团大战”时稳中求胜的路线。资源不是说建就建起来,不是用钱砸就能砸出来,而是需要时间。培养团队需要时间,获得商户信任也要时间。

仅在仓储一端,美团已经初现优势。目前,美团优选已开启网格站加盟,这一策略与首城入驻济南密不可。美团进入兴盛优选的薄弱地区,摸清对手模式。据悉,美团优选网格站对标兴盛优选的网格站,它是链接中心仓与线下团长自提店的中转站,加盟团队需要把顾客在美团优选平台上购买的产品,配送到线下团长门店。最终形成“中心仓——网格站——自提点”对标兴盛的物流仓储体系。

据媒体报道,网格站加盟商只要符合条件入驻,美团便会承诺月销保底15万。通过保底销售,激发加盟商积极性,司机稳定,团长配送服务就能提高,配送时间也能逐步稳定。

对于拼多多而言,其前身拼好货的主要业务就是卖生鲜农产品,拼多多早期的主打品类也是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团购赛道,已经触及了拼多多的关键领地,黄峥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供应链、运营、仓配,是社区团购项目的三大难点,对于物流入局较晚的拼多多来说,仓储和物流配送,是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此前的2018年,黄峥曾表示拼多多不会做物流,但到了2019年,拼多多开始在物流方面发力。

滴滴虽然也来势汹汹,但焦虑的滴滴,有点像当年拉手网和窝窝团。当年两家失败并不是因为美团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没有把核心力量放在经营客户和用户上,期望通过资本力量先圈地,再深耕精细化运营。2018年的社区团购热潮,大多创业公司也是倒在了团长运营管理等环节上。

纵观美团,其生鲜体系已形成三种模式:前置仓模式的美团买菜、代运营模式的菜大全以及社区团购模式的“美团优选”,分别布局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尤其是原本有美团买菜进驻的部分城市放弃前置仓,切换为“美团优选”模式,加快了美团打入下沉市场的速度。

110天的激战过后,2020年社区团购赛道格局,由原来的“春秋五霸”(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食享会、美家),变为阿里(饿了么、十荟团)、腾讯(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兴盛优选)和滴滴的“三足鼎立”格局。

行业人士预测,巨头玩家的社区团购争夺战,明年将会进入高潮,“好戏还在后头”。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

