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苹果要换 C 口了,但他可能啥都没想变

最近有一个传的得很像那么回事儿的小道消息 —— 未来苹果的 C 口配件,很可能也要通过 MFi 的认证。

25.png

用 iPhone 的差友应该不陌生, MFi 就是苹果官方给测试合格的第三方设备打的合格证,只有高贵的苹果认证配件才会有这个标。

“苹果官方认证,适用于 iPhone 、 iPad 和 iPod” ▼

昨天托尼在微博上冲浪的时候,还看到有个传闻说,最新版本的 iPad OS ,已经限制了 USB-C 第三方线材和设备的功能。

原博已隐藏 ▼

换句话说,更新到 16.3 版本的 iPad ,没法儿再使用第三方 USB-C 转 3.5 毫米转换器来播放音乐。

巧了,这事儿刚好撞在托尼的专业上,苹果之后到底会不会在 C 口上做文章我说不好,但试试 iPad 有没有开始限制第三方设备,还是能测一测的。

到底还能不能听歌

于是我从知名骚烧友小黑胖那边搞来三条 USB-C 转 3.5 mm 的音频线,并从隔壁工位摸了台刚升级了最新版系统的 iPad Pro ,一条一条测。

第一条托尼测试了苹果官方线,官网卖 67 大洋, iPad 立刻就识别出来了,响亮的很。

第二根是品牌音频转接线,没有标明是 MFi 的转接设备,插上去同样正确识别耳机,响亮,甚至托尼觉得音质比苹果的更好。

哎,这不对啊,这俩怎么都响了呢?这还怎么水文章?

希望落到了最后一根线上。

据小黑胖说,它是一条 “不被 iPad 支持” 的转接线,插到 iPad 上安静的很。

果然, iPad 完全认不出来,声音毫不意外的从扬声器冒了出来。

但你把这线插到安卓设备上吧,它又是能认出来的。。。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三根线,又和前两根有啥不同?

这就要涉及到 USB-C “ 隐秘 ” 、 “ 黑暗 ” 而又极端混乱的一面了。

C 口在接口界的地位啊,就有点像秦始皇,物理上横扫接口市场。

从 USB 1.1 到 USB 3.2 ,从数字音视频输出( HDMI 、 DisplayPort 、数字音频 )到模拟音频输出,大多数常见的现代外部接口协议,都能在 USB-C 里运行。

甚至连供电( PD 协议 )和原先用于内部硬件互联的 PCIe ( 雷电和 USB4 ),也能揉到 USB-C 接口里。

它的能力是如此的无所不包,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完全搞不清,手中设备的 USB-C 接口,到底支持哪些功能。

我们拿到手上,看上去完全一样的 USB-C 转 3.5 毫米转接线,其实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数字音频转 3.5mm 耳机模拟输出,这种线里面包括了一颗芯片,相当于一个 USB 声卡,能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能推动耳机的模拟信号。

第二种是模拟音频转 3.5mm 耳机模拟输出,这种线就是一个纯粹的物理转接器,手机里输出的信号能直接驱动耳机,里面不涉及信号的转换。

苹果和主要安卓厂商使用的 USB-C 音频方案也刚好不同:苹果用方案一,安卓大多是方案二。

所以,如果把方案二的转接线插 iPad 上,耳机显然是用不了的。

托尼还是能理解的,这位博主也不是真心想造谣,只是被 USB-C 的奇妙能力搞糊涂了。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把苹果官方的转接线插到安卓设备上,它也是不能用的。

而某品牌带 DAC 芯片的转接线,则是全员通吃。

这事儿实在是太苹果了!

假设之后苹果真给 C 口上了 MFi 认证,参考 Lighting 接口现状,托尼觉得有些事情大伙儿可能要注意起来了。

以后只有通过认证的 USB-C 线材,才能触发苹果的 “快” 充,普通 C 口线只能 “五福一安” ,安卓市场服务的各种配件,并不能直接进入 C 口 iPhone 的生态圈。

而想要在 iPhone 上使用的各种外设配件,比如 USB-C 数据线、拓展坞、转接器等,都要获得 MFi 认证,不然苹果就直接拿 “安全” 作为理由,不让它工作。

欧盟的这招,原本是希望通过规定所有手机使用 USB-C ,来提高通用性,减少电子垃圾,苹果要是真用上这招了,那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C 口到底有多乱?

然而抛开苹果不谈, C 口的现状,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这个万能接口看起来 “车同轨” 了,但底下跑的东西,离 “书同文” 还差得远。

就拿大家吐槽最多的快充协议来说,真就是各玩各的。。。

很少有安卓手机支持较高速率的公有充电标准。要是不用原装充电器,充电速度就直接与苹果肩并肩。

举例来说,蓝绿厂的快充头,即使功率足够,也没法给华米两家的手机全速快充。

但 “兼容公有协议” 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难点,也没有专利费或增设硬件的成本问题。

各个厂商到底在想些什么,托尼也只能假装蒙在鼓里。

如果说安卓厂商的 “不小心” 是为了构建自己的生态,那么 C 口公有协议制定时的重复套娃,就是 “ 故意的 ” 了。

看看 C 口里跑的主要协议,大概是这么套娃的。。。

USB 4 完全实现了雷电 3 的功能,因此它自然也有了雷电 3 拥有的各种特性,比如运行 USB 3 以及 DP。

然而 USB 3 系列本身在命名和速率上就极端混乱,不少 USB 3 时代的 C 口本身就能运行 DP 和 HDMI 。。。

让情况更复杂的是,无论是英特尔、苹果还是 USB 协会,都控制不了 DP 、 HDMI

等协议。。。

DP 、 HDMI 的背后大佬都是能和这几位平起平坐的▼

这一堆烂糟的协议,托尼解释起来费劲,消费者们用起来更是没谱。

而厂商在设计生产硬件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对自家标准的兼容,至于其他的。。。

等修完自家的 Bug 再说呗。

举个栗子,一些雷电 3 硬盘盒,如果连接的电脑不支持 40Gbps 的雷电 3 ,它往往会直接落到 USB 5Gbps 上,速度远不如价格便宜得多的 USB 20Gbps 硬盘盒。

原因也很魔幻:不少雷电 3 控制芯片,不支持 USB 20Gbps ;而不少电脑 C 口,也不支持 USB 10 Gbps 。。。

真要指望厂家摒弃前嫌,舍小家为大家,共同协调,这就是个等鸡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烧断锁的问题了。。。

厂商的百年大业和生意经我们暂时管不了,可眼前这些个 C 口设备,到底应该怎么买才不会出错呢?

买线的时候该怎么选?

托尼这里也有一些建议,能够帮助各位差友挑选 USB-C 外设和线材。

对于一些快充达到 100+W 的手机来说,一旦快充线损坏,最稳妥的办法还是买一根官方的原装线。

当然,如果是笔记本,或者支持公有充电协议( PD 协议 )的设备,那直接买指定功率的 PD 快充线就行。

而传数据的 USB 线,省钱的办法就很多。

假如你不使用雷电或者 USB 4 的外设,那么可以试试商家宣称的 “全功能 USB” 线( 正常的大概 10 到 20 元 )。

想要稳妥一些,可以买标注了 “USB 20Gbps” 、 “USB 40Gbps” 的线材,价格大概在 40+ 以上。

这些标识理论上是要 USB 协会认证后才能使用的 ▼

如果要使用雷电或者 USB 4 外设如高速硬盘盒、显卡,那还是建议上雷电 4 认证线。

毕竟都玩这么贵的设备了,不买根好点的线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然,未来哪天苹果正式宣布 C 口也要过 MFi 认证的时候,这里的建议还要加一条:

苹果用户,请买 MFi 认证线。

来源:差评

反“PPT骗子”,互联网大厂是认真的吗?

人类为什么需要PPT?

在可查证的资料中,世界上第一份商业PPT来自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份1958年的市场分析演示。大量矢量图标、数据图表页被使用,演示逻辑设计、数据可视化等思路已出现在这份PPT中。

PPT,这个后来几乎变革全球商务集体沟通方式的工具,却在逐渐的演变中,成为许多打工人的噩梦。每到岁末年终,“卷PPT”常变成许多大公司的独特景象。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里,这种形式也在互联网大厂生态中走向极致。

但在2022年年底的汇报大潮前,发飙痛批高管用PPT、新词“欺骗”自己的刘强东,揭下了大厂PPT的华服。对PPT的重新审视,正在许多打工人和团队的身上发生。

一些商业世界的变革,也藏在了如何使用PPT这个商业工具的选择背后。

一、“卷PPT”成为过去式?

帮领导做PPT,是刘兴的一项特殊工作。他的直系领导每年年终都要向公司高层做一次PPT讲演汇报,刘兴是负责给领导PPT加工的那个人。

“共创”的形式通常是领导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作一个word,word字数有时会有近万字,刘兴负责在word中抓出叙述逻辑、关键词,寻找合适的PPT模板,再加上图片、动画效果以及各种格式调整,再将形成的PPT交给领导“审片”。

为了做好这个PPT,刘兴费了许多心思,每一次做PPT都会被领导要求“返工”改上三五版,从演示逻辑到图片美观再到字体大小,刘兴的“PPT美学”都在不断被重塑。他把很多领导发给他的PPT网站链接和优秀PPT案例都存在手机里,过去几年里,一想到做PPT,刘兴就会有压力,他收藏各式PPT模板,钻研各种PPT小技巧,到这份工作的第二年,他已经是一个PPT素材网站的终身会员了。

一个部门领导的PPT汇报也许会关联到部门年度绩效的优秀名额和年终奖励,每到年终汇报时,刘兴都能看到公司各个部门无比精美的汇报PPT,大有百花争艳的姿态,“能说得天花乱坠的领导,对团队来说也是一种能力。”

但在2022年年末,刘兴的PPT制作任务突然简单了起来。在给领导的一版版PPT被否的过程里,他发现领导对“加工”的兴趣不再浓烈,领导给的word也比往年简练得多,对PPT只要求简单大气,逻辑明确。最终,刘兴是用一个简单的模板和大段贴领导word原文的“极简风”做出了领导满意的PPT。

“这变成了一件贼搞笑的事情。”在一家手机大厂工作的王蕊忍不住和朋友分享起了自己的年终述职。她成了年终述职中获得领导表扬的那一个,原因是其他人的PPT都极为复杂,而她由于着急“随便整了整”,成了全场最清晰的PPT。领导评价她的PPT能够让听众接收到大部分信息,“其他同学的东西太多,我眼睛都不知道看哪里。”

王蕊把这无心插柳称作“反卷的胜利”,但事实上,她并不太清楚领导对PPT心思为何有了变化——2021年年终,领导提前一个月向刚入职的她交代了好好做年终PPT述职,对PPT的华丽呈现重视万分。

但变化也并非无迹可寻。刘瑶发现,在这一年的京东年终汇报里,同事们的PPT都在明显变得简单。据虎嗅报道,在刘强东谈到自己被PPT欺骗了的那场会议过后,京东内部一位以“善作PPT闻名遐迩”的高管被“拿下”,在之后几次刘强东参与的会上,长篇PPT已大幅减少。

如何把PPT做得简单,似乎正成为互联网大厂员工们的下一卷试题。

二、PPT是冤枉的

王蕊其实很能理解同事们在PPT上的“卷”。

一个特殊点是,整个部门只有她是固薪模式,其余人的薪资是浮动的,这也意味着,他们的PPT汇报影响绩效的结果会进一步被放大。真金白银的驱动下,王蕊相信,即便领导有了“简单化”的PPT趋向,来年她同事们的PPT仍然不会掉以轻心。“如何让PPT简单直给又出彩?”反倒可能成为一个更磨人的高阶难题。

刘睿所在的科技公司每个季度、年终都要进行汇报,在PPT之前,他们就有一份网页形式、数据可视化的汇报要提交,按理说,PPT可以因此做得简单一些,但他的同事们常花很多时间去美化、精细,甚至自己购买各种PPT插件,花足了心思。

2022年年底,曾有脉脉认证的京东用户分享了“好消息,以后内部PPT不得超过三页”,但评论的大厂员工们对互联网PPT“瘦身令”能带来的持续效果并不乐观。

“中间那页PPT能做出花,各种动画切换,一页呈现几十页效果。”“做十个PPT,互相跳转。”“每个单词每个图形都是超链。”……在不少大厂员工心里,简单的PPT,意味着更复杂。“3页PPT的事情已经说了很多年。”有公司员工留言道,旧事重提的另一面是大厂PPT的积重难返。

问题并不出在PPT本身。事实上,PPT的页数多少、叙述风格、简单或复杂并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各种美妙词汇的发明,还是到如今的PPT制作“由繁入简”潮流,大厂员工都不过是在借用各种工具做一份能让领导满意的工作成果展示。

“可能领导早就想好了打什么绩效,不会等你的一份PPT。”王蕊说,在员工之间,并不认为PPT与绩效一定挂钩。到讲演那天,领导对每一份年终述职基本都是夸,大家讲完了也不能明显感受到谁讲得好、谁讲得不好,只能是一些员工自我猜测。支撑很多同事“卷”起来的,不过是“在领导面前表现要好”的朴素观点。

过去一年里,裁员的消息常在王蕊和同事们的对话中流转,“有的部门已经裁了员,有的部门年底要裁员,有的部门之后还有优化计划。”王蕊见过几个员工为了一份项目成果的报告文档撰写,大战八百回合,“他们battle文档描述能不能凸显自己的贡献,扣各种细节甚至批注,甚至关心在那个图片里自己占的位置是不是够大。”不同员工、不同部门在各种小群、大群里为了“抢功”的各种互撕,王蕊也目睹了一次又一次。

“PPT是冤枉的。”王蕊说,即便领导想看的PPT简单了,盘踞在员工内心的焦虑与日俱增,也总会找到下一个可“卷”的出处。

三、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领导为什么突然想要简单的PPT了,反倒是个问题。

2011年,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瑞士成立了一个反PPT组织,他统计了一组数据,认为瑞士的410万雇员中,11%的员工日常与PPT有关,平均每周要看两次PPT演示。假如其中85%的参与者是心不在焉的话,估计会给瑞士经济造成大约21亿法郎的损失。某种程度上数据的严谨性存疑,但可见,PPT里的“无用功”,已是一个全球通病。

在PPT与商业相结合的初衷里,实现更生动、清晰的表达与沟通是PPT的使命,而在职场竞争中,这一切很容易演化为形式主义,走向务虚,很多打工人都有着“活干得好不如PPT做得好”的体验,叠加其中的时间、人力资源浪费,更拉低了效率。

实际上,早在2004年,贝佐斯在给亚马逊高管们的信中就要求,不再使用PPT,取而代之的是长度不超过6页的叙述清晰的备忘录。原因在于,PPT主要在单纯罗列要点,这对讲演者容易,但是对听众很难,容易导致一些相对重要的观点淹没,忽略逻辑性、优先级。

如今,大厂推动PPT去掉复杂修饰,回归“干货”本身的趋势,倒可算是一种对员工时间和沟通成本的节约,回归PPT本心。

但原因或许又不止于此。降本增效在过去一年几乎成为所有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不愿再看华丽PPT和假大空词汇的领导层们,放下过去互联网高光的姿态,回归到残酷的现实里。刘强东对“PPT骗子”的痛斥,与马化腾反思腾讯过去的买量行为,李彦宏掀开百度内部业务部门改革表面而追求大数字营收的内核并无二致。

在互联网红利见顶,业务创新活力下降的行业环境里,不论是后起之秀带来的竞争压力,还是明星产品乏力,培育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焦虑都格外被放大。大厂突然转向“求简求真”,并非是过去对PPT等各层面的粉饰毫无察觉,只是步入危险时刻后,无法再保持过去的容错率。比起“面子”,如今的大厂更想要里子。

这场可能的PPT文化变革里,更需要的也并非员工学做简单PPT,而是大厂管理层们回归“务实求真”的持续性。

“这是我们比从前都更了解彼此的一年。”刘睿这样形容过去一年里他对同事们,以及他的领导对下属业务工作的认识,这一年的年终,他所在的团队不再要求大家进行业绩汇报,“因为领导了解情况。”事实上,过去一年,许多大厂都经历了许多轮业务梳理、架构变革,大力反腐,乃至裁员下的员工盘点,早在年终汇报之前,领导们对实际情况的主动或被动了解都可能比往年更清晰。

放回到PPT的故事里,出错的也并非PPT本身,而是在PPT的各种数据奇算、高大词汇以及精美图片里被掩盖掉的业务事实。大厂对PPT文化的变革需求,实质上是对推动组织管理更高效,从务虚转向务实的努力。

不愿再为PPT挑灯夜战的大厂人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多一些“了解情况”的领导,少一些通过PPT升职加薪的故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陈杨园,编辑:邢昀

苹果供应链八大内幕

就在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万余字深度报道,通过采访 9 位苹果前高管和工程师在内的 25 位供应链专家,深度挖掘了苹果建立供应链帝国背后大量鲜有曝光的细节故事,并尝试为苹果当下迫在眉睫的供应链深度 “危机” 找到解法。

这两年,京东方、舜宇光学、兆易创新等多家大陆企业打入苹果供应链核心零部件腹地,另一边,苹果末端产品制造业务频频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果链变动背后的明争互搏暗潮汹涌,始终是全球科技产业中最吸睛、又最残酷的博弈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通过大量细节和详实数据,复盘了苹果如何花费二十年、数十亿美元打造一套前所未有的复杂供应链生态,同时作者认为,今天的苹果正面临一场 “清算(rekoning)”。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以美国现在国内的政治环境和倾向来看,苹果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界人士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 “脱钩”,并加速实施供应链多元化策略。这种略显 “割裂” 的状态,仿佛让苹果走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

苹果工程师如何把中国供应商 CEO 问的哑口无言只为找到 “一行代码” 的问题?苹果如何买尽全世界一万多台最先进的 CNC 机床只为实现 MacBook Pro 的一体式机身?苹果如何在带给 “果链” 企业声誉和财富的同时,还能将控制权牢牢握在手里?郭台铭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关键判断赢得库克的尊重的?

此外,印度和越南难以取代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苹果的技术创新为什么逐渐放缓?苹果对供应商的掌控力因何下降?苹果供应链危机的深层次症结到底在哪里?

这一切,我们都能在本文中找到详细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对于多数问题,给出了从美国人视角出发得到的结论和观点,部分会与我们的常见的理解有所不同,但这种视角和思考方式,或许能给国内科技企业出海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挖掘苹果如何巩固其在中国的业务,进而打造出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苹果是否能够走出当下的困境。

以下是英国《金融时报》深度报道的全文完整编译(部分内容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上半部:因供应链而起,因供应链而 “困”,苹果命运与中国深连在一起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苹果花了二十多年和数十亿美元打造了一个复杂度前所未有的供应链帝国,而今天,一次 “清算” 即将到来。

2007 年是诺基亚的鼎盛时期,当时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 9 亿用户,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 40%,当年的《福布斯》杂志还专门刊登了一篇关于诺基亚的封面故事,并问道:“有谁能够追上手机之王?”

但历史精彩之处就在于,就在同一年,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布了初代 iPhone。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iPhone 已经坐拥全球 12 亿用户,而苹果将昔日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挑落马下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当时有报道认为,诺基亚领导层缺乏对于软件重要性的深刻理解,进而难以跟上乔布斯和天才设计师乔尼・艾夫(Jony Ive)的脚步。

但其实在初代 iPhone 成功的背后,不只有多点触控和全屏功能(full-screen features)。早在 iPhone 上市之前,苹果在硬件和生产方面的能力就已经超过了诺基亚,苹果是通过大举押注中国制造业来实现这一优势的。

供应链研究员 Kevin O’Marah 很清楚地记得,2007 年年中,苹果公司突然一跃成为全球供应链最佳企业年度排名前 25 名中的第二名。

他回忆称,当时每个人都很震惊,因为此前苹果供应链的名声一直很糟糕,取得这样的排名简直不可思议。

此次供应链排名的调整,实则成为了苹果业务发生深刻变革的前兆。在接下来的 7 年中,苹果一直在全球供应链最佳企业排名中高居榜首。这段时间里,苹果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中心。

研究员 O’Marah 开始清楚地认识到,苹果的 “外包”,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完全地将生产 “外包” 给中国。相反,苹果正在建立一个极其复杂、深入且高成本的供应和生产体系,以至于苹果自己的命运已经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紧密联系又是难以解除的。

过去的十五年中,苹果一直在向中国派遣其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和制造设计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每次都要在苹果供应商的工厂里待上好几个月。

这些苹果员工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会协同设计新的生产流程,监督生产过程的细节完善,直到生产跑通跑顺、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供应商的生产是否合规。

除了大量人力资源投入,苹果还斥资数十亿美元,为供应商购买定制设备,并开发一些独家专业技术。苹果的竞争对手们甚至都不了解这些技术,更不用说追赶了。

苹果的供应链体系深刻影响着苹果和中国。研究员 O’Marah 认为,苹果中国供应链体系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并不是中国本土内生的,而是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建立技术竞争力的产物。

2011 年蒂姆・库克(Tim Cook)正式接替乔布斯出任苹果 CEO,而库克正是苹果供应链体系背后的核心操盘手。他将苹果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了中国,在中国构建起极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并为苹果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国也成为了苹果最大的 “软肋”,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是极深的。对于风险规避型的苹果来说,过于集中的供应链必然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苹果超过 95% 的 iPhone、AirPods、Mac 和 iPad 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苹果去年大约有 740 亿美元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占总营收约五分之一。与之相比,老对手三星已经大幅削减了在中国的制造业务。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20-2024 年苹果 iPhone、AirPods、Mac、iPad 全球产能分布(预测),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最近几年,虽然中美关系呈现出一些紧张态势,但苹果仍然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并巩固了与中国的关系。

但就美国现在国内的政治环境和倾向来看,苹果以及其操盘手库克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界人士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 “脱钩”,并加速实施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众所周知,现在印度和越南已经承接了一部分苹果产品的生产。

对于苹果现在面临的这种供应链挑战,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 25 位供应链专家,其中包括 9 位苹果前高管和工程师。但最终他们没能得出答案,这些专家普遍认为,苹果目前几乎没有可行的出路,短期来看也不会有。

采访中一位苹果前资深员工认为,库克是造成供应链当下 “糟糕” 现状的主要负责人,他提到这不仅是向最高层追责,也是向供应链领导人追责,而 “供应链大师” 库克正是苹果供应链的领导者。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一、不差钱!三年豪掷 73 亿美元买设备,全世界的 CNC 机床都不够苹果用

回溯到苹果供应链发展的早期阶段,苹果并不是第一家在中国进行离岸生产的美国电脑公司。1998 年库克来到苹果开始负责电脑生产业务时,惠普和康柏等公司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但苹果的做法显然更为独特,苹果没有采用现成的零部件,而是做定制化。苹果会亲自设计这些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灵活性将这些定制化零部件组装成极其复杂的系统。

在 2007 年的供应链排名中,宝洁、丰田和沃尔玛的同行意见得分(peer ranking score)至少都是苹果的两倍,但来到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s)这个指标上,苹果就成了一枝独秀。

库克曾将库存形容为 “fundamentally evil”,直译过来就是根本性的邪恶。库克会把电子产品比作几天内就会变质的乳制品。

当然,库克并不是光动嘴皮子,苹果的库存周转率的确做到了诺基亚的 2.5 倍,是可口可乐的 12 倍。

苹果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巨资,围绕其在制造领域的创新建造技术护城河,而苹果的竞争对手还在忙着给供应商规格说明书,然后说:“给我造这个。”

研究员 O’Marah 说,苹果给供应商购买设备的投资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公司都多。实际上,苹果只是把自己买来的设备放在了别人的工厂里而已。

随着早年 iPhone 产量的增长,苹果在中国的 “长期资产(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的设备)” 价值已经从 2009 年的 3.7 亿美元飙升至 2012 年的 73 亿美元。当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苹果所有建筑资产和零售店价值的总和。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设备投入,让苹果能够实现别人完全无法想象的先进生产技术。比如 2008 年,苹果发布了铝合金机身一体成型的 MacBook Pro,这项工艺可以说是当时高端制造业的一次重要突破。

苹果设计师艾夫曾评价称,这项工艺实现了 “行业闻所未闻的精度”。

这项工艺通过 CNC 机床实现,设计师通过这种机床,可以方便地用 3D 图像文件创建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其实当时这种机器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只不过每台价值超过 50 万美元,并且通常只用于少量制造产品原型。

三位前苹果制造工程师称,为了实现乔布斯所说的这种 “制造笔记本电脑的全新方式”,苹果买了一万多台 CNC 机床。

后来没过多久,苹果也开始在 iPhone 和 iPad 上采用同样的技术。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苹果与全球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日本 Fanuc 签订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苹果将在未来数年内购买 Fanuc 生产的所有 CNC 机床。

随后,苹果还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搜罗其他厂家的先进 CNC 机床。一位知情人士称,当时全球范围内也没有足够的 CNC 机床来满足苹果的生产需求,“2009 年,我们的业务开始指数级增长,第一年我们每天造 1 万个零部件、第二年每天造 10 万个,然后是 50 万个、100 万个…… 本质上来说,钱从来不是问题。”

二、苹果工程师细抠 “每一行代码”,库克也是个 “细节狂魔”

接下来,英国《金融时报》主要探讨了苹果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在寻找供应商方面,苹果遵循着严格的流程。

五位了解苹果在华政策的人士透露,一位来自加州的苹果工程师,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商 CEO 见面,然后向 CEO 提出各种技术性问题,直到他们答不上来,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然后,这位苹果工程师会被带到下一位经理那里,进行新一轮的 “问答”,最后苹果工程师会深入到与问题答案距离最近的员工那里,可能这位员工写的某一行代码,正是苹果工程师要看的东西。

在几个小时的询问、协商后,苹果工程师会让供应商承诺大规模生产苹果所需的定制零部件,从而有效地掌握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路线图。

一位前苹果运营总监称,苹果一贯采用这种 “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s)” 向下追溯,以便全面了解成本、设计和量产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这位知情人士称,苹果工程师会一直刨根问底,因为当问的问题足够多时,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并进而解决问题。从来没有什么细节是苹果不感兴趣的。

另一位前苹果高管称,这种做法直接源于库克,即使对每台设备中成本不到一美分的铆钉,库克也绝不会放过。

“当你与他(库克)讨论时,他会从第 30 页第 7 段中找到某个点并询问更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能从整体看到细节,然后又从细节处看回整体。”

这些技术让苹果能够推动供应商去超越他们现有的能力,并且随着苹果的成长,这种影响力会变得越来越大:制造一个零部件并用于数以亿计的产品中,这种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三位前苹果老员工称,他们曾对自己在谈判中所拥有的巨大话语权感到震惊。供应链企业员工会被聊到脸色发青,最终告诉苹果工程师他们做不到苹果的要求。“但当两个人都说‘不’时,总有一个人要屈服,而这个人永远不会是苹果。”

当然,与苹果的密切关系可能会给供应商带来巨大利益。2000 年,中国台湾代工企业富士康开始组装糖果色 iMac,当年富士康营收约为 30 亿美元,不到其对手伟创力(Flextronics)的一半。但十年过后,2010 年,富士康营收达到了 980 亿美元,超过其五大竞争对手营收之和。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00 到 2021 年富士康营收情况及苹果新品发布节点,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三、郭台铭重金押宝 iPhone 4,富士康的工人为何 “不可替代”?