一、
1997年,35岁的史玉柱到无锡出差。
没钱住酒店,只能住30块一晚的招待所。
有个女服务员立马认出了他:这不是那个超有钱的大老板吗,怎么会来这里?
她或许想象不到,那个时候的史玉柱,到底经历了什么。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1991年,史玉柱成立巨人公司,很快成了国内电脑行业的领头军。
1994年,他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第二年,又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33岁的史玉柱,站在时代之巅,名利双收,繁花似锦。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2年之后,他就因为投资巨人大厦导致资金链断裂,几乎破产,欠债2.5亿。
大厦崩塌,史玉柱重重跌落。
郭德纲说过一段话:
“有钱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字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
从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全国首负”的史玉柱,在35岁那年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他想挽救资金链,找人入股,预测有个五千万就够了。
找朋友,可过去的朋友根本不见,让他吃了不少闭门羹。
找银行,可曾经一直支持他的银行行长,见到他都是躲着走。
找投资人,可奔波跑去美国,见面一聊,才知道对方是个骗子。
得意时,谁都想来锦上添花;失意时,竟无一人雪中送炭。
更让他灰心丧气的,是周遭那些嘲讽、奚落的声音。
那时,有人请他上节目,想让他聊聊自己的失败。
没想到现场观众个个按耐不住兴奋,替他“反思”起来:
“史先生,我给你总结了一条失败问题,你这个人啊,太贪大。”
“巨人的失败,纯属个人的失误,我觉得你肯定是有人性上的缺点,这个东西是你个人的素质问题。”
“你作为一个企业家,读的书是不是太窄了?我给你建议两本……”
……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现场“群情激愤”,掌声雷动,11个观众争先恐后发言,字字句句都直指史玉柱“有问题”、“不行”。
到最后,主持人把话筒递给史玉柱,让他说两句。
史玉柱只苦笑:“不说了吧。”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绝望之下,史玉柱也想过一了百了,他跑去爬珠穆朗玛峰,没有想过回来。
行至半山,差点冻死,幸而被人救下。
35岁的史玉柱,背负着可能一辈子都还不上的2.5亿,背负着众口铄金的千夫指。
尊严散落一地,活成了一个笑话。
二、
30岁之前,董明珠曾以为自己会过着平平无奇的一生。
21岁,大学毕业,董明珠回到家乡,进入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工作。
不久结了婚,生了孩子。
工作稳定,夫妻甜蜜,儿子可爱,日子过得既平淡也幸福。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可命运的河流,硬生生转了一个急弯。
婚后没几年,丈夫因病去世,抛下孤儿寡母。
那一年,董明珠刚满30岁。儿子,才不过2岁。
那个年代,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在很多人看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董明珠不甘心就这样向命运认怂,决定出去闯一闯。
35岁,她把儿子托付给母亲,自己辞去工作,独闯深圳,到格力公司干基层销售。
干销售,要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人”打交道。
没关系没背景的董明珠形单影只,还是个女人,吃过的苦可想而知。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与在外的摸爬滚打相比,更苦涩的,是骨肉分离。
每次放假她回到老家,儿子总是一声不吭,像只小猫一样紧紧依偎着她。
似乎只要一松手,母亲就会离开。
有次,董明珠离家,半路发现有东西落在家里,急忙折返。
经过儿子房间,她想再看一眼熟睡的孩子。
可撩开被子,却看见儿子躲在里面,哭得满脸都是鼻涕和眼泪。
董明珠的心突然一下被揪紧了。
而儿子看到妈妈回来,懂事地急忙把眼泪擦干,还装着笑说:“妈妈你快走吧,我没事。”
这一幕,成了董明珠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心酸。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可是啊,宝贝对不起。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骨肉分离,到千里之外去奔波呢?
那些年,董明珠亏欠的另一个人,是母亲。
鲁豫曾采访她:“目前为止,你觉得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董明珠说,没有陪妈妈走完最后一程,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当初,以为母亲是背后坚固的后盾,所以不管道阻且长,都能勇敢前行。
可再回首,才知道父母不可能永远站在原地等你。
人到中年,若能顺遂安稳,谁愿意颠沛流离?
只是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
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思念,有了太多不舍与无奈。
35岁的董明珠,上有老,不能伴其左右;下有小,不能陪他成长。
为所爱之人眼里的岁月静好,背着如山的责任负重前行。
三、
1963年,宗庆后18岁。
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了补贴家用,走街串巷,卖爆米花、烤红薯。
那一年,他想读书改变命运,便打算报考不收学费、还能拿补贴的师范学校。
却因为不属于贫下中农,被拒之门外。
刚好听说舟山马目农场在招收知识青年,还不看家庭成分。
这对于年轻的宗庆后来说,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他想都没想就报名了,还天真地以为,只要努力干活,几年之后,一定能出人头地。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可他不知道,当时的马目农场,是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地方。
本是关押犯人的劳改所,被称为“舟山西伯利亚”。
挖沟修坝,拉土堆石,种地割稻,成了这个年轻人的全部世界。
而且一干,就是15年。
15年后,母亲退休了,宗庆后也终于在农场熬出了头。
他得以接替母亲,进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
只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是33岁的“大叔”了。
在这个理应成家立业的年纪,宗庆后孑然一人,一无所有。
没房、没车,收入太低,连吃饱穿暖都不容易。