在中国鼓励创造就业、鼓励企业出海赢得订单、发展专业化技能的大背景下,苹果公司的生产创造力被进一步放大了。

中国各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以及为移民提供住宅公寓。中国的物流仓库、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完善。

富士康前高管 Alan Yeung 称,创始人郭台铭和库克会面后,富士康取得了 2010 年发布的 iPhone 4 和初代 iPad 这两款产品的订单。郭台铭在与库克会面中认为,库克低估了市场需求。

郭台铭非常自信,他承诺要建立两个新的厂区,一个在郑州(后来的 “iPhone 城”),另一个在成都(后来被称为 “iPad 城”)。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郑州厂区,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郭台铭说,富士康会承担这些投资,他们将会和政府合作建立这两个厂区,当苹果的产量达到足够规模时,富士康就会启用这些新厂区。

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台铭的判断是对的。从 2009 年到 2011 年,苹果 iPhone 的出货量几乎翻了两番,达到了 9300 万部,第一代 iPad 在开售前 9 个月的出货量也达到了 1500 万部。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历年苹果 iPhone、iPad、iPod 销量统计,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截至 2010 年 10 月,仅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中就有多达 50 万名工人在辛勤劳作。当时也有不少劳工矛盾的消息传出,“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 一度成为社会上舆论关注的焦点,苹果也在当时成为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

尽管如此,前往富士康报到的工人依然络绎不绝,不过由于工作比较乏味,留住工人是个问题。沃顿商学院运营学教授 Ken Moon 称,当时中国合同制造商的员工流动率超过 300%,相当于一年内多次更换整个工厂的员工。

根据苹果自己的估计,自 2008 年起,苹果已经培训了至少 2360 万名工人,人数超过了中国台湾本土总人口。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提供的劳动力资源,除了成本廉价(利润率低于 3%),还具有规模大、住得近、灵活性强的特点。富士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高产量,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快速削减产量,而这些成本则不会转嫁给苹果。

此外,中国还可以提供具备一定技能组合的劳动力资源。在解释苹果为什么不能在美国大规模生产时,库克曾说道,就算把美国所有工具和模具制造商都邀请到他正在演讲的礼堂中,礼堂也装不满。但如果他在中国做这事,可能会需要几座城市来安置这些制造商。

四、“东” 进 “西” 退,中国制造业生态独一无二

苹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三位曾与苹果及其竞争对手合作过的人士透露,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面临着很大压力,他们必须要跟上苹果的步伐,但又缺乏一套统一的战术。因此他们开始向中国供应商寻求帮助,提供知识产权以换取更快速的反应,从而缩小与苹果之间的差距。

苹果的一系列供应链体系构建行为,帮助中国供应商获得了更多订单,也帮助供应商提升了对尖端制造业的理解。与此同时,西方的电子制造业却萎缩了。

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制造总量的 70%,而中国制造的技术复杂度甚至让很多受访专家都难以理解。科技咨询公司 D/D Advisors 创始人 Jay Goldberg 曾说道:“中国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态系统。”

中国在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量化的,2021 年接受审计并通过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了 42 万家,约占全球总数的 42%,印度这一数字为 3.65 万,美国则为 2.55 万。

这种数量级上的优势重塑了全球经济,并提升了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苹果借助这种力量主导了科技行业。

但现在,一次 “清算(reckoning)” 迫在眉睫。

Goldberg 认为,对于苹果来说,放弃这个供应链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建厂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即使你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立的工厂,这家工厂的分包商和供应商依然来自中国大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富士康需要安装声波焊接机(一种能将不同金属或塑料通过超声波能量进行融合的设备),他可以很容易地召集任意数量的公司并雇佣劳动力来做这件事。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郑州工厂产线,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有各类工作的分包商,有各类细分专业领域公司,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这样的条件。” Goldberg 说道。

在他看来,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个经过多年建设的完整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体的细枝末节很难描述清楚,但苹果和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都对此了如指掌。

《误解中国(Getting China Wrong)》一书的作者 Aaron Friedberg 认为,20 年前,美国政府鼓励企业与中国接触,库克当时做的并没错,但近 10 年来,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库克依然加倍下注中国。

不论如何,在不少受访者看来,苹果当下都是 “无路可逃(no way out)” 的。

下半部:层层重压逼迫苹果另谋他处,但中国似乎仍是唯一解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去年 12 月,苹果公司 CEO 库克在美国国会私下会见了资深议员 Bill Clark,他们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苹果公司与中国的关系。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库克在美国国会会见议员 Bill Clark

2022 年 11 月前后,新冠疫情带来的防控压力,对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工人选择放弃富士康的工作并返乡。

当时一些工人的境况受到了外媒的 “高度关注”,库克在美国国内受到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一些记者向库克抛出了极为尖锐的问题,库克均予以回避。美媒《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标题将这次的国会山会面描述为 “库克与中国相关的糟糕一天(Tim Cook’s Bad Day on China)”。

除了工人方面的影响,在历来销量火爆的假日季期间,iPhone 出货量约为 7800 万部,缺口约为 600 万部,这与富士康郑州工厂生产受到影响有关。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但相比疫情这种短期风险,更令美国人无法忽视的点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正受制于中国。

目前苹果在美国两党内部都受到了高调批评,共和党议员 Josh Hawley 指责苹果过度依赖中国。

苹果正面临政治、战略和投资者方面的压力,他们要求苹果减少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在特朗普政府期间,这种压力表现为关税方面的威胁,而拜登政府通过切断中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渠道,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但现在问题就在于,苹果和中国的关系短期看来仍然是牢不可破的。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异常复杂且庞大,厂区规模甚至堪比很多西方的城市。中国供应链每年为苹果产出价值 3160 亿美元的各类苹果产品,没人知道要如何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全球制造业增值占比,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前科技行业分析师 Brian Blair 曾说道:“除非你亲眼看到,否则你根本无法理解富士康的工厂有多大。” Blair 曾多次参观苹果在中国的工厂,他说:“跟美国人讲富士康工厂有多大,就像对一个村民描述纽约市有多大。”

二十多年来,苹果在中国建立的供应链体系是其在全球成功的基础,库克则是背后一首操盘的 “运营大师”,库克一直以注重细节而闻名,这些细节的成功也让苹果的 “端到端管理” 令整个科技界艳羡不已。

但是,苹果每年依赖中国实现产品更新,如今正成为其最大的软肋。

一位前苹果工程师称,其实从 2014 年开始,苹果就一直在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但进展缓慢。苹果需要找到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方法,以克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

他认为,未来 20 年,中国仍将主导劳动力市场和科技产业的生产制造。

一、三年吃到四分之一 iPhone 订单?印度能否成苹果第二落脚点

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收入能与苹果相提并论。Meta 和谷歌的大部分业务营收依赖于数字广告,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实际业务,而微软在中国市场的硬件收入大约占总营收的 6%。

即使是手机销量超过苹果的韩国巨头三星,其业务受中国市场的影响也要小得多。在华为、小米、OPPO、vivo 等本土手机品牌快速发展的时间里,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 2013 年的 20% 暴跌至 1% 以下,三星于 2019 年关闭了在中国的手机工厂。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12-2022 年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份额变化趋势,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三星目前有超过 3/4 的手机都是在阿根廷、越南等 6 个国家生产制造的,有不到 1/4 的手机制造外包给了中国的厂商。

相比之下,苹果几乎所有的硬件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苹果会对全球供应链中 150 万名工人每周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工人绝大多数都在中国,但苹果在中国的直接雇员只有 1.4 万人。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竞争对手的国家是印度,印度的总人口数量预计将在今年超过中国。

印度是一个以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国家,同时与中国相比,印度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较小。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印度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不过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印度目前在 iPhone 生产中的产量占比只有 5% 左右。

得益于三星、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以及富士康、和硕等苹果供应商在印度的建厂,2022 年印度已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 16%,约为 2 亿部,这一数字在 2024 年仅有 2%。

自 2017 年以来,苹果一直在印度生产低端 iPhone,从去年秋季的 iPhone 14 系列起,印度才开始生产高端旗舰 iPhone。摩根大通预计,到 2025 年,印度可能会占到 iPhone 总产量的 1/4,远超目前 5% 的水平。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CyberMedia Research 行业情报组负责人 Prabhu Ram 认为,长期来看,印度希望建立完整的苹果供应链体系。

他指出,最近几个月,印度第一大财团塔塔(Tata)正计划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的 iPhone 工厂增加数万名新员工,扩大 iPhone 代工业务,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 iPhone 供应商入驻当地。

Ram 说道:“这不仅关系到库克能够在任期内留下什么,也关系到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能够留下什么。”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印度手机工厂,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二、印度越南为什么总是 “扶不起来”?中国制造难逢对手

虽然印度在 iPhone 代工业务上不断取得进展,但一些供应链专家认为,印度 iPhone “制造业” 的增长数字有些夸大其词,并非事实。

苹果供应商在印度建立的大多数业务被称为 FATP—— 最终组装、测试和包装(Final Assembly,Test and Pack),这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业务,使用从中国大陆空运过来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 Steven Tseng 提到和硕和富士康会将工厂搬到印度,但是他们的供应商却不会,因为印度缺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些供应商需要的所有东西几乎都要从中国进口。

尽管去年印度生产了 2 亿部手机,但这些手机跟苹果 iPhone 产品的质量要求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 2 亿部手机中,最热销的型号售价通常都在 250 美元以内,而 iPhone 的平均售价接近 1000 美元。

也正因为更高的质量要求,生产 iPhone 需要更为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和更高的劳动强度。

一位前微软高管说:“这就像在汽车领域,把起亚(Kia)、索兰托(Sorento)和法拉利(Ferrari)进行比较。”iPhone 是一种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在制作工艺上更为精巧的产品。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08-2022 年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占比(左)和营业利润占比(右),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专家们担心印度缺乏与中国相同的具有各种技能组合的充足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国对苹果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根本。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没有中国完善,交通、公共设施、通讯方面都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印度的劳动力质量能否做到与中国相当,仍然要画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越南看起来也是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选项,今天越南工人的平均工资还不到中国工人的一半,摩根大通预计,2025 年越南将占到 AirPods 产量的大部分、iPad 和 Apple Watch 产量的 20%,以及 MacBook 产量的 5%。

不过苹果之外的其他公司此前在越南进行产品生产制造,走得步履蹒跚,并不顺利。2013 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关闭了他们在中国的手机工厂,并将生产整合到越南,以期削减成本、提高效率。

但很快,微软就遇到了有组织犯罪、运力不足、异常天气变化导致贸易港口关闭等问题。

这位前微软高管称,想让越南的业务按照中国的方式来运行,通常会遇到难以置信的挑战,很多基础设施要么非常新,甚至还没得到检验,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基础设施。

他认为,越南距离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技术制造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他提到微软在零部件采购方面遇到了很大挑战,因为他们所有的二级、三级供应商仍然全都在中国,他们必须将大量的半成品从中国运往越南进行最终组装。

专家指出,即使越南能够提高运营质量,这个国家本身还是太小了,完全无法满足苹果当前的业务规模所带来的需求。

据估算,中国工人数量甚至比越南的人口还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中国农民工数量为 2.93 亿,而越南总人口仅有 1 亿。

《为 iPhone 而死(Dying for an iPhone)》一书作者 Jenny Chan 提到在中国大家对组装苹果产品的工作是有兴趣的,很多村民和学生都会坐大巴去工厂打工。

她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组装 iPad 或者 iPhone 是非常枯燥的、重复性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是一台巨大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这种工作不是谁都愿意做的。

三、中国大陆果链迅速崛起,失去 “控制权” 或导致苹果创新放缓

尽管苹果正在努力让供应链变得多样化,但它与中国的关系仍在变得越来越紧密。

多年来,苹果一直在与中国大陆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换取更自由的运营特许权。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2016 年库克曾与中国签下一项为期 5 年的协议,承诺支出超过 2750 亿美元帮助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

此后,苹果向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闻泰科技等中国大陆代工厂商提供了利润丰厚的订单,这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富士康、纬创、和硕这些中国台湾代工厂商的订单。

摩根大通预测,到 2025 年,中国大陆企业在 iPhone 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将从 2022 年的 7% 提升至 24%。

立讯精密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自 2017 年赢得 AirPods 订单以来,立讯精密的营收已经从 2016 年的不到 20 亿美元飙升至 310 亿美元,翻了近 16 倍。立讯精密目前还拿到了 Apple Watch 和 iPhone 的订单。

2017 年,库克曾在立讯精密的一条产线上参观,当时他被问到苹果是否会将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库克说:“我们不会那样做,生产我们的产品需要深厚的工程技能、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和极高的质量标准,我们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转移生产。”

然而,苹果正面临失去对供应商生产流程创新的部分控制权的风险。其中一个原因是,苹果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有那么多的供应商设备了,拥有大量供应商设备曾一度让苹果拥有对供应商前所未有的控制权。

苹果在中国的 “长期资产” 价值在 2018 年达到了 133 亿美元的峰值,但在随后几年里,这一数字几乎砍半,如今已经降低至 73 亿美元。曾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苹果工程师称,在 2015 年 iPhone 销量达到巅峰后,苹果乐于更多地依赖供应商的设备来节省成本。

除了设备掌控力的下降,这几年新冠疫情也给苹果的新品研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分析师 Blair 提到苹果在供应链技术上取得优势,很大一部分要依赖总部的顶尖人才到中国供应商的工厂中去进行协同配合。在疫情之前,这种往来是家常便饭,以至于苹果每天都要预定 50 个从旧金山到上海的商务舱座位。

但从 2020 年以来,苹果一直无法向中国派遣大批工程师。

两位前苹果制造工程师提到苹果的中国工程师们确实加快了脚步并证明了自己。其中一位工程师说道:“苹果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首屈一指的培训基地,同时苹果也会提高这些中国工程师的工资,所以尽管竞争对手频频想要挖走他们,苹果仍然保住了团队的大部分成员。”

然而,两位熟悉苹果运营情况的人士称,放弃控制权可能会导致创新放缓,甚至是知识产权的泄露。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道:“苹果总部的人现在任由中国员工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员工已经完全控制了产品的生产。”

苹果在最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报中也提示了这种风险,称 “对于员工旅行的限制已经对供应链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导致新产品生产推迟。”

四、绕了一大圈,苹果最后还得回到中国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开发的专业技术是难以取代的,苹果别无选择,只能保留他们在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业务,并承担经济和政治成本。

当然,这些并非板上钉钉的事。从中期来看,随着疫情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全球供应链的压力会有所缓解。虽然中美关系仍旧处于紧张状态,但对于两大经济体完全 “脱钩”、走上相互竞争的道路,各方仍存在不同看法。

供应链风险管理分析公司 Resilinc 的 CEO Bindiya Vakil 认为,中美完全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至少近几十年都不太可能发生。

她认为,尽管很多公司都像苹果一样,试图在中国以外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它们通常都采用的是 “中国 + 1(China+1)” 战略,而非全面退出中国,因为其它地方根本就没有相同规模和质量的供应链体系。

她说:“如今几乎每个零部件都能在中国找到一条供应链,要么这些零部件直接就是在中国制造的,要么这个零部件的一些组成部分是由中国制造的。”

“甚至向上追溯到金属冶炼环节,大部分冶炼厂都位于中国。各种经过提纯、加工的金属、矿物质和衍生品进入全球各地的产品中,而这些原材料的唯一来源就是中国。”Vakil 补充说道。

彭博行业研究硬件分析师 Woo-Jin Ho 预计,到 2030 年,苹果只会将 10% 的 iPhone 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如果苹果行动更积极的话,这一比例最多可能会达到 20%。

Woo-Jin Ho 说道:“看看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中心,我真的想不到哪里可以复制它们。”

富士康劳工研究院 Chan 预测,随着媒体关注度的下降,苹果后续将悄悄增加在华投资。

“从受过中等教育、技术熟练的工人,到提供前沿知识专长的、真正高水平的工程师和博士,中国的优势太多了。苹果想要找到与中国规模相当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太难了。” 她说道。

来源:智东西

李一男承认无法交车,自游家 2 万多单全额退款

文 | 贾浩楠

来源:智能车参考

传言成真,但还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一男造的车自游家 NV,还没交付身先死。

一纸公告宣布 “短期无法交付”,全额退用户定金。

与公告一同被关注到的,是自游家工厂已经开启离职潮。

两个月前,李一男刚刚在发布会上公布自己造的第一款车,信心满满。

线下渠道、展厅布置等等如火如荼进行,北京路面上,甚至已经有试驾车出没。

如今却说出了 “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就即将结束”、“未来可能没有机会见面”—— 就只差把 “我们造车失败了” 直白表达了。

自游家 “再也不见”?

2 天前网络上突然传出了 “自游家就地解散” 的消息,不过官方和线下展厅都回应 “此消息不实,未收到任何大规模裁员及破产消息,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但今天官方的公告,坐实了自游家岌岌可危的处境。

公告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结果。自身原因,车交付不了,没有过多解释。

其次是补救措施。48 小时内全额退定金,自游家展现出了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态度,给用户额外补偿了 200 块星巴克券和一辆车模。

最后是委婉告别。

期待的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就即将结束.

未来可能也没有机会在我们的门店,像朋友一样面对面,请大家喝上一杯咖啡一起分享美好的人车生活了。

期待未来也许还有机会再聚。

表达中透露的最重要的,还是自游家官方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自游家 NV 这次跳票,很可能不是短期的困难或调整,而是走到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

所以,自游家口中的 “自身原因” 背后隐藏的信息,才是最关键的。

公告背后,拖垮自游家的是什么?

其实原因并不是秘密:

前华为太子李一男,基本是被众泰太子拖垮了。

就是那个造出 “保时泰”,以山寨皮尺部闻名,如今兵败如山倒的众泰汽车。

如同所有造车新势力一样,李一男从 2 轮转战 4 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造车资质。

要么像蔚来那样找一家传统车企代工,要么像小鹏那样直接收购有资质的主机厂。

李一男找到的是大乘汽车,众泰集团旗下的品牌之一,其 CEO 吴潇,正是众泰汽车老板吴建中的儿子。

大乘汽车 2018 年成立,有产线有工厂有团队,产品多脱胎于以前的众泰汽车,销量寥寥,很快就和众泰一样陷入泥潭。

其实选择一家经营状况不好的车企合作,是新势力的常规操作。

但李一男的造车公司火星石科技,与大乘汽车关系却很微妙,用 “入赘” 来类比比较直观。

火星石既没有收购大乘汽车,和大乘之间签订的也不是合作代工合同,而是合资成立自游家品牌。

也就是说,大乘汽车的工厂、团队、生产资质自游家全盘收下,但大乘汽车因众泰困局所背的债务、日常开支等等,李一男也不能置身事外。

所以李一男是带着资金上门,换取生产能力,但又没有取得工厂的控制权。自合作达成后,大乘汽车在金坛的工厂开支,其实一直由李一男承担。

但是在李一男出钱补窟窿的同时,大乘汽车工厂却从来没正式开工过。

原因很简单,大乘汽车自身和众泰一样,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中。

截至 12 月 5 日,大乘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021 年有 2 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涉及司法案件达 402 起。其中,终本案件 65 件,未履行比例 97.51%,未履行总金额超 3.95 亿元,无财产可供执行。

大乘汽车早就处于停工破产的边缘了。

而工信部曾在 2020 年发文,对于停产 24 个月以上的新能源车企,再次生产需要经过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

这才是拖垮自游家的真正原因:奔着资质而来,大乘汽车却因自身困境丢失资质。

也许当时李一男带钱入局希望能救活大乘汽车,但国家新规让这条路彻底堵死。

未曾面世的自游家 NV,有可能一鸣惊人吗?

自游家 NV 上市,收获 24376 名用户意向订单,以 30 万价位来说,算得上不错的成绩。

很可能成为绝唱的自游家 NV,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车?

定位中大型 SUV,轴距 2910mm,长 4915mm、宽 1962mm、高 1755mm。

整体尺寸和蔚来 ES6 相当。

动力版本有两个,纯电和增程。

全系车型 0-100km/h 加速均为 5.9s,支持运动、越野、弹射、湿滑路面等 7 种驾驶模式。

增程版车型 WLTC 工况续航 939km(CLTC 工况续航 1257km),增程器为 1.5T 四缸。

纯电车型长续航版 CLTC 工况续航 560km,标准续航版 CLTC 工况续航 440km。

新势力流行的主副驾大联屏、隐藏式空调,这些都没在自游家 NV 上出现,相反,这款车的内饰外观设计更像是老牌车企的手笔。

其他配置上,全系标配 iAWD 智能双电机四驱及透明底盘,最小离地间隙为 200mm;配置 220V 对外放电接口,支持 6kW 救援及 3.3kW 场景两种放电功率;超大收纳空间等。

这样的配置,加上风格鲜明的外观设计,自游家 NV 的 “越野” 味是所有新势力里最浓的。

事实上,官方对这款车的定位,是 “城市探索 SUV”,日常代步没问题,底盘高于普通 SUV,通过性更好。对于中短途出游、露营非常友好。

智能化体验上,自游家的智能座舱全部自研,智能驾驶方面,则是采购第三方产品,具体功能由牛创自己定义。

传感器方案上,包括 11 个车外摄像头覆盖 360° 范围,但并没有强调摄像头是否为现在流行的 800 万像素。此外,还有 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以及一个座舱内的驾驶员状态监测摄像头。

中规中矩的传感器配置,行业内不突出,也不拉胯。

L2 全家桶 24 项,包括 AEB(自动紧急制动)、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LCC(车道居中控制)、BSD(盲区监测)、APA(自动泊车辅助)等等。

这些是全系标配的。其中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是拨杆变道功能。

智能交互体验方面,自游家 NV 将车机原生系统 NIUTRON OS 与 CarPlay 融合进 15.6 英寸中央悬浮屏,实现导航、娱乐、车控等功能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操作方式和交互逻辑保持高度一致,据称没有学习成本。

同时 NIUTRON OS 和 CarPlay 均支持在中央悬浮屏与仪表屏的双屏显示。Smart Stacks 积木拼插交互可帮助用户将手机中常用的导航、娱乐等信息在不同屏幕上自由流转。

总结一下,李一男 2 轮转战 4 轮,只从产品功能和参数上来看,迈过了智能汽车的门槛。不落伍,给用户的一点也不少,但一点也不多,都是刚刚过线。

吸引 2 万多用户下订的,是本身的实用空间、户外属性,以及一个 “刚刚好” 的定价:

比自游家 NV 便宜的没它配置高,定位相近的又比它贵。

  One more thing

李一男和他的造车项目,就这样走向终结了吗?

从公告看似乎有这样悲怆的意味。

但情况本身本非毫无生机。

首先李一男曾经表达过 “造车不差钱” 的意思,说明自游家的困境并不是没钱可烧,只是不愿再被大乘汽车拖累。

此外,有消息传出李一男正在寻求新的代工方,一家国企,山东国金汽车。

所以自游家,或许还有可能和大家再见。

当然也有可能永远不见。

去年自游家刚刚亮相时,李一男曾经在媒体追问下说过这样的话:

我创业不是第一次失败了。造车要是不成功,至少我们留下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N+1,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小米:日子过得不好,但我还有救

文 / 叶子凌

来源 / 有数 DataVision(ID:ycsypl)

小米的三季报里,依然没有太多好消息。

最核心的指标,营收和净利润在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之后,净利润已经跌成负数 —— 三季度净亏损 14.7 亿元。以小米的出货量简单计算,大约每卖一部手机,净亏 22 元。

差距都是对比出来的,同样每卖一部手机,三星净赚 262 元,苹果净赚 1456 元。华为 OV 不是上市公司,但根据金十数据的统计,oppo 和 vivo 的单机利润都在 50 元左右,华为则高达 426 元。

在同行的出货均价都在提高的情况下,小米的智能手机的 ASP(平均销售价格)再次下滑 3.0%,跌至 1058.2 元,还没有苹果的利润高。

与去年同期相比,小米的手机营收下滑了 11%,但成品手机库存增长了 15%。此外,其应收账款的时间也持续拉长:从 2020 年 Q3 的 38 天,拉长到 21 年的 42 天,再到今年的 62 天。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不断叠加,小米与国产手机们,眼前所遇到的,究竟是短期的阵痛,还是一场难以逾越的寒冬?

再穷不能穷造车

手机出货均价持续恶化到 1058.2 元,每卖一部倒亏 22 元,小米的利润真的差的没眼看了吗?

先上结论,数据是差,但贴钱卖手机只是一个不恰当的换算。导致小米骤然转亏的问题根本,不是出在手机等主营业务本身。

和二季度相比,小米毛利率环比仅下降 0.2% 至 16.6%。造成亏损的,来自两个直接数据:

一是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环比由正转负,三季度形成亏损近 24 亿元。

简单来说,就是股价下跌带来 24 亿元损失,这一部分是由于过去经营业绩走低,导致市场看跌情绪过剩,毕竟今年二季度,小米净利润同比降幅达 83.5%,一、二季度手机销量下滑均超 20%。

二是研发费用的增加,三季度,其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25.8% 至 41 亿元。

其中以电动汽车为主的创新业务投入约 8.3 亿元;此外,根据小米官方数据,前三季度,小米在造车业务上已投入 18.6 亿元。

今年 11 月,市场传言小米的造车业务进展得不算顺利。此外,小米于今年 8 月发布的自动驾驶技术路测视频,也被网友质疑 “很少看到一镜到底,很多内容都是经过剪辑和拼接完成的。”

但造车毕竟是雷军 “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怎么可能随意停止呢?

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造车项目无疑将持续压制小米的盈利水平。并且直到小米的汽车量产之前,研发都将持续吞噬小米的利润。

更何况,量产也未必意味着成功。雷军自己知道: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

按照目前的排名来看,丰田、大众、雷诺日产、现代起亚、通用。这几个满大街可见的车标,小米至少要顶掉一个。

卖的好的还是低端机

通常来说,越是经济寒冬,消费分级就会越明显:穷人消费能力越来越低,而富人的奢侈品购买,却会出现逆势增长。

这一点,在手机市场,甚至小米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2022 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12.4%,其中,小米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 17-18%,超跌于市场。

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人都知道小米要高端化,结果市场反应是低端机卖爆了:

双十一当晚,小米的 Redmi 9A 力压 iPhone 14、iPhone 13 雄踞京东手机竞速榜榜首。这是一款价位在 600 元上下,2020 年上市的老手机。同样上榜的 Redmi Note11 和 Redmi K40S 也均于去年发布,也都是一两千元的价位。

双 11 京东手机竞速排行榜

低端及老旧机型的畅销,也直接拖累了小米的出货均价。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均价仅有 1058.2 元。

出货均价下降,手机业务的毛利率自然也进一步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在去年同期 12.8% 的基础上,下滑到了 8.9%。

老旧手机的畅销数据虽然称不上是一份体面的成绩单,却实实在在地达到了去库存的效果。同比去年三季度,小米的制成品库存还是增长 15%,但环比二季度,库存已经下降了约 16%。

换句话说,小米确实成功的实现了清库存,但利润率也没了。

拿什么拯救你,小米的利润

增加利润,无非两个办法,第一,卖更多的货;第二,在每件货上赚更多的钱。

从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华为成为 others 之后,国产安卓品牌们的确一个能打的都没有:2019 年 Q3 至 2022 年 Q3,三星在全球的份额一直保持在 22% 左右;Oppo 和 vivo 则分别稳定在 10% 和 9% 的份额上;而小米由 9.2% 跃升至 13.5% 后,近两年都在此水平线上徘徊。

谁占了最大便宜?显然是苹果。

三年间,苹果市占率从 12.3% 一路上涨至 18%,目前稳居全球第二,甚至在过去的三季度,仅仅在中国市场,苹果就拿下了 36% 的销量增长。

近三年的具体销量对比,也能够支持苹果一枝独秀的这一结论。

最近三年间,全球手机总销量下滑超过 5400 万部。其中,三星与 2019 年的巅峰相比下滑了 19%,oppo 和 vivo 的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分别下降 460 万部和 680 部;小米 Q3 售出 4010 万部,对比两年前少卖 700 万部;唯独苹果两年间销量上涨近 1000 万部。

小米的另一个现金流业务是互联网服务,其在小米的营收占比常年仅有 10%,却因超 70% 的超高毛利率,占据小米集团 44% 的毛利(按第三季度数据计算)。

这块业务也没有明显下滑:第三季度,在智能手机和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则分别下降 11.1% 和 9.0% 的情况下,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仅下降 3.7%,几乎是小米各项指标里唯一一个超预期的。

毕竟,在小米的生态链中,以手机为入口,以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等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为抓手,以低到极致的硬件价格费力讨好消费者的背后,就是为了获得轻松的广告收入,过上互联网房东的躺赢生活。

换句话说,虽然没有新的米粉加入群聊,但只要老的米粉们不退群,小米的利润就还在。

图片来源:小米集团2022年Q3财报图片来源:小米集团 2022 年 Q3 财报
客观来说,国产品牌在高端机型的销售上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比如:

・oppo:2022 年 Q3 的印度市场,价格在 20000 卢比(1743 元)以上的高端机销售额占总营收比重达到 22%,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仅为 15%;其子品牌一加甚至在印度 30000 卢比(2614 元)以上价位段排在前三名。

・vivo:随着 X80 旗舰机的畅销,今年 Q2 vivo 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由去年同期的 6% 上涨至 13%,首次超越华为,成为第二名。

・小米:第三季度,在中国大陆地区 3000 元及以上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4%,ASP 同比增长 9%。

由于在核心零部件上始终无法形成差异化,iPhone 基础款的定价似乎成为了国产手机品牌隐形的天花板,iPhone 降价也成了所有品牌需要面对的一颗定时炸弹。

而小米自己的面临的问题是,手机业务的基本盘还没有回暖迹象,造车却已经对公司业绩形成了实质的影响。消费电子产业的冬天,对小米来说似乎格外寒冷。

2022,蔚小理的flag要倒了

文 / 鸿锦

来源 / 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

又到年末,打工人为冲业绩焦头烂额,企业也一样,甚至更早。

早在 11 月 10 日,蔚来就透露,2022 年最后三个月,公司要卖 4.3 万辆至 4.8 万辆车,环比提升 36.05% 至 51.87%。这个增速,比公司近两年单季最大环比增速还高 10-25 个百分点。

蔚来极力看多四季度销量,也间接表明其完成 15 万辆年销售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四季度达到 4.8 万的最大交付量,距离目标有近 2 万辆的差距。

而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四季度要达到 4.8 万辆,蔚来 12 月份需要交付 23763 辆。此前三季报业绩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预计 12 月可以完成 2 万辆的生产目标。

按照 12 月交付 2 万辆来算,蔚来全年将销售 126671 辆,KPI 完成率为 84.4%。

蔚来的目标是最保守的,完成率也是最高的。小鹏和理想分别定下了 25 万辆和 20 万辆的销售目标。前 11 个月,蔚小理的完成率分别为 71.1%、43.8% 和 56%。按照目前的单月环比增速,小鹏、理想完成目标无望。

市场有声音认为新势力完不成 KPI,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导致供应链不稳,比如蔚来多次被曝工厂停产;理想 L9、L8 部分车型因核心零配件供应延迟,无奈延期交付;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上半年也曾公开表达停产对行业及领导企业的负面影响。

另一种说法是车企处于新老车型交替期,产能爬坡影响了交付量,比如小鹏 G7。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可仔细想想,如果供应链和产能爬坡可以解释 “蔚小理” 今年销量 “失速”,似乎又间接证明了 “蔚小理” 客观存在的部分问题:

1、供应链不稳定似乎仅限于 “蔚小理” 们

2、“产能爬坡” 导致减产牵扯的经营问题

3、“蔚小理” 是否需要遵循汽车行业规则?