更没家庭,年轻时遇到过喜欢的人,可因为穷苦,他只能把爱情关在门外。
彼时的他,站在尴尬的中年,身前是荒废在农场的15年青春,身后是茫茫不知去向的未来。
举目四望,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想单枪匹马闯出一片天,何其艰辛?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宗庆后只能一分一厘地挣钱。
不出差的时候,他清晨6点就拐入弄堂,在早点店匆匆吃一份大饼油条。
吃完就赶紧蹬着三轮,四处送货,直到深夜。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出差的时候,坐绿皮火车,全国推销商品。
那时候,火车上很挤。货物又大,只能摆在厕所里。
宗庆后从杭州到湖南,就一路在狭窄难闻的厕所里待了十几个小时。
他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过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过地摊,在穷乡僻壤、犄角旮旯里追款讨债。
之后,宗庆后东拼西凑借了14万接下校办企业经销部,立志干出一番事业
可没人看得起他:一无所有,年纪还大,创业?痴人说梦。
想借火柴点煤炉做饭,都没人愿意理他。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20200915早读课
35岁左右的宗庆后,内心或许已经翻江倒海,仍在咬牙摸爬滚打。
毕竟,人到了一定岁数,风雨再大,自己也得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四、
35岁的史玉柱、董明珠、宗庆后,与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彷徨焦虑的我们,何其相似?
这个2020年,多少人是在一夜之间读懂那句: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有人因疫情失业,被迫转行开滴滴、送外卖、摆地摊;
有人经历变故,从光鲜高处,跌落灰心丧气的低谷;
有人为了油盐酱醋,再找不到任性的借口,只能逆来顺受。
但年轻人可以熊,老年人可以躲,唯独夹在中间的中年人,最是无路可退。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35岁,或许是这样的:
痛,但哭不出来。
年轻时,痛像割伤,失恋、考砸、与父母争吵,痛来得猛烈,但去得也快。
可35岁,痛更像捶伤。
薪水微薄,四处漂泊,父母已老,孩子尚小。
车贷、房贷、学费,像一个个无底的深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也像一座座压在心头的大山。
一捶接一捶下来,虽不锋利,却无比沉重,捶得你直不起腰。
想起在虎扑看过一个浏览量超高的帖子:
35岁的楼主,一年前还经营着公司,被喊着x总,拿着2万月薪。
可一转眼,公司没了,自己失业了,人到中年拥有的一切都从高处摔成了碎片。
也求过人,投过简历,可处处被嫌,走投无路。
不得已,只能去送外卖。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20200915早读课
不知不觉间,当骑手已有一年了。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个月赚六七千。
想月薪过万,就得更卖力,平均每天要接60多单。
那一年,钟南山在烧锅炉,宗庆后在蹬三轮,董明珠一夜丧夫,郭德纲众叛亲离…
从公司老总,到外卖小哥;从每月轻松2万到手,到苦哈哈奔波还赚不到1万。
成年人的体面,往往经营了几十年,可摧毁它,只在一次变故的瞬息之间。
五、
有人说: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可说这话的人却没有告诉你:
住高楼的人,是怎么一步步爬上去的;光万丈的人是蜕了几层皮,才脱掉一身锈的。
35岁的史玉柱,在一片嘲讽中继续前行。
靠着敏锐的嗅觉,用脑白金打开市场,逐渐恢复元气,几年就还完了巨额欠债。
2016年,胡润百富榜发布,史玉柱家族以540亿元财富,位列第19名。
35岁的董明珠,把自己逼成了拼命三娘。
1992年,她在安徽销售额破1600万元,占当年全公司的八分之一;1993年,格力销售额突破3亿,她就贡献了5000万。
一路开挂,创造了格力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
35岁的宗庆后,一直到如今75岁的40年间,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
没有节假日,在办公室里睡觉。
他一手创立的娃哈哈,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宗庆后3次问鼎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
若是站在时光的这头回望过去,35岁的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困顿、窘迫中满身疲惫、无路可退?
但命运从来不会辜负一个拼尽全力的人。
实际上,这或许是成人世界的一个残酷真相:
走在中年的人,没有一个是不难的。
钟南山35岁还在山东烧锅炉,那时他根本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走上从医路,成为祖国的功臣,获得“共和国勋章”;
马云35岁两次创业失败,被人当成骗子、疯子,那时他根本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会改变一个时代,阿里巴巴,会成为一个传奇;
郭德纲37岁时被众叛亲离,德云社被迫停止所有演出,那时他根本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的路越走越宽,成为相声界的半壁江山。
生活不止抽了你一个人的耳光,生活是死命抽着每个中年人耳光,根本不问你是谁。
但正如蔡康永说的那样:
把人生的镜头拉远一点,不要老是特写。
当你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回头望,就会发现当初以为过不去的那些事,其实全是擦伤。
再过两年,耳朵也将迎来自己的35岁。
从农家小伙,到城市扎根;从一无所有,到独自打拼,我被生活捶了,痛了,憋屈了。
但也明白了:众生皆苦,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
和你一样难的人还有很多,从来不只是你一个。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过道原理”。
过道里的感应灯平时是关闭的,人们只有走到相应的位置,灯才会为你照亮前路。
这就是我们的中年写照。
如果你害怕了,退缩了,那你永远迈不过黑暗。
咬咬牙,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许就豁然开朗。
谨以此文,送给每个35岁左右的朋友。
因为一路尝遍生活的苦,你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也愿你们迈过坎,跨过难,过不了几年,再回头看。
到那时,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