传统车厂全面放量,新玩家强势搅局

从行业来看,无论是供应链问题,还是产能不够,都没有阻碍整个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渗透率提升的趋势。

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 10 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48.5 万辆和 528 万辆,均同比增长 1.1 倍。同期,蔚小理的交付量增速分别为 32%、56%、54%。

若以全年销售完成率计,截至今年 10 月份,“蔚小理” 集体消失,代表 “造车新势力” 的,是晚于 “蔚小理” 造车的哪吒和零跑,以及借助华为赋能,成功转型的赛力斯。

其中赛力斯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销售指标,哪吒、零跑也完成全年销售指标的 8 成。

传统车厂中,比亚迪、广汽、长安等经过过去几年的积淀,在新能源方面迎来全面放量。如,今年 11 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23.04 万辆,10 月,排名第二的位特斯拉在中国销售 7.17 万辆,比亚迪销量是其 3 倍。

而 “蔚小理” 前 11 个月交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31.79%、33.24%、46.61%,11 月交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30.34%、-62.78%、11.49%,且整体销量均明显低于比亚迪、广汽、长安和赛力斯,勉强和哪吒、零跑等打平。

对比 “蔚小理”、比亚迪、零跑、哪吒等企业前 10 个月销量不难发现,4 月份导致 “蔚小理” 交付量下降的 “供应链不稳定” 因素,并未影响比亚迪、零跑、哪吒等企业。

究其原因,后三家企业均有自建生产厂,而且均致力于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目标:

比亚迪已经实现该目标,并于此前下线第 300 万台新能源车;

零跑上市前就已推出自研 AI 芯片;

哪吒则在 7 月 31 日推出的 “哪吒 S” 上,使用了自研的 “天工电池”,并于 11 月发布了浩智系列技术品牌,叠加此前发布的山海智能平台,哪吒自研水平进一步提升。而且公司还成立了哪吒合智(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着力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

反观 “蔚小理” 自研进展,东吴证券在一篇研报中指出:

三家公司目前在芯片方面均采用英伟达解决方案,座舱普遍采用高通芯片;传感器方面毫米波雷达、制动等零部件部分主要使用博世的产品;电池方面均与宁德时代合作。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算法等则以自研为主。

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外企出口,就存在被卡脖子的可能。

比如今年下半年,英伟达出于合规考虑,停止向我国出口 A100 和 H100 芯片,而这两款芯片早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云端运算、智能汽车领域。

使用该产品的企业需要面对没有直接替代品的困境,或者退而求其次,使用英伟达的 “降级” 产品,相应地,算力也会降低。

头豹研究数据显示,小鹏作为三家公司中 “三电系统” 自研储备最好的公司,也仅在 P7 上运用了自家的传动结构、电机和整车控制器,以及合作开发的电芯。自主设计生产的电池组应用于 G3。BMS、逆变器、电机控制器等均未应用。

从自研储备角度出发,在 “蔚小理” 全栈自研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将长期伴随。

“产能爬坡” 的潜台词是什么?

影响 “蔚小理” 交付稳定性的第二个因素,是 “产能爬坡”。

通常情况下,汽车行业 “产能爬坡” 拉低销量的情况,多出现在原始产能不足的企业初创时期,“蔚小理” 早已度过了这一时间段,因新品处于 “产能爬坡” 阶段导致整体销量下降更令人难以理解。

原来的车型就立刻卖不动了,正常吗?

比亚迪 4 月 7 日的新车发布会上就推出 5 款新车,分别为比亚迪秦 PLUS EV、秦宋 PLUS EV、唐 EV 和 e2,其中比亚迪秦 PLUS EV、宋 PLUS EV 为全新车型,随后又在 8 月上市比亚迪海豚,多款新车连续发布,并未导致公司单月销量大幅波动。

新势力之一的哪吒,在 8 月份发布 “哪吒 S” 后,也未出现因新车 “产能爬坡” 影响交付的情况,反而推动公司单月交付量稳步提升。

显然,新车型影响旧车型的销量,并不是必然的。

而小鹏和理想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在小鹏 11 月份交付的 5811 辆电动车中,新款车型 G9 交付 1546 辆,同比翻倍;老款车型累计销售 4265 辆,未见明显拐头向上趋势。

理想自 6 月份上市 “理想 L9” 之后,单月销量至 8 月份断崖式下跌。这和当时的新品发布策略有一定的关系,当时理想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上称:“等 L8 的现阶段就别买 ONE 了”,劝退了部分消费者,叠加新车的爬产,出现了销量的滑铁卢。

随着蔚小理都走上车型矩阵的路,新品爬产就影响总销量的问题必须解决。

如何解决?我们从供需两方面来看。

第一,供给方面,总产能要够,车企产线适配度也要足。

“柔性生产线” 是指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2017 年的大众佛山工厂柔性产线,就可以实现一条产线制造 6 款车型。

现如今,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已经装备可满足纯电汽车、混动汽车以及传统燃油汽车共线生产的高柔性化生产线,这也是公司新能源车 “从 200 万辆到 300 万辆” 仅用时半年的重要推手之一。

想当初,“蔚小理” 们凭一个造车想法入行,如今 8 年过去了,三家没有造车经验的门外汉业已成为行业老兵,都已具备柔性产线这一车企降本增效的利器,因产线适配性不足导致减产的可能性不大,未来也不应当成为掣肘因素。

我们在《理想为什么急了》一文中,分析出,理想急切地降价销售理想 ONE,并且预备停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把产能让给 L8 和 L9,更大的原因是总产能不足。

第二,从销售侧来看,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轿车、SUV 销量前 10 款车型中,“蔚小理” 三家企业在售车型无一上榜。

只有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有打造爆款的可能性,而爆款产品,是车企迅速实现规模效应,从而达到盈亏平衡的正途。

实现盈亏平衡,先要达到规模效应

那么,什么样的车型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售价超 5 万元的新能源车中,消费者比较喜欢售价在 15-40 万内的车型,最喜欢售价在 15-30 万元的新能源车。超过 40 万,85% 消费者的更钟情于燃油车。

“蔚小理” 三家企业中,仅有小鹏一家实现 15-40 万元车型全覆盖,30-40 万元区间内,理想在售车型占比为 75%,蔚来约为 50%。

为填补这个价格缺口,蔚来今年 10 月推出全新子品牌阿尔卑斯(ALPS),售价 20-30 万,但主要定位欧洲市场,此前市场传出将推 “喜马拉雅” 品牌,面向国内入门市场的消息,被蔚来辟谣。

蔚来对阿尔卑斯的预期是,希望蔚来之后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四分天下有其一。由此可见这是蔚来的 “走量款” 车型。

近期销量下降明显的小鹏在三季报电话会上也表示,将会听取消费者意见,简化产品配置选择。此前 “小鹏 G9” 在 9 月份上市两天后,就 “秒改” 配置,只是销量依旧不尽如人意。

最后一家理想,早在今年一季报电话会上就表达过覆盖 20-30 万元市场区间的亿元,并表示每 10 万元区间推出一款爆款产品,其中增程式以 SUV 为主,轿车则以纯电为主。

当后浪袭来,蔚小理纷纷增加车型的布局扩大覆盖人群,以应对竞争。

“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提出,商业竞争的真正意义在于最大化地攫取利润,而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或者从对手那里抢生意。

“蔚小理” 三家企业中,最先提出盈亏平衡目标的是销量较为稳定的蔚来。在三季报电话会上,蔚来提出要在 2024 年实现全年盈利。

从利润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车型越多,在实现规模效应的过程中,对于柔性生产线的要求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即使柔性生产线适配度足够高,想实现盈亏平衡,蔚小理也还有很长的距离。

从汽车行业既往发展规律来看,年产 20 万,是规模效应能较好发挥的重要节点;财通证券的研报大致估算出特斯拉的盈亏平衡点为单季度 9 万辆。

不管是哪个标准,蔚小理都需要销量有大幅的提升。

未来,伴随新能源车各项补贴陆续退出,留给蔚小理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小,伴随着其他品牌的成熟、销售放量,以及蔚理步入不那么 “高端” 的大众市场,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结语

蔚小理始终没有实现盈利,却在上市前就拿到一轮又一轮的巨额融资,在上市后得到资金的追捧和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将对汽车行业发展的看多情绪投射到三者身上。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之下,蔚小理较早量产,奠定了先发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的高成长性夯实了估值逻辑。

如今,资本市场上的新能源玩家不再稀缺,蔚小理的成长性不再出众,要么补齐盈利的短板,要么满足市场对高成长性的期待,蔚小理当前的处境或许仅次于从 0 到 1 时的艰难。

一个充电桩难倒电动车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2年1~10月,中国新能源车累计销售528万台,预计全年将达650万台,2023年有望突破1000万台。

鉴于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新能源车的推广越来越不依靠补贴、牌照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仅比亚迪、特斯拉两家的在手订单合计就超过100万台。

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30%,增速将会放缓,甚至阶段性‘见顶’”完全是无稽之谈。当汽车渗透率超过30%,增速慢下来等马车了嘛?电灯渗透率超过30%,耐心等待煤油灯退出历史舞台了嘛?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30%,功能机守住70%的份额了嘛?

话虽如此,但对2023年及以后若干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不可盲目乐观。

首先,全球范围内对锂资源的争夺才刚刚开始。中国需要锂,欧、美、日、韩也需要;动力电池要锂,化学储能也要用,指望碳酸锂回到5万/吨的价格是痴心妄想。

其次,充电难将越来越难,影响用车体验,制约新能源车辆销量增长。

充电桩保有量增速喜人

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33万台,保有量不下40万台,而充电桩总数仅6.6万个(其中5.8万为公共充电桩),每台充电桩要为超过6台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

2019年,充电桩保有量达1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2万个、私人充电桩70万个;

2021年,充电桩保有量达26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15万个、私人充电桩147万个;

2022年H1,新增充电桩130万个,6月末保有量达39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53万个、私人充电桩239万个;

截至2022年10月末,充电桩保有量达470万台,公共、私人分别为168万、302万。

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21年末我国充电桩数量达到261.7万个,同期纯电动车保有量达640万台车(2021年销量为292万台),车桩比为2.4:1。

纯电动车不需要每天充电,即使慢充通常也能在8小时内完成,2、3台车共享一个充电桩似乎问题不大,乐观派因此断定“充电桩基本满足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需求”。

建桩速度远低于卖车

只讲充电桩保有量迅速增长,不与新能源车销量对照,这是“耍流氓”。

2018年~2020年,新能源车年销量在140万台以下徘徊,每年新增充电桩数量亦低于50万个。三年间新能源车总销量为383万台,充电桩保有量增加了124万个,大致每卖三台新能源车建一个充电桩。

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达352万台,同比增长158%,充电桩增幅亦达103%,但比新能源车销量少258万台。

2022年H1,充电桩有了点迎头赶上的意味。上半年新车销量260万台,新增充电桩130万个,桩增/车增罕见地达到50%。

2022年Q3,新能源车销量197万台,充电桩新增57万,桩增/新增回落到30%以下。

2022年前10个月,新能源车销量达528万台,月均53万台;同期新增充电桩208万个,月均21万个——充电桩保有量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差距,每个月扩大32万!

“车桩比”的合理算法

新能源车保有量与充电桩的比例称为“车桩比”。例如,2018年末新能源车保有量为261万台,充电桩总量为78万个,“车桩比”为3.36。

2020年末新能源车保有量增至492万台,充电桩总量为168万个,“车桩比”降至2.93。

如此计算“车桩比”,与新能源车主真实体验相差甚远,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例如,2021年末新能源车保有量为784万台,262万个充电桩当中有147万个是私桩。多达637万台没有配建私桩的新能源车只能由115万个公共充电桩提供服务。对这637万新能源车用户而言,“车桩比”不是3.0而是5.5。

近几年充电桩数量增长很快,但对没有配建私桩的新能源车而言,车桩比始终高于5,截至2022年9月末这个数值为5.28。

还有一个问题:配建了私桩的新能源车偶尔会使用公共充电桩,比如驾车去外省市或临时用车来不及用私桩充电。

截至2022年10月末,私桩数量达302万个,假如有10%的概率使用“公桩”,相当于增加了30万台“无桩车”,把“车桩比”抬高到5.45。

截至2022年10月末,公桩保有量达168万个,无桩新能源车增至918万台。

雪上加霜的是,十多年来陆续安装的168万个公桩,型号、参数、接口五花八门,有些布局不甚合理、利用率低,有些因维修不善或使用不当无法使用。

“车桩比”逐年下降给我们的只是幻觉,对“无桩车”而言,充电难没有得到缓解。

私桩成为绝对主力

2020年,公桩、私桩增量分别为29万个、17万个。年末充电桩保有量达168万个、较年初净增46万个,公桩、私桩贡献率分别为63%、37%。

2021年,公桩、私桩增量分别为34万个、60万个。年末充电桩保有量达262万个、较年初净增94万个,公桩、私桩贡献率分别为37%、63%。

2022年Q1,公桩新增数仅为8万个,贡献率降至17%;Q2公桩发力,新增30万个,贡献率蹿升至37%;Q3公桩再度“萎靡”,贡献率回落至19%。

2022年前三季,公桩、私桩新增数分别为48.6万个、138.2万个,私桩贡献率为74%,成为推动充电桩保有量增长的绝对主力。

“公桩”由商家基于对需求的预测投资、部署,并受资金、场地、电力容量等因素限制。

“私桩”通常在用户购车时配建。绝大多数新能源车购买者乐于拥有“私桩”,没人愿意“祼奔”。况且车企还会提供这样那样的优惠或便利。

但2017~2021年,新能源车主选择随车配建的比率均在20%以下。2022年前三季,新能源车销量为457万台,配建私桩138万个,配建比例30%。

超过七成新能源车购买者有配建私桩的愿望,却无奈放弃,对充电桩保有量增长非常不利。

充电桩产业诸多问题尚未理顺

由于诸多问题没有理顺,导致充电桩建设远远赶不上新能源车销售。

根据“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10月,特锐德充电桩数量32.4万台,星星充电32.1万台,云快充22.9万台,国家电网19.6万台。

特锐德《2021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运营充电桩25.2万台(年初20.7万台)、充电量42亿度(2020年为27亿度),市场份额38.3%,排名全国第一。

2021年,充电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32.9%。每桩每日充电量约50度,收入37元,每日毛利润8.2元。用白油漆在地面喷个“长方块”,收停车费,每天也不止赚8块钱(以年初、年末运营充电桩数量均值为分母)。

比亚迪是新能源车龙头,2022年1~10月销售新能源车141万台。特锐德是充电桩龙头,2022年前10个月新增充电桩7.2万个。

龙头对龙头,直观感觉是:布置一个充电桩比生产并销售一台新能源车“难二十倍”!

充电难有目共睹,资本参与的热情不高,2022年1~10月新增公共充电桩48.6万个,而新能源车仅在10月份就售出71.4万台。

造成公用充电桩保有量增长缓慢的原因,客观条件限制和投资收益不理想各占一半。制约私人充电桩的主要因素就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了,如物业态度消极、小区电力容量不足、本人没有固定车位等。这些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排除,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在小区不增加车位和电力容量的情况下,增私桩的难度必然会越来越大。

假如2023年销量1000万台新能源车,其中纯电动800万台,根据以往数据,只有240万台纯电动车可配建私桩,“无桩”纯电动车将会增加560万之多。

公桩、私桩都“指望不上”,2023年“充电难”将会更难,对新能源车销售的制约日益凸显。

插电混动或能“单骑救主”

1)纯电、插电都是过渡方案

“新能源车不等于纯电动车”应当成为常识。“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把所有燃油车替换为纯电动车就大功告成了,而不懂得化学电池只是过渡。

首先是资源限制。别惦记大洋中的锂,浓缩1000万吨海水,再经过复杂的流程可以制备大约6吨碳酸锂。可以商业化开采的锂大约可以装备100亿台纯电动车。假如年产6亿台纯电动车,锂资源够用15年,显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其次,化学电池(锂电池、钠电池)不论怎样进步,能量密度都不可能大幅提高。汽油能量密度比化学电池高几十倍,氢要高出上百倍。

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各种方案、路径、模式都应当积极探索、试验,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需要过渡方案。

纯电动、插电混动都是过渡方案;插电混动不是通往纯电动的过渡;纯电动车不存在任何“道德优势”。

不要低估插电混动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按现在的油价,上下班往返50公里燃油成本超过50元、用电成本不到5元。每逢油价上调,加油站都会排起长队,车主不过想省几十元钱。当他们拥有插电混动车之后,自然会多用电少烧油,不需宣传,不用补贴,更不必监督。

纯电动车主有里程焦虑——满电才敢出远门、电量低于50%就不踏实,见桩就想“补电”,生怕“过了这个桩就没了这个电”……这样的心态很容易在局部形成“挤兑”。

插电混动车也需要充电,但绝无里程焦虑。以插电混动车为主,推广新能源车受充电桩建设速度的制约会比较小。

当“长假”高速公路免费,服务区设100个充电桩未必够用,其它时段又会大量闲置。纯电动车完成过渡使命后,大量充电桩将被废弃。以插电混动为主要过渡方案,充电桩则不必建那么多、那么急。

纯电、插电都是过渡方案,应当以有利于新能源车推广、减排效果最大化为评判标准。

2)插电节约锂资源

插电混动车消耗的锂资源仅为纯电动车的1/5到1/3。

以比亚迪唐为例,纯电续航里程112公里的版本电池容量为21.5kWh。蔚来ES6续航610公里、电池容量100kWh。特斯拉Model Y续航545公里、电池容量60kWh。

2016年以来,新能源车销量中80%以上是纯电动车。2022年H1,纯电动车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渗透率为80.9%。

假如这个比例倒过来,即插电混动占比达到80%,可节约一半的锂,锂资源紧张得到缓解,价格大幅下降。

中国现有约3000万台燃油车产能,燃油车日薄西山,冗余产能意味着资源浪费。直接抛弃,不如转产插电混动车。

锂资源耗尽是远虑,充电难是近忧,远虑、近忧叠加对新能源车推广的阻碍不容忽视。

插电混动或可“单骑救主”。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歌尔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文 / 刘芮

来源 / 有数 DataVision(ID:ycsypl)

11 月 9 日,果链龙头歌尔股份开盘一字跌停。

引发巨震的是 8 日晚间一则来自台湾地区的 “小道消息”:“苹果 ECN 发现歌尔不良率造假三年,歌尔正在挽回,但该行为踩到苹果红线。”

当天歌尔股份就迅速发布公告,称 “境外某大客户” 通知,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预计影响 2022 年度营业收入 33 亿元,按 2021 年营收来看,仅占:4.2%。

翻译一下,大概实锤苹果不让歌尔产 AirPods 了。

个位数的营收减少,就将一个市值近千亿的龙头企业按在跌停板上,甚至直接暴出排队离职的消息,多少显得有些夸张。但事实却是,歌尔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歌尔到底怎么了?

先理解一下 4.2% 这个数字:指的是苹果发现良率造假后,今年剩余时间还未交付的 AirPods 大概能贡献 4.2% 的营收。

但资本市场讲的是长期主义价值投资,三年怎么办?五年怎么办?先跑为敬吧。

而歌尔是一家典型的苹果产业链上 OEM 企业。在消费电子产业中,苹果、华为、小米这类终端品牌并不直接生产手机等产品,而是选择将设计好的手机、耳机交给下游的富士康、立讯等企业进行生产,计件付费,这种生产关系被称为 OEM 模式。

歌尔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是苹果的 AirPods,在 2021 年年报中,苹果正是那位代号 “客户一”,营收占比 42.49% 的大客户。

歌尔为这位 “客户一” 提供三类产品:扬声器和 MEMS 等精密零组件产品(电子产品零配件),HomePod 智能音箱产品,以及无线耳机 AirPods。由于后两者都是整机代工,相对来说利润总数更高一些。

其中,AirPods 是歌尔为苹果代工的各项业务中占比最高的一项。自 2018 年打入苹果 AirPods 组装产业链,歌尔的营收与股价一度坐上火箭,2018-2021 年间,歌尔的营业收入 CAGR 高达 48.78%,归母净利润 CAGR 更是高达 70.14%。

据光大证券分析,AirPods 在 2020 年以及 2021 年期间,大约为歌尔带来了 206 亿,以及 244 亿的营收,占歌尔营收总额的 35.7%,以及 31%。

那么以歌尔给出的官方回应,暂停后约两个月时间的订单影响营收 33 亿来倒推全年,那么这项被暂停业务的全年营收总额应在两百亿上下,和估测的 AirPods 带来的收入基本匹配。

最后则是来自天风国际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重锤称:歌尔股份暂停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AirPods Pro 2,并且不是需求不足导致的,而是生产问题。目前,苹果第一供应商立讯精密已扩产,并获得 AirPods Pro 2 的所有订单并成为该产品的独家组装商。

这才有了 “员工从歌尔离职直接坐车去立讯精密” 的传闻。

也就是说,如果这款暂停合作的产品真的是 AirPods,那么当 “客户一” 发现欺诈的时候,会只影响 4.2% 吗?

实际上,丢掉的是这位营收占比 42% 的超级大客户,以及营收占比 31% 的核心业务。

但这显然不是歌尔面临的唯一的麻烦。

不就是丢了一单吗?

对 OEM 企业来说,丢单是一件足以影响企业存亡的大事:

如果传言属实,必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另一个更直接的影响则是,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和产线没用了。

OEM 往往是重资产企业,丢掉订单后,设备买来放在那积灰就足以拖垮一家企业。

1998 年乔布斯重回苹果时,苹果还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超级巨无霸企业,从美国到爱尔兰,从新加坡到日本,到处都有苹果的工厂,工厂背后的巨大资本开支一度让苹果濒临破产。

随后,乔布斯请来了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并将产品的将生产代工交给了富士康、立讯、歌尔这样的 OEM 企业,自己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研发销售之上。

相应的,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的脏活累活重资产苦活,也就顺手交给中游的 OEM 企业身上。在 2019 年之前,这部分钱通常由 OEM 企业与苹果共同承担,OEM 出大头,苹果出小头。

但 2019 年后苹果改变了策略,表示苦一苦郭台铭,骂名我来担,对 OEM 的投入越来越吝啬。反映到财务数字上,2018-2022 年间,苹果的固定资产投入整体处于不断下滑状态。相应的,盖厂与设备投入的成本,也就越来越多的被 OEM 企业承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为苹果代工的 OEM,都具备相同的特性,高资本开支、高负债、高风险。前期投入的巨额固定资产开支,以及后续的折旧,共同拖垮一家 OEM 企业的财务。

从歌尔的现金流状况可以看出,自 2018 年,接下 AirPods 订单后,资本开支与研发费用连年暴涨。但与此同时,歌尔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常年低于资本开支与研发费用的总额。

可一旦订单没了呢?设备成了废铁,研发打了水漂。但开工厂建产线的成本还没摊完,这就尴尬了。

类似的苹果砍单事件在歌尔之前,曾发生过两次。

第一家叫极特先进,2013 年,为了用蓝宝石替代康宁的玻璃屏幕,在苹果支持下,美国一家叫做极特先进的企业一举花了 9 亿美金在在亚利桑那州盖蓝宝石工厂。按照合约,苹果会预付 5.78 亿美金的预购款给极特先进,用于扩产以及相关的设备投入。

相似的温情开头,却在仅仅一年后迎来残酷结局:苹果因为蓝宝石成本高且易碎,重回了康宁怀抱。而激进扩产的极特先进,为了偿还债务,甚至沦落到了以卖熔炉还债、裁员破产的结局收尾。

另一家叫欧菲光,仅仅因苹果终止采购,2021 年年中,欧菲光净利润暴跌逾九成。在这背后,2020 年,欧菲光因此计提资产减值 25.77 亿;2021 年减值 4.28 亿元,到了 2022 年前三季度,欧菲光已经没有苹果的业务,却还是得扛着 14.96 亿元的资产减值总额。

而对歌尔来说,2018 年才首次切入苹果 AirPods 产业链,2019 年才开始为此借钱在潍坊、越南等地建下近二十条产线,仅仅过了三年时间,就要因此废弃,这显然是一笔比丢失订单本身要更可怕的鬼故事。

那么苹果砍单了,空置的产线拿来生产小米或华为的耳机行不行?答案是不行。

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为苹果代工的设备通常属于定制化设备,并不能简单改造就用于同类型其他厂家产品代工。

同时歌尔 2022 年中报中,来自国内的营收占比仅为 7.84%,AirPods 所处的 TWS 耳机市场中。华强北出产的产品才是出货主力,基本和歌尔没太大关系。

还剩最后一条路,代工 AirPods 在当前的营收占比中虽然有 30% 左右,但 VR 为代表的智能硬件才是如今撑起歌尔营收的大头,毕竟歌尔代工了全球 80% VR 产品。

只是,VR 的梦真的靠谱吗?

VR 的梦靠谱吗?

从歌尔整体来看,其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

(1)精密零组件,其核心产品为声学零组件。这是歌尔成立后的发家业务,并在 2010 年前后借此切入苹果,一举实现业绩飞跃。目前是歌尔三大业务中体量最小,营收最稳定,但毛利最高的业务。

(2)智能声学整机,核心产品为苹果的 AirPods 耳机代工。2018 年切入,2019 年良率提升,拿下更多份额,是 2019-2020 年间,歌尔营收、成本、利润占比最高的业务。

(3)智能硬件,核心产品主要是索尼的 PS,以及 meta 的 VR 代工业务。整体毛利不高,但却是这一波元宇宙浪潮中,三大业务里增长最为快,也是目前营收占比最高的一个,更是最性感的一个。

随着 AirPods 业务的暂停合作,歌尔的核心业务支柱和想象空间就只能寄托于代工 VR 的智能硬件业务之上。

但问题是,VR 代工有两大隐患摆在面前:

1. 来自 Facebook 的订单并不稳定。

Facebook 和歌尔早有矛盾。前些年歌尔自己孵化过一家知名 VR 创业企业,而作为代工厂的歌尔这就是直接正面和客户抢生意,这可是代工行业的大忌。虽然后来歌尔将其以 90 亿出售,但也为歌尔和 Facebook 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同时,关于消费电子产业链代工,一个默认的事实是出货量大的终端品牌一定会选择引入二供、三供,与原本的一供形成竞争,既可分散风险,又能内卷压低价格。

比如 iPhone 代工,被富士康、和硕、立讯三家分食,即使小米,在手机组装上,也会选择富士康、英华达、闻泰科技、比亚迪电子等多家企业竞争。

而对于歌尔来说,关系本就不稳定的 Facebook 引入新的竞争对手来代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2.Facebook 画的大饼,并不靠谱。

关于 VR 的发展,现在叫 Meta 的这位曾经画过一个非常美丽的大饼。2019 年,扎克伯格曾表示 “1000 万用户为 VR 可持续、可盈利的门槛,一旦达到并跨过这个阈值,内容和生态系统就会爆炸性增长。”

翻译一下,从前 VR 不行,是因为买的人不多,开发者赚不了钱,未来有超过一千万人购买,开发者就能赚钱,开发更好的软件,然后吸引更多的人群购买,形成 VR 设备销售增长的永动机。

于是,在 Meta 对其新品 Oculus quest 2 连续的骨折级大降价后,仅 2021 年一年,全球的 VR 产品出货量就飞速到达了扎克伯格梦想中的 1095 万台(当然,必须考虑疫情被困在家,催生了不少 VR 看片需求)。

可惜,历史上,无论是最早的任天堂游戏机市场,还是智能手机崛起,所谓的 1000 万部仅仅只是一个数字。预想中的生态大爆发并未到来。

症结出在哪里?

技术。

关于 VR 何时能够成为一个大众化产品,业内有几个共识性的关键指标:分辨率 24K 高清、刷新率 50-240Hz 视网膜清晰度、最终 150g 左右、并且在沉浸感 – 佩戴舒适度 – 性价比之间取得平衡之时。

再来看 Meta 的 Quest 2:分辨率不到 4K、刷新率平均 90Hz、重量 503g、起售价 299 美元。

显然,当前在沉浸感尚未达标的情况下,重量还超标了,基本与舒适感无缘。

也就是说,当前的 VR,依旧是一个靠补贴换销量的不可持续市场,看黄片的需求确实是被满足了,但想要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还早呢。

于是,意识到补贴换销量策略不可行的 Mata,在今年立刻转变了策略:8 月起,在性能并未有任何提升的情况下,meta 的 Quest 2 头显 256GB 型号价格上涨 25%,128GB 型号上涨 33%,几乎所有官方配件都提价 7-25%。

涨价后,Meta 不再亏钱了,但销量也随之下滑。苦了的是为,Meta 代工的歌尔,业内预测,随着 quest 2 涨价,整体销量预计下滑 20%-30%,总量预计在 900 万台左右。

随着第二大金主 Meta 的摆烂,歌尔的另一大核心支柱性业务也被蒙上阴云。

尾声:代工厂的宿命

关于歌尔与苹果 AirPods 合作的中止,业内人士其实并不惊讶。一直以来,苹果对于供应链的利润压迫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OEM 们过得都是刀尖舔血的日子。

为保住微薄的利润,一些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挪到印度、越南降低成本,一些企业选择自动化降低人力支出,同时也有不少 OEM 会选择虚报良率、谎报成本、偷偷挪用苹果设备的方式,来为自己换来一线生机。

作为最大的苹果产业链企业,富士康正是其中好手。The Information 曾刊发雄文《Inside Apple’s Eroding Partnership with Foxconn》,揭露富士康与苹果之间的斗智斗勇:

・2015 年,富士康悄悄搬走闲置的苹果射频设备,用来测试一家苹果竞品的产品,逼得苹果开始在自有设备上贴上追踪标签;

・2018 年,iPad Pro 试生产,富士康对苹果谎报了用工数量;

・生产 iPhone 时,遇到金属碎片或螺丝松动,本该按照苹果要求直接报废设备。但富士康为节省人力成本,悄悄把碎片取出,并以次充好虚报良率。

作为苹果最亲密的战友,富士康一边配合苹果一步步把工厂扩展到东南亚,一边眼睁睁看着苹果一点一点扶持起立讯精密与和硕参与竞争。一边背负血汗工厂的骂名,一边在苹果的严密监视下捞一点油水出来。在用尽了心思,保住了苹果产业链龙头地位之后:

2021 年,富士康净利润率高达 2.3%。

手机为何集体 “大降价”?

从促销力度来看,这个双十一,几乎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手机售价最低的一次,苹果最新一代 iPhone 发布不到一个月就降到 5000 元左右,安卓阵营 2000 元就能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 “水桶机”,3000 元价位就能买到之前售价 5000 元以上的 “跳水” 旗舰,1000 元价位产品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撰文 / 曾广

编辑 / 董雨晴

图片

大降价开启了

双十一还没到,手机厂商们已经杀疯了,从国产品牌到苹果,各家手机厂商提前开启了大降价,同时纷纷推出 “性价比” 新品,为冲刺双十一手机销量做准备。

最近准备购入 iPhone 14 的修文就发现,这款苹果刚发售不到一个月的手机,在各大电商平台,最高降价幅度已经超过 1300 元,其中 128G 版本直降 800 元,起售价来到了 5189 元,大内存版本降价幅度更高。而发售后销量一直不被看好的 iPhone 14 Plus,128G 版本起售价已至 5749 元,比官方售价低了 1200 多元。

对于苹果来说,新款 iPhone 刚发售没多久就大幅降价促销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往年同样的降价幅度基本要等到次年六月。

上个月苹果发布 iPhone 14 系列标准版后,由于升级幅度较小,很快就跌破了官网价,随着双十一的临近,iPhone 14 系列降价幅度进一步刷新。“降价幅度这么快,我决定再等等,说不定双十一还能更便宜。” 修文表示。

图片

图 / 视觉中国

和苹果手机相比,安卓厂商们的手机现在同样便宜得不行,很多机型都在大降价。Lina 最近刚给奶奶购买了小米的 Redmi Note 11T Pro 512G 版本,只花了 2299 元,“完全不敢想象,一款 512G 内存的手机只要两千多元。”Lina 表示。

据小米之家店员向 Lina 介绍,这款手机搭载的天玑 8100 处理器,“隔壁品牌都卖三千多元”,512G 版本是最近刚出的,专门为了双十一活动做促销,售价只比 256G 贵了 100 元。作为对比,苹果手机 512G 版本官网售价一般要比 256G 版本贵 1800 元。

但是 Lina 没想到的是,刚过去几天时间,这款手机又降价了,10 月 20 日京东双十一正式开启,Redmi Note11T Pro 512G 版本到手只需 2099 元,入门的 6+128 版本更是只需要 1569 元。

实际上,价格跳水的不只是小米的这款机型,OPPO、vivo 和荣耀旗下都有多款机型正在进行大幅降价促销,OPPO 旗下一加 ACE 竞速版,12+256G 京东双十一到手价只要 1899 元,OPPO Reno8 京东到手价 2069 元起,vivo 旗下 IQOO Neo 6 SE,京东到手价 1999 元起。

除了旧款机型降价大促销以外,最近多个手机厂商还在密集发布新品手机,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做准备,并且几款新机也都定位中低端价位,集体血拼性价比。

10 月 13 日晚,荣耀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新品荣耀 X40 GT,这是一款主打游戏性能的手机,搭载了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DDR5 内存、66W 超级快充等配置,入门就是 8+256G 版本,首发售价仅 1999 元起。

10 月 20 日,vivo 旗下 IQOO 也发布了新品手机 IQOO Neo 7,该机型搭载了天玑 9000 + 处理器和 vivo 研发的独立显示芯片 Pro+,售价 2699 元起,而在此之前搭载同款处理器的小米 12Pro 天玑版和 vivo X80,售价都在 4000 元以上。

此外,日前小米旗下 Redmi 品牌也官宣,本月将发布最新机型 Redmi Note 12 系列,“2 个‘帅炸天’的新科技,全球首发;11 个系列首次,Note 史上最大升级”,红米在官宣微博中写道,据媒体报道,该机型将首发搭载天玑 1080 芯片,售价预计在 1000 元至 2000 元之间。

红米 Note 系列一直是小米最具代表性的走量机型,被小米和米粉称为 “小金刚”,撑起了小米销量的很大一部分,据今年 5 月小米副总裁卢伟冰透露,Redmi Note 系列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 2.8 亿台。

从促销力度来看,这个双十一,几乎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手机售价最低的一次,苹果最新发布的 iPhone 发布不到一个月就降到 5000 元左右,安卓阵营 2000 元就能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 “水桶机”,3000 元价位就能买到之前售价 5000 元以上的 “跳水” 旗舰,1000 元价位产品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图片

“性价比” 很高,但也不能闭眼买

“双十一之前,千万别买手机,不管看见多香的价格都要忍住。” 一周前,一名数码博主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道。据该数码博主预测,双十一期间,各大厂商手机价格还会大跳水,如果近期想要买手机,不妨再等等。

正如这个博主预测的,这个双十一,很多买手机的用户都成了 “等等党”,意思是再等一等,厂商还会接着降价。“你不买,我不买,还能再降两千块。” 一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调侃。

厂商之所以突然集体开始大甩卖,还是和当前手机行业的大环境有关,上游芯片库存过剩,下游消费需求不振,厂商只能降价清仓提高周转速度。

这从近日刚刚发布的三季度手机市场出货量可见一斑,日前 Canalys 发布的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9%,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

为了吸引消费者换机,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集体开启 “性价比” 模式,对老款机型进行大降价促销,同时推出更多售价低廉的性价比新品。

图片

图 / 视觉中国

虽然看上去价格很低,但这个双十一的手机还真不能闭眼买,很多型号的手机并不值得入手。

从苹果阵营来看,今年最新发布的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之所以销量遇冷,一大原因在于处理器沿用了去年的 A15,外形也和去年的 iPhone 13 如出一辙,消费者很难体验到具体升级。在老款机型 iPhone 13 更便宜的情况下,很多博主都会推荐购买性价比更高的 iPhone 13。

不过随着 iPhone 14 标准版价格连续跳水,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已经愈发接近可入手的价格,“iPhone 14 价格降至 5000 元左右,iPhone 14 Plus 价格降到 6000 元以下,基本上就可以考虑入手。” 一名数码博主表示。

而在安卓阵营,有不少博主表示,部分老款机型由于体验不佳,“不管多便宜都别买”,这其中主要是指此前搭载了骁龙 888 和骁龙 8Gen1 处理器的安卓手机。

这两款处理器分别是高通于 2020 年和 2021 年推出的旗舰处理器,都是各大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在使用,但是这两款处理器自发布以来一直口碑不佳,三星工艺带来的高功耗问题导致这两款芯片容易出现发热降频、续航缩水、画面掉帧等问题,性能在很多机型上都难以发挥。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行业衰退,国内手机出货量也迎来历史性下跌,安卓阵营被指责 “冲高端” 失败。安卓阵营整体疲软,除了产品因素以外,很大原因就是高通芯片不给力,骁龙 888 和骁龙 8Gen 1 两代芯片功耗 “翻车”,导致安卓高端机销量不佳。

但是最近几个月,随着采用台积电工艺的骁龙 8 + 处理器面世,安卓阵营的口碑开始修复。据多个测评博主透露,搭载骁龙 8 + 处理器的安卓手机,在功耗上有很大改善,日常发热、续航和游戏性能都有很大提升。

今年 11 月,使用台积电工艺的高通新一代旗舰处理器骁龙 8 Gen 2 即将发布,多家手机厂商也将在年内发布相应新品,部分机型有望在双十二之前和消费者见面。随着新处理器即将来临,搭载骁龙 8 + 的机型很多都会在这个双十一降价促销,例如小米 12S 系列、一加 Ace Pro。

此外,在高通连续两代不给力的情况下,这两年联发科旗下的天玑系列处理器则进步颇大,功耗控制出色。和高通处理器相比,天玑处理器的手机售价往往更低,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搭载天玑系列处理器的机型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苹果 “跌倒”,国产厂商能否 “吃饱”?

作为手机行业 “保值” 的代名词,今年 iPhone14 系列意外 “跌倒”,成为了史上跌价最快的 iPhone 手机,苹果一成不变的设计和没有诚意的升级,让消费者们不愿意买账。

iPhone 14 系列正式发布后,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就曾透露,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两款产品的销量都严重低于预期,可能会成为史上销量最差的 iPhone。

近日又有媒体爆料称,有参与苹果供应链的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在 iPhone 14 开始发货的几周内,大幅削减了标准款和 Plus 的订单,郑州富士康已经拆除了部分 iPhone 14 生产线。

其中,至少有一家中国制造商,被告知要停止生产 iPhone 14 Plus 组件,而苹果正在重新评估 iPhone 14 Plus 产品存在的必要性。

在今年 9 月 iPhone 14 发布会之前,苹果甚至还曾乐观计划在二季度增产 600 万台 iPhone 14,以进一步抢夺华为缺位后的高端市场。但由于销量不及预期,苹果不得不改变了这一增产计划。

上半年,手机市场曾上演了一出 “安卓跌倒,苹果吃饱” 的戏码,但下半年随着安卓阵营逐步调整完成,形势正在逆转。由于苹果 A16 处理器进步不大,iPhone 14 系列沿用 A15 芯片,凭借着台积电工艺带来的可靠功耗,安卓阵营有望从苹果手中夺回一定的市场份额。

就在不久前,华为和苹果同期召开发布会,带来了迟到一年的 Mate50 系列,在各大平台掀起抢购风潮,为安卓阵营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围攻苹果” 的老话题也被重新提起。

据媒体报道,第四季度高通即将推出的骁龙 8gen2 处理器将继续采用台积电工艺,在功耗控制和性能发挥上均有不错的表现。在苹果表现不佳的当下,这也成为国产手机厂商们发起围攻的好时机。

但对于如何重新夺回被苹果拿走的市场,国产手机厂商们各有想法。

一方面,几大手机厂商都在着力准备下一代折叠屏手机,目标也非常明确 —— 更轻、更薄、价格更便宜。此前有消息称,荣耀、OPPO、vivo 和小米,都在计划将旗下的折叠屏旗舰手机价格降至 5000 元左右,也就是目前主流旗舰机的价位。由于折叠屏形态带来的交互革新,这将会是留给 iPhone 15 的一道竞争难题。

图片

另一方面,国产厂商们还在持续不断提升自研芯片的战力。vivo 在此前,持续不断招募芯片研发人员,将发力自研芯片当成了首要目标。OPPO 的野心一样不小,先后发布了自研影像芯片 MariSilicon X 和自研跨端系统潘塔纳尔。

在今年 9 月的荣耀新品发布会之际,荣耀 CEO 赵明重提苹果时更是直言,“苹果没什么可怕,iPhone14 系列发布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标准版跟 iPhone13 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对于超越苹果,荣耀的思路是在底层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荣耀会开发自己的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很多专利和创新的技术”。

不过,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优势综合来自软件服务、底层硬件能力、品牌效应等方面,这也恰好是国产手机的短板。此前就有米粉表示,国产手机冲击高端,要不止做到硬件创新,更多的需要在软件服务能力上有所提升。

眼下,从 11 月高通处理器发布到安卓阵营新一代的旗舰机型上市,还需要经过一定的产品周期,所以在这个双十一,大部分国产厂商还是只能先靠中低端机型稳住销量。不管是荣耀、vivo 还是小米,这个月推出的几款新品基本都集中在 2000 元乃至更低价位,很难威胁到 iPhone 的销量。

但不管国产厂商能否吃下苹果让出的份额,对于出货量连续下滑的手机行业来说,行业挑战都在不断加剧,手机厂商集体内卷 “性价比” 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薄。

这个双十一,和捡到实惠的消费者相比,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手机厂商们更需要等待黎明前的曙光。

注:文中消费者为化名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李一男的白日梦,要被华为拍醒了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王笑渔

编辑 | 周到

头图 | 自游家汽车

人称“华为太子”的李一男,很喜欢自己那辆JEEP大切诺基。

当然,这件事是在他造车以后,才被大家知道的。

在第一款产品自游家NV上,李一男拍板给它设定了和自己Dream car一样——“城市探索”的产品思路。“城市探索”,顾名思义是兼顾城市通勤和长途旅行的双重需求。

但大家要知道,JEEP可不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今年上半年,JEEP合资公司广汽菲克,月销量一度还拿到过“0分”。

而自游家NV的售价,不到JEEP大切诺基的一半——纯电标准续航版为27.88万,长续航版为31.88万元,增程版为28.88万元。

(图源:自游家汽车)

第一款车就卖到30万元以上,这种高举高打的架势像极了七年前。

2015年6月,李一男所创办的牛电科技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小牛智能电动踏板车N1,售价区间3999元 – 4999元,比市面上常规的电单车贵出一倍。然而,这场发布会后的第三天,李一男因涉案被带走,自此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直到今年10月8日,以创始人身份登场的李一男,正式进入汽车行业。

(图源:自游家汽车)

坦率来说,一家造车新势力想要突围,目前看有两种路线:第一种就是有独特的长板,能够找准并打动细分人群。比如理想汽车主攻的是“奶爸”、高合汽车主攻的是喜欢尝鲜的富人;第二种就是整体能力的平均值很高,各项参数对比都很能打,比如华为的问界、吉利的极氪。

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27岁就当上华为常务副总裁的李一男,在别人眼里就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后,有很多人期望李一男能够成为李斌、何小鹏、李想之后,第四位创业造车奇才。但是,李一男造的第一款车,目前还看不到能够突围的迹象。

说白了,目前的自游家NV,跟上面两种车,哪个都不沾边。

下场即巅峰,发布就凉凉

“这是小牛造的电动汽车吗?”

这是一位中年男士走进自游家的门店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销售人员先是面露苦笑,然后奉上熟练的话术:“只是同一个老板而已”。

2014年,胡依林(牛电科技创始人)拿着计划书见各种投资人,他除了要钱,还要一个CEO。后来,李想(理想汽车创始人)看了他的计划书,把他介绍给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在黄明明的引荐下,胡依林与李一男相识。随后不久,后者就以CEO的身份加入公司。

但无论是在小牛的创业经历,亦或是此前在百度当CTO,李一男无论是当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的经历都称不上亮眼。事实上,从2000年创办港湾网络(后被华为收购)之后,李一男就再也没能走完过一个完整的从0到1过程。

当时间来到2018年,也就是李一男重获自由后的第二年,成为其从两轮车到四轮车转变的关键年份。2018年10月,小牛电动在纳斯达克上市时,李一男还亲赴华尔街见证敲钟时刻,但在彼时他早已淡出管理层。事实上从美国回来后的第二个月,李一男就开始物色造车的项目。

李一男(左二)

恰巧,2018年10月10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理想ONE,把增程式电动车这条当时属于“非主流”的技术路线推向台前。而在理想汽车刚起步的阶段,李一男与李想私底下经常还有交流。不过但正式造车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现如今,从李想对自游家NV的评价来看,双方的关系恐怕并不融洽。

在10月8日,李一男召开新车发布会的当天,李想在一条分析自游家NV与理想L7参数对比的微博下评论道:“这远远不如L6呀,凭啥和L7比较?”

诚然,自游家NV这款车最早的产品定义,就是照着理想ONE去打的差异化。比如四缸增程器、5秒级加速、超大后备箱空间、更低的售价等等。但在汽车行业,你很难在同一条赛道上,亦步亦趋地打赢,一个提前4年出发的对手。

这其中,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问界。

在选择了相同的增程式路线之后,华为并没有把最强的ADS高阶自动驾驶塞进问界的产品中,而是选择把落地快、用户感知度较高的鸿蒙座舱在这辆车上全力输出。同时,问界在油耗、加速等方面一并进行了参数优化,最后加上华为“降维打击”的渠道优势,快速实现了过万辆的月销成绩。

问界M5(图源:视觉中国)

更要命的是,问界M5同样是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整体售价区间在25.98万元-33.18万元之间,与自游家NV(27.88万-31.88万元)短兵相接。但从基础的性能、续航、能耗等方面来说,问界M5毫不畏惧自游家NV的竞争。唯一能打的产品力,可能就是自游家NV的后备箱达到788升,比问界M5后排座椅放倒(776升)还要大。

但有多少人,会单独为一个更大的后备箱选择一个没有基础的品牌呢?

(图源:自游家)

理论上,2018年开始定义的自游家NV,拥有充足的时间打磨产品。就算做不成问界这样的“六边形战士”,最起码找到一些专属的长板。像理想ONE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多屏交互等等功能。亦或是,像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主打操控性这一细分市场。甚至再极端一点,有高合通过展翼门、对开门这样的酷炫功能。这些都能打动一部分用户群体。

然而,似乎大家都在奋力在这个日趋内卷的赛道里寻找突破口,只有自游家在佛系造车。今年3月,自游家NV的试装车进行过一次静态展示之后,所有的功能和设计,这款车又原封不动地在7个月后的发布会上对外展示。

事实上,很可能由于产品实在缺乏亮点且售价毫无诚意,自游家NV正式发布后,进店人数明显不多。

近日,虎嗅探访了两家位于北京的自游家零售中心(北京目前仅有三家),期间仅遇到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一位中年男士进店咨询。笔者跟进后才得知,他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对李一男的经历所有了解,用过小牛电单车。但当得知还不能动态试驾后,他便默默地离开,同时也未满足销售的留资要求。

“高意向客户对比最多的是理想L8和即将上市的L7,但是自游家NV战败率很高。”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表示,“第一,自游家本身没有宣传声量,客户感知度低;第二,城市家庭大空间SUV的市场被理想彻底摁住了。”在他看来,30~40万的新能源大空间SUV在一二线城市自然增量达到饱和,导致竞争激烈,会出现很明显的此消彼长态势。

东拼西凑,卖到30多万

然而,当下李一男最愁的问题可能不是销量,而是造车资质。

在自游家NV的车尾,印着四个大字“大乘汽车”。对于这家公司,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2018年,也就是李一男下场造车的那年,时任众泰汽车董事长的吴建中把众泰金坛基地和抚州基地交给了他儿子吴潇,吴潇凭此基础创立了大乘汽车。彼时的众泰金坛基地,也就是现在位于常州的江苏金坛大乘汽车科技产业园,正是自游家NV的诞生地。

据相关人士向虎嗅透露,“自游家目前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资质问题,而且大乘没有独立生产资质,只是一个工厂。”

而在发布会上,李一男的说法是,“自游家团队以软件、智能、三电等前瞻技术领域赋能大乘汽车,共同提高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首款产品自游家NV由大乘汽车常州金坛智慧工厂专属产线生产。”

这段话用更简单的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代工。

原本写有“NIUTRON”的工厂大门,被改成了大乘汽车(图源:自游家汽车)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造车新势力们一开始布局自建工厂,同时第一款车先找代工,后续再收购资质的路径,就显得更保险一些。比如小鹏汽车、零跑汽车都是先代工、后自建工厂,如今公司也都完成上市了,销量还挤进了中国电动车市场销量榜单前列。最关键的,还是产品力过硬。

自游家不光生产工厂是别人的,大部分核心要素也都是别人的。

首先,作为增程式电动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增程器(发动机),自游家NV直接采购了来自东风的C15TDR系列发动机,1.5T四缸、热效率高达41.07%。该发动机还搭载于东风风神AX7车型上,不过这款车售价只要10.69万-11.39万元,比自游家NV便宜了近三分之一。

其次,自游家NV的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分为两家: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和欣旺达。与常见的采购电芯、车企自己组装成电池包不同,据内部人士告诉虎嗅:自游家NV是直接向蜂巢采购的电池系统。这意味着,自游家大概率并不具备电池包组装的能力。

其中,自游家NV增程版为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31kWh;而纯电标准续航版为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65kWh;而纯电长续航版为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86kWh。尴尬的是,65kWh电池包版本只能带来440公里的续航里程(CLTC标准),但要价27.88万元。但同样的价格,你可以买到90.3kWh电池包的比亚迪唐EV,CLTC续航达到600公里。

再则,自游家的智能驾驶几乎是全面“躺平”。在发布上,李一男号称全系标配24项AAD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功能,但实际上是采用了地平线提供的Mono前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理论上,这套合作模式是由地平线提供J2芯片以及感知算法,由车企自行完成ADAS(辅助驾驶)功能应用。但据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自游家NV的ADAS功能,是由某国内全栈Tier1完成的功能开发。

(图源:地平线官网)

比核心供应商“黑盒”交付更佛系的是,自游家把灵魂也交出去了。

发布会上,李一男号称自游家支持辅助驾驶软硬件全面升级。但事实却是,系统能否升级、升级以后的体验如何,完全取决于供应商地平线的量产能力。这套可升级的系统叫SuperDrive AAD,命名来自地平线的SuperDrive超级驾驶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基于算力的软件解决方案。用上这套解决方案之后,自游家基本就是可以躺平了去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能力。

(图源:自游家)

最后,作为智能汽车最“简单”的车机系统,自游家也选择了全面“躺平”。

李一男在发布会上表示,自游家NV智能座舱方面的品牌理念是“科技无感知”,做法便是将车机系统直接把苹果Carplay和华为HiCar搬上车内,并且与自游家自己的NIUTRON OS系统,通过积木拼插交互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理论上,这套“拼接”系统以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用成熟技术解决了车机应用软件匮乏的问题。但是,在宣传片上看似顺畅的人机交互,到了展车上却惨目忍睹。

展车惨目忍睹,门店状态堪忧

当笔者在北京其中一家自游家门店的展车上测试Carplay投屏时,遇到“Apple CarPlay连接失败”的情况。在两位店员尝试了将近二十分钟之后,仍然无法解决。期间,一位店员还尝试给车辆下电重启。最后,经过一顿“胡乱操作”之后,才成功连接上CarPlay功能。

拍摄:虎嗅

实际上,Carplay系统上车的流畅度,并不如发布会宣传视频中的流畅。

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出在了优化上。考虑到Carplay的原理是利用手机的算力来进行功能投屏,因此系统对手机的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在连上Carplay以后,我的手机就出现卡顿的情况。如果按照发布会上演示的边无线充电、边无线连接Carplay的话,手机的卡顿和发热问题会格外突出。

拍摄:虎嗅

由于算力需求转移到手机上,车机端的计算任务少了很多,对芯片的要求自然就低了很多。

当被问及座舱芯片是否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时,销售的回答是,“具体型号不清楚,但肯定不是8155。现在8155的出货量太少了。”但这如果不是一个忽悠外行人的回答,那恐怕彻底暴露了自游家在供应链层面的弱势地位。要知道,高通8155芯片早于2021年就在威马W6车型上量产,如今连不到15万元的哪吒汽车都进行了标配。

最终,自游家终端销售渠道能获得的资源,确实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目前,自游家的销售渠道采取加盟连锁品牌专营模式,与特斯拉的直营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似乎听起来更像是小牛电动车的销售模式。虽然,该模式在各门店也实现了统一定价,但场地资源和服务水平,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以北京为例,目前自游家仅有三家零售中心开业,其余还有五家是零售展厅。后者仅有展车,没有固定门店。

这里出现的问题,尤其严重。

拍摄:虎嗅

像在北京三环内的一座商场内,自游家明明是有一间店铺用作零售中心,但展车却只能放在商场的过道上进行展示。销售告知原因是。“商场不让我们把车摆在店里”。

然而,这辆被摆在商场过道的展车,因为无法通电,所以车辆始终处于下电的状态。除了车灯、车机处于关闭状态外,就连后备箱都被销售用抹布抵住了锁扣,以免后备箱关上后无法打开。

更惨的情况是,这辆展车的手扶箱位置,已经出现了掉漆的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是因为展车“接待”了太多来看车的用户,还是因为试装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缺陷。

拍摄:虎嗅

对于自游家而言,让用户看上你的产品、愿意去店里看车就已经够不容易了。然而就算用户已经来了,能够记住自游家品牌和其产品,可能都要添加一份难度。

在其门店招牌、展车的车头、车尾,都印有硕大的“NIUTRON”字样,但品牌名和车型名都不叫“牛创”,而是叫自游家。在发布会之前,公司宣布,为避免用户混淆“NIUTRON”、“自游家”品牌和牛创新能源的关系,正式更名“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牛创新能源”名称将不在任何场景下继续使用。

淡化“牛创”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李一男要“去小牛化”。毕竟,最开始取名字的时候,就是结合了小牛的 “NIU” 与宇宙中最小的不带电粒子 “Neutron”(中子),代表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拍摄:虎嗅

可矛盾的是,该公司一边强调“去小牛化”,另一边又是拿小牛用户做转化。

在咸鱼上搜索“自游家”,出来的结果不像特斯拉那样满是黄牛订单,而是小牛电单车用户转卖的充电额度。一位卖家告诉虎嗅,“这是他参加小牛电动APP的活动获得的。他累计骑行了37891公里,可兑换634度电,约合人民币1458.2元。”

不得不说,这有点像“玛莎拉蒂5元代金券”,存在一定价值,但难免让人发笑。

写在最后

文章最后,虎嗅汽车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缺一个新品牌吗?

自游家NV可以称之为“水桶车型”,各项参数看不出明显的短板,但并没有一项特别突出的长板。同时,产品力的平均值又没那么强悍。

这可能是很多造车新势力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一项参数都想做到行业靠前的水平,但在研发能力、供应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终得出的产品就是每一项能力都不强。

也许,自游家最大的优势,就剩下了李一男平和的心态。在此前的采访中,他就谈及了假如造车失败后的做法:

“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我大不了看钱不行了就不搞了,先把供应商的钱还了。”